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精選15篇)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精選15篇)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

有35年黨齡的父親,是個普通的農民。1992年,父親去世前,叫我們4個兄妹到他牀前,從衣袋裏掏出200元錢,塞到作為大兒子的我的手裏,然後對我們説:“對不起啊兒女們,父親真的沒留給你們什麼財寶。這200元錢,你們要把100元作為我最後一次黨費,交給村黨支部,剩下的100元留給你們4兄妹吧。而咱祖輩傳下的慈善做人的家風,你們要作為家中千金萬金,不能丟啊!”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精選15篇)

父親生前給我們講過很多祖父的故事,但我們四兄妹記得很深的,是1946年村裏發了霍亂症,祖父勇於護救村中病人的事。那一年,村裏的霍亂症,幾天裏全村就死了5個人。當時,沒有防病、治病的藥物,村民們只有棄家,背鍋帶米逃進山裏去避災。我的祖父也帶着全家逃進山裏了,當全村人在山裏聚集時,就是未見着26歲的郭德曉和他妻子王氏、女兒。我祖父一打聽,原來這3個人已染上瘟病待死於家。我祖父得知這一情況後,他不顧一切,孤身從山上返回村中尋找那三個人。當他走入郭德曉的家時,已見這夫妻倆(妻懷孕在身)已病死在家中,而女兒生命在岌岌可危中。於是,我祖父把還有生命的那姑娘轉移到另一干淨的村角一間房子,端上乾淨的井水供她飲用。之後,我祖父回山裏請來幾位老人,返回村中把那逝者埋葬,入土為安。我祖父還把在山裏煮的粥水每天提回來餵給那個染上病中的小姑娘,過了幾天,那個染上病的小姑娘奇蹟般地康復起來,今年她已89歲高齡。

父親的一生中有兩個鏡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個鏡頭是上個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某一天中午,有一個從外地到我村的中年男人肩上掛着一個粗布袋,還攜着一個10歲樣子的男孩,在我家門口站着。那時已10歲的我站在父親的身旁,看見那個光着全身的男孩,他肚子脹如鼓樣,骨瘦如柴,小屁股沒肉了僅是兩片皺皺的皮。那個年頭,我村因為有一大片淡水濕地,大旱之年村裏人就在濕地上種地瓜,常年產出雜糧,沒有餓死過一個人。父親知道來人之意,於是便召喚這父子倆到我家的楊桃樹下坐着。之後,父親舀出一升細米糠粉和一升地瓜渣粉,倒入鍋裏快火煮成熟糊。接着是,父親把糊飯盛上兩大碗,端給那父子倆。父親又從家裏小缸裏掏出一升地瓜脯,倒在那個人肩上的麻袋裏。

另一個鏡頭是我讀七年級那年的清明節。那天,我在村邊的一棵小樹上,看到一隻鳥正在窩裏孵蛋。我就用我的衣服把鳥、蛋整個窩套住,高興地帶回家來。父親見我滿臉喜氣地那衣服遞到他前面,他微笑着想接過來看看兒子用衣服包的是什麼好東西。我告訴他,是一窩鳥蛋。哪知,父親的臉上便愀然作色,要我馬上把鳥窩和鳥媽媽、鳥蛋送回原來的樹上……此後,我每每讀到“請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的詩句時,便想到這一幕。

父親辭世後,作為一名黨員的我不忘父親的遺訓。每當家裏團聚之時,我常對兒子、孫子們講我祖父、父親慈善濟人的故事。當兒孫們發現家中書房堆積着40多本我獲得的榮譽證書、獎狀中,有一本省政府印發的“感謝古今同志為安徽災區捐款150元”證書時,疑惑問我,為什麼別人的證書拿到家裏存放?我對兒孫説:“做好事不一定要留名,那是我匿名匯給災區的一筆捐款呢!那150元是1990年捐的,是我積攢半年的新聞稿費準備買個相機的錢,但災情突然,我先把錢捐出了。”值得欣慰的是,在市人民醫院工作的兒子阿堯去年光榮成為一名黨員,他也成為災區、困難大學生的經常捐款人之一。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2

至今依舊清晰記得,第一次和老黨員竇祖聖老人聊天時的情景。他們家是我的結對幫扶貧困户之一。那是在去年秋天一個黃葉紛飛的午後,明亮的陽光把秋收後的岑河農場擁入懷中,周遭寧靜而安詳。他端坐在自己房前的空地上,温暖的秋陽投射在他飽經滄桑的臉龐上,頓時熠熠生輝起來。

竇大爺生於上世紀40年代,歲月的刻刀早已無情地在他臉龐上刻下或深或淺的皺紋。在和他的攀談中,我時常被一種暖流環繞,滿滿都是感動。他愛黨愛國,熱愛生活;他敬畏生命,相信未來。他對生活中所有的風霜雨雪和艱難困苦,從不抱怨和逃避。在他的字典中,好像所有艱辛的勞作,所有沉重的負荷,所有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艱難,都是生活的饋贈。

直到後來與他的女婿和女兒熟識後,我才明白,是“不抱怨,不偷懶,相信自己,好好幹”樣的好家風,把這個家庭緊緊凝聚起來,也讓他們在生活中風霜雨雪的磨礪下,漸漸養成了“個個能吃苦,個個能抗壓”的好品質,他們堅信用樂觀的態度,靠勤勞的雙手一定可以創造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

竇大爺的女婿黃祥龍是入贅到竇家的,與小女兒朱月珍組成了一個小家庭。數十年來,早已成為這個再平常不過的農家的脊樑。他現在沙市城區做瓦工,披星戴月的奔波,揮汗如雨的勞作,只為換回一家老小踏踏實實的幸福。

