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南導遊詞 >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精選16篇)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精選16篇)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精選16篇)

大家好!歡迎大家遊覽江南三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現在聳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樓頂懸掛的“岳陽樓”三字橫匾,是1961年毛澤東主席提議,請離沫若先生題寫的。岳陽樓高21.35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中間的本根楠木大柱從地到頂承載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二樓,外圍繞以20根檐柱,彼此牽制成為整體,飛檐與屋頂用傘形架傳載荷重。三樓用如意斗拱層疊相襯,拱托樓頂。全樓沒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檐和樓頂,都是蓋的黃色琉璃筒瓦。各層檐面都有四條脊,第一層脊上飾以荷花、蓮蓬,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三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雲。整個樓閣重檐鰲突,藻井鎖窗,雕樑畫棟,丹柱彩楹,金碧輝煌,莊嚴壯麗。特別是三樓樓頂,很像古代將軍的頭盔,被稱為盔頂,這在這國古代建築中是相當罕見的。整個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據説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漢建安二十年,東吳的孫權為了和劉務爭奪荊州,派魯肅率領萬名將士,駐守戰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軍,並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築堅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揮和檢閲水軍的閲軍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唐朝時閲軍樓擴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築藝術和歷史風貌。好,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嶽樓內參觀。

各位遊客,這裏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在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前面我們説到,岳陽樓這一名稱是在唐朝時才啟用的。這時期,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等才華橫溢的風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羈的遷客騷人相繼接踵而來。他們登樓遠眺,泛舟洞庭,奮筆書懷。

但是,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遭人誣告的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籌辦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陽樓湖下修築偃虹堤,以便防禦洞庭湖的波濤;二是興辦郡學,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陽樓。重修後的岳陽樓規模宏大壯觀。滕子京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他認為“樓觀非不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這樣一座樓閣,必需要有一篇名記記述,才能流芳千古。於是,他想到與自己同中進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修葺後的結構和氣勢,傾吐了請求范仲淹作記的迫切心情,並請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抄錄了歷代名士吟詠岳陽樓的詩詞歌賦,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當時被貶的住河南鄧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樣,因為主張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擊,被貶到鄧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後,反覆閲讀,精心構思,終於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傳世名句。其實,《岳陽樓記》之所以能歷代傳頌,主要是由於它把一個重大的思想命題,極其巧妙而生動簡潔地融入對優美景物的描寫之中。它啟迪人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懷,不能不令人扼腕浩歎。先憂後樂,擲地有聲,它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從那以後,岳陽樓的名聲大震,傳揚中外,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文以樓存,樓以文名”。據説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當即就請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並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並不是“四絕匾”。它早宋神宗年間便已經毀於大火之中。我們所見到的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現在,讓我們再注意一下一樓廳內的四根楠木大柱。這四根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支撐着整座樓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內圈,支撐二樓,周圍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閂縫對榫,結為整體。整個岳陽樓為純木結構,找不到一顆鐵釘。各位還可以看到,在樓的四壁,懸掛着許多木刻匾對,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掛在樓堂正中的這副楹聯,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寫的,是岳陽樓最長的一副。這副對聯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請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汀,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上聯以“一樓何奇”起首,列興了詩聖、名儒、賢吏、酒仙在岳陽樓所留下的詩文政績和傳統,抒發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感慨;下聯介紹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關、險邑。如果您記下了這了這副對聯,那麼您對岳陽樓便有了大致的瞭解。

(在岳陽樓二樓)

一來到二樓,大家馬上就發現在二樓也懸掛了一副《岳陽樓記》雕屏。這是為什麼呢?這裏面淬着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祕密仿製雕屏贋品。兩年後,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樑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製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後來,湖水乾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打撈時,不慎將第八塊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塊上的“樂”字損壞。當地文士吳敏樹聞訊後,用120紋銀從漁民手中將雕屏買回,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被損壞的三個字。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又過將近120xx年,岳陽樓再度整修時,地方官員用120塊大洋從吳氏後代後中將屏贖回,掛在岳陽樓二樓,這才“完壁歸趙”。至於一樓那副,雖是贋品,也有120xx年曆史了,當然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後代子孫,值得我們深思。

(上三樓)

現在我們登上了岳陽樓的三樓,樓堂正中懸掛着毛澤東主席手書杜甫《登岳陽樓》詩的木刻雕屏,杜詩為:“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其書法筆意奔放,佈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從長沙乘火車返回北京途經岳陽時,在列車上即興而書的。在雕屏兩側,掛有岳陽樓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八個字。上聯為“水天一色”,下聯是“風月無邊”。落款為“長庚李白”。當我們站在三婁憑窗遠眺時,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渾然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於樓時,得到的感覺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最後,請各位再抬頭看樓頂。樓頂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層疊相襯,荷重承力,拱托樓頂,用傘形架傳載負荷,和盔頂結構一樣,這在我們現存的古建築中也是罕見的。

為了深化名樓內涵,豐富景區內容,岳陽樓正在加快景區建設,並已作出規劃。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到這裏,歡迎下次再到岳陽來。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我們就要到達位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依次下車,待會小X將隨大家一起去登臨那“天下樓”!

好了,請大家看門前這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楹聯,其下句為“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今天各位就來當一當天下士,以洞庭為酒,開懷暢飲,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陽樓文化和岳陽的壯麗山川吧!興許您也會像詩仙李白一樣“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牆,穿過“南極瀟湘”、“北通巫峽”的牌坊,進入眼簾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的岳陽樓。為什麼説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嗎?好的,就請大家聽小X慢慢道來吧!一,歷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這樓是不是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岳陽樓創建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xx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所以説咱這岳陽樓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們的詩仙李白來親自命名!大家看看橫匾“岳陽樓”,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以編入《中國名匾》一書!

大家再仔細看看這樓,有沒有發現其特別之處?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説什麼。對了,岳陽樓第二個特點就是文物珍貴。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文物!咱們這岳陽樓樓高21.35米,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其建築特點:“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這岳陽樓可是未用一磚一瓦,一顆鐵釘的!在建築上是不是一個奇蹟啊?説到這,小X就想和大家説一故事:相傳在建樓時,人們怎麼也無法把樓層很好地建成,這時來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對大夥説,讓我試試看吧?大家別無它法,只好讓老者試試,不曾想老者三兩下就把大家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給輕鬆地解決了!大家正想酬謝,卻只見地上一把尺,不見老者的蹤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寫着“魯班尺”,所以在我們岳陽一帶有“魯班助樓”的傳説!再看看這“飛檐”可是咱老祖宗聰明才智的體現!其便於採光,減少笨拙感,同時節約了用料!大家看看這屋頂像不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對了,這就是“盔頂”,這種建築方式並不多見,據説是現在僅存的啦!威武雄壯的“盔頂”,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襯,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精美、莊重、和諧。屋面的寶頂、脊飾、翹首等構件都是清代中葉遺留下來的陶製精品。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有朋友説,在古代三層就為高樓了,話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據説當時修建者是為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築都與風水學有着説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大家看看這四根通天金柱。這四根楠木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為內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徵着一年的12個月。大家再數數看,在這周圍有多少柱子啊?這位朋友數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數出來是20根了,這20根柱子有什麼含義嗎?大家想想,可以參照小X剛剛的講法!

