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西導遊詞 >

山西鸛雀樓導遊詞

山西鸛雀樓導遊詞

鸛雀樓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西鸛雀樓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山西鸛雀樓導遊詞

山西鸛雀樓導遊詞(一)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復建後的我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它最早建於北周時期,六檐三層,土木結構,高三十多米, 之白樓,因為有許多的鸛雀鳥棲息於此,人們乾脆叫它鸛雀樓。因為它是附近唯一的高層建築物,又建立在高台之上,所以許多的唯人墨客,以及官員等等,常常登高望遠。然而不幸的是金元大戰時卻毀於戰火之中;又過了許多年,又遇到了一場大的地震,也就是傳説中的“天塌蒲州”。又過了許多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鸛雀樓的又址,又處於河牀之上了。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鸛雀樓,自然是復建之後的,同時也依然是建立在高台之上。它座南朝北,四檐三層,黑瓦朱楹,鋼筋水泥結構,整座建築物,高七十三點 九米。xx還為他之門提寫了一塊匾額哪。

進入大廳,我們會發現這裏非常的寬敞。那麼你們知道這裏的天花板有多高嗎?那麼我告訴你們,它足足有五層樓那麼高,你想知道這些通天巨柱有那麼粗嗎?只要你嘗試一下,就會發現,即使成人,也須要幾個人才能圍住,再看看這些“斗拱”吧,據説,無論是“鬥”還”是“拱”,都是我國當今仿古建築當中最大的。還有,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些各種各樣的圖案或者色彩,一律都是仿唐的。

進入二樓,我們是不是會發現有點特別呢?也就是説,我們站在地板中央,一樓的景象竟然盡收眼底。據説,這就是“天井”的設計。

進入三樓,我們是否感覺依然有點特別呢?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本層只有窗户,而沒有門。據説,本層謂之暗層。同本層一樣的,整座建築物還有兩層;當然,與其相對應的另外三層,自然就是名層了。

現在我們已經登上了最高一層。走出門外,依着欄杆,當我們來到西南角,這裏應該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喚所站立的地方,順着它的視線,華山、中條山歷歷在目;自然的,我們看到黃河在此拐了一個彎,滾滾的向東流去。靜靜的,聽一聽,我們可以能夠聽到鸛雀鳥的鳴叫聲,甚至能夠聽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以及人類的腳步聲。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約在557—580年間),歷經隋、唐、五代、宋、金700餘年後,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進攻中原,毀於兵,僅存故址。明初時故址尚存,後因黃河水氾濫,河道擺動頻繁,其故址隨之難以尋覓。人們只得以蒲州西城樓當作“鸛雀樓”,登臨作賦者不絕。清初詩人尚登岸寫道:“河山偏只愛人遊,長挽羲輪泛夕流。千里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護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鸛雀樓集序》雲:“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遐標碧空,影倒橫流,二百餘載,獨立乎中州,以其佳氣在下,代為勝概。唐世諸公多有題詠。歷宋至金明昌時尚存。有河中府錄事李逵書樓額。”元代王惲《登鸛雀樓記》雲:“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裏行來官晉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獲登故基,徙倚盤桓,逸情雲上,雖傑觀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雲煙之勝,不殊於往古矣。”舊志雲:“明初時,故址尚可按,後盡泯滅,或欲存其跡,以西城樓寄名曰鸛雀”。

改革開放以來,重修鸛雀樓的呼聲日益強烈。1992年9月近百名專家、學者聯名倡議“重建鸛雀樓”。永濟市於1997年12月在黃河岸畔破土動工,拉開了鸛雀樓復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樓自元初毀滅700餘年後的首次重建。20xx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開始接待遊人。

約557-571年北周大冢宰宇文護軍鎮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鸛雀樓。

約720xx年前後唐朝才子王之渙遊蒲州,登上鸛雀樓,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不朽詩篇。

1220xx年金元光元年,金兵與元兵爭奪蒲州,“焚樓、櫓,火照城中。”從此,鸛雀樓毀於戰火,僅存故基。

1272年冬元朝王惲遊蒲州,登鸛雀樓舊址故基,並寫下《登鸛雀樓記》。

1992年7月永濟縣召開了鸛雀樓復建方案論證會。會議由國家著名建築學家鄭孝燮、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羅哲文主持。論證會肯定了規劃方案,初步選定樓址。9月,山西省計委、旅遊局將“關於申請復全國四大名樓之一鸛雀樓項目建議書的報告”上報國家計委和旅遊局。

199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將xx題寫的《登鸛雀樓》詩原件託山西省委轉送永濟縣委。6月,運城行署“關於復建鸛雀樓的請示”由省長鬍富國批閲:“先立項,同意上報。”8月,國家旅遊局局長孫鋼到永濟考察鸛雀樓新址,並對“修復方案”提出修改意見。

