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內蒙古導遊詞 >

內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導遊選述

內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導遊選述

一、內蒙古的盟、旗、蘇木、嘎查、艾力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現為9個自治區直轄市(地級)、3個盟(地級)、11個縣級市(含2個市委書記為副地級幹部的自治區計劃單列市)、21個地級市直轄區(縣級)、17個縣、49個旗(縣級)、3個自治旗(縣級)一般稱為“9市3盟101個旗縣(市區)”,是全國惟一盟市、旗縣並存的省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內蒙古盟、旗,源於清代在蒙古地區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國以來,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來,在歷史沿革的基礎上,內蒙古地區一直是盟市、旗縣並存,只是盟長、旗長一般必須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長由當地自治民族人士擔任。旗內鄉、鎮、蘇木(鄉鎮級,蒙古族聚居,牧業相對發達)並存,蘇木下轄嘎查(相當於行政村),嘎查下轄艾力(相當於自然村,但在牧區實指散居於獨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點的牧户人家)。二、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温克族、鄂倫春族民俗風情薈萃 作為全國最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省級行政區劃,內蒙古自治區118.3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漢等49個民族近2400萬民眾。各民族由於居住環境、生產、生活條件和歷史條件不同,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俗習慣。這些民間習俗通常表現在居住、飲食、服飾、禮儀、遊宴、行旅、節慶、結社、婚嫁、喪葬、禁忌、信仰、祭祀、娛樂、藝術、神話、傳説、故事、歌謠、諺語、謎語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反映了各個民族的心理、意識、情感和生活方式,體現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點,成為區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標誌。 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多為世代沿襲和流傳下來的;當然,隨着社會制度的變革,經過一番移風易俗的變遷,一些傳統習俗被賦予了某些新的內容。常言道:“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即使是同一個民族的習俗,各地也不盡相同。 遵照馬列主義實事求是的原則,試對內蒙古自治區蒙古、達斡爾、鄂温克、鄂倫春這四個自治民族的民俗風情概況作一簡明介紹。 您想最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嗎?那麼請看—— (一)蒙古族 內蒙古現有蒙古族人口423萬多,約佔全國蒙古族人口總數(500餘萬)的78%,佔世界蒙古族人口總數(700多萬)的一半以上,約等於元朝時蒙古族總人口數。 歷史上,畜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賴以生存的主體經濟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十六世紀後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實行同姓不婚的習俗;喪葬一般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區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傳統的習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帶,腳着長筒馬靴,男子多戴深色禮帽,女子多以紅、藍色布纏頭,而且盛粧時還戴不少金銀頭飾點綴的冠,飲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為主,糧食、蔬菜為輔;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現多已定居,改住磚木結構的房子;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許多傳統美德;節慶,除了過春節等節日外,每年7、8月間都隆重舉辦那達慕大會(現已發展為“那達慕草原旅遊節”)和祭敖包活動。