大家來看看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的雕屏的哦!其由12塊紫檀木組成,黑底綠字!當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請大書法家蘇子美書寫,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合稱“四絕”。可惜雕刻毀於宋神宗年間大火中。我們無緣得見啦!現在的雕屏是由清幹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幹隆稱其為“王羲之之後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精品!但請大家張大眼睛瞧仔細了,待會到二樓,我們還將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們張大人的真跡了?請大家自個瞧仔細呢!

大家可記下了這幅雕屏?好了,我們一起去二樓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請看這中堂的雕屏,與一樓的有什麼不同嗎?仔細瞧瞧!對了,一樓是黑底綠字,而這幅是金字!為什麼在同一棟樓裏會同時存有兩塊一樣的雕屏呢?就讓小X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祕密仿製雕屏贋品。兩年後,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樑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製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後來,湖水乾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打撈時,不慎損壞了三個字,當地一文士吳敏樹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這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所以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幅才是張大人的真跡!至於一樓那副,雖是贋品,其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也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着後代子孫!

大家請隨小X一起登樓,同看那範公筆下的“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洞庭湖。呵呵!我們的這位朋友好聰明哦!知道小張接下來要給大家講岳陽樓為三大名樓之冠的第三個原因了,那就是風景獨特。岳陽樓的勝景由江、湖、山、城構成。有詩云:“樓前十分風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對岳陽樓地理形勝的絕妙讚美,岳陽樓是得水而壯,得山而妍,形勝江南!世人只知範公的《岳陽樓記》,不知滕公子京也為騷客,其有詞,雲:“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悽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短短59個字寫景抒情,卻很有氣勢!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書的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書法筆意奔放,佈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兩側的楹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落款為“長庚李白”,也就是我們的詩仙李白了,一樓同存詩仙、詩聖和和主席的真跡實在是不簡單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陽樓的深厚文化!這就是小張要説的第四點了,岳陽樓文化的深厚!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足、筆,而真正使岳陽樓聞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只寥寥368字,但其內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氣勢之磅礴,語言之鏗鏘,真可謂匠心獨道,字字珠璣,千秋之絕唱也!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澱!

請大家放下心中雜念,憑軒遠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會與範公產生共鳴?當年範公未曾登臨這“天下樓”,卻作了不朽的《岳陽樓記》;今日你我同登這千古名樓,可有一種超脱世俗之感?

時間不早了,我們的遊覽馬上就要結束了!轉過身,讓我們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麼?四根金柱為我中華民族撐起了“先憂後樂”、百折不撓的民族脊樑千年!

“天下樓”的登臨就要結束了,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噢!對了,小X還沒告訴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義。聰明的朋友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對了,就是20加4,24,中國的24節氣,您可猜出?現在行程結束請大家跟小X一起上車返程休息!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參觀遊覽。岳陽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4A級旅遊區,岳陽樓景觀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歷史悠久,岳陽樓的前身為魯肅修建的閲軍樓,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20xx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開始被成為岳陽樓。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嶽陽樓的歷史最為悠久;二是風景獨特,岳陽樓勝景由江、湖、山、城構成,“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好好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陽樓詩文集,收錄千餘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聯匾屏和書畫碑刻,大多數都是貫穿着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憂國憂民的情懷溢於言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是將這個優秀傳統發揮到了頂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融匯的精神使蘇東坡發起了“雖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貴,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歷史文物,現在大家所見的岳陽樓為純木結構,1983年按“整舊如舊”的原則落架大修而成,全樓沒有一塊磚石沒有一顆鐵釘,全部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工藝十分巧。 好,朋友們,現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橫匾上“岳陽樓”三個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已編入《中國名匾》一書。大家請看,整個大樓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撐,自樓底直貫樓頂,再以12根金柱為內圈支撐二樓,周圍則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門縫對榫,連接為整體。岳陽樓三層三檐,盔頂式木結構,蓋黃色琉璃瓦。盔頂是岳陽樓建築的突出特色。大家請看,它形似古代將軍的頭盔,威武雄壯,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稱,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為精美、莊重、和諧。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成就。 進入主樓,首先引入大家眼簾的是大家神馳已久的這《岳陽樓記》的雕屏,這幅雕屏由12塊紫檀木組成,岳陽樓真正開始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范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成為千秋絕唱,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更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一樓所懸掛的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我們現在登上的岳陽樓的頂層三樓,站在這,憑窗遠眺,可領略到“銜遠山,吞長江”的磅礴氣勢,欣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渾成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一樓,得到的感覺不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中間是毛澤東手書杜甫《登岳陽樓》的條屏,你看它佈局嚴謹,筆意奔放,鐵畫銀鈎,雄健挺拔,深得懷素狂草遺風,且又自成一格,這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懸掛於此,使岳陽樓更是錦上添花。 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道這裏,歡迎大家再到這來,謝謝大家!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我們就要到達位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依次下車,待會小X將隨大家一起去登臨那“天下樓”!

好了,請大家看門前這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楹聯,其下句為“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今天各位就來當一當天下士,以洞庭為酒,開懷暢飲,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陽樓文化和岳陽的壯麗山川吧!興許您也會像詩仙李白一樣“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牆,穿過“南極瀟湘”、“北通巫峽”的牌坊,進入眼簾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的岳陽樓。為什麼説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嗎?好的,就請大家聽小X慢慢道來吧!一,歷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這樓是不是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岳陽樓創建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所以説咱這岳陽樓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們的詩仙李白來親自命名!大家看看橫匾“岳陽樓”,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以編入《中國名匾》一書!

大家再仔細看看這樓,有沒有發現其特別之處?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説什麼。對了,岳陽樓第二個特點就是文物珍貴。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文物!咱們這岳陽樓樓高21.35米,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其建築特點:“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這岳陽樓可是未用一磚一瓦,一顆鐵釘的!在建築上是不是一個奇蹟啊?説到這,小X就想和大家説一故事:相傳在建樓時,人們怎麼也無法把樓層很好地建成,這時來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對大夥説,讓我試試看吧?大家別無它法,只好讓老者試試,不曾想老者三兩下就把大家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給輕鬆地解決了!大家正想酬謝,卻只見地上一把尺,不見老者的蹤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寫着“魯班尺”,所以在我們岳陽一帶有“魯班助樓”的傳説!再看看這“飛檐”可是咱老祖宗聰明才智的體現!其便於採光,減少笨拙感,同時節約了用料!大家看看這屋頂像不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對了,這就是“盔頂”,這種建築方式並不多見,據説是現在僅存的啦!威武雄壯的“盔頂”,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襯,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精美、莊重、和諧。屋面的寶頂、脊飾、翹首等構件都是清代中葉遺留下來的陶製精品。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有朋友説,在古代三層就為高樓了,話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據説當時修建者是為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築都與風水學有着説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大家看看這四根通天金柱。這四根楠木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為內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徵着一年的12個月。大家再數數看,在這周圍有多少柱子啊?這位朋友數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數出來是20根了,這20根柱子有什麼含義嗎?大家想想,可以參照小X剛剛的講法!

