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精選22篇)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精選22篇)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

各位遊客: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精選22篇)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廈門鼓浪嶼。

我們現在到了碼頭,渡船差不多要6分鐘。看,對面就是廈門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廈門鼓浪嶼總面積1。78平方米,人口1。9萬。為了解決乘船的擁擠為題,所以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廈門鼓浪嶼是“音樂之島”,大家看,這像不像一台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日光巖,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是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

各位遊客,這裏是一間鋼琴博物館,裏面有30台鋼琴,聽,裏面還傳出優美的鋼琴聲!廈門鼓浪嶼也有許多出名的鋼琴家。

各位遊客,我們來到了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這裏展示了林大夫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各位遊客,遊覽廈門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2

遊客朋友們,我們即將到達美麗的鼓浪嶼,請大家帶好照相機等物品,然後跟着我一起到鼓浪嶼海底世界玩吧。

大家看,這是水母。瞧,這些水母的下部有幾根“須”,這些“須”都是透明的,它的身子很軟,上下流動時身體會變形哦。

好,我們現在要進去海底隧道。這條海底隧道是一條會移動的“路”,上面和兩邊都是鋼化玻璃,玻璃外面是鯊魚以及各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請大家仔細觀賞。

終於出了隧道,大家快看,企鵝!它的身體是白色的,矮胖矮胖,兩邊有翅膀,非常可愛!

現在,大家繼續前行,這裏有一具珍貴的白鯨化石,它全長超過5米,高超過1米,還有許多不知名魚類的骨架和化石。

沒來過鼓浪嶼就不算來過廈門,遊客朋友們,本次旅遊到此結束,請大家收拾東西,三分鐘後,我們車上見!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3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裏,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__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日光巖

各位團友: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20__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20__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毓園

各位團友: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20__年出生在鼓浪嶼,1920__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4

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廈門最佳風景區——廈門鼓浪嶼,它四面環海,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故有“海上花園”的美稱,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風景評比中名列榜首,同時也是全國35個著名風景區之一,就連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來此參觀時,也對廈門鼓浪嶼讚歎不絕,稱它是“東方的威尼斯”、“中國的夏威夷”,並且於__年被評上國家旅遊景區最高級—4a級。

廈門鼓浪嶼四面環海,面積不大(請他們猜有多大),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摩洛哥還要小,面積只有1.78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人,半數以上的人具有海外關係,一般旅居14人國家及地區,它雖然小,名氣卻很大,擁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平均每天接待3~8萬人,這麼小的地方,能擁有這種程度,可見它不容一般.

廈門鼓浪嶼在明朝以前不叫廈門鼓浪嶼,而稱“圓沙洲”(解釋此三),後因它的西南方向海邊有塊礁石,由於長年累月經過海水的衝擊、侵蝕形成了一個溶洞,每當潮水漲潮時,濤浪撞擊礁石,會發出如擊鼓的聲音,故那塊石頭被稱為“鼓浪石”,廈門鼓浪嶼因此得名。(可考他們廈門鼓浪嶼的由來)

它同廈門島僅一水之隔,又四面環海,很多人在想象中,總覺得渡海非常不便,其實除了建國前如此外,到了現在,可以説是太方便了,除了少數人乘快艇、坐遊船等外。那就是一天24小時營業的渡輪來回往返,在寬500米的廈鼓勵海峽上每15分鐘一航班,實行去程買票,返程驗票制,過渡費用8元/人,航程大約5分鐘時間就到。如果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樓的雅座,説到雅座,不管是站着還是坐着都得自理1元/人。

別看廈門鼓浪嶼不大,有句話形容它再貼切不過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幼稚園至中學(幼兒園3所,國小3所,中學2所在校學生3382人)、銀行、醫院、菜市場、音樂廳等,因此島上居民不會因它是四面臨海,面積小而不方便,反而透着小巧玲瓏,所以如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島上過個5--6年沒問題。

由於這裏空氣清新,綠化好,生態環境佳,因此這裏還是海洋珍惜物種(文昌魚、白海豚)的保護區。它同時也是廈門市綠化最好的一個區了,全島種有4000多種植物,80多種植物,80多個科屬,綠樹覆蓋率達到40%,人均擁有5.1平方米,因此空氣清新。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5

各位團友,今天我們參觀的就是美麗的琴島鼓浪嶼。我們現在要去的就是鼓浪嶼的最高點―日光巖,日光巖是廈門新評選的二十名景中的“鼓浪洞天”,乃人間的洞天福地。

各位團友,這是我國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教授的半身塑像,有同樣的一尊是在北京的清華大學裏。馬約翰於1882年生於鼓浪嶼,3歲的時候母親去世,7歲的時候父親又去世了,在親友的資助下,13歲的時候才進入國小讀書,18歲時與哥哥保羅到上海讀中學,22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預科,29歲畢業。他原來是學醫的,但他認為治病是治標,增強體質才是治本,於是他就選定體育作為終生職業,曾兩度赴美進修。1920年,他接任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後,創造了許多的全國記錄,新中國成立後留在清華,繼續為祖國的體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把一生都獻給了祖國,在1966年去世了,終年84歲。

銅像後面的體育場,原來是“洋人球埔”,專供洋人踢球,洋人踢球也激發了鼓浪嶼人學習足球的熱情,因此鼓浪嶼是福建足球的發祥地。鼓浪嶼足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鼓浪嶼足球隊層雄踞福建足球冠軍30年,這在福建體育發展史上用有輝煌的一頁。

