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浙江導遊詞 >

龍王山導遊詞

龍王山導遊詞

虎跑夢泉是新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距市區約5公里。相傳公元九世紀初,唐代有個叫寰中的高僧住在這裏。後因水源缺乏,準備遷出。一夜,高僧夢見一神仙告訴他:南嶽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第二天,果真有二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故名“虎跑”。

龍王山導遊詞

虎跑泉水從石英沙巖中滲過流出,清澈見底,甘冽醇厚,純淨無菌,飲後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被譽為“天下第三泉”。杭州有句俗話:“龍井茶葉虎跑水”,龍井茶和虎跑水素稱 “西湖雙絕”。用這裏的泉水泡出的龍井茶,其茶味更覺清香。在此觀泉、聽泉、品泉、試泉,其樂無窮。

虎跑泉附近還有滴翠軒、疊翠軒、羅漢堂、鐘樓、碑室、濟公殿、濟公塔、虎跑夢泉塑像、弘一法師(李叔同)之塔等眾多景點,供遊人觀賞。虎跑所在的大慈山谷,自唐代以來即建有佛寺,至今山上虎跑泉後,仍設置了大型雕塑《夢虎》,只見兩隻猛虎接踵跑地出泉,高僧性空禪師卻猶自怡然夢中;石雕前,一泓清泉潺潺流往山下。整件雕塑依山臨水,渾若天成,與層巒幽谷、茂林修竹的背景和諧融洽,使得虎跑這座由昔日湖上名剎演變而成的山林公園有了畫龍點睛筆。

虎跑泉是一處以“泉”為主題的觀泉、聽泉、品泉、試泉的泉源景觀,又是以性空、濟公、弘一法師傳奇故事為特色的人文景觀,位於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禪寺內。民間傳説唐代性空大師遊歷此山,這裏風景優美,只是無水源,決定去別處,忽然有神人告訴他即將有二隻老虎會來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純淨無菌,從此“龍井茶葉虎跑泉”被稱為 “西湖雙絕”。 宋蘇東坡贊虎跑泉詩中,留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的佳句。虎跑經全面改造,恢復了濟公塔院、羅漢堂,並塑造栩栩如生的“夢虎”和濟公傳説浮雕。

浙江省安吉深溪大石浪景區導遊詞

深 溪大石浪

導遊內容: 龍泉廣場→石緣長廊→石浪奇觀→環形科普電影院→雲中探祕→林中探險→原始生態區→雲海藏龍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深溪大石浪景區。

深溪位於安吉縣南部,與臨安僅百來之遙,處於著名的黃浦江源---龍王山脈羣山環抱之中。這裏,峯巒疊嶂,山青水秀,幽靜清遠,置身其間,尤如世外桃園。景區與眾不同的是:自然遺產,石浪奇觀。

【龍泉廣場】

現在我們站的地方是海拔800米的龍泉廣場,從這個龍頭噴湧而出的清泉是來自龍王山的聖泉水,常年不斷,冬暖夏涼。整座廣場周邊用巨石壘成,氣勢不凡,與龍頭噴泉相得益彰,為大石浪添加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請大家隨我上台階,不妨用心數一數,一共有八十一級台階,寓意“九九歸一”,古代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走完這組台階,會給你帶來吉祥如意。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第一'範文網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石緣長廊。長廊因石而建,與石結緣。大家抬頭可以看見一句句詩詞,都是歷代名人頌揚安吉的詩句,句句與石頭有關,宇字體現石之秉性,也許對你有所啟迪。

【石浪奇觀】

在我們的面前就是千古之謎,石浪奇觀。大石浪高差延綿2000米,寬達500多米,尤如兇湧翻滾的海浪,頗為壯觀,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裂谷石浪。為何取名“石浪”?原固有二:一是因為這裏大批園而無稜、鉅細不一的遠古之石,滿山遍野,天然而成,不僅堅如磐石而且壯如海浪。二是因為這些石頭下面隱約可以聽見汩汩的流水聲,好像浪花拍打着巖岸。剛才我們在龍泉廣場上看到從龍嘴裏噴面而出的水,就是從石浪底下流過匯聚而成的。

