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通用5篇)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通用5篇)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 篇1

清明的雨失去了竹子的清明,總覺得缺少太多的韻味。但,在遺憾中突如其來的雨,卻又讓我對清明有了重新的體會。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通用5篇)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裏寄居。或許是覺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掃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陰沉,雷聲隱隱,或許,是要下雨了吧。蕭瑟的野草,低矮的墳墓,墳頭的壓錢,墳後的黃紙,墓碑前的祭品,蠟燭與紙錢,還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對我來説都太過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走過童年之後,我再不怕墳墓了,也曾深夜裏在山裏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墳墓邊上小憩,這一切早已司空見慣了。是啊,清明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祭之豐不如養之薄”,生前對待自己的親人好一點才更重要,死去之後,再多的形式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友人卻突然淚水縱橫。埋在墳墓裏的是他的父親!山風突然吹起,幾聲隱隱的悶雷之後,黑色的天空裏撕開了一個口子。雨線便從天空中連綿而至,剎那間整個世界成了雨聲的世界。如泣如訴的聲音,在這樣的日子裏翩然而至,墓碑、樹木、行人以及眼睛裏都滿是斑斑的淚痕。

友人的眼眶裏佈滿了血絲,在風雨中哭得有點悽然。幾個親人將他從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那塊濕漉漉的墓碑,上邊刻着他父親的名字。突然間,我也哭了。風雨中,我突然想起了遠方的父親,想起了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了遠方荒草裏低矮的墳墓。雨在山頭就這樣下着,傾瀉着所有的哀傷。或長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縫裏浮現。我突然非常想家,真的非常想,非常想!夜裏,躺在牀上,在昏黃的燈光下,聽着外邊大雨敲打窗櫺的聲音,聽着芭蕉葉子在雨中顫抖的聲音,手邊的書本一頁一頁翻開。

不知怎的,有一句話直到今天我始終忘不了,説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時突然淚落如雨,暗夜裏爬了起來,對着窗外的大雨輕輕地吟詠着《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那一年的清明,我似乎長大了非常多,也開始懂得了苦澀的滋味。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 篇2

動盪歲月中的戰爭連綿成一曲激盪人心的軍歌,這令人激昂的旋律中,跳躍着一個個赤色的音符,他們——便是我們的英雄。在那艱苦不堪的歲月,人民整日受着壓迫與剝削,不僅有來自統治階級的壓迫,還有那些用槍炮和野蠻行徑壓制中國的帝國主義的壓迫,我們的英雄就在這時奮起,他們可以忍受自身所受的一切苦難,卻無法接受他們所愛的人民受到身心折磨。為了解放中國,解放人民讓人民都生活在和平自由的環境中,他們選擇了莊嚴而偉大的事業革命,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有了今天。

看吧,英雄們的光芒輝映着雲彩,暮鴉的迴歸演奏着懷念的哀歌,風牽着晚霞撒向角角落落,告訴每一個人:他們不是傳説!

陳列館中的一幅幅威嚴的肖像會讓你感到和藹可親。他們眼神裏藴藏着含蓄的威嚴和一種堅不可摧的革命鬥志。他們是中國革命奪取勝利的精英,他們是中國人民的父輩,他們是現代中國人無與倫比的楷模。因為在整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幾十年的革命戰爭中,戰勝艱難險阻,為中國革命能奪取勝利,為救廣大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不顧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他們不是為了當將軍而戰鬥,他們不是為了報酬而升官。他們是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傑出代表。