我和黃大哥第一次見面,是去年年末,在城區某樓盤的建築工地上。戴着紅色安全帽的黃大哥,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在初冬稍顯刺骨的寒風中,他把手推車推得飛快。直到看見我,黃大哥才放慢腳步,走了過來。我可以明顯感覺到他有些疲憊,眼睛裏佈滿了血絲,被汗水打濕的頭髮一縷一縷地貼在額頭上。脖子上早已分不清顏色的毛巾因吸飽了汗水,變得飽滿了許多。我提醒黃大哥加件衣服別感冒了,他羞澀而靦腆地笑了笑,露出兩行整齊而潔白的牙齒。

從和他攀談得知,他在建築行業打零工已經近20個年頭,輾轉工作過的工地百餘個。在這數千個日子裏,有多少巍峨的大廈拔地而起,有多少人在他一磚一瓦砌成的房間裏酣然入夢,我無從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黃大哥也從一個走起路來呼呼生風的年輕後生,變成現在背有點駝的中年漢子。我想,勞動教會他的不僅是日漸成熟的建築技能,更有坦然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和激情。日復一日的辛勞,可能壓彎黃大哥的腰桿,但永遠壓不彎他鋼鐵一般的脊樑。

竇大爺的女兒朱月珍在沙市一家餐廳做洗碗工,一週最多休息一天,儘管和黃大哥同在市區工作,但一個月也難得見兩次面。朱大姐很少回村,從去年10月開始駐村到現在的大半年的時光裏,我也只和她見過一次面。她的雙手常年被洗滌劑浸泡後變得粗糙,骨節也變得粗大。但她那種在艱辛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向上的“精氣神”。

可以想象,不論是嚴寒還是酷暑,每天朱大姐都要將上千個杯盤碗盞清洗乾淨,千百次的重複動作,該有多大的工作量。時光躡手躡腳地走在濕漉漉的工作台上,數千個日子就這樣伴着水龍頭的嘩嘩流水聲悄悄溜走,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竇大爺一家20xx年的人均年收入接近一萬元,已實現脱貧。在整理他們家脱貧檔案的時候,我特別留意了一下收入測算表上的數字,黃祥龍務工收入26382元,朱月珍務工收入15437元,看到這兩個數字,我不禁熱淚盈眶,感動之餘,是他們揮灑在數千個白天黑夜裏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他們在踐行“好家風”路上付出的所有努力。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本真面貌,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些不如意,都會有艱難的日子,都會有苦痛的時光,但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相信未來,不抱怨,不偷懶,就一定能夠等到撥雲見日的時候,就一定能夠看到風雨之後美麗的彩虹。

駐村工作以來,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幫困難村民徹底擺脱貧困?如何讓村民自身形成一種“抵禦”貧困侵襲的“軟實力”?我想,從老黨員竇大爺家的家風中,我找到了答案。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3

今年“六一”,白駒國小的孩子們有些失望:沈正清老爺爺沒能來給他們講抗日打鬼子的故事。這位親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91歲高齡的老兵被傷痛折磨躺在家中牀上了。

1944年5月,18歲的放牛娃沈正清從沈灶頂新鄉(今草堰鎮成文村)加入地方游擊隊,被編入台北獨立團。

“當時我方武器裝備不夠,人數也少,我方常採取‘麻雀戰’的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迅速轉移。掃蕩的鬼子和偽軍常常摸不着頭腦,冷不丁地就被我們的子彈撂倒了。”沈老雖然滿頭銀髮,但精神矍鑠,和小輩們講起那血與火的戰鬥,嗓門洪亮,依稀可見當年的神采。老爺子彷彿又回到了和戰友們揮刀殺敵的戰鬥中。

抗戰勝利後,他隨參加瞭解放戰爭,還跨過鴨綠江上了抗美援朝戰場,參戰無數場,至今還有20多顆彈頭、彈片嵌在體內沒有取出。戰場上歷經生死考驗的沈老,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上級嘉獎和頒發獎章數次。20xx年、20xx年抗戰勝利60週年和70週年,沈正清兩次被授予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章。

從轉業後,沈正清先後在系統、街道辦、公社管委會工作,1982年離休。他懷着一腔熾熱的老兵情懷,積極開展工作,清正廉潔,一心為公,一心為民,辦事公道正派。擔任街道辦負責人期間,他想居民所想,帶領社區幹部,冒着嚴寒興建了陳家巷渡口碼頭方便了串場河兩岸羣眾的來往;還親自上陣整治改建了十多條后街小巷,解決了老街區居民的生活、出行難題;向上級爭取資金興建了白駒集鎮第一口深水井,讓居民們喝上了乾淨衞生的自來水。

他慷慨解囊幫助他人,卻從不為自己、為家人謀取一點私利。1960年-1970年的十年間,因遭受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百姓生活很艱難,沈正清主動三次推掉調增工資的機會,讓給其他更困難的同志,並且把國家給他的傷殘軍人的殘廢金悉數捐出分文不取。

其實,在那種困難的時期,沈正清自己家庭負擔也很重:先後出生的三男一女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靠他一個人的工資和妻子幹農活掙工分養活一家大小。妻子劉桂珍原是南京市城裏人,當地的農活她不會做。1962年,他們全家下放到團愛大隊勞動。為了掙足工分,分到全家的生活口糧,不怎麼會當地農活的劉桂珍領着沈佩、沈明兩個稍微大些的孩子下地幹活。沈正清工作之餘也堅持下地勞動。由於身上多處戰傷,傷痛發作,加上農活的勞累,經常疼得腰都直不起來。特別是麥收時節,為了完成生產隊下達的勞動任務,夫妻倆經常起早帶晚趕時間趕進度,帶着孩子們割麥子,沈正清和妻子累得跪在地上堅持着往前挪,孩子們握鐮刀的小手磨出了血泡,才八九歲的沈健也跟着哥哥姐姐,給爸媽打下手幫忙。鄉親們敬佩英雄打過仗受過傷,想照顧他們家少分些農活,沈正清兩口子堅決不要照顧,堅持跟大家同樣幹活。沈佩、沈明兄妹四個打小時候起,就在父親這種嚴厲的教育下養成了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

