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青海導遊詞 >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通用21篇)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通用21篇)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

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通用21篇)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2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天空之境,茶卡鹽湖,今天有我帶領大家遊覽,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鹽湖,與青海湖,塔爾寺,孟達天池齊名,稱青海四景,被評為人生必去的55個地方。

茶卡鹽池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池。“茶卡”是藏語,意為鹽池,茶卡鹽湖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茶卡鹽湖是天然結晶鹽湖,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所以稱“青鹽”。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這裏的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

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橢圓形,雨季時總面積可達105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而鹽湖的形成是由於地殼運動,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窪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放眼望去整個鹽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脱下鞋子,漫步在鹽灘上就會感受到像細沙一樣鹽,非常舒服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醇香的鹽味,來到茶卡鹽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條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鐵軌。空曠的鹽湖,筆直的兩條鐵軌,讓人心曠神怡。彷彿會忘記一切煩惱。

而我們兩旁的每一座鹽雕都是都是茶卡鹽湖的“守衞者”,每一座鹽雕都在訴説着一個滄桑而又美麗的故事... .或是神話傳説,或是英雄事蹟,每一座都演繹着不同的風情... ...而現在一切美麗的景色只屬於你... ...

我的講解就到這裏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遊覽了,當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謝謝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3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

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4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鹽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和崑崙山支脈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大青鹽”而久負盛名。早在西漢時期,這裏的羌人就採鹽換物,清代官方還在這裏設立了鹽局,歷史上的“青鹽”在西北地區名聞遐邇,主要指的就是這裏的鹽。而今,這裏則以絕妙的風光吸引着各路遊人紛至沓來。

一、開發的有利條件

A.獨特的自然風光

茶卡鹽湖造就了一個奇觀:水上漂茶。與其它鹽湖不同,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由於茶卡鹽湖大量的湖鹽類沉積礦物結晶析出並結成數米厚的“鹽板”,而其上又鋪着一層幾毫米厚的水,因此遠遠望去,站在鹽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見。然後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車,緩緩通往湖心,空曠的鹽湖,矗立的神奇的鹽雕,直直的鐵路,歪歪扭扭的電線杆,自有一種難以言説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國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鹽湖地處柴達木東部邊緣的烏蘭縣茶卡鎮,東距青海省會西寧300公里,離國家級風景區青海湖鳥島100公里,是種羊場、青海湖三日遊的必經之地。鹽湖緊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遊客到茶卡鹽湖可選擇自駕、乘坐專線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西可以直達敦煌和拉薩。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國唯一允許外國人自由進出西藏的旅遊線,大多數外國遊客在此觀光後西行。

C.獨特的人文優勢

處於青海的茶卡鹽湖自然擁有着令無數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獨特的建築、傳統的藏族服飾、飲食、宗教信仰、節日、婚禮、喪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祕、獨特的吸引力。

二、實際開發情況及不足

在實際的開發中,當地旅遊部門可謂是將茶卡鹽湖的各方面資源都極大程度地開發出來了。鹽湖旅遊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着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台遊客。隨着茶卡鹽湖採、製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3A級新型景區。不過茶卡鹽湖的景區規劃不盡合理,當地在旅遊開發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鹽湖備受熱捧,並未建造足夠多的基礎設施也未考慮生態環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經過3年的沉寂之後,茶卡鹽湖迎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遊客數量迅速上漲,呈翻番趨勢。遊客爆棚讓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景區還是有點措手不及,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地旅遊部門不得不從上級單位抽調了30名員工協助景區管理和服務。因為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遊客數量的增多已然超過了其原本的容納量。在旅遊旺季,當地大小賓館飯店裏遊客成羣結隊,飯點時飯店幾乎座無虛席。“全鎮包含家庭賓館才有1000個牀位,面對數以萬計的遊客,實在應接不暇。因為無法入住,遊客往往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這導致人流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壓力。”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建剛説。隨着遊客的增多,環境破壞愈來愈嚴重。客觀上,茶卡鹽湖地勢低窪四面環山,生態受到破壞夏秋季山洪暴發,大量的洪水夾雜着大量的泥土、雜草、牛羊糞便順流而下沉積在湖中,既污染了資源,又影響了周邊環境。另外鹽湖為露天礦牀,湖面遼闊、周邊環境複雜,偷挖、私自販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加大了鹽湖保護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破壞。主觀上,由於近年來茶卡鹽湖旅遊人數爆增,而景區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高峯時期,遊客一擁而上、一呼百應。下湖拍照、踩踏,阻礙了鹽湖滷水結晶,由此出現了黑泥。賓館應接不暇。遊客無法入住,來去匆匆,導致遊客不能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負擔,造成環境破壞。同時,景區為了擴大鹽湖容量,開發規模擴大,工業、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於氣候乾旱降水量減少,湖水補給不及時等原因直接影響鹽湖水質和鹽資源質量。

