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沿途導遊詞(精選12篇)

沿途導遊詞(精選12篇)

沿途導遊詞 篇1

王相巖景區,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西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對面山崖上的朱雀相迎,暗合了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士來此修身隱居。商代國王武丁和奴隸宰相傅説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裏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士趙德秀曾在這裏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裏修築別墅安度晚年。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人稱“避暑巖”。現代旅遊專家學者以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峯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為“太行之魂”。

沿途導遊詞(精選12篇)

王相巖牌坊高8米,寬大5米,由當垢石英巖構築,石板封頂,具有當地民居風格。中門上方“王相巖”三字,為明代萬曆十一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的張崇雅所寫。兩側門上的“仁山”、“智水”,取自孔子《論語·雍也》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名,意思是純一的安於義理的人喜好在山,明白事理的人情繫於水。

王相巖是典型的四神砂結構圍谷地貌,山峯三面圍合,開口向東,迎來紫氣,形成護砂嚴謹的風水寶地。大家向東看,對面崖上伸出那塊紅色的巖石猶如孫雀頭部,而其後的山崖猶如綠色的彩屏;大家向北看,由西向東逶而來的山嶺猶如一條青龍;向南看,山頂上的造型地貌像一隻白虎,虎視眈眈,俯瞰山下;在套谷裏面還有一個金電望日峯和回首觀龍峯,龜蛇也叫玄武,我們到上面就會看到。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四靈獸地貌造型惟妙惟肖。

沿途導遊詞 篇2

老潭溝景區的特點為山雄水秀,峯高瀑急,沿水路溯水而上。山勢高峻挺拔,水流急湍深邃。

過了低山頭,前面出現了兩條岔道,一條是台階石梯,登上後可沿山坡石阪路向前行,路兩旁鬱鬱葱葱,樹可遮天,這些樹木在石縫中生長,多有幾百年的樹齡;一條路是水路,橡皮船過“幽潭”,攀“仙渡”,可見昔屋一間,有若與世隔絕,旁有小道,直通“天瀑”。

“天瀑“是雲台山景觀之最,也是中華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寬約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如雷貫耳,沿途我們早有所聞,其勢之壯,不見其面,已早聞其聲。

與天瀑遙遙相望的對面山上,有“觀瀑台“,此台為看水景的最佳觀賞點。觀瀑台邊有一組山瀑持壁,瀑上青苔恰似孔雀落壁,被美稱為“孔雀泉”

另外溝內還有“私語泉”“波浪石坪”’獨秀峯””雙秀峯””路功”等景點。沿路登監山頂,便是豫、晉兩省分界處。

出了老潭溝不遠處,有一石橋橫架河谷,是通往”小寨溝”風雲景區的通道。

踏階而行,路邊有碑,上書”小寨溝”。站在此處向對面山峯間尋找,可見高山羣嵐之中,有一古代官吏,頭戴烏紗帽,樂悠悠地坐在山上,這就是當地人傳説的唐公石。傳説,明朝嘉慶年間,唐成因審了誥命,名聲大振,卻又遭到排擠,仕途坎坷,歷遭磨難,在遭貶途中,經此地遊山玩水以泄愁悶,越覺官場險惡。從此消了仕途之念,在此化仙而云,留下了這塊山峯供後人紀念。

“小寨溝”舊名”小潭溝”,後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眼前出現了第一潭,即”龍蛇潭”,小寨溝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水多,潮濕,常有蛇蟒出入。相傳有家夫進山砍柴,見有巨蟒在此飲水,蛇大為龍,因而得名。

過了龍蛇潭,有上下或者稱山水兩條道路通往景區。水路是供遊客遊覽的,山路是回來的路,水路走不遠,即見有羣瀑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個斷層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一個潭裏,如情人一般,故此稱”情人瀑”。

沿途導遊詞 篇3

中國的寺院佈局大同小異。進入山門的後的第一個殿是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架,面積96.6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彌勒佛,兩邊是四大天王。彌勒佛的化身像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大肚彌勒佛,完全是中國化的佛。他兩耳垂肩,袒胸露肚,開口常笑,但語出無定,瘋瘋癲癲,寢卧隨處,常拿着一個布袋,終日奔走,勸人教化,人又稱之為“布袋和尚”。五代後梁真明二年,在嶽林寺圓寂時口唸:“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這時人們才醒悟,他原來是彌勒佛的化身。彌勒佛的形象啟迪世人,要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教育人們要寬容大度,容人容事,不要小肚雞腸,自尋煩惱。古人撰寫對聯讚譽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眼前溝施有緣人,相親相近,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磨難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彌勒佛像一般都置於天王殿,面對山門,故又稱歡迎佛,寓意笑迎天下朝佛人。

