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四川導遊詞 >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精選16篇)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精選16篇)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后稱都江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兩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對桀驁不馴的岷江水,火攻玉壘化為離堆。魚嘴堤分水、飛沙堰溢洪、寶瓶口引水,將逢雨必澇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着作用,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精選16篇)

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創始人張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綠清幽,決定在此修煉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來愈盛,但道家修建的觀宇與亭閣始終深藏於密林之間,與四周的山林巖泉融為一體。

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造就了離堆鎖峽、金堤夕照、雄關古道、玉壘仙都、寒潭伏龍、笮橋飛虹、玉女仙姿、岷山曉雪、寶瓶春曉等自然景觀,與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城隍廟等古代建築交相輝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橋融為一體的獨特風光,成為自然與文化、人類與環境、水利工程與山水風光和諧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觀。具有極強的觀賞性、生態性、特色性。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着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洶湧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衝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説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

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着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築羣分佈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佈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佔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宏偉秀麗,環境幽美。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説因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裏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xx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現在的橋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承託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

卧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牀深淺的標誌。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牀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卧鐵。現有四根卧鐵分別是明朝萬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現在遊客在離堆古園內噴泉處能看到的這四根卧鐵的複製品,其真品還埋在內江河牀下。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説:“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説:“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1]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間,蜀郡郡守李冰率領蜀地各族人民創建了都江堰這項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1936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佈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以其“歷史跨度大、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區範圍大、社會經濟效益大”的特點享譽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3

歡迎各位來到都江堰市遊覽。現在我們的車正經過寬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轉上玉壘山公路,去參觀聞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區。

大家從成都來,都看到沿途縱橫交錯的河渠,奔湧着盈盈清水,流淌進遠近碧綠的田疇,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兩千多年以來,古堰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國”的富饒和美麗。

在此以前,由於成都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高山連綿的鬆茂峽谷中洶湧而下的浩蕩岷江,一到漲水季節,總是順地勢四下漫流,常常給平原生息的遠古生靈帶來可怕的洪澇災難。後來經過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的鼈靈治水,才使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鼈靈的巨大功績,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讓給了他,成為開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進平原,締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則是公元前三世紀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帶領人民羣眾建造了舉世無雙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學地實現了導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後,由於都江堰水利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設置專門的官員管理,前後有不少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維護中不斷地將積累的經驗變成規範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一直髮揮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説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閃射出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的典範,是毫不誇張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江堰可説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積已由建國時的200萬畝擴展到1000多萬畝。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長效的偉大功能的奧祕所在。

我想這也是各位今天遊覽的目的吧!現在,我們走上了景區公路,沿途森林夾道,空氣清新,使大家的旅遊有了更好的心情。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4

歡迎各位來到都江堰市遊覽。現在我們的車正經過寬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轉上玉壘山公路,去參觀聞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區。

大家從成都來,都看到沿途縱橫交錯的河渠,奔湧着盈盈清水,流淌進遠近碧綠的田疇,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兩千多年以來,古堰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國”的富饒和美麗。

在此以前,由於成都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高山連綿的鬆茂峽谷中洶湧而下的浩蕩岷江,一到漲水季節,總是順地勢四下漫流,常常給平原生息的遠古生靈帶來可怕的洪澇災難。後來經過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的鼈靈治水,才使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鼈靈的巨大功績,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讓給了他,成為開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進平原,締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則是公元前三世紀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帶領人民羣眾建造了舉世無雙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學地實現了導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後,由於都江堰水利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設置專門的官員管理,前後有不少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維護中不斷地將積累的經驗變成規範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一直髮揮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説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閃射出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的典範,是毫不誇張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江堰可説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積已由建國時的200萬畝擴展到1000多萬畝。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長效的偉大功能的奧祕所在。

我想這也是各位今天遊覽的目的吧!現在,我們走上了景區公路,沿途森林夾道,空氣清新,使大家的旅遊有了更好的心情。我們從觀景樓往下游覽。

都江堰鳥瞰

站在樓台的敞廊上遠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見岷江從山裏滾滾而來,在拐彎處被一條像魚頭的長壩一分為二,堤壩這邊的江水順玉壘山腳流到一座孤立的山頭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這邊走向遠方,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長堤的頭部叫魚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飛沙堰,孤立的山頭和玉壘山之間的水道叫寶瓶口。魚咀、飛沙堰、寶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魚咀用於分水,讓灌溉的水進內江,多餘的水走外江;飛沙堰用於溢洪排沙;寶瓶口用於引流入渠。就是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長存的“不壞金身”。今天我們看起來,它們是那樣的簡單。甚至覺得平凡。其實正印證了—句“偉大出於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藴涵着極大的科學性,其設計和建造所體現的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稱之為最高水平的成就。等一會我們到了現場再作詳細介紹。指物説理,可能比較容易説明白一些。現在我們去看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座落於玉壘山麓,是紀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這座廟宇原是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時遷“望帝祠”於郫縣後,為表達對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後來這裏就被更名為“崇德廟”;宋朝,由於李冰父子相繼被救封為王,便改崇德廟為“王廟”;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為“二王廟”。

二王廟的建築有五大特點:一是佔地少,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築密度高,達到60%;三是不強調中軸對稱,這與大多數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特點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規模宏大,佈局嚴謹,令人賞心悦目,這五大建築特點我們將邊參觀邊體味。

我們從二王廟的後山往下走,經過存放商代古木和供奉元朝地方官吉當普的亭閣。穿過有兩株“仙人鬆”的庭院,就到達廟宇的文物陳列室。在這裏有我國兩位著名畫師的真跡鐫刻在石碑上,他們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户曉,要問是哪兩位?其實不用我在這裏多説,大家一看畫就知道了,這仕女圖是張大千先生畫的,這奔馬自是徐悲鴻的傑作。大家再看左邊的這個碑,誰能認出這是什麼字? ——這本來也不是字,是用來降魔鎮妖的道符,也難怪大家和我一樣“一字不識”。 與陳列室平行是二王廟後殿,現在塑的是李冰夫婦的神像。由於李冰父子的豐功偉績,後人早已將他們神化了。我們在二王廟中參觀,自然知道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我們卻見不到李冰兒子李二郎的塑像。“二郎”是神話中與李冰關係最密切的一人。這個角色的出現,把李冰神話的故事情節又推進一個新階段。但史書從未介紹過李冰兒子,所以李二郎只不過是個傳説中的人物。我們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人崇拜毛澤東,有人崇拜拿破崙,有人則祟拜劉德華,當時的人卻非常崇拜李冰。偶像又都應該是完美的,李冰沒有兒子,在封建時代有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們都希望他有一個英雄的兒子,能替他傳宗接代,李二郎這個人物也就由此而產生了。

李二郎這個人物的原型可能是跟隨李冰一起治水的年青人。李二郎代表的不是真有這個人,也不僅是治水的年青人。而是代表了所有和李冰一起治水的堰工的形象。

大殿就是李冰殿。大家知道,戰國時期是一個產生傑出人物的時代。比如墨家墨子,法家的韓非子,儒家的孟子等等。李冰也是這個時代的傑出人物,諸子百家也應有水利家的一席之地。李冰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傑出的水利科學家。 李冰是先秦時期的蜀郡守,相當於現在四川省省長的職位,但蜀郡當時所管轄的區域比現在的四川要小。李冰一方面因為一心為民辦實事,多才能幹,治蜀有方,受到秦王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信任羣眾,依靠羣眾,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説,便是“走羣眾路線”,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愛戴。只有處理好對上和對下的關係,他才能任職四十年,辦了許多實事造福於民,所以承認李冰是一位偉大水利專家的同時,我們必須得承認,他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這尊塑像中,李冰儒雅仁厚、勤於政務的風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李冰殿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築,殿的對面是戲樓。戲樓顧名思義就是唱戲的地方,不過這戲不是唱給凡人看的,而是唱給已被供奉為川主神的李冰看的。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是二王廟廟會,明清時代,每到這一天,這裏都要唱戲,人們趕廟會敬神、祈福、看戲,甚為熱鬧。1992年後,趕廟會的風俗又重新恢復。

這座塔是“字庫”,燒紙錢的地方。農曆六月二十四廟會的這一天,這裏總是熱鬧非凡,人們會把紙、錢一些歌頌或讚揚李冰的字、畫從底層塞入燃燒,塔心中空,青煙直上,塔尖有兩隻蛤蟆,大家看清楚了沒有?煙就從蛤蟆嘴中衝出,直上雲霄,這樣天上的李冰就可以知道人們對他的評價了。從戲台下面走出大門,一條高陡的石階梯,把廟宇顯得巍峨聳高,返身上看,這隸書“二王廟”匾額,為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馮玉祥將軍來都江堰時寫的,在這裏拍照較有紀念意義。

再往下走,林蔭深深的階梯旁,摩崖雕刻着歷代積累的都江堰維修治理的經驗總結,字句精煉,涵義準確,很有科學價值。比如:這是歲修都江堰的“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低作堰”是説飛沙堰不能加高,這“深淘灘”的“灘”指的是鳳棲窩(也就是飛沙堰對面淤起的淺灘)的一段河牀,在每年枯水季年節歲修清淤時,要深淘。深到什麼程度呢?最早水下埋的是三個石人馬,以前以漲水不過肩部,水枯時不低於人的足部為標準。現今淘灘,以看到四根卧鐵為標準,這四根卧鐵分別是明、清和民國時期以及解放後的九十年代埋下的,只要看見四根卧鐵就行了,淘得過深,寶瓶口進水量偏大,會造成澇災;淘得過淺,水量不足,難以灌溉。

這邊的“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稱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解決灌區輸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也可以説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則。“遇灣截角”指歲修時遇河流彎道,在凸岸截去鋭角,減緩衝勢,使其順直一些,減輕主流對河岸的沖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順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溝很多時,應當把河牀中間部位淘深一些,達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順軌”,避免泛流毀岸、淹毀農田。石刻的經驗還有很多,有的我們在遊覽中再作解釋。 前面這小樓叫“樂樓”,是清代典型的仿道教建築,每逢清明節放水,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典禮”,成都的大官員來時,這裏就奏樂迎接。樂樓的雕塑和裝飾非常精美,通過諧音、會意或直書其字等方法,反映了道教中講究清靜無為的修煉和吉祥如意、健體長生,羽化登仙等題材。色調上給人以親切、明快、素雅、安祥之感。樂樓左、右兩邊分別塑的是漢代的文翁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們都是發展和保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臣。文翁穿湔江以灌田,諸葛亮派馬超率一千二百名士兵保護都江堰。

安瀾橋

走出二王廟,看到的就是都江堰,也就是岷江的內江,架在江上的鐵索橋,就是著名的安瀾橋。請大家隨我過橋去魚咀參觀。

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最早稱繩橋或竹藤橋,這與它修建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1803),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它是溝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

橋的原址本來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經國務院批准,將索橋下移了—百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過這晃晃悠悠的橋,去體味如履簿冰的感覺吧,過索橋可是遊都江堰最有樂趣的項目之一呵!

