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精選5篇)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精選5篇)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 篇1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始了。新的學期裏我擔任四年級一班的英語教學工作。為切實有效的做好英語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特制定新學期英語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精選5篇)

一、學生現狀分析

現在,四年級一班的五十多個學生中,只有個別學生英語基礎較好,有能力進行綜合運用的培養與訓練,但還不牢固,需要基礎的學習,才能進行拔高訓練,從而提高能力;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存在惰性,而且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缺乏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導致基礎知識掌握不好,還需端正其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個別學生英語基礎很差,他們學起英語來確實存在着難度,不利於今後的英語學習。

二、目標

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課文中的內容、文字、詞彙、語法、對話,使學生明確各個單元的具體內容,使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全面提高;在知識教學中使學生全面瞭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還要使學生得到專門用途英語的初步訓練,為學生步入社會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實施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培養人為目的,為人師表,寓教於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積極學習業務,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3、認真備課,按學校要求,提前兩週備好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備教法(Teaching Methods),做到心中有書,熟練掌握教材,努力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最佳教學方法。

4、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講課時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精講多練,及時對學生進行聽説讀寫四項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其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融進思想教育,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

5、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瞭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搞好兩個提問,三個測驗。課前、課中提問,課堂、單元、期中、期末測驗。

6、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後有作業,並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7、認真做好後進生的工作。只有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才能搞好全班的教學成績。為此對後進生加強引導,因材施教,提高其學習興趣。

四、方法

由於新教材的目的在於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展聽説讀寫的基本技能,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性交際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學能力.因而有必要採取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方法措施。

1、儘可能創造生動有趣的、接近生活的情景,使學生能夠使用所學語言交流信息與表達感情或意願。教師應提醒學生在口語活動中注意語言交流的真實性,要有真實的信息交流或説話人之間意思的溝通。

2、對於有些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自學,靈活採用一些有效的詞彙教授法,如情景法、實物法、構詞法等。

3、以鼓勵為主,不輕易批評。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並結合授課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4、堅持編排一些用時很短簡單易操作的小測驗,結合單元測試來強調教學重點。

5、虛心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教學環境

(1)教學環境是學校教學活動所必需的諸客觀條件的綜合。--李秉德

(2)教學環境是指存在於、環繞於教學周圍並與它緊密接觸和聯繫的物質的、自然的、社會的環境。--謝保國

(3)教學環境是指用於教學的各種媒體及配套軟件。--何克抗

批改電子文稿作業

熟練運用Word審閲功能來批改學生作業。

處理教學信息

掌握Excel數據錄入、設定格式、分數統計、名次計算、總分排序等操作。

溝通與反饋

熟悉Foxmail設定通訊組、郵件羣發等使用方法。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 篇2

今天我學習了,教學實施計劃設計課程,得到如下收穫:

第1步瞭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

在這一步驟中,主講教師將向學員講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念的各種定義。在信息技術支持教和學的過程中,常常會涉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概念。事實上,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十分重視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整合作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對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概念,存在多種定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義包括:·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建構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的最優化。

第2步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

在這一步驟中,學員將對教學案例展開分析,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內涵。在八年級語文課《風箏》的教學過程中,課程開始時.教師在電腦幕上展示教科書中“放風箏”的插圖,同時播放《春之聲圓舞曲》,用直觀的畫面和歡快的旋律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從而對畫面進行細緻描述和大膽揣測。接着,師生在舒伯特的《小夜曲》的悠揚旋律中朗讀全文,感知課文思想。在朗讀時,力求使學生讀準字音、讀對重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產生聲情並茂的朗讀效果,感受到全篇都籠罩着的悲哀情感。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把全篇中抒寫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來朗讀,學生從抒寫“悲哀”的句子中就表達隱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語句進行自主提問,教師及時地進行點評和指導。在這個教學案例中,信息技術起到了什麼作用 ?案例 7~ 2認識健康與心理健康,在《認識健康與心理健康》的主題學習中,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文稿明確主題,列出學生需要探討的問題。在學生理解了這些問題以後,進行全班分組並明確小組分工,展開研究。各小組對問題分別展開研究,利用包括網絡及其他資源等多種獲取途徑,蒐集關於健康的資料,並對所蒐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判別、篩選、整理、分析,從而得出研究結論,並用 PowerPoint把研究結論製作成研究報告。接下來,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研究成果在班內進行展示交流,互相提出修改建議。每個小組根據全班討論結果修改研究報告,使之更加完善,以便在更廣的範圍內 (如因特網 )進行交流和展示。

