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17篇)

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17篇)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17篇)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裏像衞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着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的紙錢,同時説:“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説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説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説,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明假期中,我們全家一起去嵩山的三皇寨景區遊覽踏青。

吃過早飯,我們出發了。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嵩山腳下。從車上下來,我抬頭向上一看,只見漫山遍野的桃花正在盛開,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這時,突然一陣雲霧飄過,桃花在雲霧裏若隱若現,像是給雲霞擦上了一層粉色的胭脂。連綿起伏的山巒被粉色的雲霧遮住了半邊,十分美麗。在桃花之間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雪白的梨花,在雲霧中,它和雲霧溶為一體,為山峯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小溪在山中穿行,發出了叮咚叮咚的聲音,好像是神仙在山中為人們演奏樂曲呢!

就在我感歎山下美景的時候,我們開始爬山了。順着幽靜的山間小路往山上走,彎彎曲曲的山路看不到頭,我心想,三皇寨算什麼,白雲山我都征服了三皇寨更不在話下。我邊走邊欣賞四周的美景,山路兩邊全是灌木叢,給大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傘。這時,突然我一腳踏空,差點跌進原始森林裏,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媽媽説:“注意安全,你沒有看到山下的提示麼 ‘爬山時不觀景,觀景時不爬山’,現在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吧,希望你能吃一塹長一智”。接下來的路途中我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能漫不經心的爬山,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山路越來越難走了,幾乎成垂直的了,我汗流浹背,手腳並用。一陣疾風吹過,樹木野草發出“沙沙”的聲音,把本來就幽靜的大山變得更加神祕。我發現山路旁邊有一個突起的小山丘,便三下五除二地爬了上去,不久我就發現,上山丘是一個最壞的選擇,因為山上的風很大,在上面很容易被颳倒跌進深山裏面成為蛇的午餐,我越想越害怕。就在這時,一陣狂風颳過,將我手裏的小木棍颳得不知去向,我馬上用雙手抱住大樹,才沒有被大風颳倒,我的心裏就像十八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這陣大風颳過之後,我和爸爸、媽媽快馬加鞭的往山頂前進。經過我們的一番努力,終於到達了山頂。山頂雲霧繚繞,十分美麗,太陽公公也露出了笑臉,似乎是在慶祝我們登上了山頂。

我們成功地攀上了嵩山的最高峯。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4

伴着春天的柳綠花黃,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今年父親離開我們整整十七週年。

父親是一個很有胸懷、很有深度、很博愛的人。他是個給了我們兒女無盡父愛的好父親,要是説起他就有講不完的話語,述不盡的思念……

父親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只有國中文化,解放後進了國家剛剛建立的中南電力基建局下屬的工程處,鍋爐專業當學徒。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南征北戰,整日在外奔波勞累,直到成為這個企業的領導者。

父親是個思想積極進取、秉公廉直,剛正不阿的人!是個愛整潔、顧面子的人!他時刻都以老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父親時常告誡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仔仔細細做事。生活中的他言語不多,沒有打牌享樂的愛好,從不在吃穿上做文章,一生簡樸,喜歡助人為樂。對待工作,他總是默默的奉獻,從不抱怨個人得失。對待家庭,他總是獨自承受着來自工作的壓力和家庭生活的重擔。

父親有一個很好習慣,就是喜歡看書讀報。平時他在用自己的言行教給我們的不僅是掌握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以及對社會的責任。

父親的一生沒有什麼輝煌的成就,但他卻為國家電力事業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他是一個無愧於生活的平凡人,對於困難重重的企業改革,他有着無盡的樂觀與堅強。改革開放多年來,他沒有被外來的資本主義思想所腐蝕,在工作中從來不搞官僚主義,拉幫結派,以權謀私。對待國家每一個重點工程項目,他都是身先士卒盡,以造福於子孫後代的百年大計,來盡心盡力去完成。我們敬仰他那種以廠為家,國家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的高貴品質。我們更欣賞他對於權利地位和金錢的淡定。

父親正是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告訴我們做人要真誠,待人要誠懇,寬容、要學會忍讓,做一個堅強且充滿自信的人。

父親,您是兒女們一生的財富,雖然您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金錢和財產。但您對生活的信念和信仰的堅定,一次次點燃我們對生活的渴望。每當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困頓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是父親!因為父親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生命裏的一盞長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我敬愛的父親,在您仙逝十七週年清明的季節裏,為了傾訴我們做兒女無盡的思念,我灑淚寫下這篇祭文來寄託對您的哀思。

真想在清明節那天,在您的墳頭上,點上一把思念的香燭,供上您最喜歡的食物,在倒上一杯深情的老酒,陪您説説這些年來,我們每個家庭裏面發生的哪些變化和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敬愛的父親,只恨這輩子我們緣分太短!下輩子,我們還是願意做您的兒女!陪伴您!孝敬您!

