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精選15篇)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精選15篇)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

為讓幼兒瞭解清明節的意義,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讓幼兒對中國的文化傳統節日有更深的瞭解、認識和感知;4月2日下午,__鎮__幼兒園組織全園師生和家長開展了“奠基先烈寄託哀思”清明祭掃高鳳英烈士墓活動。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精選15篇)

活動前,老師組織孩子們開展“話清明”座談會,介紹清明的由來。孩子們瞭解到清明節期間,人們要進行掃墓祭祖、踏青、插柳、遊樂,牽鈎(拔河)、放風箏、盪鞦韆、射柳、蹴鞠(踢球)、鬥雞等一些民間風俗活動。孩子們還通過觀看保衞祖國的戰爭故事片學習英雄先烈們英勇無畏、為國獻身的革命精神,激發了幼兒熱烈的愛國之情。隨後,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做紙花。孩子們認真地把潔白的紙一張張鋪蓋重疊起來,對摺繫好棉線後再一層層輕輕揉散開;每一位孩子都做得很用心,他們把對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從心裏傳遞到指尖上,滲透到紙花裏,獻給我們的英雄,以祭奠英烈之魂。

下午2:00整,老師、孩子和家長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路來到了__烈士陵園。孩子和家長們認真傾聽了革命烈士高__的光榮故事,並在革命紀念碑前集體哀默三分鐘,為英雄們獻上花圈。他們還把親手製作的紙花獻在英雄紀念碑前來表達對烈士的敬意。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3

為深切緬懷和紀念革命先烈,進一步激發社區黨員幹部、居民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追憶革命先烈,立足本職崗位。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合陽縣城關街道古莘社區以多種形式開展"致敬20__清明祭奠英烈"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

倡導文明祭掃,共度平安清明

社區組織工作人員通過入户發放宣傳單,廣場宣講,在户外電子屏、廣場醒目位置設置宣傳標語、文明祭掃倡議書等形式,積極倡導文明祭掃、嚴防火災、平安清明。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思想在羣眾中落地生根。

強化紅色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依託中華英烈網、中國文明網等網絡資源,倡導觀看紅色影片、閲讀紅色書籍等活動,重温黨的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使全體社區幹部領略到革命先烈的風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本職崗位,學思踐悟、開拓創新,真正把英雄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

開展網上祭掃,深切緬懷先烈

社區黨支部利用"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中華英烈網、中國文明網等網絡平台,組織黨員幹部、居民和共單位積極開展網上祭掃英烈活動,重温英烈事蹟,進行網上"獻花"、網上"鞠躬"、網上留言等方式緬懷英烈,追憶他們的豐功偉績,寄託沉重哀思,品讀革命烈士的頑強、堅貞、崇高和不朽。

值此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古莘社區倡導文明祭掃,組織網上祭掃英烈活動,積極響應國家疫情期間嚴防清明節祭掃導致疫情擴散和反彈,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號召,既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種形式,也是文明生活的新風尚。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2

清明節是祭奠逝者、緬懷先烈、感恩先人的傳統節日,今年正逢全國上下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為避免人員過度聚集,降低感染風險,博山區衞生健康局圍繞“慎終追遠·緬懷先烈”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祭奠活動,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同時引導大家“網上祭掃”,避免現場祭掃聚集。

緬懷革命先烈,網上祭英烈。組織全體幹部職工登錄中華英烈網,通過給英烈網上獻花籃,查看英烈事蹟,足不出户進入陵園掃墓三個版塊,在網上為先烈獻花、點燭、祭拜、寄語留言,學習英烈事蹟,傳承和弘揚英烈精神,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倡導網絡祭掃、助力疫情防控。在系統內發起“文明追思祭祀、綠色清明”宣傳活動,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幹部羣眾不聚集,通過網絡祭掃平台或家庭追思等方式祭奠先人,弘揚時代新風;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健康志願者到博山鎮謝家店村向沿街店面和過往羣眾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號召村民清明祭祀期間不現場祭拜、不踏青祭拜,不拋撒紙錢、不焚燒冥紙香燭,避免火災,同時宣傳厚養禮葬,喪事簡辦新風尚,普及文明祭掃新方式。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3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__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了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裏拿出祭品,把紙錢燒了,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説:“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着輕鬆和慰藉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裏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這裏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4

在這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和家人捧着鮮花,來到了烈士陵園。走到烈士的墓前獻上鮮花肅立默哀,表示我們對先烈的無限哀思和懷念的心情,對他們的高尚情操感到無比崇敬。