第3步研討技術整合於課程的表現方式

在這一步驟中,學員將就多個教學案例展開小組研討,從而理解和識別技術整合於課程中的常見表現形式。

來源: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英國小謝忠新,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立足點,載《和諧社會建構中的教育技術》,項國雄主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xx年 7月

1.請你和小組學伴研討下列的兩個案例,並分析、對比信息技術在這兩個案例中分別發揮什麼作用。

案例 7— 4 影子演示:我的好朋友 (來源:山東省淄博師範附屬國小 孟強老師;演示軟件見“影子演示” )

在國小一年級語文教科書中有一篇描寫影子的課文,在課文中,作者把影子比作小黑狗和好朋友。教師用 Authorware製作了一個課件 (如圖 7— 2所示 )。該課件分為三部分:看圖、學文、字形。在看圖部分,教師用四幅動畫向學生闡述了太陽與物體之間相對位置不同導致了在前、在後、在左、在右四種情況 (如圖 7— 2所示 )。

在學文部分,課件展示了與影子有關的字、詞、句供學生朗誦和識記;而在字形部分,課件通過相關字、詞、句的字形和朗誦進一步學習該部分內容。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 篇3

本人認為所謂教學設計,就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的一般原理和教學內容、目標、要求,結合自身的經驗、特點,從學生知識、能力狀況的實際出發,對各種教學要素進行統籌整合,制訂教學方案的技術性活動,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説的備課。

備課即設計。通俗地講,設計就是按一定的方法,來設立有關項目和有關程序。這個過程,就是研究探討。在這裏,“課”就是教學,“備”就是研究,因此所謂“備課”就是“教學研究”。這裏與一般的教學研究不同的是,它不是研究整個教學過程,它只是研究一堂具體的“課”要如何上好,要着眼於“如何行動”。因此更準確地説,備課就是研究如何展開一次教學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備好課也就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正所謂“有備而來,有備無患”,“只有課前的精心預設,才有可能在課堂上實現精彩的生成”。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準備工作,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作教學教法上的加工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劃教學活動。

目前新課改下的教師備課,就需要從“教學方案”的層面上退到,要為“設計教學方案”做準備這個層面上來,這一變化首先要體現在備課的內容上,所謂的備課內容,就是要求教師考慮自己要準備什麼?過去,教師備課,主要是備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這幾大塊內容都屬於“教學方案”的內容,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備課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會有這種情況:課堂上出現了與教師課前準備好的課不一致的情況,出現了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情況等,這個時候,教師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放棄原來所精心準備的授課程序,而要另闢蹊徑完成自己所要講授的課程,二是迫使學生按照自己備課裏的設計程序來理解和學習。針對原有的備課設計內容,只能有這兩種選擇。現在結合新課程標準,備課的功能就需要進行一番改造,所以備課內容也必須要相應的進行修正。本人認為,改造的方向主要包括兩個大方面:第一,是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可能性,都應該納入到備課的範疇裏去;第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教師可以不提出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教學過程的具體方法,但是,教師必須對教材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對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過程及方法的基本原則要有深刻的把握。這兩個方面,都包含了豐富的研究性因素,屬於“研究性備課”。在這種研究性備課的情況下,課堂中出現任何情況,教師都可以根據事先在課前的精心研究而靈活應對。

因此 ,要設計好一堂課,就必須首先做到教學能力方面的幾點準備,既思想上的準備、資料上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在備課時還應該重點考慮到以下幾點: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和學法、備教師自己、備教學反思。這種備課的方法,必須符合教學實際,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做到知識的前後銜接,邏輯要嚴密,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要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層次要清晰,過渡要自然。

課堂教學的前奏教學設計,對於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效率和效益,是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的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先對傳統的教學設計作一番審視和研究。

一、對傳統教學設計的基本分析

傳統教學設計曾經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左右着我們的課堂教學。這種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

第一步,從教材出發,確立教學目標;

第二步,根據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和難點;

第三步,綜合考慮教師自身的優勢制訂教學策略(包括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第四步,安排教學活動進程;

第五步,形成教學實施方案。

應當承認,這種教學設計與以往人們對教學的認識和理解是一脈相承的,它反映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裏教學的原則和要求,在當時的特定條件和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對課堂教學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本人認為,任何一種教學設計,其表現形式(或者説模式)本身並不是最為重要的,它應該有,也必須有各種各樣的模式。問題的關鍵在於,教學模式只不過是一定教學思想觀念的載體,是教學思想觀念內在實質的外在表現。因此,我們所要看重的並非模式本身,而是模式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三個中心”為代表的,(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它標誌着的是傳統教學理念的具體產物。其主要特徵是:

