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教師節 >

中職學校教師節表彰大會校長講話稿

中職學校教師節表彰大會校長講話稿

尊敬的曹書記、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志們:

中職學校教師節表彰大會校長講話稿

大家下午好!

一年年春華秋實,一載載桃李芬芳。在洋溢着豐收喜悦的金秋九月,我們懷着激動和喜悦的心情迎來了第29個教師節。今天上午,自治區人社廳派出慰問組先期到我校召開座談會並慰問教師。今天下午,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黨組副書記、理事會副主任曹凌同志又在百忙中率隊親臨學校慰問教師,並出席我校慶祝第29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在此,首先我謹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向學校上級主管部門——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自治區人社廳對我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對我校教師的關懷和慰問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在上一學年教育教學工作中因成績顯著而受到學校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為學校發展而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全體教職工緻以節日的問候,祝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度,從古至今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就説過:“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可見,培養人才是根本性的長遠大計,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培養教育,教師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啟迪學生的智慧,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為學生解答疑難和困惑。教師職業艱苦而辛勞,教師職業崇高而神聖,教師淡薄名利,甘為人梯,獲得了人們和社會的尊敬是當之無愧的。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中共中央總書記xx在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提出了“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 要實現這個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本質內涵的“中國夢”,歸根結底取決於教育。對於我們廣大教師而言,就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淵博學識,培養一代又一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也是教育部把今年教師節的主題確定為“立德樹人,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意義之所在。

長期以來,我校廣大教師積極投身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各項事業,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辛勤工作,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湧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剛才受到表彰的老師們是全校教師的優秀代表,希望你們珍惜榮譽,戒驕戒躁,為學校的發展再立新功;全校教職員工要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工作,開拓進取,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過去一年來,在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自治區人社廳等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和大力支持下,我校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勤儉持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辦學水平,構建和諧校園,不斷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過努力,我校順利通過國家人社部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專家組的評估,獲確認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全國供銷合作社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培訓基地”。與此同時,學校還榮獲“自治區直屬機關文明單位”、“全區供銷社系統職教攻堅先進集體”、“自治區供銷社直屬機關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並獲區聯社、區人社廳評定為“全區供銷合作社系統記集體二等功”單位;學校申報競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也已入圍,申報創建“自治區技工院校德育特色學校”也已正式啟動實施。同時,校本部的校園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實訓教學場地和設備等各項辦學條件也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明陽新校區的徵地辦證、校舍建築施工報建、項目建設招投標、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扶持和向銀行貸款等工作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在中職辦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招生形勢複雜多變的困難情況下,招生人數、辦學規模仍保持相對平穩,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老師們、同志們,我們今天之所以取得這些成績,就在於我們擁有一支業務精幹、素質優良、團結奉獻的教職員工隊伍。廣大教職員工以振興學校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天職,淡泊寧靜,無私奉獻,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辛勤汗水毫不保留地奉獻給了學校改革與發展的各項事業。這種精神是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這種精神不僅鑄就了廣西商貿技工學校今天的成績,而且還將譜寫出學校光輝燦爛的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學校領導班子,向全體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老師們、同志們,今年是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關鍵之年,也是自治區供銷社和我校實施“xx”規劃的關鍵之年,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西部大開發和建設“美麗廣西”,實現跨越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既面臨着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需要應對嚴峻的挑戰。考慮到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學校在未來的前進道路上,還必須繼續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堅持走創建“品牌特色示範學校”的辦學道路。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需要我們全體教職員工只爭朝夕、持之以恆的努力。藉此機會,我提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第一,堅定發展信念,樹立必勝信心。我們説的信念和信心,就是要有把學校建設成一所辦學規模適度、專業結構合理、特色更加鮮明、教學水平更高、辦學實力更強,在區內和供銷社系統內同類學校中有一定影響的商貿服務類中職學校。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滿足現有的成績,要敢於突破自我,尋找差距。要以科學的眼光謀劃學校的下一步的改革和發展。現在,學校正處在創建總社中職示範校、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自治區技工院校德育特色學校的關鍵階段,全校上下務必按照學校確定的迎評工作目標,始終保持奮勇爭先的鬥志、攻堅克難的氣魄、艱苦創業的精神,把自身優勢利用到位、把評估標準運用到位、把發展潛力挖掘到位、把主觀能動性發揮到位,把校企合作創建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到位,把明陽新校區一期工程建設儘快落實到位,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總社和人社廳組織的評估驗收。

第二,同塑師德師風,履行責任使命。我們要大力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進一步增強教師職業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珍惜自己的崗位,承擔自己的責任,愛護學校的聲譽,創建優良的校風,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來,朝氣蓬勃,富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團隊意識,將自己的言行規範在學校的規章制度之中,自覺地服從和服務於學校工作大局。

第三,不忘志存高遠,不斷追求卓越。學校的健康發展是建立在每一位教職員工、每一項事業共同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的。廣大教職員工要着眼於學校綜合實力的增強、辦學內涵的提升、社會影響力的擴大、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腳踏實地、放眼未來,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共同進步。在教學上,廣大教師要積極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努力掌握最前沿的教學信息、理論和技能,潛心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吸引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學歷、職稱和職業技能水平,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體化、“雙師型”、德技雙馨、受學生尊重和愛戴的老師。在推廣實施一體化教學改革和科研上,廣大教師要立足於廣西社會經濟發展和技工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立足專業建設,甘於寂寞,不怕權威,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努力推出更多優秀的教研成果。在管理上,要積極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積極參與學校的改革與建設,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不斷增強管理工作的執行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為學校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做出貢獻。

第四,潛心培育人才,用心關愛學生。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希望我們老師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文明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陶師德,強師能,樹師表,鑄師魂,做學生歡迎、家長滿意、同行敬佩、學校肯定、社會認可的優秀教師。具體地説,就是希望我們老師要尊重、關心和愛護全體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引導,因材施教,誨人不倦。要積極參與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主動擔任班主任、學生德育輔導員等工作,通過言傳身教去影響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髮展。要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當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增多、學生心理問題突出的今天,我們老師更應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使學生真正從內心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敬和學校大家庭的温暖,安心順利地完成學業,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

老師們,同志們,教育是我們共同的事業,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於教師。教師是一份榮譽,是一份責任,是一份希望。教師的身上,凝聚着社會的重託,家長的期望。同志們都清楚,我們學校目前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兩校合併重組三年來給異地到邕工作的原百色校教職員工生活上帶來了許多不便和困難等等。當前,我校正在組織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將以此為契機,認真聽取廣大教職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着力解決好學校黨員領導幹部和各個職能部門在“四風”中存在的問題,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關心教師,為教師排憂解難,努力為教師們創造良好的教學、科研、發展和生活條件,凝聚黨心民心,在全校上下進一步強化尊師重教、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新跨越。請同志們相信,只要我們互相理解、互敬互愛、融為一體,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同舟共濟,我們的難關就一定會過去的!我們一定要繼續發揚在學校申報國重校和示範校建設工作評估過程中表現出的良好精神狀態,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譜寫學校發展的新的篇章!

最後,再次祝各位老師和同志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jiaoshi/oxz9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