各位團友,這是“鼓浪嶼賓館”,原來是“黃家花園”,是印尼華僑黃奕住1918年到1923年間建成的,共有南北中三座英式別墅。其中又以中樓最為豪華,它用意大利白玉大理石做石級、地板、樓梯和欄杆,僅此就耗資了10萬銀元,是的那個年中國最豪華的別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黃家花園交政府管理使用。黃家長孫黃長溪先生,曾任廈門市副市長、福建省副省長、全國僑聯副主席。好,現在呢,我們就要進入日光巖參觀遊覽了。

日光巖又稱作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手廈門港,叫”龍虎守江“。日光巖高92.7米,是鼓浪嶼也是廈門最佳景點,有人説,來廈門不遊鼓浪嶼不算到廈門,應該説,遊廈門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現在請各位攀牢扶梯,穩步攀登,天風台到了。也許你到過很多名山高峯,見識了很多的高山美景,雖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勢,但是在這裏,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天風颯颯,羣山倒影,巨輪列陣,還能看到遠處鷺江邊的美麗廈門市區,真真切切,一覽無餘,此情此景,誰不心潮澎湃,豪情激越。

各位團友,請看鼓浪嶼,它是不是像一艘綵船,停泊在萬千碧波中,時沉時浮,波光閃爍;它是不是像一座盆景,放在翡翠盤裏,錯落有致,玩賞不盡;現在呢,請大家往西邊看,海的那邊就是廈門海滄投資區了,雲天中的嵩嶼電廠煙囱,標誌着廈門光明的未來,十萬噸級的碼頭,巨大的油罐,預示着明天的繁榮;往南面看,南太武羣山的倒影裏,漳州的中銀開發區正在崛起,這是漳州人的希望;請往東邊看,那是廈門市區、東渡港區還有美麗的廈門大學校園盡收眼底。

現在呢,是大家的自由時間,請大家好好欣賞美麗鼓浪嶼的美景。

好了,各位團友,我們今天的鼓浪嶼之旅就要到此結束了……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6

如果説鼓浪嶼是個海上花園,那麼菽莊花園可稱得上園中之園,它始建於19__年,是園主人林爾嘉以他的“叔臧”的諧音命名的。林爾嘉原籍福建龍溪(現為龍海市)。1874年,他出生於廈門,並在此度過其少年時期。19__年起,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廈門總商會總理。他對廈門的貢獻是:發起創辦了電話、電燈、自來水等公共事業。19__年,任廈門市政會會長,曾多次發動華僑及各界人士捐資興建中山路等市政設施。日本侵佔廈門後,自廬山移居香港,1945年以後回中國台灣定居。1951年,病逝於家中,享年77歲。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讓中國台灣給日本。林維源父子不願當亡國奴,遂舉家遷回鼓浪嶼定居,林爾嘉長大後,因為思念中國台灣的家園,便仿造板橋別墅興建了菽莊花園。

現在我們已站在花園入口處,花園由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組成,各造五景。藏海園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園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園中,隱含把山河攬入祖國懷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補山就是以人工構築補綴天然景色之不足,隱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補之意。在這裏,園主人的愛國之情躍然於表,待會兒我們將身臨其境去領略其奧妙。

菽莊花園有三個顯著特點,可歸納為“藏、借、巧”三。請看我們前面,一堵高牆擋住了我們的視線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待各位走出圓拱門,看!!我們的視野一下開闊起來,萬頃碧波早已靜候在眼前,悠悠碧波豁然開朗,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花園“藏”的妙處,原來這堵牆只是個屏障如果進門見海一覽無餘,便會失去韻味,顯得平淡無奇。現在,請看我們左手邊的建築物--眉壽堂,又名談瀛(ying第二聲)軒,門對海濱浴場,過去是園主人品茶吟詩作畫的地方,現已闢為商場和餐廳。這裏有一個水池,水池右邊有一閘門與大海相連,將海水引入園中形成橋畔外池,再經左邊那個洞口通向內池,洞口上刻“止水”兩,取海水到此不再揚波之意,這樣,藏海園就構成了三個景區:大海、外池、內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內,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園中。

現在請往右邊看,這座長橋叫四十四橋,可為什麼叫四十四橋呢?你看它從亭畔延伸入海,全橋長約100多米,凌波卧海、宛若游龍,設計者能因海構園,就勢取景,使小巧的花園一下拓展了數倍,此乃花園“巧”的體現。

好了,各位請隨我向前,在我們面前有塊天然巨石,上刻“海闊天空”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所書,背面是園主人林爾嘉親題的“枕流”兩。

現在我們行走在全園遊覽主線四十四橋上,各位是否已經猜出四十四橋的來歷呢?其實很簡單,因建橋時正值園主人四十四歲。各位,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當空,遊此最佳,各位若有幸於中秋之際來廈遊玩,不妨來此觀渡賞月。

這是壬秋閣,因建於1920__年農曆壬戌之秋而得名,他的獨到之處就在於一半建在陸上,一半支在水中,壘台建亭,圍池砌階,聯以曲橋;其東南兩牆各開一個圓拱門,坐政治閣中,可以同時看到兩側的風景。而從窗台眺望,四十四橋蜿蜒曲折,真率亭、千波亭、渡月亭有的呈菱形、有的為扇形,形態各異,別有韻味。

