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天安門的導遊詞(精選8篇)

天安門的導遊詞(精選8篇)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1

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徵,它位於天安門廣場北端,始建於500多年前的明代,當時它並不叫天安門,而叫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當年規模也很小,明末毀於戰火。清順治年間,即公元1651年重建後,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且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 國”之意。

天安門的導遊詞(精選8篇)

在明清天安門是舉行“金鳳頒詔 ”的地方。所謂金鳳頒詔,即是皇帝下聖旨後,由專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把聖旨放在一隻木製“金鳳”的口中,然後從城樓正中垛口用黃絲帶將“金鳳”放下,城樓下 有人以用雲朵裝飾的漆盤接旨,送到禮部抄寫後告示天下。

也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 點,偉大領袖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那是全中國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隨着國歌的奏響,隨着五星紅旗的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

天安門城樓高33.7米,建築等級很高,這從城樓的殿頂形式、彩繪等處都表現出來,處處顯示着當年皇家的威嚴,城樓開五個門洞,正中門洞上懸掛着毛主席的巨幅油畫像。在天安門城樓前對着五個門洞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叫做金水橋。正中最寬廣的一座名為御路橋,供皇帝出入專用;其東西兩側的兩座橋為皇族橋,就是專供皇親國戚們通行的橋;再兩側的石橋為品級橋,凡三品以上大臣才可通過。小官、雜役怎麼辦?對不起,那年代官大一級壓死人,官小一級跑斷腿,小官小吏只能跑跑腿,從當年東側太廟及西側社稷壇旁的兩座小石橋通過金水河再到大內。 除金水橋 外,天安門前陳設二對石獅,它們像衞士一樣威嚴守衞着天安門,除此以外還有一對象石柱一樣的陳設物,大家知道它們叫什麼名,是做什麼用的嗎?對了,它們 的名叫華表。現在我們從地下通道過馬路,過一會兒我給大家講一講華表的歷史

(在華表旁)

各位 請看,這就是華表。最早的華表出現在堯舜時期,是木製的,當時稱其為“誹謗木”。哎!各位別誤會,當時的“誹謗”不是誣陷別人的意思,而是“納諫”的意思,即為了徵求民眾的意見而設於路邊的木樁,人們可以在木樁中寫下自己對當權者的意見及建議,以示“參政”。華表在當時又被稱“表木”,即我們今天的路標,用以給人們提示方向。到了秦漢,“誹謗木”還在,但再沒有人敢“誹謗”當權者了,它的質地從木製變成石制,位置也從路旁搬到了帝王宮殿的門口。後來,“誹謗木”便成了當時帝王們顯示權利的特殊陳設品,用以標榜自己有堯舜之賢、廣納民意。又將“誹謗木”更名為華表,並用雲龍紋裝飾柱身,上插雲板,用以“華”飾宮殿之外“表”。在華表的頂端,坐着一個象龍一樣的小動物,名叫“吼”,生來就喜歡登高望遠,據説這小動物很靈異,能提醒帝王們勤政。大家也許要問,吼是怎麼提醒帝王們勤政的呢?先別急!請大家記住天安門前這兩隻“吼”面朝的方向,我們馬上去尋找答案。

(在天安門內東側的一隻華 表旁)

好啦!各位,這便是答案了。請看,在天安門後也有兩隻華表,可華表上的“吼”可不再往南(外)看,而是往北(裏)看了,對吧?為什麼呢?因為這裏的吼名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迷於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要走出深宮,去體查民情,希“望”國“君”走“出”去、看一看。天安門前的那一對吼叫“盼君歸”意思是指提醒皇帝不要在外面留戀青山秀水,不思國事,“盼”望國“君”早日“歸”政。現在大家知道吼是怎麼提醒皇帝門勤政的了吧?但這只不過是人民美好的願望,真的皇帝是怎麼生活的呢?那就讓我們去皇帝的家——紫禁城去串個門兒吧!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_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_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我們今天在_場遊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大家向我這裏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_場的主要景觀。(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遊客目光集中於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_的滄桑歷史。除了_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_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後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築就是"毛主席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願望。_場東側的建築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裏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着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築,就是非常的"人民大會堂"。關於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大家現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儘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杆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裏集合,我在這裏等大家.。