接着,我們觀賞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臉上顯現着和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持鋼刀和槍,戰士們的英勇,威猛,那勢不可擋的動作。可這浮雕可不是單單一個雕塑,而是展現出戰士的精神,不怕累不怕苦,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和敵人戰鬥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很感動。

他們就像烈士陵園裏的蒼天大樹。這一棵棵樹象徵這邊每一位站士,表現了他們一種大無畏,不屈不饒的精神。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風吹雨打,但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着,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令人崇敬的。

解放戰爭時期的小烈士(宋振中,外號“小蘿蔔頭”)。從小跟着母親在女牢中長大。從五歲起,他就學着自己縫補破衣服了。“小蘿蔔頭”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提出讓他出去上學,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經過多次鬥爭,才同意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蔔頭”唸書。“小蘿蔔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非常尊敬老師。監獄生活使“小蘿蔔頭”懂得了許多道理,國民黨特務對共產黨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英勇鬥爭的精神都留給他深刻的印象,使他從小就知道恨誰、愛誰。他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祕密工作。由於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信息。

他還幫助大人瞭解入獄同志的情況,傳遞東西。在國民黨潰逃之前,特務們安排殺害“小蘿蔔頭”和他的父母。殘酷的敵人用刺刀殺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蘿蔔頭”。“小蘿蔔頭”喊着:我沒有罪,我要出去。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劈胸就是幾刀,把他殺害了。解放後,人民政府追認宋振中和他的父母為革命烈士。

雖然他們犧牲了,但他們的名字永遠留在青史,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着後代,不斷進取,不怕困難,向着我們的目標勇往直前。這次祭英烈的活動也是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的的遺志,長大以後為祖國爭光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來了,大家在忙着拜祭去世長輩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用傳統的方法拜祭,也會造成環境污染!

傳統的拜祭方法就是通過燃放炮竹和燒紙來表示自己對長輩的懷念。但人們祭奠時都會在山上,這樣燃放爆竹時可能會引起火災,嚴重的會引起山林大火,對居住在山上的動物和山上的村民造成嚴重的損失。燒紙不但會引起大火,而且火燒出的濃煙還會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們可以用既文明又環保的方法,如使用幾束鮮花放到長輩的墳前,這樣不僅不破壞環境,還讓別人覺得很文明、很新潮。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有效,那就是網上拜祭。我們可以給長輩建立一個網站,在網站上上傳圖片、文字,來紀念他們,讓這個網站永遠存在,讓我們隨時能打開閲讀,也能讓別人知道您的一份孝心。

大家行動起來吧,我們不要一個灰色的清明節,只求一個綠色、環保的清明節!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6

清明節到了,家家户户都去給過世的人們上墳,國家也為此而定了節假日。本來我也想去給姥爺上墳,可媽媽説不滿12歲不能去墳地,所以很遺憾,沒有能親身經歷。下面我來採訪一下我的舅舅,看他是怎樣給我姥爺上墳的。

清早,舅舅5:30就起牀準備去上墳,因為聽説今年是閏月的年份,就應該上墳添土,而且還是趕在太陽出來以前,越早越好,所以舅舅拿着鐵鍬,提着紙錢,還有姥娘炒的幾樣小菜、香、香煙、酒,花炮,出發了。大約10幾分鐘就到了墳地。他先到墳地的東北角拜北斗,據説那是土地神,會保全家平安的。然後,響過炮以後,就到姥爺的墳前,聽到這我問舅舅:"為什麼還得響炮?"舅舅回答:"那是提示你姥爺,舅舅給他送吃的來了。"他把小菜供奉在墳前,點燃3支香,插在土裏。接下來他把紙錢和香煙全部拿出來用火燒了,舅舅説:"只有把紙錢全部燒完了,姥爺才能在另一個世界用得上。"然後又把酒灑在墳前,這就是他上墳的全過程了。

大人們都對老人很孝敬,就在清明節去墳地敬敬孝心。我想:這一定是成|人對老人回報的愛。所以,我們也要認真學習對父母回報愛,這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揮"。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7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昭茲來許,繩其祖武。只有瞭解先人事業功勛,誠摯緬懷其高風亮節、嘉言懿行,才能繼承先賢的事業,踏着足跡繼續前進。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要將夢想變成現實,就需要號召全體國民、尤其激勵青少年一起努力。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就是要通過帶領未成年人學習革命先烈光榮事蹟,鼓勵他們繼承革命先烈的優秀品質,引導他們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他們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人生信念,激勵他們立定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遠大志向。

