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國中生讀後感 >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5篇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5篇

海子説:“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乾淨的黑土塊。”韋岸説他“含着泥土,來自大地的深處。”下面小編整理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歡迎閲讀。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5篇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1

讀海子的詩,但是大多數都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快感,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述,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把這種快感用文字表達出來。希望你再看完我的文章之後,最起碼明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什麼意思,它究竟是在什麼地方打動了你?海子以及海子的詩歌,想必大家很多人都有一定的瞭解。但是我想最好還是先介紹一下他。 他説;“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個抒情詩人、或一位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這句話的背後有煌煌300首高質量的抒情詩歌和一系列的詩劇和長詩。這些作品經他的友人整理,被命名為《太陽》七部書。大家可以想一下,“書”這個深不可測的名詞,可以成為一種形容詞,只有總結了人類經驗構成的大作,才能夠成為書。比方説:《新舊約全書》、《亡靈書》等等。從這個角度,暗示出對海子的詩的一種很特殊的理解。廢話少説,直插正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先看全詩第一段。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一首十分獨特的詩作。它平白如話。好像詩人,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告訴你他今後的打算。無論什麼人,尤其是在朗誦的時候,一定會被這首詩打動,但説不出為什麼。這就是一種境界。北大教授姜濤在分析海子的詩時,稱這種境界為“顯示出了一中對語言性質的特殊敏感,並把這種敏感轉化為一種創造性。”

首先從標題上講,“春暖花開”四個字,大家不太會用吧?太濫俗了。感情表達得非常直白,讓人不大能接受。一般人在寫作的時候,都不會使用“春暖花開”、“奼紫嫣紅”之類的詞彙,似乎這是你修飾性詞彙量貧乏的標誌。更不要説是寫詩了。海子卻大無畏的將這些“大俗”的元素引入詩歌,作為標題,本身就給人一種撞擊和一種撲面而來的新鮮感。一下子確定了整首詩的抒情基調。我們從矛盾的特殊性抽象出普遍性來,打破所謂“詩意”與“非詩意”的界限,將“日常用語”、“大俗的修辭”、“日常名詞”納入詩歌體系之中。這是海子的拿手好戲。正如海子本人所説“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

再而開頭第一句“從今天起……”,我們經常這樣説,比方説我,經常作計劃,經常用這種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痛改前非。有一次成功嗎?沒有。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這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句式。冠之以幸福,這給我們的感覺恰恰就變成的幸福的一種不可能感。但是這個語調卻是天真的,似乎他正在憧憬着未來的希望。悲劇,悲劇,出來了。幸福本身這種東西在這個句式中已經被毀滅,再加上一種天真的憧憬,這不是悲劇是什麼?魯迅説的。再看下面,“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個人認為這裏的“餵馬”、“劈柴”、“糧食”、“蔬菜”等等的詞彙,並沒有太多的象徵意義。只是把上面的“幸福”日常化、具體化、親切化。尤其是“糧食和蔬菜”,都是被一般的詩歌,甚至帶有抒情的載體説排斥的。在詩中出現的,往往是“玫瑰、丁香、橡樹”等高貴、天生帶有抒情性的詞彙。郭敬明最喜歡用“香樟”,這些植物,天生下來就是為人所觀賞的,觀賞是建立在温飽以上的一種審美。“糧食和蔬菜”是有關吃喝拉撒的植物。但正如孔子所説“食色性也”,往往這些詞彙才能真正激發出人內心原始的一種共鳴。這裏不得不提到的是海子的“麥子”。“麥子”是海子詩歌的一個重點意象。競相書寫“麥子”一度成為詩歌的風尚,有人戲稱為“麥子大豐收”。它的抒情短詩大多以鄉村經驗為北京展開,用抒情文字構造一個質樸、夢幻的世界,主要的意象為天空、河流、土地、黑夜、麥子、村莊等具有原型意味的元素性形象。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2