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提多羅吒,持琵琶,住東勝神洲;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持寶劍,住南贍部洲;西方廣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龍),住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持寶傘,住北俱盧洲。中國佛教徒認為:南方增長天王持劍,司風;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司調;北方多聞天王執傘,司雨;西方廣目天王持蛇,司順。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雨順”。寓意年年豐收,豐衣足食。

彌勒佛背後供奉的是韋馱菩薩,韋馱又稱韋馱天,受佛祖之意,統管東、西、南三洲,護持佛法,保護出家人。人稱“三洲感應“。韋馱與金剛力士、四大天王都是佛教護法神。韋馱因護法有功,成了菩薩。我們現在看到的韋馱,是少年武將的形象,手拿法器金剛杵,忠實的保護着佛、法、僧。

寺院的第三進是大雄寶殿,俗稱大殿,是寺的主要建築,面闊七間,進深四架,面積173.28平方米。這是僧人活動的主要場所。供奉的三世佛:中間是婆娑世界教主釋迦牟尼,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還有阿難和迦葉。釋迦牟尼的背後是倒座觀音和善才童子、小龍女。

沿途導遊詞 篇4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漢白玉大牌坊,坐北朝南,東西20餘米,高15米,坐落在佛泉河南岸,呈五門六柱型。自底座有六根巨柱拔地而起,撐起上面九層玉雕,直達最高處五個門樓。中間的大門樓高昂沖天,兩邊逐漸雙落,典雅古樸,別具風格。

過牌坊,跨過116米長的朝聖橋,迎面來到千年古寺——佛泉寺。

佛 泉 寺

佛泉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一説玄宗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貞觀初年,唐太宗夜做一夢,見佛祖立於中州之玉枕山下,為婆娑湯池眾生遍灑甘露,為之一震,知佛祖點化,即依夢境畫圖,命人於中原大地尋覓。自魯山縣城西行過下湯,進中湯,尋至亂湯(上湯),見之地形與圖相符,喜出望外。寺前沙河南岸終年有温泉噴出,水質優良,水温適宜,富含礦物質,善治百病,人稱“佛泉”。河北山勢軒昂,紫氣沖天,即于山前尋穴建寺。寺由泉而得名。

佛泉寺歷經幾度興廢,現修復的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

下面請隨我一同走向山門。山門是寺院的大門,建築面積128.8平方米,正中門上方的匾額“佛泉寺”是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師親筆題寫。山門兩側是哼哈二將,哼將名叫鄭倫,哈將名叫陳奇,他們都是商末時的大將。鄭倫拜崑崙山渡厄真人為師,學得“竊中二氣”之法。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哼將。陳奇是受人祕訣煉就體內一道黃氣,張嘴一哈,黃氣噴出,嗅到者當場死亡,故稱哈將。哼哈二將戰場相遇,一哼一哈各顯神通,難分上下。周滅商後,天下太平,姜子牙奉命封神,策封鄭倫和陳奇鎮守西釋山門,宣佈教化,護持佛、法、僧三寶,稱密跡金剛和那羅延天。

一般寺門都有三個門,且中間門大,兩邊門小,左邊叫無相門,中間叫空門,右邊叫無作門。三門都有脱離塵俗之意。由於佛寺多依山而建,所以寺門也稱“山門”。

沿途導遊詞 篇5

王家大院位於靈石縣靜升村北端黃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靈石縣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臨下,面對靜升村,視野開闊。

王家大院建築規模宏大,有東大院、西大院、孝義祠三部分,總面積達34450平方米,相當於祁縣喬家大院的4倍,為靈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僅是一組民居建築羣,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王家大院佈局的構思獨特,結構合理,“三雕”藝術精湛。院內,隨處可見木雕、磚雕、石雕作品,從屋檐、斗拱、照壁、獸吻到礎石、神龕、石鼓、門窗,構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獨具匠心。這裏既有北方建築的雄偉氣勢,又有南方建築的秀美。與此同時,繪畫、書法、詩文熔於一爐,人物花卉、禽獸匯於一體,姿態秀美,是晉中民居中的一處奇葩。

