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國小生讀後感 >

《西廂記》國小讀後感500字(精選3篇)

《西廂記》國小讀後感500字(精選3篇)

《西廂記》國小讀後感500字 篇1

古往今來,最真實的是親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愛情。

《西廂記》國小讀後感500字(精選3篇)

愛情對於我們是陌生的,更是遙不可及的。但王實浦的《西廂記》讓我理解了他對愛情的詮釋,也讓我知道了一對青年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他們敢於同封建勢力做鬥爭的行為令我敬佩萬分。

初讀《西廂記》時,只因一個虛名,元雜劇壓軸之作。讀了之後我便後悔了,覺的枯燥無味無心再讀,於是我就把它棄擲一旁。後來我收拾書本時發現了它,一時興起便有讀了起來。讀完之後,我得出一個真理——什麼是好書,就是耐讀的書。

該書辭藻華麗,情節生動,文筆精湛,令人愛不釋手。長亭送別這一出是我最最喜歡的,該曲曲情悽婉纏綿,辭句清麗俊秀,聲調婉轉秀美。將鶯鶯的離愁別恨表現的淋漓盡致,使全文瀰漫着一種淡淡的和無法言説的哀愁。

該折主要描寫鶯鶯為張生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分手後鶯鶯的傷別後憂慮的感受。該折不僅詞句優美,還借用了大量的曲調。“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堪稱為當中的壓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來營造一種淒涼的氣氛,側面烘托了鶯鶯複雜的內心世界。後兩句一問一答,使得景物深含離人的主觀色彩,經霜樹葉如痴如醉,其實那是離人的血染就的。這兩句不僅説明時間季節,更是繪出鶯鶯的淚眼之情態,將離別之情描繪的更為悽切,從而表現出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來又何止一個崔鶯鶯,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愛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她們不畏封建勢力的迫害,敢於同封建勢力作鬥爭,因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學習她們這種執着的信念,堅持不懈的精神,為自己的夢想抱負而奮鬥。

《西廂記》國小讀後感500字 篇2

《西廂記》,為元代的戲曲作家王實甫所著,究其根源,實為“新雜劇,舊傳奇”,唐代元稷宋代趙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寫過不同版本的《西廂》,至元代王實甫,終於把《西廂》推舉到顛峯,不僅家喻户曉,而且已經變為一種潮流,一種中國封建思想的蜕變,如此寥寥萬餘字,何以有如此魅力,何以堪如此重任?就此處,我把我的觀後之感付之於字,並總結了下面三點世間文章不可兼備的好處,望閲者於其中游幸一翻,感受《西廂記》這一文學珍品為大家帶來的視覺的衝擊與精神上的享受。

一為情節。大凡書籍,均以情節為首要之物,敍述平鋪還在其次。《西廂》的故事情節,簡單明瞭。崔鶯鶯與其母老夫人並紅娘送父親靈柩至博陵安葬,路宿於普救寺。恰逢張君瑞遊覽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愛慕之情,只遲遲未得機遇相見。後因孫飛虎圍住普救寺,欲強搶鶯鶯為妾,老夫人無奈,言道:“誰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鶯鶯許配與他。”張生聞聽便投信至其友白馬將軍處,求其解圍,並完此姻緣。後兵至圍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並未撮合崔張二人。二人悲苦,想盡萬般妙計,互相試探內心,後因紅娘於中穿插取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情節讓現代人覺得俗氣簡單,可實不知於當時的封建社會,這便是一種突破,一種衝擊!霎時掀起了一股“西廂熱”,竟成為了當時社會的“暢銷書”,且不少詞曲作家都開始對愛情劇本下了大量的筆墨與精力。到了明清,凡寫男女方面的故事、劇本,都是受了《西廂記》的影響,以致於今,按一些言情劇、肥皂劇的情節看來,《西廂》應該算是他們的鼻祖了。其表現的主題思想,即:“永老無別離,萬古常玩聚,願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成了眷屬”,以當時的社會看這種思想,是非常大膽、非常叛逆、非常有衝擊力的。

《西廂記》國小讀後感500字 篇3

《西廂記》是中國文學的名著,有人將它與《紅樓夢》並提。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寫這篇讀後感前無法下筆並不是感覺不足以動心動情,亦或是不夠深刻,而是感覺滿滿的,那麼的貼切那麼唯美,只有去感知無法將它語言話,儘管如此我任然想把這心中諸多感觸付之筆桿,一吐為快。

故事曲折,情趣動人,描寫細膩的《西廂記》真乃愛情的美學宣言,何謂愛情的美學宣言呢?在王實甫的筆下,鶯鶯和張生公然戰勝了封建禮教,維護了他們至純至潔的愛情,重在公然上,這就是宣言。

“不到一頓飯的工夫,江十六出聚以看完,自覺辭藻警人,餘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的記誦”。這是《紅樓夢》二十三回中黛玉對《西廂記》的讚詞,其實也就是曹雪芹的讚詞。

“永老無別離,萬古常玩聚,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是《西廂記》裏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幾百年來無數代人心中吟唱的美好愛情生活,它洞穿亙古而發出無窮的魅力和奇峭,連西湖的月老祠,也忘不了將這句詞題為對聯——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美好的愛情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當生活略顯枯燥時,我們不妨試着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一層淨化,翻開《西廂記》,用心去感受一下那種坎坷的愛情,那種甜蜜的聚合,還有那裏面美得讓人心醉的辭藻。

細細品味《西廂記》,我們不難發現,張生與崔鶯鶯的相識只是一種純粹的一見鍾情,張生戀上鶯鶯,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和温柔,而鶯鶯喜歡上張生,也僅僅是因為張生的才氣和氣質。然而,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生活經驗裏,“一見鍾情”往往是外貌特徵或者氣質上偶然迎合心理需求所產生的,那是一種人類生理的荷爾蒙衝動,而衝動又總是短暫的,短暫的衝動猶如冰天雪地裏的一滴水,過不了多久它就會自動冷卻和結冰。丘比特的神箭、月老的紅線、天意神諭···在我眼裏,一見鍾情的神話抑或只是浪漫的幻象,生活裏的故弄玄虛。它經不起天長地久的考驗。

人們常説《西廂記》是喜劇,吾深感如此。張生看似有愚鈍笨拙,但其實質無非是追求自身的真愛,所表所露都是自然真誠的,於生活中不易尋覓而已即不常見的更難擁有,遂譏之天真,實則笑己矣。

讀書是一種心靈的享受,不同的人去讀會有不同的想法,當夕陽西下,不免有一絲哀愁,於是也就想到了張生與崔鶯鶯可能不完美的婚後生活,同時也奉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理由,不管有理與否,這些都是我自己過完一天讀書生活後最深的心得,生活照常要過,如果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那也何嘗不是一見美滿的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xiaoxue/mgwp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