魚咀

大家已經知道,魚咀是都江堰工程的主體部分。站在魚咀的壩口,看岷江迎面而來,經魚咀一隔分為兩股,即外江和內江。魚咀就是分水堤的頭,為什麼要修在這裏呢?起多大作用呢?這就要回到二王廟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兩句話上了。

魚咀主要起分水作用。李冰修建魚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韓家壩的穩固性和分水作用,並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魚嘴的堤壩,把岷江水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由於這段河道的河牀外高內低,再加上正有一個彎道,所以魚咀分水後在春耕季節江水流量較小時,主流就有約六成的水進入內江,首先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洪水季節,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勢受河牀彎道的制約明顯減少,再由於外江一側江面較寬,內江—側江面較窄,內江的流量會自動低於外江,進水約四成,這樣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難題。這種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經中所説的“分四六、平潦旱”。

魚嘴還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它發源於我省松潘縣境內,全長760公里,源頭至此約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彎道環流原理,江水在彎道產生的漩流,會將下層的沙石捲到水流上層,大部分便自動被帶入外江一邊而不進內江。魚嘴正處於“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從這裏排走,大大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現在的魚咀已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在從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籠護堤。就是用川西盛產的竹子編成長長的竹籠橫置壩邊,裏邊塞滿河邊沖積的卵石,一籠接一籠,一層接一層,造成了堅固耐衝又不積水的堤壩。就地取材,方法簡易而效果極好。 緊接魚咀的這道長堤叫金剛堤,每年內江淘河起來的泥沙就用來堆積加固堤壩,既保證內江護岸,又解決了泥沙的出路,這就是歲修“三字經”上説的“挖河沙,堆堤岸”。

飛沙堰

金剛堤盡頭處成了一個斜坡,然後是一道矮壩,這就是飛沙堰了。

飛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個主體工程,這堰修在離堆之側,是一道低壩,堰頂距河牀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內江泄洪排沙。從魚嘴分進的內江水,被離堆一頂,自然旋流起來,每當夏秋之季水流量大於寶瓶口的可流量時,寶瓶口不能通過的水,主要從飛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從飛沙堰一齊流出去。“飛沙”二字的意思就在於不僅溢洪還能排沙。

測量資料表明,內江流量越大,飛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強。特大洪水時,從魚嘴分進內江總乾渠的流量可達寶瓶口流量的四倍。75%的內江水可從這裏泄出。當枯水季節,水位低於飛沙堰時,它便成了一道天然節制閘,自動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資料還表明,在飛沙堰第二次利用彎道流體力學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約15%。魚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佔5%左右了。

寶瓶口

寶瓶口是都江堰系統工程的關鍵環節。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着江水進人成都平原的流量,當寶瓶口的進水量飽和(約700立方米/秒)後,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納。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防洪、運輸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

寶瓶口旁的這小山叫離堆。

選擇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是極其科學的。它使內江水經過一段流程後水勢便於控制,水質進一步澄清,然後被迎面獨立的離堆頂託江水,創造了飛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寶瓶口的瓶頸效用。保證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説,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決定了整個渠首工程的佈局。兩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妙絕古今的水利樞紐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都江堰所展示的我國古代水利科學水平,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之感到自豪,感到振奮嗎!

離堆公園

從飛沙堰前行是離堆公園。

離堆公園是都江堰的市內入口,也是市區最美麗的園林,奇花異木、盆景藝術、叢林幽徑、處處讓人留連。其中有兩處我認為是必去之地,那就是伏龍觀和新闢的文物陳列館。

伏龍觀就建在離堆上,因“二郎擒孽龍”的神話而得名。伏龍觀的前身名叫“範賢館”,始建於公元4世紀,是紀念成漢時(公元302—347年)青城山天師道首領、天地太師西山侯——範長生而建。因範長生被人稱為“範賢”,這館因之而命名為“範賢館”,五代十國時,李冰先後受封為“大安王”和“應聖靈感王”,在此修李公祠。又因宋代民間傳説的二郎伏龍,最後定名“伏龍觀”。

走上四十二級台階後,便可見右方的一碑“離堆”。抬頭看右前方的山頭,那便是玉壘山,李冰當時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時,首先開玉壘山,引水灌田,便使玉壘山的主峯和我們腳下的這塊山丘分隔開了,形成了一個孤立的小山堆,這便是離堆的由來。左側並排立着11塊石碑,依次為“神禹峋嶁碑”,“道都符碑”和“佛教梵文碑”,意在藉助儒、釋、道三教的神力以鎮水,通稱“鎮水碑”。也有説鎮水碑不是鎮水,而是鎮壓下面的孽龍的。孽龍若沒有上面碑的神力鎮壓,便又會興風作浪。

伏龍觀前殿,供奉的是李冰神像。神像是東漢末年(168年)石刻像,像高2.9米,重4.5噸。於1974年修建外江江閘才從河牀中撈出來。因石像卧在江中,胸前文字清晰可見。中間有文:“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兩袖有文:“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鎮水萬世焉”這段文字表明,此石刻像雕刻時間是東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閏三月二十五日,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

都水是東漢郡府管理水利的行政部門。是郡太守府的椽史,他代表郡太守常住都水官府。旁邊這尊缺頭人像大概就是當時的都水,由於岷江中上游沙石含量大,頭給撞毀了。他沒有頭,卻依舊把當時的治水工具“鍤”握得緊緊的,足以證明他治水的決心與信心。在那時,官員們腰間的綬帶分別代表他們官位的大小,他腰間綬帶並不長,反映了他在當時的官位並不大。據推測,他的官位相當於現在都江堰管理局局長。 前殿的另一側,陳列着都江堰市出土的漢墓石刻,其中有石俑(有趣的是,他手中所持的工具也是“鍤”)、石馬(個頭矮壯矯健的川馬)以及石刻水塘。眼前的石人石馬是漢代仿李冰治水時留下的文物雕鑿成的。古書記載,造石俑放入內江江心,在淘灘的時候,以石人(馬)為標準,低不過足踝,高不過肩,以保證岷江江水既造福於民、灌溉良田,又避免水量過大造成成都平原水災。當然,在後來以卧鐵代替石人石馬,石人石馬便成古蹟了。

石刻水塘展現了建都江堰後,農田自流灌溉的繁榮景象和莊園主的生活。要請大家注意的是石刻水塘之間的凹槽,這些凹槽中間是一些閘,這些閘用於控制田間進水量,如實反映了都江堰的“自流灌溉”,是與水利相關的漢代石刻藝術瑰寶。 沿着天井的石階進入中殿,原名鐵佛殿,現為文物陳列室,展示有關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文物、文獻和中外嘉賓在伏龍觀的留影和題詞。

後殿原名玉皇殿。殿四周均有迴廊,視野開闊,移步換景,山光水色令人陶醉。左側開闊處有一亭子,名“觀瀾亭”,在這裏可見內外江奔騰呼嘯,腳下的離堆此時更顯出“中流砥柱”的氣勢。

離堆是當年李冰在此處開鑿的一個引水口。早在20xx多年前的秦國,還沒有火藥,而且鐵器的使用也較落後,這玉壘山又屬子母巖(礫巖沉積巖),結構十分堅固,要人工開鑿缺口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人們的智慧是無窮的。於是想到了用“火攻”的方法,先用柴火焚燒巖石,使之熾熱,然後澆水醋。鑿去一層,再燒一層,如此反覆進行,終於在八年後,開了—個寬20M、高40M、長80M的缺口,這口子使玉壘山分出了離堆,也建成了寶瓶口。據傳,在開鑿寶瓶口時,李冰不僅身先士卒,奮勇當先,同時李冰的女兒“冰兒”也為之英勇獻身。當寶瓶口還差最後一層巖牆就可打開時,每人都知道開這層巖牆的人便必死無疑。“冰兒”卻毅然要求去,寶瓶口鑿開了,可“冰兒”卻被滾滾的江流吞食了,人們説她死後羽化成仙,神靈便附在玉壘山上,從遠處便可見“冰兒”安祥地仰卧在玉壘山,日日夜夜地守護着這千年古堰。

現在,我們原路走出伏龍觀,去參觀都江堰文物陳列館,裏面關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大量史料,將加深你對古堰的認識。陳列館關於青城山等地的資料,會使你對都江堰市豐富的旅遊資源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瞭解。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5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都江堰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xx年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xx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令人流連忘返。

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着中國水利史進人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有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着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都江堰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着愈來愈大的效益。

由都江堰而產生的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學、水文物、水神學等,諸如“二王廟”、“伏龍觀”、“觀景台”等處的人文景觀;改建魚嘴挖掘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和“飲水思源”石刻;歌頌李冰父子降龍治水的民間傳説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學色彩的祭祀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詩、詞、書畫的水文學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源遠流長,惠澤後代,其奧祕除了巧奪天工的工程佈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指導思想、“歲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難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則,以及“砌魚嘴立湃缺,深淘灘、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經驗和治堰準則。都江堰工程在兩千多年運行中,充分發揮了工程潛能,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獨具特色寶貴的經驗。其中文化內涵豐富,反映了治水先驅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充分反映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正確性和長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內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維修、管理和發展的全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遺產之一。這也是聯合國評定都江堰工程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築羣分佈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佈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佔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宏偉秀麗,環境幽美。