雖然有許多顯赫的戰功在身,沈老從不居功自傲,從未向組織上提出對子女額外的關心照顧。老人心頭總有揮不去的軍人情結。當兒子們到了服兵役的年齡時,夫婦二人就開始鼓勵他們參軍。“青年就應該去裏鍛鍊鍛鍊!”大兒子沈佩高中畢業就穿上了綠軍裝,在期間表現突出,憑着自己的勤奮努力,兩次榮立三等功;二兒子沈健高中畢業後也報名參軍到東北服役。20xx年,沈明的兒子陳思也加入了軍人的行列,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名正營職少校飛行員。

沈健退伍後,在玩具總廠從工人做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先後擔任了科長、副廠長、廠長。50多歲的人現在仍奔波在招商工作一線,不辭辛勞。每每回憶起4年的軍旅生涯,沈健總是感慨萬千:“人最難得的品質就是自律,而這恰恰是受到老父親嚴厲家風教育的影響,是我在大熔爐培養起來的。”

“孩子的事該讓他們自己創造!”為子女的工作,沈老有嚴格的家規,本人不出面打招呼,也不允許老伴託人説情。唯一的女兒沈明進了鎮箱板紙廠做了一名操作工,她從不以“功臣之後”自居叫苦叫屈,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因為胳膊受傷已經退休在家。小兒子沈亭中學畢業後成了基層供銷社一名普通職工。大哥二哥長期在外地工作,姐姐出嫁,正常陪伴在老人身邊的沈亭默默承擔了更多的照應責任。沒能“沾光”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姐弟倆能夠理解老父親。“爸爸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貪圖享樂,要自力更生,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沈亭的話説得非常平靜,坦然,沒有一絲埋怨。

沒能給子女們帶來財富和福利,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為他們鋪好路子,“但是,培養了他們一個個真誠、堅強、勤勞的品質,教會了他們愛親人、愛他人、愛社會。這是我最為欣慰的!”兒女們的發奮圖強健康成長,沈正清由衷地感到高興。“吃虧為助人,吃苦當財富,踏實幹工作。”老英雄一直用這幾句家訓激勵引導着後輩們。

去年國慶,逢沈老九十大壽,全家四代22口人團聚。從小在外公“鐵血”般的家風教育下長大的陳思,代表小一輩給老兵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遇到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要鄭重地對自己説,不能給外公丟臉,不能給軍人丟臉!”少校飛行員陳思説。

現如今的沈正清生活安逸,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很是和睦,沈老還經常給兒孫和附近中國小校的孩子們講述自己當年的抗戰故事,“抗戰已融入我的骨血,我希望我的子孫和我一樣,能用一生守護自己的國家。”沈老激動地説。沈老用抗戰精神凝聚起來的家風感召着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4

父親是上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母親出生在山溝農村,很小就不幸成了孤兒。從我記事時起,父母親一直相敬如賓,從未為瑣事紅過臉。良好的家風和成長環境也養成了我們兄妹樸實、友善的性格。

偶然整理,我想不到還能保存着父親的幾十封家書,這不期而遇,讓我覺得異常珍貴。印象裏,父親給我寫信,大概是從我踏入軍營時起寫的。那時,我第一次遠離家鄉和親人,從小就喜歡聽父親勵志求學的故事,緊張的生活能讀到父親的來信是件快樂的事。後來,隨着通訊的發達,書信漸漸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話、微信,可父親的家書依然沒有間斷。他常説:通訊固然方便,但不能替代書信。對我們這代人來説,書信更能體悟到親情,它是文化也是傳承,信如見人,更能讀出你的精神和思想。

父親的家書,印象最深的有三次。一次是我參加軍校考試那年,父親來看了我一次。那次,我與父親聊了很久。後來,父親就給我寫了一封家書,讓我的思想包袱不要太大,要輕鬆面對考試,人生道路很寬廣,並激勵我“既然選準目標,就應有擔當的勇氣,勇往直前,無怨無悔”。父親的話猶如一泓清泉,給我無形的力量。

記得從我第一次入隊到入團,父親總是會督促我走在最前面。入伍第一天起,我便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直到軍校畢業未能批准,為此我也曾灰心過。父親知道後對我説:“即便是入不了黨,也要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要求去約束自己,做到心中有黨、行動忠實於黨。”父親建議我好好地學習一下黨章。翻開黨章我一頁頁地往下讀,越學越讓我意識到自己離一名黨員的要求實在是太遠了。也就從那時起,我不再計較自己的入黨申請書是否能夠通過,也不再計較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名黨員。用父親的話説,以黨員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就夠了。後來,我加入了共產黨,而且成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

妻子和我都來自異鄉,結婚後,父親給我寫了一封家書。那時,電話已經很普及,人們日常交際基本上已經不寫信了。父親在信中跟我説了一些維護婚姻的道理,提醒我要學會相互謙讓,相濡以沫。現在我已為人父,對父親的話有了更深刻地體會,夫妻間幸福,靠的不就是包容、理解和信任嗎?他的眼裏,兒子就是他一生不變的牽掛和教化的責任。

好家風潤物無聲。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以家庭為基點,再將傳統美德、時代精神傳遞到整個社會。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5

我記得國中時曾經很喜歡讀一篇課文,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朱總司令寫的,題目叫《回憶我的母親》。這篇回憶性的敍事散文,以“勤勞”為線索,以“我愛母親”為感情基調,主要寫了幾件生活中的平凡事,用樸實的語言,白描的手法,記敍了母親對作者的影響,字裏行間充滿了對母親的愛。讀起來感人至深。