站在這些偉大的,放棄了生而堅定的選擇了死的烈士們面前,你們是否在與他們的鮮明對比下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甚至羞愧難當?或者因為他們那偉大的選擇而激昂振奮;又或者為失去如此多優秀的戰士而伏案慟哭?無論你怎樣感受,都應當意識到:我們需要反省,需要學習。看看現在的自己吧,我們在跟父母頂了嘴之後,除了感到片刻的快意,是否想到了父母此刻的感受?我們在成績下滑之後,接受了老師的批評,為何顯得漠不關心?醒醒吧,朋友,我們需要多想想咱們的英雄,想想他們如何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艱難的攻下一個又一個陣地,想想他們如何在敵人威逼利誘時顯得那樣鎮定堅決。他們頑強不屈、堅持不懈、視死如歸、盡忠報國。他們將英烈千秋,這都是我們該學的,擁有了這些大無畏的愛國精神。我們何愁找不回方向和意志?有了這些艱苦奮鬥的英雄品質,我們何愁國家不能富強,民族不能興旺?

烈士們走了,帶着他們來時帶的一切,在歷史車輪的碾動下似乎淡隱了。不!我們分明看見,在烈士的墓碑上,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英雄們的靈魂連同精神正熠熠生輝,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為真理而流血,為祖國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民族精神,激勵着子孫後代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你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的顏色,你們用自己的身軀築起了萬里長城,請你,請你們相信你們的後代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把新中國建設的更加強大而努力!

清明節裏祭忠魂,先烈豪氣耀崑崙。但使前輩英靈在,化作細雨潤鍾雨。熱血拋灑,終換得江山如畫;我輩矢志,再鑄光輝中華

無數革命先烈,他們為了保衞我們的祖國,捍衞祖國的尊嚴,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沒有烈士們的英勇犧牲,怎麼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時光?蒼天在上,英魂永存。我們不會忘記先烈,忘記歷史!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振興祖國!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 篇3

清明節,一屢淡淡的憂傷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細雨紛飛,擾人心。

時時期盼着在清明節裏,能回去為母親掃墳,但是這天,一股強大的力量,一下子打消的回家的念頭。可能是孩兒的不孝,但還沒想起發生過的事,淚水就會和着心雨,伴着這些年來的酸楚一齊飄滿了我的天空!

觀景而思,歎流年如水。

駐足在人生大學階段,凝視着這樣一種快樂而完美的風景,憂歎着失去與殘缺,靜思着擁有與夢想,驀然回首,慨歎之餘,竟又欣逢着自己的童年時光。而一旦轉移視線,卻今非昔比。

當沐浴着那些飄來的淡淡雨滴,心好痛好痛,那清冷的雨啊,能沖刷掉我心中的苦澀的淚水嗎?

二零零年裏,那年,那月,母親悄悄地走了,就這樣走了,時光匆匆,離別如夢。我告別的鄉土,背起了人生的行囊,於異鄉求學,當汽車開動的瞬間,我潸然淚下,那時我十四歲。

漸漸地,夢想中的童年,嘮叨、可親、可敬的記憶,已是漸去漸遠了。

八年了,媽,你明白我多想你嗎?你明白我這一路上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血嗎?你明白,我一路走來,沒有人能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嗎?

繁瑣的心事,無人問起,無人關心,也無人訴説;我一路上,迎着風、冒着雨,遍體磷傷,卻只能自己悄悄地收藏,靜靜地療傷!

如果您在我的身旁,我就不會如此的孤單、無助,不是嗎?您就會細細地品讀着我的心事,就會靜靜地傾聽我的故事,和我一同分憂解悶,不是嗎?如果您在的話……

我想了好多好多的如果,卻永遠也無法實現,仔細想想,我還是多麼的天真、幼稚啊……

以前,也天真地想過,小時候,母親為我擋風遮雨,長大了,我也要為母親撐起一片藍天,只可惜,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

媽,我心中默默地祝福你,雖然這個清明節沒能回去看你,但我相信,你能明白孩兒的感受,我不想流淚,是因為我長大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我不能不想你,不能不悲哀。

