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自我鑑定 >自我評價 >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自我評價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自我評價

產生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是在班級教學進度很慢很慢,教學設計總也完不成,連續多堂課總得專門的進行課堂管理,組織學生紀律—“課堂秩序,想説管你不容易”。在一次班會課中和學生一起討論研究這個問題,反思中,大家對課堂秩序難以管理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其中有一點就是自己表現慾望非常強烈,急於展示自己,不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或關注他人的行動。根據學生們的反饋狀態,我發現,學生不會傾聽是導致很多課堂秩序混亂、課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當我及時學習,思考努力改變現狀一段時間後,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老師都感到輕鬆愉悦,每每想起,深感反思性教學評價對自身及教學的提高極其重要。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自我評價

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但教師對教學的引導、駕馭,對教學的實際意義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大家一致肯定要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老師自身的素養和水平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的培訓也勢在必行,成為了教學管理中首要的任務和目標。但僅靠培訓是不夠的,要在根本上促進教師的成長,更關鍵的在於教師自身在教學中的反思和評價。眾多的研究表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教學。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通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傳統課堂教學評價往往以他人評價教師為主,教師大多處於被動受檢查、被評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能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單方面的評定不能很好的引發教學思想的溝通和碰撞,評價意見也較難被理解、接受、內化。只有通過自評,才能很好地促使教師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並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重建,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説反思與重建的過程既是評價發展和改進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過程,更是教師個體成長的過程。我校在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除了重視聽課者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外,也十分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性自我評價,要求教師從評價的不同角度切入,打開反思之閘門

一、從教師自身在課堂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來作出評價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體驗、內在價值往往是受忽略的。即使是現在進行的一些教育教學改革,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發揮、學生個體體驗時,同樣忽略了“教師情感體驗”這個極其關鍵、起着中介作用的因素。試想一下:如果教師本身沒有積極的態度,沒有成功、愉悦的情感體驗,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又如何能夠讓學生養成積極、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如果説學生需要在教師創設的和諧氛圍中、在豐富多樣的活動情境中獲得生動活潑地發展;那麼教師情感、態度同樣需要關注,他們也同樣需要一個寬鬆的環境來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需要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唯其如此,才能保證學生的發展。教師和學生一樣,首先是一個生命個體,因此,“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體現”。教學結束,教師要對自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體驗作出提問、反思:“我和學生在整個課堂上感覺快樂嗎?這堂課對於師生雙方來説上得有價值嗎?這堂課的活動效果和我原來想象的一樣嗎?有沒有讓我覺得特別滿意或不滿意甚至遺憾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自我評價,有效地促進教師對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和學生表現進行回顧,從師生、生生交流對話的每一個細節感悟課堂,從師生、生生共同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審視課堂,有效地幫助教師感受、體驗課堂的生命活力和價值取向,使課堂真正成為人本化的課堂。這種發自教師自我情感體驗的反思,更能自覺地帶動教師對自己教學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機智、教學語言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學中出現的這個亮點環節,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給我以什麼啟示呢?”“為什麼在課堂上會出現這樣的不盡人意的現象呢?問題出在哪裏呢?”這種自覺的反思,發自教師內在的體驗能強化正確認識,鞏固已有的經驗,進而揭示教學基本規律,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再實踐,最後昇華為一種教學理念。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問題,自主地決定改進教學的策略,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學會教學”。 二、從教師、同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反饋來作出評價

藉助教師、同行對自身教學的評價來進行反思作出自我評價,是教師迅速成長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通過教師、同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反饋,教師可客觀冷靜地分析、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而且可以聽取和吸收他人的寶貴經驗,取長補短,以求得課堂教學的完美。記得前兩天我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自己感覺到還是深鑽了課程的,但是,當年級組一起分析課時,聽課老師提出了一點説,孩子們的確感到了中華不振,但是有沒有思考一下,中華不振的原因,我突然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聽取了聽課教師的評價反饋後,對自己的教學作出了反思,並寫了一篇教後手記。我在手記中寫道:教學是人本化的,是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是一項育人工程。學生在課堂中不單單是學會認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這樣的理解,然而卻沒得到昇華的問題,我怎麼會沒有引起重視呢?而且從這裏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課堂中學生的問題就是我們探究的主題,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教書匠,而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引導者。我當時要是能抓住這個目標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不是更能有效地讓學生悟出不敢懲處正是中華不振,懦弱的最直接的原因,從而對周恩來從租借回來後的沉思以及在沉思什麼就可以水到渠成的流出來了嗎?由此想到通過評者的點撥,加上教者的自我反思,用教學後記的形式、手段來表達,就能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真正發展教師專業水平提供服務和保證。

三、從學生參與課堂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反映來作出評價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人,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情感體驗,對自我的課堂學習情況的評價更能準確地反映出教學的有效度,反映出作為共同學習體的師生雙方的參與態勢和互動效果。所以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課堂參與評價表的反映情況來作出分析、評價、反思。通過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對評價中呈現的一些具體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間接地瞭解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和感受,可間接地來審視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從而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你覺得這節課有趣嗎?”從學生對課堂興趣的調查中,可以從“十分有趣”“有趣”“不太有趣”“沒趣”這四類不同答案的具體數據中掌握學生對這堂課的情感體驗,這種通過學生的評價來透視課堂教學的成效是十分可靠和可信的。同樣,“這節課上你起來回答了幾次問題?” “你在這節課中發現、提出了幾個問題?解決了幾個?分別是怎麼解決的?”通過這樣的自我評價,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討論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比較具體的瞭解,對學生在課堂中所呈現的問題意識的培養和訓練狀況也能瞭如指掌,對學生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助於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採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 除了參考學生自我評價,也可觀察同學之間的互評,如“這節課上你最佩服誰?為什麼?”“哪一位同學的表現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這節課上,誰給了你很大的幫助或啟發?”還有和學生的座談中獲得的信息都可作為教師評價反思課堂教學的一個依據和標準。

四、從同類課的課堂教學情況的比較來作出評價

虛心向同行學習,通過與同一題材的課堂教學情況的比較來對自我課堂教學作出評價,是教師自我提高的一條捷徑,值得我們提倡和發揚。在上完課後,我們可以找一些同課題的錄像課資料來觀看、剖析,然後與自己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作比較、找差距,通過不斷地切磋、琢磨,最後完成總結經驗、獲取教訓、不斷完善的反思性過程,達成教師在教學中主動反思、在反思中迅速成長的理想境界。

上完課後,也可以主動去聽教研組中其他教師上這同一課題的課,然後進行參照對比,對自己比較成功的做法要及時加以總結和優化,對雙方不同的做法要客觀地加以分析,要實事求是地提出來和老師開展討論、交流、溝通,切忌固執,要虛心、耐心、誠心。特別是針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要談得深刻、徹底,決不能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應作為自我反思的一個重點、一個切入點來看待,要死抓不放,要一抓到底。只有這樣的教學反思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

標籤: 反思 教學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ding/pingjia/nkq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