喜歡詩歌,不同心情喜歡讀不同的詩。《海子的詩》放在書架外沿,最常讀的時刻,是黃昏,翻開海子的詩,彷彿一座安寧的燈塔,帶你靜靜向過去回望。

有趣的是,不同時期讀同一首詩,理解和感受又不相同。這時便能清楚地感到時光在流逝。海子,這個年輕的詩人死在春天,如今整個中國都在面向大海,渴望春暖花開,也有越來越多心靈在他的詩中相聚,彷彿在默默作證,這個蔑視死亡的天才交出的是生命,收穫的是永恆。

也許,海子詩歌真正可貴的,是他深遂的哲學思維,比干剖心的赤子情懷,以及將諸多西方現代詩歌手法與漢語言創造性的結合。在他筆下,語言和詩歌莊重神聖,肩負着歷史的使命,被生命的火燒過。

對我而言,海子是一個民族文化覺醒的先行者,一個身體力行擁抱太陽與光明的預言家和殉道者。他是詩歌本身的祭品,而他的詩歌,則是種子的衣裳。他信心十足地期待着一粒種子死後的春暖花開,不是個人的聲望,而是時代精神的預言(聖經有言,一粒種子死了,會結出許多子粒來。)

作為一個時代詩人,海子意識到自己身上揹負的使命,他從來不為自己而活。他渴望成為太陽,我的理解是,不僅是文化中的意象,詩歌上的追求,而是一種基督精神的自我實現。海子是善良的,温和的,顧城可以為追求謝燁睡在她的家門口,而海子在女友父母反對後,走到她的家門口,還是悄悄離開。同樣,他不會傷害任何人,能夠傷害的,只是他自己。自我犧牲的博愛精神令他渴望燃燒,獻出自己。

最難得的一點是,他雖然年輕,但熟讀各大文明經典,其學識與雄心是一般人所難以想象的。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俯瞰世界,不僅敏鋭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性格的不足,(他認為中國人缺少陽性氣質和獻身精神,沒有與萬物共榮辱的情懷,即光照萬物,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太陽精神)且對西方理念有着深刻的認識與主動的汲取,因此,胸懷天下的他潛意識裏有着濃郁的悲情和使命意識,這種具有悲情和使命的抗爭幾乎浸透所有的作品,他渴望火,渴望燃燒,渴望民族性情與生命意識的自我更新,渴望重建人類家園的屋頂,而他寧肯為此而死,成為太陽,為了光照萬物,燃燒自己而獻出生命。

也許就是他的理想:“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注生命存在本身生命;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他的雄心不在於詩歌本身,而在於詩歌背後人類生命的本質。他的詩學,在某種意義上,提升了詩歌在中國人精神中的地位,中國盛產詩歌,但沒有人會將它提升為生命本質的高度,作為精神理想,甚至獻出生命。如果説有同類。應當是曹雪芹吧,《紅樓夢》本質是一首大詩。

葦岸是最欣賞和了解海子的散文家,他曾這樣回憶,海子涉世簡單,閲讀淵博,象海水一樣,單純而深厚。他吃驚於海子的閲讀量和速度,認為他對詩歌的過去了如指掌。事實上,海子的閲讀不僅限於人文,還涉及化學、數學、生物學等諸多知識領域。甚至寫過專業論文。

葦岸是海子的知音,就我個人觀感而言,葦岸所寫的散文,無論思想的境界、文字的凝鍊還是温暖與詩意,在當代作家中少人能及。他崇尚博愛的人性,注重心靈生活,提倡節制與素食,並身體力行。前幾年,他默默地死去了,他請求人在撒骨灰時為他朗誦雅姆的詩歌《為他人的幸福而祈禱》。

遺憾的是,如此偉大的人格,在世時少有人關注,如今所有的書店都買不到他的書(十幾年前在海口新華書店的打折區有看到),他發出的聲音有着神性的光芒,微弱而永不止息。彷彿在提醒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原本有着自己的英雄,他們在把我們精神的火種高高擎起,用生命燃燒。

不止海子,不止葦岸,相信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默默中堅持。不同以往的英雄,今天我們這個社會真正可敬的品質,也許是靈魂深處的一種堅持,對自我,對良知,對信念。如果從大的角度講,意識與文化的覺醒與更新是一個時代的任務,每個人至少可以對自己負責。這樣的人多了,如海子所願,整個民族和國家,甚至人類,會逐漸從形式到內容完成一次浴火重生的歷程。

