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古鎮導遊詞(精選20篇)

古鎮導遊詞(精選20篇)

古鎮導遊詞 篇1

安昌可以説是紹興最原汁原味的古鎮了,沿河的三裏街市還保留着質樸的生活氣息,臘腸和醬油是這裏的一大特色。這裏幾乎沒有旅遊團,更多的是悠閒生活的當地人,很多人説,這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鎮導遊詞(精選20篇)

古鎮依河而建,北岸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眾多石橋連接兩岸的往來。古鎮聯票裏的收費景點基本分佈在河流兩岸,在古鎮入口的售票可以領到印刷精美的導遊圖。

從景區入口往裏走,北岸依次是文史館(城隍殿)、穗康錢莊、石雕館、紹興師爺博物館。其中,紹興師爺博物館是最值得一看的,紹興最著名的特產除了黃酒,就是師爺了,博物館裏展有師爺的歷史、分類,以及生活用物和日記等等,讓人對這個行業有比較全面的瞭解。石雕館是一個三進的老台門,收集了大量的紹興石雕石碑,頗有趣味。沿着河的南岸,可以在中國銀行舊址看國有銀行的氣派,規模宏大的安康寺,而安昌民俗風情館裏大量的圖片和生活用品,可以一窺安昌的生活風俗。

如果只是在古鎮街上走走,感受安昌的風土人情,是不需要買門票的。走在河邊的廊棚下,有許多當地人擺的小攤。不同於其它商業化古鎮清一色的義烏小商品,安昌人出售的小玩意更接地氣,從氈帽到鞋刷、鈕釦,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還有些扯白糖、箍桶、做布鞋的老手藝人,一輩子堅守着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手藝。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臘腸和醬油遠近聞名,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播出後更是火遍全國。掛在河岸邊竹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臘腸也是古鎮一道特有的風景,古鎮上的“仁昌醬園”不僅是一景,也是安昌臘腸好吃的祕訣之一,來到這裏的人總要順手買些回去。

在安昌古鎮坐最實惠的烏篷船體驗水鄉生活,也是許多人選擇安昌的理由。這裏的烏篷船比紹興其它地方便宜很多,推薦體驗一下。

安昌古鎮最好玩的時候是每天元旦3天的臘月風情節,此時雖然天氣寒冷,但別有風味。除了鄉土氣息濃厚的社戲、民間宣卷演唱,還常常能遇到熱鬧的水上婚禮船隊。

來這裏遊玩的人一般會在遊玩後會回到紹興市區,不太會在古鎮過夜,但你一定不能錯過古鎮上烏氈帽飯店的黴乾菜燒肉、筍乾,或者在三張桌子的寶麟酒家要一份自制臘腸,來一壺自釀的花雕,非常享受。

古鎮導遊詞 篇2

非常高興向各位朋友介紹美麗的三河。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自古水陸通衢,車船輻輳,百貨交通,商賈雲集,甚是繁榮,曾於1949年設市,當時人口5。6萬,被譽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國水鄉古鎮。21世紀的三河正在締造新的輝煌,21世紀的三河旅遊業展開了騰飛的翅膀。開放、和諧、美麗、神奇的三河,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日新月異。三河鎮把旅遊業確定為“十五”期間三河經濟的龍頭產業,按照“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創一流”的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把三河納入合肥大旅遊經濟發展圈;高標準建設,打造“合肥頂級,安徽精品”的旅遊產品;優化旅遊環境,把三河建成最適宜人類旅居的城鎮;壯大旅遊產業,使旅遊業成為三河經濟發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經濟強鎮、生態新鎮、歷史名鎮”的旅遊城鎮形象。世紀之交,千年更替,改革開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熱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內外朋友到三河觀光旅遊,投資興業,並分享三河經濟騰飛的歡樂。

三河古鎮位於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黃金旅遊線上,離市區40公里。三河古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匯而得名。三河古鎮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面積4.71平方公里。

三河古鎮以八古(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巷、古茶樓、古民居、古廟台、古戰場)誘人,具有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水鄉古鎮特色”。素有“遊在黃山,食在三河”之譽。

三河古鎮乃廬南水鄉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傳統飲食文化源源流長。它取南北菜系之長,集徽、川、淮揚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菜餚風烹飪小吃。

古鎮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大家好.上裏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距城區27公里,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東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雨城,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

古鎮初名“羅繩”,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邊茶關隘和茶馬司所在地;又為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又因場鎮內有韓、楊、陳、許、張(韓家銀子-錢、楊家頂子-官、陳家穀子-田、許家女子-靚、張家錠子-鬥)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稱“五家口”。

古鎮的街道均為石板鋪成,建築羣的房屋為木製樓閣,錯落有致,青瓦飛檐流光益彩,木製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鏤空雕、鑲嵌雕刻組合而成,畫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藝術雖然被歲月侵蝕已殘舊失去了光鮮色澤,然而其工藝的精湛、構圖的精巧卻無法掩飾,凸顯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裏的得名與當地的一條隴西河有關,因為古時候當地的統治者沿着隴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鎮,隴西河的上游叫上裏,沿河南下,分別是中裏和下里,上裏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

整個小鎮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畫一樣,因此又有水墨上裏之説。漫步在古鎮的街上,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美感呢!

上裏古鎮有五古:古橋、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築,五古的代表分別是二仙橋、文峯塔、白馬泉、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今天我們的遊覽路線是先參觀古鎮風貌,觀賞古橋,古塔,然後經紅軍石刻遊覽白馬泉,再返回參觀“雙節孝牌坊”及韓家大院。大家在參觀遊覽的同時,請注意愛護歷史文物,現在就請跟着我一起來。

好了,感受了上裏的古橋和古塔文化之後,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白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廟了嗎?那就是白馬寺。

聞名遐邇的白馬泉就在寺廟的右邊。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

白馬泉究竟神在何處呢?大家不要着急,請隨我來看一看。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温間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恆温14℃,泉水潮湧不定期,有時一日數潮,有時數日不潮。

大家面前這個的四方水潭的龍頭處就是白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鐫刻有龍馬浮雕。潮歇時潭水非常平靜,當潮來時,剎那間石刻龍嘴和龍腮處湧出泉水。潮退時,泉水一節一節下降,巨石上鐫刻的龍露出腰身時,池中便傳來“啼嗒啼嗒”的馬蹄聲,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為“靈泉白馬嘶芳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傳説古時泉中有白龍,後來龍化為馬騰空而出,馬因迷戀此泉,常在夜晚月靜時來泉邊飲水,久而久之,當泉水湧動時,便像馬在奔馳,故稱此泉為“白馬泉”。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獨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馬泉一帶屬石灰巖區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氣體常因壓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現象。當地下水湧入溶洞時,水位逐漸升高,導致溶洞空間越來越小,而氣室中的壓強卻逐漸上升,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虹吸口被水衝而決口,水從洞中湧出;而水位下降時,壓強變小,水往回倒流,回落時便產生了清脆的像馬奔跑一樣的聲音。

間歇泉在世界各地並不多見,與此類似的有 美國黃石公園的“老實人泉”,烏拉圭內格羅湖畔的‘三餐泉’,我國貴州的貓跳河間歇泉和西藏昂仁縣的高温間歇泉等,但僅有白馬泉會發出如此獨特的馬蹄聲,並且歷史最為悠久。

好啦,各位朋友,請朝前走,我們一起繼續去參觀遊覽“雙節孝牌坊”和韓家大院。

謝謝大家!