大家來看看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的雕屏的哦!其由12塊紫檀木組成,黑底綠字!當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請大書法家蘇子美書寫,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合稱“四絕”。可惜雕刻毀於宋神宗年間大火中。我們無緣得見啦!現在的雕屏是由清幹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幹隆稱其為“王羲之之後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精品!但請大家張大眼睛瞧仔細了,待會到二樓,我們還將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們張大人的真跡了?請大家自個瞧仔細呢!

大家可記下了這幅雕屏?好了,我們一起去二樓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請看這中堂的雕屏,與一樓的有什麼不同嗎?仔細瞧瞧!對了,一樓是黑底綠字,而這幅是金字!為什麼在同一棟樓裏會同時存有兩塊一樣的雕屏呢?就讓小X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祕密仿製雕屏贋品。兩年後,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樑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製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後來,湖水乾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打撈時,不慎損壞了三個字,當地一文士吳敏樹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這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所以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幅才是張大人的真跡!至於一樓那副,雖是贋品,其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也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着後代子孫!

大家請隨小X一起登樓,同看那範公筆下的“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洞庭湖。呵呵!我們的這位朋友好聰明哦!知道小張接下來要給大家講岳陽樓為三大名樓之冠的第三個原因了,那就是風景獨特。岳陽樓的勝景由江、湖、山、徹成。有詩云:“樓前十分風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對岳陽樓地理形勝的絕妙讚美,岳陽樓是得水而壯,得山而妍,形勝江南!世人只知範公的《岳陽樓記》,不知滕公子京也為騷客,其有詞,雲:“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悽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短短59個字寫景抒情,卻很有氣勢!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書的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書法筆意奔放,佈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兩側的楹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落款為“長庚李白”,也就是我們的詩仙李白了,一樓同存詩仙、詩聖和和主席的真跡實在是不簡單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陽樓的深厚文化!這就是小張要説的第四點了,岳陽樓文化的深厚!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足、筆,而真正使岳陽樓聞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只寥寥368字,但其內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氣勢之磅礴,語言之鏗鏘,真可謂匠心獨道,字字珠璣,千秋之絕唱也!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澱!

請大家放下心中雜念,憑軒遠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會與範公產生共鳴?當年範公未曾登臨這“天下樓”,卻作了不朽的《岳陽樓記》;今日你我同登這千古名樓,可有一種超脱世俗之感?

時間不早了,我們的遊覽馬上就要結束了!轉過身,讓我們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麼?四根金柱為我中華民族撐起了“先憂後樂”、百折不撓的民族脊樑千年!

“天下樓”的登臨就要結束了,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噢!對了,小X還沒告訴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義。聰明的朋友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對了,就是20加4,24,中國的24節氣,您可猜出?現在行程結束請大家跟小X一起上車返程休息!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5

岳陽樓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風景優美,歷史悠久。宋朝的範促淹曾寫過《岳陽樓記》來讚美岳陽樓。

岳陽樓高21.35米,為四柱,三層,純木結構,沒有一塊磚頭。每層的檐面有四條脊,第一層脊上飾以荷花、蓮蓬,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三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雲。岳陽樓的樓頂,特別像古代將軍的頭盔,稱作盔頂,由於盔頂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極為少見,才使盔頂讓岳陽樓成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整個岳陽樓在美學、建築學、工藝學上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其實,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的時候是在範促淹寫了《岳陽樓記》後。慶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誣害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禦洞庭湖的波濤;第二,興辦郡學,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陽樓。重修後的岳陽樓規模非常雄偉,但當時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氣勢雄偉是不夠的,滕子京立刻想到與自己同中舉進士的范仲淹,範促淹和滕子京一樣,也是因為遭人誣滅,被貶為鄧州知府。滕子令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的氣勢和結構。范仲淹看了以後,經過精心構思,終於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轉世名句,啟迪一代又一代的後人要奮發圖強。

好了,大家現在可以進樓了。各位遊客,這裏首先看見的就是《岳陽樓記》,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的。據説滕子京當年收到《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立刻請當時的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並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只可惜我們現在所見不是“四絕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間便已毀於大火之中。這們這裏的《岳陽樓記》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我就介紹到這裏了,給大家十五分鐘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遊覽江南三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現在聳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樓頂懸掛的“岳陽樓”三字橫匾,是1961年毛澤東主席提議,請離沫若先生題寫的。岳陽樓高21.35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中間的本根楠木大柱從地到頂承載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二樓,外圍繞以20根檐柱,彼此牽制成為整體,飛檐與屋頂用傘形架傳載荷重。三樓用如意斗拱層疊相襯,拱托樓頂。全樓沒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檐和樓頂,都是蓋的黃色琉璃筒瓦。各層檐面都有四條脊,層脊上飾以荷花、蓮蓬,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三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雲。整個樓閣重檐鰲突,藻井鎖窗,雕樑畫棟,丹柱彩楹,金碧輝煌,莊嚴壯麗。特別是三樓樓頂,很像古代將軍的頭盔,被稱為盔頂,這在這國古代建築中是相當罕見的。整個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據説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漢建安二十年,東吳的孫權為了和劉務爭奪荊州,派魯肅率領萬名將士,駐守戰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軍,並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築堅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揮和檢閲水軍的閲軍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唐朝時閲軍樓擴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築藝術和歷史風貌。好,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嶽樓內參觀。

各位遊客,這裏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在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前面我們説到,岳陽樓這一名稱是在唐朝時才啟用的。這時期,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等才華橫溢的風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羈的遷客騷人相繼接踵而來。他們登樓遠眺,泛舟洞庭,奮筆書懷。

但是,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遭人誣告的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籌辦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陽樓湖下修築偃虹堤,以便防禦洞庭湖的波濤;二是興辦郡學,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陽樓。重修後的岳陽樓規模宏大壯觀。滕子京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他認為“樓觀非不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這樣一座樓閣,必需要有一篇名記記述,才能流芳千古。於是,他想到與自己同中進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修葺後的結構和氣勢,傾吐了請求范仲淹作記的迫切心情,並請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抄錄了歷代名士吟詠岳陽樓的詩詞歌賦,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當時被貶的住河南鄧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樣,因為主張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擊,被貶到鄧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後,反覆閲讀,精心構思,終於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傳世名句。其實,《岳陽樓記》之所以能歷代傳頌,主要是由於它把一個重大的思想命題,極其巧妙而生動簡潔地融入對優美景物的描寫之中。它啟迪人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懷,不能不令人扼腕浩歎。先憂後樂,擲地有聲,它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作為一種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從那以後,岳陽樓的名聲大震,傳揚中外,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文以樓存,樓以文名”。據説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當即就請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並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並不是“四絕匾”。它早宋神宗年間便已經毀於大火之中。我們所見到的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現在,讓我們再注意一下一樓廳內的四根楠木大柱。這四根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支撐着整座樓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內圈,支撐二樓,周圍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閂縫對榫,結為整體。整個岳陽樓為純木結構,找不到一顆鐵釘。各位還可以看到,在樓的四壁,懸掛着許多木刻匾對,這些都逝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掛在樓堂正中的這副楹聯,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寫的,是岳陽樓長的一副。這副對聯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請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汀,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上聯以“一樓何奇”起首,列興了詩聖、名儒、賢吏、酒仙在岳陽樓所留下的詩文政績和傳統,抒發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感慨;下聯介紹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關、險邑。如果您記下了這了這副對聯,那麼您對岳陽樓便有了大致的瞭解。

