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東導遊詞 >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通用19篇)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通用19篇)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

尊敬的各位旅客: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通用19篇)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華夏城項目佔地16.28平方公里,規劃有東方文化區、服務中心區、黃金小鎮、養生區、世外桃源、紅色聖地、健康運動區、冒險山、VIP區、民俗風情區等功能區,建成後將成為集旅遊、休閒、商貿、居住、教育等綜合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旅遊新城。國家AAAA級景區——華夏城旅遊風景區,是“華夏城”項目的中心區域。東臨大海,西枕龍山,是一處古典與現代結合、自然與科技融為一體的新型生態旅遊度假聖地。

華夏第一牌樓選用仿明清牌樓古建築形式,屬五間六柱式牌樓,整個牌樓南北跨度86米,高21米,氣勢恢宏。牌樓遠觀巍峨高聳,氣勢雄渾;近賞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共題有三幅對聯,依次是:華夏五千年自強不息,神州九萬里厚德載物。龍騰鳳舞馳宇宙,地靈人傑著春秋。太平饗錦繡,盛世競風流。夏園巧妙吸收了南北古建築的精華,藴含濃郁的東方古典建築美,與現代時尚的設計元素相融合。整個夏園分為兩部分:水上景觀與膠東民俗文化展區。

威海人民防空教育館,是在礦坑裏打造的長172米、寬93米的地下工程,礦坑上面覆土綠化,礦坑下面遊客參觀,被山東省減災委員會命名為山東省防災減災教育基地,也是國家人民防空教育基地。設有自然災害體驗區,國際防空知識區,中國防空史區,城市防空以及核、生化防護知識、4D電影院等多個區域,展覽採用了圖片、燈箱、場景、雕塑、模型、實物、油畫、電視等多種形式,藉助聲、光、電等現代表現手段,富有趣味性和參與性。

禹王宮建築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旨在展示華夏文明始祖堯舜禹時期的歷史文化。整個禹王宮坐北向南,有山門、禹王殿、老子殿、夫子殿、廂房等建築。禹王宮集華夏古建築之精華,其山門、殿房均為重檐歇山式頂,檐下飾如意斗拱,設計精巧,結構嚴謹,氣勢恢宏。“三面觀音”水中顯聖的大型動態景觀,顯聖的三面觀音,由如意觀音、持蓮觀音、楊柳枝觀音合為一體,觀音建設耗資巨大,歷時三年,由純銅精心鑄造而成,觀音大士吉祥人間,慈悲天下。

謝謝大家!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2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定遠”艦景區,位於山東省風光旖旎的海濱城市威海市的城區繁華地帶,主體景觀為按原貌複製再現的清末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歷史上的“定遠”艦,是19世紀工業文明的產物,因為武備強大、防護完善,見證象徵了中國海洋上一段輝煌的.往事。這艘軍艦又因濃濃的甲午風雲,和在甲午海戰中的不屈表現,贏得了“永不沉沒的‘定遠’”之稱,成為國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圖騰。

清光緒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駐德國公使李鳳苞向德國坦特伯雷度的伏爾鏗造船廠訂造,該級艦設計時集中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鐵甲艦,為“遍地球_等之鐵甲艦”,北洋大臣李鴻章親自為二艦命名,“定”、“鎮”二艦和濟遠艦為同批建造,本應於1884交付中國,但當時正值中法開戰,德國遂以此為理由拒絕交艦,直到1885年中法議和後方將交付中國,於1885年10月底抵達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國,其中“定遠”艦成為北洋水師旗艦。

“1894年,定遠號作為北洋艦隊旗艦,帶領十多艘戰艦參加9月17日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上的遭遇決戰。當日下午12時50分,由定遠先向日艦開炮。不幸地,在戰事開始時定遠的一次主炮齊發中,其艦橋突然斷裂,丁汝昌身負重傷,旗艦亦不能掛旗指揮各艦。而鎮遠的管帶為林泰曾。戰事一直由中午持續至下午5時,期間定遠、鎮遠一直堅持作戰,是戰鬥的主力;曾以主炮擊中日本旗艦鬆島號,使其彈庫起火退出戰鬥。

不過由於定遠及鎮遠二艦火炮射速太低(原本用作更換主炮的經費被皇室轉作修建頤和園等其它用途),彈亦不足;在下午戰事完結時,鎮遠主炮炮彈只餘25發,副炮更全部打完,在戰事中未有發揮更大的威力。而黃海戰役亦以北洋水師損失五艘戰艦、日方五艦重創而結束。

甲午戰爭後,日本接收鎮遠為戰利品,於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衞被日本海軍接收。1904年2月6日日俄戰爭爆發後,鎮遠隨日本聯合艦隊第五艦隊參加朝鮮海峽警備作戰和旅順口封鎖作戰,並參加了黃海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府向日本政府索回原屬鎮遠的遺物,於1947年5月18日從日本運抵中國上海。現在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內展出。

20__年,為紀念這艘名艦,更為使今人不忘歷史、牢記國恥,激發民族自強精神,在威海市政府支持下,由威海市港務局為主斥資複製了“定遠”號紀念艦。20__年5月,“定遠”號紀念艦正式停泊於威海港北碼頭,與劉公島隔海相望,成為威海海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和標誌性人文景觀。

