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慈城古鎮導遊詞(精選3篇)

慈城古鎮導遊詞(精選3篇)

慈城古鎮導遊詞 篇1

慈城鎮位於寧波市江北區西部,距寧波城中心三江口約2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的古城。公元前220xx年秦滅楚後,在浙東一帶設立了句(讀勾)章縣,縣治設於現在離慈城鎮不遠處的王家壩(城山渡)。公元420xx年,句章縣城為孫恩起義軍攻破,東晉守將劉裕(後為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將縣治遷於小溪鎮——現在的鄞州鄞江鎮,即筆者的家鄉——突然發現慈城和鄞江竟然在歷史上有這樣的淵源!

慈城古鎮導遊詞(精選3篇)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慈溪縣,縣治便設於今天的慈城鎮。縣名的得來,是因為一個感人的故事:東漢時期,這裏有個叫董黯的孝子,自小喪父,由母親含辛茹苦撫養長大。後母親頑疾難治,想喝孃家大隱溪水,董黯便每日往返60多里路為母擔水。其母心疼兒子勞累,就讓董黯在大隱溪邊搭建茅屋,兩人居於溪邊,幾年後董母的頑疾竟然治癒。鄉人有感於母慈子孝,便將大隱溪改名為慈溪,東漢和帝還對董黯進行了表彰。由此建縣時便定名為“慈溪”。

1954年,為方便統一管理“三北”(餘姚、慈溪、鎮海三縣北部)地區的棉區生產,國家對這一帶的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三北地區全部歸屬慈溪縣管轄,縣治遷往滸山鎮,原慈溪縣南部地區則歸屬餘姚縣(包括慈城和當時尚未出土的河姆渡遺址所在地)。這樣調整的結果就是割裂了文化:現在的慈溪市只有中東部一部分是屬於原先的慈溪縣的,而大部分都屬於原來的餘姚縣(包括滸山)——所以餘秋雨説自己生是餘姚人,長是慈溪人;而“上海聞人”虞洽卿也由鎮海人變成了慈溪人——而慈城呢,不久後又劃歸寧波市江北區管轄,由縣城淪為一個普通鎮,由此沉寂——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沉寂,才使得它保存了大量的舊建築老房子,保留了古鎮的風貌,並在21世紀得到旅遊開發,成為遠近聞名的古鎮。

慈城古鎮導遊詞 篇2

慈城鎮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於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東與鎮海區相連,西與餘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餘姚江與鄞州區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箇中心城鎮之一。

轄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境優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雲湖(英雄水庫)、毛力水庫”三湖之交相輝映而尤顯風姿。慈湖是慈城的點晴之筆,為慈城增添了水靈秀氣,而獅子山、大寶山、清道山等卻烘托了慈城的雄渾霸氣。

慈城地域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其距寧波市中心約15公里,距離寧波櫟社機場20餘公里、距離北侖港約38公里;有市公交車331、333、337、339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鐘;西側的餘姚江即是浙東運河的部分。境內有蕭甬鐵路(簫山―寧波)、甬餘公路(寧波―餘姚)、慈駱公路(慈城―駱駝)、莊浦公路(莊橋―慈城)。建設在即的杭州灣大通道將貫穿慈城、進入寧波,將使慈城成為寧波市北端的門户客廳上海遠郊。

慈城古鎮導遊詞 篇3

慈城是江南極少數保存較為完好的縣城,保存了完整的傳統生活結構方式,保留下來的傳統建築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築,還有孔廟、會館、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築、構築物。遴選出來的慈城古建築羣是其中最優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其中孔廟佈局完整,規模宏大,為浙東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文廟,反映了儒學在傳統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遠的影響。明代的甲第世家、福字門頭、符卿第、佈政房和清代的馮宅等名人故居,做工精緻,用料考究,是當地民居的代表作,其周圍仍保留了完整的傳統街區,歷史環境未有大的改變,集中地反映慈城明清時期建築風格和生活氣息。馮嶽彩繪台門是江南彩繪的重要實例,具有宋式彩畫的遺風。

慈城鎮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於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東與鎮海區相連,西與餘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餘姚江與鄞州區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箇中心城鎮之一。轄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境優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雲湖(英雄水庫)、湖(毛力水庫)”三湖之交相輝映而尤顯風姿。慈湖是慈城的點晴之筆,為慈城增添了水靈秀氣,而獅子山、大寶山、清道山等卻烘托了慈城的雄渾霸氣。

孔廟

坐落在慈城竺巷東路55號,基地18畝五分九釐,南至竺巷東路、北至太陽殿路、東至綠化地帶及電影院、西至民居,四周均有紅色高牆外留滴水約2尺餘。慈城學宮最早建於宋朝,雍熙二年由縣令初建於縣治西40步(據雍正志所主,即城隍廟地基,先師殿即大成殿居其中;慶曆八年遷至縣誌東南一里,適居城之中部,歷代累有興毀,以迄於今,除大成殿外其餘稍有改建,仍保持光緒原貌,修復較易。在宋建炎四年毀於金寇南侵。淳熙四年重建,元至元八年增建儀門,並闢地建通道至學前埠頭。明洪武改成德堂為明倫堂,後於堂後建梯雲亭,歷洪熙至嘉靖35年毀於夷冠,三十六年又重建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梯雲亭等齋戾,宇祠廨字,清朝數經重修,獲御書“萬世師表”,御製“孔子”贊,及“顏、曾、思、孟”四子贊勒石置碑和御書’生民未有”“與天地參”額,諸多建置。殆至道光十一年,太平天國攻陷慈城,焚燬明倫堂及教諭住宅,同治元年邑人馮氏創捐重建,重修梯雲亭,增建兩旁齋房六間,疏浚泮池。