下面我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_樓。_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_含"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_樓,建築在巨大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台上,造型莊重渾厚,宏偉典雅,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樓通高34.7米。城台上的大殿寬九楹(62.77米),進深五楹(27.25米),象徵封建帝王的"九五"。大殿為重檐歇山式,朱牆黃琉璃瓦頂。南面設有菱花隔扇門、窗36扇,殿內外立有直徑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樑枋等處、均繪滿了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極為雄偉壯觀。

1988年的元旦,_樓正式對外向遊客開放。在_大的暗紅城牆中闢有五個券洞門,明清時代,這裏的門、橋行走規制森嚴,中門為皇帝進出專用。皇帝每年冬至往天壇祭天,夏至去地壇祭地,孟春赴先農壇耕籍田,都要出入_那麼,在當時,是不是隻有皇帝一人才能進出中門呢?這位朋友答的對,不是。大家知道還有什麼人可以走這裏嗎?(稍做停頓)讓我來告訴大家。此外,皇帝的父母可從中門入宮;皇帝大婚,皇后可從中門進入一次;新科狀元等"金殿傳臚"後,可從中門出宮一回。除此之外,嚴禁任何人進出,否則是要治重罪的。中門左右的兩座旁門,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文武百官通行。過去_座只進喜,不出喪的吉祥之門好好_設計者是蒯(kuǎi)祥。蒯祥是江蘇吳縣人,明初洪武年間生於木匠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望的木工師傅,能主建大型工程。蒯祥受父親影響,從國小藝,勤奮好學,聰慧過人,三十來歲時,已成為才華出眾的木工匠師了。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經"靖難之役"取得帝位後,決定從南京遷都北京。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明成祖朱棣調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前來北京營建工程巨大、難度極高的_初名承天門)等宏偉建築。蒯祥以高超的設計方案和精湛的建築技藝,被推選為皇宮工程的建築設計師。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蒯魯班"。蒯祥曾擔任建築皇家宮殿的官吏,直至工部左侍郎等官職,為中國的民族建築藝術創下了光輝的業績。

_明清兩朝歷代帝王"金鳳頒詔"的重地,凡遇國家慶典、新帝即位、皇帝結婚、冊立皇后,都需要在此舉行"頒詔"儀式。屆時於城樓大殿前正中設立宣詔台。由禮部尚書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詔書,蓋上御寶,把詔書敬放在雲盤內,捧出太和門,置於抬着的龍亭內,再出午門,登上_樓。然後將詔書恭放於宣詔台上,由宣詔官進行宣讀。文武百官按等級依次排列於金水橋南,面北而跪恭聽。宣詔完畢,就把皇帝詔書銜放在一隻木雕金鳳的嘴裏,再用黃絨繩從上系下,禮部官員託着朵雲盤在下跪接,接着用龍亭將詔書抬到禮部,經黃紙謄寫,分送各地,佈告天下。這種頒發封建帝王聖旨禮儀的全過程,就叫做"金鳳頒詔"。

我國古代有"人生四喜"的説法,也就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問大家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哪位朋友知道,金榜題名的金榜張貼在什麼地方?(稍停,待遊客猜測)到底在哪裏呢?請聽我下文分解。明清時代盛行科舉制度,每逢殿試後的第三天,新考中的進士們恭立於_水橋南,等候傳呼他們進太和殿朝拜皇帝的禮儀,名叫"金殿傳臚"。當在太和殿傳臚唱名後,禮部官員捧着皇帝欽定的"黃榜",帶領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們出午門,再將黃榜放在龍亭內,在鼓樂儀仗的簇擁下抬出_將黃榜張貼於"龍門",也就是當時的長安左門外的"龍棚"裏,公佈天下,這裏就是張貼金榜的地方,長安左門的位置大致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前東南側。_經滄桑,在新中國成立後,更煥發出了耀人的光彩。1949年的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_樓上向全世界宣佈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_再是至高無上的封建皇權的象徵,而成為了一個新生的人民民主國家的標誌,在國徽圖案的中央,我們可以看到這座莊嚴雄偉的建築。建國以後,這裏成為國家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場所,特別是每逢國慶,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要登上_樓主持慶典並和各界羣眾聯歡。