三、對景區開發的建議

強烈建議,景區切實做好鹽湖周邊地區的植被保護工作,在鹽湖四周大面積推廣人工種草和退牧還林項目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活動,同時引導牧民按照草原實際承載量嚴格控制牛羊數量,調整結構,科學養畜,鞏固水土。需要當地領導幹部自覺把環保納入企業經營工作的議事日程,嚴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改進生產工藝。

四、值得誇讚

令人欣慰的是,景區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開發的不足,並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茶卡製鹽分公司總經理李天兵説“鹽業需堅持適度開發,過度的開採會造成鹽湖退化,湖的面積可能會縮小,鹽湖邊的灘塗面積會增大,影響‘天空之鏡’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後的規劃,我們將控制開採規模,給鹽湖一個休養生息、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的週期,留住這美麗的風景。”

而針對超過如今景區承受能力的過多的旅遊行為。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公司已完成規劃,計劃投入巨資,與當地政府打造高原旅遊名鎮,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初步規劃擴建停車場,修建入湖棧道,將現有大門建成集售票、檢票、警務和醫療等為一體的地標性建築,並在湖邊區域新建觀星營地、帳篷營地,滿足攝影愛好者拍攝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時修建地下管網和排污工程,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鏡’是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魯建剛説。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5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天空之境,茶卡鹽湖,今天有我帶領大家遊覽,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鹽湖,與青海湖,塔爾寺,孟達天池齊名,稱青海四景,被評為人生必去的55個地方。

茶卡鹽池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池。“茶卡”是藏語,意為鹽池,茶卡鹽湖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茶卡鹽湖是天然結晶鹽湖,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所以稱“青鹽”。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這裏的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

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橢圓形,雨季時總面積可達105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而鹽湖的形成是由於地殼運動,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窪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放眼望去整個鹽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脱下鞋子,漫步在鹽灘上就會感受到像細沙一樣鹽,非常舒服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醇香的鹽味,來到茶卡鹽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條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鐵軌。空曠的鹽湖,筆直的兩條鐵軌,讓人心曠神怡。彷彿會忘記一切煩惱。

而我們兩旁的每一座鹽雕都是都是茶卡鹽湖的“守衞者”,每一座鹽雕都在訴説着一個滄桑而又美麗的故事... .或是神話傳説,或是英雄事蹟,每一座都演繹着不同的風情... ...而現在一切美麗的景色只屬於你... ...

我的講解就到這裏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遊覽了,當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謝謝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6

強烈建議,景區切實做好鹽湖周邊地區的植被保護工作,在鹽湖四周大面積推廣人工種草和退牧還林項目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活動,同時引導牧民按照草原實際承載量嚴格控制牛羊數量,調整結構,科學養畜,鞏固水土。需要當地領導幹部自覺把環保納入企業經營工作的議事日程,嚴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改進生產工藝。

令人欣慰的是,景區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開發的不足,並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茶卡製鹽分公司總經理李天兵説“鹽業需堅持適度開發,過度的開採會造成鹽湖退化,湖的面積可能會縮小,鹽湖邊的灘塗面積會增大,影響‘天空之鏡’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後的規劃,我們將控制開採規模,給鹽湖一個休養生息、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的週期,留住這美麗的風景。”