我敬愛的父親,希望您在天之靈,保佑我們每一個家庭;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我敬愛的父親,我們真的很想念您!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6

大三第二學期,突然發現怎麼已經快結束了,空閒時總會多出一點莫名的情愫,似乎這個春天總有點淡淡的憂傷。貌似今天清明節。天氣要變天了,心情也有點壓抑,就像這灰濛濛的天空一樣,得不到發泄,只能忍受。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不是不能忍耐,只是希望可以痛痛快快的發泄;不是不能放下,只是希望放下的不是自己最珍惜的東西……

過去的時間,好像也説不上來是個什麼狀態,就那麼渾渾噩噩的過着,不論悲傷,還是欣喜,只能有一點點映像,覺得有一點點的虛幻。現在突然覺得好清晰,清晰的讓我無法忍耐。明明知道以後要一個人闖,卻又突然有很多的不捨,不捨你,我默默喜歡過的人;不捨你們,看似沒腦子卻又很讓我感動的兄弟……

生活要我們不停地尋找,雖然不知道要尋找什麼,但是如果已經在這滾滾紅塵中闖了許久,也許就能感受到點什麼。人總是很敏感卻又很茫然,能感覺的感動,能感覺到欣喜,卻不能感受到這些東西來自哪裏,在即將失去之時才會莫名的感傷……

清明,我的一個很憤世嫉俗的同學説:清明瞭,悲欣交集。我不解,他解釋到:福拜你賜,我悲我憐。雖然有時候感覺很悲觀,可是卻不能否認,有自己的價值觀的人總是很獨立於茫茫人海之外的。清明瞭,只能窩在宿舍的我只能給家裏打打電話什麼的,卻又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茫茫然……

突然覺得清明也可以有另一種解釋:清明者,心清目明而已。心清目明的人能發現生活的感動來自於何方,也能將自己的生活歸置與自己的節奏。能發現自己在紅塵中尋找什麼的人,在清明可以祭奠自己以前那些茫然的歲月和那些逝去的青春,還未發現生活目的的人只能默默地繼續,繼續茫然地狀態,繼續生活……

清明,祭奠我們的青春,祭奠我們放手失去的那些感動歲月,也祭奠即將失去的人,祭奠即將失去的生活。人總是在失去之後才學會珍惜,生活的大學我們沒有補考,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學會經歷之後的坦蕩與我們該學會的東西,不管是感動、珍惜、悔恨抑或是淡淡的憂傷……

這會天氣突然變好了,這見鬼的天氣預報,我還以為是風沙天氣呢,弄得我都沒出去,窗外,明媚的陽光貌似在提醒我這個春天的美麗,在這個季節,得學會珍惜,不管是感動,還是產生感動的生活……

清明瞭,要保持一個自然的心態,心清目明,淡定的做自己,自然心清,淡定的看周圍的世界,自然目明。清明,心清目明,唯此而已……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中的詩句。但清明節到底應該怎麼度過才算是最傳統的過法呢?

今年清明節放假那天,我歡呼着坐車來到了我的老家衡東。一路上,天空正飄着濛濛細雨,高速公路的兩旁,星星點點地開了一些金燦燦或是雪白的油菜花,田野裏是一望無際的綠色,遠處的山此起彼伏。眼前的這一切景象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們不是在現實的世界中行走,而好像是在水墨畫中穿行一般,我陶醉在這美妙的春天的景色之中了。

就這樣,我們夢幻般地來到了目的地--衡東,我來到了爺爺家。吃過飯後,濤濤闖了進來,“周啟之!我來了!”我欣喜若狂,“濤濤哥哥!”於是我和濤濤一起玩了起來。第二天,我們一起去武家山去掃墓,就在快要走的時候,小藝追了上來,“我也要去!”“好呀!”我和濤濤異口同聲地説。

