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精選5篇)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精選5篇)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 篇1

北京西路1701號,靜安中華大廈。每天早上,樓裏206家企業的20xx多名白領匆匆而來,開始他們一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此時的陶晨,卻總在大廈各樓層間穿梭、觀察。他是靜安中華大廈的黨羣工作者,為了更好地服務樓宇內的白領黨員,日常工作中,他和同事花了大把時間調研走訪,瞭解白領的需求,並陸續在樓內開闢了愛心媽咪小屋、知書驛站、便民快件收發點、職工援助站等17個服務項目和場地。樓裏的白領,多數都認識他。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精選5篇)

去年,靜安中華大廈“升級”成為靜安區首批50家“白領驛家”黨建服務站之一,而今只要走進大樓,順着右手邊的樓梯往上爬幾級,便到了這個佈置温馨、空間開闊的黨建服務站。這是樓宇內179名黨員的“家”,彙集工青婦羣團組織功能以及政府部門各類資源於一體,能為樓宇白領提供從工作到生活的“一站式”服務,而陶晨的工作內容,也隨之變得更加豐富了。

從20xx年,靜安以“支部建在樓上”的新模式讓黨建工作走進商務樓宇;到20xx年靜安建設首個樓宇立體服務站,探索以社會化方式開展樓宇黨建工作;再到今天,50個功能超強的“白領驛家”黨建服務站在靜安落成……近20xx年時間裏,擁有200多幢商務樓宇、50多萬白領、超過6000家“兩新”組織的上海靜安區,走出了一條以服務促凝聚,因凝聚而引領,靠引領謀發展的樓宇黨建之路,商務樓裏多了157位陶晨這樣無微不至的“管家”,讓白領們擁有了更多自我發展的機會,也讓一棟棟商務樓煥發出新的活力。

靜安區委書記陸曉棟表示,靜安在開展樓宇黨建工作中,始終堅持“通過構建單位黨建、區域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補、互動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使黨的工作覆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有領域”基層黨建思想,堅持“政治為魂、服務為先、發展為要”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讓黨組織在商務樓宇“建起來、轉起來、強起來”,實現了轄區內商務樓宇黨組織全覆蓋,凝聚白領有温度,促進發展有強度。

樓裏服務有點“潮”

在凱迪克大廈,讓白領們津津樂道的是樓下“一站式”服務的便利體驗,郵政快遞、正章洗衣、名醫會診、科普書吧、心理諮詢、愛心媽咪小屋、白領食堂、天天果園、心靈咖吧……30多項公共服務內容把辦公樓變得像家一樣温暖。不少白領黨員下班走出辦公室,卻不捨得離開辦公樓,爭分奪秒地趕着參加樓裏的緩壓、聯誼、健身等活動。

自20xx年靜安區中華大廈設立全市首個黨員服務點至今,靜安採取單獨組建、園區統建、樓內聯建等多種形式在樓宇內建立黨組織,全區185幢重點樓宇目前已實現了組織和工作的全覆蓋,共建聯合黨委6個,聯合黨總支10個,聯合黨支部142個,獨立黨支部390個,黨員共計1.6萬名。每一棟樓,都如同一個內涵豐富的“節點”,給白領黨員帶去午餐、生活、社交、工作、發展等實實在在的“家門口”服務。

天目西路街道57棟商務樓宇裏,每天中午的“一小時”,成了6萬樓宇白領在工作日最期待的時段。通過走進企業,深入調研,街道編制了“幸福一小時”服務清單,整合最優資源針對性地為白領送上精準服務——新東方頂級英語老師每週一次為白領們免費講解商務英語;愛心暑託班送進樓宇,解決白領雙職工家庭的後顧之憂;各類交友活動,幫助忙於工作的單身海歸們找到了意中人……

在靜安的樓宇黨建工作中,聚焦白領現實需求、引進各類服務項目的工作方式是始終如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服務是凝聚白領黨員的前提,只有服務好了,才能把他們凝聚在黨組織周邊。”近兩年,通過對白領需求、服務內容和建設成效的分析,靜安的黨羣工作者們發現,白領不光對就餐、社交等傳統服務項目有需求,他們自我提升和理論學習的迫切性也日益增長,這就要求樓宇黨建不斷提升服務能級。

