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小暑是不是入伏介紹

小暑是不是入伏介紹

小暑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它的到來標誌着將進入夏季最炎熱的階段。那麼小暑節氣算不算入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暑是不是入伏的解答,僅供參考。

小暑是不是入伏介紹
小暑是不是入伏

小暑並不是最熱的時候,進入伏天后,市民將迎來酷暑的考驗。人們常説“熱在三伏”,通常三伏天就在小暑節氣中開始的。每年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字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出現的那天,就是入伏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日期各不相同。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在夏至後氣温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小暑期間是雷暴、雨水最多的季節,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後還有一週時間就將”入伏“,進入一年中最酷熱的日子。今年的伏天有40天,比去年多出了10天。眾所周知,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着將進入夏季最炎熱的階段。氣象專家表示:實際上小暑節氣炎熱程度取決於出梅早遲和有無颱風影響,出梅遲和梅雨量大,易出現洪澇災害;出梅早並且沒有颱風影響,天氣就炎熱,易出現高温伏旱。

所以來説小暑並不是入伏。

 什麼是小暑

小暑,是中國24個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小暑的時間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什麼是入伏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3日。“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小暑的日期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5:50:38,農曆 20xx年六月(小)十四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1:41:47,農曆 20xx年五月(小)廿四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7:20:25,農曆 20xx年六月(小)初五

20xx年小暑時間:7月6日 23:14:20,農曆 20xx年五月(大)十六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5:05:19,農曆 20xx年五月(大)廿八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0:37:49,農曆 20xx年六月(大)初九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6:30:29,農曆 20xx年五月(大)二十

20xx年小暑時間:7月6日 22:19:49,農曆 20xx年六月(小)七年級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4:04:43,農曆 20xx年六月(大)十三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9:56:40,農曆 20xx年五月(小)廿三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5:36:44,農曆 20xx年六月(小)初四

20xx年小暑時間:7月6日 21:29:57,農曆 20xx年五月(小)十四

20xx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3:22:01,農曆 20xx年五月(小)廿六

2030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8:55:05,農曆 2030年六月(小)初七

2031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4:48:26,農曆 2031年五月(小)十八

2032年小暑時間:7月6日 20:40:27,農曆 2032年五月(小)廿九

2033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2:24:29,農曆 2033年六月(小)十一

2034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8:17:09,農曆 2034年五月(大)廿二

2035年小暑時間:7月7日 14:00:39,農曆 2035年六月(大)九年級

2036年小暑時間:7月6日 19:57:00,農曆 2036年六月(小)十三

小暑節氣吃什麼食物

吃藕

一直以來,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黃鱔

俗語:小暑黃鱔賽人蔘。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温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説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據傳説,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

食新(食辛)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説“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吃麪

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荊楚歲時記》中説:“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麪、炒麪。所謂炒麪是用鍋將麪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麪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説,炒麪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説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小暑三侯

温風至:風中都帶着熱浪。

蟋蜂居壁:蟋蟀開始自田野逐漸移入庭院。

鷹始摯:幼鷹由老鷹帶領,從鳥巢中飛出來,開始學習飛行博殺獵食的技術。

小暑介紹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時平均氣温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温高於30℃、日最高氣温高於35℃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佈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盆地初春時節景象。小暑前後,盆地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温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我省盆地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小暑前後,我省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標籤: 入伏 小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g3kg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