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春節 >

雲南哈尼族有什麼春節習俗

雲南哈尼族有什麼春節習俗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那麼,雲南哈尼族有什麼春節習俗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閲讀。

雲南哈尼族有什麼春節習俗

雲南哈尼族的介紹: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稱,他稱20多種,解放後統稱為哈尼族。

哈尼族的歷史悠久,早期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人。隋唐時代,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稱為“烏蠻”。

雲南哈尼族過年習俗:

每年要過兩次年。一是十月節,二是六月節。哈尼族曆法以十月為歲首,即“大年”。過年這天,人們走親訪友,求親訂婚。“六月年節”期間殺牲祭祖,開展盪鞦韆、摔跤、唱山歌等文體活動。除夕婦女忙着做餈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鞦韆架。不論男女老少,春節裏都喜歡盪鞦韆。

春節節日意義

節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內涵,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文化資源。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社會意義尤為巨大。

春節首先代表着温暖和親情。“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年不趕,趕三十晚”……這些話道出了春節所負載的厚重歷史積澱,以及春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至聖地位。“回家過年”不僅僅是親人的聚會,也是精神的洗禮與倫理關係的更新。

其次,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心結。舊時北京人過年要吃荸薺,荸薺諧音“必齊”,説的就是新年親人必須齊全。年夜飯是中國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這頓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家裏吃。人們將自己的感情、願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使春節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已經被廣大人民充分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徵與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人們説,有海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盪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説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着人間温暖。這種温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睦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閲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chunjie/0gl4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