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青海導遊詞 >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通用4篇)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通用4篇)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 篇1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呈橢圓形。湖水面積、水深受季節影響明顯,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千米,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鹽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節無湖表滷水,每年5?9月為豐水季節。茶卡鹽湖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湖泊,主要入湖水量為河水,每年總計人湖河水量為60立方米,泉水湧水量為2.8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為湖面上蒸發水量,年蒸發量為124立方米,其次為人工採鹽所耗水量為每年為2立方米。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通用4篇)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鹽湖滷水礦化度每升322.4克,相對密度1.2178,pH值7.8,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茶卡鹽湖因盛產“大青鹽”而聞名,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區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別少,加上蒸發強烈,故其含鹽量極高。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豐水季節滷水中氯化鈉含量較枯水季節的高,是開採石鹽的最佳時期。枯水季節滷水中的鉀鹽和鎂鹽含量較豐水季節的高,是開採鉀、鎂鹽的最佳期。枯水季節湖水中氯化鉀含量最高值達2.01%,平均值為1.15%,已達單獨開採的品位。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截至20__年4月,茶卡鹽湖儲鹽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4%。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據《西寧府新志》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漢書?地理志》記載:“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鹽池”。仙海即今青海湖,鹽池就是茶卡鹽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組織地方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定有鹽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標誌着茶卡鹽納人了有序經營管理軌道。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青海茶卡鹽湖參觀考察。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湖;“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氣候温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41,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茶卡鹽湖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遊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是生態遊與工業遊並舉的景區,20__年被評為AAA級旅遊景區。20__年,景區單日最高遊客量突破4萬人次,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原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各位遊客朋友,茶卡鹽湖的形成,是由於板塊運動,原被海水所覆蓋的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逐漸隆起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中,部分海水積留在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約10萬?13萬年前,茶卡鹽湖當時是一個外流湖,向東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黃河,後來發生構造隆起,使得茶卡鹽湖變成了內陸湖。在晚冰期時,茶卡鹽湖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鹽湖開始萎縮,出現鹽類沉積,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氣候適宜期,茶卡鹽湖仍表現為進一步的萎縮狀態。全新世晚期,鹽湖的萎縮鹹化進一步加劇,温度的作用對於茶卡鹽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於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鹽湖的蒸發^增大,遠大於降水量。於是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茶卡鹽湖。

各位朋友,茶卡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最東段、茶卡盆地西部、祁連山南緣新生代凹陷的山間自流小盆地內,南面有鄂拉山,北面為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峯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 篇3

茶卡鹽池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烏蘭縣茶卡鎮南側。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湖。茶卡是蒙語,意為“鹽海”。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香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該鹽湖為天然結晶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

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消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鹽湖中景觀萬千,有采鹽風光,鹽湖日出,鹽花奇觀等,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茶卡鹽開採歷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

青海省茶卡鹽湖導遊詞 篇4

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裏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這些由陽光經水汽折射形成的奇觀,有的是房屋,牛羣,甚至如羊羣在湖面上游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qinghai/myjr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