我們先開車去買花、紙錢和鞭炮,我對爸爸説:“老師説的,鞭炮要少買一點。”爸爸爽快地答應了,“好!”買齊了東西,又坐車到了武家山。一開始我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石門,那是用天然的石頭砌成的,穿過這個石門,我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橋,我覺得很新奇,就對爸爸説:“開快點!我要去走橋。”爸爸把車停在路邊,我、濤濤和小藝,飛也似地衝下車,跑向那些有趣的橋。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幾個木樁,我問:“那是幹什麼用的?”濤濤賣了個關子。説:“你跟我來。”我跟着濤濤跑了過去,他踏上第一個木樁,我緊張地問:“你要幹什麼?”濤濤回頭對我笑了笑,然後又跳向第二個木樁,只見他順着木樁擺放的順序跳到河對岸去了,他在那邊大喊:“你快過來呀!”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第一個木樁,發現我的腿不夠長,夠不到第二個木樁,我看了看,腳下的水並不深,於是我準備跳過去,“一、二、三,跳!”搖了搖,站穩了。我又按照剛才的順序跳到了河對岸。“我成功了!”

到了這個小島上以後,我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些豎着的方塊石頭,定眼一看,是一些墓碑。旁邊有一些桃花樹,上面開滿了粉色的白色的火紅的桃花,美麗極了。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周啟之,開過來。”我順着聲音跑了過去,看見濤濤他們站在一個墓碑前,上面寫着老爺爺的名字,爸爸説,“這是我的爺爺的墓,也是你的老爺爺。”我們在墓碑前放了幾束鮮花,幾盤水果,爸爸拿出鞭炮,濤濤和我搶着説:“我來!”爸爸就把鞭炮分成兩半,每人一半,鞭炮點燃了:“啪啪啪啪!”一陣響聲之後,周圍又安靜了下來。我們又燒了一些紙錢,在跳動的火焰中,我們彷彿看見了老爺爺那和藹可親的面孔,我們三個又向老爺爺的墓碑叩頭,我在心裏説:“老爺爺,你還好嗎?我給你燒了些錢去,你用這些錢多買些衣服,別涼着了,啊?”爸爸提議每人對老爺爺説一句話,濤濤搶先説了起來,“老爺爺,我最近學習又進步了,你高興嗎?”我也喊了起來:“還有我還有我!明年清明節,我們再來看您,好嗎?”小藝也跟着説:“老爺爺,您辛苦了一輩子,好好休息吧。”

出了小島,我們沿着湖邊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掠過幾只黑白相間的小鳥,“是燕子!”媽媽叫了起來,“啊?”我們的目光就一直跟着小燕子四處遊蕩,沒錯,正是小燕子,我們高興地追着小燕子到處跑。

我們就這樣在春天的風裏快樂地跑着跑着……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這就是清明節最好的過法吧?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8

星期三下午,春光明媚,雨也停了。我校四年級的全體師生,排着似龍一樣長的隊伍,懷着激動的心情到烈士陵園掃墓。

陵園內, 以前喜歡吵鬧的我們也紀律嚴明起來。我們手拿小白花,沒説一句話。不一會兒, 悼念儀式開始了,沉痛的哀樂聲響起,全場肅立起來了。首先,兩個少先隊員將花圈放在那 高大的烈士碑前。然後,四年級的全體師生向烈士們三鞠躬。頓時,松柏蒼翠,肅穆寧靜。

緊接着的,是我們班,以及所有少先隊員的代表——許凱睿的講話。許凱睿講的多麼動聽、流利,全場都被他吸引了。之後,曹校長也用她那帶點甜蜜,帶點嚮往,帶點悲傷的語句, 贏得了滿場喝彩。最後,我們為烈士們敬獻小花。

從烈士陵園返校途中,我的內心仍在讚歎那些革命先列們,他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用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換來了現在中國的發達!我們現在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好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為祖國效勞!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9

清明節的一天,我們全班師生來到高橋烈士陵園參觀。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進高橋烈士陵園,陵園裏有綠油油的松樹和鮮豔奪目的一串紅,整個陵園給人的感覺是景色莊嚴而美麗。