靜升鎮靜升村,為晉中地區最大的村莊,村內自古除“九漢八堡十八道巷”外,尚有五里長街一條,現實際人口達萬。靈石歷史上四大家庭之一的靜升王氏家族為太原王氏後裔,其先祖這一支早年從太原移居靈石縣汾河峽谷間的溝營村(今富家灘鎮屬溝峪灘村),元仁宗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宗祖王實又從溝營村遷至靜升村,至今歷680多年,傳27世。靜升王氏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在此前提下,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築屋舍於村西張家槐樹附近,之後,由西向東,從低到高,逐漸擴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龐大的建築羣,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以上。據現可考文字表明,擁翠巷(通稱王家巷)建於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鎖瑞巷建於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拱秀巷內之義安院建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崇寧堡(通稱西堡子)建於雍正三年(1725年),拱極堡(通稱下南堡)建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恆貞堡(通稱紅門堡)建於乾隆四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間。視履堡(通稱高家崖)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間。5座祠堂中僅存的孝義祠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主祠堂建於嘉慶九年(1804年),耗銀3200兩的戲樓台至今倖存。

沿途導遊詞 篇6

八里溝風景區位於太行山南麓,河南、山西兩省交界,距新鄉市50公里,輝縣市20公里,景區總面積40平方公里。景區內重巒疊嶂、怪石嶙峋、獼猴跳澗、溪流潺潺,這裏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峻、險、幽為一谷。199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桃花灣景區 在景區入口處,山門、橋頭堡、辦公大樓均為仿古漢闕式造型,樣式古樸大方,風格素淨雅緻,充分展現出八里溝人樸實待客、和諧經營的信念與追求。進入山門,我們迎面看到的是一座壽星石雕:八里溝的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平均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5000個以上,是一些城市鬧市區的十幾倍,整個景區好像一座“天然氧吧”。所以這裏自古流傳有“常到八里溝,能活九十九;常住八里溝,能活一百九”的民諺。進入景區右邊隱隱約約現出的那座灰色小廟叫做二仙廟。根據廟前可辯識的古碑推測,這座廟最晚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己經有了,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向左邊看,遠處那座聳立的山頭好象人的兩個手指頭一樣,它的名字叫做拇指峯。拇指峯的手勢好象正在歡迎大家前來八里溝呢。

通過“通幽橋”之後,咱們就進入了瀑潭相連,流水潺潺的桃花灣景區。這個景區主要有桃花潭、桃花灣、將軍潭、桃花灣瀑布、將軍潭瀑布等美麗的景點。遠遠看到的就是桃花灣瀑布,瀑布下邊的水潭叫做桃花潭,瀑布上面則是一個面積達20xx0平方米的桃花灣。桃花灣的右邊是一片鬱鬱葱葱的蟠桃園,蟠桃園邊還有一座十分古樸的桃源閣賓館。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滿眼桃花怒放、紅豔欲滴、花草粉芳、空氣含香。

據説這片桃林是當年東方朔為漢武帝上天偷蟠桃時扔下的一顆桃核衍變而來。因此,後來王母娘娘還為此特地在八里溝舉辦了一次蟠桃大會,這個場面至今還保存在我們玉皇宮文化遊覽區裏。現在,桃花灣水面上陸續開發出飛索、晃橋、竹筏、漂流等項目,並且還有一處面積比較開闊的沙灘,大家可以在這裏駐足嬉水,然後再前往參觀抱犢橋、將軍潭以及將軍潭瀑布。

抱犢橋——傳説這裏是東漢光武帝手下大將馬武小時候抱着牛犢過河的地方。後來馬武成為東漢的開國將軍後,回到家鄉為家鄉人民修建了這座小橋。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座橋命名為抱犢橋,並把橋下的水潭和瀑布命名為將軍潭和將軍潭瀑布。前面有一座造型古樸的仿古建築,它就是為紀念馬武而修建的“馬武居”茶酒樓。

鳳凰大峽谷位於抱犢橋右側,順山而上,人跡罕至,天然野趣,美不勝收。峽谷盡頭就是八里溝景區另一個大瀑布——紅河瀑布。峽谷內現有梅花鹿馴養基地,二百多頭梅花鹿悠然休閒,怡然自得,漫步在青山峻嶺之中。這些梅花鹿是當年北京爆發“非典”時,座落在小湯山的北京龍脈温泉集團“梅花鹿苑”被徵集要建“非典”醫院。而從北京的燕山“移民”過來的。