各位團友,我們繼續吧!這摺扇型的招涼亭地處原來花園的盡頭,因招來陣陣涼風而得名。繞過招涼亭,我們就到了補山園,前面這朱瓦別墅式建築是聽濤軒,在此可盡纜天風海濤。現在聽濤軒已經改成了鋼琴博物館。它收藏着旅澳華人胡友義先生提供的鋼琴73架。胡友義先生出生於鼓浪嶼,從小就生活在悠揚的琴聲中,與鋼琴結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亞,他又不惜重金收購古鋼琴。1999年,他懷着赤誠的愛國愛鄉之心,千辛萬苦,遠涉重洋,將這些鋼琴運回故鄉,開闢鋼琴博物館,並於__年1月8日正式向遊人開放。這些鋼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如今仍完好無損的送到胡友義先生的故鄉來,成為廈門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一起融入“鋼琴之島”鼓浪嶼深刻的文化內涵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這裏除了鋼琴以外,還有很多的燭台,其實這些燭台也是胡友義先生從澳大利亞帶來的,共有50多盞精緻的燭台,這些燭台大多是百年前歐洲出品的,與這些古老的鋼琴放在一起,可謂是珠聯璧合。前不久,胡友義先生又從澳大利亞運來了四十架的鋼琴,也於前不久供遊人開放。現在我們看到遠處的那幢紅色建築是頑石山房,原為園主人讀書的地方,現以開闢為招待所。我們面前的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種砂石、頁巖、火山石構築而成,是人工鑿壘的假山連環洞,俗稱“猴洞”,內有12個洞室,以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編列在石牆上,各動互相連通,宛如一座迷宮,又稱“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場所。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去轉了,請各位隨我往下。右邊這座人物銅像就是園主人林爾嘉先生的全身塑像,這原是私家花園,林先生去世後,他的子孫將其獻給國家,我們才有幸得以一見。

好了,我們已經繞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經領略到菽莊花園她獨特的風格,正因為她“藏”、“借”、“巧”的特點,才能在這有限的面積中造出無限的空間。整個花園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相輔相成,和諧一體,辨證統一。林爾嘉對此也頗為滿意,這從他寫在亭子上的楹聯“有襟海枕山勝概,以栽花種竹怡情”可見一斑。美麗的菽莊花園令人品味無窮,流連忘返!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7

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廈門市的一個美麗小島—鼓浪嶼遊玩。 前往鼓浪嶼的交通工具只有一個—渡輪。現在就讓我們乘坐渡輪來到美麗的鼓浪嶼吧。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的西南偶,與廈門市隔海相望。小島是音樂的沃土,有“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名。小島上氣候宜人,鳥語花香,綠樹成陰,美麗的花朵競相開放。鼓浪嶼上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日光巖、菽莊花園、海底世界、皓月園、百鳥園等。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鼓浪嶼的碼頭—龍頭碼頭。

請大家跟隨我走,這裏就是皓月園,是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主題公園,公園裏聳立着高大雄偉的鄭成功雕像。皓月園景色迷人,明代建築和與海濱的沙鷗、樹木、海景山色相輝映,構成了一副天然的圖畫。

大家來看,這就是鼓浪嶼中最引人注目的海底世界。這裏擁有來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魚、淡水魚三百五十多種。在海底世界裏,有海洋館、海豚館、企鵝館等。但是最新穎的,非那條海底隧道莫屬不可啦!走進海底隧道,你可以不用潛水,“與魚共遊”。在海洋館裏,我們可以看見巨鯊、巨魚工、醫生魚、海龍、海馬等,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瞧,在企鵝館裏,小企鵝那圓溜溜的、白白挺挺的肚子,那黑黑的脊背,它走起路來一搖一晃,可愛極了。在抹香鯨標本館裏,有一隻國內最大的抹香鯨標本,全長18.6米,重46噸。海豚館裏的節目最精彩了!海豚、海獅的表演令人目瞪口呆,它們用尖尖的嘴奮力頂起皮球;它們姿態優美地躍過空中的大圓環;它們友善地親吻馴養師的臉頰。

接下來,我們來菽莊花園觀賞。這裏風光萬千,具有江南園林的韻味。園內有眉壽堂、真率亭、四十四橋、十二洞天等景觀。菽莊花園裏還有“鋼琴博物館”呢。

接着,我們要去日光巖。日光巖俗稱“晃巖”,是鼓浪嶼的最高峯,位於鼓浪嶼中偏北部的龍頭山。站在日光巖上往下望,鼓浪嶼的景色盡收眼底。

百鳥園是我們今天遊玩的最後一個景點了。它由一張巨型網覆蓋,園內有鳥類二十多種,兩千多隻,其中包括國家級的保護鳥類幾十種。百鳥園裏鳥語花香,人和鳥兒友好相處。

這次的遊玩就到這了,希望你們喜歡我,喜歡鼓浪嶼,把這一份快樂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祝你們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8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日光巖

各位團友: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17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毓園

各位團友: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9

If Gulangyu is a garden on the sea, Shuzhuang garden can be called thegarden in the garden. It was built in 19__ and named by Lin Erjia, the owner ofthe garden, after his homonym of "Shu Zang". Lin Erjia was originally fromLongxi, Fujian Province (now Longhai City). He was born in Xiamen in 1874 andspent his youth here. Since 19__, he has been the general office of Xiameninsurance and Commerce Bureau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Xiamen General Chamberof Commerce. His contribution to Xiamen is: he initiated and founded publicutilities such as telephone, electric light and water supply. In 19__, he wasthe president of Xiamen Municipal Council. He has repeatedly mobilized overseasChinese and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donate money to build ZhongshanRoad and other municipal facilities. After occupying Xiamen, Japan immigrated toHong Kong from Lushan and returned to Chinese Taiwan after 1945. In 1951, he died athome at the age of 77. After the Sino Japanese War of 1894, the corrupt andincompetent Qing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cede Chinese Taiwan to Japan. Lin Weiyuan andhis son did not want to be slaves, so they moved back to Gulangyu to settledown. When Lin Erjia grew up, because he missed his home in Chinese Taiwan, he imitatedBanqiao villa and built Shuzhuang garden.

