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臘八節 >

有關於臘八節由來介紹

有關於臘八節由來介紹

臘八節介紹

有關於臘八節由來介紹

原來,“臘八”起源於“措八”,這是古代的措祭。措祭,在夏代稱為“清祀”,殷商曰“嘉平”,周代稱“措”,秦代改稱“臘”。古時候,每年農事完畢,人們就舉行措祭,所祭祀的對象是:農神、百穀種子、田間道路與草棚、貓、虎、堤壩、水溝、昆蟲。因為它們一年中對農事耕耘盡了力,如貓、虎吃了田鼠,保護了莊稼;堤壩、水溝保住田地不漬水;等等。祭祀時,女巫化裝成貓、虎、蟲、農神等,居於主位享受祭祀。因為措祭共祭八位神祗,故名“措八”。到了秦代改“措”為“臘”,“措八”就成為“臘八”。又因為秦代當時以十二月為“臘月”,於是確定“臘八節”為十二月初八。臘八節的正式固定?則是在南北朝。

我國民間過臘八節,差不多都是將古睹日和佛祖成道日融合在一起。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一頓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含有喜慶豐收和預祝來年五穀豐登之意。

“臘八”這天,也是佛祖成道之日。在前面的浴佛節一章中,我們已談到了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情況,這裏,再談談他*成道的情形。卻説釋迦牟尼出生後,見到眾生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所煎熬逼迫,於是在他29歲那年,毅然捨棄王位而獨坐菩提樹下,潛心*,尋求人生的真諦。他還遊遍了印度的名川大山。一天,他來到比哈樂邦的尼連河附近,因勞累飢餓過度,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見了,便把身邊帶的雜糧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狀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這粥後,頓覺精神振奮,就在尼連河裏洗了個澡,然後靜坐在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從此以後,每到這天,寺院的僧侶都取清新谷果,滌淨器皿,熬成熟粥,用以供奉佛祖並羣僧集會,喝“臘八粥”,以示紀念。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在我國某些地區,還流傳着另一個關於“臘八粥”的故事。傳説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經常捱餓。一天,他在一間小屋裏發現了一個老鼠洞,想從中找點什麼充飢,便伸手掏了下去,挖到深處,發現裏面竟是一個“小糧倉”,有大米、芋艿、玉米、豆子等東西。於是,他把這些糧食煮成一鍋粥,吃時感到十分香甜。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每天山珍海味,吃得厭極了。在臘月初八這天,他忽然想起舊事,於是傳命御廚以各色玉米雜糧煮粥進食,吃後大悦,因此將這粥賜名為“臘八粥”。

“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東京夢華錄》卷10“十二月”條中雲:“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周密的《武林舊事諍中談得更具體:“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今人楊永生先生的《中外民間節日》一書中,講到臘八粥的傳統制法是:先將大麥米、白雲豆、赤小豆、綠豆等揀好洗淨,煮成半熟,然後加進稻米、小米、黃米,先用旺火,再用文火熬,使粥稀稠適中,吃時加糖,並拌和預先煮熟的紅棗、栗子等。更講究的,粥裏還有蓮子、薏米、菱角米、白果、桂圓等,做到了集豆米果晶之大成,別具風味,“臘八粥”不僅清香甜美,而且能暢胃氣,生津液,因而人們頗為喜食。

粥,是我國人民的一道主食。宋代詩人陸游寫有一首《食粥》詩説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他將吃粥作為益壽延年之法,實為經驗之談。一般説來,粥稀軟柔和,有利於消化,有和胃、補脾、通便之功效。

古人臘八除了吃粥外,還有戴假面具巡行逐疫的活動。《荊楚歲時記》雲:“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看來,祛邪逐疫,是我國傳統節日活動的重頭戲。

臘八節的由來:【佛祖得道】

臘八節的形成還和佛祖釋迦牟尼的得道傳説有關。據《因果經》記載,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爾南部,迦毗羅衞國有個淨飯王,他有個兒子叫喬達摩·悉達多,年輕時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發覺社會生活勞頓無益,並對婆羅門教的神權極為不滿。於是,他在29歲那年,捨棄王位和宮廷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學練瑜珈,苦行6年。大約在公元前525年,有一天,他走下迦都山,來到人煙稀少的摩揭國,他瘦骨嶙峋,形容枯槁,在比哈爾邦的尼連河畔,因勞累飢餓過度,體力不支,暈倒在地。恰好村中一牧羊女發現了他,便將身邊攜帶的雜糧、野果,用清泉水熬煮成乳糜狀的粥,慢慢喂他。他深感這“粥”如美味甘蜜,頓覺精神振奮,慢慢恢復了體力,便在尼連河中洗個澡,然後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靜坐苦思人生真諦與解脱之道。併發誓説:“我如果得不到無上大覺,寧可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坐。”

