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驚蟄節氣怎樣養生養生注意事項

驚蟄節氣怎樣養生養生注意事項

驚蟄吃什麼養生?驚蟄時節,易咽乾冒火,民間素以“驚蟄吃梨”來“清六腑之熱,滋五臟之陰。”你想看看20xx驚蟄節氣怎樣養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驚蟄養生注意事項。

驚蟄節氣怎樣養生養生注意事項
20xx驚蟄節氣養生方法:飲食有節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和新鮮蔬菜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温平淡,並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諸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鴨血、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儘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應少吃。

20xx驚蟄節氣養生方法:防病有方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意思是説,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切忌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驚蟄時節,屬肝病高發季節,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20xx驚蟄節氣養生方法:起居有度

驚蟄過後,氣温逐漸升高,氣候變暖,人們也就越來越會感到睏乏,這就是俗稱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證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有利於入睡。

2.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有利於身體的舒展和放鬆。

3.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可推動血氣運行,温補臟腑,安神寧心,消除一天的疲勞,利於入睡。

驚蟄養生注意事項

在驚蟄節氣,大家可以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豆腐、豆漿等,及富含維生素的當季食物.如:豌豆、青花菜、青椒、洋葱、紫菜等;烹調方式最好清淡為主,少吃口味太重的辛辣食物。

不過此時的空氣濕氣仍然重,容易讓人覺得很慵懶,感到疲憊的時候可以搓揉位於耳後凹陷處的翳風穴,可以促進大腦血液循環,讓精神變好,增強膽經作用,促進淋巴體內排毒,也有助於晚上睡眠安穩。

如果要在早晨進行鍛鍊,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才出門。驚蟄時節早晨霧氣都比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早上的氣温還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練的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後霧氣消散,温度上升後再外出鍛鍊。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之季,但又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之時,因此,也是流行性疾病多發的季節。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

中醫學上,以四季配五臟,春季屬肝臟,一系列肝的病證,如精神疾病、高血壓、中風等病,常會在春季復發或加重。中醫很早就提出“春宜養肝”的説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臟的生理功能,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如果忽視了護肝養肝,肝臟機能失常,則易發生上述病症。

《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意思是説,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春季注意調理起居飲食可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第一,生活上不要過分勞累,造成體質下降,容易使疾病乘虛而入;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切忌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第三,飲食上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旺的食品為主。

驚蟄時節養生食譜

桂花梨汁龜苓膏

原料:雪梨一個,龜苓膏粉、椰奶、糖桂花適量。

做法:

1.龜苓膏粉先用60毫升涼開水攪拌融化開。

2.將300毫升熱開水慢慢倒入,不斷攪拌均勻。

3.接着放入不鏽鋼鍋中煮至黏稠狀態,倒入有蓋子的耐熱容器,等待自然冷卻。

4.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就能成型。

5.取出龜苓膏,用小刀劃成方塊狀倒入玻璃盛器。

6.將雪梨切丁放在龜苓膏上,倒入椰奶。

7.最後均勻淋上糖桂花即可。

冰糖梨粥

原料:大米150克、梨一個,大棗五個、枸杞二十粒,冰糖適量。

做法:

1.大棗和枸杞洗淨,用水泡20分鐘。

2.大米淘洗乾淨,梨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大棗去核切成小塊。

3.鍋裏放入適量水,加入大米和大棗,大火燒開轉中火,邊煮邊攪拌。

4.煮20分鐘後,加入切好的梨塊,繼續煮半小時。

5.待粥煮熟後,加入枸杞和冰糖攪勻,再煮兩三分鐘即可。

標籤: 養生 驚蟄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7ly6p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