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國小生讀後感 >

五年級教師節讀後感:我最好的老師讀後感800字大綱

五年級教師節讀後感:我最好的老師讀後感800字大綱

讀罷著名教育家李鎮西25年教育教學精華著作《做最好的老師》,我掩卷深思,深受啟發。書中並無高深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對如何才能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做了鮮明的闡述,使我受益匪淺。下面結合所讀、所思,就怎樣才能做一位最好的老師、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近來拜讀李鎮西老師教育專著《做最好的老師》使我真正全方面瞭解他多年的教育心得及理念。這本書對我的教育意義很大,李老師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五年級教師節讀後感:我最好的老師讀後感800字大綱

《做最好的老師》,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一下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住了。什麼是“最好”?我不禁想起了曾風靡一時的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做才能做到最好的老師? 用李鎮西老師的話説,“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説,“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我們經常會説:“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不斷的去戰勝自己,不斷地去超越自己,你就會進步的很快,就這樣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會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境界靠攏。李鎮西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我們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

李老師説得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強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所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作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

從李鎮西老師的身上可以感悟到一種書生氣,書香氣,這是他長期閲讀、積累的結果,這也是我要向李老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做一個閲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的標準是: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赫赫有名的李鎮西老師現在依然每天堅持完成好 “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於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我知道,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做一天不難,難的是天天堅持做。我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他們能天天堅持做好一件事,而我在不斷地變換着做許多事。

通過讀李老師的書,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反思自己的工作,尚有許多應當改進的地方。李振西老師的教育世界的關鍵詞是“愛心”。可以説是愛心構築起了李老師的教育大廈。李鎮西老師提到這樣一個例子。學生抄作業受批評,事後一位同學寫信給李鎮西,説他的發火和訓斥傷害了孩子的自尊,應當為此道歉,李老師因這一事例(曾説過學生太讓人失望,不可救藥,)在班級特意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監督員,專門檢查老師並控制老師上課失態。對學生的寬容實際上正體現了李老師的大智慧。反思自己,也有因為學生表現不好而大聲訓斥,甚至失態的表現啊。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絕不會讓自己聲嘶力竭,決不會對一個孩子全盤否定。因為老師對於學生心靈上的創傷是難以癒合的,寬容中藴涵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對自己的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細心,也滲透了一種與事業,於孩子們誠摯的熱愛,尤其多對犯錯的孩子應有細水長流之心,才會有教育的成功與驕傲。李振西老師的祕訣在於,他不只是有愛心,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一個思想者。看來做任何事業,不做一個思考的人,曾經取得點滴成績,也只能是曇花一現,也只會埋沒於改革發展的大潮之中啊。正象李振西老師所言,母親弱小,兒子就強大。班主任弱國小生就強大,在某些方面,有意顯示自己的弱勢,可以使學生責任心能力更強,作為班主任老師如何智慧的、理智地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婉轉地引導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挽救,成功維護了孩子的自尊,進而引導其走向成功真是一門大學問啊。

從本書中我看到了李老師對語文教學的精深的認識。“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是他的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他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請向語文老師提點最迫切的希望。學生寫道:“希望老師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希望老師能和我們一起平等地研讀課文”;”希望老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希望老師能讓每堂語文課都充滿笑聲”; “希望老師能讓我們天天盼望上語文課”…… 學生的所有的迫切希望,集中到一點,就是“教學民主”——希望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使師生成為教學相長的朋友和共同探索的同志!教學民主當然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但這是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向科學的起點。是啊。我們的課堂多了許多的越俎代庖,多了許多的喋喋不休,多了太多的所謂完美,多了太多的精彩表演,缺少了太多的學生的積極參與。走進學生的心靈,和學生一起成長。這才是語文課堂成功之道。

另外還有兩點印象深刻。其一,李振西嚴峻地提出:沒有時間讀書,對於教師來説,無異於慢性自殺。以前總抱怨沒有時間讀書,看來還是認識的問題。第二,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連李老師這樣的教育大家都在隨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何況我們這些普通的一線教師呢?向李老師學習,做一個有智慧、會反思的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

書中談到,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關鍵不在有無考試,而在於賦予考試的功能、地位、作用和根本方法是什麼。減負是不是少佈置作業,少佈置作業就是減負了嗎?研究學生學習心理,我們會發現,學生的“負擔感”並不一定是由於作業多或者作業難而造成上的身體上的疲憊不堪,更多的時候,他們感到的是一種源於“低效作業”的心理負擔。比如,老師要求學生抄寫五個生字,每字10遍。(我也佈置過類似的作業,只是每次抄寫的遍數少些罷了)這樣的作業顯然並不算多,也並不難,但對不少學生無疑是負擔---因為這樣低效甚至無效而又枯燥無味的作業使他們心累!老師佈置的作業應該緊扣學生的學習實際,符合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充滿創造性。在佈置作業時,不只是考慮應該給學生不知多少作業,更應該考慮怎樣給學生布置什麼樣的作業,不只是考慮作業的“知識過手”功能,更要考慮作業的“能力過關”功能。

怎樣讓後進學生享受成功?我在教學中感到特別難做,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李鎮西老師和他的同事們採用了“分層遞進教學法”。説真的,這個方法我也知道,也用過,可是實際操作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也可能自己的方法不對,對教學成績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也一直在探索,怎樣使用分層遞進教學法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學。讀了這本書後,對於在教學中如何運用分層遞進教學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xiaoxue/gjrw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