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古文化街導遊詞

古文化街導遊詞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步行街,國家5A級景區。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號店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老翟藥糖,天津麻花等。有天后宮等旅遊景點。下面是天津古文化街的導遊詞!

古文化街導遊詞

古文化街導遊詞

朋友們,歡迎大家到天津古文化街觀光遊覽,今天我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在此祝願各位遊客能在這裏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景點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宮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條街,位於南開區宮南宮北大街,1985年經市政府整理恢復其傳統風貌,命名為“古文化街”。這裏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國四面八方的各種工藝品、文化用品,其中以響譽國內外,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的風箏最有名氣,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帖金彩繪,高大雄偉,上面的彩畫上書“津門故里”四字,走進這條街,街的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都有一幅幅彩畫,大多是人物故事。集珍閣下枋間的彩畫,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8幅畫,有“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呂布戲貂嬋”、“當陽拒曹”等,對面梨園閣枋間,上面畫的是古典戲曲名著《西湘記》,描寫的是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戀愛故事。在建築上還採用了木雕、磚雕等裝飾,全街近百塊匾額多出自全國書法名家手,風采各異。大家可以邊走邊看,細細地品味。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宮前廣場。著名的天后宮就坐落在這裏了,天后宮山門前有兩棵高大旗杆,直插雲宵,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幡杆,高26米。據説幡杆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後來便為進香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使用。

請大家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築了。天津地方民間素稱天后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於元代,以後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國寺廟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宮卻是坐西朝東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廟門朝東,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賈,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順應了當時繁忙的航運求,也滿足了無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隨我走進山門,迎面為木結構的兩柱一樓式的牌樓,左右兩邊分別是鼓樓和鐘樓。走過牌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前殿,殿內中間供奉的是護法神王靈官,兩側為“千里眼”、“順風耳”和“加惡”、“加善”。

我們現在穿過前殿,來到了正殿,這裏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這座大殿不僅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實例也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們前面説過天后娘娘可以保佑過往船隻的安全,那麼天后到底是什麼神呢?既然稱天后,必是女神無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編造出來的神位,而是確有其人。

史書上説她叫林默。她她生長在海島,習於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險的漁民,最終不幸被颱風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又相傳,在其死後顯靈救助難民的事情時有發生,於是海上的富商紛紛錢修建媽祖廟,逐漸成為了人們供奉的海神。關於天后的傳説起初只流傳於浙、閩一帶,後逐漸被官府承認,宋朝時先後被封為“靈惠夫人”、“靈惠妃”元朝時被封為“天妃”,到清朝時候才被封為“天后”。

穿過正殿,我們來到了藏經閣,穿過藏經閣,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啟聖祠,也就是後殿,原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後來作為存放皇會期間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像的地方。在天后宮內兩側的廂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館,裏面介紹了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變遷。從側面見證了“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城”這一説法。同時還陳列着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人,婚俗展覽等。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領略天津的民俗風情,今天的講解到此就要結束了,在津門故里古文化街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天津之遊中的永恆記憶,同時希望把天后的祝福一同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各位旅遊愉快。謝謝大家!!

標籤: 導遊詞 古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lnk9x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