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精選17篇)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精選17篇)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_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_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精選17篇)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12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__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的地方。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tian)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一同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已經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有關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就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

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樂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03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

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00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慧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

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

智慧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名稱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智慧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智慧如海,佛法無邊。這裏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原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雖然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殿堂沒有被燒燬,但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破壞。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日就由我來帶領咱們一起旅遊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大家在這裏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前往的是頤和園,運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略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情況。

最早在遼金年代的時期,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日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兒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前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十六年,也即是1588年,這兒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劃,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讚。可是讓這兒真實變成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即是1749~1764年,就在本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並且這兒還成了聞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中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修建相同,這兒也沒能躲過侵略者的蹂躪,在1860年,這兒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焚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水兵經費對這兒進行了重建,並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兒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xx年的時,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損壞。從此之後對這兒所進行的重修,由於財力缺乏,至今後山有些長時間都沒有修正。到了1920xx年,按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把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兒曾作為他的私家產業一度敞開,可是由於交通不便票價貴重等緣由,沒什麼人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兒正式改為對外敞開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承受這兒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堅持着其皇家園林的相貌。並且這兒還變成了世界上造景豐厚、修建會集、保管最完好的皇家園林。

咱們一行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間陸地四分之一,水面到達了四分之三。依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徵,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日子區和風景旅遊區三個。

來到了東宮門,咱們本次的旅遊也就正式開端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秀”的牌樓。其間涵虛的意思是六合開闊,山明水秀,一應俱全。罨(yǎn)秀是有捕捉秀麗風景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即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境平緩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咱們首先來到的即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擺放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勤的地方。在往前走,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標誌吉利富有。在殿前還擺設有兩對龍鳳外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烘托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標誌皇帝,鳳在兩邊,標誌皇后。而在這兒,卻是龍在兩邊,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位置。

咱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即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則但凡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便將這兒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能夠長命。如今,仁壽殿的擺設和原狀是基本相同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邊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佈局,雕有九條鬧龍,中間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一樣寫法的壽字。在寶座鄰近,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間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踐用途其實即是香爐。而殿內兩邊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歇息的地方,旁邊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由於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茸毛粘制而成的,咱們能夠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著作儘管歷經二百多年可是仍是顏色照舊。

穿過仁壽殿咱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傳“正人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緒平和,到達品德崇高的境地。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佈局謹慎,十分的壯麗,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能夠開合。在敞開時,天井和地井交流,頂部有絞車牽引,能夠使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能夠起到聲響共識的效果,使藝人聲響愈加洪亮,水井還能夠用於扮演龍口噴水等景象。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藝人化裝用的。如今咱們所看到的展現戲裝,擺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即是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兒即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搪瓷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威望。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如今現已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日用品,西側則是製造精巧的工藝品。

在中國古代,有首詩從前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們如今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領會其間的意義。這兒運用了中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兒如同現在這樣沒有路能夠走了,可是跟着不斷的往前走,恍然大悟,在咱們前面有呈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本來是一個由泉流會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如今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將這兒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日的湖泊,而這兒為何叫做昆明湖呢?這是由於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討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練習水軍。乾隆皇帝依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仿效漢武帝在這兒演習水師,這即是昆明湖稱號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本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拓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媽媽祝壽的時分,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回報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分,這兒即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咱們看到這組建築特別、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兒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寓居的地方。已經説到了這兒了,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之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今後,宮殿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牴觸。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經光緒皇帝實施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繼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摧殘,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利後,光緒被幽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一起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操控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人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宦官看守,此刻的玉瀾堂如同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如今,本來的磚牆現已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曾經的相貌,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堅持本來的姿態,作為有關變法的遺址供遊人欣賞。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製造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即是睡房,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澡堂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佈局,以沉香木為中間,做工十分精巧。圍屏是用兩層玻璃組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顏色仍然美麗。前層玻璃的反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前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即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即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即是光緒的皇后隆裕住的地方,西配殿從前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居處。在戊戌變法失利後,慈禧指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榜首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之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個的內助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咱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兒是仁者智者寓居的地方。乾隆年間,這兒是乾隆媽媽紐鈷祿氏住的地方,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兒。

經過了水木自親,就是樂壽堂的正門,咱們也就進入了院子。能夠看到在院子中擺設了許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和平”,意思是天下和平。園內還栽培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有”。中間的這塊太湖石,由於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姓名叫做敗家石,這是由於在明朝有自己十分喜愛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旁邊,可是由於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旁邊,後來,乾隆皇帝從清西陵回來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便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間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燃燒檀香的,起到調理室內空氣的效果。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生果供慈禧欣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邊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彩色玻璃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中國前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分,還能夠欣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佈局,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面還鑲嵌着用寶貴資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傑出,能夠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院子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徵。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上運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如同一把翻開的摺扇。

從這兒出來,咱們就走上了銜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跟着萬壽山地形凹凸而崎嶇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曲折而改變的,在地形凹凸和變向的銜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規劃十分的奇妙。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由於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並且很少重複。其間有關於西湖風景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締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描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比方《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規劃的內容時間跨度十分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能夠説的上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xx年的時,這兒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咱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間的祝壽慶典區,這兒是萬壽山前山最雄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才智海,散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才智海等主要修建。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承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慣例擺設以外,還有一些烘托氣氛的特別擺設,比方用中國台灣烏木雕琢的屏風,沉香木雕琢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承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位置之高。(“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美好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才智海是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旁邊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間,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十分高,本來在這兒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像。

才智海在萬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稱號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才智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才智如海,佛法無邊。這兒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本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儘管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的時分殿堂沒有被焚燬,可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損壞。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了,祝大家在北京玩得開心。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20xx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的地方。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tian)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一同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已經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有關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就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

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樂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

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xx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慧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

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

智慧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名稱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智慧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智慧如海,佛法無邊。這裏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原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雖然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殿堂沒有被燒燬,但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破壞。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今日就有我來帶領咱們一起旅遊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期望我的解説能夠令各位滿足,是咱們一起度過這一夸姣的韶光。

咱們如今行將前往的即是頤和園,運用這一段時刻,我向咱們簡略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前史以及如今的情況。

最早在遼金年代的時分,皇帝就現已開端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其時在今日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兒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前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即是1588年,這兒現已具有必定的園林規劃,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讚。可是讓這兒真實變成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即是1749~1764年,就在本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並且這兒還成了聞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中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修建相同,這兒也沒能躲過侵略者的蹂躪,在1860年這兒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焚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水兵經費對這兒進行了重建,並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兒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19年的時分,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損壞。從此之後對這兒所進行的重修,由於財力缺乏,所今後山有些長時間都沒有修正。到了192019年,按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把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兒曾作為他的私家產業一度敞開,可是由於交通不便票價貴重等緣由,沒什麼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兒正式改為對外敞開的公園。1948年12月,政府承受這兒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堅持着其皇家園林的相貌。並且這兒還變成了世界上造景豐厚、修建會集、保管最完好的皇家園林。

咱們行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間陸地四分之一,水面到達了四分之三。依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徵,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日子區和風景旅遊區三個有些。

來到了東宮門,咱們本次的旅遊也就正式開端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間涵虛的意思是六合開闊,山明水秀,一應俱全。罨秀是有捕捉秀麗風景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即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境平緩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咱們首要來到的即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擺放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勤的當地。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涵義長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標誌吉利富有。在殿前還擺設有兩對龍鳳外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烘托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標誌皇帝,鳳在兩邊,標誌皇后。而在這兒,卻是龍在兩邊,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位置。

咱們面前這座雄偉的修建即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分,規則但凡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分,便將這兒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能夠長命。如今,仁壽殿的擺設和原狀是根本共同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邊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佈局,雕有九條鬧龍,中間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一樣寫法的壽字。在寶座鄰近,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間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踐用途其實即是香爐。而殿內兩邊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歇息的當地,傍邊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由於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茸毛粘制而成的,咱們能夠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著作儘管歷經二百多年可是仍是顏色照舊。

穿過仁壽殿咱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正人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夸姣的曲子,就會心腸平緩,到達品德崇高的境地。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佈局謹慎,十分的壯麗,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別離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能夠開合。在敞開時,天井和地井交流,頂部有絞車牽引,能夠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能夠起到聲響共識的效果,使藝人聲響愈加洪亮,水井還能夠用於扮演龍口噴水等景象。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藝人化裝用的。如今咱們所看到的展現戲裝,擺設慈禧的奔馳車的當地即是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兒即是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當地。殿內正中設有金漆搪瓷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威望。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如今現已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日子用品,西側則是製造精巧的工藝品。

在中國古代,有首詩從前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們如今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領會其間的意義。這兒運用了中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端,這兒如同現已沒有路能夠走了,可是跟着不斷的行進,恍然大悟,在咱們前面有呈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本來是一個由泉流會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如今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分,將這兒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日的湖泊,而這兒為何叫做昆明湖呢?這是由於在距今2019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討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練習水軍。乾隆皇帝依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仿效漢武帝在這兒演習水師,這即是昆明湖稱號的由來。而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本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拓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媽媽祝壽的時分,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回報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分,這兒即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當地。

咱們看到這組修建特別、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兒即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寓居的當地。已然説到了這兒,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tian)即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即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今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今後,宮殿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牴觸。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經過光緒皇帝實施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繼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摧殘,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利今後,光緒被幽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有必要一起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操控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宦官看守,此刻的玉瀾堂如同一個與世隔絕的當地,不過到了如今,本來的磚牆現已根本拆除了,根本上康復了曾經的相貌,只要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堅持本來的姿態,作為有關變法的遺址供遊人欣賞。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分製造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即是睡房,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澡堂以及更衣的當地。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佈局,以沉香木為中間,做工十分精巧。圍屏是用兩層玻璃組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顏色仍然美麗。前層玻璃的反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前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即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即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當地。正殿即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寓居的當地,西配殿從前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居處。在戊戌變法失利今後,慈禧指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榜首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今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個的內助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咱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兒即是仁者智者寓居的當地。樂壽堂是日子區裏的首要修建,在乾隆年間,這兒是乾隆媽媽紐鈷祿氏寓居在這兒,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兒。

經過了水木自親,也即是樂壽堂的正門,咱們也就進入了院子。能夠看到在院子中擺設樂許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別離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和平”,意思是天下和平。園內還栽培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有”。中間的這塊太湖石,由於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姓名叫做敗家石,這是由於在明朝有自己十分喜愛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傍邊,可是在由於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旁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回來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間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燃燒檀香的,起到調理室內空氣的效果。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生果供慈禧欣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邊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彩色玻璃吊燈,是192019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中國前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鄰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分,還能夠欣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佈局,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面還鑲嵌着用寶貴資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傑出,能夠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院子內的修建極具江南園林特徵。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上運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如同一把翻開的摺扇。

從這兒出來,咱們就走上了銜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跟着萬壽山地形凹凸而崎嶇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曲折而改變的,在地形凹凸和變向的銜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別離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規劃十分的奇妙。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由於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並且很少重複。其間有關於西湖風景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締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描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比方《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規劃的內容時刻跨度十分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能夠説的上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19年的時分,這兒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咱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間的祝壽慶典區,這兒是萬壽山前山最雄偉的一組修建,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才智海,散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才智海等首要修建。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承受百官朝賀的當地。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

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慣例擺設以外,還有一些烘托氣氛的特別擺設,比方用中國台灣烏木雕琢的屏風,沉香木雕琢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分,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承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其時位置之高。(“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美好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才智海是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的一有些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即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分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傍邊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修建的中間,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十分高,本來在這兒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

才智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稱號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才智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才智如海,佛法無邊。這兒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本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儘管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的時分殿堂沒有被焚燬,可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損壞。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5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金代,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15公里,佔地面積290公頃。景區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水域面積佔全園的3/4。整個園林分為三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即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區;以玉瀾堂、宜芸館及樂壽堂為中心的生活區;以長廊、昆明湖、蘇州街等為主體的遊覽區。頤和園將全國的美景及著名建築融為一體,集南北造園藝術之大成,達到“雖為人做,苑如天成”的藝術效果。

早在金代的時候,這處園林既不叫頤和園,也沒有這麼美,只是一處帝王遊獵的天然園囿,當時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宮,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為甕山,水域為甕山泊。明代時這一組山水被稱為好山園,已經出現了“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乾隆皇帝為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大壽,不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後修建了不少建築,特別是長廊的修建更是神來之筆。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壽桃形,寓意向其母獻壽,又把甕山改名為萬壽山,並把此處園林稱為清漪園。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03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各位,這是仁壽門,門口有兩塊太湖石,人稱“豬猴石”,據説是孫悟空和豬八戒被派到這裏來為皇家看家護院。走進人壽門,看到的並不是仁壽殿,迎面是一塊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個“障景”的作用。這是我國古典園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風的作用,避免院內景物一覽無餘,失去含蓄之感。剛才我們講過了,頤和園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之作,多次、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造景方法,待會兒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紹,請各位先隨我來。

(仁壽殿院內東南角松樹下)

剛才我們看到了門口的那塊太湖石,現在請各位再看看院內四周,這裏還有四塊太湖石,為什麼要在這裏放些奇形怪狀的所謂“太湖石”呢?首先我先告訴大家何為太湖石。説起太湖石,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很多園林內都有,它們看起來奇形怪狀,滿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裝點景緻,只是不太知道它們的名字罷了。其實,太湖石是產自於江蘇無錫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皺、漏”之稱,而且產量又少,故被皇家選為稀罕物運來放在園林內起裝飾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動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們收藏、寄與某種美好象徵的“尤物”。

還記得門口的那塊太湖石吧,從背後看去,沒什麼奇特之處,但要從正面看上去,你便會拍手叫絕,因為這塊太湖石就像是一個老壽星,面向仁壽殿,給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另外四塊太湖石根據其形狀,象徵一年四季之“春華、秋實、冬枯、夏榮”,這四季石與老壽星被稱為“峯虛五老”,象徵長壽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這隻銅鑄的怪獸,人稱“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龍頭、獅尾、牛蹄,別看它長相怪異,可是本領高強,能避火,又是一種仁義之獸,既是“仁獸”,故在“仁壽”殿前,真是找對了地方!您也許會問,剛才你説“真是找對了地方”,莫非這“四不象”原來不在此處?您説的不錯,“四不象”原有一對,是乾隆年間鑄造的,原來放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另一隻被侵略軍所毀,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還陳列着銅製的龍、鳳、香爐、太平缸等。特別是龍鳳的位置與其它地方的陳設位置不一樣。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鳳在外。在這裏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是哪個大膽之人所為?不是別人,就是在這座大殿內垂簾聽政、發號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們説:“誰説女子不如男?”

