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西導遊詞 >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

五台山是山西的著名旅遊景點,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遊客都慕名前去參觀,導遊要抓住五台山景點的特色,詳細介紹給遊客瞭解。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篇一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五台縣境內。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峯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峯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

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着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台山五座台頂合圍的地區,稱為台內,其外圍則稱台外。

現五台山寺廟尚存43處,其中台內37處,台外6 處。 五台山眾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內台懷鎮。這裏寺廟林立,殿宇鱗次櫛比,聖景聖蹟薈萃一處,其中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羅寺和菩薩頂被稱為五台山五大禪處。

台外的寺廟比較分散,其中以南禪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這裏眾多寺廟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的左脅侍,關於他的來歷,説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説法是他出身於舍衞國的婆羅門家庭,因有慈愛之心,後隨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佛的大弟子,幫助佛化導芸芸眾生。他在諸大菩薩中智慧辯才第一,故專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號。文殊的坐騎為一青獅,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鋭利。文殊菩薩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為眾菩薩之首,後因對觀音信仰流傳,逐漸被取而代之。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篇二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東北部五台縣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峯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峯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峯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

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着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台山五座台頂合圍的地區,稱為台內,其外圍則稱台外。

山西五台山導遊詞範文篇三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東北部五台縣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峯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峯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峯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

五台山列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峯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峯,峯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峯聳峙,山勢雄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峯環抱,方圓達250千米。東台海拔2795米,因其東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稱望海峯;南台海拔2485米,細草雜花,燦若鋪錦,故稱錦繡峯;西台海拔2773米,月墜峯巔,宛如懸系,稱掛月峯;北台海拔3058米,雲浮山腰,巔摩斗杓,稱葉鬥峯,是五台山最高峯;中台2894米,石翠巖碧,碧靄浮空,稱翠巖峯,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千年雪”“萬年冰”,北台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稱清涼山,是夏季避暑勝地。

五台山風光秀麗,夏無酷暑(盛夏時節,平均氣温在20攝氏度),氣候宜人,是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因其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五台縣東北,以“東、西、南、北、中”五座環護而立的台頂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居於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人文景觀多姿多彩,古韻依然,自然風光奇麗壯觀,美畫如卷,吸引着國內外佛教信徒和遊人前來朝台拜佛,參觀文物古蹟,遊覽佛地風光。

五台山歷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台山,至於歷朝歷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禮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翻開五台山各大寺的“廟史”,第一頁幾乎全是“敕建”二字。五台山也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場,因此受到西藏、內蒙、青海、甘肅、黑龍江等少數民族的無比尊崇。

五台佛國也誕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師,盛唐時期,這裏成了海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佛教學院,千百年來,印度、日本、蒙古、朝鮮、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來朝聖求法巡禮,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終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xi/3o7n4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