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介紹醉翁亭導遊詞3篇

介紹醉翁亭導遊詞3篇

醉翁亭屬於千年遺址,歐陽公館則屬於現代建築。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介紹醉翁亭導遊詞,希望大家喜歡!

介紹醉翁亭導遊詞3篇
介紹醉翁亭導遊詞範文1

辛卯歲末,應常州好友增紅兄之約,兩個語文人自駕赴皖,至滁州醉翁亭小遊。

我們由蘇入皖,從寧到滁,漸近琅琊景區,便不由自主地欣然背起《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

車子經琅琊古道,直至山門。只見山門樓牌高聳,飛檐鬥角,門楣處有蘇軾題寫的“琅耶山”三字,遒勁有力,顏色斑駁,蒼古深邃,遠處琅琊逶迤,層巒疊嶂,寒樹叢立,讓我油然而添幾份肅穆之感。

是日天不晴朗,滿目灰暗。走進山門,不見很多遊客,少熙攘,少喧譁,偶聞幾處鳥鳴,感覺很靜。我們很喜歡這樣幽靜的氛圍。

首景即琅琊墨苑。琅琊墨苑建築為蘇州園林風格,亭堂飛檐翹角,色彩淡雅和諧,山上峯巒疊翠,山下亭、台、軒、廊、小橋、假山曲徑相通,景色宜人。特別吸引我們的是墨苑碑廊的黑白碑刻,這裏有很多關於琅琊山、醉翁亭的墨寶鑲刻於此。我與增紅選擇在文徵明書《醉翁亭記》的巨型橫式碑刻下以及蔡元培書的“山水清音”碑刻前留影。

離開琅琊墨苑,經醉翁潭,我們到了醉翁亭。只見醉翁亭前橫卧一條淺淺的山澗,業已水落石出,一座窄窄的小石橋跨越山澗,聯接琅琊古道與醉翁亭。一塊巨石上勒刻“千古醉翁亭”五個大字,系李瑞環在醉翁亭千年之慶時所書。跨越石橋,踏四五級石階,過一道門楣上刻有“醉翁亭”三字的窄窄方門,連過兩道砌有三兩級石階的門檻,眼前便是醉翁亭。千年醉翁亭,赫然在眼前。站立在醉翁亭裏,四柱之外是粉牆黛瓦的鏤空圍牆,透過由古圖案鏤空的牆窗,我看到遠山邈邈,古道盤旋,古木幽森,山澗蜿蜒,我忽然有思接千古的感覺,千年之前,歐公就是在此寫“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的吧?醉翁亭正是如歐公文章所言“有亭翼然”,我還想,千年前的歐公就是於此亭之上享用“宴酣之樂”“眾賓歡也”“太守醉也”的吧? 駐足小坐,忽見幾枝臘梅已開出黃燦燦的花來,且香氣盈盈,我又在遐想,這香氣一定發自千年之前,歐公當年就是在此聞香把盞、作文寫詩的。想到此,我不由感動,我與歐公已經有了一回晤面了,我彷彿看到當年“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譁者”的情景了。逗留醉翁亭,見亭柱上有兩副對聯,我很是喜歡,一幅是,“飲既不多,緣何能醉;年猶未邁,奚自稱翁”,另一幅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可謂妙絕。環繞醉翁亭的亭閣不少,比如,二賢堂,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與醉翁亭相映生輝,構成了一組古亭堂齋羣,或粉牆相隔,或曲徑通聯,或拱門相望,別有一番風景。世稱醉翁亭為“天下第一亭”,這不僅有史為證,更是以物為證的。

醉翁亭屬於千年遺址,歐陽公館則屬於現代建築。它位於醉翁亭西400米處,分東西兩院,以亭廊相連,庭廊兩側鑲刻了蘇軾、蘇唐卿、祝枝山、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家書寫的《醉翁亭記》碑刻,置身其中,令人歎為觀止。歐陽公館即歐陽修紀念館,由郭沫若親筆題寫匾額。館內正中懸有“一代文宗”巨匾,且塑有歐陽修塑像和全面介紹歐陽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畫,充分展示了歐陽修的為人、為政、為學、為文,以歷史本來面貌,將歐陽修的形象再現於廣大遊人面前。