我今天也想寫寫我的母親和她的家風家訓。我的母親叫彭素梅,已經過世16個年頭了。今天我也已是年屆不惑的年紀,在我40多年的記憶中,母親經常教育我們説,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母親 “孝親敬老”做得非常好。那時爺爺和姥姥姥爺都還健在,母親對兩邊的老人一樣看待,對他們有求必應,毫無怠慢之心。母親脾氣好,從不頂撞老人家,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都順着他們。記得小時候,家裏生活條件不好,爸爸在礦上每月掙30多元錢,還得償還奶奶病故前四處借貸欠下的債務。別説三月不知肉滋味了,連下飯的菜也難得天天吃上。遇上菜裏有一塊肉,母親也是夾到爺爺的碗裏。那年爺爺突發腦血栓,導致癱瘓在牀,生活無法自理,母親一邊要忙着種地,養活我們姊妹四人、還得要抽時間照顧生病的爺爺。爺爺因為病痛折磨,心情壓抑,總是莫名其妙地衝母親發脾氣,即使這樣,母親也並不介意,反而每天堅持背爺爺到衞生院鍼灸,回家按摩。功夫不負有心人,爺爺能拄着枴棍行走了,那一刻,母親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母親雖然不識字,卻通過聽戲文懂得不少知識和道理。母親常説“忠厚老實傳家遠”,“吃虧是福”,推崇“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要求我們小輩兒的要總想着別人對自己的好,給我説很多做人道理,特別是在“誠信待人”之上,更是不厭其煩地講,要求我講誠信,時常教育我説“知恩不報枉為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時隔40多年﹐母親這些話語仍清晰地記得。

還有一件事,讓我至今無法忘懷。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剛上一年級的我放學回來,看到只有姥爺一個人在家,便靈機一動向他五角錢,説要買鉛筆去,其實是想買冰棒吃。記得當時姥爺捨不得給我。我便趁他睡午覺的時候,偷偷從他褲袋裏摸出來個由手絹包裹的“布錢包”,小心翼翼地打開,然後數了幾張角票的紙幣和鋼鏰,一蹦三尺高地飛奔着去買我垂涎已久的牛奶棒冰去了。沒想到這事被母親知道了,母親勃然大怒,打一頓在所難免,但我覺得很委屈,大聲嚷嚷着:“我沒有錯,人家誰誰天天都有冰棒吃,你又不給我買,我自己拿錢買了,有什麼錯?”母親聽後更生氣了,掄起根棍子打得更狠了,其理論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在就知道饞嘴偷錢花,以後還不得偷進大牢蹲監獄啊?還讓我面壁思過不讓吃午飯。在我認錯之後,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姥姥姥爺生活的種種不易,他們要省吃儉用才能從嘴裏省下這五角錢。咱人窮也要窮得有骨氣,我們家的人不偷不搶不騙人,人一定要誠實,這一點千萬不能忘。

現如今,我的兒子也15歲了,我想,我會把這段故事説給他聽,我也將身體力行延續我家的家風家訓,像當年母親教育我一樣告訴兒子:哪怕生活再貧苦,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志氣。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6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肩負着祖國復興的重任。我們要努力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在踏入社會之後可以回報祖國、社會和家庭,做一個真正愛國、愛家、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作為21世紀的社會一員,我們必須要用充足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武裝自己,學習不僅是響應時代的號召,也是自身成長髮展的需要。周總理曾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他為心中這份信念而學習,發展自己,報效祖國。這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人學習必要性的體現。學習不僅是充實自己發展自己,更要胸懷天下,為祖國的建設出力。這是我們學習的必要性。

學習需要有一個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不驕不躁的、不懼困難的良好的心態。有一句話説:“態度決定一切。”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一個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會享受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反之一個頹廢的、不思進取的人,永遠不可能有所成就。華羅庚是我國偉大的數學家,他有一次在研究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冥思苦想也沒有研究出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思考,終於在經過許久的思考之後,有了結果。正是由於這種樂觀積極,不懼困難的心態。才造就了華羅庚偉大的一生。由此可見,良好心態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對於學習,時間的把握尤為重要。時間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珍惜時間就能有所成就有所突破,反之,浪費時間則會一敗塗地。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就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看書和學習,他曾説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在他眼裏,時間就如同生命,他説“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正是因為正確的時間觀念,他才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珍惜時間,把握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我們的人生會更加絢麗多彩。

方法是學習中最有力的武器,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會在學習上事半功倍,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就猶如在逆水中行舟,困難重重。高斯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題,許多人都做不出來,高斯思考了一會兒,另闢蹊徑,用另一種方法做了出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只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能更容易的走進成功。從而更快捷的走到夢想中的天堂。

學習,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學習,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學習,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

國旗下的我們,在此刻向國旗宣誓:美好青春,只爭朝夕。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7

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應該像先輩那樣,從小就立下為國為民服務的壯志,好好學習,掌握各種本領,為新世紀的祖國帶上耀眼的光環。

1990年,祖國北京舉辦了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要開好這樣大規模的運動會,光靠國家撥款還不夠,要靠社會各界力量大力支持。在捐款本上,第一個捐款人竟是個小姑娘。她叫顏海霞,是江蘇省建湖鎮湖中國小的學生。她家裏並不富裕,可她為了支持亞運會,把自己僅有的1元6角錢寄給了亞運組委會。錢雖少,可表達了一名少先隊員對祖國的熱愛。

有很多少先隊員懂得學習的重要,科學的重要,愛動腦筋。山西線縣的小女孩李珍,從8歲起就注意觀察生活,動手動腦,有了30幾項小發明。在國際奧林匹克各學科競賽中,我國選手多次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奪得許多金牌、銀牌、銅牌。他們努力學習,不僅是為了給祖國爭光,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現在成績的好壞,關係到將來國家的發展和命運。

如果同學們個個品德好,身體律,腦筋靈,知識豐富,那麼幾十年後,對會將會更加文明,科技將會飛速發展,祖國就會進步更快,更富強。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當一名合格的學生。在新千年為祖國獻上一份厚禮,真正做一個新世紀的小主人。