(在仁壽殿的中間靠左的位置)

這座大殿叫仁壽殿,是帝后們夏天到這裏來避暑時,臨時處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當於故宮的乾清宮,等級相當於故宮的太和殿。這一區域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説的頤和園內三大區域之一的政治活動區。在清代的每一處園林內,都設有一座處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稱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娛樂時也不會疏於國事,以示勤政,其實,只不過是懶得跑回故宮處理朝政而已。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權,在故宮養心殿及頤和園勤政殿“垂簾聽政”。天下凡是大權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長生不老,故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將“勤政殿”改為“仁壽殿”取自於《論語》中的“仁者壽”,即施仁政者能長壽的意思。

在大殿內的後壁上,懸掛着“壽協仁符”的大匾,殿內設九龍寶座,御案及眾多裝飾物。值的一提的有兩處陳設。首先請各位看一看正對面的大水銀鏡,上面有不同字體的壽字,共226個,取壽字之“多”的意思。在鏡子的左側的一輻畫卷上有一個很大的“壽”字,背景裏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壽”。這100只蝙蝠與鏡子上的226個壽字寓意為“多福(蝙蝠)多壽(壽字)”真可謂是用心良苦,那麼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長命百歲了呢?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歲。有句古話叫“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七十不足為怪,但在當時活七十多歲不能不説是位長壽之人。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壽”字呀保佑了老佛爺呢?當然不是,這是與老佛爺的飲食起居有規律及日常保養是分不開的。人吃五穀雜糧,誰能沒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沒災?不過,慈禧太后不怕生病。她説“有病有災我能挺,因為我有延年井”。據説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爺長壽的祕訣之一。那麼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氣?好!各位隨我來,我們一起去參觀延年井。(在延年井旁)

各位,這就是延年井,據説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覺時夢到了一口井,便派人來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氣頓消,精神氣爽,非常高興,便封其為“延年井”。以後慈禧太后經常飲用此水,並用此水沏茶,稱為“延年井水沏杯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其實,這口延年井的井水為優質礦泉水,確實有利於人體健康。慈禧對這口井的感情勝過金銀珠寶。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從紫禁城跑到頤和園,金銀珠寶絲毫未取,只是特意來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後就背“井”離鄉,帶上光緒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講完了政治活動區,現在我們要去帝后生活區參觀一下,首先我們去看一看光緒皇帝在園中居住的地方——玉瀾堂,請大家跟我來。

(在仁壽殿後的假山旁)

走到這裏,也許有些人已經不耐煩了,會問“導遊,您説過頤和園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們進來以後確是什麼門呀,石頭呀,大殿,假山呀,水呢?為什麼不帶我們去看?”大家別急,如果進門就是水,您是否會覺得太直截了當了,就會覺得不夠“深度”。其實,這又是一種造園方法,叫“抑景”。所謂抑景就是先抑後揚,即當各位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這裏看起來曲徑通幽,其實,您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感覺啦!不信,請各位走走看。各位!現在是否有一種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之喜悦感?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園林非一日之建。咱們在前面已經講過,早在金代,這裏便是帝王們遊獵的場所,當時的萬壽山被稱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宮,供金代帝王遊獵時臨時過夜居住。山下的水域在當時稱為金海湖。元代改金山為甕山,據説是有一老甕在山上挖出石甕而聞名,山下的水域被稱為甕山泊。明代曾把這一組山水稱為好山園,並在甕山南坡建園靜寺,改甕山泊為西湖,當時的景色已經出現了“西湖十景”。特別是到了清代,盛世國君乾隆皇帝為了給他母親慶祝60大壽,在此大興土木,在甕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雲門至佛香閣的中軸建築羣,把這組建築做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母親,以示孝順。乾隆皇帝還將甕山改為萬壽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麼呢?據説當年漢武帝曾在都城長安挖“昆明池”操練水軍,於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賢,將萬壽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寬湖面,為日後訓練水軍之用。工程結束後將這片水域更名為昆明湖。現在請大家隨我去知春亭,那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昆明湖東岸的重要景觀及建築。

(在知春亭外)

這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為何稱之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説法吧?但這裏不養鴨,怎麼才能知道春天的來臨呢?我們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這裏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此處是最先柳綠花紅,向人們報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遠處羣山起伏,古塔聳立,現在我來問一問大家,遠處的這座古塔是在頤和園園內呢,還在園外?遠處的山叫玉泉山,盛產優質礦泉水,是專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們飲用的。

遠處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園內,其實是在園外的玉泉山,這種把別處的景色,借來一用的造園方法,稱為“借景”。

再看看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小的島嶼,它叫南湖島它的南面有三個小島——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鑑堂,象徵東海三仙山的蓬萊、方丈和瀛州,它與萬壽山遙遙相對,這種造園方法叫“對景”。

連接南湖島與東岸陸地的橋叫十七孔橋,是仿北京著名的盧溝橋而建,為何要在這裏仿盧溝橋建一座十七孔橋呢?這得從乾隆皇帝説起。

乾隆皇帝雖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遊歷中對江南的景色及建築都非常喜歡,因此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將天下美景盡繪長廊之內,將天下精美建築集於頤和園當中,於是頤和園中便出現了“黃鶴樓”、“岳陽樓”、“盧溝橋”等景緻。乾隆皇帝還想留住杭州和蘇州的景色,於是,又仿杭州的蘇堤在頤和園內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橋用以增色,而且還消除了由於西側建築少而產生的空曠感,起到了造園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還有萬壽山後建蘇州街,整條街再現蘇州水鄉的美景,這樣一來,足不出京,就可遍遊江南秀色,雖然造景花點錢,但節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費及辛苦。如此説來,還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橋東側有個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與十七孔橋及南湖島連接在一起,形似一隻烏龜的頭,頸和身軀,用烏龜形狀象徵長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處伏着一隻銅牛,與真牛大小相仿。為何在此設銅牛?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為了鎮水,乾隆皇帝鑄銅牛,還特意寫了一篇《銅牛銘》,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種説法是“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緻被稱為“織耕圖”,象徵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吧!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昌閣,請看我們前方的這座關城式建築,叫文昌閣,閣樓內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銅像。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深受世人信奉,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當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祿,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會幸福嗎?不一定!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瀾堂(指向北側)。那裏曾經是光緒皇帝的“監獄”。身為皇帝,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夠可憐的吧!為什麼貴為天子的光緒皇帝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咱們待會再講。現在先請各位欣賞一下美麗的景色,照張像,我們5分鐘後在玉瀾堂門前集合。

各位,現在我們要參觀的是頤和園中生活區的一組建築,是清末慈禧遊歷頤和園時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前面的一組建築叫玉瀾堂,是當年光緒皇帝居住的地方;後一組建築叫宜芸館,供皇后居住。這是一組緊鄰昆明湖的建築,故以“湖水似玉、波瀾起伏”為意境,將皇帝的居處取名為玉瀾堂。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座大門前有兩塊大石頭,左右而立?為什麼在此設石?石頭有沒有來歷和説道?當然有,不過這得先從光緒皇帝及戊戌變法講起。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以“不得罪支邦”為由,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清王朝在亞洲最大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割地賠款,中國面臨列強的瓜分,這使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等非常激奮。以康有為、梁啟超及譚嗣同為代的改良派上書給光緒皇帝提出變法,得到了年輕的光緒皇帝的支持。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派人為“祖宗之法不可變”。於是在暗中陰謀策劃廢黜光緒皇帝,在最關鍵的時刻,由於兩面派袁世凱的告密,使得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光緒也皇帝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相當於被判了“無期徒刑”,被囚禁在玉瀾堂。

現在回頭再説這兩塊石頭,它們叫母子石,是慈禧太后讓人從香山搬過來的,把它們放在這裏是對光緒帝的責罵,好象在説:“光緒呀!光緒!沒有我你能當上皇帝嗎?可現在你卻要造我的反,你可真是沒良心,你看看,連頑石尚有母子之情,你真是不如頑石呀!”

光緒也暗暗罵道,“老佛爺呀!老佛爺,你也太狠心了,你知道當一個傀儡皇帝的感覺嗎?我身為皇帝上不能治國,下不能安民,國家將亡,我受萬民唾棄,屎盆子扣到我頭上,你卻站在那享福,還把我關起來,真是心比石頭還硬呀!”好了,現在我們到園內參觀一下。

(在玉瀾堂大院內)

玉瀾堂為這個院落的正殿,兩側有配殿,東為霞芬室,西為藕香榭。玉瀾堂的後面是通向宜芸館的穿堂門。各位如果到兩側配殿門口,您會驚奇地發現,哎呀!怎麼開門後不是屋子而是一堵牆呢?其實不但是兩側配殿,既使是通向宜芸館後門也被封死,這就是當年光緒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光緒皇帝雖不用戴手銬、腳鐐,但每日如座井觀天,好不悽慘!就這樣,自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當了十年的囚徒皇帝,於1908年含恨而死。要説慈禧太后與光緒真是一對冤家,在光緒皇帝死的第二天,老佛爺也駕鶴西行了,據説是老佛爺不放心,怕光緒在陰間造她的反,故緊跟光緒而去。

玉瀾堂內的陳設均按當年原狀展出,正殿中有皇帝寶座,御案,掌扇及龍牀等,請各位參觀5分鐘,我們在後院集合。

(在宜芸館門前)

各位,宜芸館是皇后在頤和園居住的地方,宜芸為藏書之意,乾隆皇帝曾在這裏讀書。現在門內的廊壁上鑲嵌有10塊乾隆皇帝臨摹的書法真跡,殿內物品也都是按當年隆裕皇后在此居住時的原狀陳列的。請各位在此參觀5分鐘,我們的下一站便是慈禧老佛爺在頤和園中的住處——樂壽堂。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主人——慈禧太后的住處——樂壽堂。樂壽堂二字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之意,就是説有學問的人很快樂,講仁義的人能長壽,之所以取樂壽二字,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夠快樂長壽。

樂壽堂內的陳設保持原狀,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之地,堂內有寶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還有青花大瓷盤,瓷盤是裝水果用的,但不是為吃,而是專為聞香味而設,堂內的東外間是茶點室,東內間是更衣室,西外間是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內間是卧室。

樂壽堂外門口兩側設有梅花鹿、鶴、花瓶各一對,有人會問,此處為何不擺龍、鳳、獅子等,卻放些鹿呀、鶴呀什麼的,是何道理?其實這幾件陳設物品加起來是一句吉祥語,梅花鹿的鹿與大寫的六(陸)同音,取其“六”字,鶴與閤家歡樂的“合”字讀音接近,花瓶的瓶與太平的“平”同音,故這鹿、鶴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院中還種有玉蘭樹、海棠樹,原來還有牡丹,取玉蘭花的“玉”,海棠花的“棠”與樂壽堂的“堂”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貴之意,即為“玉堂富貴”。再説,慈禧的小名兒叫“蘭兒”,所以種玉蘭花就更理所當然啦!

頤和園導遊詞

在樂壽堂的正前方,有一塊巨石,人稱房山石,還記得太湖石嗎?南方的太湖石是以透漏皺瘦者為貴,而房山石是以“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形不皺也不瘦”者為佳。這塊巨石有孔、有形,似靈芝,名為青芝岫。“青”為青色,“芝”為靈芝,“岫”為孔洞之意,即為一塊青色、有孔、有洞的大靈芝石。但是呀,它也有一個不吉利的名字叫“敗家石”,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話得從明朝説起了。

明朝有一位喜歡蒐集怪石的官員,叫米萬鍾,您聽這名字,要是用大鐘來裝米,能裝一萬鍾,夠富的吧!因為這塊石頭卻敗了家。據説有一天,米萬鍾在房山發現了這塊巨石,非常喜歡,於是動用大批人力來搬運這塊石頭。隆冬時每隔數十米便挖一個水井,在路上潑水凍冰再用人馬拖運,開銷很大。還沒走到北京就家財耗盡,只好棄之路邊。故人稱“敗家石”。

轉眼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時候發現了這塊巨石,當時乾隆正在為其母親慶六十大壽而採辦“釋罕物”,於是想把這塊石頭運回北京。運到這裏後,卻發現進園的門太小,沒辦法,只能破門而入。乾隆的母親知道後很生氣,説:“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真是敗家石……敗家石……”乾隆皇帝一時無話可説,只能聽着數落,還是機智的劉羅鍋眼睛一亮説:“太后息怒,皇上將此石運來是看它形狀象元寶,又似靈芝,您看,像不像呀!如果是元寶、靈芝破門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賀之事呀!這是財源滾滾破門入,靈芝仙草延壽年的吉兆,這是説太后您多福多壽呀!”太后仔細看了看這塊石頭,哎!確是有些象元寶、靈芝,於是息了怒,轉憂為喜。乾隆見狀,順坡下驢,立即在石頭上題“青芝岫”三個字,還乘興題了一首《青芝岫》詩,至今隱約可辨。

説來也巧,自從這敗家石進了園子,大清朝便從乾隆盛世開始衰敗,最終真的敗了大清王朝。

前面我們講了,慈禧是一個愛奢侈的人,就拿吃飯來説吧,頤和園內共有八個大院是專門為慈禧太后做飯的廚房,被稱為壽膳房,每天有120人為她的三餐忙和。慈禧太后每天二頓正餐,二頓小吃,在樂壽堂的正廳用餐,在用膳時,一般擺三桌,一桌供吃,一桌供看,一桌供裝飾。慈禧太后每頓正餐需主食60種,茶點30種,各色佳餚128種,一天的餐費為白銀60兩,當時可買一萬斤大米,可供四口之家生活一年有餘,真是“帝后一席飯,百姓數年糧”。雖然如此,但是慈禧太后有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她每天準點用餐,而且從不多吃,更主要地是她吃完飯後總要活動活動,她堅信“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這恐怕也是她長壽的祕決之一吧!那麼慈禧太后到哪裏去百步走呢?當然是去長廊了!好,各位,現在我們就到長廊裏看一看,走一走……

位,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景區,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兼遊廊,建成於公元1750年,位於昆明湖和萬壽山之間,不僅連接了山水,而且為全園增添了神趣,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長廊全長728米,分為273間,中間點綴着象徵四亭的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四個亭子。站在萬壽山上看長廊,它象一隻展翅飛入昆明湖的大蝙蝠,昆明湖又象徵着東海,這蝙蝠飛入東海的設計便是“福如東海”的象徵啦!很巧妙吧!

前面講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對江南的山水風光非常留戀,於是派畫師們到江南去寫生,回來後,將畫稿上的山水景色畫在長廊之上,同時又將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人物、故事等也匯聚於長廊之上,於是形成了一條世界著名的集山水風光及人文逸事為一體的藝術長廊。長廊上共有各式圖畫一萬三千多幅,於1900年被評為全球畫廊之冠,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如果您置身廊內,漫步其間,便會由然產生一種“人在廊中走,神在畫中游”的感覺。好,下面請各位遊長廊,祝各位好心情!

