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臘八節 >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是農曆十二月初八,這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臘八節就要到了,多數小夥伴對這個傳統節日可能都不太熟悉,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的由來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的由來——源於祭祖敬神逐疫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的由來——釋迦摩尼成道的日子

“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説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臘八粥”被稱為“佛粥”的由來

臘八節必喝臘八粥的習俗,從古至今,已延續了一千多年。臘八粥要用各種米穀豆果來烹煮,因此又叫“七寶五味”粥。古時候,每到臘八這一天,全國上下人人都要喝粥。而臘八粥之所以又叫“佛粥”,則與遠古的傳説有關。

相傳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據印度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獨自出家修行,雖歷經6年的苦行生活,但仍然沒能在精神上徹底擺脱人生的種種憂慮與煩惱。而此時的他,已經飢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羊女及時發現了奄奄一息的他,心地善良的牧羊女怕他餓死,於是回家煮了一碗米粥給他送來。因為看他實在過於虛弱,為了給他增加營養,便在米粥裏放進了新鮮的牛奶。這碗富於營養的牛奶米粥使他很快便恢復了體力。隨後,他來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所有污垢。之後,他盤腿打坐於菩提樹下,摒棄心中的所有雜念。靜思7天7夜後,終於覺悟成佛。於是佛教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來紀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初八,遂將“臘八”稱為“成道節”。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並且仿效牧羊女敬獻牛奶米粥之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也叫“佛粥”。除取一碗供佛外,全家人也要各食用一碗,為祝福之意。

清代《清嘉錄》中引用李福的《臘八粥》一詩,印證了此種傳説的真實性:“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集。男女叫號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須臾,當風膚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聲泣。問爾泣何為,答之我無得。此景望見之,令我心悽惻。荒政十有二,蠲賑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經費艱,安能按户給。吾佛好施捨,君子貴周急。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去虛莫償,嗟歎復何益。安得布地金,憑杖大慈力。

倦然對是的,趾望丞民粒。”這首詩詳盡地描述了臘八粥的起源和製作方法,同時反映了舊時荒政歉收、百姓飢餓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內容極為深刻。“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此詩首句便明確説明,食用臘八粥的風俗傳自印度。“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這四句詩,説明了臘八粥的食材是用各種米豆以及果仁製作而成的。“吾佛好施捨,君子貴周急。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這四句詩温暖人心,讀來彷彿春風拂面。百姓捱餓,僧侶心痛。於是佛寺廣泛施粥,善心廣佈。

臘八節因為這個久遠的傳説,而得以長久延續。可見,紅塵間,善良是世上最美的風景。心存善念,懂得珍惜,世界將因之而變得更加美麗。

臘八節各地的習俗

1、陝西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麪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臘八節的習俗

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臘八節的習俗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裏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裏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説,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臘八節的詩句

5、西北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裏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臘八節的習俗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麪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7、北京臘八節的習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説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標籤: 臘八節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laba/m4v9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