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元宵節 >

安徽元宵節習俗

安徽元宵節習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在安徽過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的習俗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徽元宵節習俗,歡迎大家閲讀。

安徽元宵節習俗
安徽元宵節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民間有燃燈、觀燈的習俗,每逢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都是琳琅滿目的花燈,故又名“燈節”。後來,元宵燃燈的習俗,漸漸演變成望月夜遊、賞燈觀燈。在我省各地,每逢正月十五,也都有着自己獨特的賞燈夜遊的慶祝方式。

年味正濃是元宵

臨近元宵這幾天,淮南市大通區上窯鎮的街道社區和鄉村田野裏,各種民俗文藝表演一場接着一場。扭花鼓燈、耍龍燈、獅子滾繡球、高蹺、抬閣、花棍、花燈、傘燈、旱船、獨竿橋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僅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讓十里八鄉的老少爺們領略了獨特的淮河風情文化。

淮河兩岸,舊有“正月xx大似年”的説法。年七年級到九年級的大年三天,人們忙於辭舊迎新、探親訪友,顧不上吃顧不上玩,元宵節才是年味最濃的時刻。

元宵前的幾天,白天,一些年輕人和老藝人們身着七彩異裝,不停歇地參與各種表演;晚上,家家户户張燈結綵,城鎮吃糯米湯圓和酵子茶;農村則將鹹饃切成小塊、長塊充作晚飯,以示農業豐收在望。元宵當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幾乎傾巢而出,看錶演、會親友,到處都是喜氣洋洋、歡笑陣陣。晚飯後,兒童打着各式各樣的燈籠,相互比賽,看誰的燈式樣新穎;人們爭相燃放花炮或焰火。村前屋後更是鑼鼓喧天,扭花鼓燈、耍龍燈,是人們期待已久的照例節目。表演隊由鑼鼓樂隊領先在街道和村裏遊動,如果有誰想請表演隊表演,就先燃放一串鞭炮歡迎,然後鼓掌吆喝。此時,藝人們拉開架勢開始表演。演出中,腳癢癢心癢癢的觀眾也可以加入其中,跳一段舞一場。這種熱鬧場面,往往從黃昏持續到深夜。與眾不同的是,元宵夜的娛樂活動中,女角由男青年扮演,有的還用木頭做些假“三寸金蓮”套在腳上,扭扭擺擺。這些假女郎(稱“臘花”)如果扮相好,歌喉婉轉,唱得一口好曲子的,更受觀眾歡迎,演至半夜時,人們會端出茶點、果品招待演員。演出的內容,一般必以通俗易懂、音韻響亮而順口的民間戲文、歌謠為主。如今,沿淮一帶的各種元宵民俗表演式樣已推陳出新,演出娛樂的內容豐富而健康。

淮南市文化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弘揚淮河流域的風情文化,引導民俗文化的健康延續,今年元宵節當地組織開展首屆花鼓燈舞大賽,這也是淮南市“文化惠民”的一道大餐。

正月花市燈如晝

阜陽人民勤勞聰明,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斷髮展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羣眾文化。有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曲藝,有獨具地域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戲劇。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這些異彩紛呈的羣眾文化匯聚成獨具特色的阜陽燈會。

阜陽燈會始於隋唐,盛行於明代。宋代歐陽修在潁州任太守時曾寫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一詩,説明宋代阜陽的燈會已很盛行。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便是傳統的燈會,每到這一天,羣眾都會自發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鳥蟲魚獸燈、十二生肖燈等等各種不同造型的彩燈懸掛自家門前。元宵佳節燈會期間還要唱一些大戲,有一台戲或兩台以上的戲對唱,又稱之為“戲台戲”。同時,各家還燃放各種焰火助興。

燈會的節目多種多樣,表現了阜陽各地不同的地域風情。臨泉肘閣、抬閣,屬於民間舞蹈譜系,盛行於明代,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20xx年2月,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泉的肘閣、抬閣演出的節目較多,技巧與難度並重,流傳保留的肘閣節目有《劉全進瓜》、《孫悟空盜桃》、《天女散花》、《秦香連》、《困同台》、《吳鳳嶺》、《戲杜丹》。抬閣節目有《回荊州》、《遊西湖》、《怒打鎮西關》、《哪叱鬧海》、《二喬比美》等。

