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西導遊詞 >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20篇)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20篇)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滕王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他既有黃鶴樓的氣勢,又有岳陽樓之景觀,更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通用20篇)

這座歷史名樓坐落在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臨江。始建於唐永徽4年,也就是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實為歌舞之地。後因初唐四傑王勃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得於名貫古今,譽滿天下。滕王閣自創建以來,迭廢迭興28次,最後一次毀於1920_年10月的兵火,現閣為第29次興建,1983年奠基,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並對外開放,新閣是根據古建大師樑思成1942年所繪草圖,參照天籟閣舊藏宋畫《滕王閣》及李誡《營造法一書》重新設計而成的仿宋式建築。

閣樓的主體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台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共九層,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兩翼為對稱的一級高台,上為遊廊,遊廊兩端為“壓江”、“挹翠”二亭,組成一個“山”字形。主閣碧瓦丹柱,斗拱重檐,色彩絢爛而華麗,保存了唐閣“層巒疊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天地”的氣勢。

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於船頭,周圍波翻浪湧,表現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畫面右部為王勃被風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為王勃赴滕閣勝會,揮毫作序的場景。整個構圖採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雕塑手法,並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把觀眾帶入幽遠迷人的意境中。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翠巖禪寺位於南昌市灣裏區翠巖路北端,坐落在梅嶺樂麓灣裏盆地內。背靠洪崖山(又名伏龍山),其上有最高峯釋迦峯,次高峯達摩峯,低峯靈官峯。

翠巖禪寺始建於南北朝,是江西著名的寺廟之一,它與香城、雙嶺、雲峯、奉聖、安賢、六通、蟠龍同為“西山八大名剎”。唐朝武年間,改寺名曰洪井,隨後又改翠巖,南唐更名翠巖廣化院。北宋以後,寺廟逐漸敗落,明朝竟然廢為民居。

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香城寺僧慧習、可學鳩倡議修復古寺,吏部侍郎熊文舉、知州陳弘緒力贊,並禮請古雪上人主持廟事。抗日戰爭期間,古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軍燒燬。抗戰勝利後,寺宇得到修繕,又請本鄉石工雷世森在洪崖亭下峭壁上,鐫刻了“阿彌陀佛”四個大字。現在,古寺重光,晨鐘再續,梵音嘹亮,香客如潮,又恢復了“西山八大名剎”之首時的盛況。

迎笑堂,在寺後峯上,堂內以多道題壁詩而名聞於世。唐朝以來,先後有劉禹錫、牟融、曹鬆、歐陽修、岳飛等名人題詩於壁。堂前有九節筇、千年橘、鶴巢鬆。

妙高台,台在寺前,北宋無盡居士張商英(尚書右僕射)遊寺,寺僧保寧園璣迎於半途,二人問答組成了一首好詩,後題刻在妙高台上。

慧泉,在大雄寶殿後面,泉從地下裂隙中冒出,由於地下氣體上逸,使泉水有規律地發出“咕、咕”聲。泉水清沏見底,口感微甜,是上好的礦泉水。泉上建有“真源亭”,亭柱上鐫對聯:“慧燈常明照見五藴皆空,泉水澄清洗滌不淨塵勞”。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現在我們來到了古西津渡街。在大家參觀之前,我先簡要介紹一下這條古街。“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長江。”長江和古街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歷史上古西津渡街枕於長江之上,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券門上刻有“枕江”二字。隨着長江北岸坍江,南岸淤積,主航道不斷北移,長江向東延伸。現在長江南岸已經北移了數公里。從清代就開始,這裏便成了一條熱鬧的商業街。在“枕江”二字下面是53坡,大家猜一下,一共有多少級台階?恩,張小姐説對了,一共53級。53坡的名稱源自於佛教53參圖的來歷,關於53參圖的傳説我在金山寺已和大家詳細介紹過了,53坡只是古西津渡街的一個開始,讓我們一起去開啟它那耐人尋味的歷史畫卷吧!

“1890”這個數字是中國屈辱史的見證,將它高高的掛在樓頂是為了警戒善良的人們,歷史不能忘記。目前館內珍藏有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文物3萬餘件,其中還有國家一級文物。現在鎮江博物館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順着古街向東望去,我們隱約看到一個石塔,這就是昭關石塔,該塔建於元代,是一座過街石塔,高5米,分塔座,塔身,塔頸,塔頂幾部分。呈亞字形,上刻有佛八寶。鎮江的昭關石塔是我國江南唯一的一座喇嘛式過街石塔,只要你穿過一次石塔,表示你誠心誠意拜一次佛。

在石塔的旁邊是救生會。救生會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有錢人成立的善事機構,當時長江經常有險情,為了鼓勵人們積極主動的救護船隻和渡江人,每救一人救生會獎勵救人者一兩白金。無主安葬的人救生會買棺木安葬。

這條街充滿着宗教色彩,在前面券門上可以看到“同登覺路,共渡慈航”這八個字。穿過券門和石塔就是觀音洞,繼續前進,就是唐代金陵渡。由此我們想起唐代大詩人張祜吟頌的千古絕唱《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4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_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_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0_年秋,_。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5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位於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縣的交界處,國家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這些頭銜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存在。雖比不過黃山的羞,廬山的奇,但三清山獨特的花崗巖峯林地貌,一年中200多個雲霧天氣,讓三清山自古就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峯”之殊譽。

三清山有着許多造型奇特,形神兼備的奇石,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猴王獻寶、玉女開懷、老道拜月,都是三清山標誌性的奇景。

棧道是三清山另一特色。陽光海岸位於三清山的東部,與三清山西海岸、三清宮兩大景區形成一條海拔1600米的高空環型旅遊線路,是觀賞三清山東部瑰麗風光的最佳之處。其中叫絕的有以下幾大奇觀:日出、壯闊雲海、百里松林、驚險刺激的索橋透明玻璃觀景台、幽深峽谷、不同角度的東方女神和巨蟒出山等等。

西海岸位於三清山的西部,是三清山最為開闊的景區,平均海拔1600米。西海岸有四大奇觀:高空棧道、雲海、大峽谷、古樹名木羣。漫步在海拔1660多米的高空棧道上,一邊是懸崖絕壁,一邊是幽深的峽谷,遠處是連綿羣山,這種體驗不容錯過;西海岸的雲海尤其壯觀。除了普通的雲海,還有轟鳴的“響雲”、洶湧的“瀑布雲”等;當你站在棧道上俯瞰大峽谷,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三清宮是三清山人文景觀集中的景區,只有遊覽三清宮,才能發現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清宮景區古建築羣的“先天八卦”佈局方式非常值得細細玩味,它是整個佈局的核心,其它建築圍繞這個核心往八方輻射,各佔一卦的位置。三清宮景區的景點造型設計非常特別。這裏的建築規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卻有很高的造詣。風雷塔的設計、龍虎殿的選址等,都體現了道家“道法自然”的運用和對“天人合一”的追求。人文、自然景觀渾然交融,不分彼此。

西華台景區位於三清山北麓,是宋明以來的登山石級古道,範圍從汾水村至風門。西華台景區以田園風光和幽靜古道為勝。步雲古道早在唐代就是信州太守王鑑退隱之處,這裏水轉山環、梯田如畫,嶺上人家是畲族村寨,至今保持着非常淳樸的民風。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6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湖位於江西省新餘市西南郊16公里處,是古籍《搜神記》中記述的“仙女下凡”傳説的發祥地,是聞名遐邇的湖泊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屬亞洲最大的亞熱帶樹種基因庫。198平方公里的景區,50平方公里的湖面,島嶼星羅棋佈,湖水清澈見底,原始森林神祕誘人。

仙女湖自然風光秀美樸實,具有“幽、秀、奇、雄”之特點,景區兼具湖泊型和山嶽型兩大類型。有曲水通幽,港叉相連的舞龍湖,有水流湍急,兩峯對峙的鐘山峽;有煙波浩渺,千帆競渡的鈴陽湖;有縁色基因寶庫的大崗山。在仙女湖這片古老神奇的靈山秀水之間,既傳頌着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説,又點綴着無數彪炳史冊的歷史遺存,千年水下古城、水中古橋、水邊古石刻,古廟、古陶窯遺址堪稱華廈奇觀,這裏是唐代江西第一個狀元户肇、宋代重臣王欽若、明代權相嚴嵩的故里,尤其是宋應星的科技鉅著《天工開物》為仙女湖平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近年來,仙女湖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路子,加快了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先後新建了現代化旅遊公路和國內一流的旅遊新碼頭。現已開發了20餘處風光景點和人文勝蹟,是遊人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絕好去處。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7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讚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縣,歷史上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這裏民風純樸,文風鼎盛,名勝古蹟遍佈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築,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

這裏山明水秀,松竹連綿,飛檐翹角的古民居蜿蜒於青山綠水之間:或依山,隱現於古樹青林之間;或傍水,倒映於溪池清泉之上;與層層梯田、繚繞雲霧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兩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滿山的紅楓葉猶如一簇簇火苗爭奇鬥豔。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你感覺到心曠神怡和留連忘返。