【環形科普電影院】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蒙古式的高山環形科普電影院,頗為新穎別緻,影院面積1s0平方米,由1500多支毛竹聳立四周,全生態環保型,循環放映大石浪風光和科普教育片:全景式瞭解和解剖大石浪的形成,相信你一定會對大石浪倍感興趣。

【雲中探祕】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真正進入了深溪大石浪主景觀區。整個景觀區有5個主要的區域:雲中探祕,林中探險,原始生態區、雲海藏龍和媧皇遺風,每個區域都有許多串連成趣的景觀。

現在是第一個區---雲中探祕區。請大家仔細觀察,這裏面藴藏着四個千古之謎。第一個謎是大石浪究竟是什麼時代什麼條件下形成的,是冰川遺蹟,還是隕石撞擊;第二個謎是大石浪的緯度橫跨30度之間,而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也正好在這個緯度,這當中有什麼奧祕;第三個謎是為什麼這裏的大小石頭都是往上翹的,每塊石頭都失去了鋒利的鋭角,變成圓滾滾、光禿禿;第四個謎是為什麼這麼高的石浪山在嚴冬不結冰,而在山腳卻冰凍三尺;這個村莊也被人們稱為“冰坑”。

大家請注意這塊石頭,它叫“蟠桃石”。據説當年孫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時,狼吞虎嚥,吃一個扔一個,剛好有半顆桃子落在這裏,幾萬年以後就變成了現在這塊蟠桃石。

【林中探險】

好!現在我們進入了第二個區---林中探險區。這裏怪石林立,形狀各異,處處是“景陽崗”,塊塊是下“卧龍石”。我們稱它為“十二生肖園”,大家可要看仔細哦,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哪塊石頭像什麼動物,如果猜對了,我們還有小禮品獎給你呢。更為奇妙的要數“神仙鋸板”。你們看,就像刀切豆腐似的齊刷地劈成五片。傳説當時龍王山一帶鬧洪災,四海龍王體恤百姓疾苦,紛紛從四面趕來,揮舞手中的龍鞭,對準山腰一人一鞭,剛好把這塊巨石劈成五段來堵截洪水。後來這一帶百姓為了紀念龍王,造了龍王廟,把這一帶的山脈稱為龍王山,就連這一帶百姓也大都姓王。

左邊是一座高山滑道豐下站。為了看清大石浪景區全貌,我們安裝了 850米全國最長的高山滑通車。既驚險刺激,險象環生,又安全舒適,盪盪悠悠,感受林中飛鼠的體驗。感興趣的團友等一下可以從上滑道站上車。

這裏是李四光紀念亭。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一生走遍了祖國名山大川,不畏艱險:攀登高峯,對地質研究功勛卓著。據史料記載,1927年李四光先生為研究第四紀冰川遺址,專程對石浪進行考察。前蘇聯地質專家格魯列夫考察石浪後稱是東亞地區最大的石浪羣。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和有關部門及地質專家不斷前來考察。為了紀念李四光對深溪大石浪的研究和貢獻,李四光紀念亭就建在與對山相望的黃浦江之母峯,以示永久共駐。

【原始生態區】

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區----原始生態區。深溪地處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這裏氣候宜.人,雲纏霧繞,連綿起伏的羣山,長達二十餘里的女峽谷,雄險的山勢,幽深的原始森林,是紅豆杉的家園,也是天目杜鵑的故鄉。景區裏有好多珍惜樹種,大家可以一邊走一邊聽我介紹。

(大腳印)據史書記載,古代這裏是防風王國,傳説有一年天目山一帶發生了驚天洪災,古人稱為“天日出蛟”。防風古國皇帝防風王是個高達百丈的巨人。當時天目出蛟時他正在趕去開會的路上,途中被洪水擋路,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因此,開會遲到了三天被大禹殺頭,這個巨人腳印是不是防風古國皇帝的腳印?有待進一步考證。