而針對超過如今景區承受能力的過多的旅遊行為。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公司已完成規劃,計劃投入巨資,與當地政府打造高原旅遊名鎮,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初步規劃擴建停車場,修建入湖棧道,將現有大門建成集售票、檢票、警務和醫療等為一體的地標性建築,並在湖邊區域新建觀星營地、帳篷營地,滿足攝影愛好者拍攝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時修建地下管網和排污工程,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鏡’是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魯建剛説。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7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

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8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9

在實際的開發中,當地旅遊部門可謂是將茶卡鹽湖的各方面資源都極大程度地開發出來了。鹽湖旅遊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着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台遊客。隨着茶卡鹽湖採、製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3A級新型景區。不過茶卡鹽湖的景區規劃不盡合理,當地在旅遊開發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鹽湖備受熱捧,並未建造足夠多的基礎設施也未考慮生態環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經過3年的沉寂之後,茶卡鹽湖迎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遊客數量迅速上漲,呈翻番趨勢。遊客爆棚讓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景區還是有點措手不及,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地旅遊部門不得不從上級單位抽調了30名員工協助景區管理和服務。因為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遊客數量的增多已然超過了其原本的容納量。在旅遊旺季,當地大小賓館飯店裏遊客成羣結隊,飯點時飯店幾乎座無虛席。“全鎮包含家庭賓館才有1000個牀位,面對數以萬計的遊客,實在應接不暇。因為無法入住,遊客往往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這導致人流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壓力。”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建剛説。隨着遊客的增多,環境破壞愈來愈嚴重。客觀上,茶卡鹽湖地勢低窪四面環山,生態受到破壞夏秋季山洪暴發,大量的洪水夾雜着大量的泥土、雜草、牛羊糞便順流而下沉積在湖中,既污染了資源,又影響了周邊環境。另外鹽湖為露天礦牀,湖面遼闊、周邊環境複雜,偷挖、私自販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加大了鹽湖保護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破壞。主觀上,由於近年來茶卡鹽湖旅遊人數爆增,而景區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高峯時期,遊客一擁而上、一呼百應。下湖拍照、踩踏,阻礙了鹽湖滷水結晶,由此出現了黑泥。賓館應接不暇。遊客無法入住,來去匆匆,導致遊客不能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負擔,造成環境破壞。同時,景區為了擴大鹽湖容量,開發規模擴大,工業、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於氣候乾旱降水量減少,湖水補給不及時等原因直接影響鹽湖水質和鹽資源質量。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0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鹽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和崑崙山支脈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大青鹽”而久負盛名。早在西漢時期,這裏的羌人就採鹽換物,清代官方還在這裏設立了鹽局,歷史上的“青鹽”在西北地區名聞遐邇,主要指的就是這裏的鹽。而今,這裏則以絕妙的風光吸引着各路遊人紛至沓來。

一、開發的有利條件

A.獨特的自然風光

茶卡鹽湖造就了一個奇觀:水上漂茶。與其它鹽湖不同,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由於茶卡鹽湖大量的湖鹽類沉積礦物結晶析出並結成數米厚的“鹽板”,而其上又鋪着一層幾毫米厚的水,因此遠遠望去,站在鹽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見。然後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車,緩緩通往湖心,空曠的鹽湖,矗立的神奇的鹽雕,直直的鐵路,歪歪扭扭的電線杆,自有一種難以言説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國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鹽湖地處柴達木東部邊緣的烏蘭縣茶卡鎮,東距青海省會西寧300公里,離國家級風景區青海湖鳥島100公里,是種羊場、青海湖三日遊的必經之地。鹽湖緊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遊客到茶卡鹽湖可選擇自駕、乘坐專線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西可以直達敦煌和拉薩。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國唯一允許外國人自由進出西藏的旅遊線,大多數外國遊客在此觀光後西行。

C.獨特的人文優勢

處於青海的茶卡鹽湖自然擁有着令無數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獨特的建築、傳統的藏族服飾、飲食、宗教信仰、節日、婚禮、喪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祕、獨特的吸引力。

