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活動總結 >活動總結精選 >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精選8篇)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精選8篇)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1

作為老師,培養優秀的學生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有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雖然有家長的不配合,更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可是我們都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儘管良好閲讀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導、教育、反覆訓練鞏固,滴水穿石是習慣行成的關鍵。但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注重閲讀方法指導,重視閲讀興趣培養,就一定會讓孩子們逐步養成閲讀習慣。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精選8篇)

一、重視閲讀興趣培養

教育心理學認為:閲讀是一種由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複雜心理活動,在閲讀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情趣、動機、興趣等也都直接起着調節作用。俗話説:“興趣是的老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課外閲讀習慣的培養是離不開課內的指導的,我開展了評比與展示閲讀筆記;展評手抄報;講評優秀作文;講故事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因為自己豐富的知識,出色的表現,帶來了他人的讚許,由此就可能產生主動閲讀的動力。

二、注重閲讀方法指導

只有掌握了閲讀方法,才能實現自能閲讀的目標。我認為讀書的方法主要來自課內,來自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老師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鑰匙”,因為它幾乎包含了國小階段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揣摩、總結,在閲讀課外書時自覺地運用,也就是“得法於課內,得道於課外”。首先,要求學生讀書時要注意力集中,邊讀邊想,遇到生字生詞能使用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尋求答案。其次,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勤動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外書中圈圈點點,摘錄好詞句及精彩的片斷。還要向學生介紹讀書的順序,拿到一本書應該先看什麼,後看什麼,那些精讀,那些略讀等等。

三、榜樣促進習慣的養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兒童文學家梅子涵教授説得好:“做兒童閲讀的點燈人。”這個點燈人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帶入兒童文學的情境中去,讓他們沉浸其中,陶醉其中,這樣學生就成為了閲讀習慣的奴隸,時刻聽從它的指揮。因此,我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讓孩子手裏都有一本相同的書。這書我提前閲讀後,以講故事方式帶他們一起閲讀,並不斷在過程中設置懸念,以引領他們繼續深入閲讀,在情節最緊張時故意停頓下來,讓學生的想象自由發揮後再閲讀。學生在這樣精彩循環的往復中,欲罷不能。在課堂上,我還有意識地讓一些閲讀好的學生像老師一樣帶領學生閲讀,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許多學生都躍躍欲試。繼而,我又由朗讀示範,講自己的讀書故事到學生朗讀示範,學生講自己的讀書故事等。將學生的閲讀興趣繼續提高,並將閲讀需要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永久地保留下來。在這一榜樣示範中,我還穿插了引導學生在閲讀活動中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以及其他相關資料輔助閲讀,解決閲讀中的問題,同時引導怎樣愛書、護書,注意閲讀衞生等。

四、讓習慣在活動中鞏固

良好的習慣養成有其反覆性,學生閲讀習慣形成也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根據這一心理特點,需加強外在刺激,及時強化等方法,使學生的閲讀傾向自動化。

(1)童話閲讀活動。引導學生閲讀古今中外的童話,瞭解認識童話作家,感受童話作品的體裁特點,並組織學生試着編寫童話故事,選擇童話作品排演童話劇。

(2)經典詩文閲讀節活動。引導學生閲讀中國傳統的詩、詞、文,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並組織學生給古詩編故事,創演古詩情境劇,古詩文朗誦等。

五、評比激勵中讓習慣紮下根

(1)在閲讀活動中,我及時表揚那些敢於質疑,並積極圍繞疑問探究的學生,促進學生在閲讀中勤于思考,主動探究。

(2)定期將學生的閲讀積累本在班上展示。評出閲讀積累做得好的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閲讀與積累相結合,閲讀要動筆墨的良好習慣。

(3)每一次學生習作,我都要求學生用規定的符號畫出自己習作中用上的課外閲讀積累的好詞佳句,並進行評比獎勵,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積累的興趣,形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4)每週評選兩名閲讀之星,以此激勵那些閲讀習慣好,閲讀持之以恆的學生,同時也對正在形成良好閲讀習慣的學生進行促進。

豐富多彩的評比、展示、激勵活動,讓已有良好閲讀習慣的學生,向更高效的閲讀推進,讓正在形成閲讀習慣的學生從成功的體驗中獲得閲讀快樂,從而形成穩定的良好閲讀習慣。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2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教育工作,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活躍校園文化,樹立正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我校至XX年以來一直堅持開展校園讀書活動。我們精心設計積極可行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讀書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文化底藴,營造清風縷縷滿校園的書香氛圍。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以創建“書香校園”為導向,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貫徹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新課程理念。