婺源以山川之靈秀,土地之肥沃,物產之豐富,賢俊之廣眾而著稱。

縣境內縱橫密佈、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澗與怪石奇峯、古樹茶亭、廊橋驛道融雄偉豁達與纖巧秀美於一體。著名景點有西北的大鄣山與靈巖洞羣,東北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遊山,唐宋以來就是遊覽勝地。蘇東坡、黃庭堅、宗澤、岳飛、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讚美的詩文。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因襲唐詩而得名的宋代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裏四周青山如黛,橋下綠水長流,橋的兩旁有廊亭,廊亭的兩旁有石桌石凳,在這裏或品茶弈棋,或瀏覽風光,讓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閒和寧靜。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三清山之旅”的導遊胡可意。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去遊覽被譽為“江南第一仙峯,天下無雙福地”的三清山。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境內,是我國的道教名山。它風景秀麗,1988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_年7月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三清山景區總面積達229平方公里,“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尤其以奇峯、響泉、彩瀑、神光最為奇特。

首先,我要帶領大家遊覽的是三清山一絕——司春女神。朋友們,請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前面那座奇峯高80餘米,她多像一位端莊秀麗的少女,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口,圓圓的下巴,一頭齊肩秀髮。她正襟端坐,雙手託着兩棵青松,温柔地俯視着大地,彷彿要把春天播撒人間。傳説這位女神是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瑤姬。世人認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稱之為“司春女神”。

接下來,我要帶領大家去遊覽三清山另一處絕妙的景觀。看,那座石峯像什麼?不錯,像一條巨蟒。它高120多米,從幽深的峽谷中躥出來,高昂着頭,守護着三清山,這就是有名的“巨蟒出山”。朋友們,你們再換一個角度看,它又像什麼?它的下半截像一位老者,正在急匆匆地趕路,上半截像一位10歲左右的孩童,騎在老者肩上,兩眼注視着前方。整座巨峯猶如父親馱着兒子趕赴考場,當地人稱它為“望子成龍”。這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令人歎為觀止。

三清山的絕妙景觀還有很多很多,如海獅吞月、觀音聽琵琶、神龜探海、仙人曬鞋……遊客朋友們,你們若是時間充裕的話,那就在三清山住上兩天,我將帶領你們遊遍三清山,把三清山的美景一一道來。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9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的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五百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遊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歷代詩人墨客,更是慕名而來,紛紛賦詩填詞,歷史上李白、白居易、岳飛、文天祥、蘇東坡、李時珍、徐霞客等均到過此處。廬山寺、廟、宮、觀多達三百處,是我國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之一。廬山以避暑和冬遊勝地享譽海內外,其各國風格的別墅為中國名山所罕見。

廬山,作為著名的世界遺產地,歷經多年的開發建設,其在地理、資源和服務功能上的三大優勢進一步顯現。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峽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_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羣,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温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裏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作為大禹時所做的《禹貢》及稍後的《上海經》,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0_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陶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續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0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會,共轄四縣五區、一個新區和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7402平方公里,總人口449萬,其中市區人口196萬,是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賦予了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紅色故土、綠色家園、古色風情、特色魅力、金色田野,成就了南昌“雄州霧列、俊彩星馳”。今天,我們跨入充滿希望又充滿競爭、充滿生機更充滿挑戰的經濟全球化時代,南昌正凸現出特有的潛質和誘人的優勢。

南昌之名始於西漢,公元前220_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南昌的旅遊區包括其市區和附近的梅嶺、靖安三爪侖、樟樹等地,名勝古蹟交融於優美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襯托出南昌這座古城的獨特風貌。

在當今如火如荼的產業大轉移、資源大重組、發展大聯合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南昌迎來了新一輪發展契機。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海內外廣大投資者和企業家的積極參與下,英雄城發生着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南昌的投資環境日益改善,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市場景氣度持續上升,尤其是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雙雙走強,這充分表明南昌所藴涵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投資機遇。

南昌城區現在非常繁華,位於市中心的八一廣場綠草如茵,可容納10萬人。屹立在廣場南端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高聳入雲,成為南昌革命歷史的豐碑。改革開放後,南昌的旅遊事業發展迅速,許多的文物古蹟修復一新,自然景觀26處人文景觀已達78處,南昌臨近周邊地區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廬山風景名勝區,鄱陽湖候鳥保護區、龍虎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井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沿京九鐵路風景帶為重點,輻射江西全省的旅遊、觀光體系。

南昌又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八一”南昌起義舉世聞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此,故南昌又有“英雄城”之美稱。

改革開放後,南昌旅遊業發展迅猛,許多文物古蹟修復一新,南昌已成為一座世人矚目的熱點旅遊城市。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1

遊客您好,歡迎您來到風光秀麗的明月山青雲景區。傳説當年嫦娥就是從這裏奔向月宮,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的溈仰宗開創者慧寂禪師(靈佑禪師和慧寂禪師同為此宗開創者)常來這裏參禪悟道,南宋皇后夏雲姑進宮前經常來這裏採藥,因此,青雲景區的許多景點和傳説都帶有神祕色彩。

這裏是夢月山莊。傳説800多年前,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的正宮娘娘夏雲姑入宮前常來明月山採藥。一日,疲憊的雲姑在這裏的一棵樹下睡着了,她夢見天空懸掛一輪明月。這就是夢月山莊的由來。

前面是星月洞。穿過長150米的星月洞就到達青雲棧道。青雲棧道寓意“走青雲棧道,從此平步青雲,萬事順利。”

一 星月洞

星月洞是一個天然石洞。現在請大家抬頭仰望洞頂,是不是滿天星光皓月當空?是的,原來大白天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躲到星月洞裏來了。再往前走,您可以從星月長廊中感受到“月有陰晴圓缺”的變化。當年夏雲姑採藥常經過此洞。

二 觀景台

青雲棧道就在我們眼前。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就站在凌於萬丈懸崖的觀景台上。您看了對面山上翠峯如簇刀削斧劈雲蒸霞蔚的景色,是不是也要發出“造化鍾神秀,蕩胸生層雲”的感歎?仔細看看右面的懸崖峭壁,是不是有一種“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感覺?再俯瞰峭崖底下靜靜流淌的山谷溪流,是不是像一條酣睡千年靜待騰飛的卧龍?

傳説真命天子趙昚前生就是峭崖底下的這條卧龍,而夏雲姑前生是棲息在青雲崖上的一隻鳳凰。卧龍與鳳凰日夜相互凝眸,萌生出愛戀之情。天長日久,不斷演繹的龍鳳之戀的故事感動了月老,於是,月老讓他們投胎轉世結為夫妻。

走過腳下這座凌空橋就踏上了青雲棧道。青雲棧道全長1650米,沿着棧道行走,您可以欣賞到一路絕美的風光。

三 轉運台

夏雲姑出生在明月山下一個叫夏家坊的村莊。喝着從明月山雲谷飛瀑流下來的清冽甘甜的河水長大,雲姑出落得貌若天仙,她聰慧善良,勤勞節儉,並且對父母極有孝心。雲姑小時候家貧,父親體弱多病。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常常攀山越嶺到明月山頂採藥。

一天,夏雲姑來到我們眼前的峭壁上採藥,不慎滑了一跤,手腳被鋒利的石尖劃破,鮮血直流,她不禁感歎自己時乖命蹇。恰在這時,路過這裏的一位白髮仙翁俯身將雲姑扶起,和顏悦色地對她説:“雲姑,你的苦日子就要過完了,馬上就要轉鴻運。。。。。。” 不久,張太監奉旨到宜春選妃,果然夏雲姑被選進宮,幾年後,雲姑成為南宋的一代皇后。這個拐彎處也就被稱作“轉運台” 。

四 圓相圖

各位遊客請注意,現在請順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的峭壁看,是不是看到了峭壁上有一塊像一本書的凸出的石頭?那就是石書----圓相圖。

據史料記載,慧寂禪師從小天資聰穎,篤信佛法,未成年就出家為僧。一天,應真禪師給慧寂一冊九十七圓相的圖本,要他認真琢磨,好好愛惜。沒想到慧寂看過一遍後就丟進火裏燒了。應真禪師大惑不解,問他為什麼要燒掉。慧寂答道:“但用得不可執本也。”意思是説,對祖上傳下的東西要活學活用,不能搞“本本主義”,死抱着教條不放。話雖説得有

理,但應真禪師還是對祕籍被燒燬感到惋惜。這時,慧寂説道:“如果師父實在捨不得它,我今晚默寫出來,明早上堂交給您一個新本本,保證一字不差。”第二天上堂時,慧寂把默寫出的新本本交給應真禪師。應真禪師接過通讀一遍,果然一字不差,頓時驚歎地説:“你小子真是神靈啊!有了你這樣的弟子,還要本本幹什麼,乾脆再把這新本本也燒了!”説完,應真禪師隨即把新本本也丟進火裏燒了。

傳説被燒燬的圓相圖新本本化作塵煙後,乘風飄到了明月山。煙塵就落在對面的峭壁上,形成了我們眼前看到的這本石書。

五 青岡樹

青岡樹是一種常綠喬木,五月開黃綠色小花,果實橢圓形,十月成熟。青岡樹又被稱作“愛情樹”,樹葉常綠,木質堅硬,往往雌雄同株。

相傳宋孝宗趙昚 一日誦讀韓愈的“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的詩句,突然萌生出遊覽宜春的念頭。盛夏時節,趙昚隨太監張公公數人攀山越嶺遊至青雲崖。正欲小憩,突然,趙昚眼前一亮,只見一位美貌絕倫的少女揹着揹簍朝他走來,她就是上山採藥的夏雲姑。因是月老的安排,兩人一見鍾情。