(在排雲門前)

怎麼樣?各位,有些累了吧!不過這長廊尚未走完,同志仍需努力呀!其實我們剛剛走了長廊的一半,這裏便是長廊左右兩部分的分界線。從排雲門前的排樓往上的建築分別是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和智慧海,是萬壽山前的一組中軸建築,由於我們不到裏面去參觀,所以我給在家講一講裏面的主要建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排雲殿,它名稱的來歷是出自晉代郭璞的遊仙詩中“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詞句,可見此處非凡人所居之處,那麼這座建築是做什麼用的呢?明代這裏曾建有一座古剎,名為圓靜寺,後來被毀,清朝乾隆皇帝為了給母親祝壽,在圓靜寺的基址上,建了一座“大報恩延壽寺”,後來被侵略軍所毀。現在各位看到的排雲殿是清光緒年間,即公元1887年修建的,它是專為慈禧太后舉行壽慶活動的場所,慈禧太后把自己比成排雲而出的神仙,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

在排雲殿之上,是全園的中心建築——佛香閣,是為慈禧太后燒香拜佛而設,“佛香”兩個字來源於佛教對佛的歌頌。

再往上,在萬壽山之巔為全園的最高建築——智慧海,從這組建築的名稱即可斷定,這是一組宗教建築,智慧海的意思是歌頌佛的智慧浩翰如海。這組建築雖遭聯軍破壞,但沒有被燒燬,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由琉璃磚及石料建成的,又因用石料發券而成,不設大梁承重,故稱無樑殿,為北京三大無樑殿之一。

現在回過頭來再説説排雲門,大門兩旁除了青銅獅外,還有十二塊太湖石,又叫排衙石,象是兩排衙役守衞在門前,其實它們還有一個名字叫“十二生肖石”。大家有興趣可以找找看,哪一塊是自己的生肖石,不過藝術本身就是誇張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即“三分像、七分想,越看越象”。大家可別個持已見而吵得面紅耳赤喲!好,我們在此休息十分鐘,大家可以照照相,十分鐘後在這裏集合。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的西端,石丈亭。在我們眼前的湖水中有一條大石船,它的名字叫石舫。石舫又叫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它全長36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石舫。船體上原來建有單層中式艙樓,後被侵略軍燒燬,1893年重建後在船體上建雙層西式艙樓,成為今天的這個式樣。在上下兩層艙樓內各有一塊大水銀鏡,據説每逢細雨綿綿之季,慈禧太后常在舫上品茶、賞雨景。您也許會問,這喝茶看雨景跟鏡子有什麼關係呀?是這麼回事兒,人家慈禧太后不是直截了當看雨景,那多俗呀!人家看的是鏡子裏的雨景,講究的是“半夢半醒之間”的朦朧之美。那麼這個大石舫有什麼寓意呢?大家都聽説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古語吧!統治者好比船,老百姓是水。如果是和平共處,那船就不會翻,如果官逼民反,那統治者這條船恐怕就要底兒朝天了。這是統治者所不願看到的,於是建了這麼一個大石舫,任憑風吹浪打永不會被頃覆,取“江山永固”之意。

人家都説乾隆皇帝聰明,我看這便是他的一個敗筆,大家都知道,水漲船高的道理吧!您想,如果造條大木船,如果遇到水漲、巨浪什麼的,水漲船高,可能還會保住性命。但造條石船,如果遇到水漲,船就不會升高。最終,這條象徵統治階級的大船被孫中山先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洪流所淹沒了……

好了!頤和園內重點景物的介紹到此結束,現在請各位在大石舫前留個影,謝謝大家一路的配合!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03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一一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又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詔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20xx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

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一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供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辭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朝,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享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的地方。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tian)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

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同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己經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戊戌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就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了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縷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

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xx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蓑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像。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鄭,我叫鄭子儀,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作文網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着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着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20xx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作文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20xx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

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12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__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的地方。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tian)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一同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已經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有關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就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

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樂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03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

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00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慧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

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

智慧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名稱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智慧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智慧如海,佛法無邊。這裏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原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雖然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殿堂沒有被燒燬,但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破壞。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9

大家好:

我是一個小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宋導遊,今天,我們大家要到北京的一個大公園-------頤和園,你們要記住: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我們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在地上亂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蹟上亂塗亂畫;不要動上面的字和畫,因為,比如:每天有一億個人來摸話,日子長了,就會容易化掉,就在也沒有了。所以我們大家要愛護它,不要破壞,下面,我們開始參觀了。

話説在北京城西北郊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一片天然形成的湖泊。小山和小湖本來沒有名字,因遼金時期在這一帶建有金山行宮,於是小山和小湖被稱為“金山”和“金海”。到了元代,傳説有一位老人在山下挖出了一個石甕,所以小山和小湖改成“甕山”和“甕山泊”。甕山泊在元大都之西,且景色妖嬈,於是在文人筆下又衍生出了“西湖”的美稱。在明朝時已經出現了“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觀和“西湖十寺”的人文景觀。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對西湖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並改其名為“昆明湖”,把挖湖的泥土堆積在甕山需要修飾的地方,並改其名為“萬壽山”,用20xx年的時間把這裏修建成了一座大型皇家園林,取名為“清漪園”。

咸豐年間,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將清漪園燒燬。光緒年間,重建清漪園,並改名為“頤和園”。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頤和園再次被毀。慈禧回京後,再次用鉅款修復,但由於財力有限,只修復了部分景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出巨資對頤和園進行了多次整修,才基本上還原了清漪園時期的風貌。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是我國皇家園林的典範,其原名為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約佔1/4,湖水面積約佔3/4,按其功能可分為宮廷區和園林區,宮廷區又分為政治活動區和帝后生活區,園林區主要由萬壽山景區和昆明湖景區組成。

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坐西朝東,面闊五間,中間設三個門。正門匾額上“頤和園”三個字為光緒御筆。“頤和”是頤養精神、心平氣和的意思,寓意頤和園是慈禧太后養老的地方。門外台階正中鑲嵌着一塊雕刻精美的雲龍石,俗稱“龍墊兒”,是從圓明園移至此處的。東宮門前是涵虛罨秀牌樓。涵虛罨秀牌樓為三間四柱七樓式,牌樓中間鑲嵌着一塊石匾額,東題“涵虛”,喻山水廣闊;西題“罨秀”,喻捕捉秀色;兩處均是乾隆御筆。東宮門外南北兩側各有一排小房子,這裏是大臣們等候上朝或召見時休息的地方,也是侍衞和鑾儀衞的值房。東宮門內南北兩側也各有一排小房子,這裏是軍機處、六部、九卿等候聖旨和處理日常事務的值房。

進入東宮門向西而行,就來到了仁壽門。仁壽門前有兩塊裝飾性青石,門內有一塊巨大的太湖石。這塊石頭是從墨爾根園移來的,此石色青圓潤,形如壽星,所以叫做“壽星石”。進入仁壽門就來到了仁壽殿院落。在院落的四角,有四塊小的太湖石,象徵一年四季,稱“四季石”,是從圓明園移來的。這四塊太湖石加上壽星石合稱“峯虛五老”,象徵廬山五老峯,寓意長壽。在院落中央,有一隻銅麒麟。麒麟是我國古代傳説中的吉祥神獸,有避邪和分辨善惡的本領。它的造型十分奇特,為龍頭、鹿角、牛蹄、獅尾,故又俗稱“四不像”。這隻麒麟原置於長春園內,原為一對,一隻被英法聯軍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在仁壽殿的北側,有一口水井,是帝后茶膳的專用水源。據説慈禧太后有一次在園中中暑,喝此井水祛暑,故賜名“延年井”。“延年井”三個字是當代書法家王遐舉寫的。

仁壽殿前陳列着光緒年間製造的銅缸、銅龍、銅鳳各兩隻,上面均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記。“天地一家親”原是慈禧太后在圓明園中居住的地方,在她垂簾聽政以後鑄造的陳設上都有鑄“天地一家春”的字樣。銅龍、銅鳳的排列順序是鳳居中,龍在兩側。這是在那一歷史時期特有的產物,體現出在光緒時期,慈禧太后的實際地位要高於皇帝。

仁壽殿匾額為滿漢兩種文字,乾隆年間規定:凡是御苑中當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這裏是政治活動區的主要場所,所以初名“勤政殿”,表示帝王在遊幸的同時不忘勤於政務。光緒年間改名“仁壽殿”。“仁壽”二字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表示施行仁政者能夠長壽。慈禧和光緒曾多次在這裏聽政和接見外國使臣。

在仁壽殿內有紫檀木玻璃屏風。屏風頂部雕有九條龍,屏心為玻璃鏡,鏡面上裝飾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是專為慈禧太后定製的壽禮。百蝠捧壽圖。百蝠捧壽為緙絲工藝品。

“壽”字寫在蝙蝠和彩雲中,為慈禧太后所書;“蝠”與“福”同音,借音取義,意為多福多壽。點翠插屏。點翠插屏為乾隆年間製作的玻璃風景台屏,屏內描繪的洞庭湖勝景是用翠鳥羽毛粘制而成的。雖然已經歷經200多年,天然羽毛的顏色卻依然非常鮮豔。琺琅甪端。甪端是古代傳説中的神獸,能日行一萬八千里,並通曉各國語言。置於皇帝寶座旁,象徵八方來朝。它的實際用途是香爐。

德和園大戲樓位於仁壽殿西北,建於光緒年間。“德和”二字出自《左傳》“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聽了美好的音樂,就會心平氣和,從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另外兩座分別是故宮的暢音閣和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在這三座戲樓中,德和園大戲樓是最大的。清末許多著名京劇演員都曾經在此為慈禧太后演出過。戲樓共3層,自上而下依次是福、祿、壽三台,上有天井,下有地井,供演員演戲之用。此外,還有扮戲樓供演員換裝,準備道具。現在扮戲樓被闢為展室,用來展示戲裝及慈禧生前享用過的汽車、鋼琴等。

頤樂殿位於大戲樓北側,是慈禧看戲的地方。頤樂殿東西兩側有看戲廊,是王公大臣及命婦們陪慈禧看戲的地方。

從仁壽殿外南側繼續西行,視線會被兩個小土丘擋住,給人以“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感覺。但是一走出曲徑,美麗的湖光山色突然呈現在眼前,讓人在不經意間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兩個小土丘起到了欲揚先抑的作用,這種造園手法叫做“抑景”。

下面我帶大家去帝后生活區參觀。

從昆明湖東岸邊向北行,就來到了玉瀾堂。“玉瀾”二字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芳蘭振蕙葉,玉泉湧微瀾”,意思是湖水清澈瀲灩。玉瀾堂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和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其東暖閣是早餐室,西暖閣是寢室,東耳房是書房,西耳房是洗手間、浴室、更衣室。在明間,寶座後有一圍屏,屏面由兩層玻璃合成,玻璃上繪有中西合璧式的山水畫,由於畫在兩層玻璃上,所以觀賞時立體感極強。在寶座上方有一塊“復殿留景”匾,“復殿”是深宮的意思,“景”是指景星,按我國古代星象學的説法,出現景星,象徵帝王英明。所以“復殿留景”的意思是,深宮中住着聖明的君主。西暖閣是光緒的寢室,在牀罩的上方懸掛着一塊長方形的匾額,上書“風篁成韻”。“風篁成韻”是由成語“鬆篁成韻”演化而來的,願意是松樹和竹子在風的吹動下發出有韻律的聲音。把“鬆”字改為“風”後,就諧音成“鳳凰成孕”,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霞芬室和藕香榭分別是玉瀾堂的東、西配殿,均為穿堂結構。光緒皇帝住在園內時,每天早晨在霞芬室等候上朝,仁壽殿內一切準備好後,便穿堂直接走到仁壽殿。去向慈禧太后請安時,便從藕香榭穿過“水木自親”,到樂壽堂行禮問安。“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命人在玉瀾堂院落的前後左右砌了多道磚牆,將玉瀾堂完全封閉起來,以囚禁光緒皇帝。如今磚牆大多都已拆除,但霞芬室和藕香榭內的磚牆還保持原樣,作為與“戊戌變法”相關的遺蹟供遊人參觀。

夕佳樓位於玉瀾堂和宜芸館之間,取意於晉代文學家陶淵明《飲酒》中“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樓上是觀賞日落的好地方。

宜芸館位於玉瀾堂北面。“宜”是適宜,“芸”是一種香草,古人常用於書房內驅蟲防蛀。“宜芸”就是適宜藏書的意思。宜芸館在清漪園時期是乾隆皇帝藏書的地方,光緒時期,正殿改為隆裕皇后的寢宮,西配殿改為珍妃的住所。宜芸館南側牆壁上共有10塊乾隆皇帝臨摹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書法石刻。

宜芸館向西而行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二字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為這裏是智者仁者所居之所。樂壽堂是慈禧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慈禧太后在這裏居住並在這裏接見王公大臣、外國使節等。殿內有兩隻青花大瓷盤,是用來盛水果供太后聞香氣的;五彩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引進的;魚桌用金星紫檀木做框架,鑲以玻璃桌面,桌內不僅有用象牙、雞翅木雕鏤的山水人物、亭台樓閣,而且製作嚴密,能儲水養魚。慈禧太后可以一邊喝茶吃點心,一邊觀賞金魚。殿內懸掛“慈暉懿祉”匾,“慈”指母親,“暉”指陽光,“懿”指德行美好,“祉”指福祿。匾的含義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殿外庭院內設銅鹿、銅鶴、銅瓶。借“鹿”、“鶴”、“瓶”的音,取意“六合太平”,即天下太平之意。“六合”為上、下、東、南、西、北6個方位。庭院內種植玉蘭、海棠、牡丹,借“玉”和“棠”的音,牡丹象徵富貴的意思,取意“玉堂富貴”。

另外,庭院內有一巨石,它是明萬曆年間一位愛石成癖的太僕米萬鍾在房山大石窩發現的,他想把巨石放置在私宅勺園中。後因種種原因,託言力竭財盡,不得已將此石棄置在路旁,故有“敗家石”之稱。百餘年後,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去西陵掃墓,路見此石,便命人將它運到樂壽堂做照壁。據説因水木自親殿門太窄,當時是破門而入。此石因形似靈芝,色青而潤,乾隆賜名“青芝岫”。

水木自親是前後穿堂的大殿,樂壽堂院落的前院門,南面臨湖。慈禧太后從水路來頤和園時,就在水木自親殿外的碼頭上岸,進入樂壽堂。碼頭上有個探海燈杆,又稱水月燈杆,當年上面掛一盞大燈籠,是慈禧太后駐園時的信號。

永壽齋位於樂壽堂的東跨院,是總管太監李蓮英居住的地方。依清代祖制,太監最高不過四品,而李蓮英因深受慈禧太后信任,最後竟官居二品。此院落現在舉辦中國太監製度展覽。

揚仁風位於樂壽堂的西跨院。揚仁風外形像一把打開的摺扇,它裏面的寶座、宮燈、香幾等也都是扇形式樣,故此殿又名“扇面殿”。

“揚仁風”的典故出自《晉書 袁宏傳》裏謝安贈扇的故事:東晉時期的謝安和袁宏是一對摯友,後謝安出任揚州刺史,袁宏出任東陽郡守。兩人走馬上任告別時,謝安取出一把摺扇贈與袁宏,袁宏答謝説:“輒當奉揚仁風,慰彼梨庶”,意思是我一定奉揚仁義道德之風,安撫黎明百姓。