傳統的清明節快要到了,每到這個時候,同學們都要去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掃墓,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先烈小時候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正在讀書,碰到了一個不認識的字,正巧他的表姑在身旁,他就去問表姑:“你認識這個字嗎?”表姑説:“我不認字啊。”“你為啥不認字呢?”“我沒上過學。”“你為啥不上學呢?”“我是女人,又不考秀才。”“女的為啥就不念書呢?”……雖然問題沒有得到最後的解答,但卻使這個孩子接觸到一個社會的大問題:二十世紀的舊中國,男女不平等!從此,他心中就立下一個目標,要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這個孩子就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李大利。

李大釗的幼年非常不幸,在他出生前,父親就患肺病死了。他剛滿十六個月時,母親又去世了。他沒有哥哥、姐姐,僅靠七十多歲的祖父撫養他,為了籌措他上學的資費,全部家產變賣了。但他並沒有被個人不幸壓倒,而是更加發憤學習,更深入地關懷、理解廣大人民的不幸和整個民族的痛苦,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國家的利益牢記心中!在他著名的文章《青春》裏,他號召青少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以“乘風破浪的氣魄,為世界造文明,為人類造幸福”。同學們,向革命先輩學習,向英雄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胸懷祖國的愛國熱情,就是要學習他們人民利益、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無私精神。我們成長在一個嶄新的世紀,我們承擔着為祖國服務的義務和責任,讓我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振興祖國出力吧!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寒冷的冬天已經悄悄地銷聲匿跡,迎來了暖暖春意的春天,今天是我們20--年新年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祥和的春節,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充實的寒假,往日的同學們又相聚在這熟悉的校園裏,又迎來了吉祥如意的一年。在此,我在這裏祝同學們生活愉快、學習進步!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在春天裏播撒文明、勤奮、樂學、健康、合作的種子,在秋天裏就會收穫明禮誠信、樂學善思、身心健康、團結合作的豐碩成果。播種離不開耕耘,只有辛勤耕耘,我們才能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享受到進步的喜悦,享受到收穫的幸福。

上個學期的表彰大會上,我們學校的許多同學經過自己的努力,都到得了較大的進步,其中有一小部分同學進步更加顯著,在新的學期裏,相信大家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刻苦的攀登,鋭意的進取,一定會大有進步,大有作為,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也預祝你們都能取得成功!在新學期裏學校要求同學們做好“五個心”:

一是收心。

從寒假的以玩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

二是決心。

新學期要有新的開始,新的目標,新的努力方向。

三是恆心。

在學習上要下功夫,學習要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取得更滿意的成績。

四是愛心。

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尊敬老師,團結友愛,互助互愛,孝順父母。

五是留心。

注意校內、校外和家中安全。

同學們,我們的校園生活是五彩斑斕、輕鬆活躍的;然而,現實的校園生活,不只是輕鬆與舒適,更多的是緊張的生活節奏,嚴明的紀律,繁重的學習。同學們都應懂得這樣一個道理:沒有默默的耕耘,就沒有讓人喜笑顏開的收穫,希望同學們在本學期親近生活,親近書本,認真做人,認真學習,做一名追求進步、超越自我的陽光學生。

同學們,你們取得進步,老師為之雀躍;你們若有失誤,老師為之痛惜;你們的成績映射着老師辛勤耕耘的身影;你們的榮譽反射着老師無私奉獻的光華。

同學們,讓我們擁抱春天,珍惜春天,共同創造輝煌、燦爛美好的明天吧!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弘揚五四精神,做新時代青年”。

120xx年前的5月4日,中華大地上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風華正茂的青年人紛紛走上街頭,用自己的熱血來維護國家主權。他們所表現出對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史冊。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浩浩神州,承載了太多文人的詞墨,戰士的血汗。歷史的旌旗在風煙裏獵獵作響。面對時代的選擇,中國在崛起,中國在召喚,召喚那鋼鐵般的堅強,風雨中屹立不倒的脊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今天,建設的重任落到我們身上。我們是民族的脊樑,唯有拼搏,方可堅強,唯有擔當,方成脊樑!

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青年,豎家的新生力量,是民族的希望。民族的責任,青年人不可逃避;民族的義務,青年人必須擔當。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們應當有勇氣,有遠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五四精神”之於歲月,猶如清泉雋永,餘音不絕,在新的歷史時期,五四精神在其基礎上不斷豐富它的精神,歷久彌新,歷久彌堅。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五四精神”推動着無數愛國青年在奮鬥中交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我們應當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新時代青年呢?

首先,珍惜時間。青春年華美好而短暫,我們應珍惜當下,不戀往昔,不畏將來,認真度過每分每秒,不虛度年華,不浪費光陰。無論在人生的哪一階段,珍惜時間都是一個優良的品質,而青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更應去擁有這樣的品質。

其次,努力拼搏。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不經努力就能做成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去拼搏,不要擔心努力會白費。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所有努力都不會被辜負。

最後,不斷改善自己。一定要經常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反思,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讓自己進步的更快,讓自己不斷的前進,在前進的路上,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謝謝大家!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0

印象中,姥爺是個温文爾雅的人,我出生的時候,姥爺已經退休在家了,最大的愛好就是下象棋,給別人看病。姥爺的醫術是自學的,70歲高齡了依然能夠寫一手蠅頭小楷,十分工整。每次給鄰里瞧完病,姥姥總少不了要嘮叨一番,因為姥爺看病從來不收錢,只要家裏有的藥材都直接饋贈,需要到藥店配的都要叮囑再三。

小時候聽大人們商量要把姥爺小腿裏的一塊彈片取出來,後來,因為醫生的建議才作罷。我小心翼翼地伸手摸摸姥爺的腿,問姥爺:“疼嗎?”姥爺也總是笑笑,不説話。

後來長大了,姥姥才告訴我,這是抗美援朝時姥爺帶回來的“紀念”。1950年,姥爺和200多位中衞籍戰士一起,走向了抗美援朝的前線,只有不到10位回到了家鄉。

每次談及姥爺,姥姥總是説,姥爺對的感情太深了。兩人新婚三天,姥爺就隨志願軍出發了,一走就是好幾年,姥姥一個人承擔起兩個大家庭的所有生活瑣事。後來,姥姥自己成為寧夏第一批婦女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直到擔任市供銷公司經理,她沒拿過公家一分一毫,不為親朋解決一難一事。