古鎮導遊詞 篇4

現在我們光要去的是碧峯峽野生動物園。它是西南的首家生態型野生動物園,佔地3000畝,海拔800一1100米,總投資達2億元。碧峯峽野生動物門由觀賞猛獸車行區和觀賞温馴動物的步行觀光區組成,其中車行觀賞區分為散放獅區、散放熊區、散放虎區;步行觀光區又分為水生爬行溝、猴谷、百鳥極樂園、動物表演場、駱駝散放區、鴕鳥散放區、象館、生態蝴蝶園、小熊貓散放區、雜食動物區、非洲之角、鸚鵡散放區、鱷魚池、蛇溝和極品動物區。在這裏散放餵養着260少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屬國家一、二級的保護動物有80多種,極品珍稀動物有四種。

讓我們乘坐着觀光車進入猛獸區吧。猛獸區的動物都是敞放餵養的,您將生平頭一次在自然狀態下與這些猛獸相遇。

最開始進入的是散放獅區。看!在枝葉婆婆的叢林間,非洲獅王正率領着妻妾兒女們出行。威武的雄獅身長3米,金色的鬃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隔着透明的玻璃您甚至能看清它威嚴的臉上那白色長鬚。畢竟是百獸之王,人類在它眼中柔弱得不堪一擊,因此它傲慢地從車前踱過,對滿車驚訝而緊張的人羣不屑一顧。

進入熊區,您的感受可能和在獅區剛好相反。那十隻大黑熊顯得十分熱情。它們團團圍過來,甚至直起身,將爪子搭上車窗,咧着大嘴與您面面相覷。您能看見它紅紅的舌頭白白的牙,從它嘴裏呼出的熱氣直撲玻璃。現在,您的心一定是在緊縮狂跳吧?別怕!它們並無惡意,只是由於被稱作"熊瞎子。的黑熊,視力實在太差,它們其實只想看看這個會動的大盒子裏究竟有些什麼東西。

只有當您親眼目睹了虎在自然中兇猛強悍的捕食姿態,才會真正明白為什麼虎會象徵着"力量"、勇敢和不可戰勝"。在單打獨鬥方面它們所向無敵。當它森然的目光與您的視線相遇,您就會真切感覺到"虎視沈沈"的壓力,留神聽聽它們那低沉而具有穿透力的虎嘯聲,您有沒有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升起呢?

古鎮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被譽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首”的著名橋鄉——和順。

和順位於騰衝縣西南,古名叫陽温登村,因有小河繞村,所以更名為河順。又引言云湧吉祥,風吹和順。既然,能夠獲得“中國第一魅力名鎮”的稱號,那麼和順固然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首先,和順毗鄰緬甸靠近印度,是面向南亞的第一鎮,有着兩千多年曆史的南方絲綢之路,連接了中印兩大文明古國,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穿越和順。其次,和順是火山環抱的休閒勝地,生活在這裏的和順人世代從大山裏出國闖蕩,以大馬幫為連接中印緬的主要交通工具,產生了一批,雄商巨賈,型成了亦商、亦橋、亦農、亦儒的獨特生存方式。因此,這裏也成為了漢文化與南亞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西方建築、南亞建築元素與雲南“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古民居恰到好處的融為一體。而且,他還是南方絲綢之路上最大的僑鄉,至今和順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有一萬餘人,並形成了“海外的和順”。這裏是六千居民和諧生活的古鎮,他展現的是令人嚮往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是一個“活動的古鎮”。

走進和順之前,我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和順順河”牌坊。踏進和順的青石板路,便一腳踏進了百年的歷史的光陰。大家請看在我們前方荷花池中的亭子它叫雨洲亭,是鄉人為紀念首任和順益羣中學校長寸樹聲先生而建的,體現了和順人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在風雨亭的旁邊就是繞村而過的小河,在小河之上呢有兩座石拱橋,因形如雙虹,故名雙虹橋。

在雙虹橋的旁邊就是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和順圖書館。清朝末年,和順出現了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進步團體“鹹新社”,後來和順旅緬華僑又組織“崇新會”,並在本鄉成立“閲書報社”。1920__年“閲書報社”擴建為圖書館。和順圖書館的大門居高臨下,二門上的“和順圖書館”匾,由胡適題寫。前面這棟半亭迴廊式二層樓房,就是圖書館的主樓,這是一棟中西合璧式建築,四壁着色素雅,室內通明透亮。主樓後面的這幢潔白莊嚴的仿古建築叫“藏珍樓”,其中有全套《大藏經》、《升庵全集》,數百冊“武英殿叢書”,近千冊《四部叢書》,另外還有不少古籍善本、珍本,尤以清代木刻版本,聽到這兒您是不是會憂心的歎一句,不愧“珍藏”啊!管內現有藏書7萬餘冊,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除此之外,在抗戰反攻騰衝期間,和順圖書館曾是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司令部。

説話間我們來到了文昌宮,文昌宮不僅是和順“文治光昌”的象徵,而且還表現了和順人儒商並重的傳統。文昌宮歷來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和順文化的搖籃,也是由華僑捐資創辦的益羣中學舊址。出了文昌宮,我們來到了滇緬抗戰博物館。滇緬抗戰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的戰鬥。滇緬抗戰博物館將著名收藏家段生馗用二十多年精心收藏保管的滇緬抗日文物七千餘件,於當年“七七”抗戰紀念日開展。博物館的館址選擇在當年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司令部的舊址,一進大門就見到醒目的和平鴿雕塑。雕塑的原型是當年美軍士兵在戰場上用炮彈殼做的和平鴿,這件文物是中美共同抗擊法西斯、贏得和平的見證。博物館分為七個部分:山河破碎、悲壯遠征、淪陷歲月、日軍暴行;五、飛虎雄鷹、劍掃烽煙、日月重光。請各位依次參觀。

我們沿着火山石鋪就的鄉間小路,去拜訪一下古老的民居。和順古鎮有1千多户人家,和順較具規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築風格的,這裏的古民居,有“三房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近代還出現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築。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和順民居之一的“彎樓子”。它的牆壁是沿巷道的曲線修砌的,所以人們形象的把它稱為“彎樓子”。“彎樓子”不僅是一座民居的雅號,也是清代道光年間創辦跨國商號“永茂和”李氏家族的代稱。沿着村邊的石板路,我們來到了劉氏宗祠。在和順共有寸、劉、李、尹、賈、張、釧、楊八大宗祠,這些祠堂就是供八大姓祭祀祖先的地方,建築風格各異,建造時間不一,大都氣勢恢弘,古色古香。看完古民居,大家或許注意到,我們走來途中,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江南水鄉風貌的洗衣亭,那是當年“走夷方”的男人們為留在家中孝敬公婆,撫養子女的女人們修建的,以便她們洗衣洗菜的時候有一個遮蔽風雨的地方。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前往艾思奇故居參觀。艾思奇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曾是哲學顧問。艾思奇的父親李曰垓是雲南辛亥起義之志士,曾任雲南護國軍祕書長,著名的《討袁檄文》就出自他的手筆,被國學大師章太炎稱為“天南一支筆”。而他的叔叔,李曰基則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曾是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又擅長洞簫古琴,曾被譽為“海內第一音樂家”。還有艾思奇的哥哥,李生莊是一個才華橫溢、思想激進的人,曾是早期中共地下黨員,而後一生貢獻地方文化教育。這四人在和順被譽為“李氏四傑”。20__年清明節期間,艾思奇的骨灰安葬在他的家鄉和順後山,永遠長眠於此,墓地全部用火山石鑲砌而成,著名的書法家歐陽中石為墓地題字。而故居大門內屏風上“學者、戰士、真誠的人”,是主席對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評價。各位朋友,今天我們的和順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願和順能給你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歡迎大家再次光臨我們的和順。

古鎮導遊詞 篇6

青巖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已有六百多年曆史。

明初,青巖古鎮設屯堡。天啟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貴建青巖土城,領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青巖古鎮作為軍事要塞和所佔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後數百年,經多次修築擴建,土城垣改為石砌城牆,街巷用石鋪砌。四周城牆用巨石築於懸崖上,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內3平方公里範圍,文物景點近百處。