二、深入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教務處讀書節活動的具體方案。按照活動方案,我們迅速在全校開展了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校園內張貼標語,隨後各班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製作格言精心佈置教室的讀書角,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強勢宣傳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讀書節方案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以身作則,帶頭讀書

要想要學生愛讀書,我們的老師就必須先愛讀書。因此,我校老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加強學習,至少每人讀完一本教育專著,並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為我們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四、建立保障機制

1、固定閲讀時段,校專門為學生準備了至少一節閲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有選擇地閲讀自己喜愛的書籍,並且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成長,這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閲讀、閲讀指導、閲讀交流、閲讀彙報等。

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閲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悦感,從不斷提高的閲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閲讀興趣。

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閲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範學校圖書室、閲覽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閲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閲讀環境,學校圖書、閲覽室全天向學生、教師開放;班級建立圖書角,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閲讀。

4、學校利用閲報欄、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等,營造良好的課外閲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讀書之星”、舉辦“閲讀知識競賽”等活動;舉辦班級讀書會,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堂主陣地,由語文教師主導,讀書節期間每班上1節閲讀彙報課或交流課。內容有演講交流、古詩誦讀、課文故事演説、名言名句賞析等。交流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氣氛活躍。他們談到了開展活動以來閲讀的收穫,並向大家推薦怎樣選擇好書,選擇適合自己閲讀的好書;怎樣合理利用課餘時間,有序讀書;並介紹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樣帶動父母閲讀的實際行動。通過此些交流會,同學們互取所長,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開展徵文比賽,在指導學生大量閲讀的基礎上,認真組織了徵文比賽:如《慶祝建國60週年》,《讀書伴我成長》,《我與家長共讀一本書》等。全校同學熱情高漲,參與面廣,文章質量高,有很多同學獲得不同級別的獎項,同時也湧現出一大批喜愛寫作的小明星,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生活,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舉辦語文古詩詞、名著知識競賽活動。由各班安排舉辦高年級名著知識競賽,中低年級舉辦古詩詞背誦競賽。其中各年級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6,三等獎9名,並設班級優勝獎。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3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閲讀中去,開闊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一)激發讀書興趣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閲讀中去。但我們的學生缺乏閲讀的興趣和習慣,他們學習以外的時間或者看電視,或者玩電腦遊戲,或者在野外玩耍,卻不願意每天看看有益的課外書,而要改變這一現象,需要我們教師去點燃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渴望,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進行的,所以,更需要家長的密切協助。每天學生讀得什麼書,讀了多長時間,由家長簽字。(規定每天必讀半小時)

(二)教會學生讀書方法

課內外結合,教會讀書方法。教師要以課內帶課外,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用課外閲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上的學習,以指導學生課外閲讀:(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後思考所得所感。(6)記。背誦精彩片斷、優美範文。同時又歸納了以下幾種主要的課外閲讀方法:(1)精讀法。在一段時間內,選擇幾篇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都比較完美的作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把它們讀熟讀透。從字詞句、篇章結構、思想內容、表現手法,到讀音、標點符號,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2)瀏覽法。我們需要讀的書很多,可是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為了儘可能地擴大知識面,廣開眼界,必須採取走馬觀花的瀏覽方法。有的文章,是屬資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內容就行;有的文章,雖然重要,但目前對於自己還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記下一個綱目和出處即可。瀏覽,重在廣博,拓寬知識面。(3)跳讀法。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有選擇地讀,與自己需要有關的重點讀,無關的則跳過去不讀。跳讀,重在“為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量。此外,還有快速讀法、做卡片讀法等。課外閲讀,做到精讀和博覽相結合,學生就會獲得廣博的知識和技能,為寫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寫讀書筆記具有明顯的積累功能和表達功能,是提高課外閲讀質量的有效措施,為此,要培養國小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隨讀隨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三)為讀書創條件

課外閲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學校和家庭,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

1、確保有書可讀。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想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首先要供給學生讀物。作為家長,要定期為學生購買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每學期應把圖書館內的圖書輪流借到班級,讓自班級的學生將自己的圖書捐出來設置班級圖書角,同時可以各班級之間調換借閲,這樣就使圖書角靈活增容,有源源活水。另外還由班長到學校圖書室借書,統一借閲、統一歸還。