1、以“教”為轉移,其出發點和歸宿都指向於怎樣做使教師“好教”,而不是去考慮怎樣做使學生“好學”;

2、從教材出發,教學設計的內容更多的是對教材的分析與研究,而忽略了對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分析和研究;

3、課堂成為教師設計教學時最為關注的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更多的是考慮怎樣在規定的時間內無遺漏的實施通盤教學計劃,而忽略了學生的反應情況。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設計曾經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左右着我們的課堂教學,而這種設計理念從今天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水準來看,無疑已經不能夠勝任了,更何況傳統教學設計模式,使教師在教學中的功能和角色作用,並不是凸顯的足夠充分了,而是十分欠缺。由此可見,教學設計上的改革,就勢在必行啦。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 篇4

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新黨發[20xx]2號)和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新克黨發[20xx]6號)的文件精神,遵照20xx年12月自治區中國小“雙語”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教育局關於深入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克政辦發[20xx]14號)文件和克拉瑪依市教育局《克拉瑪依市少數民族中國小雙語教學及教師培訓實施方案》(克教發[20xx]46號)文件的要求,為順利開展好我區雙語教學工作,特制定符合我區實際的雙語教學工作實施方案。

一、“雙語”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為了我區雙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特成立了雙語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艾尼.肉孜

副組長:官曉霞 何淑存

成 員:張新蘭、艾克熱木、蘇敏、馬莉、程英、卡德爾江、阿比力、克依木、牙生、徐兆革、戴玉英、秦玉珍、孫琦、彭月華、鄭紅英、敖莉、李月珍、寨領綱、袁巧玲

辦公室設在:白鹼灘區教育局督導辦公室。 聯繫電話:

二、我區雙語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我區三所民校中國小教職工總數是259人,其中專任教師有238名,45歲以上的有30人。在238名專任教師中有164名教師的漢語水平達到了4級以上,佔教師總人數的68.9%。漢語教師共22個,其中國小有4名漢語教師沒有達到漢語水平標準(國小漢語教師標準是HSK必須達到達8級以上),中學漢語教師有 10人沒達到漢語水平標準(中學漢語教師標準是HSK必須達到達9級以上),目前三所民校漢語教師漢語水平達標率為63.6%。由於漢語教師的缺乏;漢語水平高的教師數量有限;強化培訓時培訓內容多、時間短,學以致用有難度;部分少數民族教師年齡偏大,觀念轉變和接受新事物比較慢;有的少數民族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接受學前教育的適齡兒童數量不多等等,因為以上諸多的因素,使我們的雙語教學工作實施起來有較大的難度。但由於社會發展的時代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盡全力克服困難,保證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與實施。

三、雙語教學實施目標

1.總體目標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各民族之間語言不通,就會障礙社會的發展,因

此實施雙語教學要立足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培養“民漢兼通”人才,提高他們參與社會溝通、交流與競爭的能力。

2.具體目標

(1)20xx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區三所民校國小一年級除了母語文外,其他學科均採用漢語授課的教學模式。七年級年級數學生物英語要進行雙語教學,其他學科根據師資情況適度增加。

(2)20xx年,全區三所民校中國小部的理科教學全部進入雙語教學模式;到20xx年,全區民族學校中國小全部實行除母語文外,其餘學科均採用漢語授課的教學模式。

四、雙語教學實施意見

1.區教育局成立雙語辦專、兼職雙語教學工作人員要齊心協力,合理規劃,詳細安排,做好全區民族教師漢語水平掌握情況調查與分析,找準立足點,認真制定雙語教學實施方案,使其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和實效性,並認真執行方案。

2.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雙語教學工作的認識。雙語工作領導小組將進一步在全區範圍內持續深入組織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廣泛宣傳動員,讓家長、教師、社會真正轉變觀念,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不學習和不掌握漢語就不能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認識到少數民族要發展、要進步,就必須努力學習漢語;讓各族人民都主動參與到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熱潮中來。特別在民漢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相互的理解、認識和溝通方面要加強,努力營造和諧的白鹼灘區民、漢教育環境。