據説他們當年就是在我們腳下的青岡樹下相遇。現在這棵雌雄同株的青岡樹,是夏雲姑去世很久以後從枯倒的樹兜上發出來的新苗長大的。原先那棵青岡樹在夏雲姑去世後不久就枯倒了。

夏雲姑與趙昚早已離開了人間,但他們美麗的愛情故事卻流傳至今。

六 天官印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當年被貶為宜春刺史。儘管仕途失意,身世淒涼,但他並沒有消沉,而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來到宜春後,積極進行改革。當時袁州還有蓄奴的習俗。韓愈為了解救奴婢,自己出錢替奴婢贖身,並要求官宦及大户人家釋放奴婢。

一日,韓愈翻山越嶺遊覽明月山。來到我們眼前這方突兀的巖石前,他驀然生出上奏皇上請求在全國特赦奴婢的念頭。下山後,韓愈當夜起草上奏皇上,説自己夢見玉皇大帝在自己的後院裏賜給他天官印一枚。皇帝看過韓愈的奏章後,很快下詔,在全國解救了成千上萬的奴婢。後來這方石頭便被稱作“天官印”。

七 海豚望月

現在我們腳下的青雲棧道海拔高度為1500多米。 傳説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海水突然上漲,一羣海豚隨海潮游到這裏嬉戲。這時,雨過天晴,奇崛的山崖上空懸掛着一道美麗的彩虹。正巧這時夏雲姑在山崖上採藥,彩虹映照在她秀美的臉上,一隻海豚被她國色天香的美貌驚呆了。海潮很快退去,然而,我們眼前的這隻海豚痴痴地凝望着山崖上的雲姑,它還沒來得及轉身隨退潮游回大海海水就消失了。

因為夏雲姑的乳名叫“明月”,所以這隻化為石頭的海豚就叫“望月石”。從那以後,海豚歲歲年年相伴着明月山直到今天。

八 雲姑崖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不知道經過多少個世紀的演變,形成了我們眼前巍峨壯觀千姿百態的明月羣山。您看棧道下層巒疊嶂,怪石林立,山花吐豔,蒼松傲然。

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險峻陡峭的懸崖,相傳夏雲姑的父親一次數天昏迷不醒,雲姑心急如焚。一天夜裏,她夢見一位白髮仙翁對她説:“明月山南面一座懸崖峭壁上長着一種開滿米黃色小花的草藥可以治好你父親的病。”於是,夏雲姑不辭勞苦找尋到這裏,抬

頭望去,果見一座懸崖峭壁上長着幾株開滿米黃色小花的草藥,但採摘草藥要冒九死一生的危險。

為了救父親,雲姑決定冒死採藥。然而,她一伸手便雙腳落空。眼看雲姑就要從懸崖上墜落,霎時,夢中見到的那位白髮仙翁甩出一條白色的長絹將雲姑攔腰圍住,把她救了上來。雲姑的孝心感天動地,當地人稱這座山崖為“雲姑崖”。

九 雲母屏風

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座石壁叫“雲母屏風”。

傳説嫦娥一路被蓬蒙追殺來到明月山腳下,情急中吞下“靈藥”,於是從明月山直奔月宮。在廣寒宮裏,嫦娥獨對雲母屏風,想起丈夫后羿平日對自己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温暖,感到格外孤獨與淒涼,於是催促吳剛拼命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好配成仙藥服後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千百年來, 明月山下的百姓望見我們眼前的這座石壁,就會想起從明月山奔月的嫦娥獨對雲母屏風的寂寞和淒涼,也就更加盼望嫦娥儘快離開月宮重返明月山。於是,這座石壁就叫“雲母屏風 ”。

十 甘泉池

站在石崖下面,您是否感到絲絲涼意沁人心脾?這裏叫甘泉池,從石縫中流出來的清泉從古至今源源不竭流進池子。現在我們看到的蓄滿清泉的石臼是後來人工製作的。

相傳夏雲姑當年在山上採藥口渴時常到這裏來飲水,還從這裏用竹筒裝水回家給父親煎藥。清泉柔軟甘甜,不僅能止渴,還有解乏、去痛止癢的奇效。常喝此泉,面色紅潤,膚如凝脂,返老還童。

十一 雲海山龜

明月山峯頂海拔高度1700多米。雨後的早晨和黃昏是觀看明月山的最佳時間。這時蒼山雲海,雄渾壯闊,氣象萬千。

相傳一個雨後的黃昏,夏雲姑採完藥正待下山,突然眼前雲霧茫茫,不辨東西。這時,一隻扶危解困的山龜突然出現在雲姑身邊。山龜示意雲姑騎在它的背上。無奈中的雲姑只好騎上去。山龜騰雲駕霧,把雲姑安全送到山下。

大家看前面,那隻探出頭的山龜還在忠於職守呢!

十二 斷指峯

我們眼前的景點叫“斷指峯”。大家仔細看看左邊的巖石是不是像兩根指頭?

據史料記載,慧寂禪師九歲進廣州和安寺出家。十四時,父母把他從寺廟接回家中,準備給他成親。但慧寂禪師沒有順從父母的意願,他跪在父母面前,用刀砍斷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以表明他決意出家。父母見此,只好讓他出家一心向佛。

傳説被砍斷的那兩根指頭當時飛出門外,消失的無影無蹤,原來它們飛落到了明月山,化作我們眼前酷似斷指的巖石。

也許是慧寂禪師與明月山的因緣,公元841年,慧寂禪師告別靈佑禪師來到宜春, 在明月山麓的仰山創建棲隱寺,聚徒講學,成為溈仰宗創始人之一。

一次,慧寂禪師與來訪的當朝宰相陸希聲同遊明月山。他們來到“斷指峯”前,陸希聲突然問慧寂禪師是否持戒與坐禪。慧寂禪師當即回答既不持戒也不坐禪,並給相爺説了一首偈語:“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鑊頭邊。”意思是説,修煉禪法不一定要死守一定的程式,和尚可以不拘小節,最重要的是心裏要有一把“鋤頭”(鑊頭),

隨時注意“鋤”去內心裏受到的塵世雜念的污染。對於一名已經覺悟的高僧來説,有無戒律和修煉程式都無所謂了,因為他已經能夠自覺地保持超脱清淨的心境。

十三 嫦娥奔月峯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嫦娥奔月的地方。當年嫦娥就是從對面山峯那隻蟾蜍身邊飛上天的。

相傳一次後羿在崑崙山巧遇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給他一包靈藥,告訴他只要服下此藥就能即刻昇天成仙。后羿回家後將靈藥交給嫦娥收藏。嫦娥將靈藥藏在梳粧枱上的百寶匣裏,不料當時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窺見。

一天,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后羿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強迫嫦娥交出靈藥。嫦娥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靈藥一路狂奔來到明月山腳下。眼見就要被蓬蒙追上,嫦娥將靈藥一口吞下。藥性當即發作,嫦娥頓時飄離地面飛向天空。

當嫦娥飄到我們眼前這座山頂時,她順勢抱住一棵松樹不讓自己繼續往上飄。望着腳下的萬丈深淵,想着丈夫還不知道自己的情形,嫦娥淚流滿面。落淚驚動了樹下的兩隻蟾蜍,它們問嫦娥為何在這裏哭泣。嫦娥告之原委,兩隻蟾蜍當即表示要找后羿來救她。

這時,天空飄來一朵祥雲,只見王母娘娘立於其上,説道:“嫦娥,你已吞下仙藥,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也知你難捨丈夫,難捨人間,且派你到離人間最近的月宮為仙,封你為月宮仙子,也可日日看到人間。念兩隻蟾蜍俠肝義膽,與嫦娥一見如故,許你們其中一隻與嫦娥一同前往月宮為伴,另一隻就留下來封為明月山神吧。”

於是,嫦娥攜其中一隻蟾蜍從這裏飛向月宮。我們眼前這隻就是留下來被封為明月山神的蟾蜍 。

十四 玉兔拜月

傳説很久以前明月山有一對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野兔。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仙上天宮。當雄兔仙來到南天門時,看見太白金星帶領天兵天將押着嫦娥從身邊走過。它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嫦娥的遭遇後,雄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是同情,想幫她卻無能為力。驀然間,它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裏無比寂寞,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於是,它即刻回明月山把欲陪伴嫦娥的想法對雌兔仙説了。

深明大義的雌兔仙雖百般不捨,但最後還是答應讓雄兔仙前往月宮陪伴嫦娥搗藥。請大家看前方,蹲在那裏的就是後來化為石頭日夜思念遙拜月宮雄兔的雌兔。

十五 情定月亮湖

相傳宋孝宗趙昚 與夏雲姑那天在明月山一棵青岡樹下相遇一見鍾情後,一路攜手漫步走來,不知不覺來到月亮湖畔。

湖水清澈見底,倒影中的夏雲姑儀態萬方。這時,一片紅雲落在雲姑的臉上,面帶紅暈的雲姑顯得更加姣美,楚楚動人。這時,趙昚從腰上解下一塊玉佩作為定情信物送給雲姑,囑她好好收藏,耐心等待,來年定有人領她進宮團圓。於是,就有了後來張公公宜春選美的故事。

