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2022年端午節敍事滿分作文(通用3篇)

2022年端午節敍事滿分作文(通用3篇)

2022年端午節敍事滿分作文 篇1

看着桌上幾個用粽葉包成的粽子,我便知道:端午節到了。

2022年端午節敍事滿分作文(通用3篇)

端午節又稱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艾節、屈原日,是中國傳統節之一。主要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艾草。

俗話説:“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在古代五月初五的端午代表一種凶兆,這一天瘧疾、妖怪、瘟魔等等邪氣都會來臨,所以人們在門上懸掛艾草來驅趕他們。為了讓人們更加遠離他們,還要喝雄黃酒,在額頭上畫個“王”字,這樣邪氣都不敢來找你了!但我要温馨提示:雄黃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多喝雄黃,會使雄黃的成分產生砒霜,有毒哦!趕緊告訴身邊的人,不過一般人我才不告訴他呢!

“五月初五是端陽日,白蛇許仙不到頭。”關於端午的傳説還真不少:有人説是紀念屈原,有人説是紀念曹娥,還有人説是惡日驅避。不過確實,早在屈原之前,端午就早已存在,都是為了紀念英雄。比如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為了救父曹娥於五月5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親的屍體。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50年後的同一天,屈原不願看祖國被侵略,抱石淚投汨羅江而死。所以,端午也被稱為詩人日與英雄日。

“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末鬥水悠悠。”到了端午肯定要看賽龍舟呀,那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屍體,如今發展成賽龍舟。“莫問腕頭纏白索,且將粽子吃沙糖。”小朋友們在端午節最愛吃粽子,相傳屈原死後,有位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撲通”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先在這裏打個結,再……”瞧!我正在做蛋網呢!你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鹹鴨蛋嗎?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人們一直在和瘟魔作鬥爭。許多人心神不好,最後鬥不過,死了。人們見鹹鴨蛋圓圓的,像一顆心神蛋,所以在端午邪氣最盛時吃它,提高心神。為了不讓心神受外界影響,人們編織蛋網保護它。還別説,古代人真迷信!

話説端午……

2022年端午節敍事滿分作文 篇2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傳統佳節中,我覺得最有趣的節日要數端午節了。

每年端午節,爸爸都會包上一些美味的粽子。我爸爸包的粽子和南方常見的粽子很不相同,它們可都是用新鮮的蘆葦葉做的。把蘆葦葉煮沸殺菌後,包粽子的“大戲”就要開幕了。先挑兩三張寬大的新鮮的蘆葦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裏面放上一些圓糯米,接着放入兩個去了核的金絲蜜棗,再放一些圓糯米,直到快溢出來為止,最後把上面的蘆葦葉卷下來,並把自制的鋼針穿過粽身,被鋼針帶着的蘆葦葉尖也一同穿過粽身,一個無需一根棉線的長尾粽就這樣做好了。這種風味獨特的蘆葦葉粽我每次都能吃上好幾個。

端午節又快到了,今年可和往常不一樣,因為我準備也加入包粽子的隊伍。原本以為每年都看着爸爸怎麼包粽子,自己肯定一上手就能包成,結果,圓糯米總是不“聽”使喚,老往縫裏“跑”出來。呼!終於不“跑”了。我趕緊把上面的蘆葦葉卷下來。蘆葦葉尖也終於抽出來了。為了顯得稍微漂亮些,我還特意把蘆葦葉尖留得長長的。大功告成!一個“小馬哥粽子”終於完成了。後來,我慢慢學會了包粽子,整整一個上午,我們包了40多個粽子。

下鍋了!煮了整整一個小時。一鍋香噴噴的蘆葦葉長尾粽終於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出我包的長長的、醜醜的粽子。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可能是自己做的緣故吧。

我們一家三口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聊起了端午節的來歷。媽媽告訴我:中國古代有位詩人名叫屈原,他見自己的國家眼看就要戰敗了,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知道了這件事,就連忙用粽子包起糯米投入江中,不讓魚、蝦、蟹咬食屈原的身體,於是,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文化傳承了下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吃“五黃”、賽龍舟、掛香囊等傳統習俗。

今年端午節好開心,因為我不僅品嚐到了自己做的美食,還收穫了知識,比去年、前年光吃着爸爸包的粽子更有意義。

2022年端午節敍事滿分作文 篇3

星期一下午老師在微信羣裏説星期三舉行包粽子比賽,要12個家長去學校裏教同學們包粽子。到了星期二老師説帶一包紙巾或濕巾和一把剪刀來學校。

今天,我懷着愉快的心情早早地來到學校裏,到了學校,老師説提寫第一和二單元的英語單詞,每個單元裏抽10個單詞提寫。提寫完單詞以後,老師把前三排的桌子排成3組,後四排的桌子排成3組,一共分成了6個組。

老師打開課件讓我們認識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從老師的講解中我明白了,端午節是由南方一個名叫屈原的大官,他想讓南方變的越來越強大。但是皇上聽從小人的話,不聽取屈原的意見,所以楚國變的越來越弱小,最後屈原被皇帝趕出南方,回到家鄉,發現人們生不如死,然後投江而死。人們往河裏扔粽子,不要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結果一無所獲。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並有吃粽子,划龍舟等習俗。

一會兒食堂的阿姨把糯米,粽葉,蜜棗端進了教室裏,我們懷揣着愉快的心情開始包粽子,首先家長們給我們示範了一下,我認真仔細的觀看着,一會兒我就記住了,我開始自己動手試着包一個,開始覺得很簡單,可是自己親自去做的時候卻沒那麼容易,我心裏有點小着急,想着一定要成功完美的包一個漂亮的粽子。可是事與願違我包了很久很久也沒有成功。大概過了四十分鐘左右,班主任拿着一個大盆子一邊走一邊説:“收粽子嘍,收粽子嘍!”我們數了數有十幾個粽子,本以為我們組包的最多,可還是掉隊了。把粽子收走了我們靜靜的等待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大約過了很久老師去食堂裏拿來了粽子發給我們,我心裏樂開了花,迫不及待的想要嘗一下。

我把粽子裝進了書包沒捨得吃,想着回家給妹妹一個讓妹妹也嚐嚐,放學回來後我決定把它吃掉,兩個粽子妹妹不吃,讓我三兩下就消滅掉了,今天真的太有意思了,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端午節了,能和同學們一起付出,一起收穫,謝謝老師為我們安排這個有創意的活動,老師辛苦了,我好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duanwu/9j3ee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