走上工作崗位後,我在工作之餘,照顧着轄區的一户困難老人,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去看看,帶些米麪油去放下,和老人聊聊天,確定都好,才安心。姥姥總是囑咐我,要踏實做事,做好事,不許給黨抹黑。不管是工作內外,我都一定會全心全力,將紅色家風傳承下去。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1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在這大好的日子裏,希望同學們把健康、快樂的種子播下。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如何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同學因為一點小事,和其他同學鬧彆扭,或大吵大鬧,甚至動拳腳。而有的同學在校園裏由於任性,有好東西不願與人分享、別人有事不願助人,加之脾氣暴躁等,造成同學之間的關係緊張,給學習、生活帶來不利影響。作為國小生,如何學會和他人和諧相處呢?我想,擁有健康的心態至關重要。

首先,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真誠相待。真誠,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前提,是心與心相互理解的支點。一句真誠的話語,一絲真誠的微笑,便可以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

其二,要學會尊重他人。孟子言“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與尊敬。如,與同學交談時,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內容,不中途打斷別人的講話,不東張西望;遇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讓別人充分表達並認真聽取,對待別人的優點,真誠的讚美並以之為榜樣向他學習。

其三, 誠心地讚美和善意地批評。 能客觀地瞭解他人。不以表面印象來評價他人,不將自己的好惡強加於人,而是客觀公正地瞭解和評價他人。如當看到同學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或發現同學的優點時,不是虛偽地恭維別人,而是誠心誠意地稱讚別人的優點。

其四,我們還應該有寬廣的胸懷,用寬容和諒解代替憤怒。對方觸犯了自己,應該大度地説聲 “沒關係”。在與同學交往中,要做到有錯就誠懇地道聲“對不起”。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一個男孩有着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dìng)下了37枚釘子。慢慢地每天釘(dìng)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dìng)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髮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着他的手來到後院説:“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覆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説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説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所以,再與人交往時還要做到不説髒話,控制情緒等。

同學們,讓我們將真情傳遞,跨越你、我、他的距離,在彼此之間架起一座真正的友誼之橋。以健康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人或事,敞開自己的心扉,與他人共享同一片温暖的陽光,相信你會生活得更快樂。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2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覺得讀書無用。

劉媛媛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是因為她父母雖然沒怎麼讀過書,卻堅定的認為,讀書很重要。所以吃再多的苦,也要供所有的孩子讀書,讓他們上大學。

讀書與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鍛鍊與不鍛鍊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上就有了巨大差別。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今天多學一點知識,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話。

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龍應台曾經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寫道:“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李嘉誠説:“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帶來更多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

有一段父子之間的經典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父親説,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20xx年的樹可以做檁條;20xx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俱。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羣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幹不了別的。

如果國小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國小的知識夠用了;如果國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樑了;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兒子説:“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不丟人?”兒子説:“丟人。”

爸爸説:“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説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時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説:“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寶,玩着網遊,幹着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如同學少年,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是年少,卻韶華傾負,再無少年之時。”

不抱怨家境,寒門也能出貴子。

我們必須承認,世界是有一些不公平的,他們家庭富裕,擁有很多資源,有很多優越的條件我們都沒有,他們有很多的捷徑,我們也沒有,但是我們不能抱怨。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不盡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於我們自己的感受。

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7年》。

片中訪問了12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的小孩,每7年過去,在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裏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

可見命運的手掌裏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任正非,一個44歲的男人,在經營中被騙了200萬,被國企南油集團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絕,還揹負200萬債務。老婆又離婚,他一個人帶着老爹老孃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創立華為公司。

馬雲去肯德基應聘,他落選了。馬雲跟大老闆們講了講什麼叫電子商務,大老闆們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個騙子。

有人對年輕的李宗盛説,你這麼醜,也沒什麼天賦,怎麼能唱歌呢?

42歲的宗慶後發現做兒童營養液有巨大的市場,但親戚朋友都勸他不能幹,賣那東西能發財就是痴人説夢,過了沒多久,他給自己的營養液取名為娃哈哈。

所以當我們遭遇失敗的時候,我們不能把所有失敗的原因都歸結在出生上去。更不能去抱怨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如別人的父母。因為家境不好,並沒有斬斷一個人他成功的所有的可能。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生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這個故事關於獨立,關於夢想,關於勇氣,關於堅忍,它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人間疾苦,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個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3

回顧我入職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這些年的拼搏與榮光,離不開法律準繩、政策紅線、合規意識的培養和形成,離不開那顆始終牢記並維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初心,更離不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黨的領導。

初到農發行,我首先被分配到會計崗位鍛鍊。那時帶我的是一位很“嚴苛”的會計主管。令我有些許不解和困惑的是,前兩週時間他並沒有讓我上手做業務和練習技能,而是給了我一疊厚厚的憲法法律文獻、政策制度以及相關的系統內合規文件、行內規章等,讓我去熟讀並掌握。在這兩週的法律合規學習之後,我開始練習技能並上櫃着手業務。櫃面業務雖然難度不大,但比我想象得要繁瑣細緻。比如日清月結、雙人管庫、重要空白憑證銷號登記等等,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合規,出不得半點閃失。有一次我辦理一筆支票業務時忘記聯網核查經辦客户的身份信息,被同事及時提醒,會計主管因為這件事而嚴厲地批評了我。當時,我在愧疚之餘甚至還有一絲不解的委屈。但這也令我深刻體會到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及制度規範,其權威是不容挑戰的,我也頓時對莊嚴的憲法法律、規章制度心生敬畏。或許是因為一開始在領導的安排下閲讀了大量的法律文獻和合規文件,我雖然並不很能理解這些繁瑣流程的必要性,但明白應該要按憲法法律、政策制度去辦事、做業務,於是我在日後的工作中謹慎細心,盡全力不再出現紕漏。