2、保證了學生的讀書時間。

“君子不可一日無書。”固定課外閲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課外閲讀納入教學計劃,每週安排一節課(週四下午最後一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閲讀指導。平時,讓學生每天帶一本課外書進校門,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閲讀,同學間互換圖書。還特別規定:凡是課堂作業做好了,允許學生取出自己喜愛的圖書閲讀;每天放學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出校門,佈置30分鐘至2小時閲讀等作業。學生有了充足的讀書時間,才能提高讀書效果。

3、推薦閲讀書目。

書籍浩如煙海,如果不加選擇去讀,效果一定不理想。由於國小生年齡小,閲歷淺,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農村學生家長教育觀念淡薄,知識面狹窄,往往對課外讀物的選擇無所適從,僅僅依靠自己的讀書興趣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教師,有必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的推薦工作。

(1)、平時多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作為語文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另外,國小課本中選入的名家名作多是節選,所以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去閲讀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讀該作家的同風格的其它文章。

(2)、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和《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推薦優秀古詩文和名家名著。

(3)、在語文課上,不時向學生推薦一些班級圖書角里的好書。鼓勵學生多讀名著,增加自己的閲讀量,與書交朋友。

(4)、每逢假期,介紹一些好的書刊雜誌,指導家長和學生自願選訂、購買。如果條件允許,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四)檢查讀書效果

為了瞭解學生的閲讀情況,總結閲讀收穫,促進學生認真二自覺的進行課外閲讀,必須重視閲讀效果的檢查,如:檢查學習筆記,舉辦讀書展覽,讀書心得交流,課外閲讀知識競賽等活動。促使課外閲讀的有效進行。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4

本學期,根據期初課外閲讀教學計劃,我備課組進行了積極的研究、探討,經過一學期的語文課外閲讀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瞭解了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趨勢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國小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因此,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閲讀不是遊離於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的課外閲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我們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開展課外閲讀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

二、激發了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閲讀的巨大動力。我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閲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為此,我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裏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閲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琅琅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於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鑑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平時課外詩歌指導時,安排每週背一詩(詞)。在每首詩詞拓展引進時,採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同人異文”(同一作者的詩詞)、“同意異文”(同一情感類型的詩詞)等途徑擴大古詩文的閲讀量。在進行詩文感悟時,以感受為主,理解為輔。主要以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美讀,去背誦,去想象,讓學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我們還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誌。這學期,為了瞭解學生課外閲讀的情況,我們以班為單位辦了一期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

三、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國小生年齡小,閲歷淺,閲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閲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指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閲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説得好:“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閲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筆者認為選擇課物要注意下面幾點:

l)思想健康。好書,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蹟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

2)考慮學生的各方面差異。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閲讀興趣也隨之不同。

3)有趣味性。知識的海洋對於少年兒童有着極大的誘惑力。宇宙的奧祕,諸如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聞,森林中的動物,歷的人物故事,以及關於未來世界的科學幻想„„都會引起他們認識世界的熾烈慾望。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閲讀程度的課外讀物。

2、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閲讀

兒童的意志、毅力、水平與定型的成年人有區別,要克服國小生常見的好奇心和盲目冒進的心理,所以要講究閲讀的先後,閲讀要有計劃地進行。筆者認為安排學生的課外閲讀可從下面三個角度考慮: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遊了藝術殿堂,在平時的課外閲讀教學安排時,我們還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並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信息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信息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信息處理能力。

(2)從體裁考慮。低年級安排兒歌等淺顯的兒童讀物。

(3)從時間上考慮。平時上課時間緊,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書報.

3、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5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閲讀中去。開闊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一)激發讀書興趣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閲讀中去。但我們的學生缺乏閲讀的興趣和習慣,他們學習以外的時間或者看電視,或者玩電腦遊戲,或者在野外玩耍,卻不願意每天看看有益的課外書,而要改變這一現象,需要我們教師去點燃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渴望,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進行的,所以,更需要家長的密切協助。每天學生讀得什麼書,讀了多長時間,由家長簽字。(規定每天必讀半小時)