中央王朝為控制西南邊陲,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貴州衞指揮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驛道。青巖位於廣西入貴陽門户的主驛道中段,在驛道上設置傳遞公文的“鋪”和傳遞軍情的“塘”,於雙獅峯下駐軍建屯,史稱“青巖屯”。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萬大軍遠征滇黔,大批軍隊進入黔中腹地後駐下屯田,“青巖屯”逐漸發展成為軍民同駐的“青巖堡”。

古鎮導遊詞 篇7

剛才過了那個收費站,我們已經來到了上海,來到了浙江省的嘉善縣,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西塘古鎮便位於嘉善,大家知道江南六大古鎮是哪六個嗎?它們分別是湖州的南潯古鎮,桐鄉的烏鎮,嘉善的西塘,江蘇的同裏古鎮,甪直和崑山的周莊古鎮。

西塘古鎮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國和越國的相交之地,早有“吳根越角”的稱謂,元代的時候,西塘已經是一個初具規模的集市了,明清時期相當繁榮,許多有錢人家的西塘百姓紛紛開始興屋建宅,形成了現在的西塘的大致格局。所幸的是這些明清建築在經歷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之後大多仍保存完好,西塘古鎮以“橋多,弄多,廊棚多”的特色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全鎮共有100多座橋,有清代遺留下來的橋,至今保護完整,具有觀賞價值,有的橋樑還有着動人的傳説故事呢。

廊棚是西塘的標緻性建築,是眾多江南水鄉中保存最完好的最具規模的建築,所謂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最長的廊棚達到1000多米。

西塘120多條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條弄,全長68米,它最窄的地方0.8米,最寬也不過1.2米,因為石板很薄,下有一條很長的下水管道,雨天不積水,石板就像皮一樣的覆在上面,所以,稱作“石皮弄”。

古鎮導遊詞 篇8

木瀆古鎮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築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於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木瀆古鎮位於蘇州西郊城西南15公里處的靈巖山麓,依山而築,傍水而居,其獨特的格局為江南諸多古鎮少有,有“吳中第一鎮”之稱;坊間傳“先有木瀆鎮、後有姑蘇城”之説。木瀆古鎮又有“園林之鎮”的美譽,有嚴家花園、古鬆園、榜眼府第等古典園林多處,鎮上老街縱橫,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歷經滄桑,風貌猶存。

木瀆景區名列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木瀆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現已修復嚴家花園,虹飲山房、靈巖山館、古鬆園、榜眼府第,盤隱草堂等,其中嚴家花園為江南名園,為中國台灣政要嚴家淦先生故居;虹飲山房是乾隆民間行宮,內有二十道清代聖旨,彌足珍貴。其深厚的文化藴積,幽雅的園林環境,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説,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了一個放鬆身心、陶冶情操的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木瀆古鎮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沉積,經國家批准的文物保護單位有12處。1983年被列為太湖13個風景區之一,享有“秀絕冠江南”之譽。鎮西有風景名山靈巖山,山上建有“館娃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山頂皇家花園,給後人留下了諸多遺蹟。雄距山頂的靈巖寺為樑代建築,氣宇軒昂。靈巖山以中國佛教和遊覽勝地著稱於世。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駐蹕靈巖山行宮。與靈巖山遙遙相對的天平山位於鎮西北,更以“紅楓、清泉、怪石”三絕聞名江南,“天平觀楓”成為江南的一大奇觀。木瀆鎮明清文化遺存豐富,清代《姑蘇繁華圖》描寫木瀆景緻佔一半。明清時代鎮上有私家園林30餘處,享有“園林之鎮”的美譽。

古鎮導遊詞 篇9

歡迎各位來到甪直古鎮觀光遊覽。)U直古鎮位於蘇州東南約25公里處。古鎮周圍湖泊眾多,河網密佈,古鎮上“小橋,流水,人家”到處可見。因此,可以説直是—個典型的“水鄉澤國”。

甪直,古稱甫裏。到清代才改稱甪直。甪直;來源於“六直”。所謂“六直”,是指古鎮東邊的大直、小直、直上涇三條河道可以通達六處的意思。而“用”,則是佔代神話傳説中的一種吉祥的獨角獸,叫甪端。就是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尊雕塑上的形象。據説它具有行走速度快和懂各種浯言、信息靈通的特異功能,能夠保證風調雨順,護佑—方平安,所以取“川”與‘‘六’’在吳語中的諧音,將乏;鎮命名為“甪直”,同日寸,把用端作為古鎮的鎮標,立於此地,充分表明廠佔鎮人嚮往美好生活的良好願望。

川直古鎮隸屬於蘇州市吳中區。古鎮面積僅為1.1平方公里。古鎮北靠吳凇江,南臨澄湖,境內水域寬闊,河道縱橫,自古盛產稻、麥、淡水魚類以及席草、菱藕等水生植物,堪稱地道的“魚米之鄉”。

古鎮不僅有豐富的水鄉物產,而且與其它江南古鎮相比,它更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氣息。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王闔閭、吳王夫差都曾先後在這裏營造過離宮。鎮西南的張陵山是西漢丞相張蒼的墓葬處;唐代詩人陸龜蒙曾隱居於古鎮白蓮寺西,至今仍保留着他的衣冠冢。古鎮自元代創辦了甫裏書院以來,—直重視教育,培養的秀才文人不計其數。到近代民國初年,古鎮更是率先興辦新學,著名教育家葉聖陶以及王伯祥、沈柏寒等均在此任教,為古鎮培養出了不少人才。

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古鎮留下了徐多的歷史遺蹟和名人足跡。從古寺、古園、古街到歷史名人的古宅,整個佔鎮宛如—座琳琅滿目的歷史古物館。其中,不僅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不僅能得到文化的滋養。現在古鎮—上保存着古堡聖寺、陸龜蒙詞、叫聖陶紀念館、沈宅、蕭宅、萬盛米行、王韜紀念館等古蹟和人文景觀。尤其古堡聖寺中所保存的彩塑羅漢像是江南古鎮中一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來古鎮視察後,為古鎮題寫了“神州水鄉”幾個字。今天“神州水鄉”已作為讓鎮人的驕傲,成了甪直古鎮的代名詞。鎮於19Q4年被命名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同時被列為太湖風景名勝區十三個景區之一。下面就請各位隨我一同進入古鎮去領略“神州水鄉”的獨特風姿吧。

[保聖寺]

甪直古鎮之所以有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鎮上有一處新中國成立後進入首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聖寺古物館。至今為止,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江南古鎮,恐怕也只有甪直吧。

保聖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樑天監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和著名的“姑蘇城外寒山寺”一樣,同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歷史上,屢次興廢。宋代是其香火盛期,當時寺內殿宇達五千多間,僧眾有千人之多,寺廟範圍達半個古鎮。到民國初年,寺內建築幾乎全部倒塌,部分寺基改建成了學校。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大雄寶殿倒塌時,毀壞了殿內西壁的羅漢塑像,後經蔡元培、顧頡剛等著名學者文人的倡修,於一九三二年:在大雄寶殿的遺址上建造了古物館以保護羅漢塑像。解放後,人民政府對古寺進行了整修。現存的古寺山門是—‘九L四年時,按清乾隆年間的山門原貌重修的。山門—卜“保聖寺”三字是當代掃法家費新我先生所題寫的。