謝謝大家!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3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著名的甲骨文的發源地――安陽殷墟遊玩。我是你們的導遊尚皓靜,你們可以叫我尚導。先介紹一下甲骨文的故鄉――安陽。

一城之內皆是寶。安陽是中華文明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1899年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了甲骨文之後,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紗,把一個燦爛的殷商文化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世人知道了安陽。在這裏有風景如畫歷時長達兩萬五千年原始洞穴的小南海,後崗的仰韶、龍山、小屯三層文化的地層疊壓疊壓出了安陽乃至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顓頊、帝嚳紀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莊嚴氣質。在古都安陽,您可以找回對中國古代朝野的深刻記憶;全國第一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方鼎’,第一個女將軍婦好墓,最後一個皇帝袁世凱陵墓―袁林,第一座國家監獄,號稱河朔第一古剎靈泉寺和萬佛溝,宋代西門大夫廟記石碑,後周文峯塔,唐代修定寺塔等許多古蹟,所以説我們安陽是一城之內皆是寶。

安陽殷墟位於河南省最北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並未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殷墟總佔地為36公里,有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墓、殷墟王陵遺址等許多景點,請大家隨我一起開始這美妙的殷墟之旅吧!

請大家跟我來 ,我手邊的這個大鼎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製品司母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出土,通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非常珍貴,真品現藏於故宮博物館。

請大家跟着我往前走,我們的正前方就是甲骨文寫意書法展,這裏的甲骨文分4個部分,分別是與人體、人體器官、人類行為、自然有關的甲骨文和它們的意思,比如説“牙”,微微張開的嘴裏,有幾顆潔白無瑕的牙齒,許多遊客看過甲骨文寫意書法展後,都覺的很有意思。給大家20分鐘時間,自由參觀一下。

現在我們正在殷墟博物館裏,許多在小屯出土的甲骨文以及車馬坑、青銅酒具都能一飽眼福,給大家20分鐘時間自由活動。

由於時間關係,再給大家1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還有許多景點,就讓您自己慢慢品味殷墟的魅力吧!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河南參觀旅遊,我是來自鄭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稱呼我為小王。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陳先生,此次的安陽殷墟之旅將由我和陳師傅來共同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大家能夠在整個的旅程中玩的開心、玩的舒暢!

好了,各位親愛的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鄭州距離安陽公里,車程大約3個半小時,接下來,我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河南的概況。

河南古稱“豫州”,因位於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全省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人口9869萬,分17個省轄市,下轄88個縣和21個縣級市,省會為鄭州。河南不僅平原遼闊、氣候濕潤、土質肥美堪稱我國農業大省,而且還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經濟逐漸迅速發展。交通方面,中國鐵路網的兩條中軸線路——隴海線和京廣線分別從東至西、從南至北從河南的中部通過,鄭州是全國鐵路網的中心。另外,河南還是國家重要公路、航空線的四面貫通之處,是南來北往,西去東行的必經之地。因此,不論陸路或空中交通,河南與全國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聯繫都十分方便,處於全國交通輻輳的中心地位。

河南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主要包括: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等等。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內建都和分封諸侯。在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僅河南就佔據了四個,它們是:洛陽、開封、鄭州、安陽。河南地處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有四千年與這裏緊密相連。所話説:“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這裏一直是中國的文化軸心,長時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焦點。無數傑出人物在這塊土地上縱橫馳騁,激盪起多少歷史風雲。例如:軍事名人蘇秦、李斯、吉鴻昌、楊靖宇;科技名人範縝、滑壽;文學藝人曹操、張擇端等。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5

常言道:“世界武術看-中-國,中國武術看河南”,河南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同時還是少林拳、陳氏太極拳等大拳種的發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術之鄉和功夫之鄉的美譽。

現在我們的車已漸漸駛入了安陽境內,安陽是河南省的北大門,位於晉冀魯豫交界處,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稱,

土地總面積 平方公里,總人口達萬。這裏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漳河、洹河、淇河,衞河在安陽環繞流過,歷為兵家矚目之地。安陽是一個有着3000多年曆史的古城。1960年3月,在安陽小南海發現了距今2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原始洞穴遺址,被郭沫若命為“小南海文化”。在安陽北部的後崗,層次分明的疊壓着晚於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龍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由此可以説明:這裏很早就是中華民族的棲息之地。

殷墟位於安陽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兩岸,它以小屯村為中心長約5.6公里,寬約4.5公里,面積約24平方公里,是一處規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遺址。商代後期盤庚遷殷至紂滅亡歷經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紂後,逐漸荒廢,因而稱為“殷墟”。

殷墟是一座豐富的地下寶庫,為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首,20__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6

其次我們再介紹一下青銅器。殷都以冶銅工業最為著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氣勢向億萬人展示了手工業的“絕活”。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青銅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製品。司母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出土,通高1.33米,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其中銅、鉛錫的含量比例與現代所鑄青銅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冶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內還有其它的觀光景點——甲骨文碑林。在全國,各種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與眾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隸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著名甲骨文學者王宇信、揚升南先生精選,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內容涉達125個,它不僅記載了大將與兩方國的戰爭,而且還記載了天氣情況,準確的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出土的過程,是我國關於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錄。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7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進苑的大門。這座門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築學家楊鴻勛教授專門設計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門”的寫法而建。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其為華夏“門”的鼻祖。門額苑名由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整個苑門莊嚴大方,朱墨雕彩,古風古韻,古香古色。此苑門和仿殷大殿建築的人文景觀已經成為了古都安陽的象徵。