3.繼續加強雙語教師的有效培訓力度。(1)培訓目標、任務及對象:20xx年底全區少數民族中國小非漢語教師漢語水平(HSK)測試,達到8級以上,漢語教師達到10級以上。目前在238名民校校領導和學科教師中,由173名教師的漢語水平還沒有達到規定的級別,對於這些教師和領導從20xx年起均要參加市教育局和自治區組織的長期漢語強化培訓、專業培訓和短期的教材教法培訓。年齡在40歲以下者(含40歲)長期短期的兩種培訓都要參加,年齡在50歲以下40歲以上的教師參加短期培訓。(2)培訓內容及方式:a.漢語強化培訓:對6級以下的教師進行聽、説、讀、寫、譯等漢語知識強化培訓,培訓時間一年,通過培訓在原有的HSK等級基礎上達到6級以上等級。當年沒有選送的教師在區教育局的組織下參加校內的漢語強化培訓,各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內人才資源,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他們對漢語水平較差的教師進行有效的漢語校本培訓,以便整體提高民族教師漢語水平。開學九年級所民校必須制定詳細的校本漢語培訓計劃,並附具體培訓安排表,將培訓時間、地點、主講人落實到位,要求每週至少進行3個學時的培訓。b.專業技能培訓:對HSK達到6級以上的教師選送到高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培訓時間兩年(含實習),培訓以提高專業素質教學能力為目的。加強實踐教學,真正達到能勝任漢語教學的目的。C.教材教法培訓:這是一個短期培訓,所有50歲以下的教師都要參加,包括已經參加過長短期培訓人員,培訓時間主要是放在寒暑假期間。

4.抓好少數民族幼兒的學前教育。0至6歲是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提早對孩子實施雙語教育,能突破孩子語言學習的障礙,因此我們將要以此為突破口,做好雙語教學的基礎工作。(1)採用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少數民族幼兒的入園率,如:a.加強對民族幼兒入園目的的宣傳工作;b.對於生育兩胎且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家庭,其子女年齡相隔在3歲以內者予以適當降低收費標準,鼓勵其送子女接受正規啟蒙教育;c.學校嚴把國小一年級新生入校關,充分了解幼兒學前受教育情況,按照招生規定的年齡範圍招收新生。(2)繼續鞏固我區幼兒園民漢混合編班的成果,並加大幼兒園漢語教學力度,對幼兒園的漢語教師培訓力度也要進一步加強。(3)持之以恆的開展好少數民族雙語學前班,配備漢族教師及漢語水平較好的民族幼兒教師擔任民族幼兒學前班的任課教師,為國小一年級新生民漢合班奠定良好的基礎。

5.以國小一年級和國中一年級雙語教學為起點,逐年增加實施雙語教學的學科,儘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民漢兼通。

(1)一方面通過動員宣傳,使廣大民族家長充分認識到學習雙語的重要性和緊迫感,讓他們儘可能把孩子送到漢族學校上學。區教育局雙語辦要盡一切努力對20xx年秋季將要上學的民族孩子的上學願望瞭解清楚,並對漢族學校作出明確要求,無條件接受適齡民族孩子上漢族國小,在教學中要照顧不同程度的孩子的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同時為了滿足在漢族國小上學的民族學生學習母語的要求,分別在十七小、十八小、十九小開設每週兩節的民族學生學母語興趣班,任母語興趣課的教師從三所民校中選派。

(2)另一方面,從20xx年秋季開始國小一年級除了母語文外,其它學科均採用漢語授課;國中一年級數學、英語必須採用漢語授課模式,20xx年開始增加生物學科用漢語授課,以後根據實際逐年增加。因此區教育局雙語辦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引導三所民校選擇最優秀的、漢語水平較高的學科教師擔任國小一年級教學工作以及中學雙語授課的學科教學,並要保證這些教師能夠跟蹤帶班,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隨意調換教師。

(3)從20xx年秋季開始,民校國小、中學的其它年級要選擇有條件的學科實行漢語授課,並加強漢語學科的教學,抓好課堂主渠道作用,營造良好的漢語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對學習漢語的興趣;同時學校要構築良好的漢語學習環境,讓學校每一面牆,每一件物,每一句口號,每一個標記,都能從語言上、思想上給學生以無聲的薰陶。要讓學生一走進校門,就感到換了一個語言環境,時時、事事、處處看到漢語、聽到漢語、使用漢語,逐步讓漢語成為校內師生間、學生間交際的主要語言。

(4)在國小階段,為了奠定好從國中開始理科採用漢語授課的基礎,要求六年級每週開啟1-2節理科專業漢語的教學;在國中階段除了漢語授課以外,還要加強學生對專業漢語的學習,為在高中階段能看懂相應的漢語學習資料打好基礎。

