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萬聖節 >

萬聖節怎麼過

萬聖節怎麼過

又到了10月底,快要到萬聖節的時候。跟着小編來看看別人都是怎樣過萬聖節的。

萬聖節怎麼過

萬聖節怎麼過才不會輸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來了,商場的店鋪和街道也貼滿了精緻的海報迎接着這個充滿快樂和歡笑的節日,街上成羣結隊的情侶玩伴穿着各自準備的服飾追逐奔跑,每年的10月31日是萬聖節。也是我們俗稱的“鬼節”。但國外會是(樂趣)的節日,把這一天用作放鬆自己,做些平日裏無法做的事情。隨意搞創意,隨意搞怪,穿上平常無法穿的衣服,拌成自己喜歡成為的人物。而這個節日對小孩來説則更是最有趣的了。甚至提前一週就開始了。那麼萬聖節在國外是什麼樣子呢?

這張照片就是萬聖節當天某個小朋友穿着精心為節日準備的“禮服”彷彿在向世人打招呼“別怕哦,我們很友善呢”哈哈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萌的另一番滋味呢~

這張呢就有點輕微重口了,街上的伴侶組合變成了喪屍,好像在説“啊,看夠了沒有~!快幫我把刀拔出來,不然我腦子就瓦塌了!”

這張就更形象了,睜大眼睛張大嘴,對着前方咆哮“看啥看,看啥看,友情出演費用也是很高的呢~!”

其實近些年,萬聖節前夜的裝扮已不限於恐怖,而可以作任何打扮,如扮成電視劇或電影明星,以及公眾人物,例如政治家。20xx年適逢美國總統選舉,喬治·布什和克里成為美國流行的萬聖夜打扮。而20xx年九一一襲擊事件後,消防員、警察等成為小孩的扮演對象。據估計,20xx年有大約215萬個美國小孩裝扮成蜘蛛俠,是當年最受歡迎的打扮。

大家在公司或者社區舉行化粧舞會。大人帶孩子參加各種新鮮好玩的造型,萬聖節最紅火的其實是孩子們。有個必須進行的活動叫Trick or Treat. 一般在萬聖節前的週末,大人帶孩子去要糖。孩子們早早的就着各式服裝。裝扮成各種形象:有超人,蜘蛛俠。白雪公主,小動物等等。他們沿着商業街,進入各家店裏,要糖。商家準備的糖也是各式各樣。孩子們玩得超高興。在萬聖節的當日晚上,孩子們也會挨家挨户敲門要糖。每家都要準備些糖果。難怪在這樣文化環境下長大的成人也非常享受這個節日。各種化粧party就要開始了!

⎊ 小煮科普 ⎊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繼承西方節日裏歡樂最多的節日之一 。在中文裏,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説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羣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其實小煮覺得,萬聖節不如自己在家給家人做一些帶有萬聖節特色的美食來的更有意義,一是現在天氣越來越冷,車多人多,第二是因為外面吃飯勢必要排隊,在時間上也是一種消耗,所以貼心的小煮今年萬聖節帶給大家三道菜,真的很好吃喲~!