甲第世家

即錢宅之別稱,座落於寧波市慈城鎮金家井巷內。東與福字門關接鄰,西約100米出巷口即民權路,北達尚志路,由於曾遭人災,現僅存東向部分約1600平方米的建築。甲第世家據『慈溪縣誌』記載,它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嘉靖進士錢照之住宅。平面布縱長方形,硬山造前後二廳,建築面積422餘平方米,前廳五間,通面寬17.35米,用六架樑,樑柱粗壯,截面呈橢形,脊瓜柱和童柱裙瓣呈圓舌形,柱料卷殺,前後檐柱,小株角形,施平身科一斗三升或一斗六升,明間四攢,次間二攢,塑鬥作為靴斛,為典型的明代建築錢照嘉陵七年中舉,十一年中進士,官至僉事,後來他的下代又數人登第,因被稱為"甲第世家"。原台門內曾立有文徵明題的"甲第世家"匾一方(文革間被毀〕。

該宅座北面南,平面佈局和建築特點都具有浙東明代居民建築的特點,是寧波市保存較完整的組建築羣,也是研究明代晚期信宅建築的典型。

福字門頭

該宅原為明嘉靖間佈政史馮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後因馮氏後裔衰落,賣給應氏,改建院落,大門東側,為衣架錦式屏門二扇,牌科式;二門的照壁在南端,有一磚刻大“福”字,故稱“福字門頭”。

前廳為五開間,通闊18.8米時浮9.9米,明間為為抬樑式,平梁上支蜀柱,前中柱金檁下的童柱下端為舌形,而前後上金檁下的童柱為方形,後金柱前名柱頭皆施十字科,前檐柱為小八角,下為方形腰沿柱基,其餘柱其皆為扁珠形,柱頭卷殺,樑袱間隙用蘆葦為心,穀殼拌泥抹灰,硬山屋頂,明間後方兩檐柱旁砌八字形牆,上端鬥磚雕做出斗拱,後牆中間闢有主架錦式門。朝北一面有門楣題額上款書“乙丑冬月”中題“澤流思順”下款書“陳鳴寶題”。後進為一“三合院”,有左右廂房,皆為樓屋,經教證,前廳具明代建築之待點和風貌,後樓建築為清初其之風貌,迄今保存尚完整。

馮嶽彩繪台門

大門之正南分為三開間照壁,也稱影牆。石砌須彌座,上刻卷草、鳳凰、牡丹。牆體由磚砌成,上部磚雕,頂端砌出中間高,兩側低約65釐米。通高約4米,原約40釐米。全壁分三開間,一明間寬3.4米,北距台門4.9米。二次間略斜,平面各八字形。全壁長7米。

瓦當圓開,有龍葵花等紋飾。以兩柱將明間與次間分隔,檐下有平身科,明間四朵,次間兩朵,柱頭有柱頭科,背為一斗三井。座鬥下為伏遠瓣,無出跳。

實勘在照壁之正北有台門,尚殘存數間。上部留蘆芯、泥沫的牆體,珠式立柱。西方中廳與廳前為天井,在左右之隔牆,其中朝裏一側上端原來也有精細的磚雕,都已砸去。右邊的天井又有一堵牆,左右兩端有一道拱門,這牆將天井分為南北兩段,天井中有一口古井。東廳為高平屋,硬山式的兩開間,宋架結構類似佈政房東大廳,此東廳,前有廊,西邊門前開六扇柱子門,進六往東有門可以進入中間。東門前部下有欄牆,上面開柱子門四扇,地面為石板。東間有地板鋪地,柱礎全部是珠形。西間天花板上油漆花卉至今還沒有褪色。

縣衙

據清光緒年間縣誌記載:慈城縣衙創建於唐開元20xx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延續至1954年,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由於外敵入侵和自然災害的關係,屢建屢毀,現存的縣衙是按照光緒年間《慈溪縣誌》上詳圖重建的,佔地四萬多平方米。

校士館

民間稱考棚,是封建科舉制童試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當地鄉賢鄭廷榮父子慷慨捐銀二萬四千兩建造校士館,後被毀。現存的校士館是按照光緒年間《慈溪縣誌》上詳圖重建的。她坐北朝南,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整組建築為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佈局: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大門、儀門、大堂、二堂、挑試所;左右軸線上對稱地建有文場、公祠等,採用傳統的明清建築風格。

慈湖

位於慈城東北,由慈溪首任縣令——唐朝房琯下令開鑿,用以灌溉農田,當時面積有150畝之廣。因吳太傅闞澤舊居就在附近,因此,又把此湖叫做“闞湖、德潤湖、普澤湖”。宋時,普濟寺的僧人在湖心築堤直貫南北,以便往來,從此湖分東西,二湖之間用碶相通。慈湖不僅以風光秀麗着稱,而且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和美麗的傳説代代相傳,如師古亭、慈湖先生楊簡遺韻、水上墳等等,因此,據縣誌記載,每當天氣晴好,便有居民租船遊湖,歌聲笑語不絕於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86mk3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