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講話稿精選 >

在道德講堂總結會上的講話稿(精選3篇)

在道德講堂總結會上的講話稿(精選3篇)

在道德講堂總結會上的講話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在道德講堂總結會上的講話稿(精選3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説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麪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麪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在道德講堂總結會上的講話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所謂道德,是指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這一概念説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行為規範,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在選拔人才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既重德也重才。以德為先,"德"為前提、"德"為先決,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資格。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們可以看出"德"的重要,"道德"的重要。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億萬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願。

在中共中央頻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範以來,我們包頭市通過羣眾推薦、嚴格審核、媒體公示、羣眾投票、評委評選等程度評選出:文光學、張鳳、陳允光、沈富財、田林森、劉嗣東、張慶傑等30名道德模範。

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和其他有效手段,開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道德實踐活動是我們包頭市的傳統,也是我們包頭市思想道德建設的特色。這也是我們包頭市被評為文明城市的一個亮點。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人是需要完善自己的,社會也是需要完善的。有了責任和良知的人,是有道德的人了。但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人的道德,我們需要的是全社會的道德,需要構建穩固、持久、健康和積極的社會道德體系,使社會道德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每一個人幸福和快樂的內在力量,那麼,這就需要每個人能自覺地把自身的境界提高作為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目標。在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已經提高的'同時,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不僅要成為認真履行責任和富有良知的人,更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遠離庸俗和低級趣味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黨和政府在關心着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在期待着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衞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噹噹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在道德講堂總結會上的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誠信教育”。

誠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廣泛稱讚的美德。誠信作為一種道德標準,是指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應該是一致的、誠實的、誠實的、忠實的、忠實的、忠實的。誠實是誠實和真誠;信是信用,諾言是遵守的。“誠與誠”、“民不立而無信”,這些儒家經典和古語在中國源遠流長。

中國明代大文人宋濂,自幼好學,但因家境貧寒,不得不借書自學。為了保存好書,按時歸還,即使在3月9日寒冷的冬天,他也會連夜複印。為了遵守和老師的約定,即使是大雪,他也會在路上奔跑,只是因為誠實是人類行為的基礎。

80年代中期起步的海爾集團,從一個集體小企業起步,開始砸第一台冰箱,扛起“永遠真誠”的大旗,征服了一批消費者。由弱變強,由強變大,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它的成功恰恰是因為贏得了人們的信任。

不可否認,在經濟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大潮中,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堅守精神家園的信念。這些情況也表現在我們中學生身上。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有的同學當着父母的面發誓要好好學習,可是到了學校就困得不行,情緒低落,甚至翹課,拿着父母的血汗錢打遊戲泡網吧;有的同學面對老師的勸説,甚至自稱是,卻不知道自己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在課堂上做小動作,説三道四,吃零食,還當我;平時學習不努力,考試抄襲作弊換取臨時成績;對待學生區別對待,欺騙他人的行為時有發生……這些行為不符合一個合格中學生的要求,與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這時我不禁想起1992年發生在內蒙古草原的“夏令營大賽”,日本人説你的下一代不是我們的對手!沒有誠信,看似堅實的大道可能會有陷阱,美麗的花朵可能佈滿刺;沒有誠信,可能導致“狼來了”的可悲結局;沒有誠信,經濟可能蕭條,國運可能衰落。

同學們,“你説的是你信的,你做的是你做的”。讓我們做誠實的人,讓它為你贏得朋友、尊重和成功!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jingxuan/e7p6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