被譽為“東方芭蕾”、“中國的東方迪斯科”的潁上花鼓燈,20xx年被評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鼓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潁上是花鼓燈的誕生地和二十世紀花鼓燈藝術革新的發祥地。潁上各地民間花鼓燈藝人分佈十分廣泛,男女老幼都喜愛花鼓燈藝術,鑼鼓一響,花鼓燈上場。 “千班鑼鼓萬班燈”是潁上花鼓燈在淮河流域最盛行時的真實、生動寫照。潁上花鼓燈表演的角色分男角和女角,男角稱“鼓架子”,會翻筋斗,要有武技,動作粗獷有力;女角稱“蘭花”,左手執手帕,右手拿扇子作舞。主要以舞蹈、燈歌和鑼鼓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把情節性的雙人舞與情緒性的集體舞結合起來,表現生活、生產中生動的人物和人物複雜的情感,唱腔遼闊高亢,旋律歡快悠揚,節奏剛勁有力,情感熾烈奔放,具有強烈的民歌風、田園風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阜陽燈會表達了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良好願望,展現阜陽兒女的禮義風情、勤勞勇敢,表現青年男女純真樸實的愛情,體現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執著與嚮往。

舞龍賞燈鬧春來

春節漸行漸遠,元宵轉瞬即至,迎來送往之間,説不盡火樹銀花、春風得意的盛況。踩高蹺、玩獅子、吃湯圓……舞龍賞燈鬧元宵,歡天喜地迎春來,又是一番花香人醉的好景緻。要説皖東南元宵民俗,卻也是五彩繽紛,既有宣城本地的圓燈會,又有郎溪、廣德一帶的花燈節,還有績溪等地別具一格的“鞦韆抬閣”民俗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在宣城本地,有元宵圓燈之説。原來,從臘月開始,這裏的農村燈會就開始走村串户送燈、玩燈,包括布龍(滾龍)、板龍、旱船、蝦子燈、河蚌燈及採茶戲等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就要圓燈,取圓圓滿滿之意,表示此後就要專心稼穡,準備春耕。元宵節當日,還要舉辦為期一天的“燈壇”匯演,算是這一年燈會的“告別演出”。在宣州區洪林鎮萬村,還存在一種延續百年的“龍燈會”,從正月初八到元宵節,有連續三次的“龍神三巡”活動,龍燈巡遊全村,名曰“龍神大拜年”、“回龍保平安”和“龍舞元宵慶豐年”。

在廣德、郎溪等地,鬧花燈也是遍及城鄉。如郎溪縣城南的老龍燈,一些鄉鎮的小馬燈等,各具特色。玩燈時伴以火流星、煙花等,十分壯觀。同時還有踩高蹺、旱船、玩獅子、挑花籃等活動,兒童提燈更是美不勝收,有三腳蛤蟆燈、鯉魚燈、兔子燈、元寶燈、繡球燈等等,不可勝記,頗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感覺。筆者所在的廣德縣農村,亦有走馬燈、旱船和舞獅子等風俗,可惜隨着時代演進,一些技藝已漸被遺忘,許多活動都終止了。

在徽文化發源地之一的績溪縣,元宵民俗更是豐富多姿,令人流連。盛行於該縣東鄉的民間燈會遊藝活動源遠流長,當地在元宵節當日要燃放一種叫孔明燈的燈,由一隻大燈和若干小燈組成,大燈上糊扎着用鐵絲、篾片製成蜘蛛網狀的燈絡,用來盛放燃料;小燈即簡易小燈籠,裏面插上蠟燭,等距離系在細繩子上,掛在大燈之下。放時燈絡上置放鬆明片、廢橡膠和豬油夾棉紗搗成的糰子,將燃料點火,使濃煙薰入燈肚,大燈依靠濃煙薰騰,牽引小燈升空。

除放燈之外,當地還舉辦一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傳統文藝活動,包括舞龍舞獅、蚌殼舞、劃旱船、抬花轎等表演,相關民間藝人當日會齊聚現場,現場PK。其中來自該縣湖村的“鞦韆抬閣”表演令人歎為觀止。此種鞦韆系風車形,轉輪於花船上緩緩轉動,花船由人抬行,轉輪懸活動轉椅,四名幼女穿着古戲服扮作彩旦,縛坐在椅上,有樂師伴以吹奏。抬閣為木棉方箱,四周鏤花,儼然一小小舞台,由七八位壯士抬着走。幾個七八歲的孩子臉上化着五彩的粧,扮作生旦淨末醜等各式戲劇人物,或鳳冠霞帔,或金盔鐵甲,根據劇情組成一個個精彩的造型,被高高地固定在抬閣的鐵柱和支架上,有驚無險。鞦韆抬閣與耍獅舞龍、綵船隊相互交融,一路鑼鼓喧天,人聲鼎沸,一時間萬人空巷,一睹為快。

元宵節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傳説

關於燈的傳説

傳説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説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説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標籤: 元宵節 習俗 安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yuanxiao/wye90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