各位遊客:青雲棧道的遊覽就到此為止,祝願大家從此平步青雲,萬事順利。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石門澗參觀遊覽。在此我就把石門澗的有關情況向大家做個介紹。

有句話説得好“石門澗是廬山的一塊瑰寶。它既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又有青城之幽、華山之險。不到石門澗,難識廬山面”。石門澗位於廬山西麓,所以按其區位素稱:廬山西大門。據《後漢書?地理志》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焉。”石門澗因有天池山、鐵船峯對峙如門,內有瀑布高懸垂落形成壯麗多姿長澗而得名。面積5000餘畝。自古石門澗就有“匡廬絕勝”、“山水決勝”、“石門冠天下、澗景醉遊人”的美譽。其實在遠古時期,大約九億年前,廬山及周圍地區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經多次地殼活動,廬山才從海底慢慢上升起來,所以地貌景觀奇特,地質內涵豐富多彩。它屬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約120萬到24萬年前才形成這種“褶皺”型和“地壘式斷塊山”。而正是由於第四紀冰川鬼斧神工似的把石門澗雕刻成一件藝術珍品。黃龍冰斗,窄口下懸崖,挾帶着的冰體,沿谷地面流,從而產生石門澗、U形谷、冰門檻。石門澗上連天池、九奇、大林、上霄諸峯。並且廬山將軍河的水、九奇峯的水、上霄峯的水、大林峯的水、含鄱口的水、烏龍潭的水......最後都彙集於石門澗,所以説是石門澗的水資源很豐富,導致“處處掛飛泉”的景緻。是廬山西部一條最長、最寬、氣勢的溪澗。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解決廬山用電,國家在神龍宮上邊築起40多米高的大壩蓄水發電,瀑布優勢相對減弱。但由於水源廣,加之廬山全年陰雨天佔55%,年均降水量為:1833.5毫米,年份降水量高達3362.6毫米,特別是3―9月降水量一般月均在150毫米左右,因此石門瀑布水,終年不涸,非常可觀。而這種特定的環境氣候也促使了生活在這裏的“三石”的生長。説起這“三石”,大夥兒可能就要問了到底是什麼?用句很通俗的話來説就是:三石成一桌菜,是廬山的特產。分別是石雞、石魚、石耳。石雞叫雞不是雞,它生長在廬山山澗裏與蛇同一個洞穴,形體很像青蛙,叫聲很像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石門澗的生態環境也非常優越,植被覆蓋率達85%以上。廬山區域內的植物種類中,有60%以上在石門澗分佈。

廬山的山花杜鵑花在入春後個個都爭奇鬥豔。早在1620_年前,石門澗就遊蹤不絕。東晉隆安4年,名僧會員率釋、道、儒18高賢常遊於此,遊覽風光,輪道吟詩,寫下了《遊石門詩並序》,成為千古絕唱。為我國山水遊記之作開了先河。位團友:歷經艱苦磨難,穿過一片柳山樹林,爬上300多步台階,現在我們大家已是氣喘噓噓,滿面汗水了。

請大家抬頭觀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千年古剎和三棵千年古樹――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又一景點,周恩來總理照相的地方――三寶樹。請大家在旁邊的台階上坐下休息,聽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所謂三寶樹,即兩棵柳杉和一棵銀杏,請看這塊石頭上鑲着“晉僧曇冼手植波羅寶樹”這麼一看大家會説原來這三棵樹是晉朝的一個和尚所種,那就有一千五百年啦,這種説法可對可不對,為什麼呢?大家看,這兩棵叫柳杉樹,在廬山有很多品種的杉樹,有水杉、河杉、紅杉、鐵杉、和柳杉,又因為這種樹它枝葉長得像垂柳一樣,往下沉,人們稱它為柳杉。那邊一棵叫銀杏,又名白果,因為祖輩種樹,孫子才能吃到果子,所以又名公孫樹,它是活化石,十分珍貴。

根據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來廬山考查證明:廬山經歷過第四紀冰川,也就是説,大約在400萬年前,我們這塊地方長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棲息着許許多多的動物、植物,但是因為第四紀冰川到來時,氣温急驟下降,最後降到零下幾十度,地球上有很多地方就這樣被冰包圍着,包圍多少年呢?有40萬年,在這40萬年的漫長歲月中,很多植物都絕種了,但唯有這種銀杏樹不知道通過什麼方法活了下來,而更為可貴的是很多植物都是雌雄同體的,但銀杏樹都是“公母”分開的,卻又不能分的太開,據説分到一定的距離,花不能授粉,“公母”樹都會死掉,這樹是晉朝時的。

廬山有一廟叫“大林寺”,廟裏主持叫曇詵,所種原有三棵,兩母一公,有一棵母樹種下不久就被蟲吃掉了,公樹痛不欲生也想死,但死到一半,抬頭一看,還有一棵母樹,公樹想,我要一死,這棵母樹也會死,為了這棵母樹,我也要活着,所以人們又叫它愛情樹。請看那一棵是公樹,但又不是三寶樹之列了,後來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此處修了一座“黃龍寺”,廟裏面的長老叫“徹空”,又重新補種了兩棵柳杉,又因為這一類型樹,佛教統稱為婆羅寶樹,大致寺廟裏、廟前或廟後都要種上一到兩棵的,所以現在下面柳杉樹高41米,直徑1.9米,樹齡620_年;這一棵柳杉高41米,直徑2.2米,樹齡620_年;這棵銀杏高30米,直徑1.5米,樹齡1520_年。

那麼樹就是樹,為什麼稱為寶樹呢?有人説樹到百年為寶,這是錯誤的,因為今古賢文上面説得好,山中易找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而這種樹有很多説法,比如明萬曆年間,神宗天子駕遊此處發現這棵銀杏木質很好,就命令100個工匠限期三天,將此樹砍下做一大桌子,誰知這100個工匠就來砍,這一下可了不得啦,為什麼呢?因為你這邊砍,它那邊長,你砍多少,它就長多少,這一砍就砍了三天,限期將到,樹砍不倒,這100個工人慌啦,一齊跑到樹下哭着説樹啊,你就讓我們砍了吧,如果我們不把你砍下作成桌子,我們全家將會被殺啊,求你呀,誰知此時樹上發出一種聲音,好象在説“孩兒們,我很同情你們,但是你們要砍我,也只能從上面砍,讓我一層層往下落,如果你們從下面砍,我將無論朝哪邊倒下,都會壓死我的子孫的呀,你看我四周長着多少樹,它們都是我的子孫啊,工人一聽樹能説話,一齊大吃一驚,趕緊把這事告訴了神宗天子,明神宗聽後一口氣説,樹本草木能照顧及子孫,我身為一國君王應為百姓着想,此樹乃寶樹也,應當加以保護。當然這是神話不足為奇,實際上是我們廬山腳下有鄱陽湖、長江,山上山下温差極大,因而氣流的波動也特別大,所以每到夏天下瀑雨,風特別大,加上雷電,十分嚇人的,人們稱為“山嘯”。據説明朝黃龍寺和尚徹空長老種下兩棵柳杉不久,廬山發“山嘯”啦,整個廬山是“飛沙走石、雷電交加、昏天暗地、日月無光、大雨傾盆、搖搖欲墜”,但是因為三棵樹這地方是山凹,反而是風平浪靜,因此,徹空和尚認為是這三棵樹有鎮山之能,特休書一封告訴皇帝,又因為這上面黃龍寺是萬曆母親慈聖皇太后所修,所以萬曆皇帝特別重視,因此這位神宗皇帝降旨一道説“樹能鎮山,是大明朝洪福齊天,實乃寶樹,是太后洪福齊天,今後三棵樹要加以保護,不得毀壞,凡大明官員,路過三棵樹要“文官下矯,武官下馬”,所以這三棵樹和廬山樹都被保護起來啦,這三棵樹呀才能這樣枝繁葉茂,直到現在都長得這麼吸引人。

民國初年,愛國人士陳三立遊玩三棵樹曾題詩一首説: 山山鑿徑帶痕圍,躡步青雲接隼飛; 磬吐草根成薄碎,影生木未斂餘輝; 誰移赤水三棵樹,只伴殘僧百衲衣;直幹瑰枝保今古,斧斤所赦與欷噓。 好啦,三寶樹介紹到此,我們大家休息一下,等一會再給大家介紹廬山的其他名景。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有廬山“的瀑布羣”“最神祕的大峽谷”之稱的剪刀峽景區。它坐落在廬山北部的深山之中,距離九江市區11公里,行車時間大概在30分鐘左右,請大家放鬆身體,隨着汽車緩慢的顛簸,給大家做免費的按摩。在大家享受的過程中,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剪刀峽的情況。

