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活動總結 >活動總結精選 >

國小德育綜合活動總結

國小德育綜合活動總結

【篇一】

國小德育綜合活動總結

一、時代呼喚誠信美德

曾經讀過這樣一首詩:“誠信是一塊金子,一些人將其握在手心;誠信是一堆糞土,一些人將它踩在腳下;也許會有那麼一天,誠信這種品質會變成一種食物,和米飯一樣盛行民間……”多麼充滿哲理的詩句!可是,在“金錢至上”,“分數至上”錯誤觀點的影響下,誠信美德正遠離我們而去,種種失信行為悄悄潛入校園,腐蝕着青少年純潔的心靈。請看這樣幾個鏡頭:鏡頭一:教室裏,正在考數學。學生趁老師不注意,有的偷看同桌答案,有的傳遞紙條,有的則趁交考卷時站起來,一邊瞟前桌考卷,一邊忙着在自己的考卷上快速修修補補……鏡頭二:小賣部。排成長龍的同學,每人手裏捏着一把錢,正在買書。仔細一看,原來他們買的是各科課後作業答案,應有盡有。這種書,被學生稱為“尚方寶書”,有了它,作業一抄了事,不但能得“優”,還可以從家長那兒領到“獎金”;同樣暢銷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神童作文”、“狀元作文”等。學生拿到老師佈置的作文題,只要打開作文選,對號入座,改頭換面即可。學生這樣説:天下文章一般抄,只需剪刀加漿糊……鏡頭三:網吧。學生以各種各樣的網名上網聊天,説的全是一些極端不負責的話,令人觸目驚心……鏡頭四:家裏。學生模仿家長筆跡,在考卷上替家長簽名;有的學生藉口學校收費,而向家長騙錢上網吧……種種失信行為,不但給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而且還危及到國民道德建設。它給家庭、社會,特別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敲響警鐘:誠信教育,刻不容緩!

二、誠信新風吹遍校園

為了號召學生做誠信人,辦誠信事,讓誠信美德成為學生為人做事的習慣和準則,學校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誠信教育。久違了的誠信美德,象一股春風,吹遍了校園的每個角落。

1、營造濃厚的誠信育人氛圍

首先,通過每週一的國旗下講話,講古今中外名人偉人的誠信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講誠信的人,講誠信,是有品格的表現;其次,通過學校宣傳欄、班級黑板報開闢“誠信專欄”,表揚身邊的誠信人,誠信事,批評不誠信的言行,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制定班級誠信公約,並上牆展示,讓學生人人蔘與誠信建設,以集體榮譽感為紐帶促進誠信建設;學校以“愛崗敬業,開拓創新,不求索取,甘為人梯”做為教師誠信諾言,並向社會和家長公開,為學生做誠信表率;評選“誠信少年”,給予表彰,樹立“講誠信光榮,不講誠信可恥”的正氣。

2、開展讀書活動,催開誠信之花

首先,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誠信格言比賽,要求學生廣泛閲讀課外書,摘抄有關誠信的至理名言,保存在自己的學習筆記裏,並在班隊課上進行背格言比賽和學習筆記展示交流活動,互相取長補短;其次,組織學生閲讀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做誠信人,辦誠信事”一書,分章、分點進行學習,並結合班級實際、個人實際進行對比反思,談體會,談收穫,並寫讀書心得。

3、觀摩誠信中隊主題會,引起心靈共鳴

“誠信美德像金子,誠信做人風格高……”9月x日下午,在我校大操場上,一堂以“誠信勝金”為主題的中隊主題觀摩會正在隆重舉行。五一中隊排成個同字形,鮮豔的中隊旗迎風飄揚,大黑板上“誠信勝金”四個燙金大字在星星火炬的襯托下,映着陽光,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觀眾席上,由共青團同安區委副書記吳申宇、同安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前帶領各學區少先

隊總輔導員一行20多人到會觀摩,全校800多名師生在指定的位置上,認真觀看。隊會內容豐富多彩,隊員們在輔導員的精心輔導下,自編自演,隊會以“隊員們,你們知道什麼是誠信嗎?”這一問題拋磚引玉,引起了隊員的思考與討論;然後通過生活中、學習中有關誠信做人的正反事例進行對比,如故事“宋慶齡守信用”和英語小品“狼來了”,守信用的宋慶齡令人尊敬,而愛説謊的小孩不但丟了羊,差點搭上性命,對比鮮明,道理不言而喻,令人終生難忘;課堂短劇“考場一角”與相聲“瞎話大王回頭”,對學生中存在的*、愛説謊話現象進行善意批評,呼喚純潔的童真和可貴的誠信美德,一些隊員羞愧地低下了頭;在合唱“真善美的小世界”中,誠信美德伴隨着音樂,盪滌着隊員們的心靈,情感進一步昇華;宣讀“致全體少先隊員的誠信倡議書”,從獨立完成各科作業、考試不作弊、乘車船主動買票、拾金不昧、言行一致、信守諾言、勇於認錯等十個方面向隊員提出號召,共同努力,共建誠信校園,爭做誠信少年,把誠信教育由中隊向全校輻射;最後通過互贈誠信格言卡片、把親手簽名的小卡片貼在主席台上的“誠信勝金”四個大字上,許下神聖而莊嚴的誠信諾言;隊會在莊嚴的呼號聲中結束。隊員們以真摯的情感、甜美的歌聲、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博得了師生們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像春風般拂面,如細雨般滋潤,誠信品質的種子悄悄在

【篇二】

國小綜合實踐課與社會生活相聯繫,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產物。要傳遞和交流人類經驗,就必須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繫起來。國小綜合實踐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和社會”,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使學生所擁有的經驗儘量豐富,在現代”中不知不覺滲入未來”,以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脱離的教育灌輸。國小綜合實踐課迴歸生活和社會”是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空間;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讓國小綜合實踐課迴歸生活和社會,才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才會使國小綜合實踐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那麼,如何才能使國小綜合實踐課迴歸生活和社會呢?首先,要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

國小綜合實踐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陶冶情操,培養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於兒童生活實踐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繫,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繫學習的原動力。因此,選取學習課題時,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統一搭起一座橋樑,使它們得以溝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級《我眼中的秋天》時,可以讓學生們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變化,秋的氣息,這毫無疑問比書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説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實現學生樂學的需要。

國小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於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根據時空的特點,或班級,或小隊,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悦的同時獲得發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級《我與學具》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鍛鍊和提高調查、探究及蒐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討論與合作。從而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瞭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發展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

最後,要發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實施學生生活中的教學。

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論,大力倡導生活教學。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要使學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由此他認為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教育應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從中可以看出他極其重視學生在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實踐和創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迴歸。因此,理論聯繫實際是國小綜合實踐課的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裏,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於目標的有效達成。

由此可見,國小綜合實踐課先有系統性知識教學是不夠的,學校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生,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抓住教育的切入點、結合點,針對學生的思想和具體表現找準時機,然後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滲透,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教育,從而促進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的統一,生活與發展的統一。

總之,國小綜合實踐課迴歸生活和社會”是立足於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與社會聯繫,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於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上的,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內在規律安排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教學。這種教學思路既為廣大教師所認可,又為全體學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國小綜合實踐課真正成為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有效的生活課程。

標籤: 德育 國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odong/jingxuan/083q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