20xx年,靜安區在既有的組織設置下,又探索成立樓宇聯合黨委。率先成立的恆隆廣場、越洋廣場、靜安中華大廈聯合黨委將樓內各類黨組織資源盤活,讓樓宇黨建功能“換代升級”。前不久,越洋廣場內的一家外企就提出,想給員工開設一堂講述“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內容的課程。通過樓宇聯合黨委對接街道黨建資源,很快邀請來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的教授,把一堂生動的黨課開進了外資企業。

除了樓宇內的黨建服務站,靜安還有一個能為域內所有白領黨員提供服務的功能“中樞”——白領驛家兩新組織促進中心。成立十年,這家社會組織已經吸納了近7萬名白領會員,開展各類活動1300餘場,其中有社交品牌“緣來一家人”,有關注白領身心發展的“驛家心SPA”、“文驛星空間”、“驛家樂學堂”,有引導白領參與社會公益的“公益也時尚”。

正是有了諸多服務品牌的積累,20xx年,白領驛家全新打造了“築夢憶初心”品牌活動,並推出白領思政研修班、“舉着黨旗去旅行”行走黨課、“我的青春是你的年輪”主題論壇等活動,進一步凸顯黨建引領的政治內核。不久前,全國“兩會”剛剛閉幕,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著名主持人曹可凡便來到靜安核心商圈,為台下的百餘名白領做了一場有關兩會精神的報告演説。這是白領驛家兩新組織促進中心推出的“我的青春是你的年輪”20xx年首場講座,會場上掌聲不斷,白領們聽得津津有味。

亮出黨員身份很“酷”

在靜安越洋廣場歐萊雅公司黨員員工工位上,常會看到這樣的標籤:“確認過眼神——你就是黨員”“有困難找黨員”,字體活潑,顏色鮮明。從20xx年歐萊雅公司成立第一個黨支部,到今天的第五個,並設了總支,公司裏170餘名黨員,每次參與“企業公民日”“黨員公益日”,還會把“call me黨員”的貼紙粘在衣服上。Call me,有“叫我”的意思,也有“隨時找我”的意思。顯然,黨員是讓他們感到驕傲的身份。

近年來,通過開展細緻入微的樓宇黨建服務,靜安區打動了一大批白領黨員主動參與黨建工作,亮出黨員身份,凝聚在黨組織周邊。歐萊雅公司便是典型的例證:通過將“企業公民日”與“黨員公益日”有機融合,歐萊雅的每一位黨員都有深入社區開展志願服務的機會。校園義賣助學、關愛農民工子女、社區美粧教學……每一次服務,不僅黨員衝在最前面,就連公司的外籍老總們也要來“蹭熱點”,他們會戴上“黨員好夥伴”的標籤,與白領黨員們一同上街、進社區,貢獻力量。

位於安遠路上的外企公司玫琳凱,白領黨員帶頭推動企業內垃圾分類工作,不僅門口垃圾箱房乾淨整潔,可以邀請客户到內部參觀,還和附近的“兄弟單位”合作處理餐廚垃圾。原來,在江寧路街道的幫助和指導下,玫琳凱成立了推廣垃圾分類的跨部門工作小組,並在街道牽線下與同區域內的企業同樂坊合用一台餐廚垃圾處理“神器”,能夠實現垃圾減量化90%以上。

“兩新”組織主動與社區互動,參與社會治理,這是靜安樓宇黨建的重要功能外延。通過組織機制凝聚在一起的白領黨員,不但在自身的崗位上發揮引領作用,更主動亮出黨員身份,在更廣闊的社會天地獻力獻智。南京西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蔣春海告訴記者:“白領黨員不僅僅關心自己的事,關心樓宇能為他們提供什麼服務,而且積極參與社區裏的老房加裝電梯、周邊的街面環境、城市更新等話題討論,街道組織的各類公益慈善活動,他們也積極投身。”