由於地域環境等多方面原因,內蒙古東、西部,以及農、牧區的蒙古族,在某些習俗上有一定差異。 蘇台柴 蒙語意為奶茶,蒙古民族一種日常飲料,同時也是待客必備佳品之一。做法是將磚茶放入鍋內加水熬成紫紅色,然後將鮮牛奶或羊、駝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鍋中,熬至沸騰即成。奶茶營養豐富,具有提神、開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內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風味的奶茶。 馬奶酒 蒙語稱作“乞戈”或“艾日戈”。內蒙古東西部牧區用馬奶釀製的一種酒精含量頗小的飲料,味道醇香,清涼解渴,也是牧民款待賓客的一種最佳冷飲。製法是將鮮馬奶裝入生皮囊中,掛在向陽處,用一根特製的木棍每日攪拌數次,使馬奶逐漸發酵變酸。當馬奶變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時,即成為馬奶酒。馬奶酒歷史悠久,《馬可·波羅行記》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詩中,都有對馬奶酒色、香、味盛讚之文句。常飲馬奶酒,可治胃潰瘍、肺結核等疾病。 酸奶子 牧區優質飲料之一。牧民一般不愛喝鮮牛奶,而喜歡喝酸奶子。製法有二:一是將鮮牛奶倒入大鍋中燒開,再放在通風處晾涼,使其發酵,產生酸味;另是將鮮牛奶置於陽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熱發酵,產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營養豐富,醇香撲鼻,夏季常飲,止渴祛火,幫助消化。全羊席 蒙語稱之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嘉餚,又稱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種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會、隆重集會、舉行婚禮或招待高級貴賓時擺設。全羊席是將整羊加工(烤熟或煮熟)後襬在長方形大木盤中,像一隻卧着的活羊,濃香飄逸撲鼻,肉味鮮美異常。賓主進餐前,還要由主人主持舉行一定的儀式,高唱讚歌,朗誦獻整羊的祝辭等。史載,成吉思汗曾設過全羊席,忽必烈登基時也設全羊席敬祭神祇、宴待賓客。隨着烹飪技術的不斷改進,而今烤全羊已成為內蒙古馳名中外的代表性名貴菜餚之一。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古代稱為“穹廬”、“氈包”或“氈帳”。蒙古包呈圓形尖頂,一般以柳木杆組合編制的若干個(4、6、8、10個)籬笆狀“哈那”(圍牆支架)和傘狀頂篷內許多椽子為骨架,頂上及四周以一至兩層白色的厚羊毛氈覆蓋,頂中央開有天窗,木框門朝南或東南方開設。12個哈那的大型蒙古包,包內總面積達60多平方米,在草原上是罕見的,僅出現於1990年錫林郭勒盟第七屆那達慕大會以來,堪稱內蒙古蒙古包之最。勒勒車 蒙古族牧民使用的傳統交通工具,早先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車身重約百餘斤,載重可達數百斤乃至上千斤。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而輕,獨牛拉單車,往往數輛或數十輛首尾相銜,由一兩個牧民(多為女性)駕馭吆趕着在草地、沼澤地、雪地或沙漠地帶緩緩地魚貫而行,顯示了牧區特有的風情。勒勒車既便於短途拉水、拉牛糞和柴草,又適於長途搬運生活用品和蒙古包等。今經過改進的勒勒車,木輪換作鐵輪(硬膠實體胎),組裝軸承,用馬或仍用牛來牽拉,車速和載重量都顯著提高。婚俗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制,前者盛行於十三世紀前蒙古族尚處於奴隸制社會時期。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把阿禿兒搶訶額侖夫人成親,即是這種婚制形式;十三世紀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男女定親前,男方要向女方多次求親,定親後,男家要送給女家聘禮(又稱“彩禮”)。