慈禧太后居住頤和園時,常在此院落賞鳥。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0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今日就有我來帶領咱們一起旅遊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期望我的解説能夠令各位滿足,是咱們一起度過這一夸姣的韶光。

咱們如今行將前往的即是頤和園,運用這一段時刻,我向咱們簡略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前史以及如今的情況。

最早在遼金年代的時分,皇帝就現已開端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其時在今日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兒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前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即是1588年,這兒現已具有必定的園林規劃,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讚。可是讓這兒真實變成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即是1749~1764年,就在本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並且這兒還成了聞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中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修建相同,這兒也沒能躲過侵略者的蹂躪,在1860年這兒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焚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水兵經費對這兒進行了重建,並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兒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分,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損壞。從此之後對這兒所進行的重修,由於財力缺乏,所今後山有些長時間都沒有修正。到了1920xx年,按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把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兒曾作為他的私家產業一度敞開,可是由於交通不便票價貴重等緣由,沒什麼人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兒正式改為對外敞開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承受這兒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堅持着其皇家園林的相貌。並且這兒還變成了世界上造景豐厚、修建會集、保管最完好的皇家園林。

咱們行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間陸地四分之一,水面到達了四分之三。依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徵,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日子區和風景旅遊區三個有些。

來到了東宮門,咱們本次的旅遊也就正式開端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間涵虛的意思是六合開闊,山明水秀,一應俱全。罨秀是有捕捉秀麗風景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即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境平緩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咱們首要來到的即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擺放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勤的當地。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涵義長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標誌吉利富有。在殿前還擺設有兩對龍鳳外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烘托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標誌皇帝,鳳在兩邊,標誌皇后。而在這兒,卻是龍在兩邊,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位置。

咱們面前這座雄偉的修建即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分,規則但凡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分,便將這兒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能夠長命。如今,仁壽殿的擺設和原狀是根本共同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邊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佈局,雕有九條鬧龍,中間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一樣寫法的壽字。在寶座鄰近,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間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踐用途其實即是香爐。而殿內兩邊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歇息的當地,傍邊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由於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茸毛粘制而成的,咱們能夠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著作儘管歷經二百多年可是仍是顏色照舊。

穿過仁壽殿咱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正人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夸姣的曲子,就會心腸平緩,到達品德崇高的境地。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佈局謹慎,十分的壯麗,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別離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能夠開合。在敞開時,天井和地井交流,頂部有絞車牽引,能夠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能夠起到聲響共識的效果,使藝人聲響愈加洪亮,水井還能夠用於扮演龍口噴水等景象。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藝人化裝用的。如今咱們所看到的展現戲裝,擺設慈禧的奔馳車的當地即是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兒即是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當地。殿內正中設有金漆搪瓷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威望。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如今現已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日子用品,西側則是製造精巧的工藝品。

在中國古代,有首詩從前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們如今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領會其間的意義。這兒運用了中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端,這兒如同現已沒有路能夠走了,可是跟着不斷的行進,恍然大悟,在咱們前面有呈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本來是一個由泉流會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如今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分,將這兒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日的湖泊,而這兒為何叫做昆明湖呢?這是由於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討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練習水軍。乾隆皇帝依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仿效漢武帝在這兒演習水師,這即是昆明湖稱號的由來。而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本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拓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媽媽祝壽的時分,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回報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分,這兒即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當地。

咱們看到這組修建特別、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兒即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寓居的當地。已然説到了這兒,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tian)即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即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今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今後,宮殿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牴觸。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經過光緒皇帝實施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繼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摧殘,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利今後,光緒被幽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有必要一起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操控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宦官看守,此刻的玉瀾堂如同一個與世隔絕的當地,不過到了如今,本來的磚牆現已根本拆除了,根本上康復了曾經的相貌,只要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堅持本來的姿態,作為有關變法的遺址供遊人欣賞。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分製造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即是睡房,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澡堂以及更衣的當地。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佈局,以沉香木為中間,做工十分精巧。圍屏是用兩層玻璃組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顏色仍然美麗。前層玻璃的反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前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即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即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當地。正殿即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寓居的當地,西配殿從前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居處。在戊戌變法失利今後,慈禧指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榜首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今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個的內助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咱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兒即是仁者智者寓居的當地。樂壽堂是日子區裏的首要修建,在乾隆年間,這兒是乾隆媽媽紐鈷祿氏寓居在這兒,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兒。

經過了水木自親,也即是樂壽堂的正門,咱們也就進入了院子。能夠看到在院子中擺設樂許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別離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和平”,意思是天下和平。園內還栽培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有”。中間的這塊太湖石,由於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姓名叫做敗家石,這是由於在明朝有自己十分喜愛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傍邊,可是在由於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旁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回來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間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燃燒檀香的,起到調理室內空氣的效果。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生果供慈禧欣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邊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彩色玻璃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中國前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鄰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分,還能夠欣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佈局,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面還鑲嵌着用寶貴資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傑出,能夠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院子內的修建極具江南園林特徵。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上運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如同一把翻開的摺扇。

從這兒出來,咱們就走上了銜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跟着萬壽山地形凹凸而崎嶇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曲折而改變的,在地形凹凸和變向的銜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別離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規劃十分的奇妙。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由於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並且很少重複。其間有關於西湖風景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締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描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比方《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規劃的內容時刻跨度十分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能夠説的上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xx年的時分,這兒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咱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間的祝壽慶典區,這兒是萬壽山前山最雄偉的一組修建,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才智海,散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才智海等首要修建。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承受百官朝賀的當地。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

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慣例擺設以外,還有一些烘托氣氛的特別擺設,比方用中國台灣烏木雕琢的屏風,沉香木雕琢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分,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承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其時位置之高。(“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美好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才智海是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的一有些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即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分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傍邊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修建的中間,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十分高,本來在這兒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

才智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稱號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才智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才智如海,佛法無邊。這兒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本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儘管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的時分殿堂沒有被焚燬,可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損壞。

北京導遊詞相關文章: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1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是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

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

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

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

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

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

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

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

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

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

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

到了1920xx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

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

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

1948年12月,人民的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

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

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

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

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

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

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

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

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

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

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

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

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

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

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

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

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

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

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

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

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

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

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

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

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

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

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

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

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

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

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

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

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xx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

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

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

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的地方。

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

愛新覺羅·載湉(tian)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

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

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

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

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一同前來,住在玉瀾堂。

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已經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有關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

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

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

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

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

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就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

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

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

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

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

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

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樂很多的東西。

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

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

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

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

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

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

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

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

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

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

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

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

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

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

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

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

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

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

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xx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

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慧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

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

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

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

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

智慧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名稱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智慧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智慧如海,佛法無邊。

這裏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原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雖然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殿堂沒有被燒燬,但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破壞。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2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金代,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15公里,佔地面積290公頃。景區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水域面積佔全園的3/4。整個園林分為三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即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區;以玉瀾堂、宜芸館及樂壽堂為中心的生活區;以長廊、昆明湖、蘇州街等為主體的遊覽區。頤和園將全國的美景及著名建築融為一體,集南北造園藝術之大成,達到雖為人做,苑如天成的藝術效果。

早在金代的時候,這處園林既不叫頤和園,也沒有這麼美,只是一處帝王遊獵的天然園囿,當時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宮,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為甕山,水域為甕山泊。明代時這一組山水被稱為好山園,已經出現了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乾隆皇帝為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大壽,不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後修建了不少建築,特別是長廊的修建更是神來之筆。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壽桃形,寓意向其母獻壽,又把甕山改名為萬壽山,並把此處園林稱為清漪園。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03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各位,這是仁壽門,門口有兩塊太湖石,人稱豬猴石,據説是孫悟空和豬八戒被派到這裏來為皇家看家護院。走進人壽門,看到的並不是仁壽殿,迎面是一塊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個障景的作用。這是我國古典園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風的作用,避免院內景物一覽無餘,失去含蓄之感。剛才我們講過了,頤和園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之作,多次、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造景方法,待會兒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紹,請各位先隨我來。

(仁壽殿院內東南角松樹下)

剛才我們看到了門口的那塊太湖石,現在請各位再看看院內四周,這裏還有四塊太湖石,為什麼要在這裏放些奇形怪狀的所謂太湖石呢?首先我先告訴大家何為太湖石。説起太湖石,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很多園林內都有,它們看起來奇形怪狀,滿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裝點景緻,只是不太知道它們的名字罷了。其實,太湖石是產自於江蘇無錫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皺、漏之稱,而且產量又少,故被皇家選為稀罕物運來放在園林內起裝飾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動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們收藏、寄與某種美好象徵的尤物。

還記得門口的那塊太湖石吧,從背後看去,沒什麼奇特之處,但要從正面看上去,你便會拍手叫絕,因為這塊太湖石就像是一個老壽星,面向仁壽殿,給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另外四塊太湖石根據其形狀,象徵一年四季之春華、秋實、冬枯、夏榮,這四季石與老壽星被稱為峯虛五老,象徵長壽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這隻銅鑄的怪獸,人稱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龍頭、獅尾、牛蹄,別看它長相怪異,可是本領高強,能避火,又是一種仁義之獸,既是仁獸,故在仁壽殿前,真是找對了地方!您也許會問,剛才你説真是找對了地方,莫非這四不象原來不在此處?您説的不錯,四不象原有一對,是乾隆年間鑄造的,原來放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在火燒圓明園時,另一隻被侵略軍所毀,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還陳列着銅製的龍、鳳、香爐、太平缸等。特別是龍鳳的位置與其它地方的陳設位置不一樣。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鳳在外。在這裏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是哪個大膽之人所為?不是別人,就是在這座大殿內垂簾聽政、發號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們説:誰説女子不如男?

(在仁壽殿的中間靠左的位置)

這座大殿叫仁壽殿,是帝后們夏天到這裏來避暑時,臨時處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當於故宮的乾清宮,等級相當於故宮的太和殿。這一區域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説的頤和園內三大區域之一的政治活動區。在清代的每一處園林內,都設有一座處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稱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娛樂時也不會疏於國事,以示勤政,其實,只不過是懶得跑回故宮處理朝政而已。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權,在故宮養心殿及頤和園勤政殿垂簾聽政。天下凡是大權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長生不老,故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將勤政殿改為仁壽殿取自於《論語》中的仁者壽,即施仁政者能長壽的意思。

在大殿內的後壁上,懸掛着壽協仁符的大匾,殿內設九龍寶座,御案及眾多裝飾物。值的一提的有兩處陳設。首先請各位看一看正對面的大水銀鏡,上面有不同字體的壽字,共226個,取壽字之多的意思。在鏡子的左側的一輻畫卷上有一個很大的壽字,背景裏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壽。這100只蝙蝠與鏡子上的226個壽字寓意為多福(蝙蝠)多壽(壽字)真可謂是用心良苦,那麼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長命百歲了呢?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歲。有句古話叫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七十不足為怪,但在當時活七十多歲不能不説是位長壽之人。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壽字呀保佑了老佛爺呢?當然不是,這是與老佛爺的飲食起居有規律及日常保養是分不開的。人吃五穀雜糧,誰能沒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沒災?不過,慈禧太后不怕生病。她説有病有災我能挺,因為我有延年井。據説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爺長壽的祕訣之一。那麼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氣?好!各位隨我來,我們一起去參觀延年井。(在延年井旁)

各位,這就是延年井,據説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覺時夢到了一口井,便派人來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氣頓消,精神氣爽,非常高興,便封其為延年井。以後慈禧太后經常飲用此水,並用此水沏茶,稱為延年井水沏杯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其實,這口延年井的井水為優質礦泉水,確實有利於人體健康。慈禧對這口井的感情勝過金銀珠寶。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從紫禁城跑到頤和園,金銀珠寶絲毫未取,只是特意來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後就背井離鄉,帶上光緒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講完了政治活動區,現在我們要去帝后生活區參觀一下,首先我們去看一看光緒皇帝在園中居住的地方玉瀾堂,請大家跟我來。

(在仁壽殿後的假山旁)

走到這裏,也許有些人已經不耐煩了,會問導遊,您説過頤和園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們進來以後確是什麼門呀,石頭呀,大殿,假山呀,水呢?為什麼不帶我們去看?大家別急,如果進門就是水,您是否會覺得太直截了當了,就會覺得不夠深度。其實,這又是一種造園方法,叫抑景。所謂抑景就是先抑後揚,即當各位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這裏看起來曲徑通幽,其實,您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感覺啦!不信,請各位走走看。各位!現在是否有一種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之喜悦感?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園林非一日之建。咱們在前面已經講過,早在金代,這裏便是帝王們遊獵的場所,當時的萬壽山被稱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宮,供金代帝王遊獵時臨時過夜居住。山下的水域在當時稱為金海湖。元代改金山為甕山,據説是有一老甕在山上挖出石甕而聞名,山下的水域被稱為甕山泊。明代曾把這一組山水稱為好山園,並在甕山南坡建園靜寺,改甕山泊為西湖,當時的景色已經出現了西湖十景。特別是到了清代,盛世國君乾隆皇帝為了給他母親慶祝60大壽,在此大興土木,在甕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雲門至佛香閣的中軸建築羣,把這組建築做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母親,以示孝順。乾隆皇帝還將甕山改為萬壽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麼呢?據説當年漢武帝曾在都城長安挖昆明池操練水軍,於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賢,將萬壽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寬湖面,為日後訓練水軍之用。工程結束後將這片水域更名為昆明湖。現在請大家隨我去知春亭,那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昆明湖東岸的重要景觀及建築。

(在知春亭外)

這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為何稱之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説法吧?但這裏不養鴨,怎麼才能知道春天的來臨呢?我們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這裏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此處是最先柳綠花紅,向人們報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遠處羣山起伏,古塔聳立,現在我來問一問大家,遠處的這座古塔是在頤和園園內呢,還在園外?遠處的山叫玉泉山,盛產優質礦泉水,是專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們飲用的。

遠處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園內,其實是在園外的玉泉山,這種把別處的景色,借來一用的造園方法,稱為借景。

再看看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小的島嶼,它叫南湖島它的南面有三個小島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鑑堂,象徵東海三仙山的蓬萊、方丈和瀛州,它與萬壽山遙遙相對,這種造園方法叫對景。