廬山最縹緲的是雲霧,最悠久的是人文,最莫測的是政治,而最壯觀的就是瀑布了。在剪刀峽中就有廬山的瀑布羣。剪刀峽,除了站在廬山牯嶺往下看山巒象被剪刀剪開而得名之外,更是因為在剪刀峽內,有一條瀑布像一把流動的巨型剪刀。其實在剪刀峽長約3500米、寬約250米的山谷中,大大小小的瀑布加起來有近百個。加上地形複雜,雨水充沛,使得每條瀑布的姿態各不相同,除了剛才説的剪刀峽雙瀑之外,還有上下三疊,潭深水急的烏龍潭瀑布;寒玉森森,泄水如簾的水簾泉瀑布;輕舞飛揚,飄灑婀娜的龍鬚泉瀑布;石如太師椅,色如白龍身的龍椅石瀑布;扭扭捏捏,害羞躲藏的隱瀑……千姿百態,變幻莫測。除了千奇百怪的瀑布羣之外,更為奇特的是舉目成趣的嶙峋怪石,牯牛石,神龜石,天寶石,卧雲石,雞冠石,羅漢石,九龍石,飛龍石,石蛙……這些巨石有的在澗旁靜坐,有的掩映在密林之中,有的在山頂眺望,或立、或卧、或懶洋洋、或欲騰空而去,不一而足,形神兼備,活靈活現,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進剪刀峽,你會發覺天突然的暗了,就算是在正午,你也很難讓陽光直射在身上,彷彿你走進了原始森林,這就是剪刀峽的另一個特點-----幽。走進剪刀峽,舉目四望,除了綠色還是綠色,除了樹木還是樹木。這裏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是廬山景區之冠,“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花影不離身左右,鳥聲只在耳東西”這並不是古人所獨有的享受和意境,你在剪刀峽也能親身體會到。廬山櫻花林,杜鵑谷,野葡萄園,紫藤,香果,等等等等,多達近3000種的植物會讓你目不暇接,藤纏樹,樹纏藤,藤藤相纏,樹樹相連。最讓人叫絕的,是在桂花潭邊的一株桂花樹,樹圍56釐米,別看它不高,可是卻有着千年的歷史。他之所以千年還長得不粗壯,那是因為它生長在石頭上。儘管他先天條件不好,可是在這峽谷中充沛的雨水,濕潤的氣候,竟然也生長得有聲有色了,因其枝幹婆娑如鳳凰展翅,又被譽為鳳凰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特地為他寫下一首詩《廬山桂》:偃蹇月中桂,結根青倚天。天風饒月起,吹子下人間。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枝幹日長大,根基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如上林園。不及紅花樹,常栽温室前。

大家也許都知道,廬山自古宗教繁盛,特別是佛道儒三教,在廬山紮根最深,歷史也最久遠。作為谷深景幽,飛瀑流泉的剪刀峽,自然也就成為方外人士的的修行之處,淨土宗的始祖----慧遠大師和他的十八高賢曾在剪刀峽講經參佛,潯陽三隱之一的劉程之曾在此隱居修身,陶淵明沒有在沙河隱居前,也在此和劉程之,慧遠作伴,他們去世之後。陶淵明才鬱鬱寡歡的遷到沙河縣。道家五祖之一的白玉蟾,也曾經因道行不深來此修煉,最終悟道成仙。匡俗就是在此修煉,成仙而去,留有廬存。廬山就因此得名。佛道儒三教在此相處和諧融洽,大家各自修煉又互相融會,形成了中國宗教歷少有的大融合。在剪刀峽的密林深處,有一處近百畝的寺廟道關遺址。從前宗教的興盛由此可見一斑。只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個號稱道教第三十六福地的地方竟然沒落了,廟觀頹敗,人跡全無,只剩下今日的殘垣斷壁,雜草叢生,滿目淒涼,讓人不由得唏噓感歎。為什麼會這樣呢?那些修行的高僧道長呢?那些飽學的儒士呢?真的意境肉身飛昇了嗎?這個至今還沒有解開的謎團,為剪刀峽迷上了一層生米的面紗,這就是為什麼説,剪刀峽是廬山最神祕的大峽谷了。

介紹了剪刀峽的奇,剪刀峽的幽,剪刀峽的綠,剪刀峽的神祕,再剪刀峽最應該注意的是什麼呢?1、 絕對禁止吸煙。這是首要的。2、其次要注意安全,很多石頭上由於濕潤的氣候,長滿了青苔,很薄的一層,有的地方肉眼很難看得出來,所以大家可能看到溪流縱橫,瀑布飛下感到很興奮,但是千萬要記住。安全才能開心。3、由於這裏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會給我們的一些活動造成不便,吃住不是很方便,但是就算這樣,坐在山中吃上一些山野之味,也是別有一番情趣的。4、這麼青的山,這麼綠的水,這麼美的景,你忍心看到他們被垃圾淹沒嗎?

所以,建議大家把垃圾裝在塑料袋裏,不要隨地扔果皮紙屑,更不要隨意攀折那些自幼生長的野花,讓他們自由的生長吧。各位朋友,還有幾分鐘就到了剪刀峽景區了,進景區之前,我們還會看到千年古塔----西林塔和淨土宗的祖庭----東林寺。到時候我在一一地為大家介紹,大家可以開始準備了,換上登山鞋,去掉不必要的裝備,貴重物品隨身攜帶,其他地放在車上,然後讓我們輕裝上路。探尋剪刀峽的神祕吧。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風景多多旅行社的導遊員諶明康。今天,我非常高興能為大家介紹廬山三疊泉。

廬山三疊泉主要以奇、秀而聞名於世。我想,你們之中不少的人都讀過李白寫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名詩吧!詩人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了三疊泉的風姿卓絕。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離三疊泉最近的一個台階了,大家都可以聽到嘩嘩的水流聲了吧?我知道大家都很激動,但即使激動了,也千萬不要忽視安全哦。因為這台階很陡峭,請照顧好小孩和老人,以免摔跤。……好了,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著名的三疊泉了。三疊泉彙集了從五老峯、大月山而來的水,經過山川石階,拆成三疊,共有155米高呢!我們想象一下,泉水從高高的山頭凌空而下,是不是宛如一幅水簾懸掛在空中?

我們再仔細瞧,每疊瀑布都各具特色。上疊如飄雪蒙霜,中疊碎玉摧冰,下疊如五龍走潭。大家站到瀑布下來感受一下,水珠飛灑而下,如拋珠濺玉,又像明珠飛落。細細的水珠灑在臉上,又似冰鎮瓊漿,是不是覺得涼爽愜意?

看到這裏,大家都不免歎為觀止吧?

俗話説得好,“不到三疊泉,不為廬山客”。祝賀你們今天都成為了真正的廬山客!

今天的遊覽到此就結束了,我相信三疊泉給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希望各位朋友把這美麗的景色帶回家去,與親人和朋友一起分享。謝謝!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4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南昌遊玩。我是導遊王祚瑞。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參觀滕王閣景點。

大家都知道滕王閣的由來吧?對了,滕王閣是西江第一樓,他與黃鶴樓、岳陽樓並稱為三大名樓。

滕王閣是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的,洪州指的就是現在的南昌了。在貞觀年間,李元嬰曾被封為騰王,他所建造的閣樓當然以他的封號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閣。從騰王閣的始建到現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千百年來,他興廢交替多達29次,於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動工,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現在我們看到的滕王閣的匾額是宋代書法家懷素的狂草書法,被譽為是“天下第一草書匾”,這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騰王額的獨特之處,它取自韓愈的詩句“餘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因此,騰王閣就有了西江第一樓的美譽。

現在我們要進入滕王閣主閣遊覽了,請大家在遊玩時注意安全,不要將頭伸出欄杆外;不要攀爬。我們在中午12點整到滕王閣閣下集合。滕王閣的階梯有89級,它的含義是:現在的29代滕王閣,是重建成的,“89”指的就是這個時間。滕王閣的主閣高57.5米,有九層,可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才三層呀!怎麼可能變成了九層了呢?

這是因為滕王閣的結構是明三暗七,再加上兩層基座,就是九層了。主閣兩側還建有“壓江”和“邑翠”兩亭,如果在高空鳥瞰滕王閣,就發現他像一隻正欲展翅高飛的巨大鯤鵬。好了,我介紹完了,請沒有觀覽完的遊客繼續觀賞,現在解散!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大家好!從茨坪出發順着井遂公路前行,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便是筆架山景區。筆架山景區位於茨坪的東南面,距茨坪13公里,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十一大景區之一,也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的南大門,主要包括行洲和筆架山兩大區域的景點,它以自然風光為主,融革命人文景觀為一體,總面積為17.2平方公里,是井岡山唯一一個集自然山水風光、革命歷史遺蹟、客家民俗風情三位一體的景區。