踏過將軍古蹟抱犢橋前方就進入了山神廟景區。山神廟景區因其區內廣佈山神小廟而得名,這些小廟大多分佈在險峻的登山小道兩側,或在懸崖陡壁附近,星羅棋佈,數量眾多。過去,山民為了生活,翻山過崖,稍有不慎,就會掉入懸崖,喪失性命,因此,他們不得不將希望寄託在山神身上,到外搭設山神小廟,祈求山神的保佑。

從山神廟景區開始,逐步進入了深山區。山神廟景區以眾多的象形巖石和象形奇峯出名。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靜心潭瀑布前面。這個瀑布雖然不大,但它輕盈靈巧,在旁邊幾塊巨石的襯托下,更是顯得十分秀美。靜心潭瀑布上面是靜心潭,潭前有兩塊巨大的石頭,分別叫做“清涼石”和“大孤石”。清涼石平平坦坦,十分光潔,好像一張巨大的睡牀,大家可以到上面稍事休息。前面那塊大孤石上則刻着“清幽”兩個字,它形象準確的概括出了八里溝山水風光的特色。

“醉仙橋”——它指的是大家走在橋上,左右搖晃,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喝醉了酒一樣。通過醉仙橋以後,左邊有一座山凹,它的名字叫作“九佛龕”:酷似佛龕的山壁裏,細看可以看到九位佛像。據説,誰能在龕內看出一佛,誰就可以看到一重福氣,找到的佛像越多,得到的福氣也就越多,希望遊客都能在這裏廣結佛緣,福壽綿延。

到紅石景區可以選擇北路或者南路,北路經“一線天”或“一步登天”觀光電梯,南路經八里溝棧道(絕壁天梯)。懸崖峭壁上的之字形鐵梯就是棧道。有的朋友看到以後,會倒吸一口涼氣,望而生畏,其實非常安全。八里溝棧道位於大瀑布左側200米處,全長180米,垂直高度130米,有台階650個。棧道為全鋼材結構,建成於20xx年9月,兩側均有護欄,等於全封閉,所以快速安全。“一步登天”觀光電梯在北路“一線天”附近,高168米,之所以命名為“一步登天”,是指遊客輕鬆一步跨入電梯,90秒鐘就可以直接登頂,中老年遊客和身體欠佳的都市一族登上三重絕壁,欣賞紅石河美景,不再有恐懼攀爬登山之險勞,就近還可欣賞“石花巖”“劉秀泉”等景點。

觀看七色俱全的瀑布彩虹,微風吹來,彩虹隨風飄移,忽隱忽現,虛無飄渺,如觀仙境。登上棧道,慢慢上山:往下看如同天上看人間,袖珍山水,微觀景現;往上看千尺絕壁,立於眼前,青松倒掛,盤根錯節,膽小的朋友會心驚肉跳,渾身哆嗦。但是不到山頂非好漢,堅持就是勝利。

“紅石河”位於八里溝“葫蘆崖”上,因河牀為紅石砂巖,所以叫“紅石河”。源出山西,河寬20米,深0.6米,由於海拔1500米,故又叫“太行天河”。山谷幽深,流水潺潺,河水順着光潔平整、錯落有致的紅石板川流不息。在陽光照耀下,如巨型水晶板,晶瑩透亮,似亂石彈溪琴,淙淙悦耳。碧綠的河水猶如一面寶鏡,橫卧於青山之間,反襯藍天白雲,令人目迷五色,一步一回頭,一折一讚歎。“紅石河”中有八塊巨石,傳説八仙曾在遊覽、小憩,所以叫“八仙台”。人們到此也可以當一回“神仙”,在此玩水、遊覽、攝影留念。

“紅石河”邊有一天然石洞,名叫“觀音洞”,又叫“青龍洞”,這裏三伏天也涼氣沁人。洞裏泉水常年不斷,水色透明,無雜質、無氣味、含有多種有益於健康的多種微量元素,甘甜可口,適於飲用。用來泡茶增三分香,煮飯增加三分甜。過去山民用此泉水賣錢,五毛錢一瓶。現在敞開供應,隨便喝。保你一杯解風塵,二杯去疲乏,三杯大汗落。

北邊山上有一山谷,山泉湧出,從山巖上落下,如珠如玉,似針似線,一串串,一行行,似萬斛珍珠,此起彼落,永不停息,故名“珍珠泉”。

珍珠泉向前有一深潭,名叫“黑水潭”。這裏流傳着一個“黑龍建宮”的故事,説是每年二月二龍抬頭時,羣龍都在此聚會。有一天,黑龍自告奮勇,在這裏建成了一座龍宮供羣龍居住。羣龍就把這裏命名為黑龍潭。黑龍非常高興,從此不斷出入水面,常被人發現。據説誰能見到它,就會帶來一生好運。