牧區多以牛、馬、羊等牲畜為聘禮,農區多以金銀首飾、衣物等為聘禮。牧民視“九”為吉數,聘禮以“九”為起點,從“一九”到“九九”,牲畜最多不得超過八十一頭。貧困牧户,聘禮牲畜頭數可用小於九的奇數,如三、五、七頭,但絕不能擇偶數。女家也非常講究給女兒陪送嫁粧。通常,嫁粧的物品數量多於聘禮。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蒙古族的娶親也非常隆重,並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親的習俗。娶親一般在結婚喜日(請喇嘛占卜擇吉日)的前一天,新郎着傳統禮服,伴郎、祝頌人也穿上節日盛裝,驅彩車,載禮品,一同騎馬前往女家。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週,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一隻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啟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彩車三遭,然後,娶親和送親的隊伍才一同策馬驅車奔往新郎家。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要互相縱馬追逐,舉行“刁帽子”競賽。新娘娶到新郎家後,要舉行隆重的婚禮——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參加拜火儀式,即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以求白頭偕老,生活美滿幸福。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蒙古族名菜之一,將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銅盤先擺四肢、羊背、頸胛,羊頭置羊背上)、全羊席,各種奶食、糖果等應有盡有。宴間,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敬酒、獻哈達,眾人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着馬頭琴曲調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們才陸續離去。 天葬 牧區昔日盛行的一種葬式。又稱“野葬”或“棄葬”。人死後,脱掉舊服,換上新衣或用白布裹屍,將屍體放在勒勒車上,趕車急行,讓其任意顛簸。屍體掉在哪裏,哪裏就是吉祥葬地。然後,驅車速返,不得回頭看。三日後,死者親屬前去察看,如屍體已被禽獸吃掉,則認為死者巳升上天堂;若屍體完整無損,則認為死者餘孽未消,不利子孫,要請喇嘛唸經,替其懺悔消災,並在屍體上塗一層黃油,好讓禽獸早日吃掉。天葬後,死者子孫一般在49天內不剃髮、不宴飲娛樂,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祭敖包 敖包,又譯作“腦包”、“鄂博”,蒙語意為堆子或鼓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實際上是用石頭堆積成的圓錐形的實心塔。祭敖包(達斡爾族稱作“敖包祭”,鄂温克族叫作“澳渥塔黑仁”,祭祀形式不盡相同,但敬神祈福的目的是大致相同的。)是蒙古民族盛大的傳統祭祀活動。祭祀時,在敖包頂端插一根長杆,杆頭上繫着牲畜毛和經文布條,四面放着燒柏香的墊石,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古時,還要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近代以來,由喇嘛焚香點火,誦詞唸經,也有擊鼓鳴號的。牧民們都圍繞着敖包,從左至右順時針轉三遭,求山神、路神降福,保佑人眾安康、草茂畜旺,同時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敬意。隨着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的觀念也有所更新。儘管他們大都信仰喇嘛教,並虔誠地敬奉某些神靈,但今天的祭敖包活動,在舉行傳統儀式的同時,又增添了發展牧區經濟、吸引中外遊客、促進民族團結等新的有益的內容和形式。那達慕 蒙語意為“娛樂”或“遊戲”,是蒙古族傳統的羣眾性集會。當年,成吉思汗戰勝花剌子模(在今中亞土庫曼一帶),為慶祝勝利,就曾舉行過那達慕盛會。在古代和近現代的那達慕盛會上,都要舉行男子“賽馬”、“射箭”、“摔跤”(即“搏克”)三項競技比賽,俗稱“男兒三藝”。