Now we are standing at the entrance of the garden. The garden is composedof two parts: Canghai garden and Bushan garden. The five sceneries of Canghaigarden are meishou hall, Renqiu Pavilion, Zhenli Pavilion, 44qiao Pavilion andZhaoliang Pavilion; the five sceneries of Bushan garden are Enshi mountainhouse, twelve caves, yiaiwulu, tingchao tower and Xiaolan Pavilion. Hiding thesea is to hide the sea into the garden, which implies that the mountains andriv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the embrace of the motherland and no longer beslaughtered by others; mending the mountains is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natural scenery by artificial construction, which implies that the mountains andrivers are broken and need to be mended. Here, the patriotic feeling of themaster of the garden is apparent. We will be on the scene to appreciate themystery later.

Shuzhuang garden has thre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besummarized as "hiding, borrowing and skillful". Please look in front of us. Ahigh wall blocks our sight and way. There are only some bonsai plants in frontof us. When you walk out of the circular arch, you can have a look at it. Ourvision will be widened. The vast expanse of blue waves has been waiting in frontof us. The long blue waves suddenly brighten up, which makes us feel relaxed andhappy. This is the beauty of "hiding" in the garden. It turns out that this wallis just a barrier. If you see the sea at the door, you will lose your charm andlook plain. Now, please look at the building on our left - meishou hall, alsoknown as the "Ying second sound" pavilion. Its door is opposite the beach. Itused to be the place where the owner of the garden tasted tea, wrote poems andpainted. Now it has been turned into a shopping mall and a restaurant. There isa pool. There is a gat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ool connected with the sea,which leads the sea water into the garden to form the outer pool by the it leads to the inner pool through the left hole. The hole is engraved with"water stop" two times, and the sea water is no longer used to raise waves. Inthis way, the Tibetan sea garden consists of three scenic spots: the sea, theouter pool and the inner pool. From large to small, from outside to inside, itnaturally hides the sea in the garden.

Now look to the right. This long bridge is called 44 bridge, but why 44bridge? You can see that it extends from the pavilion to the sea. The wholebridge is about 100 meters long, lying on the sea like a dragon. The designercan take the scenery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because of the sea. The smallgarden has been expanded several times. Thi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cleverness" of the garden.

Well, please follow me. In front of us is a huge natural stone. On the topof it is engraved "sea and sky" written by Zhang ruitu, a calligrapher of MingDynasty. On the back are two pieces of "pillow flow" inscribed by Lin Erjia, theowner of the garden.

Now we are walking on the 44th bridge, the main tourist line of the you guessed the origin of the 44th bridge? In fact, it is very simple,because the owner of the park was 44 years old when the bridge was built. Ladiesand gentlemen, this half moon shaped Pavilion is the moon crossing Pavilion. Thebright moon is in the sky. It's the best place to visit. If you are lucky enoughto visit Xiame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you may as well comehere to watch the moon.

This is Renqiu Pavilion. It was built in the autumn of renxu of the lunarcalendar in 1922. Its uniqueness lies in that half of it is built on land andthe other half is supported in the water. The pavilion is built on the platform,the terrace is built around the pool, and the curved bridge is connected withit. Each of its two southeast walls has a circular arch. Sitting in thepolitical Pavilion, you can see the scenery on both sides at the same ing from the windowsill, the 44 bridge is winding, with Zhenli Pavilion,Qianbo Pavilion and Duyue Pavilion. Some of them are diamond shaped, others arefan-shaped,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unique charm.

Members of the group, let's go on! This folding fan type Pavilion is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original garden. It is named after the gusts of coolwind. Around the pavilion, we arrive at the Bushan garden. In front of it, theZhuWa villa is Tingtao Pavilion, where we can see the sky wind and sea tingtaoxua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piano museum. It has 73 pianosprovided by Hu Youyi, a Chinese living in Australia. Hu Youyi was born onGulangyu Island. He has lived in the melodious sound of piano since he was achild, and has formed a source of puzzlement with piano. In Australia, he boughtthe clavichord at great expense. In 1999, with sincere patriotism and love forhis hometown, he made great efforts to transport these pianos back to hishometown and opened a piano museum, which was officially opened to tourists onJanuary 8, __. After two world wars, these pianos have been sent to Hu Youyi'shometown intact. They have become the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Xiamenpeople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Gulangyu Island,the "island of pianos". As you can see, besides piano, there are manycandlesticks here. In fact, these candlesticks are also brought by Mr. Hu Youyifrom Australia. There are more than 50 exquisite candlesticks in total. Most ofthese candlesticks were produced in Europe a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y are aperfect match with these ancient pianos. Not long ago, Mr. Hu Youyi transportedanother 40 pianos from Australia, which were also opened to tourists not longago. Now we can see that the red building in the distance is the stone mountainhouse, which used to be the place for the master of the garden to study, but nowKaifa is the guest house. The rockery in front of us is the "Twelve caves". Itis made of all kinds of sand, shale and volcanic rocks. It is a series ofartificial rockery caves, commonly known as "monkey cave". There are 12 caves init. They are arranged on the stone wall by 12 branches (Zi, Chou, Yin, Mao,Chen, Si, Wu, Wei, Shen, you, Xu, Hai). The movements are interconnected, justlike a labyrinth, also known as "enchanted cave" ”It is a good place forchildren to play. Because of the time, we won't turn. Please follow me down. Thebronze figure on the right is the whole body statue of the owner of the garden,Mr. Lin Erjia. This was originally a private garden. After Mr. Lin died, hisdescendants dedicated it to the country, and we were lucky to see it.