他終於徹悟而成了佛陀,並創立了佛教。史傳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由於他是釋迦族人,佛教徒們便尊稱他為釋迦牟尼,即是釋迦族聖人之意。同時,佛教徒們為了不忘他在6年苦修苦煉中受的苦難,每天僅食一些麻麥,以及紀念牧羊女的恩德,便在佛陀成道日的這一天——臘月初八,仿效牧羊女之“雜粥”食之,以示紀念。佛教興盛以後,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的“齋僧”、“佛成道日”以及救濟窮人而施捨飲食的日子。東漢初年,佛教傳人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並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獻一種“乳糜”之物的傳説程序,煮粥敬佛。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節”最主要的習俗是吃“臘八粥”。“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亦叫“佛粥”。古時候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慄之類做粥。

吃臘八粥的習俗形成於宋代。北宋時京都在臘八節時,宮廷、官府、寺院都要準備大量的臘八粥,用來祭佛和施捨貧民。民間爭相仿效,廣為流傳,許多雲遊四方的僧人也挨家挨户募化臘八粥。宋代吳自牧撰的《夢粱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日‘臘八粥’。”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亦説:“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唸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俗,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可見,宋時吃“臘八粥”已盛行寺院與民間。到了元代,帝王更以賜“臘八粥”來籠絡眾臣。元人孫國敕在《燕都遊覽志》中説:“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更以“臘八粥”作為賞賜大臣的節令佳食。清代,康熙皇帝賜“臘八粥”給有功的臣子,算是一種恩寵。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命在北京雍和宮內萬福閣等處設大鍋煮臘八粥,並請喇嘛誦經。然後把粥分送給各王公大臣品嚐食用。

據《雍和宮志》載,雍和宮的臘八盛典分熬粥、供粥、獻粥、舍粥四大幕,極為隆重。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為2米,深1.5米的古銅大鍋,重約4噸,專用熬臘八粥。臘月七年級起,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乾柴運到雍和宮。粥料品種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到初五晚準備就緒,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裏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煙裊裊,鼓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唸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據説每一鍋粥用小米12石,雜糧、乾果各50公斤,乾柴5000公斤,共熬6鍋。

第一鍋供佛,第二鍋獻給皇帝及宮內,第三鍋給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給文武官員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第六鍋作為施捨。直到清光緒年間,《光緒順天府志》載:“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宮熬粥,定製,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其他地方的《縣誌》也載:“今俗乃以臘八造粥,……實朝廷典禮之常。”仍沿襲舊俗,以表達對佛教的推崇。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各地佛教寺院格外重視,舉辦浴佛會。據《析律志》載:“十二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紅槽粥供佛。”清代光緒年間柏泉孫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也説:“十二月八日為浴佛日,各寺觀煮粥供佛。”因此,每到臘月初七日,各寺院就忙碌起來,清掃佛殿,整理平時很少使用的大灶房。大灶房的銅鍋直徑達二米多,這一天要用來專門煮粥。原料主要是小米、糯米加紅豆、綠豆,佐以紅棗、松子及蘑菇等等,稱為七寶五味粥。銅鍋煮粥要用温火整整熬一個晚上。第二天(臘八)要仿效牧女獻乳糜的故事,在每尊佛、菩薩、羅漢像前獻供臘八粥。同時舉行誦經和剃度活動,八音鼓響,聲樂和唱,香煙繚繞,蠟光朗照,以慶祝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十分莊嚴隆重。然後,將供佛之後的臘八粥饋贈給僧眾及前來參加盛典的善男信女們。臘八粥的米、豆、果料,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南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説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説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故有天寧寺“銅鍋煮粥,普濟饑民”之説。

關於臘八節的來歷,存有多種説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迎牟尼成佛的故事。

相傳佛祖釋迎牟尼經六年苦心修行,雲遊四方,終日辛勞,致使昏倒在尼連禪河畔。後被牧羊女濕邇羅發現,急忙以各種米豆、野果、奶水熬粥給釋邇牟尼吃,使之體力得到恢復,並行至菩提樹下,鋪草打坐,面朝東方,澄思靜慮,經七天七夜,於臘月初八得道成佛。據説這日大地震動,天樂鳴奏,天雨妙華,一派美好景象。從此,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民間百姓競相用穀物、乾果煮食臘八粥。