在寫作特色與技巧方面,海子自己認為,他的短詩是絕對抒情的,有一種刀劈斧砍的力量。《海子的詩》後記裏認為,寓言、純粹的歌詠和遙想式的傾訴是其三種基本的方式。新浪讀書網上《海子傳》則這樣總結,他破壞固有的語言體系結構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特方法,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結構模式。他的語言如同一個魔術師在表演,令人眼花繚亂又美不勝收。

對我個人而言,最初讀海子,是原創文字帶來的奇妙感受,温厚純淨,卻耳目一新,同樣簡單的字句,在他筆下彷彿施了魔法,寥寥幾行,便深入骨髓,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彷彿就是身邊的尋常事物,卻又靜靜地放着光。文字極其精煉,如同鍛打後的純金,毫無許多現代詩歌的鋪排、誇張與晦澀。他彷彿一個行吟詩人在流浪,有抗爭,有悲情,有懷戀,但舉目四望,處處是河流大地和青草土塊,

讀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海子的寫作特色可以用他的一句詩來概括:泥土高濺,撲打面頰!凝鍊簡單的文字,神祕的象徵與比喻,童話般的想象,樸素温厚的鄉土氣息,哀而不傷的壓抑情感,抒情與畫面相結合,字句打破常規組合,通感廣泛運用,融合口語的親切、歌謠的夢幻、俳句的哲思,形成虛實結合的節奏感……

而將這一切技巧點石成金的,是他的赤誠。他的詩,是他所有吃進去的東西,被血與火淬鍊後捧出的丹。因此,海子所有的文字,都是他自己,也幾乎都有土塊的氣息,温和、憂傷而芬芳,積澱着深深的記憶。麥地之子,實在是很形象的比喻。

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大詩據説少有人能夠進入,但在結構上頗有建樹。沒有讀過他的大詩,只在選集中見到一些片斷,詩藝令人折服,隨便掰一塊下來就是金子,但總體感覺,在他將雄心和哲思落到實處時,除了自己,找不到有力的依託。在短詩中,海子大都做到了虛實結合,如果寓意較玄奧,意象與表述會較實,如果寓意較顯,意象和表述會較虛。但他的大詩,構築的是雙虛的世界,玄而又玄,無論人物、意象還是情節,缺乏真實感,沒有路牌和導遊,讀者找不到扶手可以抓住,踩不到地面可以行走,因此,只能遠遠感受到力與火,還有燃燒的激情,但無法靠近。令人歎為觀止的是,詩中的寓意與象徵幾乎無處不在,海子憑藉一腔激情,以童話中的人物打造史詩的氣魄,驚世駭俗地挑戰着人們的審美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影子要少一點,相信作為一箇中國人,這是他骨子裏的血脈,即使沒有強調,也無所不在,而且,他成功地以現代手法和現代語言營造出了古詩的意境。但客觀上講,這一塊的相對薄弱,雖然有助於保留少年的純淨與激情,卻在詩歌厚度廣度方面,失去了很重要也很廣袤的大片沃野和天空,也失去了一些橋樑和讀者。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所謂特色與風格,總是有得有失。

也許,海子完成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首詩,是他自己,以他生命的獻祭,完成了理想中彌賽亞的大詩,將太陽的光芒射入億萬人的心靈。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3

讀海子的詩歌,我能莫名的感動,不知不覺被海子詩裏透漏出的對生命,對自然的熱愛所深深折服。記得剛剛讀《活在珍貴的人間》時,我莫名的哭了。確實是這樣啊,我們活在人間,活在自然中。享受着自然賜予我們的一切。裏面的這樣幾句話,我覺得所述道理尤為深刻。他説: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温柔,一層層白雲覆蓋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乾淨的黑土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泥土高濺,撲打面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讀完這首詩,我覺得生命是如此温暖、純潔而親切。活着是幸福的,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