無論國小還是中學,對於漢語學科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必須採用漢文作筆記,用漢語進行表達,以此提高學生的漢語書寫和表達能力,

(5)對於逐年採用漢語授課的學科和年級,均採用漢族學校同年級同學科同樣的試卷進行考試。

6.加大對雙語教學工作的教學教研指導和管理,堅持民漢教育統一部署、統一安排、同步發展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各民校要努力抓好漢語教研組教學教研工作。每學期嚴格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建立漢語教師相互聽課制度、民族漢語教師到漢族學校聽課制度。另一方面區教育局教研人員將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條件廣泛開展雙語教學研究,切實加強與漢族中國小的交流與研討,統一教學要求,進一步將民漢教學教研活動融為一體,引導民族學校開展好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便促進雙語教學穩步推進。

五、保障措施

1.為了保證全脱產培訓任務如期完成,脱產培訓費用和派外後學校缺教師(影響正常教學)的問題,將積極爭取市政府和區政府的支持和幫助,適當增加學校臨時專職教師編制。

2.抓好對外培訓的管理工作。(1)做好培訓前的宣傳、組織工作,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簽訂培訓協議,嚴格考核參加培訓教師的學業成績,對漢語強化培訓成績不合格的教師,由其個人承擔費用的30%,送外地參加學科專業培訓的教師成績不合格的,由其個人承擔費用的20%。(2)強化對參加培訓後教師的教育教學管理。a參加培訓回來的教師,要在學校教師中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作用,要求他們必須用漢文備課、漢文板書、漢語授課,同時也要求學生必須用漢語記筆記、把筆記作為學生的一項作業。b上級有關部門抽查參加過培訓的教師的雙語教學的實施情況時,如發現還是用母語文備課、母語文板書、母語文授課的老師,要嚴重警告該校校長和該教師,並在教育局工作會議上通報,如果再次發現同樣問題,將直接取消該校校長和該老師當年評先進資格以及當年的培訓、學習機會,並納入到年終考核當中。c教育局雙語辦及相關人員每個月不定時的檢查這些教師的有關資料和課堂教學情況、查看學校主管教學領導對這些教師的跟蹤管理的相關資料以及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便確保各學校切實把雙語教學工作抓好抓實。

3.加強對雙語教學工作的考核管理力度。三所民校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評估制度,使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建立對雙語教學的專項考核細則,明確獎懲辦法。對在雙語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少數民族教師,在評職稱、評先進、派外考察、獎金等方面要給予優先考慮。教育局將對各學校的相關制度以及學校落實情況進行查看了解。

4.為了進一步充實雙語骨幹教師隊伍的力量,教育局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逐年分配漢語水平較高的少數民族師範院校畢業生到各民校,以便進一步把我區雙語教學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新學年設計教學實施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我國加入世界WTO和新課程改革給我國基礎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學校課堂教學如沐春風,注重學習的體驗和知識的運用成為目前教學的最為核心的內容。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現在,純知識的外語教學已經落後,不再適應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英語教育中除了知識性,還有工具性、交際性和文化性。然而,我國現行的英語教學存在的弊端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應用。學生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彼此之間的交流,沒有學好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外部環境,結果就導致“啞巴英語”這一現象的產生,嚴重地影響了人才的培養。

近年來,為適應21世紀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要,雙語教學在各地逐漸興起,許多學校已開始實施雙語教學計劃。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我校結合本校的實際,遵循現代教育規律,準備在20xx年秋季始,以一年級做為實驗年級展開雙語實驗教學,與此同時面向全校各學科逐漸鋪開雙語教學,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二、學校辦學背景:

在全球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的今天,我校校長深知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國際語言的意義,同時也看到了學生及家長們對高質量教育的要求。因此,近兩年來,我校就開始非常重視英語的教育:

學校專門聘請了兩位外籍教師參與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他們的到來,不僅使我校的學生們能夠接觸到地道的外語,而且也為我校教師們提供了一種學習外語、使用外語的環境。兩年來,我校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在課時安排上專門進行調整,全校從學前班到六年級各班每週都增設了兩節外教課。我校原有的3位英語教師也都有較高的業務知識,她們在市、區內展示的公開課都受到廣泛的好評。

同時,學校也很重視校園佈置的雙語化。教室裏、走廊上、櫥窗裏、花圃旁,都有各種形式的雙語標誌,全校上下力爭使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有雙語的氣息。

