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臘八節 >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通用10篇)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通用10篇)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1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通用10篇)

“臘八”還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煮粥供佛。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還可以增福增壽。所以人們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粥裏有紅棗、蓮子……總計不下二十種。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這樣複雜能不好喝嗎?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花樣,再放在鍋中煮。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這麼多知識,中國真不愧是文明大國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2

今天放學回家我問媽媽:“十二月初八是什麼節?”她數了三遍手指也沒算出是什麼日子,最後我指着日曆告訴她,“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了,要喝臘八粥的。”媽媽不耐煩地説:“從沒聽過這個節日也沒過過什麼臘八節更沒喝過臘八粥。”最後我提議為全家過一個屬於我的臘八節,也學北方人喝點臘八粥,媽媽同意了我的提議。

雖然我們家鄉還不重視這個節日。但我學了老舍的文章《北京的春節》知道了臘八節要喝臘八粥,也聽老師講了臘八粥的做法。學以致用,我要讓爸爸媽媽來見識一下我運用知識的能力了。我早早叫老媽去超市買來做粥的食材,哈哈,一場全家養生行動開始了。

按照老師給我的食譜,我叫媽媽提前把不易煮爛豆類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再叫媽媽量好米搭配好水,把豆類和米一起放鍋裏煮,待到豆類煮出顏色再把果仁下鍋,並用勺子不斷攪動。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濃濃的香味開始從鍋沿四溢,飄到了我的鼻子裏。“喝粥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那香噴噴的美味粥,聞了一下已垂涎三尺了。再輕輕抿一口,黏黏的、稠稠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我一邊喝一邊舉起大拇指唸叨着:“好喝,好喝,真好喝!還是知識好,它不但能讓人快樂還能讓人填飽肚子”。媽媽笑着説:“沒我的實踐你去哪填飽肚子啊!”爸爸連忙説:“學習+實踐就是美好生活啊!”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3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裏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説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説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着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説: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頭説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裏,老頭死後,他當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説:“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説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裏,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裏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冬天到了。

寒風呼呼地嚎,大雪嘩嘩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常説的話——“臘七臘八,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啊!

這兩口子,擠在牆旮旯裏,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着腦袋眼發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裏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可是晚啦——喝口稀粥頂什麼呀!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裏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夥都知道了。後來人們每到舊曆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説: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説,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麼樣?吃光淘淨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着,老人們便唸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説的話: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4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裏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説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説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着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説: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頭説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裏,老頭死後,他當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説:“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説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裏,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裏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冬天到了。

寒風呼呼地嚎,大雪嘩嘩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常説的話——“臘七臘八,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啊!

這兩口子,擠在牆旮旯裏,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着腦袋眼發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裏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可是晚啦——喝口稀粥頂什麼呀!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裏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夥都知道了。後來人們每到舊曆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説: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説,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麼樣?吃光淘淨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着,老人們便唸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説的話: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5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傳説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説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6

從前,有一户人家,有爸爸、媽媽和兒子三口人。爸爸是個勤快人,60多歲了,還是天天雞叫起牀、天明下地。他常説:“搖錢樹,人人有,就是自己兩隻手。”媽媽過日子很節儉,一天三頓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她總説:“聚寶盆,不算好,勤儉才是無價寶。”他們家糧囤冒尖兒,院子裏瓜棚遮天,瓜果蔬菜終年不斷。

老兩口這樣勤快,可他們的兒子卻好吃懶做,整天吃飽了就睡,鄰居管他叫“瞌睡蟲”。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了,爸爸常對兒子説:“要吃飯,得流汗。你不要光睡覺,也得學會種莊稼。”媽媽也説:“爹孃只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你要學會過日子呀!”

“瞌睡蟲”哼兩聲,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冒,什麼也沒有聽進去。不久,“瞌睡蟲”成了家。媳婦和他一樣懶:日頭不落就睡,日出三竿不起。踢倒了油瓶也不扶,大家叫她“沒底鍋”。

過了幾年,老兩口得了重病,他們把小兩口叫到牀前,囑咐説:“要想日子富,雞叫離牀鋪,男應勤耕耘,女當多織布……”不久,老兩口就先後去世了。

“瞌睡蟲”看着老兩口積下的滿囤糧食,對媳婦説:“吃不愁,喝不愁,何必種地曬日頭?”“沒底鍋”看着老兩口留下的滿箱衣被,對丈夫説:“冬有棉,夏有單,何必紡織日西偏?”他們倆誰也沒把老人的話記在心上,每天照樣光吃不幹。

一年一年過去了,老兩口留下的地成了荒草園,家裏的柴米油鹽也用光了。這年臘月初八,北方呼嘯、大雪封山。小兩口沒吃沒穿,偎在破房子裏打哆嗦。這時,他們後悔已經晚了。最後,他們找遍了缸底、囤縫、牆邊、老鼠洞,好不容易掃出一些黃米、玉米、豆子、花生粒,混在一塊煮成粥。誰知端起碗剛想喝,一陣大風颳倒了房子,把兩人都壓死了。

