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廣播稿 >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範文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範文

地球只有一個,是人類和動植物的唯一的家園,人類必須絕對保護這一家園,保持家園的生態平衡,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場就和平的生存下去。下面有小編整理的世界地球日廣播稿範文,歡迎閲讀!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範文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

開場播放音樂,主持人進場。

甲:xxx你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什麼日子嗎?

乙:讓我來好好想一想,哦!我知道了,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對嗎?

甲:你真棒!那你知道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什麼嗎?

乙:這個我知道是: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

甲:恭喜你,回答完全正確!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全球環境狀況在過去30年裏持續惡化。有資料表明: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攝氏度。

目前世界上約有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在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

乙:是啊!自然環境的惡化也嚴重威脅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度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枯竭。

甲: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的重點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樹立善待地球人人有責,節約資源可以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工作做起的全民意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乙:聽了這些,你會怎樣做呢?

甲:我們小學生應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到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比如中午在學校吃飯,做到不亂倒飯菜。

乙:你説得真好,我在學校吃飯的時候,經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把吃不完的飯菜倒進桶裏,特別的浪費糧食。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甲:你説的很好,不知道下面的同學,你們會怎樣勤儉節約呢?

乙:(拿話筒給要回答的同學)。

甲:你説得真好,其實我們有的同學平時不注意節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非常讓我們感到可惜!

乙:是啊!最近我們學校組織了春遊,同學們都帶着午飯。可是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有些同學把吃不完的東西亂扔,有的麪包吃了一小半就扔掉了,還有糖果、薯片等食品還沒有吃就給扔了。太浪費了!

甲:所以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同學們你們能做到嗎?

乙:好,讓我們大聲的喊出我們的口號: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甲乙:今天的晨會就到這裏,謝謝大家!同學們再見!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

(甲):我是主持人項xx。

(乙):我是主持人程x。

(甲乙):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希望大家能喜歡。

甲:今天的廣播內容有:《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九寨溝》《世界地球日》

1、乙:同學們,九寨溝的風景異常美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多數的同學沒去過,下面我來做個小導遊,給大家介紹介紹。

甲:九寨溝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中南部,因九寨溝內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區面積62平方公里,現遊覽區面積50平方公里。九寨溝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

甲:九寨溝以三溝一百一十八海為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為主景,與九寨溝十二峯聯合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觀。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九寨溝的高峯、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被稱為“五絕”。

乙:四川九寨溝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時嫩芽點綠,瀑流輕快;夏來綠蔭圍湖,鶯飛燕舞;秋至紅葉鋪山,彩林滿目;冬來雪裹山巒,冰瀑如玉。九寨溝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原始森林遍佈,棲息着大熊貓等珍貴野生動物。

甲:九寨溝的水是九寨溝的靈魂,因其清純潔淨、晶瑩剔透、色彩豐富、故有“九寨溝歸來不看水”之説。水、倒影、石磨、藏寨、經幡和藏羌歌舞等,構成了九寨溝獨特的旅遊文化。“綠色環球21”證書的取得,證明了九寨溝正在走一條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生態旅遊之路。在資源稀缺的今天,九寨溝立足綠色旅遊的觀念,服務設施日益完善成熟,現已成為世界旅遊的一顆璀璨明珠。

乙:九寨溝之所以歷經滄桑仍然這麼美麗,是因為環境保護得好,沒有被破壞,基本保持了她的原始狀態,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越來越被人們所破壞,所以急需要保護環境。

2、甲:讀《世界環境保護日》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同年10月聯合國大會第27屆會議接受並通過了這一建議。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羣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以喚起全世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環境保護進程作出貢獻。

乙:是呀,我們周圍的環境急需保護,你聽,連小草都發出呼叫了。

3、甲:環境的保護包括多方面,首先我們要保護周圍的水資源。(讀《世界水日》今年3月22日是第12個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災害”。水是生命之源。雖然地球70.8%的面積被水覆蓋,但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飲用也不能灌溉。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不足世界淡水總量的1%。

乙: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並確定自 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以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6、乙:環境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人類的高度重視,這不,世界地球日這一節日得到了全世界人類的積極響應。(讀《世界地球日》)

4、甲: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們為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自發地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羣眾性的環境保護運動。在這一天,全美國有10000所中國小,2019所高等院校和2019個社區及各大團體共計2019多萬人走上街頭。人們高舉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畫、圖表,高喊着保護環境的口號,舉行遊行、集會和演講,呼籲政府採取措施保護環境。這次規模盛大的活動,震撼朝野,促使美國政府於70年代初通過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潔大氣法的修正案,併成立了美國環保局。從此,美國民間組織提議把4月22日定為“地球日”,它的影響隨着環境保護的發展而日趨擴大並超過了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到1990年 4月22日,即“地球日”20週年之際,全世界都進行了地球日活動。從那時起,“地球日”才有了國際性,稱得上世界地球日。

甲:人類環境的保護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從身邊做起,積極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讓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美好。

甲、乙:這一期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主持人再次祝願大家有個好心情,同學們,再見!

世界地球日廣播稿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雛鷹之聲”校園紅領巾廣播站的播音員郭志雲,今天是4月22日,你們知道嗎?是第41個“世界地球日”,我國今年的地球日主題為 “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 那麼什麼是“低碳生活”?它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

同學們,地球對於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它是我們賴以生存之地,我們每一個人都理應愛護她,保護她,珍惜她,可是我們是不是都這樣做了呢?

當我們忍受氣温的驟然變化時,當我們已漸漸忘記春天的感覺時,當我們聽到我國西南部分地區遭遇百年大旱時,當我們從t恤直接過渡到羽絨服時,當我們偶爾抬頭髮現天空已經不是那麼湛藍時,我們都在不約而同的問着一個問題:我們的地球到底怎麼了?

隨着氣候變暖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低碳生活也已成為當今社會最流行、最時尚的詞彙。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既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積極提倡並從點滴做起,注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本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在此向親愛的老師、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在4月22日“地球日”當天,全體師生開展“愛我臨汾 樹我形象 美我校園”兩拒絕,一清撿活動,兩拒絕活動即:拒絕使用塑料袋、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清撿即:當天隨時清撿身邊的垃圾。同學們回家後,要把今天地球日我們開展的活動告訴爸爸媽媽,讓我們小手拉大手共同迎接“世界地球日”,另外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以下6點,養成低碳生活好習慣。

1、平時勤動手、多動腦,學會舊物巧利用,變廢為寶。

2、在家中、學校和父母、同學、朋友一起種上幾盆鮮花,栽上幾棵樹,既可以改善空氣,又能讓生活中充滿春意。

3、注意節約用電。我們要做到隨手關閉電燈、電腦、電視、空調、飲水機,拔掉插頭。特別是我們常用的電腦,如果短時間內不用,就將它轉為睡眠模式。如果長時間內不用,就將它關機。這樣既省電又維護了你的電腦,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4、注意節約用水。將水龍頭隨手關緊。

5、少用紙巾,重複使用紙張,雙面使用。多發電子賀卡、電子郵件,做到節約用紙。

6、遠離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減少白色污染。杜絕使用一次性木筷,保護森林資源。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用智慧淨化生存環境,用良知組織破壞環境的現象。用勇氣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用熱情傳播環保的理念,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積極成為低碳生活的倡導者,成為低碳理念的傳播者,成為“低碳生活”方式的踐行者,共同攜手建設我們的綠色低碳新校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bo/8k7dx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