給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是他的大愛,博愛的思想。我覺得當今世界正是缺乏這種思想,人人都為了自己的有一點蠅頭小利,忽視了人際關係的培養,忽視了熱愛這個世界。所以當我讀到《五月的麥地》時,我徹底理解了海子,感受到了他的個性。《五月的麥地》是海子的一首現代詩歌。這首詩寄託着海子的烏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內皆為兄弟,大家相親相愛,互尊互敬,並且過着甜美的生活。他説:全世界的兄弟們,要在麥地裏擁抱,東方,南方,北方和西方。海子的內心世界是十分複雜而矛盾的。現實與理想、物質與精神,在他的詩歌中,呈現出一種不和諧的對抗狀態。“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以理解為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單純而美麗,浩淼而開闊。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境界。

海子的詩歌還有好多,好詩也還有好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讀後會很有感觸的,建議大家去讀。也許我還讀不懂海子,但從他身上我確實明白了許多,改變了許多。關於海子的卧軌,歷年來總是眾説紛紜,我不知道該信服哪一種説法。我只知道,我喜歡的海子,就是那個喜愛自然,心中有着大愛的詩人……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4

喜歡海子的詩,喜歡那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看到詩人對於生命 的熱愛與痛惜。喜歡海子的詩,喜歡詩人筆下的陽光、麥地、房屋、鐘鳴以及太多太多的美好意象,那些率真的文字,流淌出不可卒説的自然美感。喜歡海子的詩,喜歡那一首最廣為流傳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曾記得高中的語文課上,一遍遍誦讀這首詩,真的能夠給我帶來深刻的歡愉。但我畢竟不是詩人,可以“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但我可以,從今天,從這一刻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不再神經質地只戴白色頭花,不再緊盯一張張雪景的照片默默地發呆,放眼我的世界,是如此繽紛閃耀。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隨心所欲,暢所欲言,在鏡頭前,我可以盡情地笑。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不再孜孜不倦地咀嚼以往的點滴不幸,不再去做那些遙不可及的夢,而是享受今天,相信前方的路上會有温暖的曙光。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和每一個好朋友通個電話,發個短信,告訴她們我的幸福。

然而此時此刻,我卻越發感到自己並不懂得詩人筆下幸福的實質。正因為越是美到極至的東西越含蓄地難以琢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似乎成為只存現於詩中的無法企及的幸福極至。春暖未必花開,光陰的故事中,我們錯過了太多花開的爛漫。透過歲月的大喜大悲,我們已無暇顧及花兒綻放的一刻,單純地認為只有濃郁的奼紫嫣紅才是幸福的場景,豈知綻放前的漫長等待本身就是幸福的所在。錯過花開的剎那並不可怕,無論是縱情怒放還是無聲凋謝,年年歲歲,總有輪迴的花期作證。

是的,我要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終於明白,幸福不是錦衣玉食,虛度光陰,而是用短暫的生命吟唱不朽的詩篇;幸福不是高高在上的“一覽眾山小”,而是在哪怕最低矮的山腳“更上一層樓”。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不會聽着“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黯然心碎,而是辛勤耕作,守望下一次花開的燦爛。

國中生寒假《海子的詩》讀後感範文5

我從小就很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尤其是比較文藝一點的。以前讀過一遍《海子詩全集》,記得當時感觸特別多,但時間一長,記憶也有些模糊了,最近又抽出時間來讀了一遍,感觸頗多。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於1964年3月24日,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卧軌自殺,年僅25歲。在詩人短暫的生命裏,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

我最喜歡的是海子的短篇詩歌,這些抒情短詩涉及的範圍極為廣泛。閲讀海子的這些詩歌,我能深切的體會到海子對生命存在的那種錐心泣血的體驗和對太陽、河流、草原、大地、歷史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詩裏,有對珍貴的人間生活的眷戀,有對“幽深而神祕”的存在的沉思,有對愛情來臨的幸福禮讚,也有對失去愛情時的痛苦憑弔。當閲讀《活在珍貴的人間》、《你的手》、《寫給脖子上的菩薩》、《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時,那些熱烈而洶湧的詩情就撲面而來。但這似乎還不是海子詩歌最動人的地方,要體會海子最具個性和才情的詩歌內涵,就需要閲讀《亞洲銅》、《麥地》、《麥地與詩人》、《五月的麥地》、《祖國》、《黎明》等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chuzhong/987rl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