都江堰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説因李冰治水時曾在這裏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xx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今天,就由小夢來陪大家一起暢遊都江堰,瞭解水利工程,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齊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便是李冰的兒子,由於李冰無子,傳説而來。為紀念父子倆,修建了我們旁邊的這座二王廟,也是觀看都江堰最好的觀景點。今天,我們來一個逆向思維——倒着走。都江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今天,我們先從魚嘴看起。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因其形狀像一張鱷魚的嘴巴而得名,昂頭於岷江江心,將岷江分為內外兩江,東邊的內江用於灌溉農田,西邊的外江則用於排洪。魚嘴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澱在河牀上的泥沙經過魚嘴上的一顆顆排列整齊的小石頭,而使其外江的沙佔八成,內江的沙佔二成。這樣,灌溉農田的水就會十分清澈,因為大多數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則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大家請看旁邊的幾個小島,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幾個小島而繞成“S”型,使其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漲,洶湧的水勢不再受小島所影響,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便會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就是這樣的“魚嘴”,保證了當地人民在枯水期的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範了洪水氾濫的發生,真是功不可沒。當然,沒有幾個小島和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的協助,“魚嘴”也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務,這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朋友的互幫互助。

現在我們奔向下一站——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將寶瓶口多餘的內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還會自行潰堤,讓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以保證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災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當江水疾馳而來,會由於離心力作用形成漩渦,將泥沙或衝上岸,或帶入泄洪道,把多餘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下面就是我們的最後一站——寶瓶口。寶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寶瓶口的水會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以此來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換句話説,若是寶瓶口被堵上了,那麼60%的成都人就沒有水喝。所以寶瓶口和飛沙堰還真是一對“幫人排憂解難”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個主要的水利工程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條魚,那麼“魚嘴”處就是魚的頭,飛沙堰就是魚的身子,而寶瓶口,則是魚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壩。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來,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不知道大家玩得開不開心呢。經過一番遊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現在我們就向食物大軍進發!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都江堰景區。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離成都約56km。在遊覽前,我先交代一下注意事項:在遊覽時,請大家保管好自己隨身物品。同時,請大家愛護景區環境,緊跟團隊,避免走失。我們今天的遊覽路線是從秦堰樓下去,依次參觀二王廟、安瀾索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離堆,最後在大門口集合。整個行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現在請跟隨我的腳步,進入景區遊覽。

都江堰修建於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時期,是蜀首相李冰父子率領民眾修建的。花費了大約20xx年,才修建完成。距今天已經有20xx多年的歷史了。是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依然發揮巨大功效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工程。難怪餘秋雨先生會説“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了”。而這激動人心的工程是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組成的。接下來,我就一一為大家解讀三大工程是怎麼發揮其巨大作用的。 隨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這就是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魚嘴。它形如魚的嘴巴,因此得名為魚嘴。現在我們站在魚嘴的壩口,看岷江洶湧而來,經魚嘴一分為兩股,即內江和外江。外江繼續擔任主河牀的作用,內江為都江堰新建的引水渠。李冰特別將內江河牀的深度修的低於外江三尺三,又將外江河牀的寬度修的寬於內江河牀九丈九。加上這裏是一個彎道,在春耕水流量小的時候,主流就有約六成的水進入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洪水季節,流量急增,水位大幅提高,水勢受河道彎曲的制約明顯減少,再由於外江一側江面較寬,內江一側江面較窄,內江的流量會自動低於外江,進水約四成,這樣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程度平原的防洪難題。這種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經中所説的“分四六,平旱澇”。

另外,魚嘴還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落差很大,上有水流湍急,所以,有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彎道環流遠理,江水在彎道產生的旋流,會將下層的沙石捲到水流的上層,大部分便自動被帶入外江。魚嘴正是出於“正面去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所以80%的沙石從這裏排走,大大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我們不得不佩服李冰選址的準確。我們現在看到的魚嘴已經是鋼筋混凝土建築,那麼在從前是用什麼材料建成的呢?在從前它可是用土石作基,用卵石竹籠護堤。人們就地取材,把川西的竹子,編成長長的竹籠橫放在壩邊,在裏面塞滿河邊衝擊的的卵石,一籠接一籠,一層接一層,築成了堅固耐衝又不積水的堤壩。這種方法簡易而效果極好。5.12大地震後,魚嘴出現了多處裂縫,到如今魚嘴上被修復的痕跡還清晰可見,它也因為裂縫而成為大家最關心的景點。

總的來説,魚嘴可以用一個巧字來形容,位置選的巧,分水分的巧,排沙排石排的巧。當然,僅有魚嘴是不夠的,三大工程是相互依存,共為體系的。那接下來,我們就去參觀下一處工程——飛沙堰泄洪道。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我是你們的導遊。

我們今天的遊覽路線是,從秦堰樓下去,依次參觀二王廟、安瀾索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最後我們在離堆公園門口集合登車。整個行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在遊覽過程中,請大家愛護景區環境,緊跟團隊,以免走失;同時,希望大家記號我們的停車位置和車牌號,以及我的聯繫方式。

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景區概況。都江堰修建於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時期,蜀郡首李冰率民眾耗時約20xx年修建而成,距今已經有20xx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並且依然發揮巨大效益的無壩引水工程。難怪餘秋雨先生會説:“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由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現在我暫且不講飛沙堰如何排水防洪,也不講寶瓶口怎樣控制水量。重點給各位講講都江堰的渠首部分魚嘴。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位於江心位置形如魚嘴的就是魚嘴分水堤。

魚嘴為都江堰水利工程奠定了至關重要的三大基礎,我個人對它做一個總結,就是巧奪天工的一個“巧”字!

第一個巧:分四六,平澇旱。

大家請看,面對滾滾而來的岷江水,河牀中央的魚嘴將它一分為二:一條外江繼續擔任主河牀的作用;一條內江為都江堰新建的引水道。當年李冰特別將內江的河牀深度挖到低於外江河牀三尺三,又使外江的河牀寬度寬於內江河牀九丈九。這樣一來,岷江水流量小的時候,六成的水就流入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到了洪水季節,岷江水流量大增,河牀寬廣的外江就會容納近六成水流量,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澇之災。這種功能就是二王廟石崖上刻着的六個字—-分四六,平澇旱。

魚嘴的第二巧,就是它發揮了排沙排石的功能。

由於都江堰處於岷江中游,所以,上游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河水在彎道處的環流原理,江水衝擊在彎道的崖壁上會產生漩流,將下層的沙石捲到水流表層;並且,水流越大卷起的沙石越多,因而大部分的沙石都會自動被帶到外江而不會進入內江。同時,魚嘴又處於“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因此 80%的沙石就會從這裏排走,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第三個巧:中流砥柱

大家設想,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兩千多年前,眼前這個固若金湯的魚嘴堤壩是用什麼材料構築的呢?李冰巧妙的使用土石和裝有卵石的竹籠,互相連接,形成堤壩。因為用料簡陋,歷朝歷代有不少人想要改變工程用料。元代官員曾在魚嘴這一關鍵部位鑄造一個一萬六千斤的鐵龜;明代地方官又以鐵牛鎮守魚嘴,但是都被洪水沖走,以失敗告終。直到明代御史盧翊巡查四川考察水利時提出,只有李冰用竹籠裝卵石的古法才符合以柔克剛的自然規律。把竹子編成竹籠,用竹籠裝卵石,層疊堆垛,連接成壩才能減少堤壩斷裂的可能,加上卵石之間的空隙可使水緩慢滲出,也就減少了潰壩的危險,從而形成既堅固耐衝又不積水的堤壩。同時,由於工程修建時不追求一勞永逸,取材因陋就簡,所以每年的歲修又可使都江堰實現持續更新,體現了因勢利導樸實無華的東方思路。

當然,僅有魚嘴的作用是不夠的,都江堰的三大工程是相互依存,共為體系的。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9

各位朋友大家好!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今天,就由小夢來陪大家一起暢遊都江堰,瞭解水利工程,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齊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便是李冰的兒子,由於李冰無子,傳説而來。為紀念父子倆,修建了我們旁邊的這座二王廟,也是觀看都江堰最好的觀景點。今天,我們來一個逆向思維——倒着走。都江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今天,我們先從魚嘴看起。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因其形狀像一張鱷魚的嘴巴而得名,昂頭於岷江江心,將岷江分為內外兩江,東邊的內江用於灌溉農田,西邊的外江則用於排洪。魚嘴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澱在河牀上的泥沙經過魚嘴上的一顆顆排列整齊的小石頭,而使其外江的沙佔八成,內江的沙佔二成。這樣,灌溉農田的水就會十分清澈,因為大多數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則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大家請看旁邊的幾個小島,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幾個小島而繞成S型,使其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漲,洶湧的水勢不再受小島所影響,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便會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就是這樣的魚嘴,保證了當地人民在枯水期的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範了洪水氾濫的發生,真是功不可沒。當然,沒有幾個小島和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的協助,魚嘴也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務,這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朋友的互幫互助。

現在我們奔向下一站——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將寶瓶口多餘的內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還會自行潰堤,讓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以保證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災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當江水疾馳而來,會由於離心力作用形成漩渦,將泥沙或衝上岸,或帶入泄洪道,把多餘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下面就是我們的最後一站——寶瓶口。寶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寶瓶口的水會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以此來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換句話説,若是寶瓶口被堵上了,那麼60%的成都人就沒有水喝。所以寶瓶口和飛沙堰還真是一對幫人排憂解難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個主要的水利工程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條魚,那麼魚嘴處就是魚的頭,飛沙堰就是魚的身子,而寶瓶口,則是魚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壩。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來,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不知道大家玩得開不開心呢。經過一番遊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現在我們就向食物大軍進發!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四川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介於北緯31°44′54〃-31°02′09〃之間,東經103°25′42〃-103°47′00〃之間。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積佔65.79%,平壩面積佔34.21%。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對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系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分佈,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説。