今年2月,白領驛家兩新組織促進中心發起對口扶貧公益行動。這是上海首個面向社會廣泛發起、“兩新”組織和白領羣體自發參與的對口扶貧項目,靜安白領通過認領對口扶貧地區少年兒童的999個願望,募集7-12歲少年兒童圖書1萬本,將為對口扶貧地區國小——巴楚一小建設1個“益家盟·小胡楊圖書室”。活動當天,大屏幕顯示的認領和捐贈數據不斷攀升,最終在活動結束前,靜安白領助力對口扶貧公益行動的公益目標超額完成。

黨建為樓宇經濟添動能

位於靜安區的185幢重點商務樓宇裏,税收“億元樓”69幢,“月億樓”9幢。活躍的樓宇經濟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土壤和空間,而生動活潑、紮實有效的“兩新”黨建又為樓宇經濟添磚加瓦。數據已然説明問題:在20xx年度靜安區文明單位的評選中,樓宇裏的“兩新”黨組織榮獲文明單位稱號的佔比全區單位25%;90%的靜安區五星級“兩新”黨組織,同時也是靜安區文明單位。

高服務能級的黨建工作提升了靜安樓宇的品牌和知名度,最終形成了樓宇和企業雙贏的局面。凱迪克大廈黨總支書記肖素華告訴記者,這棟商務樓雖已有些“年紀”,硬件條件在整個靜安區範圍內不算好,可入駐率卻達到100%,白領們不但認可樓裏的黨建工作,甚至還把肖素華等一批黨羣工作者當作“自己人”,有煩惱有困難願意找“肖老師”們傾訴。“凱迪克大廈裏的企業已經是老鄰居了,好多公司幾年前就想搬進來,可就是等不到空位。”肖素華説。目前,靜安區50個建立黨建服務站的樓宇入駐率均達到95%以上。

在靜安寺街道,記者還看到一個樓宇內黨建與經濟相互促進的實證。集商務、百貨為一體的越洋廣場是靜安寺商務樓羣中耀眼的一顆星,這裏集聚着摩根大通銀行、國際醫藥巨頭衞材藥業、勃林格製藥、國際專業投資諮詢機構羅思諮詢等知名外資企業45家。近年,越洋廣場聯合黨支部創新黨建模式,從整合資源開始,推行樓宇黨建融入商務區微網格。通過把政府服務企業的資源整合於微網格內,將資源按需科學配送至商務區。

在商務區微網格里,街道總工會、婦聯、靜安寺商圈企業服務中心等服務項目,分別導入商務區勃林格殷格翰投資公司、璞麗酒店、衞材藥業公司、越洋弘進物業、芮歐百貨等企業;“上海最美書店”鍾書閣靜安店盤活利用,作為商務區微網格黨羣活動中心,為白領舉辦讀書沙龍、兒童教育論壇、健康講座、書香伊人等公益活動……進駐商務區的各單位共享共建,“同住一片區,齊唱一台戲”,共同促進“兩新”組織、經濟健康發展。過去一年裏,歐萊雅(中國)、衞材藥業公司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越洋弘進物業、勃林格殷格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榮獲靜安區文明單位;衞材藥業公司榮獲上海市巾幗文明崗;鍾書閣榮獲靜安區工人先鋒號,企業和樓宇在黨建這面旗幟的引領下,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靜安樓宇黨建從最開始的建立黨組織、凝聚黨員,經歷了創新黨建工作、服務白領羣體的過程,現在邁入優化組織設置、黨建引領發展的新階段。”靜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孫明麗説。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 篇2

城市快速發展,基層治理面臨新挑戰,如何讓市民享有更加優質的生活?湖南長沙市用基層黨建引領城鄉社區治理,探索一系列工作新路徑,將支部建到小區,建立各級黨組織聯動體系,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吸納多方力量,解決百姓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

小區樓頂:菜園變樂園

支部建在小區,協調各方力量

趁着好天氣,長沙市民楊厚紅洗好牀單被套,拿到樓上屋頂晾曬。呼吸着新鮮空氣,再和鄰居們聊會天,好不愜意!