Well, we have made a circle. You must have appreciated the unique style ofShuzhuang garden. It is because of her characteristics of "hiding", "borrowing"and "skillfulness" that we can create infinite space in this limited area. Thewhole garden is static in movement and dynamic in stillness. It iscomplementary, harmonious and dialectical. Lin Erjia is also quite satisfiedwith this,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couplet he wrote on the pavilion: "the seaand the mountains are beautiful, and the flowers and bamboos are pleasant.". Thebeautiful Shuzhuang garden makes people taste endless and forget to return!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0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將去遊覽鼓浪嶼上的菽莊花園,菽莊花園處在我們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的鼓浪嶼島上,他原是富紳林爾嘉為了懷念台北板橋別墅而修建的私家花園,於1956年闢為公園,是一座頗有特色的中國近代園林,廈門二十名景中的“菽莊藏海”,藏海,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呢?真的將大海藏在園中嗎?那就隨我一同去遊覽一番!我們遊覽這個景區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站在大門口,大家看到的門上的園匾“菽莊”是主人的字“叔藏”的諧音,菽是豆類的總稱,算是農作物的一種,當年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的,“菽莊”在這兒有歸隱田園的意思。進入大門,一堵高牆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各位來賓,大家回首一下,門楣上高懸着“藏海”匾額,現在大家明白這堵高牆的作用了嗎,這是主人林爾嘉對園林結構的精心設計,那麼他到地在這片園林裏藏着一片怎麼樣的海呢?請各位隨我一起往左拐。

現在,大家是不是有一種海闊天空的.感覺呢?看右前方的石壁上刻着“海闊天空”這四個字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的筆跡。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壬秋閣,建於1922年秋,農曆為壬戌年,林菽莊引用了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前赤壁賦》的首句“壬戌之秋”簡稱為“壬秋”,它採用的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築風格,有趣的是,這“壬秋閣”是一半着陸一半入海的,當然在這面是看不出來的,現在大家不防隨我往着行走,現在大家回過身去看看,壬秋閣的另一半是支在海面上的,是不是別具一格?

我們左邊有一片假山,這是十二洞天,這十二洞天代表十二生肖、十二地支,我們又稱他為“猴洞”因為他就像一個迷宮一樣,洞洞相連,常有小孩像猴一樣在此玩耍。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去鑽鑽,找找自己的生肖,拍拍照,留個紀念。園內的四十四橋,也許有朋友想問為什麼叫四十四橋呢?其實就是園主在建園時正好四十四歲,為此紀念,故取此名,並不是建了四十四座橋。這座橋下有個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內池、外池三處,每次漲朝時就把閘門打開放海水入池,退潮時便把閘門關上把大海藏了進來!動靜完美的結合!

步入四十四橋,橋中有一亭“渡月亭”,現在我們大家就在這亭中休息一會兒,這座亭子設計成半月形的,亭內還有一楹聯“長橋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欄”,説的是月明之夜,夜深人靜,海浪輕搖,園主人在此觀海賞月,這種景象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是多麼美好!這是園中最佳的觀景賞月之處,當然園主寫的這幅楹聯也寫出了他懷念故鄉的心情。大家往我們剛才過來的路的前方看看,前方的石壁上刻着“枕流”,何為枕流呢?並不是枕着河流入睡,這枕流原與漱石一起合用,稱為“漱石枕流”,這個典故出自晉代王武子問孫子“流可枕,石可漱乎?”,子答“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林爾嘉引此典故是為了激勵自己,以圖重振山河。

菽莊花園風光萬千,它集中了園林藝術中的最藝術個性的三個特點“藏、借、動靜結合”:“藏”,就是把海藏起來,直到進入月洞門後才能夠看見萬頃碧波的大海;而四十四橋巧妙地把海水引入園內,變成大海、內池、外池,這便是園主對藏字所下的功夫。“借”,就是借景、借聲、借意、借影,化他物為已物,納外景為內景,借日光巖為仰景,借南太武為遠景,借大海為鋪墊,借樓閣為近景,構成了一幅美麗、富有立體感的畫卷。“動靜結合”就是林爾嘉把園內坡那面建成假山,十二洞天洞洞相連,讓孩子們去追玩,顯示出動景,而坡邊則建了小亭小閣,可供休憩觀景,表現出靜謐的環境;海潮是流動的,長橋是安卧的,這些都體現出了動與靜的交融與和諧,可謂匠心獨具!

