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有關端午節日記(通用23篇)

有關端午節日記(通用23篇)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那天早上我和媽媽。爸爸。還有兩個臼舅舅來到了華南植物園,在裏面給我們介紹我們這裏很少見到的植物。有南極的,有北極的,還有在少漠裏生長的植物,在那裏我見到了許許多多的從來沒有見過的植物,下午回到家,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有外公家還吃了美味的粽子,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日記(通用23篇)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2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

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每年的農曆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明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4

農曆5月5日晴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都在我家吃飯,大家都吃得很開心,當然我也不例外,大人喝酒的喝酒,小孩喝飲料的喝飼料,吃飯的吃飯,吃完飯的人呢,就吃粽子,我討厭吃粽子,粽子吃多了會鬧肚子,吃粽子前又要吃點別的東西,我又不知道怎麼算多,怎麼算少,所以我很討厭吃粽子,而我的奶奶剛好跟我相反,一到端午節就吃幾個。

吃完了,我來到小蜜蜂作文樂園,本以為我要遲到了,但是碰唐維捷,他告訴我還沒上課呢!我聽到了他這一句話大吃一驚,那時也下着雨,他在帶着兔子給兔子找食物,他告訴了我,我就把給我帶來的句子的食物給了一點給他。

到班裏了,就開始玩遊戲了,我和唐維捷還有黃鑫宇做了一個小兔子的墊子房子,開始寫作文了,我很快的就寫完了,因為我很想和兔子一起玩。

這一次的端午節真開心啊!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説“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6

今天,同學們早早地來到學校,有的帶了一袋粽子,有的帶了一袋鵪鶉蛋,有的帶着電飯鍋。難道要去野餐嗎?不是,我們今天要過端午節了!

一下課,老師和同學們就忙開了,我們把鵪鶉蛋洗乾淨後放進電飯鍋,老師又放了許多調味品,如干菜、茶葉、茴香等等。上課時,我們不時去看看電飯鍋,心思早就到鵪鶉蛋上了。一會兒,電飯鍋便熱氣騰騰了,整個教室瀰漫着香氣。這下更把我們的饞蟲給勾出來了。可活動要下午才開始,我們只好咽咽口水,盼望時間過得快點。

午睡課時,我翻來覆去睡不着,感覺今天的午睡課特別滿長,好容易才捱到下課。我們立刻端端正正坐好,老師終於揭開鍋蓋,給我們分鵪鶉蛋了,同學們使勁吸着鼻子,想把香氣都吸進去。同學們的桌上擺滿了粽子和蛋。還沒等老師發話,同學們早已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開吃”了。我也迫不及待地剝開蛋殼,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還不停地説:“鵪鶉蛋真香,真好吃!”環顧四周,同學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連平時最愛談天的同學也顧不上説話了。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今天,我們既品嚐了美味,又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7

星期天,我看到奶奶在團箕裏撥弄殼是黑黑的豆子。我問奶奶這是什麼豆,奶奶告訴我説是蠶豆。奶奶還説:端午節快到了,按風俗,大人、小孩要喝雄黃酒吃炒蠶豆,可以避邪的。

我瞪着兩隻眼睛茫然地看着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麼,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端午節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它是民間一年一度的全民“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裏要灑掃庭院、懸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用以驅蟲菌,除害病。這其實也是民間一種自覺的防疫防病措施和良好習慣。這些活動反映了我們民族預防疾病,講究衞生的優良傳統。這些與日常衞生保健有關的習俗,也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不過,我從課外書上看到過,知道端午節的最大意義是屈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傳説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由於敵國實施反間計,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落並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並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怒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千百年來,中華人民始終懷着深厚的感情紀念屈原。我認為,屈原的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深地感動着我。作為一箇中學生的我,最起碼,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振興中華,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8

中午放學回家,我發現卧室門上貼上了好幾束稀奇古怪的草,再仔細看下去,家中的各個角落,都有一根粗粗的“怪草”。

於是,我問媽媽:“媽媽,家裏怎麼多了那麼多‘怪草’啊?難道家中養了一隻小羊?”

媽媽忍俊不禁地説:“那不是用來養小羊的,也不叫‘怪草’,那叫‘艾草’!”

“哦,原來它叫‘愛草’啊!”我説。

我又一次聽見媽媽的笑聲:“艾草!‘哎呀’的‘哎’去掉‘口’字旁的‘艾’。每逢端午家家都要插艾草。”

我仔細地端詳着艾草,聞着它的香氣,問媽媽:“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呢?”媽媽要説的話到嘴邊眨眼間又變成了另一句話:“這是因為端午正值仲夏,正是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艾葉的芳香氣味有較強的驅毒作用,潔淨空氣,驅趕蚊蠅。”

“艾葉的作用可真大呀!我要在家多貼一些艾葉,這樣我晚上睡覺,‘蚊蚊樂隊’就不會來打擾我了!”説到這兒,我和媽媽都笑了。

媽媽説:“爸爸還有禮物給你呢!在桌上!”

