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北導遊詞 >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 篇1

龍麟宮俗稱出水洞,是位於恩施市的一個景點。它以雄、奇、幽、秀堪稱湖北省洞穴景觀之一絕。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步入龍麟宮,就好象進入了龍宮一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綿綿不斷的小河。坐在船上,感覺涼風不斷襲來,渾身涼嗖嗖的。洞裏的水清、涼、綠、深,還有透明魚在水裏遊。靜靜的水面上,有幾隻土家人制作的“彎豆角”小船在水上游動,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船入洞口,就感受到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奇洞怪石,美不勝收。一段路後,回頭望望洞口,兩塊大石頭酷似兩個龍頭懸掛在洞頂,好象二龍嬉戲。船向前行駛着,剎那間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了我們的視野,仔細瞧瞧真像一隻老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游完水洞,該覽幹洞了。幹洞全靠步行,遊程1800米,我們棄舟登岸,環行而遊。只見上洞、中洞、水洞、幹洞,洞洞相通,洞內峽谷幽深,石柱林立,流泉飛濺,雲封霧鎖,步步皆景,令人樂而忘返。走過一段路,我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石筍屹立在洞內,就好似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一般。沒走多遠,“嘀噠、嘀噠”的聲音又吸引了我們,只見地面上有一個很大很圓的石筍,洞頂的水正好滴在石頂中間,據説它一百年才長一釐米呢!

在大石筍前面,有一大片水,水清澈見底。遠遠望去,像一個小湖。説它是湖呢,又不像;説它不是湖呢,又有幾分神似,因為它只有幾釐米深。可看起來,水底的石筍高低不平,此起彼伏,從不同的角度看,有的地方好像深淵峽谷。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潭水像鏡子似的把洞頂形態各異的石鐘乳映在了水裏,我們看到的是洞頂的倒影。洞裏,石柱屹立着,再配上彩色的燈光,顯得格外美麗。

走出洞口,想想龍麟宮倒真象導遊介紹的:鬼斧神鵰萬般景,咆嘯驚濤拍樓亭。鳥語香淳醉賓客,恨晚今朝游龍麟。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 篇2

水旱兼備洞穴景觀,龍麟宮位於恩施市西郊麒麟溪源頭,距市中心8公里,有一罈、二府、三峽、九龍、十三廳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處景點;水洞“小三峽”長500多米,洞高20——50米,寬20——30米;旱洞“迷津洞”呈Q字形,遊客不走回頭路。溶洞生成於古生代寒武紀,距今約5億5千萬年。相傳過去天旱無雨,老百姓進洞設壇拜祭龍王,多有靈驗。

龍麟宮位於恩施市西郊,距州府8公里,集水洞、迷津洞、幹洞為一體,分水陸兩界,主要有一罈、兩府、三峽、九龍、十三廳、二十八珍奇等二百多個景點,它以雄、奇、神、秀,堪稱省內外洞穴景觀一絕,銅盆水森林公園,風景秀麗,環境幽雅,空氣情新,四季迷人,初春山花爛漫,芳清四溢,盛夏濃廕庇日,清涼益人金秋層林盡染、凝紫飛紅、隆冬銀裝素裹,冰凌懸壁,公園有四大景區、八大奇觀、三十二景點。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 篇3

龍麟宮風景區位於湖北省恩施市西郊,距州府八公里,恩(施)利(川)公路橫貫其間,交通十分方便。該景區以高橋水庫出水源頭的天然洞穴為依託,形成洞穴觀光、土家歌舞表演、民族風情展示、水上游樂、餐飲住宿、會議接待等綜合型的水利風景區。

景區主要景點有:洞穴探奇:整個洞穴集出水洞、迷津洞、幹洞於一體,分水陸兩界,沿途聚集200多個景點,溶洞疊轉迂迴,千奇百怪,其中 樂途遊民部落五週年 20xx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週出遊全攻略 ,水洞全長500米,途經小“三峽”,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而幹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內石柱林立,步步皆景,流泉飛濺,雲封霧鎖,氣勢磅礴;觀龍口飛瀑:洞口瀑布飛流直下,奔騰咆哮,響聲如雷,聲蕩山谷,巍巍壯觀,似萬朵雪花撥掃半片絕壁; 民族風情館:遊客可聽土家的歌,看苗山的舞,賞土家的咂酒,品山寨的茶道,當一回土家的“上門女婿”,唱哭嫁歌,跳擺手舞,打肉蓮湘……;清江闖灘:