(二)教會學生讀書方法

課內外結合,教會讀書方法。教師要以課內帶課外,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用課外閲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上的學習,以指導學生課外閲讀:(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後思考所得所感。(6)記。背誦精彩片斷、優美範文。同時又歸納了以下幾種主要的課外閲讀方法:(1)精讀法。在一段時間內,選擇幾篇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都比較完美的作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把它們讀熟讀透。從字詞句、篇章結構、思想內容、表現手法,到讀音、標點符號,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2)瀏覽法。我們需要讀的書很多,可是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為了儘可能地擴大知識面,廣開眼界,必須採取走馬觀花的瀏覽方法。有的文章,是屬資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內容就行;有的文章,雖然重要,但目前對於自己還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記下一個綱目和出處即可。瀏覽,重在廣博,拓寬知識面。(3)跳讀法。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有選擇地讀,與自己需要有關的重點讀,無關的則跳過去不讀。跳讀,重在“為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量。此外,還有快速讀法、做卡片讀法等。課外閲讀,做到精讀和博覽相結合,學生就會獲得廣博的知識和技能,為寫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寫讀書筆記具有明顯的積累功能和表達功能,是提高課外閲讀質量的有效措施,為此,要培養國小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隨讀隨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讀書效果的提高。

(三)為讀書創條件

課外閲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學校和家庭,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

1、確保有書可讀。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想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首先要供給學生讀物。作為家長,要定期為學生購買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每學期應把圖書館內的圖書輪流借到班級,讓自班級的學生將自己的圖書捐出來設置班級圖書角,同時可以各班級之間調換借閲,這樣就使圖書角靈活增容,有源源活水。另外還由班長到學校圖書室借書,統一借閲、統一歸還。

2、保證了學生的讀書時間。

“君子不可一日無書。”固定課外閲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課外閲讀納入教學計劃,每週安排一節課(週四下午最後一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閲讀指導。平時,讓學生每天帶一本課外書進校門,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閲讀,同學間互換圖書。還特別規定:凡是課堂作業做好了,允許學生取出自己喜愛的圖書閲讀;每天放學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出校門,佈置30分鐘至2小時閲讀等作業。學生有了充足的讀書時間,才能提高讀書效果。

3、推薦閲讀書目。

(1)、平時多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作為語文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另外,國小課本中選入的名家名作多是節選,所以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去閲讀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讀該作家的同風格的其它文章。

(2)、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和《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推薦優秀古詩文和名家名著。

(3)、在語文課上,不時向學生推薦一些班級圖書角里的好書。鼓勵學生多讀名著,增加自己的閲讀量,與書交朋友。

(4)、每逢假期,介紹一些好的書刊雜誌,指導家長和學生自願選訂、購買。如果條件允許,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6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增長學生的知識,真正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我校開展了“好書伴我行快樂閲讀”的讀書月課外活動。

1.利用國旗下的演講舉行了“好書伴我行快樂閲讀”動員會。

2.各班利用班隊會組織學生學習“好書伴我行快樂閲讀”讀書活動方案。

3.各班積極組織開展了故事會、讀書心得交流會、賽詩會等。召開“故事會”,讓學生講自己通過讀書獲得的故事;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向其他同學推薦自己讀過的一些好書,大家一起進步;舉行“賽詩會”,開展古詩接龍等豐富多彩的古詩朗誦比賽,讓孩子把看過的口頭表達出來。此外,還有“讀書交流會”、“名人讀書故事會”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4.全校開展了“好書伴我行快樂閲讀”誦讀活動,評選出了等7名同學為“閲讀之星”。

通過開展“好書伴我行快樂閲讀”這一活動,從總體上來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個孩子都從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課外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達到了“好書伴我快樂成長”的活動目的。在整個讀書活動中,同學們在書海中盡情地遨遊,不斷汲取知識,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書是我們校園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願讀書能夠成為孩子們的習慣和樂趣,讓他們在溢滿書香的班級和校園中成長、進步!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7

(一)激發讀書興趣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閲讀中去。但我們的學生缺乏閲讀的興趣和習慣,他們學習以外的時間或者看電視,或者玩電腦遊戲,或者在野外玩耍,卻不願意每天看看有益的課外書,而要改變這一現象,需要我們教師去點燃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渴望,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進行的,所以,更需要家長的密切協助。每天學生讀得什麼書,讀了多長時間,由家長簽字。(規定每天必讀半小時)