穿過題有”輔揚顯祕”的.:二山門,就可看到天王殿立於院子正中。天王殿建於明代,清末同治年間重修,但仍基本保留着明代風格,其昂嘴斗拱結構就是明代建築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其步柱的覆盆式柱礎,則是北宋遺物。據考證這座天王殿是明崇禎年間在末代殿址上重建起來的。據説,建築天王殿時未用一根鐵釘,連接處完全以榫頭相接,可見木工工藝之精巧。殿內原有四大金剛泥塑像,抗日戰爭時期均毀於日軍之手。1956年,天王殿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天王殿庭院北面,就是在大雄寶殿遺址上建立起來的古物館。院中有古寺的兩件鎮寺之寶。立於西側的是一青石經幢,它原立於天王殿前東側蟠竿夾石旁,用以驅邪降魔。經幢和夾石均為北宋遺物。其實經幢是從唐代開始出現的一種佛教石刻,一般由蓋、柱、座三部分組成。柱體上刻有佛像、佛名或經咒。現存青石經幢上的字跡已看不清楚了。在庭院東側有一隻鐵鐘,高約1.5米,直徑1米,此鍾鑄於明末清初。鐘上鑄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吉祥語。

古物館中有著名的塑壁羅漢。館前廊檐下有廠引任先生所題寫的“保聖寺古物館”匾額。古物館門楣部上的“九羅漢聖蹟”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汀所書,:據《吳郡甫裏志》記載,原大雄寶殿建於;1020xx年北宋年間,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佛像和十八尊羅漢,系唐代楊惠之所摹到之處。楊惠之是唐代吳縣人,是與唐代“畫聖”吳通廣齊名的“塑聖”。由於泥塑作品不象石刻木雕那樣容易保存,所以楊惠之的真跡作品千年不巧,實屬不易。

1920xx年,史學家顧頡剛應葉聖陶、王伯祥之邀來賓遊保聖寺,一堂保存基本完好的唐代聖手之作引起了史學家的注意。到1920xx年,顧頡剛發現羅漢部委員塑像嚴重受損兵折將,急待保護,於是四處奔走呼籲,要搶救“一千一百年前的藝術品”。後來在胡適、蔡元培先生的關心和倡導下,成立了“保存用直唐塑委員會”,集資並邀請了徐悲鴻、劉海粟、江小鸛、滑田友等著名的畫家和雕塑家來考察研究,擬訂保存方案。鑑於原大雄寶殿已倒塌,於是決定在殿址上建造一座古物館來保存這批珍貴的藝術遺存。

古物館動工於1930年秋,於1932年秋落成。古物館原為平頂的羅馬式紅磚建築,由於平頂容易積水,五十年代初發現屋頂漏水,於是對古物館進行了修整,改平頂為坡頂。改成坡頂後,雖能瀉水,但與寺廟整體建築不協調。於是1987年再次對其進行改造,將屋頂改為歇山單檐式。

進人古物館,迎面可以看到一堂座北朝南的塑壁羅漢。羅漢塑像,在許多寺廟都能見到,或為五百羅漢,或為十八羅漢,但他們幾乎都沒有任何背景襯托,而着這裏則不同。塑壁上除了九尊羅漢塑像外,有山石、雲朵和浪花,給人一種如臨海上仙山和洞天福地的感覺,九尊羅漢塑像,除兩尊像在討論佛經外,其餘均分散而坐,且形態、表情各異,給人以非常形象、逼真和自然的感覺,使整個圖案少了一點宗教氣息,添了幾分人間的親和力。

高居正中的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因十六羅漢和十八羅漢中都沒有他,所以也有人認為正中的這尊像是梁武帝蕭衍,是他被困台城時聽天由命的寫照。在達摩洞東面的是迦犀那尊者,也叫“望雁羅漢”,濃眉大眼,一看就是印度人。他的衣飾是眾羅漢塑像中華麗的。

在“望雁羅漢”下,有一對羅漢。東面的是諾矩羅尊者,慈眉善目的,像在講經説法,所以他也叫“講經羅漢”。那麼他在講經給誰聽呢?請看西面這一尊,一副認真聽講的神態,這就是“聽經羅漢”,他的名字叫阿氏多尊者。

在“講經羅漢”東面的是跋陀羅尊者。因為他面部表情奇特,所以也被叫做“尷尬羅漢”。

在達摩祖師西面的是難提密多羅尊者。瞧他那心寬體胖、一副超然物外的樣子,人稱“袒腹羅漢”。

在“袒腹羅漢”西面那尊怒目圓睜的是戍博迦尊者。從他怒不可遏的神態上,他被俗稱為“憤怒羅漢”。在他的下方是“寂寞羅漢”蘇蘋陀尊者,一副表情木然的樣子。

在整個塑壁中坐在西頭的是半托迦尊者。他表情深沉,彷彿在思考什麼問題,所以人們又稱之為“沉思羅漢”。

我們現在看到的九尊羅漢像,只是原來保聖寺大雄寶殿中供奉於東西兩側的十八羅漢的一半,而且有多處殘損。另外,關於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唐代“塑聖”楊惠之,史學界從唐末以前沒有十八羅漢,只有十六羅漢以及大雄寶殿建於北宋等方面分析也多有爭議。但不管是出自楊惠之之手,還是末人仿楊的風格塑造而成,它那高超的雕塑藝術向人們展示了我國古代藝術家的智慧和才華,極具藝術感染力和文物價值。因此新中國成立後,它被列入了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羅漢塑壁前,還有兩塊青石雕刻而成的四面石造像,是六朝時的古物。以前一般置於街心,喻佛無所不在,觀照眾生。

[葉聖陶紀念館]

現在各位來到的院子是葉聖陶紀念館。這裏初是甫裏書院的遺址。1920xx年興辦新學,把甫裏書院改成了甫裏國小,後來又改組成為“吳縣第五高等國小。

校”,簡稱“五高”。葉聖陶先生於1920xx年春,應同學吳賓若、王伯祥之邀到“五高”任教,在這裏工作生活了四年多時間。在此期間,他進行了教育改革的實驗,創作了許多文學作品,如:《寒曉的琴歌》、《低能兒》等,都是直接取材於甪直古鎮而創作的作品。因此,葉老一直深情地把甪直比作自己的第二故鄉。1988年2月葉老在北京逝世後,古鎮人民為了表現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將葉老當年執教的幾處舊址重新修繕一新,闢為葉聖陶紀念館。紀念館正門門樓上鐫刻的“葉聖陶紀念館”,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題寫的。

院子東側的這幢兩層樓建築是當時“五高”的女子部。1920xx年,葉聖陶夫人胡墨林應“五高”之聘,曾在此擔任過三年女子部教師。

院子中部是一間很像方亭的四面廳建築。這是當年“五高”的博覽室,也就是閲覽室。現在四面廳當中的桌上放着一隻花籃,花籃前安放着葉老的遺容面模,供人們瞻仰。

四面廳西側是一間鴛鴦廳。當年是“五高”外地教師的宿舍兼辦公室。靠北的一側現已恢復了當年“五高”教師辦公室的原貌。

院子北面是一字排開的七間平房,以長廊貫通,這就是紀念館的展覽廳。從東邊的序廳開始,分八個部分,以照片、實物、文獻資料等展品向人們介紹了葉聖陶先生的一生,以及在教育、文學、出版和社會活動方面的卓越成就。尤其突出介紹了葉老在古鎮的工作和生活初情況。

從紀念館北門出來,我們就來到了葉聖陶墓園。由花崗巖砌成的墓台坐西朝東。碑牆上鐫刻着趙樸初先生題寫的“葉聖陶先生墓”六個鎏金大字。墓台東面有座六角亭叫未厭亭。亭中匾上“未厭”兩字是葉老遺墨。葉老早年曾將自己的住所稱作“未厭居”。“未厭”二字就是學而不厭,不斷追求,積極進取的意思。

[陸龜蒙祠]

從保聖寺西門出來,這裏有一片空地。它的北面是創建於南北朝時期的白蓮寺遺址。在白蓮寺遺址以西,就是陸龜蒙祠,也叫甫裏先生祠。這裏原為陸龜蒙的宅園,北宋時建為甫裏先生祠。