“咔咔(哈哈)!o(∩_∩)o”我的口頭禪不知什麼時候又打開了我的嘴巴。原來是一個禮籃,上面放着一個小巧而精緻的香囊。打開禮籃一看,呀!裏面是滿滿一籃子的粽子。數一數,有10個,我高興地看着這些禮物,愛不釋手。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我問:“媽媽,爸爸為什麼要給我送個香囊呢?”媽媽説:“端午節送香囊給孩子,希望孩子平安和健康。”

真高興,我已準備好了快樂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有許多活動,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喝雄黃酒等。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端午節又叫“詩人節”。而掛菖蒲、喝雄黃酒,則是為了避邪。

這一天,奶奶在家裏包粽子,我也學着包,一開始包動作很笨拙,總是包不好,後來在奶奶的耐心指導下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奶奶還誇獎我包得好呢!我心裏美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有意義啊!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0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盼來了。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這端午節麼?因為我是很喜歡吃粽子的喲!

説到粽子,我就口水流千尺。雖然現在大街小巷都有賣的,但是,媽媽包的粽子,吃了讓人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那就是一個香。

當然,今天也不例外,我也會迫不及待地讓媽媽給我包些粽子吃。媽媽先把蘆葦葉煮一煮,再把泡好的蜜棗、花生、肉餡等材料準備好。媽媽取出三片蘆葦把它捲成圓錐體的模樣,再向裏面放少許糯米,把準備好的餡放在中間,上面再放一些糯米即可。最後把葉子向下折,用線捆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圓又大,像老佛爺睡覺。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煮好放在桌上,如果你的面前有一盤又香又好吃的粽子,你一定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那就更別説我這個小饞貓了!

另外,戴上媽媽縫好的荷包,紅紅綠綠香香的,別提心裏有多高興了。

今天的粽子真好吃,今天的節日過得真快樂!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1

端午節,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牀,一起認真地製作了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姐姐又把她平時變魔術的用具裝進書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準備了豐盛的酒菜,舅舅買了一個兩層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們畫的還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廳的桌上,我插上蠟燭,姐姐用打火機點着,表弟樂樂把燈關上,又拿出他帶來的手風琴,我們一起合唱“生日快樂”,唱完後外公許願,吹滅蠟燭,這時屋裏的燈突然全亮了,我們邊跳邊鼓掌,逗着大人們都笑了。

外婆在餐廳裏喊:“快過來,吃飯啊”,我們又跑到餐廳裏,圍着桌子坐好。在大人們舉杯祝賀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們準備的生日禮物遞給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樂,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外公看着我們畫的生日賀卡,説:“這麼好看的生日蛋糕,還有彩色的蠟燭,這生日禮物太好了。”

飯菜很豐盛,有魚,有雞,有火鍋,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們小孩吃了好大一會兒,不見菜少,都已經很飽了,就跑到樓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廳休息時,姐姐開始變魔術,我們全家都圍着看,只見姐姐熟練地把兩個硬幣放在桌面上,在上面並排放二張撲克牌,然後把外面那枚硬幣往外推推,讓第二張撲克牌蓋住這個硬幣,再往裏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氣,翻開撲克牌,只見第一張牌下的硬幣也跑到第二張牌下面來了,大人們都覺得奇怪,誇姐姐真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們該回家了,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2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還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呢!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3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哎呀,還是不要説了,我一説就流口水了。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説:“可以呀。”我高興地跳了起來。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説:“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樂得笑了。媽媽回來了,我就告訴媽媽,説:“奶奶吃過之後,就説好吃,好香。” 媽媽聽了,微笑着説:“那是因為你包得好。”我説:“什麼呀,那還有你的功勞。”媽媽説:“你長大了,懂事了。”我聽了,心裏樂得直開花。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將來臨,我抱着萬分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源於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我們是要吃粽子的,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米中摻雜、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5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哎呀,還是不要説了,我一説就流口水了。

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

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説:“可以呀。”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説:“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樂得笑了。

媽媽回來了,我就告訴媽媽,説:“奶奶吃過之後,就説好吃,好香。”

媽媽聽了,微笑着説:“那是因為你包得好。”我説:“什麼呀,那還有你的功勞。”媽媽説:“你長大了,懂事了。”我聽了,心裏樂得直開花。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6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組織我們集體過端午節,老師讓學生自己從家裏每人帶兩個粽子,同學之間還可以交換着吃。真熱鬧啊!