而後,我被安排到信貸崗位歷練。離開櫃面的前一天,一向“嚴苛”對待工作的會計主管在晨會上語重心長地對我叮囑:“年輕人未來的職業生涯還很久遠,人生路更是漫長,要把眼光放在長久,看得更高更遠,方能在今後的征程中行得更遠更穩健!所以在你入職之初,我先不急着讓你上手做業務,而是更注重讓你熟讀、掌握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要義,並弄懂、學透其衍生出的規範性政策、文件,在懂法的同時形成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養你的遵紀意識、守法意識和合規意識;在上櫃面實操時,也注重養成你的合規習慣,希望你秉承着法治思維依憲辦事。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一體現,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我對你犯錯時的“苛刻”,正是在鞭笞作為一名黨員的你,必須時時刻刻牢記和維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權威性,堅守住法律的底線、政治的底線、紀律的底線、政策的底線、道德的底線。我們的櫃員崗位,説小也小,因為它是農發行千千萬萬顆小小螺絲釘中的一顆;説大也大,因為它在基層一線,與羣眾打交道、與資金打交道,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你,更是有義務、有責任去堅定理想信念、遠離紅線、守住底線,進一步為人民羣眾謀幸福。而這一切的途徑與保障,唯有依憲合規辦事!不管是職業路也好,人生路也罷,只要仗着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的利劍——依法依憲辦事,守正篤實,久久為功,任爾走遍九州四方,皆能受益匪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今後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在人生的哪個時期,希望你不要忘卻起初在櫃面工作時立下的守法合規意識,帶着這顆始終牢記和維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初心揚帆起航,人生定會因此而精彩絕倫!”

聽完這番肺腑之言,我對眼前這位嚴格得甚至有些“苛刻”的會計主管肅然起敬,對他的良苦用心感激涕零。心潮澎湃,久久難平。我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牢記憲法在心中,不忘初心跟黨走!

在信貸崗位上,我時刻牢記着共產黨員的身份所賦予我的使命和擔當,謹遵初心,“苛刻”要求自己:自覺從廣泛涉獵憲法、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合規文件等着手,而不是一味急功近利地剛上手就辦業務、放貸款、做項目。因為我知道:無論貸款項目所涉及的資金流多巨大、規模多龐大、影響多廣泛,都應當以依憲守法、內控合規為根基。依憲辦事是放好每一筆貸款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依法合規地“放好”一筆貸款,遠比草草了事地“放了”一筆貸款更對客户盡職、更對人民羣眾負責!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憲法精神、紅線意識和法治觀念,才能以穩健的步伐在業務領域大展宏圖、支農報國、為民謀福!

不久,我又被調動到辦公室崗位鍛鍊。不論是對待採購工作還是對待文職工作,我始終堅持兩袖清風、不牟私利,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身作則,帶領同事們學習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憲辦事,守法合規。我每每工作起來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而其訣竅恰恰在於對自我的這份“嚴苛”要求——始終秉承着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照憲法法律合規辦事,謹記初心,堅決維護並自覺遵守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負黨員使命。

回首過往,我在奮鬥拼搏中取得的種種令父母驕傲的榮光與令自我滿意的小小成績,無不得益於我在工作伊始之際所培養的牢守憲法法律意識,以及依憲辦事的良好習慣,並能夠在黨的領導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始終如一地將其貫穿於日常工作之中。我也萬分感激那位會計主管用他一輩子所總結出的人生之道,為我上了那堂生動的職業生涯“第一課”——牢記憲法在心中,不忘初心跟黨走。隨着時間的沉澱,我漸漸明悉,那是這位“嚴苛”的會計主管以最大的善意為我上的一堂最温柔的一課:正是他用心良苦的“嚴苛”,讓我在憲法法律的引領下規範行事,避免了今後職業生涯路上儘可能多的磕絆,斬除了漫漫人生途中遍佈的荊棘。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我也漸漸體會到,我以黨員身份要求自己的那份“嚴苛”,是會計主管的人生信條,亦是憲法法律的精髓和要義所在——法雖嚴,但法之所立,其初心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樹立一條明確的紅線和底線,警示、提醒人們明白也更確立“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的邊界,從而在這條憲法法律準繩的指引下,避免失足、避免犯錯,讓每個人都可以穩健而幸福地行走在人生的正軌之上,讓國家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發展,得以維護安寧穩定的社會秩序,讓人民羣眾在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擁有更美好的生活。俗話説“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而憲法法律,恰恰是幫助你不濕鞋更不失足的警鐘,幫助你避免了往後餘生的懺悔。憲法法律的“嚴苛”也正是它最温柔的一面。正是憲法法律以它那最是温柔的“嚴苛”,帶給了我們這時和歲豐、國泰民安的偉大時代,見證了這泱泱大國日漸崛起的波瀾壯闊,引領我們去奏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華美樂章。法之利劍高懸,是以明人心、助人行,而非傷其人!

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在黨的xx屆四中全會上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黨和法的關係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關鍵靠黨。另一方面,治國必先治黨。要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切實提高黨內法規執行能力和水平,從而在黨的領導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時代呼喚法治,人民期盼法治。建設法治強國,是時代潮流;牢記憲法在心中,不忘初心跟黨走,則是對這股時代潮流最有力的迴應!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4

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在和煦的春風裏,萬里煥發了生命力。我們美麗的校園裏也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同學們在春天裏變得活躍起來,課間愛在操場上奔跑和追逐,是的,生命在於運動。瞧,我們的老師已在操場南面的牆上為你們繪製了體育健兒運動的畫面;不知道你蜜察過沒有,在植樹節裏,有許多棵樹悄悄地在我們的校園裏安了家,正迎着陽光雨露想和同學們一起茁壯成長;路旁的花壇裏,小草欣欣然張開雙眼,一切顯得那麼美好。可有的同學在玩耍時常愛用腳去踩無辜的小草,用手去搖可憐的小樹。“小朋友,我們需要休息。等到夏天,我們會給你們濃濃的綠陰。”同學們,你們聽了這樣的聲音,你還忍心打擾他們嗎?