陸龜蒙是晚唐文學家,蘇州人,別號甫裏先生。家世顯赫,祖上出過兩任宰相。陸龜蒙從小刻苦讀書,以期學成報國。然而運氣不佳,應試不第。在這種懷才不遇的情況下,來到甪直古鎮買田隱居了下來。他不顧封建世俗觀念,親自下地幹活。這在當時實屬可貴之舉。務農之餘,他也經常泛舟出遊,出入江湖之間,寫下了許多反映吳地水鄉生活的詩歌。作品有《甫裏先生集》、《笠澤叢書》等詩集傳世。他與唐代詩人皮日休為要好,世稱“皮陸”。另外,陸龜蒙對農具也很有研究,他寫的《耒耜經》是研究我國古代農具的重要資料。

陸龜蒙衣冠冢佔地約一畝。墓前立有清康熙和同治年間的石刻碑。

衣冠冢邊有一清風亭,意思是稱頌陸龜蒙“清風亮節”的高雅人品。清風亭旁有一水池,這是當年陸龜蒙養綠鴨的水池。因綠鴨善鬥,所以水池又被稱為鬥鴨池。

清風亭、鬥鴨池初建於北宋年間,明、清時曾經重修過。清同治年間重修清風亭時還在亭中掛了“清風亮節”匾,並立了陸龜蒙的塑像。文革時,再次遭到破壞。現存的清風亭、鬥鴨池均為一九八一年以後陸續修復的。其中陸龜蒙衣冠冢和鬥鴨池均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鬥鴨池東西兩旁種有三棵古銀杏樹,據説是陸龜蒙所植。它們就像三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蒼然屹立於此,見證着古鎮的滄桑變遷。

[萬盛米行]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葉聖陶先生的小説《多收了三五斗》中所寫到的萬盛米行。它的原型是萬成恆米行。這家米行是民國初年由鎮上沈、範兩家富商合夥經營的,也是角直古鎮上一家大米行。以前每到新谷上場時,這裏門口的河道就會彙集起許多賣谷買米的船,裝谷卸米的熱鬧場面可想而知。

這裏五十年代曾改為糧食收購站和糧食倉庫。現在為了適應旅遊市場的發展,開發古鎮的人文旅遊資源,將其重新修葺為“萬盛米行”,向各位遊客再現民國年間小鎮米市“前店後場”的風貌。面對河埠的三開間門面是賣米的店鋪。高高的木製櫃枱上掛着“萬商雲集’’的廣告牌。店鋪後面是一個很大的院子,地上鋪着石板,南北兩邊廊下陳列着各種種稻用的農具和加工稻米的器具。院後大廳叫“耒耜堂”,“耒耜”原指農具,也借指耕種。

[王韜紀念館]

王韜(1828—1897)是中國近代有名的改良主義先行者。他出身於甪直古鎮上的一個書香門第,十七歲就中了秀才。1849年,他接替父親進了美國教會辦的。

上海墨海書館,從事文字潤色工作。—一千就是十三年。正當他乏味於平庸無聊的書館生活時,爆發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他認為這是他出世報國的機會,於是積極上書“平賊”和“御戎”的方略,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賞識和起用,但終究未能如願。後來他因化名上書太平天國蘇福省一事被李鴻章以“通賊”罪名加以通緝。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逃到了香港。在香港他主要從事翻譯和辦報活動。後來又到美國實地考察了兩年多時間,清楚地看到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深深感到中國要強大,必須實行改革。1874年,他創辦了我國新聞史上家以政論為主的報刊《循環日報》,並親自擔任主筆。這期間他還寫了許多主張變法維新的論文,在國內外影響很大。王韜的變法主張比康、樑要早二十年,因此,可以説他是近代史上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王韜晚年生活在上海,曾擔任過《申報》的編輯主任,而且還在上海結識了孫中山先生。在上海生活期間,他曾多次返回古鎮。我們從他晚年的作品《淞隱漫錄》、《淞濱瑣話》等都可以感受到他對故鄉那份濃濃的眷戀之情。

現在闢為王韜紀念館的這座清式建築是王韜去上海墨海書館做事之前的舊宅。佔地約800平方米。其中主廳蘅花館是一間面闊三間的鴛鴦廳。所謂蘅花館就是杜衡花。古代常被用來比喻君子和賢達的清高。這裏題作館名是要表示主人的高雅志趣。蘅花館正中有高大的木刻屏風,上面刻有王韜的主要生平事蹟。屏風前有王韜半身銅像。

蘅花館後有一小巧雅緻的後花園,點綴有池水、假山,種有桃、柳、青楓、石榴等植物,給飽經歷史滄桑的古宅平添了幾分綠意和生氣。

[吳東水鄉婦女服飾展(沈宅)]

古鎮上塘街上有一座石庫門宅院,門前有一座青磚裝飾的照壁,上面鐫刻着“漪韻”二字,點出了水鄉枕河人家的清雅風範。這裏原來是民國時古鎮名人沈柏寒先生的故居,俗稱“沈宅”。

沈宅建於清末同治年間,佔地約2500平方米,共分五進。建築結構精巧,雕樑也極為精細,具有清代建築的特點。尤其三開間主廳樂善堂是其精華所在,高大寬敞,樑柱憑欄間遍飾雕刻,而且前後重軒,冬暖夏涼,稱之為古鎮上豪華的古建築也一點不過分。

沈家在古鎮上是以興辦教育起家的。其祖父沈寬夫於清光緒年間在鎮上重建過甫裏書院,而沈柏寒本人年輕時曾留學日本,專攻教育學。回到家鄉後,把甫裏書院改為甫裏國小,成為古鎮上創辦新學的人。他還曾經為保護保聖寺唐塑捐過善款,受到古鎮人的尊敬。

沈宅第二進現闢為“吳東水鄉婦女服飾展”展廳。吳地水鄉婦女的服飾以手工土布為材料;憑其特獨的裁剪樣式和素樸的顏色搭配,顯得樸素而娟秀,鄉野而淡雅,在江南水鄉獨樹一幟。連穿戴這種服飾的水鄉農家婦女也被戲稱“水鄉少數民族”。

這裏展出的服飾,有形狀和系法獨特的包頭巾,有大襟、紐襻、緊袖並且三色拼接的上衣,還有自腰齊膝的短作裙,以及展示水鄉婦女靈巧手工的繡花百衲鞋。這些設計獨特的服飾,既方便婦女的生產勞動,又能體現出一種水鄉婦女健康的美,堪稱獨特的實用藝術品。儘管隨着時代的變遷,水鄉的經濟文化也在不斷地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也隨着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而逐步發生着變化,水鄉婦女的傳統服飾正逐步從日常生活中淡出,但不管怎樣,它作為吳地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對研究吳文化有着極為重要的價值。

[蕭宅]

古鎮上除了剛才看過的沈宅外,其實還有一處富家宅院,這就是位於中市街的蕭宅。蕭宅雖沒有沈宅那麼華麗,卻也有幾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幽深感覺。

建於清光緒年間的蕭宅,佔地1000多平方米,有五進之深,是古鎮上現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原為鎮上姓楊的武舉人所建,後來賣給了蕭冰黎,故稱為“蕭宅”。蕭冰黎是鎮上“五高”的教師,還曾與沈柏寒等人一起創辦電燈廠,曾任鄉議會副會長,為古鎮的地方公益事業作出過諸多貢獻。其孫女蕭芳芳是香港電影演員。現在蕭氏老宅中設有“蕭芳芳演藝館”,介紹她的從藝經歷以及藝術成就和社會活動等。