不過,時間倒回幾個月前,這片屋頂卻是另外一幅景象:水泥紅磚砌成“圍牆”,把屋頂的空地分成一丘丘、一壟壟,裏面栽種着各類蔬果。泥巴滿地,蚊蟲鼠蟻肆虐,還伴有陣陣惡臭。

“過去20xx年,種菜人數發展到16户,菜園幾乎佈滿整個樓頂。”在長沙瀏陽市淮川街道北正社區鴻宇小區,楊厚紅是第一批入住的居民,見證了菜園的“野蠻擴張”,對此苦不堪言。

有的人還用上了自家“生產”的“有機肥”,臭氣熏天、招惹蚊蟲。

意見最大的要數住在21樓的張衞國。他的孩子是過敏體質,一到夏天,家裏蚊蟲格外多,孩子身上佈滿大紅疙瘩。為此,張衞國屢次提意見,還放出“狠話”:“如果樓頂菜園不清理,就不交物業費。”

小區業委會多次商議,物業公司反覆要求種菜業主清理,卻效果甚微。種菜業主也不理解:“我一不打牌賭博,二無不良嗜好,種點小菜怎麼就不行?”

“屋頂菜園”是城市小區治理難的一個縮影。針對小區治理難,長沙將支部建在小區裏,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作用,建立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多方主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制,集中解決小區治理中的突出問題。

鴻宇小區的黨支部建起來了,黨羣議事有了平台,第一項工作就是把“話筒”交給羣眾——上門走訪、徵求意見。

根據羣眾呼聲,支部確定了黨羣議事會的第一個議題——解決“屋頂菜園”難題。黨羣議事會,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支部黨員、小區居民、物業公司、業委會代表、街道城管辦工作人員等齊聚一堂。

“這次動真格了!”見到這樣的陣仗,許多種菜業主不願再犯眾怒,當即表態願意清理。最終,活動形成了決議:一週內,種菜業主自行處理菜園裏的蔬菜。一週後,物業公司“拆違”、清土。

歷時兩個多月,樓頂1000多平方米菜園清理得乾乾淨淨。“這些用來‘圈地’的紅磚別浪費了,建幾張桌子凳子,還能用來休閒。”有居民向小區黨支部提議。小區黨支部把民意轉達給物業,不僅在屋頂拉起數條晾衣繩,還修建了4張方桌、十幾條凳子。

“屋頂菜園”成了“空中樂園”,張衞國倍感欣慰,主動補繳了物業費。

社區:城中村變桃花源

話語權給羣眾,志願服務靠羣眾

雨花區侯家塘社區是長沙最繁華熱鬧的地方之一。一大早,紅旗區四片的“紅管家”志願服務隊開始巡邏。

一輛小轎車從主幹道拐進來,停在紅旗廣場旁的路邊。70歲的志願者李玉梅趕忙上前,“小夥子,這裏不能停車。”

“為什麼不能?”

“你堵住了居民出行的‘生命線’。”李玉梅遞上一份宣傳單,底氣十足。

隨後,好幾名志願者過來勸説。車主一看情況“不妙”,當即駕車離開。

紅旗區四片是開放式老舊社區,但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居民樓乾淨整潔,小汽車、電動車擺放整齊,道路暢通無阻。

“這離不開‘紅管家’志願服務隊等居民組織。”侯家塘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青春説,“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是社區由亂到治的‘法寶’。”

三四年前的紅旗區四片,居民樓又老又破,下水道經常堵塞,車輛亂停,到處是違章建築,治安狀況也不好。侯家塘社區黨委書記周湘玉説,恰逢市裏實施社區全面提質提檔三年行動計劃,對社區進行多方位“升級改造”,紅旗區四片納入首批計劃。

要想讓羣眾滿意,還得把話語權交給羣眾。社區黨員幹部多次上門徵集改造意見,然後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對改造項目投票表決,形成改造“清單”,包括線纜“下地”、安裝監控攝像頭、規劃停車位、拆除違章建築等。