這個清明節裏,雨好淒涼,風好冰寒……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 篇4

又是一年清明節,想起陌野荒冢那些凌亂的芭茅草,那些冥紙燃起的裊裊煙霧,那些在雨中搖曳的墳頭白紙,每次瀕臨清明這個悲愴而多愁的日子,我多想借一場清明雨來澄清靈魂,洗掉一些慾望和貪戀,一些塵埃和雜念,然後靜靜地望着一堆讓人斷腸的黃土,觸痛記憶,寄託心境…小時候,我總是盼望着清明節快點到來,那個心情就像盼望着過年一樣。我依稀的記得清明時節是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進山掃蕩的日子,我們常常跑到學校對面的那片墳塋,去守候住在我們那裏的幾家漢姓人來掛清,那個時代我們苗族很少有人為祖先掃墓,即使掛清也捨不得買糖果來祭祀,最多也是燒香焚紙,然後買5毛錢的一小串白紙掛上就是清明節了。70年代末,在我們那個鄉下,基本上都是苗族聚居,但也夾雜着十幾家漢姓人居住,我記得他們住在街上,説着我們聽不懂的漢語,我們都叫他們做“果匝”,他們叫我們“果雄”。他們的習慣和我們苗族人不同。他們在鎮上開商鋪,賣油,賣鹽,賣糖果等。清明時他們會拿一些糖果來祭祀祖先,還會用很漂亮的紅紙做小燈籠掛在墳頭。那個時候,“果匝”祭祀祖先的貢品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説是一個極大的誘惑。我們迫不及特等活人拜祭完走人,然後像伏兵一樣從一些草垛啊,大石頭背後冒出來爭搶死人的貢品,有時為搶一個糖果還在那裏幹仗,然後就坐在墳墓旁邊吃邊比誰搶到的東西多,吃完覺得那些燈籠和彩紙很漂亮,我們還把那些燈籠取下來,用麻告皮串聯起來帶回家,直到父母發現,狠狠揍一頓,還騙我們説,我們拿了果匝的東西,要把我們賣給果匝,嚇得我們連忙把那些燈籠重新掛到墳塋上。上國小後,我對清明節只是有一些懵懵懂懂的瞭解,即使在課堂裏跟老師把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背的滾瓜亂熟,但確卻的來説,也不知道清明節到底是怎樣一個什麼鬼東西,在心裏隱約的知道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日子。因為爺爺在我出生那一年過世了,但是每年給爺爺掃墓都是父親一個人。好像一直沒有我們小孩的事。我記得每次父親去掃墓,奶奶總是給他準備一把割草的砍柴刀,一把添土用的鐵鍬,然後拿少許的紙香就去掛清了。到了我9歲那年,一提到清明節我就恐怖不安,那年大我兩歲的哥哥因突發性腦膜炎死了,那時在80年代初,重男輕女的現象頗為嚴重,特別是在鄉下,家裏如果沒有男孩是被人家歧視的。本來我家孩子又少,哥哥是的男孩,哥哥被無情的病魔帶走了,當時父母痛不欲生,特別是父親,哥哥好像是他的全部,哥哥的走,父親悲痛欲絕,幾乎神志不清。從此,父親垮了,沉默寡言,常常陰森着一張瘦弱的臉,家裏每天都像結一層薄薄的冰。哥哥走後,每到清明節父親再也不去掛清了,而是傻呆呆地坐在家裏燃香焚紙,淚水像決堤的河流泛濫不止,我不知道他是祭祀爺爺還是祭祀我未滿11歲的哥哥,家裏煙霧繚繞,陰陰森森,好像有鬼怪出沒,偶爾母親和奶奶也在小聲的低泣…我和姐姐怯怯地躲在廂房閣樓裏不敢作聲,也不敢出去玩,那一晚,母親沒有心思去做飯燒菜,我們一家人都是餓着,圈裏的兩隻豬更是餓地嗷嗷亂叫,我和姐姐實在餓的厲害,就悄悄地吃白天我們從坡上採回的毛毛針,一想到那個悲悲慼慼,斬斷寸腸的場景,我特別特別地憎恨清明節。後來我慢慢地長大了,也離開了家鄉,父親的哀愁好像也慢慢地減少了。每次到縣城給我送伙食費,總是一臉慈祥,摸着我的頭問寒問暖,久久不捨離去,當時我覺得有一段時間不是很適應。覺得生活不是那麼真實。後來我聽母親説,自從我考起縣一中,父親覺得我像個男孩子一樣能幹,或許在面子上很榮光,因為當時從鄉下考上縣第一中學只有三個人,我是其中的女孩子。