二、實際開發情況及不足

在實際的開發中,當地旅遊部門可謂是將茶卡鹽湖的各方面資源都極大程度地開發出來了。鹽湖旅遊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着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台遊客。隨着茶卡鹽湖採、製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3A級新型景區。不過茶卡鹽湖的景區規劃不盡合理,當地在旅遊開發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鹽湖備受熱捧,並未建造足夠多的基礎設施也未考慮生態環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經過3年的沉寂之後,茶卡鹽湖迎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遊客數量迅速上漲,呈翻番趨勢。遊客爆棚讓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景區還是有點措手不及,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地旅遊部門不得不從上級單位抽調了30名員工協助景區管理和服務。因為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遊客數量的增多已然超過了其原本的容納量。在旅遊旺季,當地大小賓館飯店裏遊客成羣結隊,飯點時飯店幾乎座無虛席。“全鎮包含家庭賓館才有1000個牀位,面對數以萬計的遊客,實在應接不暇。因為無法入住,遊客往往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這導致人流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壓力。”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建剛説。隨着遊客的增多,環境破壞愈來愈嚴重。客觀上,茶卡鹽湖地勢低窪四面環山,生態受到破壞夏秋季山洪暴發,大量的洪水夾雜着大量的泥土、雜草、牛羊糞便順流而下沉積在湖中,既污染了資源,又影響了周邊環境。另外鹽湖為露天礦牀,湖面遼闊、周邊環境複雜,偷挖、私自販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加大了鹽湖保護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破壞。主觀上,由於近年來茶卡鹽湖旅遊人數爆增,而景區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高峯時期,遊客一擁而上、一呼百應。下湖拍照、踩踏,阻礙了鹽湖滷水結晶,由此出現了黑泥。賓館應接不暇。遊客無法入住,來去匆匆,導致遊客不能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負擔,造成環境破壞。同時,景區為了擴大鹽湖容量,開發規模擴大,工業、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於氣候乾旱降水量減少,湖水補給不及時等原因直接影響鹽湖水質和鹽資源質量。

三、對景區開發的建議

強烈建議,景區切實做好鹽湖周邊地區的植被保護工作,在鹽湖四周大面積推廣人工種草和退牧還林項目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活動,同時引導牧民按照草原實際承載量嚴格控制牛羊數量,調整結構,科學養畜,鞏固水土。需要當地領導幹部自覺把環保納入企業經營工作的議事日程,嚴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改進生產工藝。

四、值得誇讚

令人欣慰的是,景區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開發的不足,並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茶卡製鹽分公司總經理李天兵説“鹽業需堅持適度開發,過度的開採會造成鹽湖退化,湖的面積可能會縮小,鹽湖邊的灘塗面積會增大,影響‘天空之鏡’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後的規劃,我們將控制開採規模,給鹽湖一個休養生息、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的週期,留住這美麗的風景。”

而針對超過如今景區承受能力的過多的旅遊行為。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公司已完成規劃,計劃投入巨資,與當地政府打造高原旅遊名鎮,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初步規劃擴建停車場,修建入湖棧道,將現有大門建成集售票、檢票、警務和醫療等為一體的地標性建築,並在湖邊區域新建觀星營地、帳篷營地,滿足攝影愛好者拍攝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時修建地下管網和排污工程,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鏡’是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魯建剛説。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1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這些由陽光經水汽折射形成的奇觀,有的是房屋,牛羣,甚至如羊羣在湖面上游泳。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2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

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暢銷海內外.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3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鹽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和崑崙山支脈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大青鹽”而久負盛名。早在西漢時期,這裏的羌人就採鹽換物,清代官方還在這裏設立了鹽局,歷史上的“青鹽”在西北地區名聞遐邇,主要指的就是這裏的鹽。而今,這裏則以絕妙的風光吸引着各路遊人紛至沓來。

一、開發的有利條件

A.獨特的自然風光

茶卡鹽湖造就了一個奇觀:水上漂茶。與其它鹽湖不同,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由於茶卡鹽湖大量的湖鹽類沉積礦物結晶析出並結成數米厚的“鹽板”,而其上又鋪着一層幾毫米厚的水,因此遠遠望去,站在鹽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見。然後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車,緩緩通往湖心,空曠的鹽湖,矗立的神奇的鹽雕,直直的鐵路,歪歪扭扭的電線杆,自有一種難以言説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國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鹽湖地處柴達木東部邊緣的烏蘭縣茶卡鎮,東距青海省會西寧300公里,離國家級風景區青海湖鳥島100公里,是種羊場、青海湖三日遊的必經之地。鹽湖緊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遊客到茶卡鹽湖可選擇自駕、乘坐專線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西可以直達敦煌和拉薩。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國唯一允許外國人自由進出西藏的旅遊線,大多數外國遊客在此觀光後西行。