後來,每年一到臘八,大人們就熬這麼一鍋粥給孩子們喝,讓他們記住懶人的教訓,從小養成勤勞節儉的好習慣。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7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説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8

有一户人家父母特別勤勞,兒子和兒媳婦都是大懶蟲,父母常常告訴他們,人要勤勞才有好日子過。但沒多久,父母去世了。因為他們生前勤儉持家,留下了一大筆財產。兒子説:我們有這麼多錢和糧食,根本不用幹活。於是兩個人還是每天在屋子裏睡懶覺,很快錢用完了,米缸裏的米也越來越少。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兩個人睡到中午才起牀,米缸裏沒有米了,家裏什麼吃的都沒有。兩個人餓哭了,鄰居聽到他們的哭聲,都來幫助他們,鄰居們有人拿大米,有人拿紅豆,有人拿蔬菜……懶兒子和懶媳婦用這些糧食煮了雜糧粥。他們很感激鄰居們,並決定以後一定好好幹活掙錢,再也不偷懶了。

從此以後,兩人變得勤儉持家,日子越過越好。後來,在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成了民間習俗,大家都希望吃下這碗粥,能教育子女勤儉持家,讓日子越過越好。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9

有一户人家父母特別勤勞,兒子和兒媳婦都是大懶蟲,父母常常告訴他們,人要勤勞才有好日子過。但沒多久,父母去世了。因為他們生前勤儉持家,留下了一大筆財產。兒子説:我們有這麼多錢和糧食,根本不用幹活。於是兩個人還是每天在屋子裏睡懶覺,很快錢用完了,米缸裏的米也越來越少。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兩個人睡到中午才起牀,米缸裏沒有米了,家裏什麼吃的都沒有。兩個人餓哭了,鄰居聽到他們的哭聲,都來幫助他們,鄰居們有人拿大米,有人拿紅豆,有人拿蔬菜……懶兒子和懶媳婦用這些糧食煮了雜糧粥。他們很感激鄰居們,並決定以後一定好好幹活掙錢,再也不偷懶了。

從此以後,兩人變得勤儉持家,日子越過越好。後來,在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成了民間習俗,大家都希望吃下這碗粥,能教育子女勤儉持家,讓日子越過越好。

關於臘八節的故事 篇10

從前,有一户人家,有爸爸、媽媽和兒子三口人。爸爸是個勤快人,60多歲了,還是天天雞叫起牀、天明下地。他常説:“搖錢樹,人人有,就是自己兩隻手。”媽媽過日子很節儉,一天三頓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她總説:“聚寶盆,不算好,勤儉才是無價寶。”他們家糧囤冒尖兒,院子裏瓜棚遮天,瓜果蔬菜終年不斷。

老兩口這樣勤快,可他們的兒子卻好吃懶做,整天吃飽了就睡,鄰居管他叫“瞌睡蟲”。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了,爸爸常對兒子説:“要吃飯,得流汗。你不要光睡覺,也得學會種莊稼。”媽媽也説:“爹孃只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你要學會過日子呀!”

“瞌睡蟲”哼兩聲,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冒,什麼也沒有聽進去。不久,“瞌睡蟲”成了家。媳婦和他一樣懶:日頭不落就睡,日出三竿不起。踢倒了油瓶也不扶,大家叫她“沒底鍋”。

過了幾年,老兩口得了重病,他們把小兩口叫到牀前,囑咐説:“要想日子富,雞叫離牀鋪,男應勤耕耘,女當多織布……”不久,老兩口就先後去世了。

“瞌睡蟲”看着老兩口積下的滿囤糧食,對媳婦説:“吃不愁,喝不愁,何必種地曬日頭?”“沒底鍋”看着老兩口留下的滿箱衣被,對丈夫説:“冬有棉,夏有單,何必紡織日西偏?”他們倆誰也沒把老人的話記在心上,每天照樣光吃不幹。

一年一年過去了,老兩口留下的地成了荒草園,家裏的柴米油鹽也用光了。這年臘月初八,北方呼嘯、大雪封山。小兩口沒吃沒穿,偎在破房子裏打哆嗦。這時,他們後悔已經晚了。最後,他們找遍了缸底、囤縫、牆邊、老鼠洞,好不容易掃出一些黃米、玉米、豆子、花生粒,混在一塊煮成粥。誰知端起碗剛想喝,一陣大風颳倒了房子,把兩人都壓死了。

後來,每年一到臘八,大人們就熬這麼一鍋粥給孩子們喝,讓他們記住懶人的教訓,從小養成勤勞節儉的好習慣。

標籤: 臘八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laba/qm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