_的金水河又稱御河、外金水河。河上橫跨七座石橋,中橋正對_中門,叫御路橋,最寬大,雕龍修飾,供帝、後專用。兩旁橋名"王公橋",為宗室王公行走。外側的兩橋稱"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通行。以上五橋均為三孔。位於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今中山公園)門前的單孔石橋,叫"公生橋",為四品以下官員過往。那時門、橋行走等級森嚴,不得有絲毫觸犯。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3

天安門城樓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北端,是北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域的分界點,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城樓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同時具有重大的的政治意義。 天安門城樓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裏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天安門城樓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硃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台,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之尊”。

天安門城樓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樑枋上雕繪着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朋友:

我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門廣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我們今天在天安門廣場遊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好好好,大家向我這裏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的主要景觀。(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遊客目光集中於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天安門的的滄桑歷史。除了天安門城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後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築就是""毛主席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願望。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建築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裏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着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築,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會堂""。關於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好,大家現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儘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杆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裏集合,我在這裏等大家。

好了,下面我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原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門,含""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安門城樓,建築在巨大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台上,造型莊重渾厚,宏偉典雅,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樓通高34.7米。城台上的大殿寬九楹(62.77米),進深五楹(27.25米),象徵封建帝王的""九五""至尊。大殿為重檐歇山式,朱牆黃琉璃瓦頂。南面設有菱花隔扇門、窗36扇,殿內外立有直徑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樑枋等處、均繪滿了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極為雄偉壯觀。

1988年的元旦,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向遊客開放。在天安門高大的暗紅城牆中闢有五個券洞門,明清時代,這裏的門、橋行走規制森嚴,中門為皇帝進出專用。皇帝每年冬至往天壇祭天,夏至去地壇祭地,孟春赴先農壇耕籍田,都要出入天安門。那麼,在當時,是不是隻有皇帝一人才能進出中門呢?這位朋友答的對,不是。大家知道還有什麼人可以走這裏嗎?(稍做停頓)讓我來告訴大家。此外,皇帝的父母可從中門入宮;皇帝大婚,皇后可從中門進入一次;新科狀元等""金殿傳臚""後,可從中門出宮一回。除此之外,嚴禁任何人進出,否則是要治重罪的。中門左右的兩座旁門,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文武百官通行。過去天安門是座只進喜,不出喪的吉祥之門。

天安門的設計者是蒯(kuǎi)祥。蒯祥是江蘇吳縣人,明初洪武年間生於木匠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望的木工師傅,能主建大型工程。蒯祥受父親影響,從國小藝,勤奮好學,聰慧過人,三十來歲時,已成為才華出眾的木工匠師了。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經""靖難之役""取得帝位後,決定從南京遷都北京。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明成祖朱棣調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前來北京營建工程巨大、難度極高的天安門(初名承天門)等宏偉建築。蒯祥以高超的設計方案和精湛的建築技藝,被推選為皇宮工程的建築設計師。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蒯魯班""。蒯祥曾擔任建築皇家宮殿的官吏,直至工部左侍郎等官職,為中國的民族建築藝術創下了光輝的業績。