(在岳陽樓二樓)

一來到二樓,大家馬上就發現在二樓也懸掛了一副《岳陽樓記》雕屏。這是為什麼呢?這裏面淬着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祕密仿製雕屏贋品。兩年後,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樑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製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後來,湖水乾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打撈時,不慎將第八塊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塊上的“樂”字損壞。當地文士吳敏樹聞訊後,用120紋銀從漁民手中將雕屏買回,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被損壞的三個字。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又過將近120xx年,岳陽樓再度整修時,地方官員用120塊大洋從吳氏後代後中將屏贖回,掛在岳陽樓二樓,這才“完壁歸趙”。至於一樓那副,雖是贋品,也有120xx年曆史了,當然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後代子孫,值得我們深思。

(上三樓)

現在我們登上了岳陽樓的三樓,樓堂正中懸掛着毛澤東主席手書杜甫《登岳陽樓》詩的木刻雕屏,杜詩為:“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其書法筆意奔放,佈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從長沙乘火車返回北京途經岳陽時,在列車上即興而書的。在雕屏兩側,掛有岳陽樓短的一副對聯,僅僅八個字。上聯為“水天一色”,下聯是“風月無邊”。落款為“長庚李白”。當我們站在三婁憑窗遠眺時,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渾然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於樓時,得到的感覺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後,請各位再抬頭看樓頂。樓頂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層疊相襯,荷重承力,拱托樓頂,用傘形架傳載負荷,和盔頂結構一樣,這在我們現存的古建築中也是罕見的。

為了深化名樓,豐富景區內容,岳陽樓正在加快景區建設,並已作出規劃。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到這裏,歡迎下次再到岳陽來。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觀被譽為“江南第一屋場”的張谷英村。

張谷英村隸屬張谷英鎮,地處幕阜山脈,是以明洪武年間遷入始祖名姓而定。村民繁衍至今已26代,目前村裏所居2600多人,均系遷入始祖後代。上下620xx年聚族而居堪稱一奇,而張谷英大屋,更是傳統民居瑰寶。張谷英大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形成於清嘉慶年間,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一個含大小房屋1732間,天井206個,巷道60多條的古建築羣。它依山傍勢延綿四華里,呈豐字形佈局。整個建築羣分為三大部分當大門(龍頭)、王家煅(龍身),上新屋(龍尾)。

現在大家站的這個地方就是當大門,前面的這條溪流叫玉帶河,它像一條玉帶環繞古村。當大門是建築羣的“龍頭”,是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張谷英的第8代孫思男公始建的,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大小堂屋和天井各24個,住房422間,整個形狀像一把打開的扇子。

正前面田裏的天然巨石就是“龍珠”,小溪上“八”字形的石橋就像平起的“龍鬚”,通往小溪裏的5個石級是“龍齒”,當大門就是“龍口”。從“龍口”進來,在兩道石大門中間有三條麻石並排鋪成的路是“龍舌”,也叫“過廳”,相當於“官道’,專供車、轎進出。在“龍舌”的兩邊各有一水塘,就是“龍眼”,起消防作用。

進入第二道門,佈局為“上下五進”,即有五重天井、五個堂屋。天井具有“通風、採光、排水”功能,有了它,新鮮空氣從天而注,改善了通風條件;在排水方面,幾百年來,張谷英村遭受過無數次的大雨洪災,但天井從未出現過因漬水堵塞而成災的現象。考古專家公認這是古建築史上的一個謎——神祕的下水系統。採光、排水,這堪稱建築羣的“兩絕”。

屋樑上的四角雕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金菊、冬梅花,這些雕刻筆畫簡練,線條清晰流暢,頗具明代風格。

這裏天井沒有井台,但井壁上雕有十二生肖,左邊雕有太陽,右邊是月亮,它表示陰陽結合,男女平等,沒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代表了人們對“人人平等”的嚮往。在天井正中有一個圓孔,是“日規”,原來在圓孔裏豎有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標有刻度,在有陽光的日子,太陽照在哪一個刻度就表示什麼時候,在那個時候就是根據這個推測時間的。 張家大屋一大特點是巷道多、深。它有三大作用即通風、防火、交通。因為整個建築羣沒有一顆鐵釘,通過巷道隔牆可起到防火作用。整個建築羣有這樣的巷道60多條,最長的有74米,通過這些巷道,“晴不曝日,雨不濕鞋”,隨便從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它既起分割又起聯繫的作用。

大家現在所處地方叫橫堂,是整個建築羣的主體部分。一般縱向做幾“重”房子以後,再向兩邊擴建橫向發展的叫“橫堂”,整個建築羣是由100多個橫堂組成的,每一個橫堂都是三“重”,面積是相同的,都是168平方米,共12間房子,而且每一個橫堂都有神龕。房子一般是兩層,上層為木結構,是小姐住的閨房,下面是磚結構。每一個堂屋都有門,門關起來就是一小家,打開就是一大家,都可以相通。

現在請大家上龍形山看看全景,站在龍形山的龍頭上,張谷英村的風水就盡收眼底。這裏四面環山,樹木葱蘢,大屋依山傍水,正對面的山峯是文筆峯,左邊是獅形山,右邊是象形山,叫“獅象把門〃,從風水學上講“獅象把門”能“聚風聚氣”。看這龍形狀的古建築羣是屋脊連屋脊,天井連天井。正前面的就是剛剛看過的“龍頭”,是明代的建築。現在將要去看的是清代的“龍身”部分。

王家塅位於龍形山側,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是張谷英的16代孫雲浦公建的,建築面積9474平方米,橫堂天井分佈各21個,有房屋468間。房子的結構是“豐”字形,大門是另外起的,有側門與主體建築相連。第一道門是“龍口”,“龍口”進來是“龍眼”,中間是“龍舌”。在這裏可以看到類似岳陽樓的盔頂山牆,最前面的叫“青龍朝陽”,下面獅子頭露出來的地方叫“雙獅出洞”,左邊的叫“雙龍擺尾”。第二道門兩邊對稱的門框是一通到底的,兩條巷道叫“雙龍出洞”,按這裏的規矩是東邊進西邊出,當官的由中門出入。從第二道門進來,房子的佈局是“三井四進”,中間有保存完好的中門檻。這中間的門檻為什麼這麼高呢?因為在那時講究門第觀念,門檻的高低表示官位的高低,一般的人是走兩邊的。中央電視台拍《日出東方》(第二個堂屋)和《毛澤東和他的鄉親們》(第三個堂屋)在這裏拍過。

上新屋位於龍形山尾,建於清嘉慶年間,由張谷英的16代孫張緒彬始建,建築面積7560平方米,有房屋172間,具明清時期莊園建築雛形。佈局是五井七進八橫堂,呈井字形結構。整個建築羣不尚奢華,大同小異,雖經數百年卻保存完整,可以想象中國傳統倫理、宗族觀念對於一個大家族團結、和睦所起的維繫和規範作用。