蕭宅自門樓起,茶廳、樓廳、廂樓和飯廳都整齊地按規制建在同一中軸線上。樓廳雖為主廳,但卻不算的建築。蕭宅的建築特點之一是從門樓起,一進比一進高,寓意“步步高昇”之意。在茶廳和樓廳前還各有一座磚雕門樓,上面分別刻有“積善餘慶”和“燕翼治謀”的門額,都是由清末名士尤先甲題寫的。“積善餘慶”的意思是積德行善方保五福齊全;“燕翼治謀”則是説要善於為子孫後代謀劃人生。

蕭宅中原來也有不少雕飾,可惜在文革中遭到了嚴破壞,現已很難欣賞到其精巧的工藝了。

[古鎮水鄉風光]

用直古鎮地處江南水鄉地帶,自古有“五湖之汀”之稱,“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景觀自然是隨處可見。尤其是作為水景觀主體的河道,曲折蜿蜒,宛如血脈一樣,流到古鎮的每個角落,給古鎮注入了幾多的活力和阜無限的生機。河道兩側石駁岸上至今還留有許多雕刻精美的船纜石,也叫系船石。它們不僅具有繫纜拴船的實用功能,而且本身也都是一塊塊內涵豐富的石雕藝術品。那栩栩如生的如意、壽桃、蝙蝠等精美圖案至念仍淡淡地透着古鎮昔日的繁華。

與血脈般蜿蜒於古鎮各處的河道水巷緊緊依偎的是一條條古老的石板街以及街道兩邊依街傍水的水鄉民居。古鎮人大多臨水或面水而居,家與河之間也就只是幾步石階的距離。古鎮人從日常的淘米洗菜、漿洗衣物到以舟代步,無一離得開水,似乎一天不下幾次河埠頭去洗洗刷刷,心裏就總覺得空落落的。在這裏,家與河的共存,人與水的親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如果説石板街是古鎮的“骨架”的話,那麼,一座座跨河連街的石橋,便可以説是古鎮的“關節”了。它們不僅溝通了古鎮的陸路交通,而且那多姿的造型、畫龍點睛的橋聯還為古鎮的水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古鎮上現存各種形狀的小橋四十座,均為自宋到清乾隆年間所建的古橋。宋、元古橋一般採用質地鬆軟的武糠石建造,而明代則採用青石造橋,至於用質地堅硬的花崗巖造橋則是叢明末清初才開始的。造橋石材的這種變化,客觀上反映出古代水鄉造橋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古鎮上還有多處“雙橋”,即建在河道交匯處,呈“L”形連在一起的兩座橋。因其形似古代的鑰匙,因此也稱鑰匙橋。許多遊客一講“雙橋”,就會想到周莊,以為只有周莊才有雙橋,其實不然。雙橋在江南許多水鄉古鎮上都能看到,甪直古鎮上就有五處之多,尤其以古鎮中心的三元橋和萬安橋為代表。雙橋又稱‘‘三步二橋”,即三步跨兩橋的意思。

古鎮導遊詞 篇10

人民公社是中國現代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1958年,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在此形勢下,當時楓圍鄉(今楓涇鎮外圍農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舊改名為楓圍人民公社。期間改為革命委員會。一直到1984年,根據上級精神,楓圍人民公社才恢復為楓圍鄉人民政府。前後26年時間,四分之一個世紀,這裏一直是當時人民公社的辦公地點。那紅彤彤的宣傳標語、極左的大批判專欄、讓當時人崇拜的會議室、時髦的陳列品,……無不記載着那一段“轟轟烈烈”的辛酸歷史。

民 間 剪 紙

這個展館裏的展品全是由姚劍明先生個人所創作的,他1947年出生於楓涇鎮,1963年在建楓中學畢業後到新疆阿克蘇建設兵團,在那長期從事宣傳工作,由於工作需要開始嘗試剪紙藝術,那裏的條件非常艱苦,平時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無事時,他就一心撲在剪紙研究上,在那裏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紙藝術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領袖像通過粗細線條,體現形象,獨具一格,深受領導和羣眾的好評,之後他便喜愛上了剪紙藝術,並先後創作100多幅剪紙作品,如《十美國》、《鍾魁》、《十二金釵》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構思很巧妙,圖案很細膩,他的作品和事蹟也先後被媒體報道。三百 園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園了,它是一座三進三落的大宅院,佔地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謝家是書香門第,四代為官,謝墉、謝恭銘父子倆在清乾隆年間都做過大官,謝墉在當年位列內閣中書、吏部左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組織部副部長,這房子就是謝家以前在我們楓涇的舊宅。有人要問:為什麼叫三百園?這是謝家根據孔子所説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而來的,這表明謝家要做知書達理之家,品行純正之人。現在我們對三百園賦予了新的含義,在裏面陳列了百燈、百籃、百行,通過這三百,向大家展示楓涇的風情和歷史文化。

古鎮導遊詞 篇11

安昌可以説是紹興最原汁原味的古鎮了,沿河的三裏街市還保留着質樸的生活氣息,臘腸和醬油是這裏的一大特色。這裏幾乎沒有旅遊團,更多的是悠閒生活的當地人,很多人説,這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鎮依河而建,北岸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眾多石橋連接兩岸的往來。古鎮聯票裏的收費景點基本分佈在河流兩岸,在古鎮入口的售票可以領到印刷精美的導遊圖。

從景區入口往裏走,北岸依次是文史館(城隍殿)、穗康錢莊、石雕館、紹興師爺博物館。其中,紹興師爺博物館是最值得一看的,紹興最著名的特產除了黃酒,就是師爺了,博物館裏展有師爺的歷史、分類,以及生活用物和日記等等,讓人對這個行業有比較全面的瞭解。石雕館是一個三進的老台門,收集了大量的紹興石雕石碑,頗有趣味。沿着河的南岸,可以在中國銀行舊址看國有銀行的氣派,規模宏大的安康寺,而安昌民俗風情館裏大量的圖片和生活用品,可以一窺安昌的生活風俗。

如果只是在古鎮街上走走,感受安昌的風土人情,是不需要買門票的。走在河邊的廊棚下,有許多當地人擺的小攤。不同於其它商業化古鎮清一色的義烏小商品,安昌人出售的小玩意更接地氣,從氈帽到鞋刷、鈕釦,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還有些扯白糖、箍桶、做布鞋的老手藝人,一輩子堅守着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手藝。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臘腸和醬油遠近聞名,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播出後更是火遍全國。掛在河岸邊竹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臘腸也是古鎮一道特有的風景,古鎮上的“仁昌醬園”不僅是一景,也是安昌臘腸好吃的祕訣之一,來到這裏的人總要順手買些回去。

在安昌古鎮坐最實惠的烏篷船體驗水鄉生活,也是許多人選擇安昌的理由。這裏的烏篷船比紹興其它地方便宜很多,推薦體驗一下。

安昌古鎮最好玩的時候是每天元旦3天的臘月風情節,此時雖然天氣寒冷,但別有風味。除了鄉土氣息濃厚的社戲、民間宣卷演唱,還常常能遇到熱鬧的水上婚禮船隊。

來這裏遊玩的人一般會在遊玩後會回到紹興市區,不太會在古鎮過夜,但你一定不能錯過古鎮上烏氈帽飯店的黴乾菜燒肉、筍乾,或者在三張桌子的寶麟酒家要一份自制臘腸,來一壺自釀的花雕,非常享受。

古鎮導遊詞 篇12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的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這是貴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鎮之一,遊客來到這裏,立即就會感悟到悠悠古韻。