碧血幾春花,零淚一抔土。要講述英烈事蹟,弘揚愛國之情。面對日益深刻的民族和社會危機,無數志士仁人懷揣着救國救民的夢想,為了擺脱封建壓迫和外國侵略,贏得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的奮起抗爭。祭奠英烈,就是要多方面的講述英烈慷慨以赴、從容就義的先進事蹟,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引領和激勵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斯民正憔悴,吾輩尚蹉跎。要了解英烈遺言,傳承報國之志。面對舊中國主權淪喪、軍閥混戰、百姓流離、餓殍遍地的悲慘事實,革命先烈之所以能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死亡而放棄,奮不顧身的勇往直前,就在於他們樹立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志向和博大胸襟。祭奠先烈,就是要通過誦讀他們愛國憂國報國的名言,理解和體會他們的報國熱情,傳承他們的報國志向。

相期吾少年,匡時宜努力。要響應時代號召,投身強國之行。“功崇惟志,業廣唯勤;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只有全體人民一起自立自信,發憤圖強,才能讓“中國夢”徹底照進現實。祭奠英烈,就是要引導廣大青少年把對英烈的崇敬、對國家的熱愛,轉化為努力學習、提升本領的動力,以期能儘早投入“中國夢”的實踐,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勤勞的人民享有更多福祉。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8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裏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着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9

時間匆匆流過,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還是來了。大概沒人會喜歡這個節日吧。因為它總是讓人想起已逝世的親人或朋友,令人傷心地往事又在腦海中上演着,而我更是討厭,甚至驚恐於這個節日。

在我媽媽懷我的時候我外公發生意外去世了。從我記事開始我常聽我舅公説:“你這個剋星,都是你把外公克死的,要不是你,我姐夫他定還活得好好地”。那時的我還不懂事,由於太年幼我甚至不知道“死亡”的概念。以為人死了再活過來不就好了麼!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傷心呢?還哭鼻子。後來我知道我那時的想法有多麼的天真或許説是笑話。已死去的人就永遠不可能再復活,哪怕是抬一下眼皮都夠奢侈!可是外婆並沒有像舅公那麼認為,然後不理睬我,討厭我而是依然很疼我,自從哥哥和姐姐們出國後外婆更是把所有好東西都留給我。把我當成手心裏的寶,但這並沒有讓我好過,而是讓我更難過。甚至有了一絲罪惡感,一個問句不由得湧上:外婆真的不討厭我麼?

回憶中我的童年似乎並沒有“外公”這兩個字眼的存在。我從不知道我外公的事。我覺得這是個迷。可是,這謎底卻是我不能知道的,因為這太奢侈了。外婆不提外公,也許是因為她怕自己會難過,也許是怕我會多想,或許兩者都有。舅公常提外公也許是他要讓我覺得自己是個罪人,也許是他要讓我明白他有多麼討厭我。可能如外婆和鄰居們説得一樣——舅公神志不清説胡話呢!但不管怎麼説清明節“外公”這個字眼對我對外婆都是最大的忌諱,不可提。

清明節,他們再三囑咐叫我別去外婆家,我知道他們有他們的原因,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偷偷去了,來到外婆家門前,大門緊閉,外婆去哪了呢?我腦子突然蹦出一個揪心的想法——清明節了,外婆去看外公了吧!我失落的回到家,心中莫名的傷感。在房間我對着天花板和牆壁發呆。

天不知不覺黑下來。漆黑的天空好似被墨水染了色,星星們被捆綁了起來,因此,看不見他們俏皮的身影,少了會眨眼的星星們夜空顯得格外淒冷。我有種想哭的衝動,但淚水在我的眼眶徘徊。我仰起頭告訴自己要堅強不能哭,可眼淚不爭氣又流出來了。我不再束縛自己,坐在陽台上,我蜷起腳把頭抵在膝蓋上讓眼淚盡情得流,當我抬頭看向夜空我彷彿看見一張和藹的老人面孔,是外公麼?他在笑麼?我不敢確定,但我依舊自問着。其實外公是在另一個世界看着我們吧!只是我們看不到他而已。外公最想念和放不下的是外婆吧!那麼為了外公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外婆!