殷墟之所以聞名於世有着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銅器。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宮殿遺址上覆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臟,是商王議事朝拜的場所。這個建築是“茅茨土階,四阿重屋”的建築方式,整個大殿宏偉莊嚴。

“一片甲骨驚天下”。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大殿系統瞭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識。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首先發現的。它起七年級直被當地人喚作“龍骨”,作為一種止血的中藥不斷地進行收集、刮字然後向藥店出售。後來有些帶字的龍骨被賣到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現,並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使“龍骨”的身價一步登天,導致周圍的村民紛紛來挖掘,有的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挖掘都屬於私挖,破壞性極大,而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挖掘是從1928年開始的。考古學家們在1928年至1936年這十年間共進行了15次大規模的挖掘。1937年盧溝橋事變使之中斷,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繼續進行。其中最著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積坑模型,總共有17096片,上面記載了商朝的天象、曆法、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內容,被專家們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8

火車穿過老嶺的盤山隧道飛馳而下,邊境小城集安就會映入你們眼簾。從左側車窗遠遠望去,在龍山腳下,聳立着巨大的方壇階梯式的古墓,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將軍墳。它規模宏大,造型頗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譽為“東方金字塔”。將軍墓正在龍山腳下,地熱優越,環境秀美。

據考證,將軍墳應是一座高句麗王陵,當在4世紀末到5世紀初建築。高句麗王朝始建於公元前37年,到這時已傳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長壽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將軍墳距好好太王陵不遠,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國內有關學專家學者認為,此應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的陵墓。“將軍墳”之稱是清末當地老百姓的,一直流傳至今。昔有《別金相登將軍墳》一詩,曰:“將軍墳墓幾千秋,墳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漿傷往事,荒煙蔓草賦閒遊。三輔霸業今何在,百濟名邦早已休。獨有英雄埋骨處,峨峨高峙龍山頭。”萬餘座高句麗古墓羣中,有20餘座繪有精美的壁畫,其題村廣泛,技藝嫻熟,絢麗多彩,飄逸流暢,距今雖已千餘年,色彩仍鮮豔如初,由此可見當時的繪畫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當地的文物保護單位臨摹了大部分古墓壁畫置於博物館內供人蔘觀。著名的壁畫墓有角抵墓、舞踴墓、三寶墓、四神墓、五盔墳等。

長白山餘脈老嶺山區腹地的五女峯國家森林公園,集中展現當地獨特的動值物資源和瑰麗的自然景觀。園內有5座峻峭挺撥的山峯——玉女峯、少女峯、參女峯、春女峯和秀女峯;還有幽谷銀瀑、高句麗採石場、天工神韻、望峯台、仙人台、藏心洞、懷古亭、洞天皓月、空中懸佛、抗聯遺址等38處人文自然景觀,既美豔多姿,又雄奇壯觀。幽谷銀瀑是一條數百米長的大峽谷,谷底流泉淙淙,有人工,天然瀑布兩處,巨樹和古藤形成的華蓋守護着古老的祕密,峽谷兩側陡峭的山巖怪石嶙峋,苔蘚遍佈,身臨此境彷彿回到了盤古開天的洪荒年代。

洞天皓月景觀更為神奇,兩座20多米高的石巖,中間是一條刀劈斧削般的等寬縫隙,是謂“一線天”。站在“一線天”中間上仰望,“空中懸佛”正好夾在石壁上面橫空也世:一大一小兩塊橢圓型花崗巖石形成懸佛的頭、身,懸佛五官分明,鼻子上的皺紋清晰可辨,神態十分逼真傳神,其表情恰似在用力擠開石壁,附視着芸芸眾生從下面通過。造物主的神工鬼斧又製造了一個千古之謎。來到藏心洞,雖是一處橫穿山巖的石洞,但奇在洞中卧有一塊心型巨石,石體比兩邊洞口都大,不可能從外面移進,那是天然形成?令人百思不解

好了遊客朋友們。我們的集安一日遊就這樣結束了,在這次旅遊中若有不周之處還請提出寶貴意見,今後以便更好的為您服務。離別之即,沒有好送給大家的,祝大家在今後的日子裏快樂,再見。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9

北山公園山上有建於清朝年間的古寺廟羣,佛、道、儒三教雜糅相處,獨具特色。公園內建有諸多的亭、橋、廊、榭,點綴於林木葱鬱、景象幽深的山間。昔日“吉林八景”中,北山以“北山雙塔”、“藥寺晚鐘”、“德碑夕照”而著稱。每年農曆四月的北山廟會期間,山下有歌舞、秧歌等民間表演,熱鬧非凡。北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是吉林市的一張名片,由北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員。