(二)教會學生讀書方法

課內外結合,教會讀書方法。教師要以課內帶課外,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用課外閲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上的學習,以指導學生課外閲讀:(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後思考所得所感。(6)記。背誦精彩片斷、優美範文。同時又歸納了以下幾種主要的課外閲讀方法:(1)精讀法。在一段時間內,選擇幾篇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都比較完美的作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把它們讀熟讀透。從字詞句、篇章結構、思想內容、表現手法,到讀音、標點符號,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2)瀏覽法。我們需要讀的書很多,可是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為了儘可能地擴大知識面,廣開眼界,必須採取走馬觀花的瀏覽方法。有的文章,是屬資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內容就行;有的文章,雖然重要,但目前對於自己還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記下一個綱目和出處即可。瀏覽,重在廣博,拓寬知識面。(3)跳讀法。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有選擇地讀,與自己需要有關的重點讀,無關的則跳過去不讀。跳讀,重在“為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量。此外,還有快速讀法、做卡片讀法等。課外閲讀,做到精讀和博覽相結合,學生就會獲得廣博的知識和技能,為寫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寫讀書筆記具有明顯的積累功能和表達功能,是提高課外閲讀質量的有效措施,為此,要培養國小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隨讀隨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讀書效果的提高。

(三)為讀書創條件

課外閲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學校和家庭,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

1、確保有書可讀。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想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首先要供給學生讀物。作為家長,要定期為學生購買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每學期應把圖書館內的圖書輪流借到班級,讓自班級的學生將自己的圖書捐出來設置班級圖書角,同時可以各班級之間調換借閲,這樣就使圖書角靈活增容,有源源活水。另外還由班長到學校圖書室借書,統一借閲、統一歸還。

2、保證了學生的讀書時間。

“君子不可一日無書。”固定課外閲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課外閲讀納入教學計劃,每週安排一節課(週四下午最後一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閲讀指導。平時,讓學生每天帶一本課外書進校門,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閲讀,同學間互換圖書。還特別規定:凡是課堂作業做好了,允許學生取出自己喜愛的圖書閲讀;每天放學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出校門,佈置30分鐘至2小時閲讀等作業。學生有了充足的讀書時間,才能提高讀書效果。

3、推薦閲讀書目。

書籍浩如煙海,如果不加選擇去讀,效果一定不理想。由於國小生年齡小,閲歷淺,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農村學生家長教育觀念淡薄,知識面狹窄,往往對課外讀物的選擇無所適從,僅僅依靠自己的讀書興趣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教師,有必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的推薦工作。

開展課外閲讀的活動總結 篇8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注重閲讀方法指導,重視閲讀興趣培養,就一定會讓孩子們逐步養成閲讀習慣。

一要重視閲讀興趣培養。

教育心理學認為:閲讀是一種由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複雜心理活動,在閲讀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情趣、動機、興趣等也都直接起着調節作用。俗話説:“興趣是的老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課外閲讀習慣的培養是離不開課內的指導的,我開展了評比與展示閲讀筆記;展評手抄報;講評優秀作文;講故事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因為自己豐富的知識,出色的表現,帶來了他人的讚許,由此就可能產生主動閲讀的動力。

二是注重閲讀方法指導。

只有掌握了閲讀方法,才能實現自能閲讀的目標。我認為讀書的方法主要來自課內,來自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老師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鑰匙”,因為它幾乎包含了國小階段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揣摩、總結,在閲讀課外書時自覺地運用,也就是“得法於課內,得道於課外”。首先,要求學生讀書時要注意力集中,邊讀邊想,遇到生字生詞能使用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尋求答案。其次,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勤動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外書中圈圈點點,摘錄好詞句及精彩的片斷。還要向學生介紹讀書的順序,拿到一本書應該先看什麼,後看什麼,那些精讀,那些略讀等等。

三是讓習慣在活動中鞏固。

良好的習慣養成有其反覆性,學生閲讀習慣形成也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根據這一心理特點,需加強外在刺激,及時強化等方法,使學生的閲讀傾向自動化。

(1)童話閲讀活動。引導學生閲讀古今中外的童話,瞭解認識童話作家,感受童話作品的體裁特點,並組織學生試着編寫童話故事,選擇童話作品排演童話劇。

(2)經典詩文閲讀節活動。引導學生閲讀中國傳統的詩、詞、文,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並組織學生給古詩編故事,創演古詩情境劇,古詩文朗誦等。

豐富多彩的評比、展示、激勵活動,讓已有良好閲讀習慣的學生,向更高效的閲讀推進,讓正在形成閲讀習慣的學生從成功的體驗中獲得閲讀快樂,從而形成穩定的良好閲讀習慣。

標籤: 課外閲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odong/jingxuan/xnkxn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