這裏是“百步三橋”,就是在一百步內三座石橋橫跨渭溪河三次。據説此三橋也叫張谷英橋,因為三橋共有九段,每段三塊條石共二十七塊大條石構成,正應張谷英老式筆畫數。   所有來這裏遊覽過的客人和大家一樣,都覺得這個古建築羣是一個大型建築藝術博物館,是民間藝術的園地,同時也是一座大型迷宮。先祖們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也設下許多不解之謎。如為什麼張谷英村人繁衍數十代,歷經幾個朝代,600多年而羣居不散?為什麼整個古建築羣的下水道不堵塞,而水又流向何方?為什麼整個古建築羣的構造沒有一顆鐵釘或其他鐵件?為什麼在殯葬禮儀隆重的農村,惟有張谷英村埋死者不擇時辰日期?為什麼張谷英村抬死者埋葬時,頭在先而腳在後等等?希望各位有識之士能破譯這些謎團。張谷英村還是一個養在閣樓上的大家閨秀,她神祕而美麗的面紗還未被世人揭開。20xx年7月她已正式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各級政府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着手恢復、保護、建設、開發張谷英村。張谷英村不僅有這座博物館式的迷宮,在她的周圍,還有許多似九寨溝、桂林、張家界等風景區的山水景色,也正在開發之中。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參觀遊覽。岳陽樓豎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4A級旅遊區,岳陽樓景觀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歷史悠久,岳陽樓的前身為魯肅修建的閲軍樓,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20xx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開始被成為岳陽樓。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嶽陽樓的歷史最為悠久;二是風景獨特,岳陽樓勝景由江、湖、山、徹成,“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好好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陽樓詩文集,收錄千餘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聯匾屏和書畫碑刻,大多數都梳穿着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愈憂民的情懷溢於言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是將這個優秀傳統發揮到了頂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融匯的精神使蘇東坡發起了“雖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貴,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歷史文物,現在大家所見的岳陽樓為純木結構,1983年按“整舊如舊”的原則落架大修而成,全樓沒有一塊磚石沒有一顆鐵釘,全部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工藝十分巧。 好,朋友們,現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橫匾上“岳陽樓”三個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已編入《中國名匾》一書。大家請看,整個大樓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撐,自樓底直貫樓頂,再以12根金柱為內圈支撐二樓,周圍則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門縫對榫,連接為整體。岳陽樓三層三檐,盔頂式木結構,蓋黃色琉璃瓦。盔頂是岳陽樓建築的突出特色。大家請看,它形似古代將軍的頭盔,威武雄壯,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稱,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為精美、莊重、和諧。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成就。 進入主樓,首先引入大家眼簾的是大家神馳已久的這《岳陽樓記》的雕屏,這幅雕屏由12塊紫檀木組成,岳陽樓真正開始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范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成為千秋絕唱,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更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一樓所懸掛的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我們現在登上的岳陽樓的頂層三樓,站在這,憑窗遠眺,可領略到“銜遠山,吞長江”的磅礴氣勢,欣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渾成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一樓,得到的感覺不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中間是毛澤東手書杜甫《登岳陽樓》的條屏,你看它佈局嚴謹,筆意奔放,鐵畫銀鈎,雄健挺拔,深得懷素狂草遺風,且又自成一格,這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懸掛於此,使岳陽樓更是錦上添花。 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道這裏,歡迎大家再到這來,謝謝大家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岳陽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張谷英古村位於岳陽縣張谷英鎮,因人而得名。村內有聚族而居的一組古建築羣,建於明清時期,佔地1萬多平方米,大小房屋1300多間,有“江南第一屋場”、“天下第一村”之稱。天井連天井,廳堂要堂,渾然一體,屋宇綿延,檐廓銜接,睛不曝日,雨不濕鞋,展現出我國傳統民間建築的特點和古樸的民俗風情。

綠草茵茵,小溪淙淙,柳絮飄飄。兩隻梅花鹿,口銜靈芝草;八匹膘肥體壯的駿馬,或悠閒吃草,或恣意嬉戲,或卧地休息,或回眸招侶;一隻小鳥在地上自由地覓食。這就是岳陽張谷英古建築羣內的浮雕《八駿圖》。奇妙的構思,老練細膩的刀法,生動地刻畫了一派“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古代和諧社會景象。

張谷英的浮雕遠不止《八駿圖》呢。五進堂的華板、柱、椽、斗拱、檐,天井上方四周屏門隔扇、窗扇及下方欄板、樑、枋,廂房內台、凳、桌、椅、幾、案、牀、箱、櫥、轎等,都巧妙地鑲嵌了千姿百態的木雕。走進張谷英古建築羣,你便走進了一座民間木雕的聖殿。

表現民間習俗與傳統題材的木雕可多吶。有人們喜聞樂見的八仙過海、老鼠娶親、二龍戲珠、四龍鬧海、四龍捧聖、丹鳳朝陽、孔子問禮、柳毅傳書、四郎探母、郭子儀祝壽、姜太公釣魚;有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連年有餘(魚)、龍鳳呈祥、八駿圖、福(蝠)祿(鹿)壽(南山)喜、竹報平安、搖錢樹和聚寶瓶、鯉魚跳龍門、麒麟送子、指日高升、壽山旭日、喜鵲噪梅、松鶴延年、金蝶戲瓜;激勵後人的有寒窗、聞雞起舞、歲寒三友,以及“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孝悌乃傳家根本,勤儉是經世文章”等警語對聯。這些木雕均能獨立成浮雕畫面。

同一種題材其表現形式可謂百花齊放。寒窗有冰稜窗、雪花窗、霜花窗三種,二龍戲珠有32種不同的內容。也有一類木雕體現多種風格。雕花牀有滴水牀、關門牀,椅有波紋椅、玫瑰椅、羅盤椅、太師椅等。還有幾類木雕組合表達一種意境。廂房與主堂間的隔門屏風,可開可合的靈活方式既可體現小家庭的個性發展,又可體現大家族的互通有無。

張谷英木雕採用鏤空雕刻、浮雕、淺雕、立體圓雕、鏤空貼花的藝術手段,刀法爽潔明快,雕刻細緻入微。刻畫人物着意表現人物動態的傳神寫照,突出造型的稚拙、質樸、洗練、明快感,具體的形體中注入了活躍的、誇張乃至幽默的動勢。在構圖上,往往把不同的場景和人物組合在一個畫面,配以圖案紋樣,注意虛實主次,線條分割,層次節奏的處理,追求畫面結構的嚴謹與變化,構圖的飽滿與均衡。3680處木雕無一鐵釘,全用木榫拼接。

張谷英木雕之奇,奇在在動工之初,設計者已有整體規劃。建築羣的窗户一般不向外,而是向着天井部位,窗扇基本用鏤空花雕,既注意光源,又利於空氣流通。窗格扇下沿用平板飾以細膩雕刻,在窗户三分之一下部配有窗欄板,方言叫“檻窗衣”,意為窗户的衣裳,既可擋視線,又可擋風雨,同時不影響採光。特別是樑託、樑架斗拱、檐條、月樑上的雕刻,需待雕成後方可安裝,使用什麼內容與形式既要考慮美觀,又要重實用,不損樑柱承重功能。