吉林北山有九座山峯,如九龍嬉戲,清康熙年間曾名九龍山。山後有溝名卧虎溝,據傳曾有猛虎卧於溝內。康熙二十一年,聖祖任皇愛新覺羅·玄燁東巡來到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吉林烏拉。聽風水先生説:吉林烏拉有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星宿守護。此地藏九龍一卧虎,又瀕臨一江天水(松花江,滿語鬆阿里烏拉,天水之意),是蟠龍卧虎之地,有帝王之氣。這番話使康熙皇帝感到不安,於是他命寧古塔將軍將九龍山鑿去數座,以破吉林烏拉帝王風水。據《雞林舊聞錄》載,“七門嶺有兩峯對處為‘過龍脈’,亦鑿斷之,以破其兆”。九龍山因此更名北山或北大山(因其位於吉林將軍府已北)。乾隆四十一年修建玉皇閣後,也有人稱玉皇閣山。

玉皇閣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九年,平面略呈長方形,佈局嚴謹,有明顯的中軸對稱線。建築物依地勢構築,分為前低後高兩組,錯落有致。前院由山門、鐘樓、鼓樓、祖師廟、觀音殿、老郎殿及胡仙堂組成。山門內兩側有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塑像。過了山門是一座木牌坊,上懸“天下第一江山”橫額。牌坊東側第一座是祖師廟,供奉釋、道、儒三教始祖,即如來佛、太上老君和孔子;第二座是觀音殿。牌坊西側第一座是老郎殿,供奉唱戲祖師唐明皇;第二座是胡仙堂。後院由朵雲殿及兩廂客房組成。朵雲殿是正殿,高兩層。上層供奉玉皇大帝銅坐像,玉皇是總掌天道之神,道教奉為神界最高主宰。兩側伴侍的神像為千里眼及順風耳;牆壁上繪二十八宿彩像。下層供奉的是瓊宵、碧宵及雲宵三宵娘神像。玉皇閣雕樑畫楝,美奐美輪;樓宇磨磚對縫,精巧處令人擊節。

北山古建築羣中,關帝廟的修建年代最早,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年。關帝廟正殿供奉蜀漢大將關羽塑像,兩側是關平、周倉配像。正殿懸掛匾額,是清乾隆帝東巡吉林時御筆親題。正殿對面為戲台,兩側還有鐘樓、鼓樓、翥鶴軒、松風堂、澄江閣、暫留軒等建築。

藥王廟又名三皇廟,始建於清乾隆三年,其後經過兩次重修。藥王廟有正殿三間,東西配廡各三間,另有藥池、春江山閣、靈仙室等建築。正殿供奉天皇、地皇、人皇及藥王孫思邈,並附祀華陀、張仲景、李東垣、吳岐伯等名醫。山下還有兩個人工湖,名叫南湖和北湖。湖邊建有水榭、長廊、湖心亭,景色優美。夏天北湖滿種荷花,縷縷飄香;南湖遊船如梭,風光旖旎。冬天山上積雪,湖面結冰,又是滑雪溜冰的勝地。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0

中國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大都城,“四方入貢,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勛卓異、光耀千秋。[4]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__多公里的南北水運網;東漢時期以洛陽為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4]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4]。

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制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歷史鉅著《資治通鑑》,程頤、程顥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4]

洛陽城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神都。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説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先後100多個帝王在這裏指點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並列為中國四大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定命名為神都的城市,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河圖洛書在此誕生,儒、釋、道、玄、理肇始於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中國的國名便源自古洛陽,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有着數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從夏朝開始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陽指點江山。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洛陽曆史曾用名或別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師、成周、王城、雒陽、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洛陽代表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四周羣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羣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距今__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黃河中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台地上,分佈着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一帶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師二里頭)為都。二里頭(一至四期)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商湯之後的數代帝王均以此為都,前後累計200餘年。偃師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餘悦。歡迎大家來到東西巖遊玩,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東西巖的概況。

東西巖坐落在麗水市西北部,總面積9.03平方公里,共有100多個景點。東西巖因有東西兩峯而得名。

上山前,我先跟大家説一下注意事項:

1、不要在石頭上刻畫文字與圖案;

2、不要亂扔垃圾;

3、注意安全。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是西巖湖。你瞧,湖水倒影着藍天白雲,倒影着青青的樹木,水色綠綠的,水面沒有一點雜質,清澈見底,水面下有那麼多的小魚,在自由自在地遊玩。而且這裏的水富含礦物質,比起礦泉水、純淨水,那可是好得多了。大家可以掬一口水喝喝,品味品味這香甜可口的湖水。

大家看,我們已經來到了水簾洞旁。這裏十分奇特:洞深約六十米,是由丹崖下崩塌巨石時,堆砌而成的,曲折圩回,洞中藏洞,高低錯落。來,跟着我小學生作文 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走一走這水簾洞,感受感受水簾洞的風趣與刺激。朋友們,這裏比較陰暗潮濕,請大家慢慢地走,注意前後人的距離,並要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注意安全!