筆架山以十里杜鵑長廊享譽世界,被人稱為“天下第一杜鵑山”,這裏雄偉俊俏的山巒、浩瀚無垠的林海、絕壁千仞的峽谷、瑰麗燦爛的日出、氣勢磅礴的雲濤加上奇絕獨特的杜鵑,共同造就出筆架山著名的“五大奇觀、十大美景”。五大奇觀即:十里杜鵑長廊、十里中國台灣松林、日出雲海、筆架山峽谷、珍稀植物景觀(地球上同一緯度保存最完好、最大的一片次原始生林,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譽為全世界僅有的常綠闊葉林),另外再加上紅色桃花源、井岡激情漂流、十里筆架山索道、高山盆景風光、筆架山奇石(如“彈指一揮間”、“喚起工農千百萬”、“金雞報曉”等)構成了筆架山的十大美景。如今,筆架山索道的建成頃刻間使“蜀道”變通途,山水緊相連。“上了井岡山,必遊筆架山”成為廣大遊客的心聲!筆架山主要由中峯(揚眉峯)、西峯(望指峯)、東峯(觀島峯)三大峯組成一個“山”字形,因遠遠望去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筆架山主峯揚眉峯,海拔1405米,它集雄偉壯麗,葱蘢險峻,風光秀麗於一體,因此也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説,世代的傳誦更讓人浮想聯翩。那麼傳説中的筆架山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傳:過去,筆架山的山腳下住着兩個窮秀才,一個叫趙六,一個叫張三,是一對要好的朋友。他們連年趕考,都榜上無名。後來,因為家境貧寒,兩人只得上山砍柴維持生計。一天,他們正在山上的路邊吃飯,走來一個衣着破爛的跛腳叫花子,向張三討飯吃。張三瞪眼隆鼻地説:“我砍柴都餓得半死,哪有飯給你吃,快走開,快走開!”叫花子碰了一鼻子灰,又向趙六走去。趙六把飯端給叫花子説:“老人家,你吃吧!”叫花子説:“好孩子,我們一起吃。”於是,一人吃一半。如此五天,天天如此。第六天,叫花子又來了。吃完飯,叫花子從懷裏摸出一支毛筆和一隻筆架來對趙六説:“孩子,明年京城會試,你務必帶着這兩件東西去投考,你會有好運氣的。”説完,就沿着山道走了。趙六覺得奇怪,就告訴張三。張三看了看毛筆和筆架後撇撇嘴説:“鬼才相信這個臭叫花子的話呢!”趙六真心實意地説:“不管咋樣,我們不妨去試試,如果我考取了,以後送給你去考。如果不中,也就算了。”第二年,趙六和張三一起赴京趕考。誰知,趙六落榜了,而張三不但高中進士,而且參加殿試,奪得第一名,做了新科狀元。這天,叫花子又來了。他在街上看到趙六在賣柴,奇怪地問:“你沒有去投考?”趙六説:“去了,我落榜了,倒是我的好朋友張三考取了,還做了新科狀元。”叫花子滿臉疑惑:啊!會有這種事?我給你的毛筆和筆架呢?”趙六説:“在家裏。”“你給我看看。”到了趙六家,叫花子看了毛筆和筆架後不禁驚叫起來:“這是假的。孩子,你給別人看過麼?”趙六説:“給張三看過。”叫花子跺着腳説:“壞了,被他換掉了。孩子,這是一支神毛筆和神筆架呀!帶着它們去投考,必中無疑。”趙六説:“待我進京要回來,下次再去考。”“恐怕要不回來囉!”“要得回來,張三是我的好朋友。”正在這時,屋外傳來鳴鑼開道聲,又傳來“新科狀元張三回來啦”的吆喝聲。趙六高興地拉着叫花子往外走。走到屋外,只見人山人海,一乘華麗的官轎抬了過來,前呼後擁,好不威風。趙六三步並做兩步走,撥開人羣,擠向官轎。侍衞把他推開,他大聲説:“我是張三的好朋友。”侍衞頭目大聲喝道;“大膽刁民,竟敢在大庭廣眾面前直呼新科狀元的大名,有辱朝廷。來人,給我拿下。”幾個侍衞如狼似虎撲將過來,將趙六五花大綁。趙六拼命地叫喊:“張三,我是趙六,你的侍衞把我綁起來了!”喊了許久,不見張三來解救自己,趙六心裏明白了一切,狠狠地罵道:“張三,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我今天才看透了你。”站在一旁的叫花子暗忖:“如此衣冠禽獸之徒,留下必禍國殃民。”他伸開手掌,口中唸唸有詞。立刻,從官轎裏飛出兩道金光,神毛筆和神筆架落在他手上。叫花子將神筆架甩出去,神筆架飛到官轎上空,突然向轎頂砸下,新科狀元張三就被壓在筆架底下。叫花子用衣袖一扇,筆架越長越高,越長越大,長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今天的筆架山。據説,那跛腳叫花子就是八仙中好打抱不平的鐵枴李。這美麗的傳説告訴我們:懲惡揚善,惡者即使一時能成就功名,但難保一世富貴,善者應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好了,聽完了這段優美的傳説,大家心裏是不是已經在想象這座充滿神奇色。

彩的筆架山了呢?可謂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其實它已開始進入我們的視線,窗外右側的山體便屬於筆架山的範圍了!大家看到那座尖峯了嘛,那就是我們稍後要征服的筆架山主峯――揚眉峯!

到筆架山一遊,不得不説的是一種大家都熟悉的花卉,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沿公路山體兩岸翹立於枝頭的豔麗花卉了,那是什麼呢?那就是與井岡翠竹並駕齊驅享譽中華的杜鵑花。杜鵑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美譽,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它不僅是井岡山的市花,更被列為江西省省花,目前,井岡山的杜鵑種類已發現有28種,採集標本21種,約佔江西杜鵑種類的60%以上。江西杜鵑花資源異常豐富,是華東地區杜鵑花資源最豐富的省份,而井岡山的筆架山又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杜鵑之山,每年四五月間,筆架山上山脊兩側的十里杜鵑長廊,各式杜鵑花競相開放,千姿百態,奼紫嫣紅,景緻蔚為壯觀。據考證,這種長達十餘里的杜鵑林帶,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堪稱世界奇觀,井岡一絕。

一直以來,淳樸的井岡山人民對杜鵑花就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那是因為井岡山的紅杜鵑是用革命先烈的熱血所染紅的,現在在井岡山還流傳着一個感人的“井岡杜鵑”的故事呢。吳月娥,1920_年出生在湖南,15歲那年參加了少先隊。1920_年1月,敵人對井岡山進行第三次“會剿”,井岡山青年林同生告別心上人吳月娥,參加了紅軍。臨行前,兩人相約,來年相會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杜鵑花還沒有開,林同生已經犧牲在了八面山。當年春天,吳月娥也遭抓捕,敵人逼她帶路,吳月娥將計就計,將敵人引上了懸崖,趁敵不備,吳月娥拖住敵軍官跳下了深淵。第二年,井岡山上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人們傳説,那是吳月娥姑娘的鮮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岡杜鵑”。井岡山人喜愛紅色,正是因為4.8萬名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烈士的靈魂化作一叢叢美麗的杜鵑在井岡山上怒放。那每一朵杜鵑花都承載着一個追求理想的靈魂,每一簇杜鵑花都記錄着一段紅色悲壯的記憶,每一叢杜鵑花都藴涵着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格,每一片杜鵑花都象徵着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井岡杜鵑,如今已成為一種象徵,與參天挺立的水杉,與濃蔭馥郁的梧桐,共同營造着井岡山紅色的歷史人文與綠色的生態和諧。杜鵑,一頭連着歷史的烽火硝煙,一頭接着時代的火樹銀花。現在,由井岡杜鵑而孕育的花卉產業,還成了井岡山農民的致富項目呢。

筆架山素有“十里杜鵑十里鬆”的説法。到了山頂就融入了花的世界,綠色筆架山的海洋、珍稀的植物園。沿着十里杜鵑長廊你將看到成片的中國台灣鬆,這些松樹平展、剛勁、挺拔、捲曲、盤旋,有的象鳳凰歸巢,有的如飛龍下海,爭奇鬥妍,千姿百態。筆架山還有充滿神祕色彩的原始次生林以及許多珍稀的木本樹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伯樂樹、香果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白豆杉、福建柏、藍果樹、杜仲、香果樹、觀光木,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南方鐵杉、閩楠、凹葉厚朴,還有珍貴的冷杉、獨蒜蘭、金葉含笑、繡毛含笑、井岡厚皮香等,特別是福建柏、冷杉、黃山鬆成片生長,絕大部分已有二三百年的年齡,形成多處壯觀的植物羣落景觀,因此也被稱為“天然的植物園”。

此外,景區內動物資源非常豐富,物種達200餘種,其中珍稀瀕危動物4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云豹、黃腹角雉和白勁長尾雉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水鹿、穿x甲、金貓、大靈貓、小靈貓、斑林狸、鷹鵰、草鴞、斑頭鵂鶹、褐林鴞、小鴉鵑、裸翅鴉鵑、鵲鷂、紅隼等21種。

筆架山上觀雲海,可謂既奇又壯,有時茫茫無際,猶如波濤萬里的大海;有時雲霧在山頭繚繞,在山谷中翻騰,座座峯巒,似星島,又似航船;有時雲霧蜂擁而至,又突然跌落深谷,形成洶湧的瀑布雲;有時朵朵白雲輕輕飄拂,彷彿孤帆遠影。而雨後初晴的十里雲海將讓您心境豁然開朗!筆架山上觀日出更是美不勝收。清晨,遠處天邊霞光萬道,朝陽漸漸露出臉來,似金盤,似火球,金光燦爛,照耀着千山萬水,阡陌田園,充滿了詩情畫意。

位於筆架山東麓的行洲村是井岡山上一個小村落,住在這裏的老表大多姓李,都是客家人,他們的祖先是明末清初自福建上杭到廣東五華,後來又遷徙到井岡山,到現在為止至少有5代人了。他們的後裔至今還保留着客家人特有的民情風俗,如飲食習俗、衣着服飾、生活起居、尊祖敬宗、婚嫁習俗、文化信仰、和耕耘勞作等,成為井岡山旅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客家民系是在中國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漢民族內一個特別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擴展。中國自秦漢以後一千多年間,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或天災戰禍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漢人向南遷徙,數量超百萬之眾。南下漢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進入贛南、閩西、粵東北山區的中原漢人,與古越族後裔畲、瑤等土著居民雜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創造出一支與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稱為“客家文化”。這些南遷漢人,操一種濃厚中原古音,並雜夾江淮官話的語言,稱為“客家話”,講這種話者稱“客家人”。客家民系分佈很廣,其中贛、粵、閩邊三角地區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國外以東南亞為主。據估計,全世界客家人現在約有4000至5000萬左右。

現在我們已到達了“行洲府”――筆架山景區的入口。在我們右側的精緻木樓就是筆架山景區的遊客服務中心,客服中心設施完備,娛樂餐飲、休閒品茗等服務項目一應俱全,並配有一個150個車位的停車場。客服中心南鄰溪水,環境優美,清新淡雅。獨上高樓,臨窗而坐,你將觀賞到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目睹到一幅青山、雲霧、客家村舍的世外桃源景象!我將在這為大家購票,有需要“唱歌”(上洗手間)的朋友可在這輕鬆一下!大家在這休息片刻,養精蓄鋭一下吧!