都江堰市是國際旅遊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獲得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旅遊設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龍池-虹口自然保護區距都江堰景區24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都江堰初創於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完成於秦惠文王時,建於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市區西北部,灌縣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説明都江堰水利在該市所佔位置的重要。

【行政區劃】

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鎮、幸福鎮、蒲陽鎮、聚源鎮、崇義鎮、天馬鎮、石羊鎮、柳街鎮、玉堂鎮、中興鎮、青城山鎮、龍池鎮、胥家鎮、安龍鎮、大觀鎮、紫坪鋪鎮、翠月湖鎮.2個鄉向峨鄉、虹口鄉,49個社區委員會、333個村委會;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都江堰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時代稱“導江”,傳説夏禹治水導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縣,因灌江得名。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據《今縣釋名》:“漢文翁穿漕江灌溉,謂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寧縣,孟蜀改灌州,明改縣。”一説今縣城古名灌口,戰國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陸,為灌之口而名。三國蜀漢置都安縣,北周又增置清城縣。唐代兩縣分別改名為導江縣和青城縣,元合併為灌州,明降州置灌縣。1988年,撤銷灌縣設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獲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城區靠近都江堰渠首,分佈着許多文物古蹟和傳統名居,有二王廟、安瀾索橋、城隍廟、伏龍觀、靈巖寺、千佛塔等重點文物。

都江堰市始建於蜀漢,民國防區時代為川軍鄧錫侯部黃隱江防軍防區。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灌縣設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1997年,都江堰市面積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萬,轄12鎮16鄉。市政府駐灌口鎮。

1999年,都江堰市轄12鎮、16個鄉:灌口鎮、蒲陽鎮、石羊鎮、玉堂鎮、幸福鎮、中興鎮、柳街鎮、聚源鎮、天馬鎮、崇義鎮、龍池鎮、青城山鎮;胥家鄉、駕虹鄉、金鳳鄉、向峨鄉、土橋鄉、安龍鄉、兩河鄉、大樂鄉、徐渡鄉、沿江鄉、民興鄉、青城鄉、大觀鄉、白沙鄉、麻溪鄉、虹口鄉。

20xx年,都江堰市轄12個鎮、1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21980人,其中:灌口鎮75059、幸福鎮122728、蒲陽鎮26163、聚源鎮30985、崇義鎮26460、天馬鎮29936、石羊鎮26377、柳街鎮21828、玉堂鎮20894、中興鎮26620、青城山鎮10287、龍池鎮6155、胥家鄉26340、駕虹鄉12307、金鳳鄉14404、向峨鄉14350、土橋鄉12397、安龍鄉11347、大樂鄉11477、徐渡鄉16524、沿江鄉15006、民興鄉13389、青城鄉15671、大觀鄉10761、兩河鄉4721、白沙鄉8472、麻溪鄉5511、虹口鄉5820。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土族、侗族、瑤族、維吾爾族、滿族、鄂倫春族、傣族等民族分佈。

20xx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xx】41號)同意都江堰市撤銷青城鎮及麻溪、金鳳、駕虹、土橋、沿江、徐渡、大樂、兩河8個鄉。將原青城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青城山鎮;青城山鎮政府駐原青城鎮場鎮正中街。將原麻溪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紫坪鋪鎮;紫坪鋪鎮政府駐紫寬街。將原金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蒲陽鎮;蒲陽鎮政府駐和平街。將原駕虹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胥家鎮;胥家鎮政府駐石龍上街。將原土橋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崇義鎮;崇義鎮政府駐官家花園。將原沿江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柳街鎮;柳街鎮政府駐五一村。將原徐渡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石羊鎮;石羊鎮政府駐政府街。將原大樂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安龍鎮;安龍鎮政府駐海棠路。將原兩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大觀鎮;大觀鎮政府駐雙風路。

20xx年,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幸福、蒲陽、中興、聚源、天馬、崇義、龍池、柳街、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個鄉(向峨、虹口)。

都江堰市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歷年最冷月平均氣温4.6℃,最熱月平均氣温24.4℃。平均年降雨量為1243.80mm。降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年際總量變化不大;在空間分佈上不均勻,由東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間;雨季平均開始於5月21日前後,平均結束於9月14日前後;一次降雨持續最長日數20天。區內主導風向:NW,C,風向頻率(%):12、41,最大風速:17米/秒,平均風速:1.3米/秒,本地無颱風出現。年平均最大相對濕度80,最小相對濕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絕對濕度15.2,最小絕對濕度14.3,月平均最大絕對濕度32.4,月平均最小絕對濕度2.8;30年來的氣象監測表明,都江堰市空氣濕度指數低於成都市各區(市)縣。歷年平均氣壓933.7,極端最高氣壓958.7,極端最低氣壓912.2;最熱季節的平均氣壓925.9,最冷季節的平均氣壓938.7,雨季氣壓928.0。全年晴天日數120天,陰天日數95天,霧天日數7天,歷年平均日 照時數1016.9小時,歷年平均雷暴日數28天。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1

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景區位於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城西,距四川省會成都市僅30分鐘車程,雙流國際機場5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景區地處內陸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温15.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水質、空氣都達到國際標準,全年均適宜旅遊。

景區面積為220公頃,核心遊覽面積120公頃,是由離堆古園、都江堰渠首工程、二王廟、玉壘山、鬆茂古道等20多個重要景點串聯成的旅遊環線。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造就了都江堰山、水、城、林、堰、橋融為一體的獨特風光,具有極強的觀賞性、生態性、特色性。

〔清溪園〕由於園中的美景是以清澈的岷江水為主線來串綴,因此稱它為清溪園。清溪園佔地約8000平方米,園林建築風格取材於川西民居,造園手法以水生景,清泉在岷江特有的各色卵石的映襯下,凸顯出濃濃的野趣。透過照壁的漏框,我們可以看見覽秀亭屹於小山之上,山間溪流潺潺而下,使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同時也使這裏成為整個園林的組景中心,我們眼前的這些盆景,有全國罕見的上千年的樹樁盆景,也有再現巴山蜀水幽、險、雄、秀自然風貌的山水盆景。

園中最著名的樹叫紫薇佛掌,紫薇樹在民間一直是吉祥的象徵。看它象不象如來佛祖的手掌,它歷經滄桑,閲盡世間萬象,是一件活的文物。您向它祈禱或許會帶給你好運。這就是園內鎮園三寶之一的紫薇花瓶,已經有1320_年的歷史了。請看瓶口與瓶底是合攏的,而瓶身是鏤空的。每年的6~10月滿樹盛開的紫薇如同插在一個鏤空的花瓶裏,栩栩如生,堪稱盆景藝術中的珍品,在《中國花經》中有專門介紹。

園中鎮園三寶之一的紫薇屏風,它製作於明末清初,是用紫薇、銀薇、翠薇三件花木編制而成。其大膽的想象,獨特的構思,在全國尚屬首例。它取意於古園林建築中園門造型,虛實相間,既美觀又實用,盤扎藝術大氣而精巧,顯示了園藝師精湛的技藝。

都江堰是世界公認的歷史最悠久的無壩引水工程,它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徵。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的天府之國,成為秦統一中國強大的後方戰略基地和大糧倉,它無可置疑地推進和加速了華夏文明的進程。

造福萬代的都江堰是一個龐大的水利系統工程。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中,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政權如何更迭,都江堰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維修。它的水利網絡逐漸擴大,目前已覆蓋四川省36個縣的1000多萬畝良田,並向成都等數十座城市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成為成都平原和川東北數千萬人的生命之源。

世界上最偉大的無壩引水工程都江堰,除了它下游密如蛛網極其龐大的灌溉水網河渠系統外,其主體部份為渠首三大工程: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引水口。魚嘴分水堤,因形似魚嘴而得名。分水堤位於渠首頂端,修築在岷江彎道的中部,迎着古老的波濤,巧妙地將一條岷江剖為內外二江。內江是人工河,外江是岷江的天然河道,內江主要作用灌溉,外江則肩負着泄洪的重任。水流平緩的枯水期岷江六成水沿凹岸流入內江,外江佔四成,水流湍急的洪水期,六成水在凸岸的反作用務下衝入外江,這就是治水三字經中所説的“分四六,平潦旱”。由此可見魚嘴修建時的科學選址是何等奇妙。魚嘴分水堤因長期面對洪水巨大的衝擊力,所以修築十分堅固,且世代維修,後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兩千多年前,李冰率眾人燒水澆巖石,用人工艱難地將一座山斷開,形成了一個窄窄的進水口,進水口因形似瓶頸而得名“寶瓶口”。江面在這裏由70米驟減為28米,滔滔江水經窄窄的進水口湧入寬闊的內江,逐漸形成密如蛛網的水系,灌溉着川西平原千里沃野。它是都江堰系統工程的關鍵環節之一。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着進入成都平原的江水流量。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田灌溉,抗旱防洪,生活用水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20_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妙絕古今的水利樞紐工程。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2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景區,我是導遊柳百川,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可以稱呼我“牛導”。在觀賞之前,我先強調一下注意事項:一、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二、請大家愛護環境;三、跟隨團隊不要走丟。

現在,請大家跟着我,踏進都江堰大門一起遊玩吧!你們知道嗎?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時期,是蜀首相李冰父子率領民眾修建的,大約花了20xx年才修建而成。距今有20xx多年的歷史,是世上年代最久的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

乘着微微的江風,我們來到了有名的寶瓶口,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端岷江水帶波濤洶湧的江水衝了過來,但是,到了中間,它就變成了一隻忠誠的小狗,不得不流得慢了。三江口中間就是寶瓶口,寶瓶口把洶狠的江水一分為二,這種法子叫以柔克剛。寶瓶口的原理是:中間有一座被挖掉兩旁的大山,水流衝過,就自然變成了兩條,它是人工鑿成控制江水的咽喉,因此叫做寶瓶口,就因為它的外形像個瓶子。

關於寶瓶口,還有一個傳説,大家想聽嗎?