高橋烈士陵園,它建於己於1954年,安葬着為解放上海而犧牲在浦東的1525名烈士。高橋烈士陵園被國家民政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是高橋鎮人民心中的一方紅色熱土。

走進紀念館,講解員阿姨給我們講了許多英雄的事蹟,其中有閔紹騫,王榮祥,白懷等烈士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王體然的故事,他是江蘇省沛縣人,1949年5月,駐守在高橋的蔣軍,用海,陸,空聯合向高橋鎮外圍的解放軍陣地猛烈地反撲,妄圖奪回高橋鎮外圍已被解放軍佔鄰的陣地。王體然和戰士們奮勇打擊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後,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烈士墓地,這裏36個墓穴內,安葬着1525名烈士的忠骨,立碑68塊。一塊塊墓碑整齊地排列在草坪中,龍柏森森,芳草萋萋,更增添了肅穆的氣氛。

參觀完後,走出烈士陵園,我想:無數烈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我們少先隊員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要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0

天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飄着。平日裏開得正豔的小花低下了頭,碧綠的小葉子掛着晶瑩的淚珠。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望着窗外的濛濛細雨,不免有些傷感。“天,也在為去世的人哀悼。”我不禁自言自語。

在這個令人思念的日子裏,我不由想起了已經去世的曾外祖父,想起了他威嚴中略帶幾分慈祥的臉,想起了他生前的種種事;想起了曾外祖父因為菜有點兒淡,而大發雷霆,想起了曾外祖父重病卧牀時我們去看望的情景,想起了曾外祖父在臨終前幾天那滿意的笑容。雖然曾外祖父生前十分嚴厲,讓我有些恐懼,但是今天,我對他充滿了思念之情。

在這個令人思念的日子裏,我不由想起了那些“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革命烈士。在戰場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為了革命事業不顧一切。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和諧的今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和平的年代。是他們,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怎能把革命烈士忘懷呢?

在這個令人思念的日子裏,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搭起生命帳篷的好媽媽;為救學生而永遠閉上雙眼的好老師。那些有名無名的英雄,我們不能忘懷。

雨,刷刷刷地下。風,呼呼呼地刮。站在窗邊的我,不禁熱淚盈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流芳百世的詩,在我耳邊久久迴盪……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1

每當提起清明節的時候,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清明最初的印象還是來源自於孩童時代的那首《清明》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就是這幅優美的畫卷構成了孩童時對清明的認識。隨着年歲的增長,對清明節漸漸有了新的認識。

似乎清明已經和細雨有了默契,在記憶中清明總是伴隨着綿綿的細雨,所以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會如期而至的。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節與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有關。重耳耳垂大,肋骨是連在一起的,一隻眼睛裏有兩個眸子。晉國內亂,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殺太子自封晉惠公,對他更加無禮,重耳只好帶着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齊國,在途中公子重耳因連日吃野草,發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嶺中哪有大夫?為了救自己的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塊大腿肉生火做湯,把肉湯送給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了晉國做了晉文公,國家建立之後,晉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訴他那肉湯是介子推的肉,説重耳忘記給介子推封官了。於是他後悔忘了給介子推封,可是現在六部的尚書都有人做了,他去請介子推去做官,誰知介子推隱居綿山,文公不忘本,就親自去綿山請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出了一個餿主意:燒山必他出來。但是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來,後來兩個人抱着兩棵老柳燒死了。文公命一看追悔莫及,下令舉國哀悼介子推,把綿山重新命名介山,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全國不許用火,並要插柳,還將4月5號命名為清明,又稱寒食節、感恩節。

在國外有感恩節,其實在我們國家的2520xx年前,早就有了感恩節,那就是清明節。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一句古話説: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在中國,説起感恩的晉文公是很不典型的人。但我們也要學習他,做一個有恩必報的人。

兩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很重視這個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家家不動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團之類的。近來我國又把它定為法定假日。但今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生活中價值觀的改變,清明的習俗有些淡化,但人們祭奠先人,感恩先人的心從來沒有改變,清明這天,人們都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去祭祖、掃墓、踏青。

今年的清明又如期而至了,當然也少不了細雨。站在已故先人的墳墓前,心中難免是有些哀傷的。特別是對着至親至愛的人,除了哀傷,更多的還是懷念,他們的一眸一笑彷彿還在眼前,在昨天一樣。每每想起,心中會有些痛楚。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讓逝者安息,願他們的靈魂能夠找到一片淨土!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2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歎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歎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3