1994年1月中共中央xx、xxxx到永濟視察,現場詢問鸛雀樓的重建情況,並察看樓址。7月,山西省常務副省長劉澤民與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劉毅考察鸛雀樓項目,提出了國家、省、地方各拿1/3進行投資建設的意見。

1996年1月省計委下達“關於復建永濟市鸛雀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並對樓址、建築面積、總投資、三方籌資額、形制等作了具體規定。5月, “山西永濟鸛雀樓復建工程指導委員會”成立。6月,永濟市政府開始鸛雀樓佔用灘塗土地的劃撥兑換、附着物補償等工作。7月,鸛雀樓復建指揮部委託山西省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對復建設計初步方案修改完善,並按設計編制圖紙、設計説明、工程做法、工程預算等。8月,永濟市召開鸛雀樓復建方案修改審定會,從四種仿唐和三種仿明方案中,選定仿唐第三種方案。

1997年4月山西省計委對永濟市鸛雀樓工程初步設計作了批覆。5月,永濟市政府組建了“永濟市鸛雀樓景區管理處”。12月,山西省計委批准了鸛雀樓復建工程開工的報告。12月31日,永濟市在鸛雀樓復建工地舉行“奠基開工儀式”,副省長薛軍等領導為工程開工奠基、剪綵。

1998年3月鸛雀樓復建工作列入運城地區重點建設項目。11月,“鸛雀樓主樓工程招投標”在普救寺進行。

20xx年5月鸛雀樓復建工程列入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10月31日,國家文物局中國圓明園研究會會長馬瑞田先生在對唐代彩畫考察論證的基礎上,承擔鸛雀樓唐代彩畫設計工作。12月31日, 鸛雀樓復建工程主樓結構封頂,永濟市舉行隆重典禮。

20xx年1月《永濟市鸛雀樓景區詳細規劃》在太原進行專家評審。3月,鸛雀樓景區列入山西省“十五”期間建設的“十大旅遊景區之一”。8月,中共中央xx、xxxx在太原視察期間,應山西省委,省政府之請,為鸛雀樓題寫了樓名匾額;29日,省委書記田成平來鸛雀樓工地現場辦公。9月14日,省長劉振華來鸛雀樓工地現場辦公。

20xx年4月11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來鸛雀樓視察;4月2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任建新來鸛雀樓視察;5月23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來鸛雀樓視察;7月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來鸛雀樓視察。6月,“山西永濟鸛雀樓旅遊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303萬元。7月5日,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來鸛雀樓視察。9月19日,鸛雀樓試開放慶典活動與20xx山西永濟世界情侶月活動同時舉行。10月1日,鸛雀樓正式對國內外遊客試開放。

山西鸛雀樓導遊詞(二)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知道鸛雀樓,是在孩提時代背誦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開始。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故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黃河之畔,因有成羣的鸛雀棲身於樓上而得名。鸛雀樓始建於北周(557-581),是北周大將軍宇文護鎮河外之地時所築。《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城西河州渚上,周宇文護造。唐李翰有序:“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遐標碧空,倒影橫流,二百餘載,獨立乎中州,以其佳氣在下,代為勝慨。唐世諸公多有題詠。”

按方誌附圖看,古代的鸛雀樓,建築形制具有我國北方高層木構樓閣的風韻。它東靠蒲州古城,面向滾滾黃河,外觀雄偉高大,氣勢磅礴。據方誌附圖和詩句描繪,此樓高約30米左右,從“傍窺秦寨、俯視舜城”描寫中分析,當時建樓目的為軍事需要,而樓成之後,竟成河中第一勝景,卻也是宇文護所料未及的事情吧。

出了蒲津古渡遺址,來到馬路上,等待那個出租車司機來接我,等了約半個小時,還沒有看到車影。而冬日午後的風,卻透着侵骨的寒意,從外而內地冰凍着我單薄的身體。太陽在西南方向的天幕上慘淡成一個白色的印象,沒有一絲絲温暖的暗示。忽然間覺得自己,已經風乾成一條魚。

與其在這裏挨凍,不如步行走着,這樣也可以增加熱量。一狠心,自己就向着鸛雀樓的方向走去。

馬路倒是光潔,好象是新修不久,柏油還黑亮亮的。馬路的兩邊沒有房舍,是荒草與雜樹的世界。前後一看,只有我一個人在馬路上走着,連一輛車都看不到。那種末日的落寞情緒,在我心底又湧了上來,平白地在寒冷之外又添加了一種消極的情緒。

遠處有一威武壯觀的巨樓突兀於雜樹與荒草之上,必是那歷經戰火,幾經修復的鸛雀樓了。“落日朱欄帶還林,朔風寒雁動愁吟。唐虞世藐山空綠,晉魏城荒水半侵。地廻那堪吹玉笛,台高誰復奏瑤琴。憑虛豈少詞流賦,極目偏傷逐客心。”明代張循佔的《鸛雀樓即事》,倒是有我此時心態的幾分寫照。

空中有大鳥飛翔,不知道是不是鸛鳥?