連接南湖島與東岸陸地的橋叫十七孔橋,是仿北京著名的盧溝橋而建,為何要在這裏仿盧溝橋建一座十七孔橋呢?這得從乾隆皇帝説起。

乾隆皇帝雖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遊歷中對江南的景色及建築都非常喜歡,因此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將天下美景盡繪長廊之內,將天下精美建築集於頤和園當中,於是頤和園中便出現了黃鶴樓、岳陽樓、盧溝橋等景緻。乾隆皇帝還想留住杭州和蘇州的景色,於是,又仿杭州的蘇堤在頤和園內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橋用以增色,而且還消除了由於西側建築少而產生的空曠感,起到了造園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還有萬壽山後建蘇州街,整條街再現蘇州水鄉的美景,這樣一來,足不出京,就可遍遊江南秀色,雖然造景花點錢,但節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費及辛苦。如此説來,還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橋東側有個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與十七孔橋及南湖島連接在一起,形似一隻烏龜的頭,頸和身軀,用烏龜形狀象徵長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處伏着一隻銅牛,與真牛大小相仿。為何在此設銅牛?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為了鎮水,乾隆皇帝鑄銅牛,還特意寫了一篇《銅牛銘》,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種説法是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緻被稱為織耕圖,象徵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吧!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昌閣,請看我們前方的這座關城式建築,叫文昌閣,閣樓內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銅像。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深受世人信奉,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當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祿,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會幸福嗎?不一定!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瀾堂(指向北側)。那裏曾經是光緒皇帝的監獄。身為皇帝,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夠可憐的吧!為什麼貴為天子的光緒皇帝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咱們待會再講。現在先請各位欣賞一下美麗的景色,照張像,我們5分鐘後在玉瀾堂門前集合。

各位,現在我們要參觀的是頤和園中生活區的一組建築,是清末慈禧遊歷頤和園時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前面的一組建築叫玉瀾堂,是當年光緒皇帝居住的地方;後一組建築叫宜芸館,供皇后居住。這是一組緊鄰昆明湖的建築,故以湖水似玉、波瀾起伏為意境,將皇帝的居處取名為玉瀾堂。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座大門前有兩塊大石頭,左右而立?為什麼在此設石?石頭有沒有來歷和説道?當然有,不過這得先從光緒皇帝及戊戌變法講起。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以不得罪支邦為由,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清王朝在亞洲最大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割地賠款,中國面臨列強的瓜分,這使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等非常激奮。以康有為、梁啟超及譚嗣同為代的改良派上書給光緒皇帝提出變法,得到了年輕的光緒皇帝的支持。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派人為祖宗之法不可變。於是在暗中陰謀策劃廢黜光緒皇帝,在最關鍵的時刻,由於兩面派袁世凱的告密,使得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光緒也皇帝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相當於被判了無期徒刑,被囚禁在玉瀾堂。

現在回頭再説這兩塊石頭,它們叫母子石,是慈禧太后讓人從香山搬過來的,把它們放在這裏是對光緒帝的責罵,好象在説:光緒呀!光緒!沒有我你能當上皇帝嗎?可現在你卻要造我的反,你可真是沒良心,你看看,連頑石尚有母子之情,你真是不如頑石呀!

光緒也暗暗罵道,老佛爺呀!老佛爺,你也太狠心了,你知道當一個傀儡皇帝的感覺嗎?我身為皇帝上不能治國,下不能安民,國家將亡,我受萬民唾棄,屎盆子扣到我頭上,你卻站在那享福,還把我關起來,真是心比石頭還硬呀!好了,現在我們到園內參觀一下。

(在玉瀾堂大院內)

玉瀾堂為這個院落的正殿,兩側有配殿,東為霞芬室,西為藕香榭。玉瀾堂的後面是通向宜芸館的穿堂門。各位如果到兩側配殿門口,您會驚奇地發現,哎呀!怎麼開門後不是屋子而是一堵牆呢?其實不但是兩側配殿,既使是通向宜芸館後門也被封死,這就是當年光緒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光緒皇帝雖不用戴手銬、腳鐐,但每日如座井觀天,好不悽慘!就這樣,自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當了十年的囚徒皇帝,於1908年含恨而死。要説慈禧太后與光緒真是一對冤家,在光緒皇帝死的第二天,老佛爺也駕鶴西行了,據説是老佛爺不放心,怕光緒在陰間造她的反,故緊跟光緒而去。

玉瀾堂內的陳設均按當年原狀展出,正殿中有皇帝寶座,御案,掌扇及龍牀等,請各位參觀5分鐘,我們在後院集合。

(在宜芸館門前)

各位,宜芸館是皇后在頤和園居住的地方,宜芸為藏書之意,乾隆皇帝曾在這裏讀書。現在門內的廊壁上鑲嵌有10塊乾隆皇帝臨摹的書法真跡,殿內物品也都是按當年隆裕皇后在此居住時的原狀陳列的。請各位在此參觀5分鐘,我們的下一站便是慈禧老佛爺在頤和園中的住處樂壽堂。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主人慈禧太后的住處樂壽堂。樂壽堂二字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之意,就是説有學問的人很快樂,講仁義的人能長壽,之所以取樂壽二字,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夠快樂長壽。

樂壽堂內的陳設保持原狀,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之地,堂內有寶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還有青花大瓷盤,瓷盤是裝水果用的,但不是為吃,而是專為聞香味而設,堂內的東外間是茶點室,東內間是更衣室,西外間是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內間是卧室。

樂壽堂外門口兩側設有梅花鹿、鶴、花瓶各一對,有人會問,此處為何不擺龍、鳳、獅子等,卻放些鹿呀、鶴呀什麼的,是何道理?其實這幾件陳設物品加起來是一句吉祥語,梅花鹿的鹿與大寫的六(陸)同音,取其六字,鶴與閤家歡樂的合字讀音接近,花瓶的瓶與太平的平同音,故這鹿、鶴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院中還種有玉蘭樹、海棠樹,原來還有牡丹,取玉蘭花的玉,海棠花的棠與樂壽堂的堂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貴之意,即為玉堂富貴。再説,慈禧的小名兒叫蘭兒,所以種玉蘭花就更理所當然啦!

在樂壽堂的正前方,有一塊巨石,人稱房山石,還記得太湖石嗎?南方的太湖石是以透漏皺瘦者為貴,而房山石是以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形不皺也不瘦者為佳。這塊巨石有孔、有形,似靈芝,名為青芝岫。青為青色,芝為靈芝,岫為孔洞之意,即為一塊青色、有孔、有洞的大靈芝石。但是呀,它也有一個不吉利的名字叫敗家石,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話得從明朝説起了。

明朝有一位喜歡蒐集怪石的官員,叫米萬鍾,您聽這名字,要是用大鐘來裝米,能裝一萬鍾,夠富的吧!因為這塊石頭卻敗了家。據説有一天,米萬鍾在房山發現了這塊巨石,非常喜歡,於是動用大批人力來搬運這塊石頭。隆冬時每隔數十米便挖一個水井,在路上潑水凍冰再用人馬拖運,開銷很大。還沒走到北京就家財耗盡,只好棄之路邊。故人稱敗家石。轉眼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時候發現了這塊巨石,當時乾隆正在為其母親慶六十大壽而採辦釋罕物,於是想把這塊石頭運回北京。運到這裏後,卻發現進園的門太小,沒辦法,只能破門而入。乾隆的母親知道後很生氣,説: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真是敗家石敗家石乾隆皇帝一時無話可説,只能聽着數落,還是機智的劉羅鍋眼睛一亮説:太后息怒,皇上將此石運來是看它形狀象元寶,又似靈芝,您看,像不像呀!如果是元寶、靈芝破門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賀之事呀!這是財源滾滾破門入,靈芝仙草延壽年的吉兆,這是説太后您多福多壽呀!太后仔細看了看這塊石頭,哎!確是有些象元寶、靈芝,於是息了怒,轉憂為喜。乾隆見狀,順坡下驢,立即在石頭上題青芝岫三個字,還乘興題了一首《青芝岫》詩,至今隱約可辨。

説來也巧,自從這敗家石進了園子,大清朝便從乾隆盛世開始衰敗,最終真的敗了大清王朝。

前面我們講了,慈禧是一個愛奢侈的人,就拿吃飯來説吧,頤和園內共有八個大院是專門為慈禧太后做飯的廚房,被稱為壽膳房,每天有120人為她的三餐忙和。慈禧太后每天二頓正餐,二頓小吃,在樂壽堂的正廳用餐,在用膳時,一般擺三桌,一桌供吃,一桌供看,一桌供裝飾。慈禧太后每頓正餐需主食60種,茶點30種,各色佳餚128種,一天的餐費為白銀60兩,當時可買一萬斤大米,可供四口之家生活一年有餘,真是帝后一席飯,百姓數年糧。雖然如此,但是慈禧太后有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她每天準點用餐,而且從不多吃,更主要地是她吃完飯後總要活動活動,她堅信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這恐怕也是她長壽的祕決之一吧!那麼慈禧太后到哪裏去百步走呢?當然是去長廊了!好,各位,現在我們就到長廊裏看一看,走一走

位,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景區,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兼遊廊,建成於公元1750年,位於昆明湖和萬壽山之間,不僅連接了山水,而且為全園增添了神趣,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長廊全長728米,分為273間,中間點綴着象徵四亭的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四個亭子。站在萬壽山上看長廊,它象一隻展翅飛入昆明湖的大蝙蝠,昆明湖又象徵着東海,這蝙蝠飛入東海的設計便是福如東海的象徵啦!很巧妙吧!

前面講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對江南的山水風光非常留戀,於是派畫師們到江南去寫生,回來後,將畫稿上的山水景色畫在長廊之上,同時又將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人物、故事等也匯聚於長廊之上,於是形成了一條世界著名的集山水風光及人文逸事為一體的藝術長廊。長廊上共有各式圖畫一萬三千多幅,於1900年被評為全球畫廊之冠,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如果您置身廊內,漫步其間,便會由然產生一種人在廊中走,神在畫中游的感覺。好,下面請各位遊長廊,祝各位好心情!

(在排雲門前)

怎麼樣?各位,有些累了吧!不過這長廊尚未走完,同志仍需努力呀!其實我們剛剛走了長廊的一半,這裏便是長廊左右兩部分的分界線。從排雲門前的排樓往上的建築分別是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和智慧海,是萬壽山前的一組中軸建築,由於我們不到裏面去參觀,所以我給在家講一講裏面的主要建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排雲殿,它名稱的來歷是出自晉代郭璞的遊仙詩中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詞句,可見此處非凡人所居之處,那麼這座建築是做什麼用的呢?明代這裏曾建有一座古剎,名為圓靜寺,後來被毀,清朝乾隆皇帝為了給母親祝壽,在圓靜寺的基址上,建了一座大報恩延壽寺,後來被侵略軍所毀。現在各位看到的排雲殿是清光緒年間,即公元1887年修建的,它是專為慈禧太后舉行壽慶活動的場所,慈禧太后把自己比成排雲而出的神仙,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

在排雲殿之上,是全園的中心建築佛香閣,是為慈禧太后燒香拜佛而設,佛香兩個字來源於佛教對佛的歌頌。

再往上,在萬壽山之巔為全園的最高建築智慧海,從這組建築的名稱即可斷定,這是一組宗教建築,智慧海的意思是歌頌佛的智慧浩翰如海。這組建築雖遭聯軍破壞,但沒有被燒燬,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由琉璃磚及石料建成的,又因用石料發券而成,不設大梁承重,故稱無樑殿,為北京三大無樑殿之一。

現在回過頭來再説説排雲門,大門兩旁除了青銅獅外,還有十二塊太湖石,又叫排衙石,象是兩排衙役守衞在門前,其實它們還有一個名字叫十二生肖石。大家有興趣可以找找看,哪一塊是自己的生肖石,不過藝術本身就是誇張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即三分像、七分想,越看越象。大家可別個持已見而吵得面紅耳赤喲!好,我們在此休息十分鐘,大家可以照照相,十分鐘後在這裏集合。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的西端,石丈亭。在我們眼前的湖水中有一條大石船,它的名字叫石舫。石舫又叫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它全長36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石舫。船體上原來建有單層中式艙樓,後被侵略軍燒燬,1893年重建後在船體上建雙層西式艙樓,成為今天的這個式樣。在上下兩層艙樓內各有一塊大水銀鏡,據説每逢細雨綿綿之季,慈禧太后常在舫上品茶、賞雨景。您也許會問,這喝茶看雨景跟鏡子有什麼關係呀?是這麼回事兒,人家慈禧太后不是直截了當看雨景,那多俗呀!人家看的是鏡子裏的雨景,講究的是半夢半醒之間的朦朧之美。那麼這個大石舫有什麼寓意呢?大家都聽説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古語吧!這是統治者所不願看到的,於是建了這麼一個大石舫,任憑風吹浪打永不會被頃覆,取江山永固之意。

人家都説乾隆皇帝聰明,我看這便是他的一個敗筆,大家都知道,水漲船高的道理吧!您想,如果造條大木船,如果遇到水漲、巨浪什麼的,水漲船高,可能還會保住性命。但造條石船,如果遇到水漲,船就不會升高。最終,這條象徵統治階級的大船被孫中山先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洪流所淹沒了

好了!頤和園內重點景物的介紹到此結束,現在請各位在大石舫前留個影,謝謝大家一路的配合!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03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3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中國綜合性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併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以及整體辦學條件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78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100餘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餘名,其中本科生13000餘名,碩士生8600餘名,博士生4600餘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餘名,遠程教育學員7500餘名。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體育總局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網上研究中心6個。學校藏書400餘萬冊。學校佔地面積400餘公頃,建築面積230餘萬平方米。出版物有《清華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英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世界建築》、《裝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有着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清華大學傳承“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1萬餘名學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治學大師、興業英才和治國棟樑。他們中有竺可楨、高士其、姜立夫、段學復、張子高、楊石先、葉企蓀、周培源、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樑思成、楊廷寶、錢偉長、吳仲華、洪深、曹禺、金嶽霖、王力、陳岱孫、錢鍾書、費孝通、吳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馬寅初、陳寅恪、熊慶來、華羅庚、茅以升、吳有訓、錢學森、張光鬥等是清華的進修生和資助生,美籍學者楊振寧、李政道、林家翹是清華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勛章”的23位功勛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截至20__年12月底,1537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25%為清華大學校友。

水清木華九十餘載,清華大學藴育着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着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優良的傳統和精神。以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從建校初期就成為清華師生治學與為人的追求,並一代代得以傳承。從“五四”愛國運動、“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到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一”學生運動,從施滉、韋傑三到聞一多、朱自清,生動地展現了清華師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後,清華大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又紅又專”方向,培育“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探索出一條“愛國、成才、奉獻”和“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創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面臨世紀之交中國迅速發展的機遇,清華大學正向着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1911年 建立“清華學堂”後更名為“清華學校”(留美預備學校) 1925年 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 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有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 1937年 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更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 遷回北京清華園覆校,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 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1978年恢復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考試 1984年 設立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礎上建立經濟管理學院

在已有理學科系基礎上恢復理學院 1985年 建立國內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 1988年 在建築系基礎上建立建築學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1996年在已有機械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機械工程學院 1999年 恢復建立法學院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__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

20__年 建立醫學院

20__年 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

20__年 原隸屬信息產業部的華信醫院(原酒仙橋醫院)和玉泉醫院正式併入

20__年4月正式掛牌,分別成為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

20__年 在工程力學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等基礎上建立航天航空學院

好了,校園概況這麼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週邊的景點,我們看前面的這塊石頭是三峽石。

這塊巨石貴韻。

我身後是近春園遺址公園,“近”是遠近的近,春,春天的春。公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近春園也遭到嚴重破壞。從此倫為荒島100餘年。直到1979年,學校才決定徹底改造荒島,在島上種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經過幾年的改造,荒島終於成了現在這處具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勝蹟。