館內還陳列着歷代收有歐陽修詩文的書籍。館內沒有他人,只有我與增紅兩人。我們細細閲讀三十幅壁畫,並站在歐陽修的塑像前,大聲誦讀由蘇軾親書的《醉翁亭記》,感覺到幽古豪放之氣充盈我身。我特別喜歡歐公塑像兩側柱子上的一副對聯:“一代文宗建名亭撰名文流芳百世,雨番宰輔樹正氣立正義曠典千秋”。斷句誦讀了好幾遍以致成誦。一個語文教師,在醉翁亭下,置身歐陽公館,立於歐公面前,大聲誦讀由蘇軾書寫的《醉翁亭記》,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我想起了1997年的春天,我在武漢黃鶴樓上面對長江默唸《黃鶴樓》,20xx年的夏天,我在岳陽樓上,面對浩浩湯湯的洞庭湖朗誦《岳陽樓記》的情景。現代與歷史一次次地交匯,我與古人一次次地面晤。穿越時空,總會有偶然的相遇。

從歐陽公館到深秀湖還是有段距離的。用《醉翁亭記》裏的句子來説,“峯迴路轉”,我們“山行六七裏”,過“蔚然深秀”門,眼前忽見一泓湖面,四面環山,一湖如鏡。深秀湖因“蔚然而深秀”而得名,湖水源自琅琊溪,清澈透底,九曲橋、湖心亭、玉帶橋與四周山色相映成趣。我禁不住快步來到湖邊,俯首蹲身,用手撩撥湖水,清涼透心,水花飛濺,湖面頓時展開漣漪。

我們到深秀湖已是午後,無奈飢腸轆轆,但是,因為時至歲末,飯館已都休業,我們只好在湖邊一家小店裏泡了盒快餐面充飢,然而,儘管如此,我們也覺得心滿意足,且與增紅戲言:面客之意不在面,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面也。臨別時,我還買了一把書有《醉翁亭記》的扇面以作紀念。

離開深秀湖,我們又是一路照相,把不少石刻攝進相機,有喬石書的“琅琊山”,沈鵬書的“與民同樂”,歐陽中石書的“千年醉翁”等。

我與增紅一路下山一路聊天,慨歎此行無悔,收穫頗豐。增紅説:“何處無亭?何處無湖?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我連聲稱好。晚上,我們在南京與朋友聚,席間觥籌交錯,言談甚歡,其間我自然少不了講述小遊醉翁亭所見所感,不知不覺酒多興濃,便隨口而出:“蒼然白髮,頹乎其中者,樵夫醉也,樵夫謂誰?崑山老劉也。”

歐公從前建亭撰文雅乎千載,樵夫如今遊山抒懷快哉一日。滁州歸來,遂寫《醉翁亭遊記》以述感並備忘。

介紹醉翁亭導遊詞範文2

醉翁亭,位於滁州琅琊山。

北宋仁宗慶曆六年,歐陽修被貶到滁州為太守。時心情之壞,可想而知。於是寄情山水,借酒抒懷。常約賓朋飲酒於琅琊寺。導遊説是和尚智仙同情、敬愛歐陽修,特在半山腰為其造亭歇腳飲酒。對此,我不敢苟同,遂以小人之心度之,概因這位太守常帶三朋四友到寺裏喝酒,眾僧怎能清修?其又是滁州最高長官,和尚可能是無奈之下,只好出此送神之策。

歐陽修自號“醉翁”,這亭子便題名為“醉翁亭”了。這位風流太守不但在亭中喝酒,連公事也常常了於亭中。導遊説這是天下第一亭,現在稱天下第一的太多,姑且聽之吧。

讀歐陽修《醉翁亭記》,起句“環滁皆山也”,區區五個字,以其老辣超凡筆力,寫盡滁州形勢,令我敬服得五體投地。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因我是“釣徒之意非為魚,是為陶情怡性也。”