當代的那達慕大會,除進行這三項競技賽外,還增添了馬球、馬術、田徑、電影、話劇、烏蘭牧騎文藝演出等新內容,同時開展經貿活動,進行物資交流,還要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那達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間舉行。屆時,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節日的盛裝,紛紛策馬驅車前來參賽或觀摩。那達慕大會是中國和世界各民族人民喜聞樂見的蒙古族大型傳統盛會,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中和當今內蒙古旅遊貿易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內蒙古舉行一年一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為中國民俗風情遊活動增添別具一格的濃郁色彩。禁忌 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禁忌,主要的有以下“八忌”:1.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和火神、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與神靈。所以,進入蒙古包後,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爐或腳蹬火爐,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髒物,不得用刀子挑火或將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從鍋中扎取肉食。2.水忌 蒙古族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髒衣物,或將不乾淨的東西投入河中。牧民視水為生命之源,非常注意節約用水,並養成了節約用水和保護水源不受污染的良好習慣。3.病忌 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者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相當於掛出了“聞人免進”的牌子,以示家有重患者,不待客。4.產忌 蒙古族婦女生孩子,忌外人進產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掛個明顯的標誌。生男孩掛弓箭,生女孩掛紅布條,客人見此止步。5.做客忌 牧民雖好客,但作客忌諱亦多。客人進蒙古包時,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帶上;也不可提着馬鞭子進去,要將鞭子放在門右,且要立放。進包後,忌坐佛龕前面,否則就會被認為不懂禮俗、不尊重民族習慣而受主人冷待。6.忌蹬門檻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時,忌蹬踩門檻。農區、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也有與此類似的禁忌。古代,如有人誤踏蒙古大汗宮帳的門檻,無論是誰,必被立即處死。此禁忌風俗沿襲至今。7.忌摸頭 蒙古族忌諱生人用手摸小孩的頭部,認為生人手不潔,摸了孩子頭部,會有害於孩子的健康發育。8.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切忌打罵主人家的狗,否則會被認為是對主人極大的不尊重。俗話説:“打狗看主”,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可千萬不要打罵主人的狗喲!騎馬到牧民家做客,一定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馬慢行,待主人出來迎接並看住狗後再下馬,以免被狗撲咬而發生賓主俱不愉快的事情噢! 走敖特爾 敖特爾,蒙古語意為“遊牧時逐水草而遷徙的地方”,又譯作“沃太”。過去,在正常情況下,一年遊牧要輪換四個地方,即春營盤(地)、夏營盤(地)、秋營盤(地)、冬營盤(地)。現在,由於牧民相對定居,一年大致輪換二至三個遊牧營地。走敖特爾,即根據季節、草場變化情況而形成的輪換草場的放牧形式,漢語直譯為“倒場”。“倒場”時,要用數輛勒勒車拉着蒙古包構件、炊具等生活用品,載着家人,吆着畜羣遷往新的遊牧營地。長調·呼麥·馬頭琴·安代舞 最能代表蒙古族草原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為長調、呼麥、馬頭琴演奏和安代舞等舞蹈。