天安門是明清兩朝歷代帝王""金鳳頒詔""的重地,凡遇國家慶典、新帝即位、皇帝結婚、冊立皇后,都需要在此舉行""頒詔""儀式。屆時於城樓大殿前正中設立宣詔台。由禮部尚書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詔書,蓋上御寶,把詔書敬放在雲盤內,捧出太和門,置於抬着的龍亭內,再出午門,登上天安門城樓。然後將詔書恭放於宣詔台上,由宣詔官進行宣讀。文武百官按等級依次排列於金水橋南,面北而跪恭聽。宣詔完畢,就把皇帝詔書銜放在一隻木雕金鳳的嘴裏,再用黃絨繩從上系下,禮部官員託着朵雲盤在下跪接,接着用龍亭將詔書抬到禮部,經黃紙謄寫,分送各地,佈告天下。這種頒發封建帝王聖旨禮儀的全過程,就叫做""金鳳頒詔""。

好好我國古代有""人生四喜""的説法,也就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問大家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哪位朋友知道,金榜題名的金榜張貼在什麼地方?(稍停,待遊客猜測)到底在哪裏呢?請聽我下文分解。明清時代盛行科舉制度,每逢殿試後的第三天,新考中的進士們恭立於天安門金水橋南,等候傳呼他們進太和殿朝拜皇帝的禮儀,名叫""金殿傳臚""。當在太和殿傳臚唱名後,禮部官員捧着皇帝欽定的""黃榜"",帶領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們出午門,再將黃榜放在龍亭內,在鼓樂儀仗的簇擁下抬出天安門,將黃榜張貼於""龍門"",也就是當時的長安左門外的""龍棚""裏,公佈天下,這裏就是張貼金榜的地方,長安左門的位置大致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前東南側。天安門歷經滄桑,在新中國成立後,更煥發出了耀人的光彩。1949年的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佈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天安門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封建皇權的象徵,而成為了一個新生的人民民主國家的標誌,在國徽圖案的中央,我們可以看到這座莊嚴雄偉的建築。建國以後,這裏成為國家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場所,特別是每逢國慶,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要登上天安門城樓主持慶典並和各界羣眾聯歡。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5

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中心,北京的心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北起天安門,西至人民大會堂,長880米,寬500米,面積達到44萬平方米,能夠同時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

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央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在廣場的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南側是兩座14世紀建立的古代城樓正陽門和前門箭樓,兩邊還有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天安門廣場整齊對稱、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是北京城一大勝景。

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着巨大的毛澤東主席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20xx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

1920xx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這裏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它由此被設計入國徽,併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涵,高度濃縮了中華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成為舉世矚目、令人神往的地方。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面積達到了44萬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廣場的經緯度(東經:116°23′17″,北緯:39°54′27″)來確定的。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一直注視着北京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革。在明代,這裏曾叫做承天門廣場,出現了T型廣場,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清代的時候才改為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在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成了最好的羣眾運動集結地,著名的五四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等等就是在這裏發生的。而在這裏最著名的事件,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在1949.10.1的開國大典,當時這裏聚集了30萬人,共同來慶祝新中國的成立。解放以後,將T型廣場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等大型建築。而在76年,毛主席去世後,在原來中華門的位置上建立起了毛主席紀念堂,從而形成了廣場今天的建築格局。而在國慶50週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經歷了一系列的整修,使廣場更加美麗壯觀整潔。各位一定很嚮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門廣場,沒有關係,在接下來的遊覽過程,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

明代永樂年間,這裏叫做承天門,只是一個木牌坊,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時候被燒燬了,後來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城樓,真正體現了帝王的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毀了。而在清順治年間,重修城樓以後,改名為天安門,將另外的三個皇城門兒都改名為帶安字的,將故宮三大殿都改名為帶和字的,體現了內和外安的美好願望。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城樓,它由城基、城台、城樓三個部分組成。基座是漢白玉須彌座,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基座,高1.59米。城台高14.6米。而城樓重檐歇山頂,這也是當時殿宇屋頂的最高等級。整座建築高33.7米,在70年重修後,升高了一米。