(古藤區)這裏的古藤每株都很粗壯,是在別的地方很難看到的,它的歷史也相當悠久了,而且這些藤都是從石縫裏長出來的,生命力很強。

(情痴)大家看這棵藤緊緊的繞着這棵樹,也許就這麼過了幾千年,幾萬年,是不是以前這裏發生了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呢?女的那麼堅貞,化成了一棵藤,男的又那麼無奈,變做了一株樹。為愛面生,為情而死。古往今來,又有多少美麗的愛情故事感動着你和我。大家可以在這裏留個影,祝願你們的愛情地久天長!

(枯木逢春)聽當地的居民講,這棵樹都死了好幾十年了,後來隨着我們這景點開業竟然奇蹟般的活了。

(神龜望月)當初龍王來這裏治理洪災,帶來了蝦兵蟹將和神龜,洪水退了後,龍王們都回去了,只有這羣神龜見這裏的環境那麼好,這裏的天空異常的美麗,就決定留了下來。大家看這些神龜個個仰望天空,似乎在喃喃自語。

【雲海藏龍】

現在我們到了第四個區——雲海藏龍,這裏古樹參天,樹影婆娑,特別在早晨,雲霧繚繞,恍如仙境。有人説我們的龍泉廣場只有龍頭,不見龍尾。其實,龍尾就藏在這雲海之中,每當日出前這裏雲霧滿山岡,這些大大小小的古藤就像張牙舞爪的白龍,滿山都是,隱約在雲海裏。而這裏的石頭也似乎沾染了靈氣,大家仔細聽,從石頭底下傳來的叮叮咚咚的流水聲,象山姑娘在唱歌,這就是“碧空聽泉”。

現在我們到了大石浪風景區的最高點,海拔千米,大家儘可觀賞對面高山龍王山的雄偉壯觀和峽谷深溪小橋農家炊煙,真是一幅好圖畫。這裏有兩個景點:怪樹林和媧皇遺風。怪樹林有三怪,第一怪這裏有好多古樹名木,像這棵千年柴王,歷史相當悠久,而且樹形奇特,像撐開的佛手,樹上最多可以站上二十多個人,第二怪,這些樹長的奇形怪狀,好像都是缺胳膊少腿似的。第三怪,在夜深入靜時,能發出一種像布穀鳥叫的聲音。

現在大家跟着我到了望台,我們一邊休息,一邊聽我給大家講一個美麗的傳説:傳説女媧煉五色石補蒼天的地方共有36處,女蝸帶着煉好的五色石一處一處地補天,到最後一處安吉報福時,女蝸所帶五色石已全部用完。望着破裂的蒼天,女媧心急如焚,趕緊傳信息遠方的哥哥伏羲,叫他速帶石頭來安吉幫助補天。伏羲接到妹妹女媧的求助信息後,立即動身;還帶了一批巖石過來,到了安吉,兄妹倆在山頂上開挖石鍋,將巖石放入石鍋中點火燒煉,然後又齊心協力,肩並肩地在安吉報福上空修補破裂的蒼天。經過努力,安古上空破裂的蒼穹被修補得完好如初。現在,在安吉境內,報福夜晚的上空是最美麗的,而且星星也特別的多。據説,當時他們煉石的石鍋就是現在的江南天池---天荒坪水庫。由於伏羲來安吉時不知道安古上空蒼天破裂的尺寸有多大,所以多準備了一些石頭,這裏是補天的最後一個地方,兄妹倆就將多餘的鵝卵形圓石統統傾泄在此地,從而形成了現今舉世聞名的深溪大石浪景觀奇象。

關於大石浪的形成至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説法,關於她的美麗傳説也已經流傳了好幾代人,因而給我們的大石浪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親愛的團友們,希望你能來揭開這層神祕的面紗,也希望她能給你帶去好運。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再見!

標籤: 導遊詞 龍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zhejiang/qx9q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