還好,有一個騎摩托車的好心人,見我一個人傻楞楞地步行,好心邀我上了他的摩托,一直把我送到了鸛雀樓前。

入了景區大門,前有一湖,為人工湖。平面呈鸛雀飛翔之型,故名鸛影湖。湖面正中由三孔石拱橋連接,橋面約五米寬,兩邊是漢白玉石雕欄杆。站在橋上,看前面有一廣場,頗有特色。廣場採用軸線對稱和棋盤式佈局的幾何圖案。圖案採用中國傳統的唐代圖案,如:蓮花紋、石榴紋、如意紋、蝴蝶紋等。而氣勢恢弘的鸛雀樓,就在廣場的盡頭處屹立着。

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路過我身邊的工作人員,麻煩他幫我在鸛雀樓前留張照片,這麼冷的天氣,來一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天才知道,我以後還會不會再有來的機會。

鸛雀樓為三層四檐高台式建築,連底座算,樓高七、八十米。整個建築為明三層,暗九層。樓身底層重檐,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周圍迴廊,四出抱廈,抱廈歇山式;二層屋檐深遠,坡度和緩,腰纏平座,周設鈎欄;頂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四面各出歇山式抱廈,周圍圍以平座鈎欄。

可能是樓內的面積太大,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圍繞着主題在四周牆壁上或懸掛書畫、或懸掛壁畫、或塑有雕像、蠟像,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竟然用蠟像塑有唐代楊貴妃入浴的場景,這,與鸛雀樓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啊!

站在樓梯上往下看,一層的那個一人高的瓷瓶顯得很小,而樓梯的螺旋延伸而下,給人一種吸入感,竟有一種一躍而下的衝動。

由下而上,每一層的門窗都關閉着,惟有六層面南的大門開放。西南角,有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青銅塑像。

天氣灰濛濛的,西南望去,黃河蜿蜒如帶,平靜而安詳。“鸛雀樓西百尺牆,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隨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鄉望,遠目非春亦自傷!”莫名的傷感,使我無由地竟背誦起唐李益的詩句來。

許是因為黃河在這裏的平靜,所以,才給宇文護以危機感,因為敵人太有可能越過平緩的河面進行攻擊。也正是因為這危機感,才有了這鸛雀樓的存在,才有這供後人瞻仰的名樓,也因了這名樓,才有了流傳後世的不朽詩篇。這一切,只是源於一個鎮守的危機感啊!危機感,古人因為有了危機感,所以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從秦到明,歷代修建。

雲煙渺去,雀燕於空中翱翔,於高樓遠眺,風蕭蕭而冷冽。

山西鸛雀樓導遊詞(三)

鸛雀樓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

以鸛雀樓主體為中心的鸛雀樓景區分四個遊覽區:一是名樓遊覽區,包括門殿、鸛影湖、唐韻廣場;二是黃河風情遊覽區,包括蒲州風情園、黃河風情園、柳園;三是山水遊覽區,包括蒼山自然景觀園、吉祥如意湖、鸛雀園;四是康樂遊覽區,包括蒲津康樂園、唐風馬球場、日潭戲水園等人文自然景觀。整個景區以鸛雀樓獨特的人文底藴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根基,以盛唐時代開放的社會精神和盛唐文化為包裝,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整個景區以鸛雀樓獨特的人文底藴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根基,以盛唐時代開放的社會精神和盛唐文化為包裝,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

鸛雀樓已經形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遠意境,成為國內外遊人觀光、瀏覽、休閒、度假的國家級旅遊景區。“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奔騰洶湧的氣概;又可望那阡陌交織、坦蕩無限的大地,遙望“堯王訪賢,舜耕歷山,大禹治水”華夏根祖的歷史風貌;也可以南望起伏連綿的條山,還可以隱約西覽雄偉壯觀的西嶽華山,領悟台灣歷史學家姚榮齡先生“中華”緣於永濟,“中”指太行山脈的中條山,“華”指秦嶺山脈的華山的論斷。正由於鸛雀樓立晉望秦,西為華,東為夏,正好座落在華夏曆史座標的中點上。因此,必將吸引國內外更多的華人在這裏領略王之渙千古絕唱的豐富內涵,感受中華民族登高望遠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xi/ox7m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