一線天,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山縫,過去村民有一條盤山小道,蜿蜒曲伸,遠望如同一條巨龍,盤旋逶迤于山崖之間,被稱“龍盤梯”。數百個台階沿崖而上,陡峭險峻,這是過去八里溝村民和山西的老鄉上下的唯一通道,山民上下購物、運貨均從此過。如果挑擔而行,稍不留神,就有摔下懸崖之險,正是“山本無路巖作徑,人若有膽巖上行”。

大家看到一線天兩邊斷壁如削,四周雲霧繚繞,沿途怪石林立,險峻清奇,景緻極佳。人行走在原始山路之中,時而要低頭曲背,時而要側身帖壁,時而仰首攀援,時而要俯視溝壑。山路彎彎,石階起伏,象一條空中飄帶,忽上忽下,時隱時現。置身其上,千姿百態的奇石怪景,深不可測的幽幽峽谷,盡現眼前。遊客從中走過,抬頭看天,只能看到一線青天,所以得名一線天,又叫“一線雄關”、“長天一線”。

到紅石景區可以選擇北路或者南路,北路經“一線天”或“一步登天”觀光電梯,南路經八里溝棧道(絕壁天梯)。懸崖峭壁上的之字形鐵梯就是棧道。有的朋友看到以後,會倒吸一口涼氣,望而生畏,其實非常安全。八里溝棧道位於大瀑布左側200米處,全長180米,垂直高度130米,有台階650個。棧道為全鋼材結構,建成於20xx年9月,兩側均有護欄,等於全封閉,所以快速安全。“一步登天”觀光電梯在北路“一線天”附近,高168米,之所以命名為“一步登天”,是指遊客輕鬆一步跨入電梯,90秒鐘就可以直接登頂,中老年遊客和身體欠佳的都市一族登上三重絕壁,欣賞紅石河美景,不再有恐懼攀爬登山之險勞,就近還可欣賞“石花巖”“劉秀泉”等景點。

觀看七色俱全的瀑布彩虹,微風吹來,彩虹隨風飄移,忽隱忽現,虛無飄渺,如觀仙境。登上棧道,慢慢上山:往下看如同天上看人間,袖珍山水,微觀景現;往上看千尺絕壁,立於眼前,青松倒掛,盤根錯節,膽小的朋友會心驚肉跳,渾身哆嗦。但是不到山頂非好漢,堅持就是勝利。

“紅石河”位於八里溝“葫蘆崖”上,因河牀為紅石砂巖,所以叫“紅石河”。源出山西,河寬20米,深0.6米,由於海拔1500米,故又叫“太行天河”。山谷幽深,流水潺潺,河水順着光潔平整、錯落有致的紅石板川流不息。在陽光照耀下,如巨型水晶板,晶瑩透亮,似亂石彈溪琴,淙淙悦耳。碧綠的河水猶如一面寶鏡,橫卧於青山之間,反襯藍天白雲,令人目迷五色,一步一回頭,一折一讚歎。“紅石河”中有八塊巨石,傳説八仙曾在遊覽、小憩,所以叫“八仙台”。人們到此也可以當一回“神仙”,在此玩水、遊覽、攝影留念。

“紅石河”邊有一天然石洞,名叫“觀音洞”,又叫“青龍洞”,這裏三伏天也涼氣沁人。洞裏泉水常年不斷,水色透明,無雜質、無氣味、含有多種有益於健康的多種微量元素,甘甜可口,適於飲用。用來泡茶增三分香,煮飯增加三分甜。過去山民用此泉水賣錢,五毛錢一瓶。現在敞開供應,隨便喝。保你一杯解風塵,二杯去疲乏,三杯大汗落。

北邊山上有一山谷,山泉湧出,從山巖上落下,如珠如玉,似針似線,一串串,一行行,似萬斛珍珠,此起彼落,永不停息,故名“珍珠泉”。

珍珠泉向前有一深潭,名叫“黑水潭”。這裏流傳着一個“黑龍建宮”的故事,説是每年二月二龍抬頭時,羣龍都在此聚會。有一天,黑龍自告奮勇,在這裏建成了一座龍宮供羣龍居住。羣龍就把這裏命名為黑龍潭。黑龍非常高興,從此不斷出入水面,常被人發現。據説誰能見到它,就會帶來一生好運。