那段時間我是最幸福的,我感到又回到了哥哥在時的那個其樂融融的家庭,家裏又有笑聲了,即使到了清明節,父親的痛苦也放下了很多,他帶着我和姐姐一起給爺爺掃墓,他再也不提哥哥的事,他只是給我們講爺爺生前的故事…可是,好景總是不長,在我18歲花季那年,我正在教室裏上課,堂哥風風火火送來一個消息,説父親不行了。當我趕到父親的病牀前,父親已經不能説話了,他僵硬躺在病牀上,眼睛直木木地睜開,任憑我怎樣叫喚,父親都無法迴應我,只是目光慢慢地移向我,僅僅盯住我有一分多鐘,臉上露出一絲隱忍的微笑,此時我明白父親看到的那份欣慰,更明白父親是在交代我什麼,我緊緊抓住父親骨瘦如柴的手,把臉輕輕地和父親的臉貼在一起,半靠在父親的身上,感覺父親的呼吸越來愈弱了,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我聲淚俱下地告訴父親,我一定會照顧好母親的,父親在我的哭聲中慢慢地閉上了眼睛,眼角滾下了兩滴渾濁的淚,那一剎那我大喊,大叫,竭盡全力的咆哮不知什麼時候暈了過去,一切,所有的一切父親都聽不見了。父親走時只有54歲,從此,我知道,屬於我的清明節來了。父親走後,我成了半個孤兒,在我的生命裏,我把清明節當作一個重要的節日,什麼節可以不過,唯獨清明節不能不過,清明時節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春光明媚,不管我身在哪裏或者是怎樣的忙,我都會馬不停蹄地趕到父親的墳前,撥淨一些亂草,擺上一些白酒,燒三柱香,磕三個響頭,然後慢慢地告訴他母親的生活狀況,講我的生活經歷,不管父親是否聽的見,我都在絮絮叨叨着…22年了,今天我又來到父親的墳前,大雨下個不停,山嵐雲霧繚繞,父親的墳地籠罩在一片灰濛濛的煙雨裏。老公和姐夫也趕來了,我跪在父親的墳墓前,一種愁緒自然而然地渲染,心痛如絞的感覺撞擊我心裏最柔軟的角落,平時在怎麼堅強的我都無法控制自己,其實每過一個清明節我的心就痛一次,那種針扎似的感覺常常讓我悲情悠悠,哀思渺渺。老公看着此時的我痛苦不堪便安慰我説,22年了,父親的木屋和身體已經變成黃土,父親的靈魂吸天地精華昇天了,這堆黃土長出的小草小花在裝飾父親的家…我聽着聽着,我總感覺父親一直是頭頂着山脈,腳踏着山樑,在故鄉土地上睡去的,就如我每年清明時節這些走累了的文字,低過花香,低過四月的青草,塵歸塵,土歸土時忘不了的故鄉。清明的雨還在下着,有誰能夠阻止這些悲情的流淌和着我的淚,清清冷冷粘在睫毛上,就像一叢一叢失語的花朵,一段一段靈魂的記憶,清明雨上,滴雨成殤,我一次次,深深地,深深地呼喚我的父親……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 篇5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鈎(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為傳統文化,是個佈滿神祕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裏,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為“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是作為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説明清明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成為了一種後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這就是中國悠久的清明傳統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jy9z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