好了,現在隨我一同往上走,去參觀一下菽莊花園內的另一種獨特的聲音!這兒是鋼琴博物館,面積__平方米,展出了鼓浪嶼族居澳大利亞的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畢生收藏的90多台世界名古鋼琴和60多盞古鋼琴燭燈台。這裏面有稀世珍品鎦金鋼琴,有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鋼琴、最大的立式鋼琴、最老的手搖鋼琴、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8個踏板、4套琴絃的古鋼琴,體現了100多年來世界鋼琴的製造技術和發展水平,如此多的世界古鋼琴聚於一館,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好了,現在給大家半個小時去參觀這獨特的鋼琴博物館。

各位來賓,一個半小時的遊覽結束了,遊覽了這獨特的菽莊藏海與鋼琴博物館是不是讓你們有點留連忘返呢?希望這些都能給你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也歡迎各位有機會下次再帶上你們的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謝謝各位。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1

今天,是我在廈門遊玩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鼓浪嶼。一早我們就到了鼓浪嶼,上島稍往裏走,就看到許多古老的房子,各幢房子風格獨特,匯聚了世界各國的建築風格,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淑莊花園,淑莊花園裏主要是看海景,在裏的四十四橋上,讓我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走過四十四,我們到了鋼琴博物館,館內有很多古老的`鋼琴,大部分是英國製造的,其中有一架還是1806年製造的呢。

這些鋼琴讓我看了後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那樣一架鋼琴。遊覽完淑莊花園,邊上就是海濱浴場,我和爸爸換上泳褲,第一次投入大海的懷抱,感受着衝浪的快樂。在大海里,我和爸爸一起嬉戲、玩耍,一個個海浪打過來,把我向上推,感覺有點嚇人,又讓人很快樂。在大海里和在游泳池內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有一下,我還喝到了鹹鹹的海水,覺的很奇怪,海水怎麼這麼鹹啊,我還以為海水和自來水一樣是淡的呢。

一天的行程很快結束了,鼓浪嶼讓我渡過了難忘的一天。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2

時隔幾個月,我又再一次來到了鼓浪嶼,這裏的景色依舊沒變,陽光,沙灘,藍天,海洋,人還是那麼多,還是這麼擁擠。我們乘船到的鼓浪嶼,在船上可以看到無邊無際的大海,也可以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

下了船,我看到是另一番的景象:綠數成蔭,鮮花盛開,人山人海。到處瀰漫着花香。鼓浪嶼似乎一切都有美感,一切都與音樂有關,我們走了一段路,我們來到了鼓浪嶼音樂學校大門口,隔着鐵製的大門向裏看,橘紅與白的完美結合,更加體現了這所學校的美。穿過一片榕樹林,我們聽到了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於是我們加快了腳步,眼前是一幅詩琴畫意的景色;放眼望去,海水無邊無垠,好想和藍天連結在一起,讓人心曠神怡。金黃色的沙灘,被火辣的太陽曬得滾燙,腳踩在滾燙的沙灘上,在奔向海水,感覺真舒適啊!

不知不覺間,我們走到了一個熱鬧的小食街,才發現我們口渴了。路邊一框框百香果,新鮮極了。用小刀切開一端,一股酸味瀰漫在口中。

漫步在鼓浪嶼,讓我們覺得無比的歡樂。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3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海上花園城市”廈門,今天我要帶大家瀏覽的,就是有“萬國建築博覽館”之稱的鼓浪嶼。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徐。

現在我們的旅遊車所走的這條路,就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它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家看看窗外,街道兩旁是被我們稱為“騎樓”的建築,他把樓的下層部分做成了柱廊式的人行道,使上層的建築跨建在人行道上,人們在柱廊裏悠閒的逛街,不受日曬雨淋的影響。

好啦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輪渡碼頭,我們將乘坐渡輪前往鼓浪嶼。渡輪時間約為六分鐘,那麼趁着這段時間,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鼓浪嶼。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渡輪行駛的這條江叫鷺江,寬約600米。鼓浪嶼面積約1.9平方公里,島上人口約有2萬人。在島的西南面有一塊大巖石,因為長年累月被海浪衝擊形成一個大洞,每當漲潮的時候,海浪撲打巖洞,便發出像打鼓一樣的聲音,所以人們就交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交鼓浪嶼了。

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隨我一起。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碼頭,是1976年建造的“鋼琴碼頭”,從遠處看,它就想一台架開的三腳架鋼琴。那麼在這裏,小徐就有一個小問題要考考大家了,你們知道,鼓浪嶼除了被稱為“鋼琴之島”“海上花園”之外,還有什麼別稱嗎?這位團員觀察的很仔細呀!大家看,在島上除了消防車是機動車以外,就只剩下帶旅客們環島遊覽的電瓶車,別的再沒其他車輛,所有的人都是靠步行的,因此別稱“平等島”試想一下,伴着朝陽或晚霞在這美麗島上漫步,是不是很愜意呢?那還等什麼,現在就隨我一起去領略鼓浪嶼“萬國建築博覽”的風采吧。

這裏原來是英國領事館,有兩棟洋樓,分別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他們的遠征軍與我們廈門的守軍發生了激戰,結果英軍敗退。1841年英軍次進犯,廈門、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了10天,而鼓浪嶼被英軍強行佔據了長達5年之久。1843年,英國率先在這裏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當時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造了領事樓。1870年建造了辦公樓,內部裝飾相當奢華,有6間囚室,樓前原有一座獅子狗墓,是領事為他死去的愛犬特意建的,但在1957年時被砸毀。現在,原來的英領事館已經拆除,興建了新的樓宇,成為了青年旅社,據説在拆樓的時候還發現了許多刑訊工具。

大家來看,看這邊的建築,這裏就是原來的日本領事館,建於1897年,建築採用中西結合的方式,有着維多利亞時代的某些特徵。這裏原是日本警察署,建於1928年,屬於東洋式建築,主要用於辦公和審訊,還有地下室,竟是監獄,用來關押拷打我們的抗日戰士。左邊的這棟是警察署的宿舍,與警察署的建造時間和風格完全相同。如今,這三棟建築均為廈門大學教工宿舍。