相傳李冰治水前,岷江有一條孽龍,興妖作怪,危害百姓。李冰便派李二朗和孽龍大戰,孽龍大敗,逃亡青城山王婆巖。一見老婆婆,飢餓難忍的孽龍要老婆婆為其做飯,老婆婆將鐵鏈放入鍋裏化做麪條,孽龍狼吞虎嚥地吃下面條,結果動彈不得。正在此時李二朗趕到,由黎山老母變成的老婆婆將鎖住的孽龍交給李二郎,並叮囑道:“不要殺它,沒有龍吐水,怎麼種莊稼。”於是李二郎就把孽龍鎖在泥堆的深潭裏,避害興利。

現在請大家自由活動,我們四點在對面燒烤店整合,祝大家玩得開心。遊客們,時間過得飛快,是時候要告別了,如果下次有機會我還做你們的導遊。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3

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景區位於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城西,距四川省會成都市僅30分鐘車程,雙流國際機場5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景區地處內陸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温15.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水質、空氣都達到國際標準,全年均適宜旅遊。

景區面積為220公頃,核心遊覽面積120公頃,是由離堆古園、都江堰渠首工程、二王廟、玉壘山、鬆茂古道等20多個重要景點串聯成的旅遊環線。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造就了都江堰山、水、城、林、堰、橋融為一體的獨特風光,具有極強的觀賞性、生態性、特色性。

〔清溪園〕 由於園中的美景是以清澈的岷江水為主線來串綴,因此稱它為清溪園。清溪園佔地約8000平方米,園林建築風格取材於川西民居,造園手法以水生景,清泉在岷江特有的各色卵石的映襯下,凸顯出濃濃的野趣。透過照壁的漏框,我們可以看見覽秀亭屹於小山之上,山間溪流潺潺而下,使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同時也使這裏成為整個園林的組景中心,我們眼前的這些盆景,有全國罕見的上千年的樹樁盆景,也有再現巴山蜀水幽、險、雄、秀自然風貌的山水盆景。

園中最著名的樹叫紫薇佛掌,紫薇樹在民間一直是吉祥的象徵。看它象不象如來佛祖的手掌,它歷經滄桑,閲盡世間萬象,是一件活的文物。您向它祈禱或許會帶給你好運。這就是園內鎮園三寶之一的紫薇花瓶,已經有1320xx年的歷史了。請看瓶口與瓶底是合攏的,而瓶身是鏤空的。每年的6~10月滿樹盛開的紫薇如同插在一個鏤空的花瓶裏,栩栩如生,堪稱盆景藝術中的珍品,在《中國花經》中有專門介紹。

園中鎮園三寶之一的紫薇屏風,它製作於明末清初,是用紫薇、銀薇、翠薇三件花木編制而成。其大膽的想象,獨特的構思,在全國尚屬首例。它取意於古園林建築中園門造型,虛實相間,既美觀又實用,盤扎藝術大氣而精巧,顯示了園藝師精湛的技藝。

〔堰功道〕 這條寬闊的大道,叫做堰功道.道旁屹立着十二位堰功人物。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有兩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江堰的社會功效與日俱增,這不僅要歸功於李冰科學的選址、設計、施工,更要感謝從秦漢以來的歷代駐川官吏和有識之士對都江堰的悉心維護。為了紀念治水先賢,都江堰人修建了這條長150米,寬14米的堰功道。左右分置了十二尊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12尊青銅像分別代表了從秦漢時期——唐、宋、元、明、清歷代各歷史時期治水建堰功績卓越的有功之臣,就是靠他們對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斷的加固維修,才使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

他們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興修水利的專家。作為一方的執政者,他們在深刻認識到水利對於農業、民生和社會穩定意義的同時,更是領悟了都江堰“道法自然”的科學觀和以民為本的人文精神。他們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治蜀的一個大事是提倡農耕,要抓農耕,其中最大的一個事情是抓水利,抓水利最大的事情就是維護都江堰。在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派了1200人長期駐守和維護都江堰工程,也是他第一次在都江堰設了專門管理都江堰工程的堰官。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後來。諸葛亮治蜀,政績昭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李冰治水精神的深刻啟迪和影響。在成都平原,瞭解了水情就是了解了民情,治理了水情就是疏導了民心。而能夠疏導的根本,就在於體察民情、瞭解民心、順應民意。其疏導之法的精髓就在於:不是堵、不是圍、不是截,而是導、而是開、而是放。

伏龍觀

第二年在距李冰像出土南37米處又出土了一尊持鍤石人像,可惜缺頭殘肩,背部被水沖蝕,石像寬衣重袖,雙手持鍤而立。通高1.85米,經考定為李冰石像題記中“造三神石人”中的一人。同年立於伏龍觀大殿左側。前殿的另一側,陳列着都江堰市出土的漢墓石刻,其中有石俑、石馬以及石刻水塘。眼前的石人石馬是是漢代仿李冰治水時留下的文物雕鑿成的。古書記載,造石俑放入內江江心,在淘灘的時候,以石人(馬)為標準,在保證岷江江水既造福於民、灌溉良田,又避免水量過大造成成都平原水災。當然,在後來以卧鐵代替石人石馬,石人石馬便成古蹟。

石刻水塘展現了建都江堰後,農田自流灌溉的繁榮景象和莊園主的生活。石刻水塘之間的凹槽,這些凹槽中間刻有水閘,其作用是控制田間進水量,如實反映了都江堰的“自流灌溉”,是與水利相關的漢代石刻藝術瑰寶。沿着天井的石階進入中殿,中殿原名鐵佛殿,現為文陳列室,這裏展示的是有關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文物、文獻和中外嘉賓在伏龍觀的留影和題詞。後殿原名玉皇殿。殿四周均有迴廊,視野開闊,移步換景,山光水色令人陶醉。左側開闊處有一亭子,名“觀瀾亭”,在這裏可見內外江奔騰呼嘯,腳下的離堆此時更顯出“中流砥柱”的氣勢。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的最偉大之處,乃是建堰2260多年仍經久不衰,而且發揮着越來越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造福人類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諧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堪稱中華文明劃時代的里程碑。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民眾歷盡艱辛建成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此,被洪水長久肆虐、蜀人幾為魚的川西澤國搖身一變,成為沃野千里、遍地桑麻、滿目稻麥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是世界公認的歷史最悠久的無壩引水工程,它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徵。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的天府之國,成為秦統一中國強大的後方戰略基地和大糧倉,它無可置疑地推進和加速了華夏文明的進程。

造福萬代的都江堰是一個龐大的水利系統工程。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中,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政權如何更迭,都江堰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維修。它的水利網絡逐漸擴大,目前已覆蓋四川省36個縣的1000多萬畝良田,並向成都等數十座城市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成為成都平原和川東北數千萬人的生命之源。

世界上最偉大的無壩引水工程都江堰,除了它下游密如蛛網極其龐大的灌溉水網河渠系統外,其主體部份為渠首三大工程: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引水口。魚嘴分水堤,因形似魚嘴而得名。分水堤位於渠首頂端,修築在岷江彎道的中部,迎着古老的波濤,巧妙地將一條岷江剖為內外二江。內江是人工河,外江是岷江的天然河道,內江主要作用灌溉,外江則肩負着泄洪的重任。水流平緩的枯水期岷江六成水沿凹岸流入內江,外江佔四成,水流湍急的洪水期,六成水在凸岸的反作用務下衝入外江,這就是治水三字經中所説的“分四六,平潦旱”。由此可見魚嘴修建時的科學選址是何等奇妙。魚嘴分水堤因長期面對洪水巨大的衝擊力,所以修築十分堅固,且世代維修,後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兩千多年前,李冰率眾人燒水澆巖石,用人工艱難地將一座山斷開,形成了一個窄窄的進水口,進水口因形似瓶頸而得名“寶瓶口”。江面在這裏由70米驟減為28米,滔滔江水經窄窄的進水口湧入寬闊的內江,逐漸形成密如蛛網的水系,灌溉着川西平原千里沃野。它是都江堰系統工程的關鍵環節之一。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着進入成都平原的江水流量。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田灌溉,抗旱防洪,生活用水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20xx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妙絕古今的水利樞紐工程。

〔安瀾橋〕 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全長261米。最早稱繩橋或竹藤、笮橋,這與它修建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它是溝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橋的原址本來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將索橋下移了100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

〔二王廟〕 二王廟坐落於玉壘山麓,是紀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這座廟宇原是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時遷“望帝祠”於郫縣,為表達對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後來這裏就被更名為“崇德廟”;宋朝,由於李冰父子相繼被敕封為王,便改崇德廟為“王廟”;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為“二王廟”。二王廟的建築有五大特點:一是依山隨形佔地少,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築密度高,達到60%;三是不強調中軸對稱,這與大多數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特點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規模宏大,佈局嚴謹,令人賞心悦目。

前面這小樓叫“樂樓”,是清代典型的仿道教建築,每逢清明節放水,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典禮”,成都的大官員來時,這裏就奏樂迎接。樂樓的雕塑和裝飾非常精美,通過諧音、會意或直書其字等方法,反映了道教中清靜無為、吉祥如意、健體長生、羽化登仙等題材。色調上給人以親切、明快、素雅、安祥之感。樂樓左、右兩邊分別塑的是漢代的文翁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們都是發展和保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臣。

走上台階,摩崖雕刻着歷代積累的都江堰維修治理的經驗,字句精練,含義準確,很有科學價值。比如:這是修都江堰的“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

“低作堰”是説飛沙堰不能加高,這“深淘灘”的“灘”指的是鳳棲窩的一段河牀,在每年枯水季節歲修清淤時,要深淘。深到什麼程度呢?最早水下埋的是三個石人馬,以前以漲水不過肩部,水枯時不低於人的足部為標準。現今淘灘,以看到四根卧鐵為標準,這四根卧鐵分別是明、清和民國時期以及90年代埋下的,只要淘見四根卧鐵就行了。淘得過深,寶瓶口進水量偏大,會造成澇災;淘得過淺,水量不足,難以灌溉。

大門裏的“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稱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解決灌區輸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也可以説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則。“遇彎截角”指歲修時遇河流彎道,在凸岸截去鋭角,減緩衝勢,使其順直一些,減輕主流對河岸的沖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順直的河段或河道汊溝很多時,應當把河牀中間部位淘深一些,達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流軌”,避免泛流毀岸、淹毀農田。