過了行洲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筆架山景區第一美景――紅色桃花源。為什麼這裏取名叫作“紅色桃花源”呢?答案就得在井岡山這座紅色大山中去尋找了。革命家張聞天説過:“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紅軍將士們生活艱苦,當時流傳着一首歌謠:“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幹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可以説,當時紅軍將士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但他們的心中始終存有一個理想的家園――“紅色桃花源”,那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那裏沒有仇恨,沒有戰爭,是一片美麗、寬容、安寧、祥和的淨土和樂園。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紅色桃花源”,沿途皆是阡陌田園、小橋溪流、桃林芳草、炊煙水牛以及無處不在的祥和,這不正是當年紅軍戰士心中“理想的生活”嗎!這不正是當年無數紅軍為“生活的理想”而浴血奮戰的結果嗎!在這裏,我們不僅可以觀賞到一幅小橋、流水、人家,青山、雲霧、客家的世外桃源景象,還可以接受紅色文化的神聖洗禮――行洲的紅軍標語羣遺址就是當年紅色革命歷史和當年紅軍追求夢想的真實寫照。

筆架山景區林海蒼茫、層巒疊翠,它兼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以及峨嵋之秀和青城山之幽。筆架山四季皆美景,春花秋實、夏翠冬醉是其最好的寫照。每當春夏之交,這裏便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每逢秋末冬初,滿山遍野的紅葉,您會被這裏的紅色的世界而陶醉。而到了冬末初春,整個山脈銀裝素裹,猶如一條銀色的巨龍在舞動,杜鵑樹開出了銀白色的冰花,各類樹木上絢麗的霧凇、冰掛,清新的空氣,銀色的世界,如同水晶宮一般,美景秀在其中,讓您樂在其中。筆架山花木繁茂,而杜鵑、松樹、柏樹和杉樹尤多,當您走在筆架山上,他們就象是站崗的“衞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處處都有他們的靚影,因此這四種樹木也被人戲稱為筆架山的“四大天王”和“四大護山使者”。

筆架山是名副其實的“植物寶庫、天然氧吧”,景區年均氣温14-17℃,森林覆蓋率高達98%,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達8萬個,且素有“井岡生態畫卷”的美稱。如果城市的喧鬧與嘈雜讓您感到疲憊和煩惱,這裏將給您一個寧靜、清新的空間,森林中的植物精氣和高山負氧離子將為您消祛疲勞和病痛,大家不妨在這做一次深呼吸,開始我們的筆架山之旅吧!在進入景區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幾點:一、這裏是自然保護區,在景區內是絕對不能抽煙的!二、遊覽途中要愛護景區內的花草樹木,不能隨意採摘。三、景區內遍佈奇藤、古樹、怪石,在遊覽的路上處處有“美女樹”和“笑臉石”,請各位不要被美色所傾倒,不要被美景所迷惑而碰壁哦!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6

含鄱口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的橫亙在九奇峯和五老峯之間,張着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含鄱口的奇妙就在於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葱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致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是這裏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含鄱嶺上有4處建築。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鐫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後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綠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樑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築,充分體現了中國林“藏”、“露”結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峯,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 峯,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遊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着雲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雲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下當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而變成白絮,變成雲煙向山崗上湧來,攸忽間,峯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彷彿進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濛,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雲:蒼虯絳節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雲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於含鄱口的險要,則要數清代詩人曹樹龍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着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

嶺西,漢陽、五老兩峯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冰川刻切的角峯,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峯,峯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峯、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遊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7

江南徽州婺源的精髓在篁嶺,這個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地方。因為,篁嶺是婺源的集大成之地,梯田油菜花、古村落古樹、曬秋文化、徽派建築、風俗傳説...這些都是婺源的精華,而篁嶺全都有。

篁嶺,是一個有着600多年曆史的古村,它地處婺源石耳山脈之間,整個古村就坐落在海拔不到五百米朝南的山坡上,是典型的“山居人家”。順着進村步道可輕鬆到村落水口,篁嶺枕山面水,山後來龍,水口成了聚落核心。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排布,屬於典型U字型聚落古村。全村約有128棟古徽州民居,黛瓦白牆,飛檐拱門,沿坡而建,層層疊起,高低錯落。它們“向上生長”,幾近山頂,層次極為分明,村子全部被周邊山體上的樹木所掩蓋。古村的中間,是一條約有千米之長的街道,當地人稱之為“天街”。因為古村時常會被山間的濃霧所籠罩,時隱時現的街道,猶如天上的街市一樣。而半山腰之下,便是村民們祖祖輩輩修建起的山間梯田,彎曲迴繞,密如斑馬條紋。

篁嶺因“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似玉帶將經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後坊,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周邊千棵古樹環抱、萬畝梯田簇擁,四季花海展示驚豔的“大地藝術”。

婺源是什麼

在婺源,一直流傳着婺女的美麗傳説:堯帝時,天下洪水滔滔,婺源這樣一個山區,也家家户户被水淹沒了。就在很多山民被水包圍、無處逃離的時候,遠方漂來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騎在一條巨大的鱅魚的背上,逆水而上,把一個個孤立無援的山裏人拉上魚背,逃出了洪水包圍。後來,水消退了,大鱅魚乾死了,化為婺源境內的大鱅山,那個美麗的女子,也飛上了天,化成了“婺女星”,每到夜晚都向人們眨着眼睛……所以,婺源,乃古星名,古神話中的婺女,能文能武,是智慧的化身。

婺源的文化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徽州仍是他們難以割捨的心靈故園。如今婺源自然山水及人文景觀均極豐富,而且不少新建的粉牆黛瓦仍舊是徽味十足,較現在的徽州核心地帶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人極為直觀地看出婺源人對於傳統徽州文化的固守。

不過問題來了,婺源不是江西上饒的嗎?怎麼會與江南徽州糾纏不清呢?這可是婺源人的一個結。

婺源從唐宋以來就一直隸屬於徽州,歷時已千餘年。翻開清代的地圖,徽州府位於安徽省南部,包括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歙縣。徽州府的西南一角突出,深深地插入江西省,有記載:“徽州府在省極南,所轄六縣歙為首,休寧祁門婺源角,績溪府北黟西守。”這是用詩歌的形式,對徽州一府六縣的地理位置做了形象的概括。這就是説,徽州府所轄的六縣中,歙縣是首縣,為徽州府治所在,而婺源縣則恰恰處於整個徽州府的西南一“角”。

所以,婺源人説自己是徽州人這點沒錯,不過意思是指古徽州這一府六縣的地方,並不是安徽省這個概念!在婺源著名的回皖運動中,他們強調,婺源從文化、軍事、經濟及民生等各個方面來看,都與徽州融為一體,不可分割。並標語要求:重回徽國,甚至有“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隸贛,死不隸贛,生生死死決不隸贛。”還有“頭可斷,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寧做安徽鬼,不做江西人。”我勒個去,可見民間對於徽州的認同感!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什麼時候?婺源劃歸江西的呢?這要説到民國時期了。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國共兩黨的紛爭,婺源兩度被併入江西。第一次是在1934年,蔣介石出於所謂剿匪的需要,婺源被第一次劃歸江西省管轄。這引起了徽州人強烈的不滿,婺源縣紫陽書院以及旅京、旅滬、旅(無)錫、旅休(寧)等處婺源同鄉會疾聲力呼,紛紛請求免於改隸。1946年,在著名人士徽州績溪人胡適的參與下,婺源終於劃回安徽。據説,原先該縣買食江西鹽是2角7分,婺源回皖後,一下子就變成了1角9分,所以老百姓興高采烈,認為還真是回皖好啊!