外公,您能聽得見麼?我向您保證我一定好好待外婆!好好孝敬她!外公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您就為我們祝福吧!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0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寒食節----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揹着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按主日説,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介紹。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説在華人眼裏,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裏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裏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風水大師認為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風水習俗來説,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風水大師的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曆法中,為一。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但是,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2

由於受疫情影響,集中性的祭掃受到限制,回鄉祭祖的計劃也無法成行,讓人或多或少地感到遺憾與惆悵。為此,廣東、甘肅、江蘇、河南、四川等省的多個地市先後發佈通告或通知,明確提出暫停現場祭掃的要求,建議各公墓設立“網上公墓”,推廣更為環保、更為文明的“網絡祭掃”方式。

實施“網絡祭掃”,雖然人們不到現場焚燒紙錢、燃放鞭炮,但可以通過“網絡”平台在家中採取家族微信羣、網絡追思會、製作思念卡及敬獻鮮花、書寫寄語等方式祭奠先祖,那些虛擬的紙錢、鞭炮、鮮花等也同樣可以表達對親人的追思與悼念。事實必將證明,這種“網絡祭掃”的方式,可以減去傳統祭掃過程中的舟車勞頓及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現象,因而會逐漸被大眾尤其是年輕人所接受,成為堅守與創新傳統祭祖掃墓等文化的新方式。

當然,我們不能因疫情而自此將現場祭掃摒棄,而應該大力提供文明祭掃、低碳祭掃、環保祭掃。疫情過去到現場祭掃,也應該自覺做到不燃放鞭炮,不燒紙錢,可採取送上一束鮮花、種上一棵小樹等形式來祭奠先祖,寄託哀思。也可繼續採取“網絡祭掃”方式祭拜先祖,從而避免那些興師動眾、鋪張浪費並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祭掃活動,進而真正使“網絡”成為清明祭掃的新平台。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3

清明節前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這天,五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人民公園的烈士陵園給先烈們掃墓。

大約下午一點時,我們來到了紀念碑前。首先,我們清掃了烈士陵園,把紀念塔周圍打掃得乾乾淨淨。掃墓儀式開始了,首先同學們齊唱少先隊隊歌。我們的歌聲多麼嘹亮,多麼激昂呀!唱出了對革命先烈的懷念,也唱出了對您們的欽佩!

接着是獻花圈。只見兩個學生,戴着鮮豔的紅領巾,穿着整齊的校服緩步走到墓前,把花圈安放在碑前。全體同學默哀3分鐘。此時此刻,我的心潮澎湃,思緒萬千:革命先烈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熱血灑在祖國的大地上,雖然您們犧牲了,但您們的精神與青山同在,與日月同輝!您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接下來的活動是詩朗誦。我們大家那激情高昂的聲音多麼動聽,多麼響亮,在烈士塔上空久久迴盪。最後,我們懷首崇敬的心情,以班級為單位有秩序地瞻仰了紀念碑。

掃墓活動結束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在回學校的路上,仍然思緒紛飛。我們今日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先烈們用熱血與生命換來的,我們能不好好珍惜嗎?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烈士的遺志,從小立下報國志向,當好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4

以前,我只知道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的日子。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爸爸就準備一些糕點、水果之類的食品,領着我一塊去上墳。每次,我都是歡天喜地地跟在後面,因為到最後可以吃到一些供品,一飽口福。

今年清明節,老師帶領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我知道了清明節也是緬懷革命先烈的日子。那天下着小雨,站在陵園內,望着英雄的墓碑,聽着英雄們的事蹟,同學們都感動的哭了。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滋味。

淚眼朦朧中,我彷彿看到了一羣革命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情景。他們頂着硝煙,冒着冒火在陣地上穿梭。有的戰士身負重傷,渾身是血,但還是頑強的戰鬥着;有的戰士為了掩護戰友,用自己的身軀擋住敵人的槍口;有的戰士不幸被敵人的機槍擊中而倒下。多少革命戰士在戰場上失去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看看這些革命先烈,再想想自己生活中的有些行為,真是很慚愧!前幾天,還在為媽媽不給我買滑冰鞋而鬧情緒;有時候偶爾有一點小感冒,就向奶奶撒嬌不想去上學了;有時候老師留的作業多了,就嫌累不想寫了。與那些革命烈士們相比,自己真是太不應該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呢?今後,我要以先烈們為榜樣,好好學習,努力向上,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22清明節祭奠活動心得及感想 篇15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裏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着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説:“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説:“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裏,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這裏,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ro7l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