走出水簾洞,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有趣呢?現在我們走到的地方是石崖。請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這些石子路鋪得非常均勻,多麼的精緻啊,大家可以去爬一爬,感受一下石子路的凹凸不平,又錯落有致的藝術品味,同時鍛鍊下身體。再看那兒,有從石縫間滲流下來的水簾,如果人站在裏面,一定可以感受到夏日的清涼。請各位朋友抓緊時間過來,感受一下這難得的清涼。

各位朋友,今天愉快的旅遊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歡迎大家再次光臨東西巖旅遊勝地。再見啦!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2

蘭州、ここは美しいところです。ここの一番美しい景色は國內外で有名な黃河の風景線です。そこは四季を通じて景色がとてもいいです。

春になりました。柳が芽を出しました。ツバメがこずえにぴいぴいと鳴いています。春風がそよそよと吹いています。子供たちは凧を持ってきて、たちまち空は色とりどりの凧に覆われています。まるで色とりどりの花布が空に映っています。黃河はゆっくりと流れています。両岸の子供たちが凧を揚げているのを見ています。夏の娘が來ました。彼女は水彩ペンを持って來て、大地を色とりどりに染めました。小さな木が緑の服に着替えて、風に吹かれて木の葉がさらさらと鳴った。

夏の女の子は花を甘えん坊の女の子にしました。子供たちはアイスクリームを食べながら黃河の母の優しい笑顔を見ています。小鳥は毎日元気いっぱいの夏の歌を歌っています。

秋になりました。金色のクレヨンが世界中に染まり、柳の葉が黃色くなりました。朝、おじいさんは鳥かごを提げて浜河の道に行って朝訓練して、おじいさんとおばあさんは體操をして、鳥かごの中の小鳥は彼らのためにリズムを打っています。ツバメは飛んでいきました。飛んでいく時には鳴き続けています。「子供たちは、來年の春にまた帰ってきます。遊びに行きます。」

冬おじいさんが來ました。寒い西北の風が…ふ…ふぅぅっと吹いています。たまに冬おじいさんがうっかり人間に塩をかけてしまいました。人間はたちまち銀白色になりました。家、梢に…子供たちは雪合戦をしたり、雪だるまを作ったりします。子供たちの笑い聲が空まで響き渡る。

私はみんなに私の故郷の四季を話しました。あなた達はきっと私の故郷について少し知っています。時間があれば、私の故郷に來てください。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3

各們朋友們,我們今天參觀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的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約12千米處,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白馬寺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創辦的第一座寺院,是源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座提道聲,被佛教界尊稱是“祖庭”和“釋源”。“祖庭”即祖師之庭院,“釋源”即佛教的發源地。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提到白馬寺呢,我想大家的腦海裏會更清晰的浮現出唐僧取經的那匹白馬吧,那告訴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呢!

説到“白馬寺”三個字,大家會問,既然不是白龍馬的馬,又為什麼叫“白馬寺”呢。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寺”字。那“寺”字是源於我國封建社會交外機構鴻臚寺的“寺”,後來成為我國的寺院的通稱。白馬寺呢,民間一直流傳着一個白馬馱經的故事。在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個晚上,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大臣們,博學的傅毅啟奏道:臣聽説,西方有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明帝聽罷,信以為真,於是派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求佛經。蔡秦餘人於公元65年離開洛陽,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大月氏中(今阿富漢)遇到印度高僧攝摩滕和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的像,誠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揚佛法。公元67年,二位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像,佛經返回國都洛陽。漢明帝見之非常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陽建寺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取名“白馬寺”。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4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漢白玉大牌坊,坐北朝南,東西20餘米,高15米,坐落在佛泉河南岸,呈五門六柱型。自底座有六根巨柱拔地而起,撐起上面九層玉雕,直達最高處五個門樓。中間的大門樓高昂沖天,兩邊逐漸雙落,典雅古樸,別具風格。

過牌坊,跨過116米長的朝聖橋,迎面來到千年古寺——佛泉寺。

佛 泉 寺

佛泉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一説玄宗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貞觀初年,唐太宗夜做一夢,見佛祖立於中州之玉枕山下,為婆娑湯池眾生遍灑甘露,為之一震,知佛祖點化,即依夢境畫圖,命人於中原大地尋覓。自魯山縣城西行過下湯,進中湯,尋至亂湯(上湯),見之地形與圖相符,喜出望外。寺前沙河南岸終年有温泉噴出,水質優良,水温適宜,富含礦物質,善治百病,人稱“佛泉”。河北山勢軒昂,紫氣沖天,即于山前尋穴建寺。寺由泉而得名。

佛泉寺歷經幾度興廢,現修復的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

下面請隨我一同走向山門。山門是寺院的大門,建築面積128.8平方米,正中門上方的匾額“佛泉寺”是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師親筆題寫。山門兩側是哼哈二將,哼將名叫鄭倫,哈將名叫陳奇,他們都是商末時的大將。鄭倫拜崑崙山渡厄真人為師,學得“竊中二氣”之法。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哼將。陳奇是受人祕訣煉就體內一道黃氣,張嘴一哈,黃氣噴出,嗅到者當場死亡,故稱哈將。哼哈二將戰場相遇,一哼一哈各顯神通,難分上下。周滅商後,天下太平,姜子牙奉命封神,策封鄭倫和陳奇鎮守西釋山門,宣佈教化,護持佛、法、僧三寶,稱密跡金剛和那羅延天。

一般寺門都有三個門,且中間門大,兩邊門小,左邊叫無相門,中間叫空門,右邊叫無作門。三門都有脱離塵俗之意。由於佛寺多依山而建,所以寺門也稱“山門”。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5