又是一年芳草綠”,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我們中國人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如果想的話就認認真真地聽吧!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裏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着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裏面的衣服上寫着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説,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我們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們全家人開着車前往漢壽掃墓,到了漢壽,我們直奔太奶奶的墳墓前。路上爺爺説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爺爺死的早,太奶奶一個人辛辛苦苦養大了爺爺他們幾兄妹……這時,大家的眼睛濕潤了,我這個小小男子漢眼淚也快爬了出來。

來到墳墓前,爺爺點燃蠟燭和香。我們排着隊伍準備磕頭,當爸爸磕頭時,心裏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裏還默默地説着一些祝福的話。輪到我磕頭了,我心裏描繪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雙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將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掃完墓,我們往回走,這時心裏的沉重沒有了,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欣賞着春天的景色,金燦燦的油菜花望不到頭,到處都是黃;柔嫩細長的柳條隨風飄動,像小女孩的頭髮在風中飄舞,我們摘下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春天真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現在也成為了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4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去太湖邊掃墓了。爸爸在家裏給我講起了外婆的故事。

外婆去世的時候,我剛出生,一點記不起外婆的樣子了。據説外婆長得很漂亮,大眼睛,雙眼皮,聲音很甜美,年輕時還當過廣播主持人呢。外婆很要強,做過銀行的財務總監,以前在當地也算是個遠近聞名的能人。可能是太操心的緣故,所以生病去世了。

外婆對我很好。剛出生的時候,我長得很醜,像個土匪。只有外婆看了後,堅持説:“這孩子的眼線多長啊,以後肯定好看!”果然我現在長了一對大眼睛,外婆真厲害。生病期間,媽媽把我抱到外婆旁邊給他看看。外婆堅持掙扎地坐起來,抱在手裏,一眨不眨地看了我半個小時,看都看不夠,腰痠背痛,也不肯放手。爸爸説,外婆還抓緊時間,一口氣給我織了大大小小好多件衣服,有毛衣,有毛褲,從一歲到十歲的都有,我一直穿到了現在。

聽着這些故事,摸摸身上外婆織的毛衣,我早已淚流滿面。外婆對我真好!今天,雖然我沒有去掃墓,但我也要祝外婆在天堂裏過得舒心。外婆,我想你!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5

早上,當我揉開惺忪的睡眼,爬起來後,站在院子裏。凝望着未來的日子,一點一滴成為現在。院子裏的杏樹,已經伸出了院牆,一朵又一朵,一片一片包裹着嫩粉的內心。也許是因為剛剛睡起,總覺得哪杏樹與臘梅有幾分相似。空氣中,瀰漫着芬芳。天空萬里無雲,純淨的藍色洗刷了一切。整個人,都融於這如水的景色中。

中午時分,太陽早已氣喘吁吁地爬上天空,當頭對我們笑。彷彿它每呼出一口氣,地面就要升高一度,天空也好像被鍍了金。

也許,在這鄉下,最美的,莫過於傍晚。西方的天際,只剩下火紅的一片,太陽的臉龐已被染成了紅色。人們家的房頂,炊煙已裊裊而升。一縷縷飯菜的香味,飄入人們的心田,也温暖了人們的心兒。遠處連綿的山巒起伏着,可是卻覺得它好像被一層淡淡的霧氣所籠罩着,依稀看不清它面容,卻覺得它更美了。那一層薄霧,不就是它的面紗麼?不給人們最完整的它,卻給人們無限的遐想。

近處,這杏花樹彷彿比早晨少了一份純白的夢。偶爾,幾片白色的花瓣悠然地飄下來,旋轉着,紛飛。毫無聲息,也許在下一秒再看它的時候,就已經少了些什麼。空氣中好像又多了一絲絲幽幽的淡雅的香味。她像一位婀娜的少女,翹起惑人的蘭花指,而地上鋪的一層稀疏的雪白,不就是她的裙襟?也許,她不甘心呆在這小院的一角,於是,她開始拼命的展現自我。結果,她成功了!每一個來到這裏的人,都會由衷地感歎,如果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穿越時空隧道,來到這裏,他們也一定會因為這一份執着的努力而流露出一跳感動的心溪……