木雕的選材也極講究,多用柏、梓、椿、樟、黃楊、銀杏、甲級杉樹等樹種。為顯示木材品質高貴,用時還怕經過油漆後影響雕刻細部,均不加油漆。由於木材的本色柔和及木年輪紋的自然美,使得這些雕刻更加生動,雖歷六百年風霜,文化之光一刻也未曾黯淡。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遊覽江南三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據説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漢建安二十年,東吳的孫權為了和劉務爭奪荊州,派魯肅率領萬名將士,駐守戰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軍,並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築堅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揮和檢閲水軍的閲軍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唐朝時閲軍樓擴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築藝術和歷史風貌。好,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嶽樓內參觀。

各位遊客,這裏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在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前面我們説到,岳陽樓這一名稱是在唐朝時才啟用的。這時期,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等才華橫溢的風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羈的遷客騷人相繼接踵而來。他們登樓遠眺,泛舟洞庭,奮筆書懷。

但是,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遭人誣告的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籌辦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陽樓湖下修築偃虹堤,以便防禦洞庭湖的波濤;二是興辦郡學,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陽樓。重修後的岳陽樓規模宏大壯觀。滕子京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他認為“樓觀非不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這樣一座樓閣,必需要有一篇名記記述,才能流芳千古。於是,他想到與自己同中進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修葺後的結構和氣勢,傾吐了請求范仲淹作記的迫切心情,並請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抄錄了歷代名士吟詠岳陽樓的詩詞歌賦,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當時被貶的住河南鄧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樣,因為主張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擊,被貶到鄧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後,反覆閲讀,精心構思,終於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傳世名句。其實,《岳陽樓記》之所以能歷代傳頌,主要是由於它把一個重大的思想命題,極其巧妙而生動簡潔地融入對優美景物的描寫之中。它啟迪人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懷,不能不令人扼腕浩歎。先憂後樂,擲地有聲,它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從那以後,岳陽樓的名聲大震,傳揚中外,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文以樓存,樓以文名”。據説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當即就請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並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並不是“四絕匾”。它早宋神宗年間便已經毀於大火之中。我們所見到的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請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汀,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遊覽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今天就由我這個超級導遊來給介紹岳陽樓。我叫羅甘泉,大家叫我羅導、小羅都可以。

岳陽樓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風景優美,歷史悠久。宋朝的範促淹曾寫過《岳陽樓記》來讚美岳陽樓。

岳陽樓高21.35米,為四柱,三層,純木結構,沒有一塊磚頭。每層的檐面有四條脊,第一層脊上飾以荷花、蓮蓬,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三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雲。岳陽樓的樓頂,特別像古代將軍的頭盔,稱作盔頂,由於盔頂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極為少見,才使盔頂讓岳陽樓成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整個岳陽樓在美學、建築學、工藝學上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其實,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的時候是在範促淹寫了《岳陽樓記》後。慶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誣害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禦洞庭湖的波濤;第二,興辦郡學,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陽樓。重修後的岳陽樓規模非常雄偉,但當時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氣勢雄偉是不夠的,滕子京立刻想到與自己同中舉進士的范仲淹,範促淹和滕子京一樣,也是因為遭人誣滅,被貶為鄧州知府。滕子令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的氣勢和結構。范仲淹看了以後,經過精心構思,終於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轉世名句,啟迪一代又一代的後人要奮發圖強。

好了,大家現在可以進樓了。各位遊客,這裏首先看見的就是《岳陽樓記》,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的。據説滕子京當年收到《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立刻請當時的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並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只可惜我們現在所見不是“四絕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間便已毀於大火之中。這們這裏的《岳陽樓記》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我就介紹到這裏了,給大家十五分鐘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遊覽江南三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現在聳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樓頂懸掛的“岳陽樓”三字橫匾,是1961年毛澤東主席提議,請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岳陽樓高21.35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中間的本根楠木大柱從地到頂承載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二樓,外圍繞以20根檐柱,彼此牽制成為整體,飛檐與屋頂用傘形架傳載荷重。三樓用如意斗拱層疊相襯,拱托樓頂。全樓沒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檐和樓頂,都是蓋的黃色琉璃筒瓦。各層檐面都有四條脊,第一層脊上飾以荷花、蓮蓬,翹首為鳳凰;第二層為昂首的龍頭;第三層飾以卷草,翹首為回紋形如意祥雲。整個樓閣重檐鰲突,藻井鎖窗,雕樑畫棟,丹柱彩楹,金碧輝煌,莊嚴壯麗。特別是三樓樓頂,很像古代將軍的頭盔,被稱為盔頂,這在這國古代建築中是相當罕見的。整個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據説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漢建安二十年,東吳的孫權為了和劉務爭奪荊州,派魯肅率領萬名將士,駐守戰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軍,並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築堅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揮和檢閲水軍的閲軍樓,這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唐朝時閲軍樓擴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築藝術和歷史風貌。好,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嶽樓內參觀。

各位遊客,這裏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在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雕屏,它由12塊紫檀木組成。前面我們説到,岳陽樓這一名稱是在唐朝時才啟用的。這時期,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等才華橫溢的風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羈的遷客騷人相繼接踵而來。他們登樓遠眺,泛舟洞庭,奮筆書懷。

但是,岳陽樓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遭人誣告的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籌辦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陽樓湖下修築偃虹堤,以便防禦洞庭湖的波濤;二是興辦郡學,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陽樓。重修後的岳陽樓規模宏大壯觀。滕子京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他認為“樓觀非不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這樣一座樓閣,必需要有一篇名記記述,才能流芳千古。於是,他想到與自己同中進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寫了一封《求記書》,介紹岳陽樓修葺後的結構和氣勢,傾吐了請求范仲淹作記的迫切心情,並請人畫了一幅《洞庭秋晚圖》,抄錄了歷代名士吟詠岳陽樓的詩詞歌賦,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當時被貶的住河南鄧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樣,因為主張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擊,被貶到鄧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後,反覆閲讀,精心構思,終於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傳世名句。其實,《岳陽樓記》之所以能歷代傳頌,主要是由於它把一個重大的思想命題,極其巧妙而生動簡潔地融入對優美景物的描寫之中。它啟迪人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懷,不能不令人扼腕浩歎。先憂後樂,擲地有聲,它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從那以後,岳陽樓的名聲大震,傳揚中外,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文以樓存,樓以文名”。據説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當即就請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並請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全稱“四絕”。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並不是“四絕匾”。它早宋神宗年間便已經毀於大火之中。我們所見到的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

現在,讓我們再注意一下一樓廳內的四根楠木大柱。這四根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支撐着整座樓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內圈,支撐二樓,周圍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閂縫對榫,結為整體。整個岳陽樓為純木結構,找不到一顆鐵釘。各位還可以看到,在樓的四壁,懸掛着許多木刻匾對,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掛在樓堂正中的這副楹聯,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寫的,是岳陽樓最長的一副。這副對聯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請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汀,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上聯以“一樓何奇”起首,列興了詩聖、名儒、賢吏、酒仙在岳陽樓所留下的詩文政績和傳統,抒發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感慨;下聯介紹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關、險邑。如果您記下了這了這副對聯,那麼您對岳陽樓便有了大致的瞭解。