這座建築等級非常高的城樓,它的作用也同樣非常重要。明清時候,凡是遇到國家大典,都要在城樓上舉行“金鳳頒詔”的儀式,(就是頒詔時,在城樓正中堞口設宣詔台。宣詔後,用黃絲線機上一隻木雕金鳳,金鳳口中銜着詔書順牆而下,禮部官員用朵雲盤接住,然後放入龍亭,頌到禮部,隨後頒佈天下。)而且每當皇帝出宮祭祀的時候,這裏是必經之路。對於新中國最重要的時刻也是這裏產生的,毛主席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並且親自生氣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城樓上掛的毛主席畫像,在每年國慶之前都要更換一次。

在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這一條河,被稱為金水河。那這裏為什麼被稱為金水河呢?因為這條河是從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過來的,而在陰陽五行中,西屬金,北屬水,所以這條河命名為金水河,而河上的7座漢白玉橋,就是金水橋。其中最旁邊的這兩座橋叫做公生橋,分別對應着太廟和社稷壇,也就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而中間的這座是御路橋,是皇帝皇后專用的,它旁邊的兩座是皇族橋,供宗室王公行走,在旁邊的兩座是品級橋,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通過。

在金水橋前面,左右各有一個石獅子。左邊的是雄師,右邊的是雌獅。我們是如何分出雌雄的呢?因為雄師腳踩的是繡球,而雌獅則是幼獅。現在為了保護文物,這對獅子已經被圍欄保護起來了。在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其實華表的原名叫做誹謗木,是皇帝為了表示自己能夠採納意見和接受意見而設立的,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華表。它的頂端的異獸叫做吼,北華表上的叫做望君出,意思是為了讓皇帝出宮體察民情 ,而南端的 則叫望君歸,意思是皇帝不要留戀宮外的花花世界,應該及時回宮處理政務

現在請大家向後轉,在我們身後,就是天安門廣場。在明清時候,這裏是成T字型的,中間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兩側,建有千步廊,兩邊都有廊房110 間,到了長安街南側,在隨着紅牆向東西兩側延伸,有廊房34間,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間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時是大明門,清朝則改為大清門;東西兩側的門分別是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也分別稱為龍門和虎門,因為在科考之後,黃榜在長安左門公佈,考中的進士要從這裏進入皇城,所以稱之為龍門,而虎門的來由則是每年霜降以後,朝廷都要對犯人進行審查,而審定的犯人則被帶出長安右門,等於落入虎口,所以稱為虎門。而訂立這些,都是與五行有關。

在我國古代,有文東武西之説,所以在千步廊東西兩側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在廣場東側,現在的歷史博物館一帶,基本上都是中央文職機關,而西側,也就是人民大會堂一帶,則是五軍都督府。為了方便這些官員進入皇城,所以就在龍門虎門外各建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大門,東公生門和西公生門。

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那時候的痕跡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歷史意義和政治特色的現代化建築。

在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於1958年10月動工,歷時一年,在59年國慶節前就完工了,佔地面積17.18萬平方米。整座建築像一個“山”字,中央最高處是46.5米,是整個天安門廣場中的最高建築。大會堂分為三個部分:中央是萬人大禮堂,總面積達36000平方米,有席坐一萬個,禮堂頂部有巨大的紅五角星,放出70到光芒,整個穹頂的裝飾佈局不僅很壯麗,而且還象徵着萬民一心,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北部是宴會廳,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南部則是人大辦公樓,這裏包括全國37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區格局特色的會議廳,例如重慶廳,香港廳等等。

在廣場東北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61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展品是五四以來的革命資料,而周恩來同志紀念館爺在博物館中,展品內容極為豐富。廣場東南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在26年改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過了4年,改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而在34年4月,這裏又改為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它的展品內容是從奴隸制社會夏商周直到清王朝滅亡數千年曆史的文物,貨幣,圖畫等30多萬件,分朝代展出。

