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四川導遊詞 >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3篇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3篇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3篇

篇一: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

今天我們來到成都市杜甫草堂,它是詩聖-唐代大詩人杜甫居住過的地方.走進大門,只覺得裏面空氣清新,甜潤,看到旁邊古樹參天,樹枝縱橫交錯.淡淡的芳香撲鼻而來.

我漫步在通幽小徑,聽見河水潺潺聲,左邊的櫻花紅中帶粉,垂柳細細的枝條,綠得醉人.真是世外桃源啊!杜甫在這麼美麗的地方居住,難怪寫下如此絕佳的詩詞.看着迷人的春色,我詩興大發,吟詩一首:荷塘美如鏡,皎月明無瑕.溪水透我心,盛日在今夕.媽媽聽了,鼓勵我説:"不錯!以後繼續努力,有詩人的潛質喔!"我害羞地笑了.

經過柴門,我們來到"茅屋".這裏是杜甫的故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會客廳.房間的中央擺着一張木榻.我想象着杜甫與朋友在榻上吟詩作對,飲酒歡歌.該是多麼瀟灑啊!

來到了"詩史堂",沿着走廊,我們欣賞到了從古到今,眾多書法家,軍事家,大文豪等人書寫杜甫詩句的作品,有草書,隸書,行書.其中就有我所熟悉的葉聖陶爺爺,葉劍英將軍,陳毅元帥的大作,讓人讚不絕口,佩服之至!

"唐風遺韻館"是我最喜歡的一處.那裏面介紹了杜甫的生平事蹟.他幼時喪母,靠自己努力奮鬥,才取得巨大成就.他一直憂國憂民,為民着想,山水詩中也表現出自己對百姓的同情和關愛之情.我記得一句最著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曾經與李白相逢,痛飲了幾日,這也是歷史上難得的大詩人相聚時刻.這裏還介紹了唐代的許多人物和大事件.我看見了楊貴妃,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畫像,還有"華清池出浴圖".我覺得唐朝真是一個繁花似錦的盛世.

後來,我們去了"萬佛樓","工部祠"遊覽.這次杜甫草堂遊讓我大開眼界,也對杜甫有了更多瞭解,越發敬佩他了.我多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詩人啊!我會努力的!

篇二: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靠親友的幫助,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成都草堂”。

在這裏,詩人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所作詩歌流傳到現在的有240多首。由於成都遠離戰亂的中原,而草堂又地處郊野,因此詩人的生活比較安定,心緒也較為寧靜,這就使他在草堂的詩歌創作大都具有田園風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畢竟是一位有遠大政治抱負的詩人,對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心與憂慮,使他始終不能忘懷現實。因此憂國憂民的詩歌作品,仍然是他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寫成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恨別》、《病桔》-、《枯棕》等著名詩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現實主義不朽之作。正因為杜甫在成都的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來到草堂的正門,就看見一條波光翻翻的河流從門前環流而過,這就是杜甫詩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説”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呢。相傳唐時溪邊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來一位渾身瘡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遠遠的,唯有這位任姑娘不避讓。於是那和尚脱下沾滿膿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時滿溪泛起蓮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卻早已不知去向。人們十分驚異,就把這條河命名為浣花溪了。

其實,浣花溪的得名與任氏觀杜甫草堂,值得一遊的地方還有紅牆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緻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

謝謝大家!

篇三: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在成都營建茅屋而居,稱“成都草堂”。

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其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現已成為不少地區學生必學課。草堂故居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杜甫當年來到成都時,覺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於當時貧窮,他還寫了不少詩來向當地的社會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樹木,自己親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塊寶地,便依溪建。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便是他詩中提到的“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他在這裏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留下詩作240餘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千古絕唱。杜甫在成都寓居交遊,賦詩題畫,精彩之作層出不窮。“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絕句四首(其三)》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詩人在草堂所見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20xx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20xx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佈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xx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xx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

草堂,古樸典雅,規模宏偉,佔地300多畝。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廨堂之間,迴廊環繞,別有情趣。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後點綴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風光。園內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雲的翠竹蒼松。整座祠宇即有詩情,又富畫意,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著名園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ichuan/p8lo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