在蒙古語中,長調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是相對短歌而言,除指曲調悠長外,還有歷史久遠之意。據考證,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經在在,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蒙古族長調的產生與蒙古族遊牧生活有關,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敍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長調是一種靠口頭傳承的民間藝術,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的風格。出生於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哈扎布(2005年逝世,享年83歲)被譽為“長調歌聖”、“草原歌王”。2005年11月25日,經過中蒙兩國聯合申報,蒙古族長調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呼麥是蒙古族原生態喉音歌唱藝術。呼麥,蒙古語意為“喉嚨裏發生的聲響”,運用特殊的發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演唱者多為男性,而青年女演員文麗(蘇伊拉賽汗)是當今國際馳名的呼麥演唱家。馬頭琴是蒙古族代表性樂器之一,用白馬尾作琴絃和弓毛,音箱用四塊桐木板制並蒙以蟒皮,琴頭雕作馬頭狀。齊·寶力高為世界馬頭琴演奏大師。安代舞為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形式,由“踏歌而舞”等集體歌舞形式演變而來。(二)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是歷史上有名的契丹民族的後裔,現代主要聚居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境內,其他盟市和黑龍江、新疆等地也散居着不少達斡爾族同胞。解放初,全國達斡爾族人口約5萬,現僅我區就已近8萬(比1947年建區時增長4倍),約90%分佈在呼倫貝爾市,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又是其主要聚居地——這裏的達斡爾族目前不少於4萬人。莫力達瓦,達斡爾語意為“馬嶺”,因山高路險,乘馬才能翻過,故名。達斡爾族的奇異習俗主要有:介字房·蔓子炕 達斡爾族的村落多坐落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房舍院落修建整齊,多用紅柳、樺木杆或柞條編織的籬笆圍起來,大方而雅觀。房屋脊突出,形似“介”字,故名之“介字房”。達斡爾人傳統習俗以西為貴,房西屋為居窒,內有南、西、北三面大炕相連,組成所謂“蔓子炕”。炕牆圍裝木板,間壁多用木板鑲嵌,門及隔扇飾以木雕,似有現代賓館客房裝修之格調。夜間,長者睡南炕、晚輩睡北炕,來客睡西炕。察恩特·託列·拉里粥及祝詞 達斡爾族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擇日送彩禮到女家,首次過禮稱之為“察恩特”,二次過禮稱“託列”。察恩特要送7條生命——豬5口(毛豬4,煺毛豬1)、帶韁馬1匹(表示韁連姻緣)、乳牛1頭(表示補償岳母育女付出的乳汁),還有白酒、糕點和奶皮等。託列則多半是未婚妻結婚時需要的布匹、服裝和首飾等。女方家長則用男方送來的酒、肉、糕點大擺接收“察恩特”宴招待全莫昆(村落)的人,男方陪送禮品的代表要致傳統的祝詞,女方父親接過對方敬酒後要致答詞。在此過程中,待嫁的姑娘要躲起來,不能和未婚夫見面。婚前的一個月左右,女婿還要送小禮到女家,兩人方可見面,並在一塊吃“拉里粥”(用乳牛下犢後最初幾天的乳水和稷子米做成),有的人家當晚便讓他們同室而居,而多數是婚前幾天才讓他們吃“拉里粥”並同房的。婚日,送親車必須中途停息,點燃篝火、喝酒、吃點心。車行至距男家二、三裏處,男方父母親友前來敬酒迎親。婚宴上,男方陪客中一位長輩要捧一支箭致祝詞——祝願新郎新娘互敬互愛,祝願新娘尊老愛幼並做事光明磊落,祝願新郎帶着這支箭外出行獵必能滿載而歸、名揚四方。酒宴通宵 達旦,賓客盡興而去。年俗 達斡爾人亦以過年為最隆重的節慶活動。農曆臘月三十,白天要祭祖、掃墓,閤家吃手把肉,給長輩敬酒磕頭。除夕晚間,每家要在大門前點燃篝火,長者將大塊的肉等鮮美食物扔進火堆,表示對火神的敬奉,並祝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屋裏要燈火通明,人們要通宵不眠。