〔鬆茂古道〕 又稱茶馬古道,或合起來稱鬆茂茶馬古道。是從今天的都江堰市為起點,至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為終點的一條古代交通要道。遊人登上都江堰景區玉壘山的青石路面,還能依稀透過歷史的厚重帷幕,想像這條古道的光榮與輝煌,凝望古舊的關隘、雉碟與城牆,領略歷史賦予這條古道的重任。茶馬古道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蜀漢時期就已經開通。當時的茶馬古道並非為貿易而開,主要是出於拓展疆域,便於軍事行動的需要。到了唐代,鬆茂古道成了戰略物資互換為主的戰略交通要道。在四川,茶葉、布匹、鐵器等內地物資在都江堰集中,組成幾十上百匹的馬幫,經鬆茂古道運往松潘。再把戰馬趕回都江堰。所以這條道成為了重要的“茶馬古道”。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 都江堰的清明放水節又稱開水節,源於古代對水神的祭祀(清代就稱為祀水),因秦時蜀郡太守李冰建堰有功,後改為祭祀李冰。正式把清明節定為開水節,是在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從那時開始至今,這項古老的水利民俗儀式已有1020xx年的歷史了。都江堰的清明放水節與都江堰嚴格的歲修制度密切相關。在較早的時候,每到冬天枯水季節,就在渠首用特有的”榪槎截流法”築成臨時圍堰,修外江時攔水入內江,修內江時又攔水入外江。清明時節,內江灌區需要放水春灌,便在渠首舉行隆重的儀式,拆除攔河的榪槎,放水進入灌區,這就是放水儀式。在清代,每年清明開水春灌時,四川的總督,巡撫等官員還要到都江堰主持大典,擔任主祭官,儀式非常隆重。開水後,還要坐着轎子趕在水頭之前趕回成都,以求風調雨順.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4

又是一個美好的夏天結束了。在這個暑假裏,我去了成都。我最喜歡的景點是都江堰。

爸爸在去都江堰的途中對我説:“都江堰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它充分展現了李冰父子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爸爸的介紹讓我對都江堰景區充滿了嚮往。

我們走過南橋,跨過岷江,進入都江堰景區。那天天空萬里無雲,太陽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但景區裏遊人如織。在景區裏,我被一處噴泉裏的景物吸引住了。導遊向我們解釋:這些景物都是古代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工具。擺放在噴泉外面是竹籠,它是用竹條捆起石塊,壘砌成牆,抵禦水流的好幫手。

還有一些鐵棒和三角架。在噴泉底部的鐵棒,是來測量沙子深度的工具。在竹籠上方的三角架,是用來固定竹籠的。看到這個,我立刻想起李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説的,三角形最具穩定性。古代人民能在千年前就利用這個原理修建都江堰,我由衷地讚歎他們的勞動智慧。

我繼續往前走,躍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茵茵的“原始森林”,一望無際的樹木蒼翠欲滴。我不由自主地跑進樹林,在粗壯的大樹間來回奔跑,夏天的`炎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周圍瀰漫着香甜的新鮮空氣。啊,真舒服!可惜不能帶走。

我終於來到了魚嘴,一陣水汽鋪面而來。前面滔滔的江水洶湧流過,在這裏激起大大的水花,嘩嘩作響。江面上,你會看到有些地方無緣無故地發起浪濤。我問過爸爸之後才知道,其實這是江底的石頭在作怪,是它打起了一朵朵浪花,目的是為了消卸掉水的衝擊力,哦,這就是它為什麼叫飛沙堰了!

再回頭眺望遠處的寶瓶口,看着水流緩緩地流進成都,我不由自主的感歎道:“都江堰真壯觀啊!”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5

歡迎各位來到都江堰市遊覽。現在我們的車正經過寬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轉上玉壘山公路,去參觀聞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區。

大家從成都來,都看到沿途縱橫交錯的河渠,奔湧着盈盈清水,流淌進遠近碧綠的田疇,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兩千多年以來,古堰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國”的富饒和美麗。

在此以前,由於成都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高山連綿的鬆茂峽谷中洶湧而下的浩蕩岷江,一到漲水季節,總是順地勢四下漫流,常常給平原生息的遠古生靈帶來可怕的洪澇災難。後來經過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的鼈靈治水,才使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鼈靈的巨大功績,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讓給了他,成為開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進平原,締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則是公元前三世紀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帶領人民羣眾建造了舉世無雙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學地實現了導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後,由於都江堰水利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設置專門的官員管理,前後有不少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維護中不斷地將積累的經驗變成規範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一直髮揮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説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閃射出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的典範,是毫不誇張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江堰可説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積已由建國時的200萬畝擴展到1000多萬畝。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長效的偉大功能的奧祕所在。

我想這也是各位今天遊覽的目的吧!現在,我們走上了景區公路,沿途森林夾道,空氣清新,使大家的旅遊有了更好的心情。我們從觀景樓往下游覽。

都江堰鳥瞰

站在樓台的敞廊上遠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見岷江從山裏滾滾而來,在拐彎處被一條像魚頭的長壩一分為二,堤壩這邊的江水順玉壘山腳流到一座孤立的山頭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這邊走向遠方,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長堤的頭部叫魚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飛沙堰,孤立的山頭和玉壘山之間的水道叫寶瓶口。魚咀、飛沙堰、寶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魚咀用於分水,讓灌溉的水進內江,多餘的水走外江;飛沙堰用於溢洪排沙;寶瓶口用於引流入渠。就是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長存的“不壞金身”。今天我們看起來,它們是那樣的簡單。甚至覺得平凡。其實正印證了—句“偉大出於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藴涵着極大的科學性,其設計和建造所體現的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稱之為最高水平的成就。等一會我們到了現場再作詳細介紹。指物説理,可能比較容易説明白一些。現在我們去看二王廟。二王廟

二王廟座落於玉壘山麓,是紀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這座廟宇原是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時遷“望帝祠”於郫縣後,為表達對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後來這裏就被更名為“崇德廟”;宋朝,由於李冰父子相繼被救封為王,便改崇德廟為“王廟”;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為“二王廟”。

二王廟的建築有五大特點:一是佔地少,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築密度高,達到60%;三是不強調中軸對稱,這與大多數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特點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規模宏大,佈局嚴謹,令人賞心悦目,這五大建築特點我們將邊參觀邊體味。

我們從二王廟的後山往下走,經過存放商代古木和供奉元朝地方官吉當普的亭閣。穿過有兩株“仙人鬆”的庭院,就到達廟宇的文物陳列室。在這裏有我國兩位著名畫師的真跡鐫刻在石碑上,他們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户曉,要問是哪兩位?其實不用我在這裏多説,大家一看畫就知道了,這仕女圖是張大千先生畫的,這奔馬自是徐悲鴻的傑作。大家再看左邊的這個碑,誰能認出這是什麼字?——這本來也不是字,是用來降魔鎮妖的道符,也難怪大家和我一樣“一字不識”。與陳列室平行是二王廟後殿,現在塑的是李冰夫婦的神像。由於李冰父子的豐功偉績,後人早已將他們神化了。我們在二王廟中參觀,自然知道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我們卻見不到李冰兒子李二郎的塑像。“二郎”是神話中與李冰關係最密切的一人。這個角色的出現,把李冰神話的故事情節又推進一個新階段。但史書從未介紹過李冰兒子,所以李二郎只不過是個傳説中的人物。我們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人崇拜主席,有人崇拜拿破崙,有人則祟拜劉德華,當時的人卻非常崇拜李冰。偶像又都應該是完美的,李冰沒有兒子,在封建時代有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們都希望他有一個英雄的兒子,能替他傳宗接代,李二郎這個人物也就由此而產生了。

李二郎這個人物的原型可能是跟隨李冰一起治水的年青人。李二郎代表的不是真有這個人,也不僅是治水的年青人。而是代表了所有和李冰一起治水的堰工的形象。

大殿就是李冰殿。大家知道,戰國時期是一個產生傑出人物的時代。比如墨家墨子,法家的韓非子,儒家的孟子等等。李冰也是這個時代的傑出人物,諸子百家也應有水利家的一席之地。李冰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傑出的水利科學家。李冰是先秦時期的蜀郡守,相當於現在四川省省長的職位,但蜀郡當時所管轄的區域比現在的四川要小。李冰一方面因為一心為民辦實事,多才能幹,治蜀有方,受到秦王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信任羣眾,依靠羣眾,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説,便是“走羣眾路線”,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愛戴。只有處理好對上和對下的關係,他才能任職四十年,辦了許多實事造福於民,所以承認李冰是一位偉大水利專家的同時,我們必須得承認,他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這尊塑像中,李冰儒雅仁厚、勤於政務的風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李冰殿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築,殿的對面是戲樓。戲樓顧名思義就是唱戲的地方,不過這戲不是唱給凡人看的,而是唱給已被供奉為川主神的李冰看的。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是二王廟廟會,明清時代,每到這一天,這裏都要唱戲,人們趕廟會敬神、祈福、看戲,甚為熱鬧。1992年後,趕廟會的風俗又重新恢復。

這座塔是“字庫”,燒紙錢的地方。農曆六月二十四廟會的這一天,這裏總是熱鬧非凡,人們會把紙、錢一些歌頌或讚揚李冰的字、畫從底層塞入燃燒,塔心中空,青煙直上,塔尖有兩隻蛤蟆,大家看清楚了沒有?煙就從蛤蟆嘴中衝出,直上雲霄,這樣天上的李冰就可以知道人們對他的評價了。從戲台下面走出大門,一條高陡的石階梯,把廟宇顯得巍峨聳高,返身上看,這隸書“二王廟”匾額,為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馮玉祥將軍來都江堰時寫的,在這裏拍照較有紀念意義。

走出二王廟,看到的就是都江堰,也就是岷江的內江,架在江上的鐵索橋,就是著名的安瀾橋。請大家隨我過橋去魚咀參觀。

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最早稱繩橋或竹藤橋,這與它修建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1803),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它是溝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

橋的原址本來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經國務院批准,將索橋下移了—百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過這晃晃悠悠的橋,去體味如履簿冰的感覺吧,過索橋可是遊都江堰最有樂趣的項目之一呵!