C.獨特的人文優勢

處於青海的茶卡鹽湖自然擁有着令無數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獨特的建築、傳統的藏族服飾、飲食、宗教信仰、節日、婚禮、喪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祕、獨特的吸引力。

二、實際開發情況及不足

在實際的開發中,當地旅遊部門可謂是將茶卡鹽湖的各方面資源都極大程度地開發出來了。鹽湖旅遊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着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台遊客。隨着茶卡鹽湖採、製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3A級新型景區。不過茶卡鹽湖的景區規劃不盡合理,當地在旅遊開發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鹽湖備受熱捧,並未建造足夠多的基礎設施也未考慮生態環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經過3年的沉寂之後,茶卡鹽湖迎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遊客數量迅速上漲,呈翻番趨勢。遊客爆棚讓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景區還是有點措手不及,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地旅遊部門不得不從上級單位抽調了30名員工協助景區管理和服務。因為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遊客數量的增多已然超過了其原本的容納量。在旅遊旺季,當地大小賓館飯店裏遊客成羣結隊,飯點時飯店幾乎座無虛席。“全鎮包含家庭賓館才有1000個牀位,面對數以萬計的遊客,實在應接不暇。因為無法入住,遊客往往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這導致人流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壓力。”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建剛説。隨着遊客的增多,環境破壞愈來愈嚴重。客觀上,茶卡鹽湖地勢低窪四面環山,生態受到破壞夏秋季山洪暴發,大量的洪水夾雜着大量的泥土、雜草、牛羊糞便順流而下沉積在湖中,既污染了資源,又影響了周邊環境。另外鹽湖為露天礦牀,湖面遼闊、周邊環境複雜,偷挖、私自販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加大了鹽湖保護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破壞。主觀上,由於近年來茶卡鹽湖旅遊人數爆增,而景區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高峯時期,遊客一擁而上、一呼百應。下湖拍照、踩踏,阻礙了鹽湖滷水結晶,由此出現了黑泥。賓館應接不暇。遊客無法入住,來去匆匆,導致遊客不能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負擔,造成環境破壞。同時,景區為了擴大鹽湖容量,開發規模擴大,工業、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於氣候乾旱降水量減少,湖水補給不及時等原因直接影響鹽湖水質和鹽資源質量。

三、對景區開發的建議

強烈建議,景區切實做好鹽湖周邊地區的植被保護工作,在鹽湖四周大面積推廣人工種草和退牧還林項目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活動,同時引導牧民按照草原實際承載量嚴格控制牛羊數量,調整結構,科學養畜,鞏固水土。需要當地領導幹部自覺把環保納入企業經營工作的議事日程,嚴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改進生產工藝。

四、值得誇讚

令人欣慰的是,景區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開發的不足,並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茶卡製鹽分公司總經理李天兵説“鹽業需堅持適度開發,過度的開採會造成鹽湖退化,湖的面積可能會縮小,鹽湖邊的灘塗面積會增大,影響‘天空之鏡’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後的規劃,我們將控制開採規模,給鹽湖一個休養生息、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的週期,留住這美麗的風景。”

而針對超過如今景區承受能力的過多的旅遊行為。青海鹽湖文化旅遊開發公司已完成規劃,計劃投入巨資,與當地政府打造高原旅遊名鎮,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初步規劃擴建停車場,修建入湖棧道,將現有大門建成集售票、檢票、警務和醫療等為一體的地標性建築,並在湖邊區域新建觀星營地、帳篷營地,滿足攝影愛好者拍攝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時修建地下管網和排污工程,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鏡’是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魯建剛説。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4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天空之境,茶卡鹽湖,今天有我帶領大家遊覽,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鹽湖,與青海湖,塔爾寺,孟達天池齊名,稱青海四景,被評為人生必去的55個地方。