醉翁亭高、徑皆兩丈餘,並無特殊之處,只是亭子東側坐位上有兩快桌子樣的小木板,是歐陽修辦公用的。

登亭四顧,但見遠山環亭,飛檐古樸。舉首沉思,若前賢就在身邊,懷古思幽之情油然而生,心裏一片空明。

醉翁亭西側,有羣建築,皆明清所建。小巧獨特,風格各異,曰“醉翁九景”。令我吒異的竟有叫解酲閣,醒園的。

想來歐陽修本意是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要的就是一個樂字,一個醉字。雖在《醉翁亭記》説是“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可歐陽修酒量甚佳,時年未逾四十,這明明帶有調侃戲謔之成份。可歎後人卻在此建什麼解酲閣,醒園。附庸如是,煞風景大也,可供一笑。

萬幸是,當時尚無今人酒後常往的洗頭房、腳浴、桑拿等,若不,“醉翁九景”壯大為“醉翁十二景”,卻也非不能之事。

遊琅琊山時,正值農曆二月初,卻聽得清脆蟬鳴,以為奇。

介紹醉翁亭導遊詞範文3

記得在中學時學過歐陽修的千古名文——《醉翁亭記》,並且還要背誦的。

醉翁亭地處安徽省的滁州市郊,坐落在琅琊山的半山腰上,是中國四大名亭之首。與北京先農壇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浙江杭州的湖心亭,共同構成了中國“四大名亭”。

去年,我們全家和我的父母一起來到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慕名來參觀醉翁亭,從家出發,用了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琅琊山的半山腰上。

入得山門來,沿着琅琊古道步行。道路兩旁,蒼翠蓊鬱的大樹遮天蔽日,濃蔭幽靜,滿目蒼翠。耳邊不時地傳來幾聲鳥兒清脆的鳴叫,給靜謐的古道憑添了幾分生氣。 記憶最深的就是那潺潺的流水聲了,頓覺渾身清涼舒爽,好似清泉直落入了心頭。再看身旁那葱鬱的山巒,峯迴霧繞,十分壯觀,恍惚中進入了空靈境地,原本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女兒也屏住了呼吸,悄聲細語生怕驚動了林中的生靈。

忽然我們看到一座湖。湖三面環山,攏翠疊秀,正合《醉翁亭記》裏“蔚然而深秀”的意思。我們還在遲疑,于山路彎處正看見一方石刻“深秀湖”。

沿湖北行,站在一座古老的石橋上翹首望去,只見上翹的亭角掩映在蒼翠之中,“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穿過拱門進去,給人的感覺是裏面很狹窄,照相都很難取景,往裏走,就是一代文宗歐陽修的塑像。“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也。”寫得多美。

亭的旁邊有一整塊巨石,上邊刻着 “醉翁亭”三個大字,碑石順山斜卧,有如歐公喝的爛醉後醉到之態。在它的後邊,一塊小的石塊上刻着“二賢堂”。這“二賢”我想這二賢其中一位指醉翁歐陽修,而另一位又是誰呢?懷着仰慕的心情在碑石旁徘徊許久,不知不覺,《醉翁亭記》又在心中迴盪,情不自禁輕輕地脱口而出,“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繼續往上走去琅琊寺,據説是中國最古老的無樑殿,父母進去參觀了,而我們三人最後爬到了山頂一個叫南天門的寺廟,上面風很大,進去後又燒香又拜佛。下山的路上,才覺得肚子餓得咕咕叫,以最快的速度下山吃飯。

夕陽西下,聽着腳下泉水叮咚,清冷悦耳。蒼山、古樹、曲橋、小亭,寺廟,禪音構成了一幅美倫美奐的山水畫卷。醉翁亭,值得一遊……

標籤: 醉翁亭 導遊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4l64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