吃午飯時: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品嚐粽子,粽子真好吃啊!老師還為我們放有關端午節風俗的錄像,這讓我知道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劃賽龍舟和跳操的風俗。

這是我過的最好的一個端午節,今天的粽子最好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哦!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8

端午節,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牀,一起認真地製作了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姐姐又把她平時變魔術的用具裝進書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準備了豐盛的酒菜,舅舅買了一個兩層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們畫的還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廳的桌上,我插上蠟燭,姐姐用打火機點着,表弟樂樂把燈關上,又拿出他帶來的手風琴,我們一起合唱“生日快樂”,唱完後外公許願,吹滅蠟燭,這時屋裏的燈突然全亮了,我們邊跳邊鼓掌,逗着大人們都笑了。

外婆在餐廳裏喊:“快過來,吃飯啊”,我們又跑到餐廳裏,圍着桌子坐好。在大人們舉杯祝賀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們準備的生日禮物遞給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樂,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外公看着我們畫的生日賀卡,説:“這麼好看的生日蛋糕,還有彩色的蠟燭,這生日禮物太好了。”

飯菜很豐盛,有魚,有雞,有火鍋,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們小孩吃了好大一會兒,不見菜少,都已經很飽了,就跑到樓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廳休息時,姐姐開始變魔術,我們全家都圍着看,只見姐姐熟練地把兩個硬幣放在桌面上,在上面並排放二張撲克牌,然後把外面那枚硬幣往外推推,讓第二張撲克牌蓋住這個硬幣,再往裏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氣,翻開撲克牌,只見第一張牌下的硬幣也跑到第二張牌下面來了,大人們都覺得奇怪,誇姐姐真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們該回家了,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19

用艾草做的香包包叫合包,用五彩線合成繩帶在脖子、雙手腕、雙腳腕用來驅鬼辟邪,還用黑色綢子、五彩線做蠍、蛇、蜈蚣、蜘蛛、蟾蜍帶在身上,用來預防五毒之侵……

這些都是母親在五月初四的下午提前做好的。端午節是早節,農曆五月初四的下午,就有濃濃的節日氣氛了,滿院子飄着香味,櫥房裏母親忙碌的身影,院子裏我們戲耍的吵鬧聲,這種記憶裏的東西彷彿就在眼前。五月五早晨五點鐘的時候母親就叫醒我們去搬楊柳,不一回兒我們就會抱着一捆柳樹條,把它插在各個房框上,你可別説,一插上柳條,整個院子氣氛就不一樣了,給人的感覺就象在什麼綠洲上一樣,世外柳園吧。插上楊柳後,母親就讓我們去用露水洗手,院子外邊有桃樹,我們把手抻進桃葉中,來回擺動幾下,清涼的露水打濕了我們的雙手、袖子、頭髮。順便摘些桃葉回家,母親就把桃葉放在温水裏泡上一回兒,然後讓我們在泡過桃葉的水裏洗頭。聽母親説用露水洗手,是夏天不小心劃破手傷口不感染。用桃葉水洗頭不但一夏天頭不痛,還可以滋潤頭髮,也許這些都是傳説吧,但我們卻是認真的。做完這些以後,就開始祭祖,打掃完房子,然後由母親把早準備好的祭祖食品端上桌,再由父親親自擺好。做完這些以後,大根有十點鐘了吧,我們就開始敞開肚皮吃起來……

到現在我的記憶裏常常地會泛起一股傷着胃的食酸味,和家人們坐在一起往往會説起這些往事,我們也特意做了那些吃的,比過去的油放多了,比過去的肉新鮮了,比過去的面更白了,但我卻怎麼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也許是日漸富裕的生活把我這個城市邊緣人已經同化得差不多了,城市裏生長的是情人節狂歡節含苞欲放的紅玫瑰,但我的心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潮濕於泥土的氣息中。正好這次的端午節,我和家人同樣説着過去的端午節,做着同樣想吃的東西,可是怎麼做都不是那種口味。我和孩子們説起我們的端午節,他們只是笑我痴。就這樣悵立在城市的端午節裏,我不知道該怎樣收拾自己的心事……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20

6月16日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説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21

家鄉的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户户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説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説,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22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每家每户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説:“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有關端午節日記 篇23

農曆5月5日端午節

龍舟競渡,艾葉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那麼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呢?下面請聽我慢慢道來: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楚懷王很器重他.懷王客死於秦後,他的長子傾襄王繼位,用其弟弟子蘭作令尹。由於子蘭勸懷王入秦,使懷王終年不悟,屈原對子蘭貽誤國事而感到痛心。後來,屈原被放逐到江南.他不肯同流合污,毫不受社會惡習的感染,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潔.就這樣,屈原帶着對楚國的深沉眷戀,抱着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划着龍船,往江裏丟粽子,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那端午節為什麼又要包粽子呢?因為粽子有稜有角,代表了屈原的性格;裏面是白糯米,外面是青葉子,表示屈原一生清白;裏面再放上一粒紅棗,表示屈原一片忠心。

吃着粽子,想着屈原。我想,我一定要向屈原學習那"出污泥而不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

標籤: 端午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duanwu/yzll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