正月七年級清晨,各家要儘快吃完早飯,如拜年的人來了還沒吃完,就被認為是“堵住了飯碗”,意味着一年不順利。正月初,婦女們要互贈禮物,把最好的煙葉一份份包好,同奶皮、糕點、凍肉等一起送給老人和其他親友。外出作客,不論男女,均須互相敬煙,對長輩,更得行“敬煙禮”。年節一直延續至正月十六,其間,婦女們唱歌、跳舞,男子則玩“波依闊”(打曲棍球)。正月十六這天是傳統的“黑灰日”。這天,人們起得很早,兩手都擦上鍋底黑,互相往臉上抹黑,越黑越好。據説,誰在這天不往臉上抹黑,誰這一年就不吉利,就要遭到“年”這個惡魔的作梗、襲擾。服飾 達斡爾人各季穿的靴子一般是用毛朝外的狍腿皮或兒犴腿皮縫製靴靿,以狍脖子皮或牛皮製底,分別稱作“奇卡密”和“塔特瑪勒”。這兩種靴子穿着輕便耐寒,而且在雪地裏不打滑。達斡爾男子春秋兩季穿的皮袍名曰“哈日密”,用狍子皮製成,長至膝,前後開衩,便於騎馬、勞動;而冬季穿的“布貢奇·德力”狍皮袍則稍長些,釦子為銅質或用布條編結。達斡爾獵人穿用的是狍皮製作的毛朝外的長袍,稱作“果羅穆”,穿此,並戴上用狍子、狼或孤狸的頭皮製成的毛朝外、獸耳聳立並嵌入兩隻眼睛的帽子(名“密雅特·瑪格勒”),既可禦寒,又便於行獵時偽裝起來迷惑野獸。達斡爾婦女喜愛刺繡,常在長袍和坎肩的襟邊、領口、袖口等處配飾繡花或各種圖案的鑲邊;姑娘出嫁時,也必穿上自做的繡花緞幫木屐(木底1寸厚)。美食 達斡爾人特別愛吃一種水艾類草本植物“柳蒿芽”,達斡爾語稱之為“坤必樂”,意為庫存的食物。其味清爽而微苦,有清熱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能。它生長在沼澤地裏,端午節前後便可採集,晾乾貯存,常年食用。製作時配以牛、羊肉或豬肉,加上芸豆、粉條等,美味可口,多食不膩,不僅是道別具風味的傳統菜餚,而且已成為達斡爾人的一種象徵物。俗話説:“哪裏有達斡爾人,哪裏就有坤必樂;哪裏有坤必樂,哪裏就有達斡爾人”。達斡爾人愛吃“大樂·布達”(即蕎麪餄餎),吃時澆上用飛龍(一種珍禽)、野雞、野兔或狍子肉做的肉湯,常用來招待貴賓好友。(三)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的祖先在夏、商時期就居住在貝加爾湖東北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從事漁獵並飼養馴鹿。十七世紀沙俄侵華時,清朝政府將鄂温克族遷至大興安嶺嫩江流域居住。現在內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聚居的鄂温克族是260多年前來呼倫貝爾地區戍邊的鄂温克族兵丁的後裔。內蒙古鄂温克族現有人口約2.9萬,是解放初的4倍多,佔全國鄂温克族總人口數近90%。“鄂温克”,鄂温克語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鄂温克族主要民俗有:給布 給布,鄂温克語意為“家譜”,按氏族(哈拉)編續。一般每隔20年召集一次氏族大會,商量續家譜事宜,由族長主持續寫本氏族男性青少年名單。大會結束後,聚餐以示慶賀。家譜由家族長(毛哄達)保管,不準隨意打開。每逢春節,族人要向家譜敬酒叩頭,以示對祖輩的尊敬與懷念。仙人柱 亦作“斜仁柱”、“歇人住”,漢語稱“撮羅子”,是鄂温克獵民住的圓錐形帳篷。以若干根樺木杆或柳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乾草、蘆葦或樺樹皮,冬、春季圍蓋獸皮。大小因人口和季節而宜,夏大而冬小。大則高7米,底徑8米;小則高4米,底徑6米許。柱中央為燃篝火處,用以做飯取暖。三面以蘆葦、獸皮等席地為牀,進門正面為“馬路”(亦作馬羅),為家中未婚男子、小孩及男客人之卧席,婦女不得卧坐;左右兩側為“奧路”,右為長者卧席,左為年輕夫婦卧席。門多東向或南向。數個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許前後排列。解放後,許多鄂温克族人定居到磚瓦、土木結構的新房子中了。 金勒 鄂温克族語意為滑雪板,以松木為原料,前端上翹,後端呈坡形,中間有一綁腳的帶子(稱“母哼母樂”)。踏之行於林海雪原中或用於追擊野獸,滑行如飛,是鄂温克人不可缺少的交通、狩獵工具。塔拉佳比 即樺樹皮船,是鄂温克人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乘5—6人,載一隻重500公斤的大犴(犴達罕,即駝鹿)。用樹條做船身架,再用樺樹皮包制,用紅松根鬚縫合,針孔和接頭處用松脂摻樺皮油熬成的黑色混合油塗抹。船長約1丈8尺,高約2.5尺,腹寬約2尺,兩端尖細上翹,順水時速可達40裏,用於渡水、捕魚和狩獵。贊達拉嘎 鄂温克族民歌,乃鄂温克族民間小調、山歌之類的總稱,既是詩,也是歌,通過唱來表達。短者數行,長者數十行,有世代流傳的,也有即興創作的,旋律簡潔樸素,一般不用樂器伴奏。有些贊達拉嘎字少腔長,獷達舒展,悠悠然而充滿了草原和森林之氣息。