(在岳陽樓二樓)

一來到二樓,大家馬上就發現在二樓也懸掛了一副《岳陽樓記》雕屏。這是為什麼呢?這裏面淬着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祕密仿製雕屏贋品。兩年後,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樑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製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後來,湖水乾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打撈時,不慎將第八塊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塊上的“樂”字損壞。當地文士吳敏樹聞訊後,用120紋銀從漁民手中將雕屏買回,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被損壞的三個字。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又過將近120xx年,岳陽樓再度整修時,地方官員用120塊大洋從吳氏後代後中將屏贖回,掛在岳陽樓二樓,這才“完璧歸趙”。至於一樓那副,雖是贋品,也有120xx年曆史了,當然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後代子孫,值得我們深思。

(上三樓)

現在我們登上了岳陽樓的三樓,樓堂正中懸掛着毛澤東主席手書杜甫《登岳陽樓》詩的木刻雕屏,杜詩為:“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其書法筆意奔放,佈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從長沙乘火車返回北京途經岳陽時,在列車上即興而書的。在雕屏兩側,掛有岳陽樓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八個字。上聯為“水天一色”,下聯是“風月無邊”。落款為“長庚李白”。當我們站在三婁憑窗遠眺時,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渾然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於樓時,得到的感覺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最後,請各位再抬頭看樓頂。樓頂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層疊相襯,荷重承力,拱托樓頂,用傘形架傳載負荷,和盔頂結構一樣,這在我們現存的古建築中也是罕見的。

為了深化名樓內涵,豐富景區內容,岳陽樓正在加快景區建設,並已作出規劃。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到這裏,歡迎下次再到岳陽來。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參觀遊覽。岳陽樓豎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4A級旅遊區,岳陽樓景觀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歷史悠久,岳陽樓的前身為魯肅修建的閲軍樓,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開始被成為岳陽樓。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嶽陽樓的歷史最為悠久;二是風景獨特,岳陽樓勝景由江、湖、山、徹成,“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好好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陽樓詩文集,收錄千餘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聯匾屏和書畫碑刻,大多數都梳穿着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愈憂民的情懷溢於言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是將這個優秀傳統發揮到了頂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融匯的精神使蘇東坡發起了“雖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貴,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歷史文物,現在大家所見的岳陽樓為純木結構,1983年按“整舊如舊”的原則落架大修而成,全樓沒有一塊磚石沒有一顆鐵釘,全部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工藝十分巧。好,朋友們,現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橫匾上“岳陽樓”三個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已編入《中國名匾》一書。大家請看,整個大樓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撐,自樓底直貫樓頂,再以12根金柱為內圈支撐二樓,周圍則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門縫對榫,連接為整體。岳陽樓三層三檐,盔頂式木結構,蓋黃色琉璃瓦。盔頂是岳陽樓建築的突出特色。大家請看,它形似古代將軍的頭盔,威武雄壯,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稱,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為精美、莊重、和諧。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成就。進入主樓,首先引入大家眼簾的是大家神馳已久的這《岳陽樓記》的雕屏,這幅雕屏由12塊紫檀木組成,岳陽樓真正開始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范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成為千秋絕唱,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更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一樓所懸掛的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我們現在登上的岳陽樓的頂層三樓,站在這,憑窗遠眺,可領略到“銜遠山,吞長江”的磅礴氣勢,欣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渾成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一樓,得到的感覺不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中間是毛澤東手書杜甫《登岳陽樓》的條屏,你看它佈局嚴謹,筆意奔放,鐵畫銀鈎,雄健挺拔,深得懷素狂草遺風,且又自成一格,這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懸掛於此,使岳陽樓更是錦上添花。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道這裏,歡迎大家再到這來,謝謝大家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參觀遊覽。岳陽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4A級旅遊區,岳陽樓景觀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歷史悠久,岳陽樓的前身為魯肅修建的閲軍樓,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20xx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開始被成為岳陽樓。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嶽陽樓的歷史最為悠久;二是風景獨特,岳陽樓勝景由江、湖、山、城構成,“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好好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陽樓詩文集,收錄千餘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聯匾屏和書畫碑刻,大多數都是貫穿着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如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憂國憂民的情懷溢於言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是將這個優秀傳統發揮到了頂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融匯的精神使蘇東坡發起了“雖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貴,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歷史文物,現在大家所見的岳陽樓為純木結構,1983年按“整舊如舊”的原則落架大修而成,全樓沒有一塊磚石沒有一顆鐵釘,全部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工藝十分巧。 好,朋友們,現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陽樓。橫匾上“岳陽樓”三個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已編入《中國名匾》一書。大家請看,整個大樓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撐,自樓底直貫樓頂,再以12根金柱為內圈支撐二樓,周圍則繞以20根木柱,彼此牽制門縫對榫,連接為整體。岳陽樓三層三檐,盔頂式木結構,蓋黃色琉璃瓦。盔頂是岳陽樓建築的突出特色。大家請看,它形似古代將軍的頭盔,威武雄壯,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稱,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為精美、莊重、和諧。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成就。 進入主樓,首先引入大家眼簾的是大家神馳已久的這《岳陽樓記》的雕屏,這幅雕屏由12塊紫檀木組成,岳陽樓真正開始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以後,慶曆四年,滕子京被貶為嶽州知府,他上任後便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范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然僅有368個字,但是內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語言鏗鏘,成為千秋絕唱,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更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積澱。《岳陽樓記》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流傳千古而不朽滋養着人們的心靈。一樓所懸掛的古今名家吟詠岳陽樓的楹聯。我們現在登上的岳陽樓的頂層三樓,站在這,憑窗遠眺,可領略到“銜遠山,吞長江”的磅礴氣勢,欣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渾成一色,清風朗月,無邊無際,山色湖光薈萃一樓,得到的感覺不正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嗎?中間是毛澤東手書杜甫《登岳陽樓》的條屏,你看它佈局嚴謹,筆意奔放,鐵畫銀鈎,雄健挺拔,深得懷素狂草遺風,且又自成一格,這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懸掛於此,使岳陽樓更是錦上添花。 岳陽樓的介紹我就給諸位講解道這裏,歡迎大家再到這來,謝謝大家!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5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xx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 陵城樓”。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書侍郎、大詩人顏延之路經巴陵,作《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詩中有“清氛霽岳陽”之句,“岳陽”之名首次見於詩文。

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

北宋慶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謫,任嶽州知軍州事。北宋慶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擬修築偃虹堤。北宋元豐元年(1078)十月,岳陽樓毀於火災。北宋元豐二年(1079)春,嶽州代理知州軍鄭民瞻重修岳陽樓。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將《岳陽樓記》寫成條幅饋贈索書者。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嶽州知州軍孫勰重修岳陽樓。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陽樓受損於大火。南宋慶元四年(1198) 重修岳陽樓。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陽樓毀於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陽樓。