佛祖後面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因面向北,故稱倒座觀音。在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觀音菩薩左手持淨瓶,右手扶在左手上,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佛法廣大。觀音作為菩薩本無性別,到南北朝時,北魏靈太后,為了更好的體現大慈大悲和方便閨房小姐供奉,改觀音為女身,從而產生了咱們所看到女身觀音像。觀音左邊是善才童子,右邊是龍女,是觀音的隨侍。

福慧大道

大殿往上是願心台,面積約6000平方米。北部設有焚香許願的大香爐。在這裏燒香許願是很靈的喲!在香爐前跪拜,抬頭能看清大佛慈祥端莊的面部表情,焚香叩拜後默默許願,大佛會保佑你的願望得以實現。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6

我愛鄭州市的夜景,因為它繁華而熱鬧;我愛鄭州市的夜景,因為它美麗而迷人。我要用心中灼熱的愛展開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鄭州夜景。

每當夜幕降臨,無論是德化街、二七路,還是嵩山路、中原路,都一律的熱鬧非凡。你瞧,路兩邊的霓虹燈多色變幻、流光溢彩,與馬路上來來往往、明滅閃爍的車燈一起,匯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馬路兩邊到處是三三兩兩飯後散步的人們,他們走着看着,説着笑着,顯得那樣悠閒,那樣輕鬆。遠遠望去,街道上的燈、車、人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工筆畫。

此時,你若來到綠城廣場,一定會為那裏的美麗景色所吸引。廣場上隨處可見的是血一樣的一串紅,似金、似雪、似霞的菊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美麗的花。在燈光的映襯下,它們有的披着滿頭金髮,有的把五彩的衣裙系在腰間,有的像在風中向你點頭招手,還有的怕羞似地拉過一片葉子遮住自己的半邊俊美的臉頰。也許,這龐大的夜幕更增添了它們的嫵媚,竟然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豔。如果把眼前的這些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如此淋漓盡致地展示夜的美,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花兒們散發出的清香,伴着微風,飄出很遠,很遠。

如果你的運氣好,正趕上噴泉開放,你便會欣賞到在別處很難一見的噴泉夜景。圓形的噴水池裏,噴泉隨着音樂有節奏地變幻着,時而像海浪一樣此起彼伏,時而像拱橋一樣在空中連成一條美麗的弧線,時而像海鷗煽動翅膀,交錯變換,時而像一把把利劍直插雲霄......在燈光的照耀下,噴泉一會兒呈紅色,一會兒呈藍色,一會兒又呈紫色,簡直比彩虹還要美麗。若是有風吹來,如煙、如霧、如塵的水珠便紛紛揚揚地漂落到你的臉上、身上,使你感到心曠神怡,像沐浴在春雨中。

這就是鄭州的夜景,它象徵着改革開放以來鄭州的飛速發展,象徵着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的勃勃生氣。我愛鄭州的夜景。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7

杭州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離上海180餘公里,是我國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設縣治以來,杭州已有2200多年曆史。五代吳越和南宋王朝都曾在這裏定都。今天杭州己成為浙江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左環西湖、富春江新安江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右抱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天目山、清涼峯兩個國家自然保護區。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亦如明珠般點綴其間。生態資源得天獨厚,尤以“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臨安為最。這裏,峭壁奇峯、美蔭幽谷;這裏,清泉碧潭、瀑布飛瀨;這裏,翠竹修篁、山野清風,宛若置身於獨具江南魅力的“世外桃源”。在這一團團、一簇簇流動的綠波中,您將真正忘卻都市的喧囂,而獨得山水之幽,蟲鳥之樂,花草之芬芳。氣候温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為16.2℃,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

杭州不但神秀所鍾,風景如畫,而且人文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西湖四周擁有許多著名的石窟造像、碑刻、古建築,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藝術瑰寶。歷代文人騷客在杭州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蹟和詩書繪畫。可以説這裏的景點處處有故事。杭州還是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和傑出的科學家、《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等偉大人物的故鄉。

杭州經濟發達,工農業總產值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茅。杭州是中國的"絲綢之府",絲綢生產歷史悠久,產品類多質優。杭州也是中國的"魚米之鄉"、"茶葉之地",出產著名的"龍井茶"。作為著名旅遊城市,杭州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0xx多萬人次。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到紅旗渠景區觀光旅遊。我是小導遊魏楨圃,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欣賞、領略這雄偉、壯觀的紅旗渠,希望你們能在這裏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紅旗渠源及渠首攔河壩位於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水電站下約600米處,由攔河溢流壩、引水隧洞、引水渠、進水閘、泄洪衝沙閘聯合組成渠道引水樞紐。為無調節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動工,同年5月1日竣工。溢流壩橫跨河牀長95米,最大壩高3.5米,底寬13.46米,頂寬2米,為安全嵌入基巖下0.3-0.4米,水泥漿砌石英巖石重力壩結構。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萬個,投資2.5萬元。任村公社修建。渠源引水隧洞上口位於溢流壩以上18米處的濁漳河右岸,長105米,洞後經55米的明渠至進水閘。進水閘共3孔,單孔寬2米,設計流量25立方米/秒。衝沙閘在進水閘上游左側共2孔,單孔寬2米,該閘底低於進水閘底1米,閘上游作成約1/20的陡坡導沙廊道,同時在進水閘前設立與渠道水流方向呈30度夾角的直牆導沙檻,防沙入渠,退水衝沙流入濁漳河。當河水小於25立方米/秒時,可將河水全部引入總乾渠。發洪水時除渠引水外,其餘分別由溢流壩和衝沙閘泄入壩下游。