⎊ 第一道 ,青蘋果小怪獸 ⎊

食材

青蘋果1個 草莓1個

去皮瓜子1湯匙 花生醬1湯匙

海苔片1片 水煮鵪鶉蛋2個

做/法

-Step 1 -

蘋果洗淨切瓣,草莓洗淨切片,蛋去殼

-Step 2 -

海苔切成黑色眼珠樣子

鵪鶉蛋去殼做成白眼仁

取一片蘋果抹上花生醬,插上去皮瓜子

另一片抹上花生醬,放上草莓片

-Step 3 -

拼裝成一個個的小怪獸,即成。

⎊ 第二道 ,憤怒小吐司⎊

食材

吐司片2片 番茄沙司2湯匙

黃車達芝士2片 水煮雞蛋2個

海苔1片 香腸1根

意大利麪條適量

做/法

-Step 1 -

雞蛋去殼並切成眼睛的樣子。

-Step 2-

吐司抹上番茄醬,放上雞蛋、眼珠子和芝士牙齒即可完成造型。

⎊ 第三道 ,幽靈南瓜沙拉 ⎊

食材

中式春捲皮3片 黃油適量

海苔1張 烤熟南瓜30克

熟藜麥1湯匙 葡萄乾1湯匙

芝麻菜30克 紅葉生菜30克

洋葱丁1湯匙 白葡萄酒醋1湯匙

芥末籽醬2湯匙

做/法

-Step 1 -春捲皮塗上一層軟黃油,放入磨具內,進烤箱180度烤約5分鐘。做成幽靈的模樣

-Step 2 -準備玻璃碗,放入芥末籽醬和白葡萄酒醋,拌勻,加入紅葉生菜、芝麻菜、藜麥、葡萄乾、洋葱丁和南瓜拌勻。

-Step 3-

準備好烤好的春捲皮,放入沙拉,用海苔做眼睛,即成。

這就是今年給大家準備的萬聖節美食嘍,是不是很有節日氣氛也很簡單呢,快去試試吧~!

ps:

南瓜燈的來歷:

南瓜燈源於古代愛爾蘭。傳説一個名叫jack,一個經常喝醉的男人。在萬聖節當日,他設圈套將魔鬼困在一棵樹上,他不許惡魔下來,直至惡魔答應永遠不讓他住在地獄。他死後,因他不相信神,他不能進天堂,而魔鬼也不讓他入地獄(真是有信譽的惡魔啊!)為了協助jack找到回人間的路徑,魔鬼給了他一塊燃燒的炭,jack將這燃燒的炭放在他以大紅蘿蔔雕刻成的一個燈籠內,幫助積找尋他的路徑回愛爾蘭,但他從沒找着,於是他永遠帶著燈籠流浪人間。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説裏,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裏放着,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 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據説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説都比蘿蔔更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兒。

其實現在各種各樣的節日太多了,沒必要非要跟風做一些很消耗精力的表面,既不會真的快樂又透支身體的餘熱,不如就在家看看書,做做飯,自然的,簡單的才是更好的生活方式呢,再次祝大家萬聖節快樂,吃的開心,事事順心。

民國時期,中國學生怎樣過萬聖節

1920xx年10月31日晚上,在上海一個女子中學裏,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這所寄宿制學校裏,一個宿舍有四個好玩的小女孩,她們從家裏借來被單,清一色都是白色的,從舍監姆媽那裏借來了紙和筆,在上面畫了人臉,有的陰鬱,有的滑稽,並把這些臉惡作劇地掛在了別的女生宿舍裏想要嚇她們。

晚上七點一過,她們迅速跑回宿舍裝扮了一通,打扮成了鬼和女巫。她們的裝扮水平大概不高,她們的道具太過簡單,要麼是一些寬大的袍子,要麼是被單,或者加上枕套、裙子等,再就是一些脂粉與墨水。

裝扮一通之後,這四個活潑好動膽大的女生衝出了宿舍,像鬼一樣跳到了學校花園裏面去嚇人。有些女孩真的被嚇到了,有些女孩則大聲叱罵她們,有些女孩則只是大笑。隨後那些女孩就反過來追趕她們四個。她們只好逃跑,逃到了宿舍,關上了門。門口聚集了越來越的人,砰、砰、砰,門被劇烈地敲着。四個女孩們決定衝出去再嚇他們一嚇,哪知道她們一開鎖,門就被推開了。

其中一個女孩寫道:突然,有人抓住了我的肩膀,幾根手指在我眼前晃動,我抬眼瞅了一瞅抓住我的那個人,我真想找個洞鑽進去啊,因為那個人是我的老師……

這件事發生在上海中西女中的事,記載在《墨梯》雜誌中,1920xx年第6期。

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中國學生過萬聖節的記錄。而縱觀整個民國時期,像這樣的例子並不多見。

The Halloween Party(墨梯,1948)

1920xx年的這一次萬聖節之夜,可見完全是學生自發進行的。有另外一處記載,同樣是發生在該校,但時間已經到了1948年,由作者的行文可見,這是一場全校出動的有組織的派對。

派對在體育館中舉行,人們扮演各種角色,作者寫道:“所有奇怪裝扮的生物都走進隊列之中:一個稻草人,一個小丑,一個蛋人一羣海盜,戴着高帽子的露出長舌頭的巫婆們,古代中國女孩和老女人,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這些人爭相鬥怪,最終還要進行評比,勝出者將得到打扮成阿拉伯蘇丹王的人所看管的糖果。