青巖古鎮歷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設青巖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為了控制西南邊陲,於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貴州衞指揮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驛道,因青巖位於廣西入貴陽門户的貴(陽)番(定番,今惠水縣)主驛道之中段,在驛道上設傳遞公文日"鋪"和傳遞軍情的"塘"。駐軍於雙獅峯下驛道旁建屯,史稱"青巖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尢大軍遠征滇黔,大批軍隊進入黔中腹地後駐下屯田?quot;屯"逐漸發展成軍民同駐的村寨,"青巖屯"演變為"青巖堡"。天啟四年至七年(公元1624-1620_年)時領青巖土守備,領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貴在離青巖堡約1公里的"四隻把"坡(地名)建土城,時人稱為"王城"音譯漢語為"兵城"或"營盤"之意,這是今青巖城的雛形。土城居高踞險,原青巖堡內寨民為避兵禍,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漸具規模,成了南下定番(今惠水),此上貴陽,西入平壩(縣),東走龍裏(縣)的十字交通要寨。經數百年曆史滄桑,多次整修擴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牆、石砌街巷。於今青巖城成了一卒座明清風格的文化古鎮。

作為貴州省歷史文化古鎮,青巖的文物點多達百處,其中23處已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在那亙古不變的獅子山下,古鎮勝蹟隨處可見。交錯密佈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這些古建築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雲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寺廟、樓閣無不畫棟雕樑、飛角重檐相間,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

青巖鎮的鎮容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台和木櫃台,總給人以悠悠古韻。新建的古鎮商業街更使古鎮遺風韻味得以弘揚。

古鎮導遊詞 篇13

下一站來到的是大碑紙坊。平樂鎮自宋代起就有了造紙作坊,至明清時期十分興盛,現存的遺址有七十四處,在全國現存的古造紙遺址中十分罕見,極具保護價值。我們這裏出產的紙叫草紙,工藝流程為:1、浸料:選用將生枝葉的竹子,每節截斷成五七尺長,放進料池,注水其中漂浸,浸至20天以上。2、槌洗:洗去粗殼與青皮。其中竹穰形同苧麻樣,用上好石灰汁塗漿,入篁桶下煮。3、煮竹:將槌洗後的竹料放入篁桶,蒸煮8天,冷卻1天后,取出竹麻,放入清水漂塘之內洗淨。4、舂料:將竹麻用柴灰漿過,放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鋪稻草灰寸許。桶內水滾沸,即取出別桶之中,仍用灰汁淋下,若水冷,燒開再淋。十餘天后,竹料自然臭爛。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倒入槽內。5、抄紙:兩手持簾入水,蕩起竹麻入於簾內,落紙於板上,厚薄由人手法,輕蕩則薄,重蕩則厚。6、榨牀:將毛坯紙疊積板壓,使水汽淨盡流乾。7、焙紙:先用土磚砌成夾火巷,用磚蓋在火巷表面,數塊之間即空一磚。火氣從磚隙透出,外磚盡熱,將濕紙用細銅鑷逐張揭起焙乾後,揭起成軼。看完這麼多工序,您是否想拿起工具,體驗一番古法造紙之樂。

看完造紙,我們就可以來看鬆墨堂了,這裏展示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我國古代應用最早的印刷術是雕版印刷,大約在晉代就出現了。其原理是:將需要印刷的文字或圖像,書寫(畫)於薄紙上,再反貼於木板表面,由刻板工匠雕成反體凸字,即成印版。印刷時先在印版表面刷墨,再將紙張覆於印版,用乾淨刷子均勻刷過,揭起紙張後,印版上的圖文就清晰地轉印到紙張上,從而完成一次印刷。您也可以在這裏體驗一下,古人印刷,原來如此簡單有趣。

古鎮導遊詞 篇14

紹興往西十幾公里,便是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紹興縣安昌鎮,安昌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石板鋪砌的三里老街,店鋪林立,兩廊相連,行着成羣的"氈帽"飄揚着社戲的曲調,座座造型各異的石橋下穿梭着烏蓬船,那水是碧綠深邃,微波不興,彷彿陳年的老酒,盪漾着往事,瀰漫着鄉緒……

安昌古鎮景區包括三里老街、城隍殿、師爺館、安昌民俗風情館、義和當台門等。 古鎮保存有數里長的依河古街市、古色的店鋪、凝重的台門,別具特色的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 古老的石橋小巧精緻,拱、樑、亭各式,千姿百態,古樸典雅,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

紹興幾千年的民俗風情在這裏展現得淋漓盡致;熱鬧的水鄉社戲,喜慶的船上迎親,傳統的手工釀酒、醬油製作,穿梭的烏篷小船……臘月里人們忙着祝福,搡年糕、裹粽子、串臘腸、扯白糖等,構成了喜慶、祥和、古老、淳樸的水鄉古鎮風情。

古鎮導遊詞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上海楓涇古鎮!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於上海市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如今,它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户"。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古鎮周圍水網遍佈,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樑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20xx年曆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築物,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古鎮周圍水網遍佈,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樑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20xx年曆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築物,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區保存的古建築物),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

上海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於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如今,它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户”。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徵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總的説來就是温和濕潤,四季分明。

楓涇鎮政府對面西柵河沿河,有一片長達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古戲台往西,位於和平街92號的大清郵局舊址,灰牆黑瓦,結構堅實,兩邊的門框都是石頭柱子,高高的門洞上方“郵電局”幾個大字赫然在目,這是上海地區現存不多的一處大清郵局舊址。由於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楓涇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齊全的古鎮。早在南朝梁天監元年(520xx年),楓涇南柵已建有道院,明清時,佛教盛行,街、巷、裏、坊遍置寺廟,全鎮共有3處寺院廟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開始傳入楓化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覺禪寺、施王廟、鬱家祠堂等人文景觀,可以尋覓到楓涇鎮古代南北分治,半屬吳地半屬越境的歷史陳跡。

北大街是商業古街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過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兩邊都是兩層樓房,身處其中,抬頭望天,只能看見窄窄的一線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樓房臨街的一邊清一色都呈平面結構,看不出每一棟建築的特色和規模,而從後門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疊瓦,或騎樓高聳,或勾欄亭閣,或底層的近水樓台,層層石級通向河埠,或倚朱閣、小軒窗,組成一道多姿的水鄉民居風光,間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遊船穿行其中,人景輝映,夕陽夕照,真是中國的水鄉,東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鋪作坊集中,手工業歷來發達。早在宋代就有鐵、木、竹、農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製作。紡織技術傳入,紡紗織布盛行,明清時,楓涇地處全國棉紡織業生產貿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萬計”。到了現代,古作坊多已破敗,保存最完整的就數375號的石泰山製藥房(藥鋪)。為了展示古代手工業生產狀況,現將當年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規劃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產器械,培訓有關人員,屆時向遊人展示古代織布、打鐵、製藥和製造竹木器具等手工業生產技藝。遊人也可以親手操作,親身體驗。在這些作坊裏,你可以挑選購買到原汁原味、土氣十足的手工藝品。當然也可以嘗試自己製作小竹筒、小鐵鏟、小鋤子、布鞋子、土布頭巾......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後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古鎮導遊詞 篇16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各位前來青巖的朋友,下面就由小*我,帶領大家移步青巖感受青巖古鎮這座明代古城的滄桑與,領悟現代文明與古代文化的衝擊。

青巖古鎮鼠州省四大古鎮之一,其餘三個古鎮是鎮遠古鎮、丙安古鎮和隆裏古鎮。青巖古鎮建於明洪武十一年,也就詩元1378年,距今已經有635年的歷史,它建於貴州建省之前,見證了整個貴州的風雨滄桑。