正對着天安門城樓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根據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決議,在天安門廣場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向全國徵集了 240多幅設計方案,選出了3個方案,最後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為主,在綜合其他三個方案,融為一體。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紀念碑。52.8.1正式興建,在58.4建成,5.1隆重揭幕。重達百噸的碑芯巨石是由青島運來北京的,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雕琢後,成品高14.7米,寬2.9米,厚1米,重60 噸,碑身有413塊花崗巖組成。而石碑基座是由17000多塊花崗巖和漢白玉組成,面積為3000多平方米。

紀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門,刻有鎦金板鑲嵌,毛主席親筆書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則是由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書寫的158字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座四周共有8幅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從東面起,由歷史順序排列,依次是:虎門銷煙,今田起義,武昌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還有兩幅裝飾性的圖案,內容是: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 180個人物。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就是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在1976.11.24動工興建,僅用了六個月,就全部建成。於毛主席去世一週年時正式開放。在紀念堂北門前有東西兩組泥塑,都以革命史詩為內容。主體建築南門則是以繼承毛主席遺志、各族人民顯示出無比信心為內容的。南門外的30面紅旗,代表了我國三十各省市自治區。紀念堂的台基四周是用來自大渡河畔的棗紅色花崗巖砌起,基石周圍砌進了來自珠穆朗瑪峯的石頭和澆灌了中國台灣海峽的水。整個紀念堂主體建築由三個部分組成:一進入碑大廳,迎面有三米高的毛主席塑像,這裏市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從北大廳南側的金絲楠木大門進去,就是瞻仰廳,毛主席的遺體就安放在這裏;瞻仰廳的南側是南大廳,毛主席的《滿江紅》詩詞鐫刻於這裏。三個大廳的東西兩側,有休息廳和老革命家紀念室,現在信增了鄧小平和陳雲同志的紀念室。

在毛主席紀念堂後面,就是內城的正門——正陽門。在過去,正陽門就是全國最高的建築,取意: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的意思。現在這裏是北京所剩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樓和箭樓。

在明清時代,西城和南城市民來往的交通樞紐是棋盤街,現在位置大概在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之間的廣場上。

其實天安門廣場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景觀,那就是升旗和降旗儀式,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來觀看儀式。我國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是曾聯鬆,第一面國旗製作者是國營永茂實業公司的宋樹信,這面特大的國旗長5米多,寬3米多,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親手升起了這面象徵新中國誕生的國旗。

天安門廣場原來的旗杆基座是封閉的,升降旗不方便,而且設備已經陳舊,所以在1991.2.25改建新基座,同時改建旗杆。新基座平面為三層,第一層是漢白玉製成,四周都有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紅褐色花崗巖,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綠化帶,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另外,四周是56個金黃色銅製的隔離墩,象徵着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新的旗杆是首鋼製造的無縫鋼管制成,分4節,重7噸,高32.6米,20年不會鏽蝕。

在每旬的第一天或者國家重要慶典,都要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其他日子也要舉行平時升降旗儀式。每天升旗的時間以日出為準,降旗則是以日落為準,要奏國歌,節日的時候是軍樂隊現場演奏,而平時則是放錄音。如果各位有興趣,也可以在方便的情況下來觀看這一重要景觀。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於北京市區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並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説全北 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裏,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麼大,當時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在的國旗杆前至_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佈着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後,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築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築,現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於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築。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築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 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徵,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_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着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 命博物館,完工於1959年,那裏是收藏並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 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紀念堂,原來在那裏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後拆除,1976年_逝世後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_紀念堂。紀念堂建成於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_而建,現在_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弔、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着中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_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 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生在這裏。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 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遊覽。

好!不多説啦!各位一定想在這裏照幾張相 吧?現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後我們在北面國旗杆處集合,謝謝大家

天安門的導遊詞 篇8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為您導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地理座標:東經116°23′17″,北緯39°54′27″,其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  天安門發生過眾多歷史事件。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學生運動、1947年的“反飢餓、反內戰”示威遊行等,都發生在天安門廣場。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自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現在,它仍是我們國家舉行重大慶典及活動的地方。由於其位置特殊、歷史內涵豐富、知名度高,故素有北京第一景之稱。