這棟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學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華的一位畢業生專門從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運過來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華的學生們不要忘記傳統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學生能多關注人文科學。前面的亭子是“臨漪榭”,臨,是面臨的臨,漪是漣漪的漪,榭則是指水邊的亭子,是遺址內唯一象徵性的舊物恢復。

吳晗先生是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刻苦,在學術上很有成就,蘇俄已被同學們戲稱“太史公”。他從清華畢業後,就一直留校擔任助教、教員、教授等職,1949年北平解放後,曾調任北京市副市長。“革命”期間,吳晗因著有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慘死在獄中,後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這位基礎校友,學者在荒島上立了一尊吳晗像,並且修建了“晗亭”的。

“荷塘月色亭”是為紀念朱自清而建,他畢業於北大哲學系,1925年應聘清華執教,先後擔任過國文系教授、圖書館長、朱自清寫過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園的景觀,這篇文章用描寫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畫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葉子,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這一切都反映了他當時苦悶、孤獨的心情。1948年他因貧病交加而去世。臨終時他還囑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給的廉價美國麪粉,稱讚他“寧死不買美國救濟糧”後來清華師生為了紀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廳內懸掛的”荷塘夜色“四字是來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筆跡。對面山上的零零閣,是20__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閣。近春園是清華師生休閒的場所。

現再給大家10分鐘照相。 我們現在去參觀清華園區,

大家左側這兩棟樓是第一,二教學樓,分別建於

52、54年,是蘇式建築風格,裏面有大小教室數間。現在人在使用。

禮堂西側市科學館,建於1917年,初起是理科實驗樓。26年物理系在此辦公,現在這裏面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革命時期也被破壞,去年剛才新裝修。

最北邊這個雄偉建築是清華的大禮堂,使清華大學第二批建築中的四大建築之一,建成於1920年至今為止已經87歲了,他是一座羅馬史和希臘式相混合的建築。圓頂、銅門、門前有四根兩人合抱粗的漢白玉大石柱,位於清華大學大中心,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個是當時國內學堂中最大的禮堂兼講堂,建禮堂時,美國政府不信任中國的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所以由美國設計師莫非設計,一磚一瓦從美國先由水路運到天津塘沽,然後運到北京,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棟和他一模一樣的建築,很多反帝愛國運動也是從這裏動員出發,現在我們人在此舉辦各種各樣活動。

南側的同方部也是清華早期建築之一,還長期用作8月27號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兩字與字《禮記》,“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1936年在此為魯迅先生舉行過追悼會,聞一多,朱自清都發表了演説。現在是清華校友辦公室。

清華學堂是清華第一棟教學樓,1911年竣工,96歲了的德國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築,門上端“清華學堂”四字是清朝軍機大臣那桐所書。25年在這裏增設了“國學研究院”當時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

一、趙元任在此辦公。1946年作為建築系的專用關,樑思成為系主任,現在是清華研究生院辦公室。

日晷是1920級的學生畢業時獻給母校的禮物,它的上部是中國古典計時器,圓盤中央的不鏽鋼針,圓盤中央的不鏽鋼針指着地球的南極北極,圓盤上面刻着十二個時辰,圓盤下面也刻着十二個時辰,春分以後看太陽照射圓盤上面的不鏽鋼針的陰影計時,秋分以後看圓盤下面鋼針的陰影計時。沒有太陽是舊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勝語言”四字,是920級學生的名言,也是清華的校風。就是鼓勵清華的學生們少説多做,發揚實幹的精神。

東面的石頭上的八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914年,梁啟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禮堂給清華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演講,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兩字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就是説人應該天一樣,剛健不已,自強不息,努力進取,也應該想的一樣柔和,培養出公而無私,寬厚為懷的高尚品質。只有這樣才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演講過後,學校就以此八字為校訓,設計校徽,從而永久留傳。

現在介紹到此,現再給大家10分鐘照相。

北京清華大學導遊詞4

幾經週轉才來到清華大學,並與春春匯合在清華西門,門口的石獅子好像已有一段歷史了。自然拍照的異常之多。走入門中是長長的道路通向幽深。現在是旅遊期各式各樣的人多來於此四個輪的,二個輪的車輛,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與菜市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不是很喜歡喧譁之處。

向前走到幾經曲折來到一片寬闊的草坪之前。後面有一座很像歐洲古堡的建築物,聽旁邊旅遊團的導遊解説是清華大禮堂。它有着圓圓的頂。在我看來有點像高仰的頭顱,下面的線條顯得十分簡潔。和草坪前端的好似日晷的東東顯出的又是兩個極端,看樣清華之門也遮不住大禮堂羞紅的身姿。側面牆上佈滿的爬山虎也是懼得不敢前行。

是美的東西,人們都會坐下來,慢慢的欣賞,當然除非那美麗尤物是第三者。但時間已不允許我們停留片刻,我們好似前路探索的冒險也,一面為沿邊的景緻流連,一面卻又為了前進而奮鬥。

走不了幾步便看到了聞一多先生與鍾亭一齊聳立,逐向前尋其路。未知同與都何人,汝知安否?

漸漸地我們邁向了幽深人煙開始疏少了,映入眼簾的是清華大學圖書館。圖書館是環繞而建的俱有淡淡法國古典建築風格的,窄長的窗子由上至下順下長長的乳白色的窗簾,有着垂空的長廊和中間歐式的噴水襯着三層的圖書館,這裏的階梯都像深藏於酒庫中的久釀,愈是年久就越發的香醇。都淹在書香中多年了。突然愛上了這時裏,當然這也是紅色的,紅色與綠樹相襯在這裏似乎不顯得老氣,而是一種幽靜的享受。

我是不喜歡紅色的,因為它太過火熱,在周邊易被燒熾,而這裏的紅由於日久而顯得沉穩了許多,看了格外舒服,於是深深的陷了進去無法自拔。

於是對這裏的紅色於法式風格迷醉了。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4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金代,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15公里,佔地面積290公頃。景區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水域面積佔全園的3/4。整個園林分為三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即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區;以玉瀾堂、宜芸館及樂壽堂為中心的生活區;以長廊、昆明湖、蘇州街等為主體的遊覽區。頤和園將全國的美景及著名建築融為一體,集南北造園藝術之大成,達到“雖為人做,苑如天成”的藝術效果。

早在金代的時候,這處園林既不叫頤和園,也沒有這麼美,只是一處帝王遊獵的天然園囿,當時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宮,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為甕山,水域為甕山泊。明代時這一組山水被稱為好山園,已經出現了“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乾隆皇帝為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大壽,不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後修建了不少建築,特別是長廊的修建更是神來之筆。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壽桃形,寓意向其母獻壽,又把甕山改名為萬壽山,並把此處園林稱為清漪園。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20xx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20xx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各位,這是仁壽門,門口有兩塊太湖石,人稱“豬猴石”,據説是孫悟空和豬八戒被派到這裏來為皇家看家護院。走進人壽門,看到的並不是仁壽殿,迎面是一塊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個“障景”的作用。這是我國古典園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風的作用,避免院內景物一覽無餘,失去含蓄之感。剛才我們講過了,頤和園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之作,多次、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造景方法,待會兒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紹,請各位先隨我來。

(仁壽殿院內東南角松樹下)

剛才我們看到了門口的那塊太湖石,現在請各位再看看院內四周,這裏還有四塊太湖石,為什麼要在這裏放些奇形怪狀的所謂“太湖石”呢?首先我先告訴大家何為太湖石。説起太湖石,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很多園林內都有,它們看起來奇形怪狀,滿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裝點景緻,只是不太知道它們的名字罷了。其實,太湖石是產自於江蘇無錫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皺、漏”之稱,而且產量又少,故被皇家選為稀罕物運來放在園林內起裝飾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動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們收藏、寄與某種美好象徵的“尤物”。

還記得門口的那塊太湖石吧,從背後看去,沒什麼奇特之處,但要從正面看上去,你便會拍手叫絕,因為這塊太湖石就像是一個老壽星,面向仁壽殿,給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另外四塊太湖石根據其形狀,象徵一年四季之“春華、秋實、冬枯、夏榮”,這四季石與老壽星被稱為“峯虛五老”,象徵長壽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這隻銅鑄的怪獸,人稱“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龍頭、獅尾、牛蹄,別看它長相怪異,可是本領高強,能避火,又是一種仁義之獸,既是“仁獸”,故在“仁壽”殿前,真是找對了地方!您也許會問,剛才你説“真是找對了地方”,莫非這“四不象”原來不在此處?您説的不錯,“四不象”原有一對,是乾隆年間鑄造的,原來放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另一隻被侵略軍所毀,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還陳列着銅製的龍、鳳、香爐、太平缸等。特別是龍鳳的位置與其它地方的陳設位置不一樣。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鳳在外。在這裏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是哪個大膽之人所為?不是別人,就是在這座大殿內垂簾聽政、發號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們説:“誰説女子不如男?”

(在仁壽殿的中間靠左的位置)

這座大殿叫仁壽殿,是帝后們夏天到這裏來避暑時,臨時處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當於故宮的乾清宮,等級相當於故宮的太和殿。這一區域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説的頤和園內三大區域之一的政治活動區。在清代的每一處園林內,都設有一座處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稱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娛樂時也不會疏於國事,以示勤政,其實,只不過是懶得跑回故宮處理朝政而已。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權,在故宮養心殿及頤和園勤政殿“垂簾聽政”。天下凡是大權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長生不老,故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將“勤政殿”改為“仁壽殿”取自於《論語》中的“仁者壽”,即施仁政者能長壽的意思。

在大殿內的後壁上,懸掛着“壽協仁符”的大匾,殿內設九龍寶座,御案及眾多裝飾物。值的一提的有兩處陳設。首先請各位看一看正對面的大水銀鏡,上面有不同字體的壽字,共226個,取壽字之“多”的意思。在鏡子的左側的一輻畫卷上有一個很大的“壽”字,背景裏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壽”。這100只蝙蝠與鏡子上的226個壽字寓意為“多福(蝙蝠)多壽(壽字)”真可謂是用心良苦,那麼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長命百歲了呢?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歲。有句古話叫“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七十不足為怪,但在當時活七十多歲不能不説是位長壽之人。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壽”字呀保佑了老佛爺呢?當然不是,這是與老佛爺的飲食起居有規律及日常保養是分不開的。人吃五穀雜糧,誰能沒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沒災?不過,慈禧太后不怕生病。她説“有病有災我能挺,因為我有延年井”。據説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爺長壽的祕訣之一。那麼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氣?好!各位隨我來,我們一起去參觀延年井。(在延年井旁)

各位,這就是延年井,據説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覺時夢到了一口井,便派人來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氣頓消,精神氣爽,非常高興,便封其為“延年井”。以後慈禧太后經常飲用此水,並用此水沏茶,稱為“延年井水沏杯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其實,這口延年井的井水為優質礦泉水,確實有利於人體健康。慈禧對這口井的感情勝過金銀珠寶。1920xx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從紫禁城跑到頤和園,金銀珠寶絲毫未取,只是特意來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後就背“井”離鄉,帶上光緒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講完了政治活動區,現在我們要去帝后生活區參觀一下,首先我們去看一看光緒皇帝在園中居住的地方——玉瀾堂,請大家跟我來。

(在仁壽殿後的假山旁)

走到這裏,也許有些人已經不耐煩了,會問“導遊,您説過頤和園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們進來以後確是什麼門呀,石頭呀,大殿,假山呀,水呢?為什麼不帶我們去看?”大家別急,如果進門就是水,您是否會覺得太直截了當了,就會覺得不夠“深度”。其實,這又是一種造園方法,叫“抑景”。所謂抑景就是先抑後揚,即當各位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這裏看起來曲徑通幽,其實,您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感覺啦!不信,請各位走走看。各位!現在是否有一種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之喜悦感?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園林非一日之建。咱們在前面已經講過,早在金代,這裏便是帝王們遊獵的場所,當時的萬壽山被稱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宮,供金代帝王遊獵時臨時過夜居住。山下的水域在當時稱為金海湖。元代改金山為甕山,據説是有一老甕在山上挖出石甕而聞名,山下的水域被稱為甕山泊。明代曾把這一組山水稱為好山園,並在甕山南坡建園靜寺,改甕山泊為西湖,當時的景色已經出現了“西湖十景”。特別是到了清代,盛世國君乾隆皇帝為了給他母親慶祝60大壽,在此大興土木,在甕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雲門至佛香閣的中軸建築羣,把這組建築做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母親,以示孝順。乾隆皇帝還將甕山改為萬壽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麼呢?據説當年漢武帝曾在都城長安挖“昆明池”操練水軍,於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賢,將萬壽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寬湖面,為日後訓練水軍之用。工程結束後將這片水域更名為昆明湖。現在請大家隨我去知春亭,那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昆明湖東岸的重要景觀及建築。

(在知春亭外)

這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為何稱之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説法吧?但這裏不養鴨,怎麼才能知道春天的來臨呢?我們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這裏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此處是最先柳綠花紅,向人們報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遠處羣山起伏,古塔聳立,現在我來問一問大家,遠處的這座古塔是在頤和園園內呢,還在園外?遠處的山叫玉泉山,盛產優質礦泉水,是專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們飲用的。

遠處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園內,其實是在園外的玉泉山,這種把別處的景色,借來一用的造園方法,稱為“借景”。

再看看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小的島嶼,它叫南湖島它的南面有三個小島——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鑑堂,象徵東海三仙山的蓬萊、方丈和瀛州,它與萬壽山遙遙相對,這種造園方法叫“對景”。

連接南湖島與東岸陸地的橋叫十七孔橋,是仿北京著名的盧溝橋而建,為何要在這裏仿盧溝橋建一座十七孔橋呢?這得從乾隆皇帝説起。

乾隆皇帝雖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遊歷中對江南的景色及建築都非常喜歡,因此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將天下美景盡繪長廊之內,將天下精美建築集於頤和園當中,於是頤和園中便出現了“黃鶴樓”、“岳陽樓”、“盧溝橋”等景緻。乾隆皇帝還想留住杭州和蘇州的景色,於是,又仿杭州的蘇堤在頤和園內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橋用以增色,而且還消除了由於西側建築少而產生的空曠感,起到了造園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還有萬壽山後建蘇州街,整條街再現蘇州水鄉的美景,這樣一來,足不出京,就可遍遊江南秀色,雖然造景花點錢,但節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費及辛苦。如此説來,還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橋東側有個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與十七孔橋及南湖島連接在一起,形似一隻烏龜的頭,頸和身軀,用烏龜形狀象徵長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處伏着一隻銅牛,與真牛大小相仿。為何在此設銅牛?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為了鎮水,乾隆皇帝鑄銅牛,還特意寫了一篇《銅牛銘》,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種説法是“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緻被稱為“織耕圖”,象徵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吧!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昌閣,請看我們前方的這座關城式建築,叫文昌閣,閣樓內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銅像。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深受世人信奉,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當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祿,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會幸福嗎?不一定!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瀾堂(指向北側)。那裏曾經是光緒皇帝的“監獄”。身為皇帝,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夠可憐的吧!為什麼貴為天子的光緒皇帝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咱們待會再講。現在先請各位欣賞一下美麗的景色,照張像,我們5分鐘後在玉瀾堂門前集合。

各位,現在我們要參觀的是頤和園中生活區的一組建築,是清末慈禧遊歷頤和園時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前面的一組建築叫玉瀾堂,是當年光緒皇帝居住的地方;後一組建築叫宜芸館,供皇后居住。這是一組緊鄰昆明湖的建築,故以“湖水似玉、波瀾起伏”為意境,將皇帝的居處取名為玉瀾堂。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座大門前有兩塊大石頭,左右而立?為什麼在此設石?石頭有沒有來歷和説道?當然有,不過這得先從光緒皇帝及戊戌變法講起。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以“不得罪支邦”為由,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清王朝在亞洲最大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割地賠款,中國面臨列強的瓜分,這使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等非常激奮。以康有為、梁啟超及譚嗣同為代的改良派上書給光緒皇帝提出變法,得到了年輕的光緒皇帝的支持。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派人為“祖宗之法不可變”。於是在暗中陰謀策劃廢黜光緒皇帝,在最關鍵的時刻,由於兩面派袁世凱的告密,使得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光緒也皇帝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相當於被判了“無期徒刑”,被囚禁在玉瀾堂。

現在回頭再説這兩塊石頭,它們叫母子石,是慈禧太后讓人從香山搬過來的,把它們放在這裏是對光緒帝的責罵,好象在説:“光緒呀!光緒!沒有我你能當上皇帝嗎?可現在你卻要造我的反,你可真是沒良心,你看看,連頑石尚有母子之情,你真是不如頑石呀!”