最後的勝出者是打扮成黑人(Negro)小孩的、打扮成小丑的、打扮成老中國女人的人。

The Halloween Party(墨梯,1948)

而中西女中之外,另有一所學校,早在1920xx年就由學校組織了萬聖節派對。這所學校就是聖瑪利亞女校,上海的貴族女子教會中學。這所學校是張愛玲的母校,她在校的時間從1931年到1937年。據陳子善考證,她最早的小説,《不幸的她》,就發表於該校校刊《鳳藻》上。

1920xx年,《鳳藻》上發表了一篇講述她們的聖誕節派對的文章,文章説,派對一開始由校長髮表了簡短的講話,可見萬聖節派對乃學校安排和掌控的活動。文章記錄道:那一天的體育館,“像是地獄一樣,有着成千上萬的鬼一樣的臉、紙做的貓頭鷹、貓和掛在牆上的蝙蝠。所有的鬼,都有着大大的圓圓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寬寬的嘴巴,長長的下垂的舌頭,頭上有着彎彎的角……”

晚會一開始就陷入了恐怖的氛圍之中:

“所有的燈光都關掉了,只有一個從腳底下射出來微綠色光的燈,一個骷髏開始就在舞台上跳舞,這一場景着實嚇得不少年輕女孩不輕。

骷髏之舞過後,觀眾被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到四個不同的地方探訪鬼。

一個鬼算命者不斷地被那些迫切想要知道她們命運的人所包圍。

一個水鬼,無論何時被訪問,都會用她的冰涼的手抓住訪問者的手。

一個巫婆一樣的鬼,據説活着的時候是世界上最醜的女人,現在,當然成了世界上最醜的鬼了。她真的是超乎想象地醜,她的長長的黑黑的頭髮被編成許多小小的辮子垂到了臉前和肩上,她的臉幾乎全黑,尤其是在和她的發亮的紅色連衣裙和淺綠色褲子相對照之下。她用她的尖利的叫聲嚇到了所有人。

一隻管絃樂隊由五隻鬼組成,他們用他們的奇異的鬼似的然而還略帶甜蜜的音樂取悦聽眾。”

在記錄了這些活動之後,整個派對也就結束了,在結束之後,所有的女孩都得到了一個小包裹,裏面有糖和花生,或者餅乾。據説,等到她們走後,仍然能夠看到那些鬼在月光之下跳舞……

民國時期,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過萬聖節,就像今天中國一樣,這樣的活動永遠只是部分人的樂趣。像聖誕節一樣,它本身帶有基督教色彩——儘管這一節日起源或許具有愛爾蘭特性,很有可能是凱爾特人的新年節。它被稱為鬼節,但並不能和中國的中元節相對應,因為它又是屬於兒童的節日,有一種説法是“兒童節外節”。

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只有那些具有基督教背景的學校才過這種節日。以上所舉的例子,都發生在上海的女子教會中學,並且完全有理由相信,萬聖節已經成為她們的一個常規的由學校組織和操控的活動,只是見載的不多罷了。

在1930年代,燕京大學曾經有過學生過萬聖節的記錄,但這次萬聖節最終被認定是擾民的節日,還給告到了學生會,最後參加者不得已以道歉收場。

燕京大學女生宿舍

這件事發生在1935年,據記載:那一年的萬聖節之夜,在學校熄燈後夜半一時左右,燕大一部分外籍及華僑同學化裝遊行於校園內,吹號擊鼓,唱歌,作鬼號,聲頗淒厲,是夜天色陰晦,秋風瑟瑟。

在這種氛圍中,出現這樣的奇怪聲音,對於那些不具有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的學生而言,一則會覺得莫名其妙,一則會感到恐懼。據説當時:“大多數同學均於熟睡中被驚起,黑暗朦朧中不知何事,頗為驚惶失措。女同學尤覺恐怖……”

事後大家知道是怎麼回事以後,有三百三十多名燕大男女學生“聯名要求學生會對此輩加以懲戒”。

於是輔導課主任出面召集參加遊行的學生……這些參與者道歉,才彌平這一風波。

標籤: 萬聖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wansheng/xjpv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