“如果沒人操心,可能會出現‘豆腐渣工程’。”李玉梅有着30多年黨齡,熱心社區事務,她叫上幾個黨員和樓棟長,決定把片區提質改造“管起來”。

他們白班為工程質量“挑刺”:一旦發現磚頭開裂、瓷磚鬆動等問題,立馬要求返工。晚班為治安“護航”:幫助施工方“把守”建築材料,防止被盜。

“改造容易管理難,不能又回到亂七八糟的樣子。片區的事,我們要繼續管下去。”在社區黨委的引導下,巡邏隊員成立了“紅管家”居民自治委員會,巡邏隊也命名為“紅管家”志願服務隊。

今年以來,“紅管家”居民自治委員會制定了片區管理公約、停車管理公約、廣場舞公約等。無論是遛狗、跳舞還是車輛停放等,許多生活細節都有了明文規定。志願服務隊成員輪流值班、維護秩序,大家的規矩意識越來越強,“這幾年,我們就像住在城市裏的‘桃花源’。”78歲的黃靜純奶奶説。

街道:由各抓一塊變共建互補

整合區域資源,對接發展需求

“不好了,1棟507室着火了!大人不在家,一個小孩被反鎖在家裏,逃不出來……”

“打119了嗎?”“打了。”“試試從窗户救孩子,我們馬上就到!”

去年秋天,晚上10點多,長沙市嶽麓區洋湖街道洋湖和園小區宏遠物業公司接到電話,公司黨支部書記劉海雲帶上值班人員,迅速趕往失火業主家中,用滅火器撲滅了燃燒的電風扇、牀墊和櫃子。消防車到達前,大火已徹底撲滅,沒有人員傷亡。

提起宏遠物業,居民讚不絕口。而這家服務周到的物業公司,是基層黨組織扶持當地農民創辦的自主品牌。

近年來,洋湖街道徵拆後,原本以農業為生的村民不能再種田,開始為生計發愁。街道黨工委認識到,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必須滿足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扶持“新市民”創業就業。在街道黨工委“牽線搭橋”下,洋湖街道連山村農民劉海雲和鄉親們入職一家物業公司,開始了轉型的“學習之旅”。

劉海雲開過拖拉機,當過泥水匠,卻不瞭解消防知識。他從消防驗收學起,熟悉消防設施的安放和使用、消防水管的走向和水壓,以及如何逃生等。村民謝建良入職後從保安崗位幹起,如今連管網維修等複雜問題,也難不倒他……

學成後,謝建良、劉海雲和5個農民一起,湊齊100萬元,成立長沙宏遠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宏遠物業公司不僅成立了黨支部,還主動申請加入連山村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和其他成員單位共商共議、服務羣眾。“過去,我們只憑借幹物業的經驗改進服務,成效並不明顯。現在,從其他成員單位學到先進的工作經驗,我們的服務理念、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劉海雲告訴記者。

從過去的各抓一塊,到現在的共建互補,這幾年,洋湖街道藉助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平台,共幫助4000多名農民穩定就業。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 篇3

“黃老,我給您修電源插座來了!”3月11日中午,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長青街道甘子衝社區在職黨員劉峯,利用午休時間,幫助78歲的社區居民黃更洲更換了家裏損壞的4個電源插座。此前一天,他從社區在職黨員志願服務羣瞭解到黃更洲老人的需求,經營電器業務的他主動認領了老人的心願。

20xx年,婁底市面向城鄉精準扶貧户、低保户、殘疾人士、留守兒童等困難羣體,開展“黨員進基層·情暖微心願”志願服務活動。廣大機關在職黨員在為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中,大力弘揚志願精神,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婁底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江克美説:“想要一個新書包,想和長期在外打工的父母視頻通話,想到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這些心願雖然很小,但很具體,對困難羣眾來説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和難題。”

熊美祥是婁星區大科街道小科社區居民,原婁底化工總廠下崗職工,全家共4口人,妻子失業,兩個小孩在校讀書。20xx年以來,因患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熊美祥先後做了4次手術,醫療費用超過40萬元,目前還欠債28萬元,屬於因病致貧的城市困難羣眾。

