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青海導遊詞 >

青海景點導遊詞精選範文

青海景點導遊詞精選範文

青海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導遊詞,歡迎閲讀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青海景點導遊詞精選範文

東關清真大寺導遊詞

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築,位於西寧東關大街路南一側。寺院佔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大殿本體佔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初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46年重建。歷代幾經修葺、擴建,是我國西北地區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築和民族風格的建築特點,雕樑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回教徒進行禮拜。殿內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緻,莊嚴肅穆,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大寺是青海地區伊斯蘭的主領寺,大殿正前方是近3萬平方米的廣場。星期五“主麻日”和一年兩度的“爾的”和“古爾邦”節的禮拜儀式都在這裏舉行。清真大寺內有兩座似塔一樣的建築物叫“喚醒閣”,是專供寺內阿訇呼喚教徒做禮拜用的。大殿外有兩層迴廊式“配樓”,左右對峙,給清真寺平添了雄壯的氣勢。

西寧五峯山導遊詞

五峯寺,因為這裏的山峯很像五個手指,所以叫五峯山。過去是湟中“八景”之一,現在仍是青海省有名的風景區。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其建築主要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岷生亭、同樂亭等。十年內亂中曾遭破壞。1979年以來,當地政府重新修繕油漆,使之煥然一新,還將它列為重要的旅遊區。

亭台樓閣、繪飾新彩,更加引起遊人注目。有詩云:“五峯如掌列雲端,瀑布飛流似激湍。六月炎天來避暑,鬆聲颯颯水聲寒。”《西寧府新志》稱其“五峯林立,形如舉掌,山脅左右有大泉二,餘泉不計焉,林壑之美,最為湟中勝地。”這裏山境幽雅,泉水眾多,細流飛灑,好像瀑布高掛。

五峯山的主要景色是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樹林、楊樹林和樺樹林,夏季三林鬱鬱葱葱,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楊黃、樺葉紅,層林盡染,各具特色。三洞是東洞、西洞、北洞。東洞深8米、高3米、寬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寬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寬4米。洞內露冷苔蒼,別有韻味。三泉是澄華泉、、隱泉、裂口泉。三泉水以澄華泉水質最好,泉水清如醇露,細如噴珠,甘如瓊液。泉水經石雕龍口噴吐,沿七級石壁瀉下,形成瀑布,水濺山徑,在泉石周圍刻有“山幽林更靜,人間歌不盡,鳥語花香地,泉中水長流”等詩句。據説,若在六月六日這天喝了澄華泉的水,能在一年之內消災滅病,萬事如意,故又稱“龍宮泉”。隱泉位於澄華泉北,周圍蔽以蓬蒿,故名。泉水清冽可掬,鬚髮可鑑。每年六月六日,五峯寺廟會時,各地遊人香客,常以香花祭泉,許多人爭先恐後汲水暢飲。裂口泉在五峯寺門外不遠處,自出崖滾出,沿石壁跌下,噴珠濺玉,涓涓不竭,汩汩有聲。

五峯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峯山風光最美的季節,五峯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耳。屆時西北各路歌手雲集五峯山上,引吭高歌,聲震四野,從黎明一直唱到深夜,“五峯六月歌仙會,八鄉四野覓知音。”如此大規模的羣眾藝術盛會,為五峯盛景增添了異彩。

海心山導遊詞

俗稱湖心島。古時稱仙山,或龍駒島,蒙名為“奎遜託羅亥”,位於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約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遊覽勝地。全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0.8公里,面積為1平方公里,形如螺殼。山頂高出湖面約數10米,海拔約3300米。山體系花崗巖和片麻巖構成,略呈乳白色。天晴日麗時,憑高遠眺,只見海心山猶如雪浪飄浮,蔚為壯觀。古人曾有詩讚道:“一片綠波浮白雪,無人知是海心山”。

海心山形成於距今二億年以前的三迭紀,即青藏高原隆起時。關天它,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説: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圍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着成千上萬的牧民。草原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蓋,泉水因此常流不溢。有一年,兩個道人去西天途中路過此地,一時找不到水喝,師父讓徒弟到泉中取水,臨行前,特別囑咐取了水要蓋好井蓋。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卻忘了蓋井。結果沒等他走到師父跟前,發現身後潮水洶湧,巨浪滔天,而且越漲越高。師父一看情況不好,趕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進水中,才將泉眼壓住。可是,原來的草原已變成汪洋一片,周圍成千上萬户人家被大水淹沒一空。後來,人們便把青海湖稱“赤秀潔莫”,意為“萬户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稱為“錯寧瑪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海心山地勢較為平坦,島上怪石嶙峋,沙洲點點,雜草叢生,野花紛披。其有一種花,名叫佛花,色嫣紅,形如罌粟花,葉似薔薇,每年農曆四月開花,香氣襲人。此外,島上還生長大量的野葱、鶴冠草等優良牧草,每到夏季,島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場。

海心山四周環水,遠離塵世,境地幽絕,天然仙境,令人神往。因此,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在島上修行。據古籍記載,早在漢代,島上就有廟宇。僧人於冰合時,出海取一年之糧而入居,整年不復出。附近牧民還將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後置於此山,永不宰殺,供神佛之用。傳説,當時有人將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牧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 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因此稱為“龍駒”,海心山因此而稱為“龍駒島”。歷史上有名的帝王王莽、隋煬帝都求過龍種。唐天寶年間,唐代名將哥舒翰夜屠石堡,攻佔西海後,築神威城於“龍駒島”。如今這些歷史的陳跡,早已被風雨所吞沒,島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廟宇、僧舍、嘛呢堆等建築,可供遊人憑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qinghai/0ng0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