八里溝景區有五品(五品包括:紅豔欲滴桃花灣、古意昂然山神廟,清泉潺流羊州地、人神洗練一線,飄渺仙境紅石河天)有150多個景點,有北方十分罕見的瀑布羣。僅渠瀑、簾瀑、溝瀑等大小瀑布就有100多處,是中國北方絕無僅有的瀑布羣體。八里溝主景紅石河碧水橫溢、紅綠相映、色彩斑斕、明麗如畫,因海拔1100米被譽為“太行天河”;登上太行主峯玉皇峯,能東觀日出、西望雲海、南眺黃河九曲、北覽千峯競秀。八里溝有兩道山門,皆為秦漢風格的漢闋式山門,八里溝大酒店為明清風格的宮殿式。前方有一小廟名為二仙廟,在這裏流傳着一個二仙採藥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這一帶流行了一場瘟疫,很多老百姓在這場瘟疫中喪失了生命,後來有兩個南方遊山玩水的小姑娘來到此處,她們雙雙主動上山為村民採藥治病,山高路險,很不幸在一次採藥中,雙雙墜落懸崖`````。瘟疫過去為了感謝她們的救命之恩,就將她們神化成天上就難的仙女,於是救在這座鳳凰嶺山修建了一座二仙廟,讓後人永遠記住她們,感謝她們。好,現在我們開始五品之旅。

八里溝第 1 品:紅豔欲滴桃花灣。進入桃花灣,山水環繞,風景迷人,因為這裏桃樹滿山,春來桃花怒放,紅豔欲滴,故稱之為“桃花灣”。由於遠在深山春來遲,花開花謝都較山下晚。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正是最好的寫照。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瀑布就是八里溝的第一個瀑布——桃花灣瀑布。這種瀑布是簾式瀑布,猶如一簾幽夢。再看這座橋,橫跨小河上,橋名“抱犢橋”河為抱犢河。橋下又現一瀑布,名叫“抱犢溝瀑布”。據説這個故事發生在抱犢橋邊,西漢末年,這裏有一個牧童名叫馬武,每天要趕着牛羣涉水到河對面山坡上放牧,其中有一頭新生的小牛犢,善良的馬武怕牛犢太小會被水淹死便抱在壞裏過河。日久天長,小牛犢逐漸長大,馬武仍是天天抱着它過河,不知不覺不覺中,膀擴腰圓,成了方圓百里有名的大力士。話説劉秀套到此處,前被河道阻擋後面追兵將至,在焦急萬分時是馬武抱着劉秀過河。

後來就一直跟隨劉秀與王莽決戰,因屢立戰功,劉秀稱帝后,他就被封為大將軍。馬武做官後經常想到自己小時侯抱牛過河不易,於是出錢在這條河上修建一座石橋,後人就稱之為抱犢橋。八里溝第 2 品:古意昂然山神廟。多年前山神廟處曾有一小廟,供奉山神、土地,年久失修已毀,但地名尤存。八里溝的山八里溝的石看什麼想什麼,想什麼是什麼,只要你敢想,沒有想不到。周圍山峯林立,高峻雄偉,奇形怪狀,趣味無窮。其後又有一山峯,似一老人,後挽髮髻,蒼髯飄胸,正在宣講,這就是“老子佈道”。大皇龕是山神廟的主要景點之一。上山可以看到太行絕壁,挺拔險峻,直插雲霄,蔚為壯觀。此地有一天然大圓石,可以膜拜。北面大皇龕上方有一幽深山谷,陰柔秀美,又名“女媧谷”。

羊洲地景區地處深山,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景區有"獼猴自然保護區",常有成羣獼猴出入山間,正是"深山風光好,猴子自逍遙"。為了便於觀賞,景區還訓養了百隻獼猴,平時放養,一聽哨聲,就會蜂擁下山,搶吃玉米花生,很受遊客青睞。八里溝大瀑布為景區精中之華,落差180米,源於海拔1500米的紅石河,山高水急,河水從斷崖峭壁上以排山倒海之勢飛流直下,奔騰咆哮,猶如雷鳴,震耳欲聾,聲聞數裏。又如銀河倒瀉,白練懸空,浪花四濺,霧雨瀰漫。若是晴天麗日,還可見七色彩虹,嬌妍多姿,令人目迷五色,一步一回頭,一折一讚歎:"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處尋。"紅石河位於八里溝盡頭葫蘆崖上,源於山西,因河牀為為紅石沙巖,所以叫“紅石河”,因海拔1500米,故被譽為"太行天河"平均0。6米深,20米寬。.在河的中游有8塊巨石,傳説八仙曾在此遊覽,小憩,顧名“八仙台”。觀音池,喝此水可一杯請心肺,二杯大汗落,三杯解煩幽。還有八里溝村,可觀賞一農家百年舊居,體會家居深山密林小山村的天然野趣。