到了1949年,由於婺源及贛東北等地區由解放軍“二野”解放,以屯溪為中心的徽州地區由“三野”部隊接管。在兩支部隊軍管會分割的體制下,婺源縣於同年5月再次脱離安徽,婺源又再度被強制劃入江西,隸屬浮樑專區。

呵呵,就這樣一不小心,徽州婺源人變成了熱情的江西老表。

篁嶺的故事

篁嶺的老祖宗是來自中原的曹姓人家。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古代,北方戰亂時往往引發了大量的北人南遷,構成了中國歷史上幾次大移民。篁嶺的曹氏先祖就是在唐末黃巢起義這一歷史背景下,開始南遷的。曹氏一脈相傳是魏武帝曹操的後裔嫡脈,他們先在歙縣停留六代,後輾轉反覆二百餘年才最終在這片幽篁之地——篁嶺駐足。

不僅是篁嶺,整個婺源,甚至整個徽州府都是北人為避戰亂南遷的重要之地。最後也許是這兒的如畫山水、也許是這兒的温潤氣候,顛沛流離幾個世紀的心靈累了,他們停下來、靜下來去欣賞這片桃花源式的美景。這兒也許是最像他們老家的地方。

曹氏傳人曹文侃是篁嶺古村的先祖,創始人。傳説,一日他在篁嶺的山腳下耕田欲返家時,耕牛卻死也不願走,曹文侃遂指耕牛前的一堆柴火説:明早吾歸,此火堆不熄,以示此地宜居,子孫後世生生不息。這個傳説發生在明朝宣德年間,迄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曹文侃生有三子:元吉、元清、元昌,然後子孫繁衍,成為篁嶺的曹氏宗族至今。

在清朝時,篁嶺成為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鏞的故里,曹氏父子倆歷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清王朝大半歷史都在他們父子的影響之下。嘉慶皇帝出巡,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不得了了,宰相行使皇帝的權利,呵呵,民間至今聽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的俗諺。

説到篁嶺水口,它可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縮影。所謂“水口”,風水書籍這麼説:“水口者,水既過堂,與龍虎案山內諸水相會合流而出之處也”。形象地説,水口的很多作用與今天的城市廣場、公共綠地空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在徽州村落整體建築格局中有“門户”和“靈魂”之譽的水口,是村落文明的象徵。篁嶺水口不僅指水源所從出之口,具有出入口功用,相當於村口,更在於對風水的訴求,是村民命運、前程的象徵,也寄託着羣落、宗族美好希望。為了達到自然環境與風水相合模式,需人工造景調整,如溪流架橋“關鎖”作用;輔亭閣、牌坊、水碓以鎮物;培植水口林藉以“藏風聚氣”。篁嶺水口居然存活了近百株百年以上“植物中大熊貓”紅豆杉,這僅靠“殺豬封山”“生子植樹”等傳統習俗約束是不夠的。

“山居人家”篁嶺,共有“三橋六井(塘)九巷與天街”,構造村莊的主體。“三橋”,即步蟾橋、安泰橋和通福橋。六井·塘”,有五色魚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九巷”,即大豐巷、擔水巷、添丁巷、廳屋巷、團箕巷、五桂巷、犁尖巷、月光巷和方竹巷。它們在以天街為“主軸”的基礎上縱橫交織,曲折延伸,通達於村莊的每家每户,每個角落。已有百年曆史的天街歷來是古村落原住民商業交往、聚集議事、廟會採風交流場所。

篁嶺的建築有一百多幢,其中“官廳”和“五桂堂”最為有名。

“官廳”,顧名思義是供權貴人物遂行祭拜奠儀的地方。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奠儀之用。這座嘉慶年間官廳雙層構造,頂帶軒棚,氣勢較大,顯示了主人的身份。規避戰火、擇吉而居的古徽先民,明清時期活躍在士界商界,他們“商而兼士,賈而好儒”。深厚的宗族思想與鄉土觀念促使其一有積蓄便攜資奉親歸裏,充分展示儒雅才能,大興土木修園林、建廣廈頤養天年,久之成就了徽派建築體系的輝煌。

“五桂堂”的故事要從一張封條説起。在篁嶺村落的歷史裏,家家户户每逢嫁女,都會在嫁粧上貼上封條,上面書寫“山東祖樵國郡上蔡世家五桂堂”十餘字,再挑到夫家。為何在幾百年的歷史裏,一個南方村落嫁女會寫一個北方早已不存在的地名?其實前面的字不重要,重點在最後三字——“五桂堂”。它是村落的一處宅院之名,但更深遠地講,它是曹氏族人的榮光。記不清過了多少代,篁嶺曹家五世一品,也就是五代都做了一品大員,有感於在功名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曹家取“蟾宮折桂”之意,命名了“五桂堂”。它是整個篁嶺曹氏族人的榮譽,也成了他們身處於大山之地,不廢耕讀、勤於奮進的寫照。從此篁嶺一脈的曹氏,就用一張封條——“山東祖樵國郡上蔡世家五桂堂”為自己的出身還有名望做了名片。

曬秋文化

春秋季節的篁嶺似打翻的顏料桶,漫山遍野大紅、大黃、深綠、淺白。人們將一年勞作成果用竹篩匾晾曬,才有了聞名遐邇、世界獨一無二的“篁嶺曬秋”,成為最美中國符號。

在古時,勞動人民在辛苦耕作之餘,把收穫的糧食農作物如稻穀、玉米、辣椒等,放在太陽下晾曬乾燥,以便可以長時間保存。

然而篁嶺因為是在山坡地上,村民家幾乎沒什麼院子,日常生活中的晾曬,只能借天了。村民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本世紀初,有寫生的畫家來到這個山村,立馬被村民晾曬的場景所折服,這也是“篁嶺曬秋”最早的版本了。發展到現在,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篁嶺曬秋已經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化符號”地方。曬秋,使人真切聽到了大地萬物同太陽之間亙古的呼喚和應答。

山居人家,對曬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篁嶺曬秋代表了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因此,婺源篁嶺也被外界稱為“曬秋人家”。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8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築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後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毛澤東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葱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説,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這條公路廬山居民常稱之為“毛澤東路線”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為上廬山的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以後,又有人在廬山修築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遊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xx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羣,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温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裏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後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0xx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唸佛的淨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説”。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餘國的基督教教會彙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9

廬山石門澗位於廬山西麓、素稱廬山西大門,廬山石門澗因天池山、鐵船鋒對峙如門,內有瀑布垂落而得名。廬山石門澗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種類繁多,石門澗又有“廬山植物一絕”美譽。

景區面積六千餘畝、景觀百餘處。集“雄、險、奇、秀”於一體,是一座地質變化、生物進化、自然造化、歷史文化的綜合大觀園,有“匡廬絕勝”、“山水絕勝”之美譽。古譽廬山第一景。

廬山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門之奇,路險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廬山石門澗,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遊廬山日記》,稱讚廬山石門澗瀑布“噴雪奔雷,騰空震盪,耳目為之狂喜”。

山因人重,景借名傳。早在1620_年前,這裏就遊蹤不絕。東晉隆安4年,名僧慧遠在此築“龍泉精舍”,率儒、釋、道18高賢常遊於此,傳經佈道,使之成為淨士宗的發源地。其寫下的《遊石門詩並序》,開了我國山水遊記的先河。此後謝靈運、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歷代數以百計的文人墨客都為之相涉,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與摩崖石刻,文化底藴深邃豐厚。

石門澗面對峯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過大磐石,峽谷更加險仄,如劍插天尺,爭雄競秀。在這大斷層中,桅杆峯與童子崖從澗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峯簇擁,迭峯屏立。削壁千仞的峯巒,幾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漢,下臨絕澗。真是奇峯奇石奇境界,驚耳驚目心魄,縱有鬼斧神功,也難劈此勝景。

最窄處的“小石門”,石門澗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谷間,高崖懸流成瀑,深谷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巖,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澗”三個大字。

過大磐石,廬山石門澗峽谷更加險仄,如劍插天尺,爭雄競秀。在這大斷層中,桅杆峯與童子崖從澗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峯簇擁,迭峯屏立。削壁千仞的峯巒,幾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漢,下臨絕澗。廬山石門澗真是奇峯奇石奇境界,驚耳驚目心魄,縱有鬼斧神功,也難劈此勝景。

廬山石門澗絢麗而神奇的自然風光,吸了歷史上無數名人雅士。他們或擇勝登臨;或結廬隱居;或潑墨揮毫;或尋幽探險。石門澗峯峯嶺嶺,遍佈履痕;溝溝壑壑,迴盪歌吟。現有古文化遺址20多處,古詩詞200多首。南北朝傑出詩人,謝靈運在澗旁築“石門精舍”。東晉高僧慧遠大法師在此佛法五年築"龍泉精舍".寫出了我國最早的山水遊記——《遊石門詩並序》。

江西的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歡迎來到風景秀麗的三清山,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三清山的概況:

三清山位於酒杯東北部玉山和德興交界處。主峯玉京峯海拔1817米,雄踞於懷玉山脈羣峯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華、玉虛三峯峻拔,猶如道教所尊崇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三神列座其巔,並有古建築三清宮而得名。

三清山地處亞熱帶氣候區,卻具有高山氣侯的特徵,年平均氣温介於10-12℃之間,七月分平均氣温21.8℃,年降水量平均20xx毫米左右。

三清山四委景色綺麗秀美,融融春日,杜鵑怒入,百花爭豔;春夏之交,流泉飛,雲霧繚繞;三伏盛夏、濃廕庇日,涼爽宜人;仲秋前後,千峯競秀,層林飛染;三九嚴寒,冰花玉枝,銀裝素裹,宛如琉璃仙界。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豐富,規模宏林,種類齊全,景點眾多,景區面積達220多平方公里,中心景區71平方公里,共分三清宮、梯雲嶺、三洞口、玉靈觀、西華台、石鼓嶺和玉京峯七個景區。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的特點,奇峯異石、雲霧佛光、蒼松古樹、峽谷溶洞、溪泉飛瀑、古代建築、石雕石刻具特色,維妙維肖,形態逼真。

接下來,我們就一處處遊覽以上的景點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xi/dlld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