茶卡鹽池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池。“茶卡”是藏語,意為鹽池,茶卡鹽湖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茶卡鹽湖是天然結晶鹽湖,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所以稱“青鹽”。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這裏的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

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橢圓形,雨季時總面積可達105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而鹽湖的形成是由於地殼運動,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窪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放眼望去整個鹽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脱下鞋子,漫步在鹽灘上就會感受到像細沙一樣鹽,非常舒服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醇香的鹽味,來到茶卡鹽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條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鐵軌。空曠的鹽湖,筆直的兩條鐵軌,讓人心曠神怡。彷彿會忘記一切煩惱。

而我們兩旁的每一座鹽雕都是都是茶卡鹽湖的“守衞者”,每一座鹽雕都在訴説着一個滄桑而又美麗的故事... .或是神話傳説,或是英雄事蹟,每一座都演繹着不同的風情... ...而現在一切美麗的景色只屬於你... ...

我的講解就到這裏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遊覽了,當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謝謝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青海茶卡鹽湖參觀考察。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湖;“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41,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茶卡鹽湖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遊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是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景區,20xx年被評為AAA級旅遊景區。20xx年,景區單日最高遊客量突破4萬人次,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原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各位遊客朋友,茶卡鹽湖的形成,是由於板塊運動,原被海水所覆蓋的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逐漸隆起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中,部分海水積留在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約10萬〜13萬年前,茶卡鹽湖當時是一個外流湖,向東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黃河,後來發生構造隆起,使得茶卡鹽湖變成了內陸湖。在晚冰期時,茶卡鹽湖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鹽湖開始萎縮,出現鹽類沉積,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氣候適宜期,茶卡鹽湖仍表現為進一步的萎縮狀態。全新世晚期,鹽湖的萎縮鹹化進一步加劇,温度的作用對於茶卡鹽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於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鹽湖的蒸發^增大,遠大於降水量。於是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茶卡鹽湖。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最東段、茶卡盆地西部、祁連山南緣新生代凹陷的山間自流小盆地內,南面有鄂拉山,北面為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峯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呈橢圓形。湖水面積、水深受季節影響明顯,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鹽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節無湖表滷水,每年5〜9月為豐水季節。茶卡鹽湖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湖泊,主要入湖水量為河水,每年總計人湖河水量為60立方米,泉水湧水量為2.8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為湖面上蒸發水量,年蒸發量為124立方米,其次為人工採鹽所耗水量為每年為2立方米。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鹽湖滷水礦化度每升322.4克,相對密度1.2178,pH值7.8,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茶卡鹽湖因盛產“大青鹽”而聞名,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區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別少,加上蒸發強烈,故其含鹽量極高。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豐水季節滷水中氯化鈉含量較枯水季節的高,是開採石鹽的最佳時期。枯水季節滷水中的鉀鹽和鎂鹽含量較豐水季節的高,是開採鉀、鎂鹽的最佳期。枯水季節湖水中氯化鉀含量最高值達2.01%,平均值為1.15%,已達單獨開採的品位。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截至20xx年4月,茶卡鹽湖儲鹽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4%。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據《西寧府新志》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就是茶卡鹽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組織地方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定有鹽律。光緒三十四年(1920xx年),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誌着茶卡鹽納人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採鹽實現了船採、船運、洗滌、加工的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產品有原鹽、再生鹽、洗滌鹽、粉洗鹽、加碘鹽、營養加鋅鹽等暢銷全國。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6

茶卡鹽湖也叫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一樣大。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鎮地處109、315國道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東距西寧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譽為柴達木東大門,歷史上是商賈、遊客進疆入藏的必經之地。

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就是茶卡鹽湖。

《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

大約從乾隆二十八年(1763)開始,官方就已有組織地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定有鹽律。光緒三十 四年(1908),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誌着茶卡鹽納入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