明宣德年間至正統三年(1426~1438)明威將軍劉彥真整修岳陽樓。明成化七年(1472)五月嶽州知府吳節重修落成岳陽樓。明嘉靖二年(1523)嶽州知府韓士英重修岳陽樓,編刻《岳陽樓詩集》。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大水成災,岳陽樓樓柱被雷擊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嶽州知府李臨陽修整岳陽樓,作有《重修岳陽樓記》。明隆慶元年(1567)嶽州知府李是漸繕修城垣,重修岳陽樓。

清順治三年(1646)九月,岳陽樓毀於戰亂。清順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毀於火災。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岳陽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嶽州知府李遇時、巴陵知縣趙士珩倡捐重建岳陽樓。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嶽州火災,延燒岳陽樓。清乾隆五年(1740)湖廣總督班第撥舵杆洲歲修繕嶽州府城垣及岳陽樓。冬,興工重修岳陽樓及城垣。重建的岳陽樓其制三層,樓右側建有賓館。清乾隆七年(1742)嶽州知府黃凝道修葺岳陽樓,捐建賓館前廳。次年,請刑部尚書張照書范仲淹《岳陽樓記》勒於樓屏。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嶽州知府蘭第錫、巴陵知縣熊懋獎請求修葺府城。經湖南巡撫樑國治等先後具奏,修葺府城垣及岳陽樓、文星閣。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縣知縣熊懋獎承修岳陽樓,並於樓右側建“望仙閣”,於樓左側重建“仙梅亭”。

湖南嶽陽樓景區旅遊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我們就要到達位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依次下車,待會小X將隨大家一起去登臨那“天下樓”!

好了,請大家看門前這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楹聯,其下句為“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今天各位就來當一當天下士,以洞庭為酒,開懷暢飲,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陽樓文化和岳陽的壯麗山川吧!興許您也會像詩仙李白一樣“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牆,穿過“南極瀟湘”、“北通巫峽”的牌坊,進入眼簾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的岳陽樓。為什麼説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嗎?好的,就請大家聽小X慢慢道來吧!一,歷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這樓是不是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岳陽樓創建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xx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閲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所以説咱這岳陽樓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們的詩仙李白來親自命名!大家看看橫匾“岳陽樓”,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以編入《中國名匾》一書!

大家再仔細看看這樓,有沒有發現其特別之處?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説什麼。對了,岳陽樓第二個特點就是文物珍貴。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文物!咱們這岳陽樓樓高21.35米,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其建築特點:“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這岳陽樓可是未用一磚一瓦,一顆鐵釘的!在建築上是不是一個奇蹟啊?説到這,小X就想和大家説一故事:相傳在建樓時,人們怎麼也無法把樓層很好地建成,這時來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對大夥説,讓我試試看吧?大家別無它法,只好讓老者試試,不曾想老者三兩下就把大家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給輕鬆地解決了!大家正想酬謝,卻只見地上一把尺,不見老者的蹤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寫着“魯班尺”,所以在我們岳陽一帶有“魯班助樓”的傳説!再看看這“飛檐”可是咱老祖宗聰明才智的體現!其便於採光,減少笨拙感,同時節約了用料!大家看看這屋頂像不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對了,這就是“盔頂”,這種建築方式並不多見,據説是現在僅存的啦!威武雄壯的“盔頂”,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襯,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精美、莊重、和諧。屋面的寶頂、脊飾、翹首等構件都是清代中葉遺留下來的陶製精品。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大家不禁要問,既然是天下名樓,為什麼只建了三層呢?有朋友説,在古代三層就為高樓了,話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據説當時修建者是為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築都與風水學有着説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大家看看這四根通天金柱。這四根楠木大柱自樓底直貫樓頂,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為內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徵着一年的12個月。大家再數數看,在這周圍有多少柱子啊?這位朋友數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數出來是20根了,這20根柱子有什麼含義嗎?大家想想,可以參照小X剛剛的講法!

大家來看看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馳已久的《岳陽樓記》的雕屏的哦!其由12塊紫檀木組成,黑底綠字!當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後,喜出望外,請大書法家蘇子美書寫,著名雕刻家邵竦將它雕刻在木匾上。於是,樓、記、書法、雕刻合稱“四絕”。可惜雕刻毀於宋神宗年間大火中。我們無緣得見啦!現在的雕屏是由清幹隆年間著名大書法家、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幹隆稱其為“王羲之之後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精品!但請大家張大眼睛瞧仔細了,待會到二樓,我們還將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們張大人的真跡了?請大家自個瞧仔細呢!

大家可記下了這幅雕屏?好了,我們一起去二樓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請看這中堂的雕屏,與一樓的有什麼不同嗎?仔細瞧瞧!對了,一樓是黑底綠字,而這幅是金字!為什麼在同一棟樓裏會同時存有兩塊一樣的雕屏呢?就讓小X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來了個姓吳的知縣,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便用重金賄賂一個民間藝雕高手,花了十七個月時間精心臨摹,祕密仿製雕屏贋品。兩年後,吳知縣趁調離岳陽樓之機,偷樑換柱,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沒想到船行不久,風雨大作,船被風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馬嘴段,雕屏也隨波逐流,因是紫檀木製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後來,湖水乾淺,《岳陽樓記》雕屏的真跡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打撈時,不慎損壞了三個字,當地一文士吳敏樹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的手跡才補上。各位現在可以看到,這雕屏上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所以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幅才是張大人的真跡!至於一樓那副,雖是贋品,其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也是文物了。兩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張功罪表,昭示着後代子孫!

大家請隨小X一起登樓,同看那範公筆下的“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洞庭湖。呵呵!我們的這位朋友好聰明哦!知道小張接下來要給大家講岳陽樓為三大名樓之冠的第三個原因了,那就是風景獨特。岳陽樓的勝景由江、湖、山、城構成。有詩云:“樓前十分風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對岳陽樓地理形勝的絕妙讚美,岳陽樓是得水而壯,得山而妍,形勝江南!世人只知範公的《岳陽樓記》,不知滕公子京也為騷客,其有詞,雲:“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悽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短短59個字寫景抒情,卻很有氣勢!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書的杜甫的《登岳陽樓》,其書法筆意奔放,佈局嚴謹,雄健挺拔,形神兼備,筆觸與唐代懷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兩側的楹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落款為“長庚李白”,也就是我們的詩仙李白了,一樓同存詩仙、詩聖和和主席的真跡實在是不簡單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陽樓的深厚文化!這就是小張要説的第四點了,岳陽樓文化的深厚!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足、筆,而真正使岳陽樓聞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全文雖只寥寥368字,但其內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氣勢之磅礴,語言之鏗鏘,真可謂匠心獨道,字字珠璣,千秋之絕唱也!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成為傳世名句,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澱!

請大家放下心中雜念,憑軒遠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會與範公產生共鳴?當年範公未曾登臨這“天下樓”,卻作了不朽的《岳陽樓記》;今日你我同登這千古名樓,可有一種超脱世俗之感?

時間不早了,我們的遊覽馬上就要結束了!轉過身,讓我們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麼?四根金柱為我中華民族撐起了“先憂後樂”、百折不撓的民族脊樑千年!

“天下樓”的登臨就要結束了,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噢!對了,小X還沒告訴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義。聰明的朋友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對了,就是20加4,24,中國的24節氣,您可猜出?現在行程結束請大家跟小X一起上車返程休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nan/dn40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