幾隻鳥兒,在不遠處的電線上嬉鬧着,像是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一般,奏出了一支動聽的歌兒。驀然回首,看到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上,一團密密麻麻的黑色。太陽公公回家了,鳥兒們,是不是也該回到母親的翅膀下了?  一絲絲清涼,拂過臉頰,西方那天邊,也漸漸暗了下來,一切都回歸了開始的寧靜,隨着夜晚的來臨,輪迴着……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6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個氣節之一,大約起源於周代,逾越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要説清明還得追溯一個早已被時光淹沒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熱食節、戒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兩天,這個節日主要習俗是禁煙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雨時至,清明到來。總會不知不覺地想起這首詩。這是一首空前絕後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寫清明的詩,將清明那種悲涼、惆悵描繪得如此淋漓盡致。

伴隨着濛濛細雨,冷冷悽風,一年一度的清明跟隨四月的腳步踏花而來。彷彿每至清明總會下着綿綿細雨,似乎有了這份雨才會有清明的味兒。也許正是這雨讓路上行人柔腸寸斷,惆悵滿懷。

清明在沒一個人心中都佔有很大的份量。因為“人不能忘祖”這句流芳千古的俗句一直在鞭策着每一個遊子的心……不管你天高地迥、身處異地都不能忘卻那些給予你生命的人,那個生你養你的地方。無論你志向有多遠抱負有多高都不能成為你遺鄉忘祖的冠冕堂皇的藉口。風燭殘年思故里,行將就木望歸根。我們這種思鄉念祖的情懷只會隨着逝時而根深蒂固,誰也無法逃離鄉土宿命。思緒婉轉我驟然想起了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山河只在我夢裏,祖國已多年未清靜,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如此句句含情,聲聲是淚,那種情真意切的真情流露,那腔熱血沸騰的肺腑真言,傳頌大江南北感動千萬華人。每當聽到這首個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滿懷。總有一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衝動。——這就是一種思鄉念祖的情結。

清明是我們藉以對逝者的追思、哀悼和緬懷的日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塵世不斷有舊事物的滅亡個新事物的誕生。正所謂生死難料,身邊的人不知道會在某一天撒手人寰永辭世事。有些人去年還和我們一路同行焚香祭祖,而今年我卻承載着滿腹哀傷,獨自跪在他墳前,默默流淚,卻也道不出無窮無盡的思念。有些人還説讓我們發奮學習,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去給他看,可是當我們興高采烈地拿回錄取通知書想看看他那喜出望外的表情時,他卻早已駕鶴西遊。今時今日,此情此景,追憶曾和某人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和他的音容笑貌,猶如昨日還共沐陽光,怎能不另人傷懷。歎……往事如煙,有些人有些事如若曇花乍現,稍縱即逝、不復再來。引人深省,清明又何嘗不是引發世人對生命的思考和敬畏呢?其實人生在世如輕塵棲弱草,無論你金玉滿堂還是逢頭垢面,無論你腰纏萬貫還是拮据倥傯,最後都是黃土一抔,何以被浮雲遮望眼呢?

“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清明時節冒着濛濛細雨,擔着沉重的祭品穿行在泥濘迂廻的小道上,細雨不知不覺中打濕了衣衫,也濕潤了一頭烏黑的頭髮,變得一綹綹亮晶晶的。看一路早現的花枝頭掉落,消然無聲。

幾經婉轉,終於抵達目的地。於是便遵地方俗序,首先陳列祭品,再次焚火上香,進而燃放鞭炮。那裊裊的香煙跟風煽動,不時便遮天蔽日了,那些滿地燃放的鞭炮,震耳欲聾,煙霧繚繞。以那沖天而起的煙告藯逝者在天之靈,撫平生者滿腹思念。當這一切告落之後遂虔誠地朝靈墓伏拜,暗許幾個心願,希望得到祖先英靈庇佑。這是我們掃墓祭祖的唯一私心。

嗚呼,斯人已逝,空餘惆悵,一別如斯,陰陽兩隔。逝者已以,生者莫悲。

嗚呼,言有窮而情不盡呼,於清明悼列祖呼。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

最新清明節作文 篇17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裏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着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説:“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説:“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裏,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這裏,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標籤: 清明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vx6x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