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

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經實現了船採、船運、洗滌、加工機械化,生產的原鹽、再生鹽、洗滌鹽、粉洗鹽、加碘鹽、營養加鋅鹽等產品暢銷全國。茶卡鹽廠每年生產的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多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20xx年,企業採用了船採船運工藝,使鹽湖的開採工藝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湖面上現代化大型採鹽船遊弋作業。湖畔,小火車來往奔馳,鹽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着柴木鹽湖的迷人風光和博大富有。

鹽湖旅遊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着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台遊客。隨着採、製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3A級新型景區。

茶卡鹽湖與其它鹽湖不同的是,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鹽湖水域寬廣,銀波粼粼。天空白雲悠悠,遠處蒼山崢嶸,藍天白雲、雪山映入湖中,如詩如畫。四周牧草如茵,羊羣似珍珠灑落。漫步湖上,猶如進入鹽的世界。

在這裏,可以乘小火車深入湖中觀光,可以觀看現代化大型採鹽船採鹽時噴水吞珠的壯麗場景,可以欣賞鹽湖日出和晚霞的絢麗畫卷,可以透過清盈的湖水,觀賞形狀各異、正在生長的栩栩如生的朵朵鹽花,探求湖底世界的神祕,還可以領略到漲潮後湖面上留下的滾滾鹽濤奇觀。茶卡鹽湖以其生產、旅遊兩相宜而在國際國內旅遊界和青藏高原風光遊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它與同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被稱作“青海四大景”,同時還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隨着青海旅遊知名度的提升,來青海旅遊的人逐年增多,茶卡鹽湖工業旅遊受到廣大遊客的關注。遊客瞭解了開採史後可親自體驗從人工到機械化採鹽的樂趣。茶卡鹽湖將修建滷水浴場,體味不同於淡水、海水中游泳的樂趣,享受到別樣的鹽保健浴。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7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鹽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和崑崙山支脈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大青鹽”而久負盛名。早在西漢時期,這裏的羌人就採鹽換物,清代官方還在這裏設立了鹽局,歷史上的“青鹽”在西北地區名聞遐邇,主要指的就是這裏的鹽。而今,這裏則以絕妙的風光吸引着各路遊人紛至沓來。

一、開發的有利條件

A.獨特的自然風光

茶卡鹽湖造就了一個奇觀:水上漂茶。與其它鹽湖不同,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由於茶卡鹽湖大量的湖鹽類沉積礦物結晶析出並結成數米厚的“鹽板”,而其上又鋪着一層幾毫米厚的水,因此遠遠望去,站在鹽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見。然後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車,緩緩通往湖心,空曠的鹽湖,矗立的神奇的鹽雕,直直的鐵路,歪歪扭扭的電線杆,自有一種難以言説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國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鹽湖地處柴達木東部邊緣的烏蘭縣茶卡鎮,東距青海省會西寧300公里,離國家級風景區青海湖鳥島100公里,是種羊場、青海湖三日遊的必經之地。鹽湖緊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遊客到茶卡鹽湖可選擇自駕、乘坐專線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西可以直達敦煌和拉薩。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國唯一允許外國人自由進出西藏的旅遊線,大多數外國遊客在此觀光後西行。