魚咀

大家已經知道,魚咀是都江堰工程的主體部分。站在魚咀的壩口,看岷江迎面而來,經魚咀一隔分為兩股,即外江和內江。魚咀就是分水堤的頭,為什麼要修在這裏呢?起多大作用呢?這就要回到二王廟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兩句話上了。

魚咀主要起分水作用。李冰修建魚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韓家壩的穩固性和分水作用,並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魚嘴的堤壩,把岷江水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由於這段河道的河牀外高內低,再加上正有一個彎道,所以魚咀分水後在春耕季節江水流量較小時,主流就有約六成的水進入內江,首先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洪水季節,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勢受河牀彎道的制約明顯減少,再由於外江一側江面較寬,內江—側江面較窄,內江的流量會自動低於外江,進水約四成,這樣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難題。這種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經中所説的“分四六、平潦旱”。

魚嘴還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它發源於我省松潘縣境內,全長760公里,源頭至此約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彎道環流原理,江水在彎道產生的漩流,會將下層的沙石捲到水流上層,大部分便自動被帶入外江一邊而不進內江。魚嘴正處於“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從這裏排走,大大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現在的魚咀已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在從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籠護堤。就是用川西盛產的竹子編成長長的竹籠橫置壩邊,裏邊塞滿河邊沖積的卵石,一籠接一籠,一層接一層,造成了堅固耐衝又不積水的堤壩。就地取材,方法簡易而效果極好。緊接魚咀的這道長堤叫金剛堤,每年內江淘河起來的泥沙就用來堆積加固堤壩,既保證內江護岸,又解決了泥沙的出路,這就是歲修“三字經”上説的“挖河沙,堆堤岸”。

飛沙堰

金剛堤盡頭處成了一個斜坡,然後是一道矮壩,這就是飛沙堰了。

飛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個主體工程,這堰修在離堆之側,是一道低壩,堰頂距河牀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內江泄洪排沙。從魚嘴分進的內江水,被離堆一頂,自然旋流起來,每當夏秋之季水流量大於寶瓶口的可流量時,寶瓶口不能通過的水,主要從飛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從飛沙堰一齊流出去。“飛沙”二字的意思就在於不僅溢洪還能排沙。

測量資料表明,內江流量越大,飛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強。特大洪水時,從魚嘴分進內江總乾渠的流量可達寶瓶口流量的四倍。75%的內江水可從這裏泄出。當枯水季節,水位低於飛沙堰時,它便成了一道天然節制閘,自動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資料還表明,在飛沙堰第二次利用彎道流體力學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約15%。魚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佔5%左右了。

寶瓶口

寶瓶口是都江堰系統工程的關鍵環節。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着江水進人成都平原的流量,當寶瓶口的進水量飽和(約700立方米/秒)後,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納。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防洪、運輸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

寶瓶口旁的這小山叫離堆。

選擇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是極其科學的。它使內江水經過一段流程後水勢便於控制,水質進一步澄清,然後被迎面獨立的離堆頂託江水,創造了飛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寶瓶口的瓶頸效用。保證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説,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決定了整個渠首工程的佈局。兩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妙絕古今的水利樞紐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都江堰所展示的我國古代水利科學水平,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之感到自豪,感到振奮嗎!

四川都江堰導遊詞文章 篇16

歡迎各位來到都江堰市遊覽。現在我們的車正經過寬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轉上玉壘山公路,去參觀聞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區。

大家從成都來,都看到沿途縱橫交錯的河渠,奔湧着盈盈清水,流淌進遠近碧綠的田疇,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兩千多年以來,古堰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國”的富饒和美麗。

在此以前,由於成都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高山連綿的鬆茂峽谷中洶湧而下的浩蕩岷江,一到漲水季節,總是順地勢四下漫流,常常給平原生息的遠古生靈帶來可怕的洪澇災難。後來經過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的鼈靈治水,才使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鼈靈的巨大功績,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讓給了他,成為開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進平原,締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則是公元前三世紀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帶領人民羣眾建造了舉世無雙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學地實現了導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後,由於都江堰水利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設置專門的官員管理,前後有不少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維護中不斷地將積累的經驗變成規範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一直髮揮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説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閃射出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的典範,是毫不誇張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都江堰可説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積已由建國時的200萬畝擴展到1000多萬畝。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長效的偉大功能的奧祕所在。

我想這也是各位今天遊覽的目的吧!現在,我們走上了景區公路,沿途森林夾道,空氣清新,使大家的旅遊有了更好的心情。我們從觀景樓往下游覽。

都江堰鳥瞰

站在樓台的敞廊上遠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見岷江從山裏滾滾而來,在拐彎處被一條像魚頭的長壩一分為二,堤壩這邊的江水順玉壘山腳流到一座孤立的山頭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這邊走向遠方,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長堤的頭部叫魚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飛沙堰,孤立的山頭和玉壘山之間的水道叫寶瓶口。魚咀、飛沙堰、寶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魚咀用於分水,讓灌溉的水進內江,多餘的水走外江;飛沙堰用於溢洪排沙;寶瓶口用於引流入渠。就是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長存的“不壞金身”。今天我們看起來,它們是那樣的簡單。甚至覺得平凡。其實正印證了—句“偉大出於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藴涵着極大的科學性,其設計和建造所體現的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稱之為最高水平的成就。等一會我們到了現場再作詳細介紹。指物説理,可能比較容易説明白一些。現在我們去看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座落於玉壘山麓,是紀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廟宇。這座廟宇原是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時遷“望帝祠”於郫縣後,為表達對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後來這裏就被更名為“崇德廟”;宋朝,由於李冰父子相繼被救封為王,便改崇德廟為“王廟”;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為“二王廟”。

二王廟的建築有五大特點:一是佔地少,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築密度高,達到60%;三是不強調中軸對稱,這與大多數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特點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規模宏大,佈局嚴謹,令人賞心悦目,這五大建築特點我們將邊參觀邊體味。

我們從二王廟的後山往下走,經過存放商代古木和供奉元朝地方官吉當普的亭閣。穿過有兩株“仙人鬆”的庭院,就到達廟宇的文物陳列室。在這裏有我國兩位著名畫師的真跡鐫刻在石碑上,他們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户曉,要問是哪兩位?其實不用我在這裏多説,大家一看畫就知道了,這仕女圖是張大千先生畫的,這奔馬自是徐悲鴻的傑作。大家再看左邊的這個碑,誰能認出這是什麼字? ——這本來也不是字,是用來降魔鎮妖的道符,也難怪大家和我一樣“一字不識”。 與陳列室平行是二王廟後殿,現在塑的是李冰夫婦的神像。由於李冰父子的豐功偉績,後人早已將他們神化了。我們在二王廟中參觀,自然知道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我們卻見不到李冰兒子李二郎的塑像。“二郎”是神話中與李冰關係最密切的一人。這個角色的出現,把李冰神話的故事情節又推進一個新階段。但史書從未介紹過李冰兒子,所以李二郎只不過是個傳説中的人物。我們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人崇拜毛澤東,有人崇拜拿破崙,有人則祟拜劉德華,當時的人卻非常崇拜李冰。偶像又都應該是完美的,李冰沒有兒子,在封建時代有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們都希望他有一個英雄的兒子,能替他傳宗接代,李二郎這個人物也就由此而產生了。

李二郎這個人物的原型可能是跟隨李冰一起治水的年青人。李二郎代表的不是真有這個人,也不僅是治水的年青人。而是代表了所有和李冰一起治水的堰工的形象。

大殿就是李冰殿。大家知道,戰國時期是一個產生傑出人物的時代。比如墨家墨子,法家的韓非子,儒家的孟子等等。李冰也是這個時代的傑出人物,諸子百家也應有水利家的一席之地。李冰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傑出的水利科學家。 李冰是先秦時期的蜀郡守,相當於現在四川省省長的職位,但蜀郡當時所管轄的區域比現在的四川要小。李冰一方面因為一心為民辦實事,多才能幹,治蜀有方,受到秦王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信任羣眾,依靠羣眾,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説,便是“走羣眾路線”,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愛戴。只有處理好對上和對下的關係,他才能任職四十年,辦了許多實事造福於民,所以承認李冰是一位偉大水利專家的同時,我們必須得承認,他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這尊塑像中,李冰儒雅仁厚、勤於政務的風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李冰殿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築,殿的對面是戲樓。戲樓顧名思義就是唱戲的地方,不過這戲不是唱給凡人看的,而是唱給已被供奉為川主神的李冰看的。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是二王廟廟會,明清時代,每到這一天,這裏都要唱戲,人們趕廟會敬神、祈福、看戲,甚為熱鬧。1992年後,趕廟會的風俗又重新恢復。

這座塔是“字庫”,燒紙錢的地方。農曆六月二十四廟會的這一天,這裏總是熱鬧非凡,人們會把紙、錢一些歌頌或讚揚李冰的字、畫從底層塞入燃燒,塔心中空,青煙直上,塔尖有兩隻蛤蟆,大家看清楚了沒有?煙就從蛤蟆嘴中衝出,直上雲霄,這樣天上的李冰就可以知道人們對他的評價了。從戲台下面走出大門,一條高陡的石階梯,把廟宇顯得巍峨聳高,返身上看,這隸書“二王廟”匾額,為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馮玉祥將軍來都江堰時寫的,在這裏拍照較有紀念意義。

再往下走,林蔭深深的階梯旁,摩崖雕刻着歷代積累的都江堰維修治理的經驗總結,字句精煉,涵義準確,很有科學價值。比如:這是歲修都江堰的“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低作堰”是説飛沙堰不能加高,這“深淘灘”的“灘”指的是鳳棲窩(也就是飛沙堰對面淤起的淺灘)的一段河牀,在每年枯水季年節歲修清淤時,要深淘。深到什麼程度呢?最早水下埋的是三個石人馬,以前以漲水不過肩部,水枯時不低於人的足部為標準。現今淘灘,以看到四根卧鐵為標準,這四根卧鐵分別是明、清和民國時期以及解放後的九十年代埋下的,只要看見四根卧鐵就行了,淘得過深,寶瓶口進水量偏大,會造成澇災;淘得過淺,水量不足,難以灌溉。