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及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前設施;“T”字形廣場;文東武西;長安左門及長安右門;千步廊;大明門;正陽門)  天安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建時稱承天門,重檐中間懸掛“承天之門”匾額,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之後曾兩度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按照明代建築規制重建後,取“受命於天,安邦定國”之意,改成為“天安門”。  天安門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後,高度為34.7米)。它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當時凡遇國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冊立皇后、冊立太子、命將出徵等,都要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禮。頒詔禮從太和殿開始,皇帝御太和殿,將詔書授予禮部官員;禮部官員將詔書捧出午門放入龍亭,抬至天安門城樓之上,由宣詔官在宣詔台宣讀,文武百官在金水橋南跪聽。之後,將詔書從天安門城樓上降下,禮部官員用朵雲漆盤承接後,放入龍亭抬往禮部。禮部負責將詔書抄寫若干份,分送各省,頒佈天下。明代頒詔用龍頭杆系黃絲繩拴詔書降下;清代改用木雕金鳳口銜詔書由上而下,俗稱“金鳳頒詔”。明清時期每逢圜丘壇祭天、方澤壇祭地、祈谷壇祈谷、先農壇親耕以及皇帝大婚、御駕親征等,皇帝及隨從人員都從天安門出入。

天安門城樓建立在巨型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台上,造型莊重渾厚,宏偉典雅,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台上的大殿寬九楹,進深五楹,象徵封建帝王的“九五”至尊。大殿為重檐歇山式,朱牆黃琉璃瓦頂,天花、斗拱、樑枋等處均繪滿了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極為雄偉壯觀。大殿有60根紅漆立柱,地面鋪設的是蘇州、江寧等地燒製的金磚。  (天安門前設施)  您看,天安門前的這條河叫外金水河,與故宮內的內金水河相對應,又稱御河。河上橫跨七座並列的三孔券式漢白玉石橋,中橋正對天安門的中門,叫“御路橋”,最寬大,雕龍修飾,供帝、後專用。兩旁橋名“皇族橋”,為宗室王公行走。外側的兩橋稱“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通行。以上五橋均為三孔。位於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今中山公園)門前的單孔石橋,叫“公生橋”,為四品以下官員過往。那時門、橋行走等級森嚴,不得有絲毫違反。