C.獨特的人文優勢

處於青海的茶卡鹽湖自然擁有着令無數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獨特的建築、傳統的藏族服飾、飲食、宗教信仰、節日、婚禮、喪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祕、獨特的吸引力。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青海茶卡鹽湖參觀考察。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湖;“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41,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茶卡鹽湖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遊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是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景區,20xx年被評為AAA級旅遊景區。20xx年,景區單日最高遊客量突破4萬人次,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原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各位遊客朋友,茶卡鹽湖的形成,是由於板塊運動,原被海水所覆蓋的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逐漸隆起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中,部分海水積留在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約10萬〜13萬年前,茶卡鹽湖當時是一個外流湖,向東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黃河,後來發生構造隆起,使得茶卡鹽湖變成了內陸湖。在晚冰期時,茶卡鹽湖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鹽湖開始萎縮,出現鹽類沉積,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氣候適宜期,茶卡鹽湖仍表現為進一步的萎縮狀態。全新世晚期,鹽湖的萎縮鹹化進一步加劇,温度的作用對於茶卡鹽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於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鹽湖的蒸發^增大,遠大於降水量。於是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茶卡鹽湖。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最東段、茶卡盆地西部、祁連山南緣新生代凹陷的山間自流小盆地內,南面有鄂拉山,北面為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峯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呈橢圓形。湖水面積、水深受季節影響明顯,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鹽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節無湖表滷水,每年5〜9月為豐水季節。茶卡鹽湖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湖泊,主要入湖水量為河水,每年總計人湖河水量為60立方米,泉水湧水量為2.8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為湖面上蒸發水量,年蒸發量為124立方米,其次為人工採鹽所耗水量為每年為2立方米。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鹽湖滷水礦化度每升322.4克,相對密度1.2178,pH值7.8,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茶卡鹽湖因盛產“大青鹽”而聞名,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區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別少,加上蒸發強烈,故其含鹽量極高。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豐水季節滷水中氯化鈉含量較枯水季節的高,是開採石鹽的最佳時期。枯水季節滷水中的鉀鹽和鎂鹽含量較豐水季節的高,是開採鉀、鎂鹽的最佳期。枯水季節湖水中氯化鉀含量最高值達2.01%,平均值為1.15%,已達單獨開採的品位。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截至20xx年4月,茶卡鹽湖儲鹽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4%。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據《西寧府新志》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就是茶卡鹽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組織地方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定有鹽律。光緒三十四年(1920xx年),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誌着茶卡鹽納人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19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

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

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

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

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這些由陽光經水汽折射形成的奇觀,有的是房屋,牛羣,甚至如羊羣在湖面上游泳。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20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

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這些由陽光經水汽折射形成的奇觀,有的是房屋,牛羣,甚至如羊羣在湖面上游泳。

2023年青海茶卡鹽湖的導遊詞 篇21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青海茶卡鹽湖參觀考察。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湖;“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41,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茶卡鹽湖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遊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是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景區,20xx年被評為AAA級旅遊景區。20xx年,景區單日最高遊客量突破4萬人次,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原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各位遊客朋友,茶卡鹽湖的形成,是由於板塊運動,原被海水所覆蓋的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逐漸隆起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中,部分海水積留在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約10萬〜13萬年前,茶卡鹽湖當時是一個外流湖,向東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黃河,後來發生構造隆起,使得茶卡鹽湖變成了內陸湖。在晚冰期時,茶卡鹽湖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鹽湖開始萎縮,出現鹽類沉積,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氣候適宜期,茶卡鹽湖仍表現為進一步的萎縮狀態。全新世晚期,鹽湖的萎縮鹹化進一步加劇,温度的作用對於茶卡鹽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於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鹽湖的蒸發^增大,遠大於降水量。於是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茶卡鹽湖。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最東段、茶卡盆地西部、祁連山南緣新生代凹陷的山間自流小盆地內,南面有鄂拉山,北面為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峯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呈橢圓形。湖水面積、水深受季節影響明顯,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鹽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節無湖表滷水,每年5〜9月為豐水季節。茶卡鹽湖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湖泊,主要入湖水量為河水,每年總計人湖河水量為60立方米,泉水湧水量為2.8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為湖面上蒸發水量,年蒸發量為124立方米,其次為人工採鹽所耗水量為每年為2立方米。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鹽湖滷水礦化度每升322.4克,相對密度1.2178,pH值7.8,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茶卡鹽湖因盛產“大青鹽”而聞名,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區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別少,加上蒸發強烈,故其含鹽量極高。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豐水季節滷水中氯化鈉含量較枯水季節的高,是開採石鹽的最佳時期。枯水季節滷水中的鉀鹽和鎂鹽含量較豐水季節的高,是開採鉀、鎂鹽的最佳期。枯水季節湖水中氯化鉀含量最高值達2.01%,平均值為1.15%,已達單獨開採的品位。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截至20xx年4月,茶卡鹽湖儲鹽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4%。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據《西寧府新志》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就是茶卡鹽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組織地方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定有鹽律。光緒三十四年(1920xx年),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誌着茶卡鹽納人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據《西寧府新志》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就是茶卡鹽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組織地方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定有鹽律。光緒三十四年(1920xx年),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誌着茶卡鹽納人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qinghai/pmed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