作為貴州省歷史文化古鎮,青巖的文物點多達百處,其中23處已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漫步青巖,古色古香的古鎮勝蹟隨處可見。交錯密佈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這些古建築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雲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趙理倫百歲坊”是清朝光緒年間所建,造型獨特,工藝精巧。最為有趣的是兩側石柱上的“下山獅”,最具匠心。中國絕大多數的獅子造型都是站着或者蹲着,這種下山獅的設計打破傳統理念,充分體現當時的建造者們對於建造這座牌坊的重視和匠師的高超技藝。我國著名的建築大師劉海粟先生稱讚這種工藝“實屬罕見”。百歲坊的對面是定廣門,它是青巖古鎮的南大門,建於明天啟年間,距今也已三百多年的歷史。城牆依山勢而建,蜿蜒曲折20xx餘米,極富南方山寨城堡特色。城牆高4.5米,厚3.5米,城門洞上方鑲嵌趙西林題的“定廣門”三字匾額。定廣門上敵樓為三開間重檐歇山頂木結構城門樓,疊樑屋架。站在城樓上,目之所及炊煙裊裊,草木葱榮,一派和諧安寧的景象反襯着當年的硝煙瀰漫、戰鼓喧天。

古鎮上最有名的人物當數雲貴第一狀元趙以炯。現存的趙以炯故居始建於清代中晚期,為穿鬥式懸山頂木結構二進四合大院,坐南向北,有朝門、兩廂、正房、後房及全井、花園等。佔地面積828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朝門是雙開垂花門,高4米,寬2.1米。懸木製匾額上書“文魁”二字。北側院牆內壁上繪製有百壽圖,用各種顏色書寫各種字體“壽”字100個,現存的有30多個。現在的趙以炯故居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青巖的魅力還在於在它小小的鎮子裏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並存。行走在青巖古鎮您能領略不同的文化帶給青巖的不同魅力。

遊覽了這麼久,想必各位已經飢腸轆轆。青巖的美食一定會滿足您的胃,也會滿足您的心。青巖的滷豬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一定會讓您大快朵頤,酣暢淋漓;香甜酥脆、美味可口的百年老字號黃家玫瑰糖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濃稠掛碗、酸甜適中、回味悠長的青巖雙花醋開了您的胃,醉了您的心。

感謝各位遊客,希望青巖之旅帶給大家的是歡樂、是美的感受,青巖古鎮歡迎您的再次到來!青巖與我在這裏等着大家再次重聚!

古鎮導遊詞 篇17

尊敬的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麗江古城遊玩,我是這次雲南之行的導遊古潤璐,很高興認識大家。

麗江古城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麗江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這裏歷史文化氣息濃厚,像納西古樂,白沙壁畫,東巴文字,白沙細樂,都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它還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非常特別。這裏的少數民族,有白族,彝族,藏族,傈僳族,普米族等等,説到這我想問一下大家,這裏居住最多,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什麼族呢?呵呵,是的,是納西族。納西族的建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們會在今後的行程中帶大家去參觀納西族人民居住的房子,瞭解他們的生活。

説了這麼多,有的朋友問這裏有沒有好吃的,特色的美食呢,那太多了,比較有名的過橋米線,粑粑,烤肉,東巴烤魚,不光有吃的還有喝的,青稞酒,男女皆宜,純糧食釀造的,別有風味。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經流口水了啊,短暫的介紹後,大家已經對麗江古城有了初步的瞭解,想要更加細緻深入的瞭解麗江的風土人情,感受異域的人文風情,開始我們精彩的古城之旅吧。

古鎮導遊詞 篇18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位於安徽省城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旅遊黃金線上,距合肥35公里,因環鎮而抱的豐樂河、杭埠河與流貫鎮內的小南河合而為一而得名。鎮內五里長街,古建築飛檐翹壁,雕樑畫棟,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見證着三河所經歷的風雨歲月;鎮外,河湖環繞,稻花飄香,碧波萬里,風光瀲灩,一派“‘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麗風光,形成了“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鄉古鎮,史稱“鵲渚”,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鎮,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鄉古鎮為特色。源於水,靈於水,活於水,盛於水,水是三河的靈魂。2900米小南河穿鎮而過,潺潺流淌,清澈見底,河上古橋橫跨,水中游船盪漾,河邊垂柳拂水,岸上卻是古老的徽派建築羣和百鋪相連的古大街,前門店鋪,後門碼頭,依河傍水,河街相連,再現了一幅現代的“清明上河圖”。

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為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自古就有的古河,從古代流淌到今天;古河上有石橋,連接着記憶與夢想;走進古圩,則讓我們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風光;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着歷史街區德肌理;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形成少見的晚清建築羣;古茶樓依堤傍水,薈萃了三河飲食文化的精華;曾經十分紅火的古廟台,繚繞着昔日的滄桑雲煙;太平軍遺下的兩段城牆,則給我們留下了古戰場的戰火痕跡。總之,三河八古,佐證和詮釋着三河的古老,給今天的遊客增添了訪古探幽的雅興和情趣。

古鎮導遊詞 篇19

西塘,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積澱,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處處綠波盪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築羣落,廊棚和古弄堪稱“雙絕”。

西塘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唐、宋時期就已形成村鎮,到了元、明朝時,西塘憑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經濟基礎和水道之便,發展成一座繁華、富庶的大集鎮,窯業、米市、食品、製陶業等行業日益興旺。

古鎮現存的許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鎮先人當時致富後的結晶。由於當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為主,外來騷擾較少,故能使西塘較完美地將古鎮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遺產能延續下去。

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遊,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

古鎮導遊詞 篇20

逢年過節的時候,鎮上的居民請戲班在戲樓唱戲,其中藴涵着“萬人共樂”的思想。具有傳統民俗風情的雅安上裏古鎮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年豬節旅遊主題活動正式開幕,傳統的農家過新年、殺年豬、看大戲的喜慶場面。

年豬節

薄霧籠罩中的上裏古鎮就打破了往日的寧靜,家家户户都起了個大早,在自家的樓閣上掛中國結、紅燈籠並貼上對聯。在修整一新的古戲台邊,幾個唱大戲的人已穿好了戲服,正在緊張地化粧。10點半在這裏舉行的年豬節。

年豬祭天重現120xx年前儀式

在雅安市代市長徐孟加宣佈年豬節活動開幕後,整個小鎮頓時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鑼鼓敲起來了,秧歌跳起來了,迎親的轎子也抬起來了。

這時,最令人注目的是,幾個穿着舊式服裝的小夥子抬着一頭神情安然的大肥豬,邁着有節奏的步伐走到戲台下面。隨後,他們將繫着紅布的大肥豬放到了一個香爐前面。原來,這裏馬上要舉辦一個傳統的年豬祭天儀式。

隨着祭祀師手中的香火一比畫,周圍一下安靜下來。“祈禱明年風調雨順,祝福上裏五穀豐登……”只見祭祀師口中唸唸有詞,120xx年前上裏古鎮祭祀上蒼的場面再當今人們面前。

年豬飯

祭天儀式結束後,鑼鼓聲再次敲響,幾個小夥子又抬起大肥豬開始巡街……11點過,在古戲台所在的院壩中傳來了人們的歡呼聲。原來,這次年豬節的一出大戲———殺年豬開始了。

只見一頭碩大的白豬被幾個大漢從一户農家的豬圈裏拉了出來。隨即,四名大漢上前手按豬腳,膝蓋頂住豬背。

一名殺豬匠提起一把長約五十釐米的尖刀,對準豬的喉嚨就是一刀,手起刀落間,這頭剛開始還哼哼直叫的大肥豬逐漸沒了聲音。殺豬匠完成了口吹豬皮、鐵皮刮毛、金鈎倒掛、長刀破膛等工序。最後,肥豬被分成幾塊掛在了豬肉架子上,主人當場叫賣起來,“這些豬都是綠色生態豬……”不到兩個小時,這些豬肉就被搶購一空。

中午時分,上裏古鎮各户人家的堂屋裏都已擺好了酒席,當地純樸、善良的老百姓和上千名來自城裏的遊客像一家人一樣,端起了大碗的白酒,吃起了大塊的豬肉,大家在一起共享豐盛的年豬飯。

當今這個時候,在充滿臘梅芬芳的鄉村曬穀壩上,一起跳起歡快的農家舞,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標籤: 導遊詞 古鎮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e73l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