同學們,當你踢着紙團上樓梯,一摸窗台有灰塵,吃了零食亂扔包裝袋,頂着塵土去食堂時,你又作何感想呢?如果你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你心情會好嗎?你一定會抱怨:這衞生太糟糕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你一定會有這樣一個感覺——難受。糟糕的衞生狀況的危害還不止這些。它還會給我們的心身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給我們帶來疾病的痛苦據科學家統計:小到傷風感冒,大到癌症,其罪魁禍首是細菌,不衞生的行為是滋長細菌的温牀。而春天又是傳播疾病的季節,所以保護校園清潔的環境衞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每個老師和學生應盡的責任。

同學們,讓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彎腰拾起身邊的一片廢紙,仔細擦淨教室每一塊瓷磚,保護校園中的一草一樹做起。讓校園裏有更多的護綠天使,讓文明禮貌之花在我們的校園競相綻放吧!

美好九月國旗下講話:培養良好家風 篇15

我是一名校園裏的普法者。20xx年秋季,《道德與法治》教材第一次來到孩子們身邊,給孩子們講憲法成為我最重要的工作。在校園裏,孩子們問我最多的問題是:憲法是什麼?為什麼要我們學憲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是這樣給孩子們講憲法的。

九月的一天,是我在學校門口為孩子們安全護航導護值班的日子,我隨手拍了這樣一張照片,拿給孩子們看:每個同學都自覺排隊進入校園,安全、有序。這背後意味着什麼呢?孩子們説意味着秩序、規則。正是這樣的秩序、規則讓我們能夠避免擁堵、踩踏,保障安全。規則和程序是保證校園正常運轉的基石,而一個國家也有一個國家的規則和秩序,而這些規則和秩序的表現形式就被稱為這個國家的法律。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

就像剛剛在我校閉幕的運動會,每個運動員只需明確會議的秩序和章程,每個運動員只需明確自己所參加項目的規則。但是,國家的法律卻浩如煙海,涉及方方面面,包羅萬象。那麼許許多多的法律如何能協調一致,法律和法律之間的規則和程序該如何建構呢?這就需要憲法的最高權威,其他一切法律必須依據憲法所確立的根本制度而產生。如果説,國家的法治建設是一艘巨輪,那憲法就是指揮他乘風破浪的艦長。

孩子們若有所思,像是明白了憲法是一種怎樣的規則和程序,可又會有孩子接着問道:“老師您給我們講這些,遙在雲端,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明白孩子們的意思,接一句,其實憲法就近在眼前呢!看看我們身邊的每位同學,學習在教室,運動在操場,誰也沒有權利停止大家做這些事情;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心愛的東西,但誰也沒有權利不經別人的允許把它拿走;藝術節上同學們創作的每一件作品,也沒有誰能隨隨便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去發表。這些每時每刻都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或身邊的情境,背後的守護神,就是憲法呀!

憲法第13條、37條、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人格尊嚴、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不止如此,還有我們的言論自由、受教育權,生命健康權,所有一切猶如水和空氣般習以為常的權利,如果沒有憲法,都將化為泡影!

班裏一位聽課從沒像此時這樣認真的調皮男孩子自言自語道:“等這次考試後,我要先買本憲法書,在‘男女雙打’的暴風雨來臨之前,我要把憲法讀給爸媽聽……”

孩子們聽的着迷了,我也給孩子們拉拉家常,講講我的八十四歲高齡的“新聞迷姥姥”。我的姥姥是農家人,沒受過幾天教育,身體健碩,唯獨雙手關節疼痛多年,四處尋醫無方。可姥姥自己説自己的病也有一味藥可醫治,就是在看新聞時,會忘了手疼。常逗姥姥開心的我也決定考考姥姥對憲法知多少。我問姥姥:“姥姥您除了每天關注‘中美貿易戰’,知不知道憲法呀?”姥姥一臉不屑,“憲法?誰不知道呀!不就是對着憲法宣誓的嘛!以前我不瞭解憲法,可現在新聞都播出多少貪官被抓進監獄了;就連村東頭的小煉油廠都被人舉報被查封了,沒聞到今天沒有燻人的味了嘛!還説呢,春節我給你家寶寶的壓歲錢就豎家發給我的養老錢呢!新聞裏講了,這些事現在能辦的到,靠的就是法律,就是憲法!”孩子們説:“這個姥姥不簡單,我也回家學憲法……”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姥姥的話不就是最好的解釋嗎?

講到這裏,我問孩子們:“你們不覺得憲法就像如自己一般的孩子麼?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呵護、遵守、實施,從而慢慢成為那個守護在我們身邊最忠誠勇敢的衞士,成長為那個劃定國家航線、雄姿英發的艦長。反過來,我們輕蔑她、忽視她、拋棄她,她就會黯然無光。

聽到這裏,我的孩子們,你們想不想為憲法做些什麼呢?別覺得很遙遠。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説:“放學時學校門口的交通有點堵,我要給政府打電話來幫忙;我們同學身高不一可座位卻都一樣高,不利於我們身體成長,我要給人大代表提建議;我再也不隨意轉發沒經證實的信息了……”

生活點滴中能有太多的事情我們能夠做到,每個人都能把這些能做到的真正去做到,每個人的能擁有也會變成真擁有。

聽到這裏,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很重要?聽到這裏,一個個閃爍着智慧光芒的孩子,正在擁抱憲法,走向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qi/g747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