我們繼續往前走,這裏就是天主堂,1917年由助教馬守仁所建,屬於歌德式建築,它的特點是尖形,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他的拱、門、窗、塔還有女兒牆鏤空是尖形的,室內的吊頂採用的是彩藍色的珠網天花,顯得十分華麗。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五棟別墅,統稱為“海天堂構”,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由晉江旅菲華僑黃秀娘、黃念憶所建。這五棟建築以中間這棟樓為核心嚴格的中軸對稱。中間的這棟樓採用了中西合併的建築風格,在它的兩側的建築則是歐式風格的,而鐘樓是這五棟別墅裏裝飾得罪奢華的。現在每天在這裏都會定時上演極具地方特色的木偶戲劇表演和南音表演,稍後小徐會給大家留出一段自由活動時間,到時候大家可以到這裏來好好的觀賞一下這令人驚歎的表演,現在我們繼續往前走吧。

這裏就是黃榮遠堂別墅,建於1920年,越南華僑黃文華、黃仲訓父子便是這座別墅的主人。這座別墅的建築風格以歐式為主,期中也融合了部分中國傳統建築的思維。大圓柱和小圓柱對比強烈,一派古羅馬的風韻;各式各樣的窗櫺,有種別緻的流動感和韻律感,它可是鼓浪嶼建築中的精品哦!

好的,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30分鐘後,我將帶大家一起去遊覽下個美麗的景點——“菽莊花園”。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4

遊客朋友們,我們即將到達美麗的鼓浪嶼,請大家帶好照相機等物品,然後跟着我一起到鼓浪嶼海底世界玩吧。

大家看,這是水母。瞧,這些水母的下部有幾根“須”,這些“須”都是透明的,它的身子很軟,上下流動時身體會變形哦。

好,我們現在要進去海底隧道。這條海底隧道是一條會移動的“路”,上面和兩邊都是鋼化玻璃,玻璃外面是鯊魚以及各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請大家仔細觀賞。

終於出了隧道,大家快看,企鵝!它的身體是白色的,矮胖矮胖,兩邊有翅膀,非常可愛!

現在,大家繼續前行,這裏有一具珍貴的白鯨化石,它全長超過5米,高超過1米,還有許多不知名魚類的骨架和化石。

沒來過鼓浪嶼就不算來過廈門,遊客朋友們,本次旅遊到此結束,請大家收拾東西,三分鐘後,我們車上見!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5

各位遊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廈門鼓浪嶼。

我們現在到了碼頭,渡船差不多要6分鐘。看,對面就是廈門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廈門鼓浪嶼總面積1。78平方米,人口1。9萬。為了解決乘船的擁擠為題,所以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廈門鼓浪嶼是“音樂之島”,大家看,這像不像一台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日光巖,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是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

各位遊客,這裏是一間鋼琴博物館,裏面有30台鋼琴,聽,裏面還傳出優美的鋼琴聲!廈門鼓浪嶼也有許多出名的鋼琴家。

各位遊客,我們來到了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這裏展示了林大夫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各位遊客,遊覽廈門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6

寒假裏的一天,我們全家和好朋友一家開啟了廈門之旅。我們去了廈門的南普陀、廈門大學、土樓、鼓浪嶼……其中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是鼓浪嶼了。

鼓浪嶼四面環海,鼓浪嶼對面就是中國台灣島,與中國台灣海峽遙遙相望。從酒店對面的港口出發,乘船十分鐘就到了。到達島上之後,我的腦海裏浮現一個成語,那就是世外桃源。島上遠離喧囂,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遍地都是五顏六色的鮮花,美極了!我迫不急待地到處觀望,只見有一排排特別奇怪的樹,整棵樹上都是下垂的枝條,像少女的頭髮。爸爸告訴我這是福建省的省樹——榕樹。鼓浪嶼是一座音樂之島,1902年鼓浪嶼淪為公租界,13個國家紛紛在島上建立領事館,舉行宗教活動,彈唱西方音樂。造就了鼓浪嶼的音樂傳統,吸引了大批音樂家。因鼓浪嶼人均鋼琴擁有率第一,又被稱為琴島。

我們還參觀了島上的名人蠟像館,裏面有影視體育明星、歌手、各國總統……名人館對面有一個沙灘,金黃的細沙蔚藍的大海,海的對面是廈門標緻性建築世茂雙子樓。我和朋友爬上最大的一塊巖石對着大海大聲呼喊。之後我們還去了島上最大的別墅羣,在那裏我們踩了龍脈,欣賞了非物質文化表演——布袋木偶戲,給朋友們買了紀念品之後就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鼓浪嶼。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7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

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裏,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17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01年出生在鼓浪嶼,1929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8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裏,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xx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日光巖

各位團友: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20xx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毓園

各位團友: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20xx年出生在鼓浪嶼,1920xx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19

鼓浪嶼就是廈門一處著名的景點。它有着“鋼琴小島”的美譽,島上約有鋼琴600多台,走在綠樹濃陰的小道上,不時會聽見幽雅的琴聲,時而柔和緩慢,就像涓涓小溪;時而明快激昂,猶如浩瀚的大海拍擊着岸邊的礁石,真是讓人留戀忘返。如果你到了鼓浪嶼還一定要到日光巖看看,因為在那裏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鼓浪嶼還有一處景點就是百鳥園,百鳥園裏的鳥兒看起來很笨,其實它們很聰明,也很可笑。有一次,金剛鸚鵡帶它的“小寶寶”逛街,結果走到一半,突然想到吃東西,自己一個飛回去,竟然把嬰兒車也扔了,要知道那嬰兒車裏還躺着它的“小寶寶”呢!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每天都有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鼓浪嶼參觀,如果你還沒有到過廈門,不妨聽聽《鼓浪嶼之波》這首歌,相信聽完歌曲之後好你會迫不及待地想來遊覽一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時刻歡迎大家!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20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