在天安門南北門外,分別聳立有一對雕刻精美、挺拔秀麗的漢白玉雲龍華表。每座華表高約10米,重達20噸。華表由三部分組成:底部是圍繞有護欄的八角形台座;中間柱身通體雕有盤龍和朵雲,柱頭插雲板。華表起源於“表木”,立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稱。其中雕刻華麗的便稱為“華表”。據記載,遠在堯舜時代就有街頭設“表木”的做法,用以王者“納諫”,徵求民眾意見,以治天下。因此又被稱為“誹謗木”。到秦漢時期,表木被改為指路標,叫華表。後來華表經不斷美化,逐漸演變成為具有民族建築特色的藝術裝飾品。放置於皇家建築門前,主要起到美化景觀和標誌的作用。您注意華表頂端的承露盤中,有一隻蹲着的小獸,名叫“犼”,是一種神獸。在天安門北側的“犼”臉朝北,雙目緊盯皇宮,俗稱“望君出”。它提醒皇帝不要迷戀深宮生活,而應及時出宮巡視,以利治理天下;在天安門南側的“犼”臉朝南,雙目向遠方眺望,俗稱“望君歸”。呼喚帝王不得沉迷山水、野趣,而應早日回宮,料理國家大事。  天安門前有兩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漢白玉石獅,它們分別位於外金水河南北兩岸。東側的都是雄獅腳踏綵球——寓意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腳踩幼獅——寓意子孫綿延。天安門金水橋前的這兩對大石獅,雕工精絕,造型逼真,威武異常。它們的雙目都緊緊注視着天安門前正中的御道,以此體現它們是封建帝王忠實衞士的身份。石獅為鎮物,一般置於大門前。朋友們,請來看西邊的這一隻石獅,它的肚皮上有一個深深的洞——這是怎麼回事呢?有的專家認為這是當年闖王李自成攻打皇宮時留下的;也有人認為這是八國聯軍侵略紫禁城時破壞的。  在明清時期,天安門廣場並不是今天這種格局。  天安門廣場出現於明朝初年,明永樂年間營建北京宮城時,將元大都南城牆向南推進至今前三門大街一線,在元大都麗正門北側建天安門。當時,天安門廣場是一處皇家禁地,僅設三門。三門之間用紅色宮牆圍成一個封閉式的“T”字形宮廷廣場,原是天安門前舉行皇家活動的重要場所。  (大明門)  在廣場的南端,是皇城外南門,明代稱“大明門”。內閣大學士謝縉題寫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地居”。清代稱“大清門”,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為“中華門”。大明門為磚石結構,單檐歇山頂。券門三間,門前石獅一對,左右立下馬碑各一座。  (“T”字形廣場;文東武西;長安左門及長安右門;千步廊;)  “T”字形廣場東端是長安左門,俗稱“龍門”,位置大致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前東南側。故宮太和殿舉行“金殿傳臚”儀式後,禮部官員把進士皇榜張掛在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棚”裏,新科進士們均由長安左門出皇城依序看榜。即凡出“龍門”者,榮登金榜,前程似錦——“一登龍門身價百倍”故名。長安左門內千步廊拐角處,還是“吏、兵二部月選官掣籤”(選拔官吏)及禮部“磨勘”(複查鄉試、會試試卷及考生資格)的地方。

“T”字形廣場西端是長安右門,俗稱“虎門”,位置大致是在現中山公園門前西南側。每年8月初,皇帝詔令三法司會同王公大臣,在長安右門內千步廊拐角處集中會審未決死囚案件。霜降後,刑部監獄內的死刑犯從長安右門外下囚車,在長安右門內千步廊拐角跪聽審問。押出“虎門”者,終被判死罪,毫無生還之望,故長安右門又稱“虎門”。  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之間,有一片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80米全部用石板鋪砌的地方,稱“天街”,是頒詔時官員們跪聽之地。  在廣場御路的東西兩側,南北方向為通脊聯檐廊房,各110間。到天街南側向東、向西方向各延伸34間,東至長安左門,西至長安右門,共計有廊房288間,稱為千步廊。  在廣場東西兩側宮牆外,按照“文東武西”的格局,設置了六部九卿等各機關,是明清兩代皇家最高官署衙門的集結之地。民國年間拆除。天安門廣場東側宮牆外(今國家博物館一帶),基本上是文職機關所在地。明代設有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工部、宗人府、鴻臚寺、欽天監、太醫院等;清代增設了翰林院等。天安門廣場西側宮牆外(今人民大會堂一帶),大體上是武職和司法機關所在地。明代設有五軍都督府、錦衣衞、太常寺、通政使司等;清代改設鑾儀衞、太常寺、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等。  清代大體承襲明制,沒有對廣場做大改動,只是將大明門改稱大清門,承天門改稱天安門。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外,分別增築了東三座門和西三座門,嚴禁行人過往。在正陽門城樓和大明門之間,有一個百步見方的小廣場。廣場上石護欄的通道呈“十”字形,宛如棋盤,故稱“棋盤街”。因明清兩代皇城不許平民穿行,那時人們來往於東城和西城之間,需要繞行於大清門以南或地安門以北,棋盤街便成為當時北京東、西城市民來往的交通樞紐。當年人們喜愛在此販賣風味小吃、小百貨,以及表演戲曲、雜耍等,情似廟會,非常熱鬧。由於這裏位置顯要、威嚴,人們能在此經商、娛樂,的確非同一般,所以又有“小天街”的美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8zdj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