沿途導遊詞 篇7

九連瀑形似黃果樹的瀑布,它寬50餘米,高28米,它是整個太行大峽保中最寬的瀑布。

桃花洞位於海潑1200米高的太行山腰,洞口懸岸約3米多高,洞深30米,高約20多米,寬10米多,洞頂鐘乳石像數條飛舞的蛟龍。洞中立有桃花女雕像,像高4.5米,造型天生麗質,婷婷玉立,輕紗飄舞,婀娜多姿,發鬃上系一綻開的桃花,纖纖細手將桃花拋散人間,據説這滿山遍野的山桃樹,皆為她撒種所生。

“太行天路”景區位於太行山之巔,北起桃花谷景區,南至仙霞谷景區,全長約30km,既是景區環線遊覽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俯瞰太行山壯美風光的絕佳位置。太行天路沿線設置有10餘座觀景台,可臨欄遠眺。

位於朝陽村至葦池窪自然村之間。此觀景台乃是一懸空密封式玻璃走廊,長約20米,距谷底約200米,人走其中,宛如行於雲彩之中,仰可觀西起雄峯,俯可覽山體奇觀,是太行天路景區中的奇特景域。

位於葦池窪村南,濕地面積約20__m2,台壁空曠有餘,利用地形設有多功能休閒區,此台可觀景“南天一柱,孤傲羣峯”。遠瞻西北,有一座狀如男子性器的高峻山峯,崢嶸嵯峨,挺拔威猛,直聳雲天。

崇巖峻嶺,峯壑疊嶂,景台錯落有致,台上原有枝繁葉茂的情侶古柿樹,設有人文景觀的智慧之門,此台是觀看太行大峽谷全景最佳處,這個觀景台起名叫虛谷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大峽谷雲霧飄渺,山水或隱或現,峽谷看似虛無實則深幽,虛谷展現出大峽谷的自然特色。二是由字面自然讓人想到虛懷若谷,大峽谷時刻保持着深廣的胸懷迎接各地遊客,虛谷是大自然賦予大峽谷的印證。三是傳説張果老在林慮山修煉的時候,為了使自己擁有更廣闊的胸襟,體會更深遠的道義,從而更好地化解人世中的苦難。選擇了虛谷,在此領悟了自然奧祕和人類的淵源。

沿途導遊詞 篇8

佛祖後面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因面向北,故稱倒座觀音。在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觀音菩薩左手持淨瓶,右手扶在左手上,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佛法廣大。觀音作為菩薩本無性別,到南北朝時,北魏靈太后,為了更好的體現大慈大悲和方便閨房小姐供奉,改觀音為女身,從而產生了咱們所看到女身觀音像。觀音左邊是善才童子,右邊是龍女,是觀音的隨侍。

福慧大道

大殿往上是願心台,面積約6000平方米。北部設有焚香許願的大香爐。在這裏燒香許願是很靈的喲!在香爐前跪拜,抬頭能看清大佛慈祥端莊的面部表情,焚香叩拜後默默許願,大佛會保佑你的願望得以實現。

沿途導遊詞 篇9

今天帶團去了嵩山,就把嵩山的導遊詞簡單給介紹一下.

説起嵩山,大家一定就想到了少林寺。少林寺就坐落於嵩山之上。不過少林寺只是嵩山的一部分。

自古嵩山被稱為“萬方山”,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稱“嶽山”,自周平王遷都洛陽以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定嵩山為中嶽。與我國的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並稱為我國的五嶽。説中嶽嵩山,它東不如泰山雄偉,西不如華山險峻,南不如衡山秀麗,北不如恆山崎嶇,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嵩山以其獨特的風貌,燦爛的文化和天然的地質博物館而馳名中外。那麼為什麼説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呢?因為嵩山經過幾億萬年的褶皺、地殼運動和造山運動形成了跨幾個時代的巖層。它們分別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時期的地層,是研究地質構造的一個良好的實踐基地,這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很少見的,被地質學家形象的稱為“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為中外學者矚目。