光緒也暗暗罵道,“老佛爺呀!老佛爺,你也太狠心了,你知道當一個傀儡皇帝的感覺嗎?我身為皇帝上不能治國,下不能安民,國家將亡,我受萬民唾棄,屎盆子扣到我頭上,你卻站在那享福,還把我關起來,真是心比石頭還硬呀!”好了,現在我們到園內參觀一下。

(在玉瀾堂大院內)

玉瀾堂為這個院落的正殿,兩側有配殿,東為霞芬室,西為藕香榭。玉瀾堂的後面是通向宜芸館的穿堂門。各位如果到兩側配殿門口,您會驚奇地發現,哎呀!怎麼開門後不是屋子而是一堵牆呢?其實不但是兩側配殿,既使是通向宜芸館後門也被封死,這就是當年光緒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光緒皇帝雖不用戴手銬、腳鐐,但每日如座井觀天,好不悽慘!就這樣,自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當了十年的囚徒皇帝,於1920xx年含恨而死。要説慈禧太后與光緒真是一對冤家,在光緒皇帝死的第二天,老佛爺也駕鶴西行了,據説是老佛爺不放心,怕光緒在陰間造她的反,故緊跟光緒而去。

玉瀾堂內的陳設均按當年原狀展出,正殿中有皇帝寶座,御案,掌扇及龍牀等,請各位參觀5分鐘,我們在後院集合。

(在宜芸館門前)

各位,宜芸館是皇后在頤和園居住的地方,宜芸為藏書之意,乾隆皇帝曾在這裏讀書。現在門內的廊壁上鑲嵌有10塊乾隆皇帝臨摹的書法真跡,殿內物品也都是按當年隆裕皇后在此居住時的原狀陳列的。請各位在此參觀5分鐘,我們的下一站便是慈禧老佛爺在頤和園中的住處——樂壽堂。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主人——慈禧太后的住處——樂壽堂。樂壽堂二字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之意,就是説有學問的人很快樂,講仁義的人能長壽,之所以取樂壽二字,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夠快樂長壽。

樂壽堂內的陳設保持原狀,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之地,堂內有寶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還有青花大瓷盤,瓷盤是裝水果用的,但不是為吃,而是專為聞香味而設,堂內的東外間是茶點室,東內間是更衣室,西外間是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內間是卧室。

樂壽堂外門口兩側設有梅花鹿、鶴、花瓶各一對,有人會問,此處為何不擺龍、鳳、獅子等,卻放些鹿呀、鶴呀什麼的,是何道理?其實這幾件陳設物品加起來是一句吉祥語,梅花鹿的鹿與大寫的六(陸)同音,取其“六”字,鶴與閤家歡樂的“合”字讀音接近,花瓶的瓶與太平的“平”同音,故這鹿、鶴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院中還種有玉蘭樹、海棠樹,原來還有牡丹,取玉蘭花的“玉”,海棠花的“棠”與樂壽堂的“堂”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貴之意,即為“玉堂富貴”。再説,慈禧的小名兒叫“蘭兒”,所以種玉蘭花就更理所當然啦!

頤和園導遊詞

在樂壽堂的正前方,有一塊巨石,人稱房山石,還記得太湖石嗎?南方的太湖石是以透漏皺瘦者為貴,而房山石是以“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形不皺也不瘦”者為佳。這塊巨石有孔、有形,似靈芝,名為青芝岫。“青”為青色,“芝”為靈芝,“岫”為孔洞之意,即為一塊青色、有孔、有洞的大靈芝石。但是呀,它也有一個不吉利的名字叫“敗家石”,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話得從明朝説起了。

明朝有一位喜歡蒐集怪石的官員,叫米萬鍾,您聽這名字,要是用大鐘來裝米,能裝一萬鍾,夠富的吧!因為這塊石頭卻敗了家。據説有一天,米萬鍾在房山發現了這塊巨石,非常喜歡,於是動用大批人力來搬運這塊石頭。隆冬時每隔數十米便挖一個水井,在路上潑水凍冰再用人馬拖運,開銷很大。還沒走到北京就家財耗盡,只好棄之路邊。故人稱“敗家石”。

轉眼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時候發現了這塊巨石,當時乾隆正在為其母親慶六十大壽而採辦“釋罕物”,於是想把這塊石頭運回北京。運到這裏後,卻發現進園的門太小,沒辦法,只能破門而入。乾隆的母親知道後很生氣,説:“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真是敗家石……敗家石……”乾隆皇帝一時無話可説,只能聽着數落,還是機智的劉羅鍋眼睛一亮説:“太后息怒,皇上將此石運來是看它形狀象元寶,又似靈芝,您看,像不像呀!如果是元寶、靈芝破門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賀之事呀!這是財源滾滾破門入,靈芝仙草延壽年的吉兆,這是説太后您多福多壽呀!”太后仔細看了看這塊石頭,哎!確是有些象元寶、靈芝,於是息了怒,轉憂為喜。乾隆見狀,順坡下驢,立即在石頭上題“青芝岫”三個字,還乘興題了一首《青芝岫》詩,至今隱約可辨。

説來也巧,自從這敗家石進了園子,大清朝便從乾隆盛世開始衰敗,最終真的敗了大清王朝。

前面我們講了,慈禧是一個愛奢侈的人,就拿吃飯來説吧,頤和園內共有八個大院是專門為慈禧太后做飯的廚房,被稱為壽膳房,每天有120人為她的三餐忙和。慈禧太后每天二頓正餐,二頓小吃,在樂壽堂的正廳用餐,在用膳時,一般擺三桌,一桌供吃,一桌供看,一桌供裝飾。慈禧太后每頓正餐需主食60種,茶點30種,各色佳餚128種,一天的餐費為白銀60兩,當時可買一萬斤大米,可供四口之家生活一年有餘,真是“帝后一席飯,百姓數年糧”。雖然如此,但是慈禧太后有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她每天準點用餐,而且從不多吃,更主要地是她吃完飯後總要活動活動,她堅信“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這恐怕也是她長壽的祕決之一吧!那麼慈禧太后到哪裏去百步走呢?當然是去長廊了!好,各位,現在我們就到長廊裏看一看,走一走……

位,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景區,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兼遊廊,建成於公元1750年,位於昆明湖和萬壽山之間,不僅連接了山水,而且為全園增添了神趣,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長廊全長728米,分為273間,中間點綴着象徵四亭的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四個亭子。站在萬壽山上看長廊,它象一隻展翅飛入昆明湖的大蝙蝠,昆明湖又象徵着東海,這蝙蝠飛入東海的設計便是“福如東海”的象徵啦!很巧妙吧!

前面講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對江南的山水風光非常留戀,於是派畫師們到江南去寫生,回來後,將畫稿上的山水景色畫在長廊之上,同時又將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人物、故事等也匯聚於長廊之上,於是形成了一條世界著名的集山水風光及人文逸事為一體的藝術長廊。長廊上共有各式圖畫一萬三千多幅,於1920xx年被評為全球畫廊之冠,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如果您置身廊內,漫步其間,便會由然產生一種“人在廊中走,神在畫中游”的感覺。好,下面請各位遊長廊,祝各位好心情!

(在排雲門前)

怎麼樣?各位,有些累了吧!不過這長廊尚未走完,同志仍需努力呀!其實我們剛剛走了長廊的一半,這裏便是長廊左右兩部分的分界線。從排雲門前的排樓往上的建築分別是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和智慧海,是萬壽山前的一組中軸建築,由於我們不到裏面去參觀,所以我給在家講一講裏面的主要建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排雲殿,它名稱的來歷是出自晉代郭璞的遊仙詩中“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詞句,可見此處非凡人所居之處,那麼這座建築是做什麼用的呢?明代這裏曾建有一座古剎,名為圓靜寺,後來被毀,清朝乾隆皇帝為了給母親祝壽,在圓靜寺的基址上,建了一座“大報恩延壽寺”,後來被侵略軍所毀。現在各位看到的排雲殿是清光緒年間,即公元1887年修建的,它是專為慈禧太后舉行壽慶活動的場所,慈禧太后把自己比成排雲而出的神仙,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

在排雲殿之上,是全園的中心建築——佛香閣,是為慈禧太后燒香拜佛而設,“佛香”兩個字來源於佛教對佛的歌頌。

再往上,在萬壽山之巔為全園的最高建築——智慧海,從這組建築的名稱即可斷定,這是一組宗教建築,智慧海的意思是歌頌佛的智慧浩翰如海。這組建築雖遭聯軍破壞,但沒有被燒燬,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由琉璃磚及石料建成的,又因用石料發券而成,不設大梁承重,故稱無樑殿,為北京三大無樑殿之一。

現在回過頭來再説説排雲門,大門兩旁除了青銅獅外,還有十二塊太湖石,又叫排衙石,象是兩排衙役守衞在門前,其實它們還有一個名字叫“十二生肖石”。大家有興趣可以找找看,哪一塊是自己的生肖石,不過藝術本身就是誇張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即“三分像、七分想,越看越象”。大家可別個持已見而吵得面紅耳赤喲!好,我們在此休息十分鐘,大家可以照照相,十分鐘後在這裏集合。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的西端,石丈亭。在我們眼前的湖水中有一條大石船,它的名字叫石舫。石舫又叫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它全長36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石舫。船體上原來建有單層中式艙樓,後被侵略軍燒燬,1893年重建後在船體上建雙層西式艙樓,成為今天的這個式樣。在上下兩層艙樓內各有一塊大水銀鏡,據説每逢細雨綿綿之季,慈禧太后常在舫上品茶、賞雨景。您也許會問,這喝茶看雨景跟鏡子有什麼關係呀?是這麼回事兒,人家慈禧太后不是直截了當看雨景,那多俗呀!人家看的是鏡子裏的雨景,講究的是“半夢半醒之間”的朦朧之美。那麼這個大石舫有什麼寓意呢?大家都聽説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古語吧!統治者好比船,老百姓是水。如果是和平共處,那船就不會翻,如果官逼民反,那統治者這條船恐怕就要底兒朝天了。這是統治者所不願看到的,於是建了這麼一個大石舫,任憑風吹浪打永不會被頃覆,取“江山永固”之意。

人家都説乾隆皇帝聰明,我看這便是他的一個敗筆,大家都知道,水漲船高的道理吧!您想,如果造條大木船,如果遇到水漲、巨浪什麼的,水漲船高,可能還會保住性命。但造條石船,如果遇到水漲,船就不會升高。最終,這條象徵統治階級的大船被孫中山先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洪流所淹沒了……

好了!頤和園內重點景物的介紹到此結束,現在請各位在大石舫前留個影,謝謝大家一路的配合!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20xx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20xx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5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金代,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15公里,佔地面積290公頃。景區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水域面積佔全園的3/4。整個園林分為三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即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區;以玉瀾堂、宜芸館及樂壽堂為中心的生活區;以長廊、昆明湖、蘇州街等為主體的遊覽區。頤和園將全國的美景及著名建築融為一體,集南北造園藝術之大成,達到“雖為人做,苑如天成”的藝術效果。

早在金代的時候,這處園林既不叫頤和園,也沒有這麼美,只是一處帝王遊獵的天然園囿,當時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宮,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為甕山,水域為甕山泊。明代時這一組山水被稱為好山園,已經出現了“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乾隆皇帝為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大壽,不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後修建了不少建築,特別是長廊的修建更是神來之筆。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壽桃形,寓意向其母獻壽,又把甕山改名為萬壽山,並把此處園林稱為清漪園。

凡事有興必有衰,1860年,英法聯軍入京,將清漪園、圓明園在內的“三山五園”燒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園林,並改名為頤和園,取“頤養沖和”之意。但好景不長,1920xx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將頤和園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於1920xx年再次重建,由於財力有限,只恢復了萬壽山前的景觀。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對園林進行修繕、保護,頤和園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仁壽殿。

各位,這是仁壽門,門口有兩塊太湖石,人稱“豬猴石”,據説是孫悟空和豬八戒被派到這裏來為皇家看家護院。走進人壽門,看到的並不是仁壽殿,迎面是一塊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個“障景”的作用。這是我國古典園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風的作用,避免院內景物一覽無餘,失去含蓄之感。剛才我們講過了,頤和園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之作,多次、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造景方法,待會兒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紹,請各位先隨我來。

(仁壽殿院內東南角松樹下)

剛才我們看到了門口的那塊太湖石,現在請各位再看看院內四周,這裏還有四塊太湖石,為什麼要在這裏放些奇形怪狀的所謂“太湖石”呢?首先我先告訴大家何為太湖石。説起太湖石,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很多園林內都有,它們看起來奇形怪狀,滿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裝點景緻,只是不太知道它們的名字罷了。其實,太湖石是產自於江蘇無錫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皺、漏”之稱,而且產量又少,故被皇家選為稀罕物運來放在園林內起裝飾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動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們收藏、寄與某種美好象徵的“尤物”。

還記得門口的那塊太湖石吧,從背後看去,沒什麼奇特之處,但要從正面看上去,你便會拍手叫絕,因為這塊太湖石就像是一個老壽星,面向仁壽殿,給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另外四塊太湖石根據其形狀,象徵一年四季之“春華、秋實、冬枯、夏榮”,這四季石與老壽星被稱為“峯虛五老”,象徵長壽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這隻銅鑄的怪獸,人稱“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龍頭、獅尾、牛蹄,別看它長相怪異,可是本領高強,能避火,又是一種仁義之獸,既是“仁獸”,故在“仁壽”殿前,真是找對了地方!您也許會問,剛才你説“真是找對了地方”,莫非這“四不象”原來不在此處?您説的不錯,“四不象”原有一對,是乾隆年間鑄造的,原來放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另一隻被侵略軍所毀,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還陳列着銅製的龍、鳳、香爐、太平缸等。特別是龍鳳的位置與其它地方的陳設位置不一樣。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鳳在外。在這裏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是哪個大膽之人所為?不是別人,就是在這座大殿內垂簾聽政、發號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們説:“誰説女子不如男?”

