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立春為什麼有吃春餅的習俗

立春為什麼有吃春餅的習俗

2月4日立春,這天很多地方要吃春餅,但對於立春為什麼吃春餅,你瞭解由來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立春吃春餅的來歷,希望能幫到你。

立春為什麼有吃春餅的習俗
吃春餅的原因

立春這天,民間有吃春餅的習俗。如晉代潘岳所撰的《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清人陳維崧在其《陳檢討集》一書中亦説:“立春日啖春餅,謂之‘咬春’。”

舊時,立春日吃春餅這一習俗不僅普遍流行於民間,在皇宮中春餅也經常作為節慶食品頒賜給近臣。如陳元靚《歲時廣記》亦載:“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並酒以賜近臣。盤中生菜染蘿蔔為之裝飾,置奩中。”

其實立春吃春餅的習俗起源於唐朝,也叫“咬春”。由於立春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各種蔬菜發出嫩芽,人們嚐鮮,古人就用麪皮包着時令蔬菜,捲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餅,寓意着五穀豐登,也是春天的象徵,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春之意。

最初的春餅是用麪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種薄餅,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黃、粉線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餅包菜食用。清代詩人蔣耀宗和範來宗的《詠春餅》聯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動的描寫:“……勻平霜雪白,熨貼火爐紅。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紛藏絲縷縷,才嚼味融融……”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也有春餅的記述:“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

春餅的寓意

立春為什麼吃春餅?傳説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餅,會使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北京人立春吃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一樣,講究用燙麪,烙出來不僅要薄,而且一張春餅要能一分為二地揭開。餅裏夾上菜,菜樣一定要多,要葷素搭配,有驢肉、薰肚、薰肘子、醬口條、醬小肚等肉菜,還要有炒粉絲、炒菠菜、炒豆芽等素菜,老北京吃春餅還講究有頭有尾,就是吃春餅前用羊角葱絲蘸甜麪醬,抹到春餅裏,夾上合子菜一卷,從一頭吃到另一頭,這就叫作“有頭有尾”,寓意閤家歡樂。

春餅的傳説

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歷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標籤: 春餅 立春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6wlo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