臘八節的由來:【臘祭】

臘八起源的第二種觀點,稱“本土説”,認為是由臘祭而來,先民們臘月歲末用獵獲的禽獸祭祀眾神和祖先,祈求新的一年避災迎祥,到南北朝時,將這一日定為十二月八日。

臘八節的形成,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古代的“臘祭”,一是佛教文化的影響。這一節日可謂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與外來的佛教文化交相融合的產物。

按古書記載,“臘”,古時也稱“蠟”。臘(蠟)是古代歲終的一種祭禮。《風俗通》上説:“臘者,獵也。因獵取禽獸祭先祖也。”《玉燭寶典》上也説:“臘者祭先祖,蠟者報百神,同日異祭也。”《風俗通·祀典》又説:“《禮傳》日:‘夏日嘉平,殷日清祀,週日大蜡,漢改日臘’。”“臘”、“蠟”、“獵”三字,指古代人們去野外獵取禽獸,用於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的儀式,以求來年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吉祥,謂之“臘祭”。因為這種祭禮是在歲終之月舉行,人們就把十二月稱為臘月。臘月之義,含義有三:一日“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之意(《隋書·禮儀志》):二日“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以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日“獵者,逐疫迎春”(《荊楚歲時記》)。這種“臘祭”據説在神農時代就開始了,夏、商、周時代的帝王都很重視這一祭祀,屆時都要殺雞宰羊以祭百神和祖先,希望天地祖宗保佑來年豐收。但是,“臘祭”之日並不固定,有時在十二月初,有時在十二月底。到了漢武帝統一行夏曆以後,才把“臘祭”固定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正好第一年的第三個戊日是臘月初八,人們便把這一天訂為“臘祭”之日,稱為“臘八節”。

但在民間並未普遍推行“臘八”祭祀,直到南北朝時,才真正固定在臘月初八進行“臘祭”。另一種説法是,“臘祭”的神有八位,即先嗇神(神農氏),因其教民務農和發明醫藥;司嗇神(后稷),因其教民種植各種糧食作物;農神(古代田官),因其管理田土;郵表畦神,因其始創田間廬舍、開道路、劃疆界;貓虎神,因其吃野鼠、野獸,保護了禾苗;坊神(堤防神),因其防止了江河洪水氾濫;水庸神(水溝神),因其灌溉了農田,獲得了豐收;昆蟲神,因其免除了農田的蟲害。從所祭“八神”中,可以看出先民們對保護農業豐收、人畜康健的美好願望。

“臘祭”除了祭祀先祖、神靈和慶豐收之外,還有驅除疫鬼和初迎新春之意。漢時規定臘It以豬羊祀社稷、逐疫鬼,吏民宴飲,迎接將到之新春。晉時臘日飲祭後,老人兒童常做藏鈎(拔河)之遊戲,以示歡樂。六朝時,村民們要在臘日擊鼓、戴假面、扮儺,以逐疫。如南朝(樑)宗懍撰寫的《荊楚歲時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村人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沐浴,轉除罪障。”即村民要在這一天,擊鼓扮儺,載歌載舞,以金剛力士之威勢來驅逐邪神,迎接新春,祈望來年五穀豐登和吉祥平安。應該説在殘冬之際,新春將臨,人們擊鼓以逐春天易發之疫病,也是合符科學道理,並帶有預防性質的。到了唐代,帝王要在臘日這天召集羣臣,賜食口脂、臘脂、面藥(塗在口脣和皮膚上的禦寒防凍的護膚之藥),謂之“賜臘”。宋神宗熙寧(1068)以後,沿襲了唐王朝“賜臘”的舊例,皇帝也在“臘日”給羣臣賜臘脂、面藥等防凍護膚之藥,以保身體安康。歷代沿襲,無論宮廷、寺院、民間都要在“臘日”進行祭祀活動。

將上述兩種觀點折中的説法是臘八原為本土所有,後因佛教傳入,帶來了釋迦牟尼於臘八成道的傳説,就把祭祖和逐疫的臘日,增添了紀念佛祖成道的內容。

標籤: 臘八節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laba/836v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