青年洞

青年洞位於紅旗渠總乾渠任村盧家拐村西,是總乾渠最長的隧洞。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原洞長616米,券砌洞臉後長度為623米,高5米,寬6.2米,縱坡為1/1500,設計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萬個,用款20.3萬元。

1960年2月由橫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乾渠暫時停工時,為早日將濁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渠幹部羣眾堅持“寧願苦戰,不願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選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繼續施工。當時幹部民工口糧很低,為了填飽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飢,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鬥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

堅硬的石英巖一錘打下去一個白點,十數根鋼釺打不成一個炮眼,青年們面對這樣艱難困境,創造了連環炮、瓦缸窯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術,使日進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1961年7月15日鑿通隧洞。為表彰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親筆題寫了洞名。

空心壩

空心壩位於總乾渠任村白家莊村西露水河支流段——濁河上。壩長166米,底寬20.3米。頂寬7米,高6米,壩基埋深1-2米。壩體呈弓形,以增強對上游河水抗壓能力。壩腹設雙孔涵洞,單孔寬3米,高4.5米,洞底縱坡1/1818,總過水能力23立方米/秒。壩下設消力池,再下為幹砌大塊片石護灘,壩南北兩頭各設有高4.4米的導水牆,使洪水聚向河中導入壩外,行洪能力可通過百年一遇洪水1500立方米/秒,1975年8月通過860立方米/秒的洪峯,大壩安然無恙。

該工程是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現場設計,正確解決渠水與河水交叉的典範。1960年2月動工,中間停工兩次,分三個階段施工,1964年4月5日竣工,共完成挖方5624立方米,砌石方16296立方米,投工13萬個,用款22萬元,由姚村、東姚公社修建。

南谷洞渡槽

南谷洞渡槽位於南谷洞水庫下游700米處,橫跨露水河,長130米,寬11.42米,高11.4米,另加基礎2-3米,單跨9米,石砌拱形結構,拱券厚0.5米,共10孔,故又稱“十孔渡槽”。

渡槽擋水牆高4.3米,底寬6.2米,槽底縱坡1/3600,設計過水流量23立方米/秒,橋下排泄露水河27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洪水。為提高抗洪能力,1977年對主河道各橋墩分水尖進行了加固處理,1982年8月1日7時40分,安全地通過了南谷洞水庫修建以來的最大泄洪量1650立方米/秒。

南谷洞渡槽始建於1960年2月15日,1961年8月15日竣工,由茶店、河順兩公社修建,共挖石方5264立方米,砌石9318立方米,用工5.6萬個,用款14萬元。

總乾渠分水閘

總乾渠分水閘位於分水嶺新(鄉)河(口)公路右側,一、二乾渠分水閘設於總乾渠終點,長6.5米,高12米,寬13.5米。閘底高程454.44米,低於渠首進水閘底10.31米。閘房內安裝啟閉力15噸的啟閉機3台,閘房上懸空高擎郭沫若手書“紅旗渠”三個大字。一干為雙孔,二幹為單孔,孔寬均為2.5米。一千渠沿林慮山東側向南至紅英匯流,長39.7公里,設計流量14立方米/秒,灌溉面積35.2萬畝;二乾渠沿林縣盆地東北邊山腰蜿蜒東去,到馬佔村東止,長47.6公里,設計流量7.7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1.62萬畝。分水閘為河順公社1965年3月修建。

分水閘以上是長102米、高10米的防洪矩形明渠,再上是長346米的分水嶺雙孔隧洞,單孔寬4米,高4.5米。1973年建成的紅旗渠紀念亭橫跨在隧洞與分水閘之間的明渠上,為古今結合式建築,三開間四周14柱,琉璃綠瓦挑檐,古色生輝。“紅旗渠紀念亭”匾牌,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當代書法家趙樸初手跡。

三乾渠分水閘位於一、二乾渠分水閘上游560米處的總乾渠左側,由此向東北穿過3898米的曙光洞到東盧寨村東止,長10.9公里,設計流量3.3立方米/秒,灌溉面積4.6萬畝。

桃園渡橋

桃園渡橋位於紅旗渠第一干渠桃園村附近,橫跨桃園河,故稱桃園渡橋。長100米,寬6米,最高處24米,共7孔,每孔跨8米,拱券厚0.5米。渡槽兩側槽牆高2.7米,底寬2米,頂寬1米。縱坡為1/1700,設計流量6.8立方米/秒。槽頂部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橋板,路面寬4.6米,渡槽上連涵洞長100米,下接涵洞長170米,槽下排洪水,槽中通渠水,槽上鋼筋混凝土蓋板通汽車,合理地解決了渠水與洪水交叉和通水通車的矛盾,充分發揮了通水、通車的雙重效益。1965年9月25日動工,1966年4月1日竣工,工期186天,由採桑公社南景色、南採桑、下川三個大隊修建,共挖土石方5400立方米,砌石5600立方米,投工6萬個。用款5.4萬元。