除了促進課堂教學與校園佈置的雙語化以外,我校還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營造積極的學校雙語環境:堅持不懈地開展全校性“每日一句”的英語學習活動;在中高年級學生中開展英語作文的徵集活動等等。

在疊彩區範圍內,我校的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優勢,多年來學校紮紮實實抓英語教學質量,去年學校的等級評估工作彙報中,我校的英語教育還作為學校特色工作受到了領導專家們的一致肯定。

在此基礎上,我校希望能夠逐漸完成英語教學特色向雙語特色學校的轉變,將英語教學成果逐步向各學科教學領域滲透和輻射。

三、研究內容

1、培訓合格的師資隊伍。

教師的素質對提高教學質量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雙語教學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師必須努力在觀念、情感、功能和行為等各方面,都要有較高的素質。隨着中國加入WTO,我校有一部分教師利用業餘時間自己參加了成人英語的學習,但英語聽説能力較差,另外,學校還制訂了“教師英語口語培訓計劃”,採取了不同的形式對學校35歲以下教師進行了英語培訓,內容包括:組織課堂用語、日常生活用語和音標的學習。要求教師一邊學習,一邊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學習用英語組織教學,在學科的知識點上用母語講解,儘量增加課堂上英語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説能力。

2、成立一年級“雙語教學實驗班”,部分學科採用雙語教學,要求各學科教師制訂好計劃,認真用雙語備好每一課,儘量做到在課堂教學實施

過程中,既保證學科知識和能力培養達到要求,又增添英語口語在師生交流中的趣味性,使學生沉浸在歡樂愉快的情境中,習慣雙語的談話形式,強化英語日常聽説能力的培養。

3、探索雙語教學實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形式和課堂教學組織。

4、構建課堂雙語教學新模式。

四、研究目標

1、學生:

通過雙語教育的實施,激發學生對外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外語詞彙量和聽説能力,增加對外國文化的瞭解,同時,極大地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素質的提高,培養出跨世紀的人才。

⑴值勤學生用雙語歡迎來訪客人。

⑵每週的晨會和升旗儀式上,學生用雙語主持。

⑶一年級學生初步形成最基本的英語聽説能力,並能把學到的口語運用在學習交流和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2、教師:

在校內形成濃厚的講學習、鑽業務、重研討的學術氛圍,弘揚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外語表達能力,增強國際化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⑴各學科教師探索出雙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⑵雙語教學貫穿於各門學科的教學之中,要求逐步實現外語學科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五、實施原則

“雙語教學”是指課堂教學中使用兩種語言作為媒介、同時用外語和母語進行教學的一種體系。它進一步改變了學生學習外語的方式,在更廣的學科領域中,在更豐富的語言層面上,擴大外語實踐的時空,拓寬外語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外語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1、全面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雙語教學的實施,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

2、層次性原則: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逐步提升學生的外語水平。

3、創造新原則:打破常規的傳統教學模式,依據漢語和英語的不同特點,依據英語和相關學科的不同特點創造性地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4、個性化原則:依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5、系統性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分段實施雙語教學,段與段之間形成系統,達到預期的總目標。

五、實施措施

1、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雙語教學教師隊伍

(一)長期外聘外籍教師

長期聘請外籍教師參與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為我校教師們和學生創設英語口語交流機會,成功營造了一種口語學習和正確運用的有利環境。

(二)加強英語教師隊伍基本功的培訓與提高學校計劃配合市教科所和城區教研室採勸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對擔任雙語實驗班的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專業培訓。

2、學校盡一切力量繼續營造校園雙語氛圍,如:設立校園和班級英語角、扇扇窗户貼中英文圖片、黑板報中英文結合的等,加強雙語在全校學生中間的實施和影響。

3、積極開展活動,加強本校學生的英語口語培訓。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強化全體學生的口語訓練,在“每日一句”的英語學習活動的基礎上,利用各班的英語屋、學校的英語學習園地、紅領巾廣播站等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在中高年級學生中開展英語作文的徵集活動等等,加強師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用有機結合。

總之,我們全體教師決心在實驗研究中不斷自我提高,堅持學習,特別是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學習,才能把雙語教學的工作開展好。活動的開展既是我校教師的挑戰,又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一種手段。“雙語教學”的初步實施將帶領我們全體師生在雙語學習這塊陌生而肥沃的土地裏耕耘、播種、開花,結果,我校不久將以全新的姿態展現自我的特色和魅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eroqz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