熊美祥渴望有一台空氣淨化器配合康復治療,婁底市發改委機關黨支部的32名在職黨員集體認領了他的心願。20xx年1月15日,婁底市發改委機關黨支部將一台價值約1500元的空氣淨化器送到了他的家中,同時,還為他募捐了5000元慰問金。

婁底市文明辦副主任毛肖燕表示,經過甄別的“微心願”在線上線下實時動態發佈,由在職黨員自願認領,實現了志願服務供需的精準對接,最大限度發揮了“黨員進基層”的影響力,也提高了羣眾對黨員志願服務的滿意度。

大方村是位於漣源市茅塘鎮的一個貧困村,全村8.3平方公里,現有34個村民小組,4514人,貧困户126户,貧困人口349人。駐村幫扶工作隊在收集困難羣眾“微心願”的過程中瞭解到,部分貧困户家庭留守兒童常年得不到父母生活上的照顧和陪伴,提出想由父母陪同好好遊玩一次。20xx年8月2日,在駐村幫扶隊的組織下,10多名留守兒童在家長的陪同下,前往“長沙世界之窗”進行了一次愉快的親子游。

婁底市一縷陽光藝術團所有成員都是殘疾人士,他們酷愛音樂,有一個登台表演的共同心願。正好婁底市要舉辦一場學雷鋒主題文藝會演,社區決定讓一縷陽光藝術團參加,並組織黨員志願者為他們的節目伴舞。

江克美説,自20xx年啟動“黨員進基層·情暖微心願”志願服務項目以來,婁底市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不僅在“微”字上做文章,還結合脱貧攻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社區聯點幫扶等工作,廣泛發動黨員幹部積極參與。3年來,參與學雷鋒服務的黨員志願者有38000多人次,圓夢“微心願”320xx多個,累計捐款捐物價值700餘萬元。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 篇4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堅持以“民心黨建”工程為統領,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在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人才集聚、基礎建設上精準發力,抓黨建促脱貧攻堅,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保障力,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抓政治建設增強組織力。堅持把黨的基層組織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在脱貧攻堅、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一是加強思想教育。組建3800多個宣講團(隊),採取大宣傳、大宣講、大培訓、大研討等形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20xx年,全市累計開展宣講2萬餘場次,覆蓋人羣127.8萬人次。同時,創新學習方式,依託銅仁市智慧黨建一體化平台和銅仁組工微信公眾號每日一學欄目,對黨員學習進行積分管理,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二是團結動員羣眾。深入開展“兩走進·兩感恩”“七進”“六千兩賽”等系列活動,把“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教育和“黨的政策好、人居環境好、社會風氣好、幹羣關係好”作為宣講內容,使黨的意志、黨的聲音、黨的要求及時到達基層,轉化為黨員、羣眾的行動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羣眾組織起來,最廣泛、最有效地動員一切力量參與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同時,緊扣護民生、促脱貧,深入實施扶貧民生領域“蠅貪”整治三年行動,立案查處了一批羣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進一步提升羣眾的幸福感和信任度。三是引領基層治理。紮實推進“民心黨建+X”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以“民心黨建”為統領,深化拓展組織體系建設、完善民主議事制度、健全法律服務機制等12條為“X”要素,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民主協商機制、羣團帶動機制、社會參與機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黨的旗幟在每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抓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把每個基層黨組織都建成堅強戰鬥堡壘。一是深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按照新修訂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黨支部工作條例,明確“9+X”(9,即組織設置標準化、隊伍建設標準化、工作職責標準化、黨員管理標準化、組織生活標準化、活動陣地標準化、工作載體標準化、運行機制標準化、基本保障標準化;X,即特色黨建品牌化。)村(社區)黨組織創建標準,持續推進強基固本三年攻堅行動,定期對推進情況進行調研評估,集中命名一批市級示範基層黨組織。截至目前,已打造抓黨建促脱貧攻堅示範村58個,1550個村完成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三是推動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紮實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通過實施常態化選優配強、多元化培訓提能、制度化履職管理、人本化激勵關懷、持續化投入保障等措施,構建“選優、育強、管好、厚愛、保障”培養鏈,着力鍛造一支講政治、有本領、重公道、有威信、帶頭髮展、帶領致富、帶動和諧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截至目前,在現有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有致富能手927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354人、復轉軍人82人、返鄉創業農民工110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43人。三是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生力軍”作用。按照第一書記必須是處科級幹部或後備幹部,駐村幹部必須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在編在崗工作骨幹,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必須是處科級幹部的標準,選派6564名駐村幹部和1553名第一書記進駐貧困村和後進村黨組織開展幫扶,同時,堅持嚴管與厚愛相合,督促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在脱貧攻堅一線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抓人才集聚增強戰鬥力。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脱貧攻堅的重要支柱,充分發揮人才的引領、帶動、示範和促進作用,為脱貧攻堅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一是建強“三農”工作隊伍。紮實推進支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助力脱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把到脱貧攻堅一線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的重要途徑,遴選108名優秀年輕幹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選派319科級幹部進入村“兩委”班子,拓寬基層和深度貧困村公務員招錄渠道,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同時,制定出台《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助推一區五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將黨委(黨組)書記抓人才工作納入黨建述職內容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二是培育農村實用人才。持續開展“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紮實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強鄉村能工巧匠、種田能手、農技服務人員和教育衞生、旅遊文化等人才的培養,大力培育各類“土專家”“田秀才”。同時,組建10支產業扶貧督導組,組織80餘名中級職稱以上專家分赴10個區縣,採取“送經驗、送辦法、送技術”等方式,幫助農村人才發展致富產業。三是回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印發《關於春節前後做好返鄉農民工座談走訪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級黨組織通過召開返鄉農民工代表座談會、經驗交流會、院壩會等形式,介紹中央、省、市脱貧攻堅政策、本地發展規劃、農村產業革命重大機遇,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等,鼓勵有想法、有幹勁、有能力、有意向的返鄉農民工,抓住家鄉發展的重大機遇和就業創業的好形勢、好前景,積極投身家鄉建設,帶領貧困羣眾發展生產、脱貧致富。