(在仁壽殿的中間靠左的位置)

這座大殿叫仁壽殿,是帝后們夏天到這裏來避暑時,臨時處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當於故宮的乾清宮,等級相當於故宮的太和殿。這一區域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説的頤和園內三大區域之一的政治活動區。在清代的每一處園林內,都設有一座處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稱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娛樂時也不會疏於國事,以示勤政,其實,只不過是懶得跑回故宮處理朝政而已。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權,在故宮養心殿及頤和園勤政殿“垂簾聽政”。天下凡是大權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長生不老,故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將“勤政殿”改為“仁壽殿”取自於《論語》中的“仁者壽”,即施仁政者能長壽的意思。

在大殿內的後壁上,懸掛着“壽協仁符”的大匾,殿內設九龍寶座,御案及眾多裝飾物。值的一提的有兩處陳設。首先請各位看一看正對面的大水銀鏡,上面有不同字體的壽字,共226個,取壽字之“多”的意思。在鏡子的左側的一輻畫卷上有一個很大的“壽”字,背景裏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壽”。這100只蝙蝠與鏡子上的226個壽字寓意為“多福(蝙蝠)多壽(壽字)”真可謂是用心良苦,那麼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長命百歲了呢?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歲。有句古話叫“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七十不足為怪,但在當時活七十多歲不能不説是位長壽之人。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壽”字呀保佑了老佛爺呢?當然不是,這是與老佛爺的飲食起居有規律及日常保養是分不開的。人吃五穀雜糧,誰能沒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沒災?不過,慈禧太后不怕生病。她説“有病有災我能挺,因為我有延年井”。據説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爺長壽的祕訣之一。那麼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氣?好!各位隨我來,我們一起去參觀延年井。(在延年井旁)

各位,這就是延年井,據説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覺時夢到了一口井,便派人來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氣頓消,精神氣爽,非常高興,便封其為“延年井”。以後慈禧太后經常飲用此水,並用此水沏茶,稱為“延年井水沏杯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其實,這口延年井的井水為優質礦泉水,確實有利於人體健康。慈禧對這口井的感情勝過金銀珠寶。1920xx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從紫禁城跑到頤和園,金銀珠寶絲毫未取,只是特意來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後就背“井”離鄉,帶上光緒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講完了政治活動區,現在我們要去帝后生活區參觀一下,首先我們去看一看光緒皇帝在園中居住的地方——玉瀾堂,請大家跟我來。

(在仁壽殿後的假山旁)

走到這裏,也許有些人已經不耐煩了,會問“導遊,您説過頤和園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們進來以後確是什麼門呀,石頭呀,大殿,假山呀,水呢?為什麼不帶我們去看?”大家別急,如果進門就是水,您是否會覺得太直截了當了,就會覺得不夠“深度”。其實,這又是一種造園方法,叫“抑景”。所謂抑景就是先抑後揚,即當各位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這裏看起來曲徑通幽,其實,您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感覺啦!不信,請各位走走看。各位!現在是否有一種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之喜悦感?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園林非一日之建。咱們在前面已經講過,早在金代,這裏便是帝王們遊獵的場所,當時的萬壽山被稱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宮,供金代帝王遊獵時臨時過夜居住。山下的水域在當時稱為金海湖。元代改金山為甕山,據説是有一老甕在山上挖出石甕而聞名,山下的水域被稱為甕山泊。明代曾把這一組山水稱為好山園,並在甕山南坡建園靜寺,改甕山泊為西湖,當時的景色已經出現了“西湖十景”。特別是到了清代,盛世國君乾隆皇帝為了給他母親慶祝60大壽,在此大興土木,在甕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雲門至佛香閣的中軸建築羣,把這組建築做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母親,以示孝順。乾隆皇帝還將甕山改為萬壽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麼呢?據説當年漢武帝曾在都城長安挖“昆明池”操練水軍,於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賢,將萬壽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寬湖面,為日後訓練水軍之用。工程結束後將這片水域更名為昆明湖。現在請大家隨我去知春亭,那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昆明湖東岸的重要景觀及建築。

(在知春亭外)

這裏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為何稱之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説法吧?但這裏不養鴨,怎麼才能知道春天的來臨呢?我們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這裏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此處是最先柳綠花紅,向人們報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遠處羣山起伏,古塔聳立,現在我來問一問大家,遠處的這座古塔是在頤和園園內呢,還在園外?遠處的山叫玉泉山,盛產優質礦泉水,是專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們飲用的。

遠處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園內,其實是在園外的玉泉山,這種把別處的景色,借來一用的造園方法,稱為“借景”。

再看看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小的島嶼,它叫南湖島它的南面有三個小島——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鑑堂,象徵東海三仙山的蓬萊、方丈和瀛州,它與萬壽山遙遙相對,這種造園方法叫“對景”。

連接南湖島與東岸陸地的橋叫十七孔橋,是仿北京著名的盧溝橋而建,為何要在這裏仿盧溝橋建一座十七孔橋呢?這得從乾隆皇帝説起。

乾隆皇帝雖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遊歷中對江南的景色及建築都非常喜歡,因此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將天下美景盡繪長廊之內,將天下精美建築集於頤和園當中,於是頤和園中便出現了“黃鶴樓”、“岳陽樓”、“盧溝橋”等景緻。乾隆皇帝還想留住杭州和蘇州的景色,於是,又仿杭州的蘇堤在頤和園內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橋用以增色,而且還消除了由於西側建築少而產生的空曠感,起到了造園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還有萬壽山後建蘇州街,整條街再現蘇州水鄉的美景,這樣一來,足不出京,就可遍遊江南秀色,雖然造景花點錢,但節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費及辛苦。如此説來,還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橋東側有個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與十七孔橋及南湖島連接在一起,形似一隻烏龜的頭,頸和身軀,用烏龜形狀象徵長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處伏着一隻銅牛,與真牛大小相仿。為何在此設銅牛?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為了鎮水,乾隆皇帝鑄銅牛,還特意寫了一篇《銅牛銘》,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種説法是“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緻被稱為“織耕圖”,象徵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吧!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昌閣,請看我們前方的這座關城式建築,叫文昌閣,閣樓內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銅像。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深受世人信奉,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當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祿,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會幸福嗎?不一定!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瀾堂(指向北側)。那裏曾經是光緒皇帝的“監獄”。身為皇帝,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夠可憐的吧!為什麼貴為天子的光緒皇帝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咱們待會再講。現在先請各位欣賞一下美麗的景色,照張像,我們5分鐘後在玉瀾堂門前集合。

各位,現在我們要參觀的是頤和園中生活區的一組建築,是清末慈禧遊歷頤和園時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前面的一組建築叫玉瀾堂,是當年光緒皇帝居住的地方;後一組建築叫宜芸館,供皇后居住。這是一組緊鄰昆明湖的建築,故以“湖水似玉、波瀾起伏”為意境,將皇帝的居處取名為玉瀾堂。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座大門前有兩塊大石頭,左右而立?為什麼在此設石?石頭有沒有來歷和説道?當然有,不過這得先從光緒皇帝及戊戌變法講起。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以“不得罪支邦”為由,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清王朝在亞洲最大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割地賠款,中國面臨列強的瓜分,這使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等非常激奮。以康有為、梁啟超及譚嗣同為代的改良派上書給光緒皇帝提出變法,得到了年輕的光緒皇帝的支持。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派人為“祖宗之法不可變”。於是在暗中陰謀策劃廢黜光緒皇帝,在最關鍵的時刻,由於兩面派袁世凱的告密,使得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光緒也皇帝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相當於被判了“無期徒刑”,被囚禁在玉瀾堂。

現在回頭再説這兩塊石頭,它們叫母子石,是慈禧太后讓人從香山搬過來的,把它們放在這裏是對光緒帝的責罵,好象在説:“光緒呀!光緒!沒有我你能當上皇帝嗎?可現在你卻要造我的反,你可真是沒良心,你看看,連頑石尚有母子之情,你真是不如頑石呀!”

光緒也暗暗罵道,“老佛爺呀!老佛爺,你也太狠心了,你知道當一個傀儡皇帝的感覺嗎?我身為皇帝上不能治國,下不能安民,國家將亡,我受萬民唾棄,屎盆子扣到我頭上,你卻站在那享福,還把我關起來,真是心比石頭還硬呀!”好了,現在我們到園內參觀一下。

(在玉瀾堂大院內)

玉瀾堂為這個院落的正殿,兩側有配殿,東為霞芬室,西為藕香榭。玉瀾堂的後面是通向宜芸館的穿堂門。各位如果到兩側配殿門口,您會驚奇地發現,哎呀!怎麼開門後不是屋子而是一堵牆呢?其實不但是兩側配殿,既使是通向宜芸館後門也被封死,這就是當年光緒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光緒皇帝雖不用戴手銬、腳鐐,但每日如座井觀天,好不悽慘!就這樣,自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當了十年的囚徒皇帝,於1920xx年含恨而死。要説慈禧太后與光緒真是一對冤家,在光緒皇帝死的第二天,老佛爺也駕鶴西行了,據説是老佛爺不放心,怕光緒在陰間造她的反,故緊跟光緒而去。

玉瀾堂內的陳設均按當年原狀展出,正殿中有皇帝寶座,御案,掌扇及龍牀等,請各位參觀5分鐘,我們在後院集合。

(在宜芸館門前)

各位,宜芸館是皇后在頤和園居住的地方,宜芸為藏書之意,乾隆皇帝曾在這裏讀書。現在門內的廊壁上鑲嵌有10塊乾隆皇帝臨摹的書法真跡,殿內物品也都是按當年隆裕皇后在此居住時的原狀陳列的。請各位在此參觀5分鐘,我們的下一站便是慈禧老佛爺在頤和園中的住處——樂壽堂。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主人——慈禧太后的住處——樂壽堂。樂壽堂二字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之意,就是説有學問的人很快樂,講仁義的人能長壽,之所以取樂壽二字,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夠快樂長壽。

樂壽堂內的陳設保持原狀,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之地,堂內有寶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還有青花大瓷盤,瓷盤是裝水果用的,但不是為吃,而是專為聞香味而設,堂內的東外間是茶點室,東內間是更衣室,西外間是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內間是卧室。

樂壽堂外門口兩側設有梅花鹿、鶴、花瓶各一對,有人會問,此處為何不擺龍、鳳、獅子等,卻放些鹿呀、鶴呀什麼的,是何道理?其實這幾件陳設物品加起來是一句吉祥語,梅花鹿的鹿與大寫的六(陸)同音,取其“六”字,鶴與閤家歡樂的“合”字讀音接近,花瓶的瓶與太平的“平”同音,故這鹿、鶴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院中還種有玉蘭樹、海棠樹,原來還有牡丹,取玉蘭花的“玉”,海棠花的“棠”與樂壽堂的“堂”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貴之意,即為“玉堂富貴”。再説,慈禧的小名兒叫“蘭兒”,所以種玉蘭花就更理所當然啦!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叫,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也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狀,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

到了元朝,又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為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略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又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xx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因為財力不足,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20xx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

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在1920xx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佔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部分。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秀”的牌樓,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着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稱之為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生九子之一,象徵着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當朝裏活動中時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在上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寓意着遊園時也不要忘記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名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者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在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做的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的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

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_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_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使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面前又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又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

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居住的地方。

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_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她四歲的侄子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

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一同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人在玉瀾堂的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已經基本被拆除了,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有關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在玉瀾堂殿內還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主,做工十分精美。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的寓意就是指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了,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

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皇后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的“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的地方,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了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

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極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後來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了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還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用的,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20xx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到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xx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慧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的“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香。智慧海在外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名稱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智慧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智慧如海,佛法無邊。這裏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原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着1008尊小佛,雖然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殿堂沒有被燒燬,但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破壞。

頤和園導遊詞3000字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_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_,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一一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裏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又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裏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裏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裏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裏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裏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裏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詔將這裏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__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裏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20__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裏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0__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裏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

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來到了東宮門,我們本次的遊覽也就正式開始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yan秀”的牌樓。其中涵虛的意思是天地開闊、山清水秀。包羅萬象。罨秀是有捕捉美麗景色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我們首先來到的便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峯虛五老,寓意長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徵吉祥富貴。在殿前還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在朝裏活動中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徵皇帝,鳳在兩側,象徵皇后。而在這裏,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裏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牀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説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台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穿過仁壽殿我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一一德和園,取自左轉“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地平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結構嚴謹,十分的壯觀,高21米,低台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台,祿台和壽台。在壽台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可以開合。在開啟時,天井和地井溝通,頂部有絞車牽引,可以是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壽台下面的井還可以起到聲音共鳴的作用,使演員聲音更加洪亮,水井還可以用於表演龍口噴水等景觀。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供演員化粧用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展示戲裝,陳設慈禧的奔馳車的地方就是當時的扮戲樓。

在戲台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裏就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權威。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現在已經被開辭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生活用品,西側則是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朝,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原來是一個由泉水匯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候,將這裏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這裏為什麼叫做昆明湖呢?這是因為在距今20__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征伐那裏,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練水軍。乾隆皇帝根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效仿漢武帝在這裏演習水師,這就是昆明湖名稱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原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擴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母親祝壽的時候,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報恩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享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候,這裏就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我們看到這組建築別緻、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裏就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居住的地方。既然説到了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tian)就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

同治皇帝死了以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以後,宮廷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衝突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通過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持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殺,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敗以後,光緒被軟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必須同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控制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仁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太監把守,此時的玉瀾堂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現在,原來的磚牆己經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作為戊戌變法的遺蹟供遊人參觀。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候製作的地平牀,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就是寢室,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圍屏是用兩層玻璃合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豔麗。前層玻璃的背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遠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就是深宮中住着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就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經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以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己的內人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説,這裏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裏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裏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裏,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裏。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了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説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20__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枱面,桌子裏邊還鑲嵌着用珍貴材料縷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庭院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色。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開的摺扇。

從這裏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__年的時候,這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心的祝壽慶典區,這裏是萬壽山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智蓑海,分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築。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常規陳設以外,還有一些渲染氣氛的特殊陳設,比如用中國台灣烏木雕刻的屏風,沉香木雕刻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羣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接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地位之高。

(“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幸福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智慧海是乾隆年間大報恩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當中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心,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着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檐的閣樓,藝術水準非常高,原來在這裏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6zmx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