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蘇東坡《喻日》讀書筆記

蘇東坡《喻日》讀書筆記

“道”,物之性也,物之法也。此文旨在説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離實際,即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兩者都有點自負,遑論客觀的實踐。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就是説你不用主動求,它主動會來找你,其中透露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實踐的統一能力,更表達出用心良苦的態度。

蘇東坡《喻日》讀書筆記

平日學之求“道”不出與有文、無文,但勢必有文為始,思索讀書是無文世界觀察的前提,但有文無文兩者都易於流表、蜚語、他説,己我而盲目定論。道源於客觀,人浮於主觀,真理號召我們必須客觀地探索求知,所以必須謹慎個人臆斷更不可輕信他説,所謂“格物致知”,謂求得學習實踐之功,不為書中義理牽,弗為塵世羈。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於燭也”,其中道可能比現實客觀事物更難認識,但萬事都不如自己輕身經歷來的清新深刻,莫不能無己!然亦不可學北人求道於南人之法,未不嘗有溺者也,此為逆者,鬱郁不得志而終為他的下場。

求知變成不再求知終於變成無知,從知之甚少可以變成知至甚多,也可以變成一無所知。秉承求知自新、實踐、再求知為人之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7lqe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