抓基礎建設增強保障力。堅持真心實意重視基層,真金白銀投入基層,切實做到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務下沉,為基層黨組織提供實實在在的保障。一是加大基層投入力度。認真落實村幹部“基本報酬+任期報酬+績效報酬+養老保險”制度,全市村幹部報酬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2339元、最高標準為3777.8元,對抓黨建促脱貧攻堅中獲得1次市級以上表彰或連續2次獲得縣級表彰的58名村幹部,在任期內享受副科級幹部經濟待遇,對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的1702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年終績效獎金在所在單位考核等次上浮10%比例給予獎勵,進一步調動了脱貧攻堅一線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同時,整合財政資金和項目資金,全面落實鄉鎮、村“五小”工程(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室、小文體室)建設,切實營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環境。二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助推精準脱貧的指導方案》,要求各地每年整合20xx萬元項目資金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產業,每村按50萬元入股到經濟組織,帶動產業發展,並實行“6.5%的固定分紅+經營收益分紅”。同時,加大深度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的投入力度,在其它政策疊加的基礎上,要求區(縣)再按每村10萬元的標準安排引導資金髮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截至目前,全市90.3%的村集體經濟積累均超過5萬元,其中:“雙超村”(村集體經濟積累超百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的村)有26個。三是關心激勵基層幹部。深入貫徹激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意見和脱貧攻堅一線關懷激勵機制,加強對基層幹部特別是戰鬥在脱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幹部的關懷激勵,落實激勵保障各項政策措施,拓寬晉升渠道,促進他們更好地擔當作為、幹事創業。20xx年,全市提拔重用一線幹部783名,其中縣級幹部49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99名、鄉鎮和縣直部門幫扶幹部635名。拿出150個職位面向優秀村幹部、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等招錄公務員。

實施基層黨建促進黨建凝聚力 篇5

今年春節過後,江蘇張家港市主幹道上悄然出現很多帶有“紅堡”字樣的道路指示牌,格外醒目。市民跟着這些指示牌,便能到達各個“紅堡”陣地。不僅如此,市委組織部還印製發佈《張家港紅堡地圖》,只要一圖在手,就可以精準鎖定遍佈城鄉的紅色“座標”。