嵩山有兩大山羣組成,大致以少溪河為界。在以西為太室山,它東西橫亙,逶迤連綿,宛如醉卧蒼龍。它的主峯峻極峯,海拔1494米。以西為少室山,它由御寨山和九朵蓮花山組成,其特點是山高、路險、峯林、石怪,宛如鳳凰起舞。明代付梅詩云:“太室似龍卧,少室如鳳舞;左右鬱相望,唯嶽垂千古;往來臨其惦,去天餘尺五。”這是對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高度概括和生動寫照。

沿途導遊詞 篇10

在中國河南省林州市境內的太行大峽谷。它南北長100華里,東西寬2.5華里,海拔800~1739米,境內斷崖高起,羣峯崢嶸,陽剛勁露,台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峯、巒、台、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既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也是旅遊觀光、休閒養生、避暑度假、尋古探幽、繪畫寫生和户外運動的好地方。

太行大峽谷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地質公園,是全國農村商業站線上的一面紅旗——石板巖從銷社“扁擔精神”的發祥地,是中國文聯書畫中心創作培訓基地。還有被國際航聯、中國航協譽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主要景點是王相巖、桃花谷、太行天路、太極冰山。

在太行大峽谷有三大奇觀:“三九嚴寒桃花開”、“三伏酷暑水結冰”、“千古之謎豬叫石”。桃花谷景區就佔據了兩大奇觀,三九嚴寒桃花谷和三伏酷暑水結冰,還有364米高的亞洲第一高瀑。這裏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水成了主題,山成了襯景。

景區四季景色各異,令人神往。

陽春,風和日麗,萬木崢嶸,鳥語花香;

盛夏,青山綠水,林樹青葱,葉茂蔭深;

金秋,紅葉似火,菽谷飄香,惹人陶醉;

隆冬,羣山披素,白雪皚皚,垂冰百丈。

大峽谷屬於曖温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受當地條件地形地貌的影響構成獨特山形地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曖少雨,夏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寒帶雪。年均氣温12.7度,森林覆蓋率為80%-90%.這裏乃八百里太行的一部分,

沿途導遊詞 篇11

太行大峽谷的山體是由片麻巖、石英巖和石灰巖三層特徵顯明的巖石構成。層巖的不同色彩表明了鐵與鈣的含量多寡,鐵紅鈣白又揭示出來原始內部構造的祕密,如果説大山有陽剛之力,那麼這些豎向的紋路纖巧細膩,引來江南的秀麗,又造就了大山的陰柔之美。三層不同的巖石,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山體,結和在一起構成了今天的太行大峽谷。

石板巖鎮,這裏的建築和我們中國所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不太一樣、當地的房子一律用石頭建造。一座房屋只有門、窗是木頭的......像童話中的建築一樣美麗。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巖居民,它非常自然、和諧地融進了太行大峽谷的山水之中,令遊客們讚歎不已。石板巖的民居有什麼特色?當地流傳着這樣的民謠:“石梯、石樓、石板房,石地、石柱、石頭牆,石街、石院、石板場,石碾、石磨、石谷洞,石臼、石盆、石水缸,石桌、石凳、石鍋台,石廟、石爐、石神像......”即使你從沒有到過石板巖,也可以從民謠中聽出來,石板巖的民居是由石頭組成的。

桃花谷是一條谷中之谷,長約4km,海拔約800m-1736m,高差近千米。谷內奇峯突兀,峭拔雄壯,一條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貫穿峽谷,桃花穀風景秀麗,被稱為愛情谷,霧散雲山變,花開鳥飛鳴,高山懸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鏡,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連,構成了桃花谷山靈水秀的峽谷風韻。桃花谷內移步換景,景景相連,黃龍潭、飛龍峽瀑布、飛龍峽棧道、九連瀑、桃花洞等景點珠聯璧合,顯示出深峽藏秀的悠遠意境。

沿途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得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咱們此次旅行的導遊員崔邦峯,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導,相信有小崔的陪同大家一定會玩的開心遊得快樂,坐在我身邊的是咱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着多年的駕駛經驗和嫻熟的駕駛技巧,安全問題大家儘可以放心,我和王師傅很榮幸也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我們會盡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裏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為這段旅程留下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的時間是7:30.我們從鄭州火車站出發沿高速公路途經許昌、漯河,大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行目的地-嵖岈山。

駐馬店位於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為廣闊的平原。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780萬。駐馬店地區位於北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交匯地帶。107、106國道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行程了以駐馬店為中心,公路,鐵路,航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具有承東啟西,南北通融之便。

標籤: 導遊詞 沿途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de89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