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裏,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xx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20xx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20xx年出生在鼓浪嶼,1920xx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21

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廈門最佳風景區——廈門鼓浪嶼,它四面環海,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故有“海上花園”的美稱,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風景評比中名列榜首,同時也是全國35個著名風景區之一,就連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來此參觀時,也對廈門鼓浪嶼讚歎不絕,稱它是“東方的威尼斯”、“中國的夏威夷”,並且於XX年被評上國家旅遊景區最高級—4a級。

廈門鼓浪嶼四面環海,面積不大(請他們猜有多大),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摩洛哥還要小,面積只有1.78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人,半數以上的人具有海外關係,一般旅居14人國家及地區,它雖然小,名氣卻很大,擁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平均每天接待3~8萬人,這麼小的地方,能擁有這種程度,可見它不容一般.

廈門鼓浪嶼在明朝以前不叫廈門鼓浪嶼,而稱“圓沙洲”(解釋此三),後因它的西南方向海邊有塊礁石,由於長年累月經過海水的衝擊、侵蝕形成了一個溶洞,每當潮水漲潮時,濤浪撞擊礁石,會發出如擊鼓的聲音,故那塊石頭被稱為“鼓浪石” ,廈門鼓浪嶼因此得名。(可考他們廈門鼓浪嶼的由來)

它同廈門島僅一水之隔,又四面環海,很多人在想象中,總覺得渡海非常不便,其實除了建國前如此外,到了現在,可以説是太方便了,除了少數人乘快艇、坐遊船等外。那就是一天24小時營業的渡輪來回往返,在寬500米的廈鼓勵海峽上每15分鐘一航班,實行去程買票,返程驗票制,過渡費用8元/人,航程大約5分鐘時間就到。如果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樓的雅座,説到雅座,不管是站着還是坐着都得自理1元/人。

別看廈門鼓浪嶼不大,有句話形容它再貼切不過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幼稚園至中學(幼兒園3所,國小3所,中學2所在校學生3382人)、銀行、醫院、菜市場、音樂廳等,因此島上居民不會因它是四面臨海,面積小而不方便,反而透着小巧玲瓏,所以如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島上過個5--6年沒問題。

由於這裏空氣清新,綠化好,生態環境佳,因此這裏還是海洋珍惜物種(文昌魚、白海豚)的保護區。它同時也是廈門市綠化最好的一個區了,全島種有4000多種植物,80多種植物,80多個科屬,綠樹覆蓋率達到40%,人均擁有5.1平方米,因此空氣清新。

鼓浪嶼導遊詞作文 篇22

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廈門最佳風景區——廈門鼓浪嶼,它四面環海,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故有“海上花園”的美稱,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風景評比中名列榜首,同時也是全國35個著名風景區之一,就連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來此參觀時,也對廈門鼓浪嶼讚歎不絕,稱它是“東方的威尼斯”、“中國的夏威夷”,並且於XX年被評上國家旅遊景區最高級—4a級。

廈門鼓浪嶼四面環海,面積不大(請他們猜有多大),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摩洛哥還要小,面積只有1.78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人,半數以上的人具有海外關係,一般旅居14人國家及地區,它雖然小,名氣卻很大,擁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平均每天接待3~8萬人,這麼小的地方,能擁有這種程度,可見它不容一般.

廈門鼓浪嶼在明朝以前不叫廈門鼓浪嶼,而稱“圓沙洲”(解釋此三),後因它的西南方向海邊有塊礁石,由於長年累月經過海水的衝擊、侵蝕形成了一個溶洞,每當潮水漲潮時,濤浪撞擊礁石,會發出如擊鼓的聲音,故那塊石頭被稱為“鼓浪石” ,廈門鼓浪嶼因此得名。(可考他們廈門鼓浪嶼的由來)

它同廈門島僅一水之隔,又四面環海,很多人在想象中,總覺得渡海非常不便,其實除了建國前如此外,到了現在,可以説是太方便了,除了少數人乘快艇、坐遊船等外。那就是一天24小時營業的渡輪來回往返,在寬500米的廈鼓勵海峽上每15分鐘一航班,實行去程買票,返程驗票制,過渡費用8元/人,航程大約5分鐘時間就到。如果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樓的雅座,説到雅座,不管是站着還是坐着都得自理1元/人。

別看廈門鼓浪嶼不大,有句話形容它再貼切不過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幼稚園至中學(幼兒園3所,國小3所,中學2所在校學生3382人)、銀行、醫院、菜市場、音樂廳等,因此島上居民不會因它是四面臨海,面積小而不方便,反而透着小巧玲瓏,所以如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島上過個5--6年沒問題。

由於這裏空氣清新,綠化好,生態環境佳,因此這裏還是海洋珍惜物種(文昌魚、白海豚)的保護區。它同時也是廈門市綠化最好的一個區了,全島種有4000多種植物,80多種植物,80多個科屬,綠樹覆蓋率達到40%,人均擁有5.1平方米,因此空氣清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jrq6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