高樂布堪舞 即篝火(歡樂之火)舞,流行於根河市敖魯古雅游獵的鄂温克族人中。舉行婚禮或兩個氏族的成員們歡聚時,夜晚在河邊載歌載舞,一般是7—20人手拉手圍成一圈,繞着篝火順太陽運行的方向轉動。通常是一人領唱,大家隨着邊跳邊唱,風格獨特,場面歡騰、熱烈。愛達哈西仁舞 意為公野豬搏鬥舞,為鄂温克族民間流行的一種模仿公野豬搏鬥的雙人舞蹈。舞者穿毛朝外的狍皮服,扮作野豬形象,面擦白粉,雙手放在背後,身前傾,用肩互撞,口發“吼吼”的野豬叫聲,動作簡單,形象逼真,具有濃郁的狩獵生活氣息。烏力翁 即鹿哨,亦稱鹿叫子,鄂温克獵人使用的一種誘鹿工具。以木或樺皮製成哨筒,形似牛角,長2—3尺,一頭粗,一頭細,吹吸成聲,若公鹿鳴而求偶。獵人使用鹿哨誘鹿走近而捕獵之。若公鹿到來,必須一槍將其打死,否則它再聽到鹿哨聲就溜之乎也。哄歌 鄂温克牧人發現母牛、母羊不認自己的犢、羔時唱一種詞曲定型的歌,以促使母畜認仔哺乳。(四)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而且是我國11個從原始社會末期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之一。解放初,全國(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和內蒙古)只有2千多鄂倫春人,在內蒙古境內者不足1千人;現在,僅內蒙古就有4千8百多鄂倫春族同胞,聚居在鄂倫春旗的就有近3千人。他們的祖先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室韋人。鄂倫春語稱山頂和馴鹿為“鄂倫”,稱人為“春”,故“鄂倫春”意即“住在山嶺上的人們”或“使用馴鹿的人們”。大興安嶺東麓的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的鄂倫春人多以狩獵和馴鹿飼養業為生,其奇特民風習俗主要有:祭熊·阿素木 鄂倫春人多信奉薩滿教,奉熊為圖騰,平時稱熊為“俄特日肯”(即老爺子)或“雅亞”、“貼貼”(即祖父、祖母)。打死熊,只能説熊“睡着了”,捕獲熊後,必須舉行祭祀儀式,以求熊的寬恕。公熊在剝皮前,先把睾丸割下來掛在樹上;剝皮後,取出小腸繞熊頭三圈,再將頭割下用草包好;接着把四隻腳爪也砍下來,一同置於樹杈上,進行“樹葬”。然後由老獵人領着同獵者向它磕頭、獻煙。支解熊時,不能割斷動脈而把血液擠迴心髒。往“烏力楞”(若干個家庭組成的家族團體)馱熊肉時,必須用騸馬,快到烏力楞時,馱肉者發出模仿烏鴉“嘎——嘎——”的鳴叫聲,全烏力楞內的人們都要出來迎接。熊肉煮熟後,要切成細小的肉丁,用野葱、野韭菜加鹽和燒熱的熊油在鐵鍋裏炒拌好,趁熱吃。這種食物和吃法叫作“阿素木”。全烏力楞的人圍坐一圈,每人盛一碗,吃前由長者發出“嘎——嘎——”的聲音,説“不是鄂倫春人吃你的肉,是烏鴉在吃”。熊肉爽口,據説經常食用,可使人精神煥發,紅光滿面。剩下的熊骨不能隨意丟棄,要按原構造位置排好,用樹枝和草裹紮起來抬到遠處進行樹葬。 楚倫昂嘎 鄂倫春人定居前住的圓錐形帳篷,亦稱“斜仁柱”,與鄂温克人的“仙人柱”大同小異。樺皮用具 鄂倫春人完整保留了中國北方的樺皮文化,用樺皮製作的用具是他們生產、生活的日常用品。如“阿參”(碗)、“阿漢”(盆)、“木靈開依”(水桶)、“昆改”(簍)、“奧沙”(針線盒)、“阿達瑪拉”(箱子)、“鐵克莎”(斜仁柱的圍子)等,上面大都有彩色圖案,實用而美觀。犴鼻子 即犴脣,駝鹿的脣、鼻部位,是鄂倫春族人待客的美味,曾為向清朝皇帝進貢的山珍之一。一隻成年犴的鼻子約10斤重,軟骨和近乎透明的肥肉及粗絲瘦肉,烹製成嘉餚,吃起來味美異常。煮時須把握好火候,欠火或過火都影響味道質量。烤犴乳 鄂倫春人獨具特色的食品,也是上好的補品。夏季獵到產仔期的母犴後,老年人喜歡將犴乳房割下,叉在細棍上烤食,乳汁烤焦再蒸薰到肉上,加之燃燒的松木的清香,使烤犴乳別具風味,食之甚覺佳美。禁忌 鄂倫春人禁忌很多,如烤肉、煮肉時不能用刀捅火,更不能往火上倒髒水、吐口水,以免觸犯火神;劈柴不能劈得過長,否則要拖延打獵的時間;不能叫祖先和長輩的名字,也迴避説別人的名字,夫妻間也不能互叫名字;家人出去打獵時,小孩不能玩捉迷藏,否則野獸也會躲起來,家人會獵無所獲;吹狍哨誘獵到狍子,不能割斷脖子,否則以後就引誘不來狍子;女人的東西不能放在男人東西的上面;婦女在經期或產期不能吃野獸的心臟和頭(因為那是祭神的東西),在孕期不能吃獐子肉或熊肉,否則會流產;禁止用手點虹;帶孝的人春節不能給別人磕頭,也不能接受別人磕頭。入鄉隨俗,您到鄂倫春人的山林故鄉遊覽做客,可要記住這些禁忌喲!

內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導遊選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neimeng/ox7m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