紅英匯流

位於合澗鎮西,是紅旗渠第一干渠與英雄渠匯合的地方。英雄渠建於1958年,起自嘴上村西到紅英匯流處長11.4公里,設計流量8立方米/秒。1966年4月一干渠竣工通水,紅英匯流至油村改稱紅英乾渠,灌溉合洞、原康、東姚等7個鄉鎮16萬畝耕地。

紅英匯流南邊是紅英匯流一號電站,水頭38米,裝機2台,共2500千瓦。右上邊是使用英雄渠水發電的紅英匯流二號電站,水頭18米。紅英匯流工程為合澗公社1966年4月修建。

奪豐渡槽

奪豐渡槽位於河順鎮東皇墓村東北,總長413米,寬4米,最高14米,單孔跨5米,共50孔,中間越一小丘,分為上下兩段,上段17孔,長172米;下段33孔,長241米。渡槽過水斷面高1.8米,寬1.7米,縱坡1/900,設計流量2.7立方米/秒。

1965年遇到大旱,激發了羣眾大辦水利的積極性,河順公社組織14個大隊,每日出動勞力3100名,牲畜750頭,大小車輛600多輛,畜馱車推,從2.5公里以外楊伯山屯村運來好料石。沒有木料、工具,隊隊户户籌集,沒有吊車豎起遊杆當吊車用,大幹加巧幹,工效一日比一日快。1965年12月1日動工,次年4月5日竣工,僅用125天,共完成挖土石方0.5萬立方米,砌券石1.02萬立方米,投工21.5萬個,用款12萬元,渡槽整個工程都用“寸三道”(一市寸寬鍛三道紋)“五面淨”的大青石砌築而成,既堅固又壯觀,是一宏偉的工藝品。

曙光洞

曙光洞是紅旗渠第三乾渠穿過盧寨嶺的隧洞,起於下燕科村南到東盧寨村東止,全長3898米,寬2米,高2米,縱坡1/1000,設計流量3.1立方米/秒,是通往東崗鄉和河順鎮北部的咽喉,是紅旗渠最長的隧洞。為便利施工,挖鑿有34個豎井,其中20米以上的豎井有23個,最深的18號豎井,深61.7米。利用豎井建提灌站5個,發展灌溉面積4500餘畝,其中18號豎井建有曙光揚水站,提程62米,澆地2019餘畝。

該隧洞工程是東崗公社21個大隊1300多名社員,1964年11月17日動工,經過一年零四個月,到1966年4月5日鑿通。共挖鑿山石3.08萬立方米,砌料石0.9萬立方米,投工25萬多個。

曙光渡槽

曙光渡槽位於東崗村東部4公里的丁冶嶺上,是三乾渠第三支渠的重要建築物,也是紅旗渠灌區配套建設中,羣眾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力更生修建的較大建築物。該渡槽全長550米,最高16米,底寬5.4米,頂寬3.5米,共20孔,中3孔,跨徑10米,其餘孔跨為8.5米,石拱結構。過水斷面底寬1.1米,高1米,設計流量1立方米/秒。由東崗公社和安陽縣都裏村修建,參加施工人數最多時達6000餘人。1969年4月2日動工,6月25日建成。共完成挖土石0.69萬立方米,砌石1.7萬立方米,投工36萬個,投資38萬元,其中社隊自籌資金佔92.6%。

紅旗渠,舉世聞名,成為新中國水利建設上的一面旗幟,不僅使林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被譽為“人工天河”“中國水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蹟”。

各位遊客,紅旗渠的參觀到這裏就結束了,如果我的導遊有使您不滿意之處,請您原諒,請您指正。希望這次紅旗渠之行給您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最後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謝謝!

威海市區沿途導遊詞 篇19

橫店鎮位於中國浙江中部的東陽市,與中國小商品城義烏相距36公里。距省會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華90公里,處於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遊經濟圈內。

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40多億興建橫店影視城,現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屏巖洞府、大智禪寺、明清民居博覽城、華夏文化園、紅軍長征博覽城等近20個跨越千年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成為年接待500萬遊客(20__年數據)的國家AAAA級景區和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是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誌稱為“東方好萊塢”。

宏大的基地規模,豐富的拍攝場景吸引了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王家衞、徐克、吳子牛、李少紅、胡玫、唐季禮、尤小剛、李國立等大批名導和周杰倫、張衞健、鞏俐、李連杰、趙文卓、陳道明、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唐國強、李雪健、王志文、張豐毅、林志穎、吳京、趙薇、金喜善、藤原紀香、飯島愛等國內外影視明星相繼在橫店影視城取景拍戲。

自《鴉片戰爭》在橫店影視城拍攝以來,已有《荊柯刺秦王》、《英雄》、《漢武大帝》、《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黃石的孩子》、《投名狀》、《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500多部,18000餘集影視劇在橫店影視城拍攝完成(截至20__年)。

普通人認識橫店是因為它的影視城,而商人認識橫店還源於它的磁性材料基地。“橫店集團”名列全國500強民營企業前茅。

橫店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中國磁都”和“中國箔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dong/438o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