近年來,張家港市大力實施基層黨建“紅堡”工程,推進市、鎮、區域、村(社區)、基礎網格五級“紅堡”陣地建設,織密基層黨建陣地網絡,打造基層10分鐘黨建圈。按照“一室多用、集中服務、共建共享”原則,利用村(社區)公共用房、閒置農房、農業產業基地、村(居)民活動室等現有陣地,打造黨羣睦鄰坊、民生茶館、老孃舅工作室等特色鮮明的網格黨羣服務驛站。

如今,隨着“紅堡”工程的全面實施,各類“紅堡”陣地綻放出千姿百態,勾勒出基層黨組織一幅幅全新畫像:對於在張家港市實訓基地參訓的黨員來説,它是一個在互動體驗中提升黨性的“實境課堂”;對於金港鎮袁家橋村村民來説,它是可以一邊喝茶一邊向村幹部反映問題的“民生茶館”;對於建築工地的工友們來説,它是一個可以在勞累一天後放鬆休閒、看書上網的“先鋒港灣”……

一把標尺 實時監測

張家港市一干河東路,靠近沙洲湖處,有一台黨員積分自助兑換機。黨員在手機上打開“張家港先鋒”平台,憑藉積分可以隨時換取鑰匙扣、水杯、圍巾等文創產品。“這些兑換物是特殊定製的,上面印有我們黨建形象代言人‘沙沙’‘洲洲’的卡通形象,非常受歡迎。”張家港市委組織部黨管科科長沈禮強説。

20xx年9月,該市出台黨支部“堡壘指數”和黨員“先鋒指數”考核管理辦法,兩個指數成為實時監測、動態反映、綜合考評基層黨建工作的一把標尺。

“部分支部存在黨員管理不嚴、‘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到位、主題黨日活動流於形式的問題,甚至出現一些空殼支部。”張家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樊建兵説,“這些問題如不有效解決,基層紅堡將變得有名無實。創新實施兩個指數,則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黨支部一年開展活動少於6次就會被一票否決;黨員如果在參加組織生活、教育培訓中弄虛作假,也會被扣分……兩個“指數”的考核採用百分制,以年度為週期,根據實際積分對黨支部和黨員進行星級評定,並將考評結果作為評先評優、考核任用的重要參考。

為確保兩個指數考核公正、準確、有效,該市推廣使用黨的組織生活紀實系統,黨支部只需登錄“張家港先鋒”微信公眾號,利用人臉識別功能進行在線簽到,活動結束後將自動生成活動大數據,實時掌握支部組織生活開展情況。

三項機制 豐富內涵

在實施“紅堡”工程中,該市積極探索“網格支部”“行動支部”“整轉支部”等新機制,不斷豐富黨支部建設新內涵。

支部建在網格全覆蓋。該市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網格化工作,探索把支部建在網格上,形成“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埭組(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定格、定員、定責、定點精細化管理,讓黨組織植根村社肌理、黨員走到羣眾身邊,使羣眾感到組織就在眼前、有事就找網格員、辦事就在家門口。

黨員帶頭專啃硬骨頭。堅持支部建在一線,作用發揮在一線,該市根據有具體行動項目、有特色行動品牌等“六個有”要求,建立130多個“行動支部”,引領帶動廣大黨員在鄉村振興、脱貧攻堅、長江大保護等重大工作任務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啟動出口機制動真格。在錦豐鎮書院社區部分黨員因為在外地工作,黨組織關係沒有及時轉接,不能正常參加黨組織生活,導致黨員積分少於60分。針對這一情況,錦豐鎮分3個片區試點組建“整轉支部”,對全鎮後進黨員開展為期一年的常態化學習教育。一年學習期滿後,考核評議合格的黨員,其黨組織關係轉入原支部;如仍舊不合格,則延長學習教育期一年;延長期結束後還不合格,將啟動黨員出口機制,按相關規定進行出黨處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90q66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