這邊的“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稱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解決灌區輸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也可以説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則。“遇灣截角”指歲修時遇河流彎道,在凸岸截去鋭角,減緩衝勢,使其順直一些,減輕主流對河岸的沖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順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溝很多時,應當把河牀中間部位淘深一些,達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順軌”,避免泛流毀岸、淹毀農田。石刻的經驗還有很多,有的我們在遊覽中再作解釋。 前面這小樓叫“樂樓”,是清代典型的仿道教建築,每逢清明節放水,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典禮”,成都的大官員來時,這裏就奏樂迎接。樂樓的雕塑和裝飾非常精美,通過諧音、會意或直書其字等方法,反映了道教中講究清靜無為的修煉和吉祥如意、健體長生,羽化登仙等題材。色調上給人以親切、明快、素雅、安祥之感。樂樓左、右兩邊分別塑的是漢代的文翁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們都是發展和保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臣。文翁穿湔江以灌田,諸葛亮派馬超率一千二百名士兵保護都江堰。

安瀾橋

走出二王廟,看到的就是都江堰,也就是岷江的內江,架在江上的鐵索橋,就是著名的安瀾橋。請大家隨我過橋去魚咀參觀。

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最早稱繩橋或竹藤橋,這與它修建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1803),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它是溝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

橋的原址本來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經國務院批准,將索橋下移了—百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過這晃晃悠悠的橋,去體味如履簿冰的感覺吧,過索橋可是遊都江堰最有樂趣的項目之一呵!

魚咀

大家已經知道,魚咀是都江堰工程的主體部分。站在魚咀的壩口,看岷江迎面而來,經魚咀一隔分為兩股,即外江和內江。魚咀就是分水堤的頭,為什麼要修在這裏呢?起多大作用呢?這就要回到二王廟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兩句話上了。

魚咀主要起分水作用。李冰修建魚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韓家壩的穩固性和分水作用,並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魚嘴的堤壩,把岷江水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由於這段河道的河牀外高內低,再加上正有一個彎道,所以魚咀分水後在春耕季節江水流量較小時,主流就有約六成的水進入內江,首先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洪水季節,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勢受河牀彎道的制約明顯減少,再由於外江一側江面較寬,內江—側江面較窄,內江的流量會自動低於外江,進水約四成,這樣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難題。這種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經中所説的“分四六、平潦旱”。

魚嘴還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它發源於我省松潘縣境內,全長760公里,源頭至此約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彎道環流原理,江水在彎道產生的漩流,會將下層的沙石捲到水流上層,大部分便自動被帶入外江一邊而不進內江。魚嘴正處於“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從這裏排走,大大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現在的魚咀已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在從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籠護堤。就是用川西盛產的竹子編成長長的竹籠橫置壩邊,裏邊塞滿河邊沖積的卵石,一籠接一籠,一層接一層,造成了堅固耐衝又不積水的堤壩。就地取材,方法簡易而效果極好。 緊接魚咀的這道長堤叫金剛堤,每年內江淘河起來的泥沙就用來堆積加固堤壩,既保證內江護岸,又解決了泥沙的出路,這就是歲修“三字經”上説的“挖河沙,堆堤岸”。

飛沙堰

金剛堤盡頭處成了一個斜坡,然後是一道矮壩,這就是飛沙堰了。

飛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個主體工程,這堰修在離堆之側,是一道低壩,堰頂距河牀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內江泄洪排沙。從魚嘴分進的內江水,被離堆一頂,自然旋流起來,每當夏秋之季水流量大於寶瓶口的可流量時,寶瓶口不能通過的水,主要從飛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從飛沙堰一齊流出去。“飛沙”二字的意思就在於不僅溢洪還能排沙。

測量資料表明,內江流量越大,飛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強。特大洪水時,從魚嘴分進內江總乾渠的流量可達寶瓶口流量的四倍。75%的內江水可從這裏泄出。當枯水季節,水位低於飛沙堰時,它便成了一道天然節制閘,自動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資料還表明,在飛沙堰第二次利用彎道流體力學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約15%。魚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佔5%左右了。

寶瓶口

寶瓶口是都江堰系統工程的關鍵環節。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着江水進人成都平原的流量,當寶瓶口的進水量飽和(約700立方米/秒)後,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納。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防洪、運輸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

寶瓶口旁的這小山叫離堆。

選擇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是極其科學的。它使內江水經過一段流程後水勢便於控制,水質進一步澄清,然後被迎面獨立的離堆頂託江水,創造了飛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寶瓶口的瓶頸效用。保證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説,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決定了整個渠首工程的佈局。兩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妙絕古今的水利樞紐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都江堰所展示的我國古代水利科學水平,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之感到自豪,感到振奮嗎!

離堆公園

從飛沙堰前行是離堆公園。

離堆公園是都江堰的市內入口,也是市區最美麗的園林,奇花異木、盆景藝術、叢林幽徑、處處讓人留連。其中有兩處我認為是必去之地,那就是伏龍觀和新闢的文物陳列館。

伏龍觀就建在離堆上,因“二郎擒孽龍”的神話而得名。伏龍觀的前身名叫“範賢館”,始建於公元4世紀,是紀念成漢時(公元302—347年)青城山天師道首領、天地太師西山侯——範長生而建。因範長生被人稱為“範賢”,這館因之而命名為“範賢館”,五代十國時,李冰先後受封為“大安王”和“應聖靈感王”,在此修李公祠。又因宋代民間傳説的二郎伏龍,最後定名“伏龍觀”。

走上四十二級台階後,便可見右方的一碑“離堆”。抬頭看右前方的山頭,那便是玉壘山,李冰當時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時,首先開玉壘山,引水灌田,便使玉壘山的主峯和我們腳下的這塊山丘分隔開了,形成了一個孤立的小山堆,這便是離堆的由來。左側並排立着11塊石碑,依次為“神禹峋嶁碑”,“道都符碑”和“佛教梵文碑”,意在藉助儒、釋、道三教的神力以鎮水,通稱“鎮水碑”。也有説鎮水碑不是鎮水,而是鎮壓下面的孽龍的。孽龍若沒有上面碑的神力鎮壓,便又會興風作浪。

伏龍觀前殿,供奉的是李冰神像。神像是東漢末年(168年)石刻像,像高2.9米,重4.5噸。於1974年修建外江江閘才從河牀中撈出來。因石像卧在江中,胸前文字清晰可見。中間有文:“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兩袖有文:“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鎮水萬世焉”這段文字表明,此石刻像雕刻時間是東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閏三月二十五日,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

都水是東漢郡府管理水利的行政部門。是郡太守府的椽史,他代表郡太守常住都水官府。旁邊這尊缺頭人像大概就是當時的都水,由於岷江中上游沙石含量大,頭給撞毀了。他沒有頭,卻依舊把當時的治水工具“鍤”握得緊緊的,足以證明他治水的決心與信心。在那時,官員們腰間的綬帶分別代表他們官位的大小,他腰間綬帶並不長,反映了他在當時的官位並不大。據推測,他的官位相當於現在都江堰管理局局長。 前殿的另一側,陳列着都江堰市出土的漢墓石刻,其中有石俑(有趣的是,他手中所持的工具也是“鍤”)、石馬(個頭矮壯矯健的川馬)以及石刻水塘。眼前的石人石馬是漢代仿李冰治水時留下的文物雕鑿成的。古書記載,造石俑放入內江江心,在淘灘的時候,以石人(馬)為標準,低不過足踝,高不過肩,以保證岷江江水既造福於民、灌溉良田,又避免水量過大造成成都平原水災。當然,在後來以卧鐵代替石人石馬,石人石馬便成古蹟了。

石刻水塘展現了建都江堰後,農田自流灌溉的繁榮景象和莊園主的生活。要請大家注意的是石刻水塘之間的凹槽,這些凹槽中間是一些閘,這些閘用於控制田間進水量,如實反映了都江堰的“自流灌溉”,是與水利相關的漢代石刻藝術瑰寶。 沿着天井的石階進入中殿,原名鐵佛殿,現為文物陳列室,展示有關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文物、文獻和中外嘉賓在伏龍觀的留影和題詞。

後殿原名玉皇殿。殿四周均有迴廊,視野開闊,移步換景,山光水色令人陶醉。左側開闊處有一亭子,名“觀瀾亭”,在這裏可見內外江奔騰呼嘯,腳下的離堆此時更顯出“中流砥柱”的氣勢。

離堆是當年李冰在此處開鑿的一個引水口。早在20xx多年前的秦國,還沒有火藥,而且鐵器的使用也較落後,這玉壘山又屬子母巖(礫巖沉積巖),結構十分堅固,要人工開鑿缺口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人們的智慧是無窮的。於是想到了用“火攻”的方法,先用柴火焚燒巖石,使之熾熱,然後澆水醋。鑿去一層,再燒一層,如此反覆進行,終於在八年後,開了—個寬20M、高40M、長80M的缺口,這口子使玉壘山分出了離堆,也建成了寶瓶口。據傳,在開鑿寶瓶口時,李冰不僅身先士卒,奮勇當先,同時李冰的女兒“冰兒”也為之英勇獻身。當寶瓶口還差最後一層巖牆就可打開時,每人都知道開這層巖牆的人便必死無疑。“冰兒”卻毅然要求去,寶瓶口鑿開了,可“冰兒”卻被滾滾的江流吞食了,人們説她死後羽化成仙,神靈便附在玉壘山上,從遠處便可見“冰兒”安祥地仰卧在玉壘山,日日夜夜地守護着這千年古堰。

現在,我們原路走出伏龍觀,去參觀都江堰文物陳列館,裏面關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大量史料,將加深你對古堰的認識。陳列館關於青城山等地的資料,會使你對都江堰市豐富的旅遊資源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瞭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ichuan/wkoe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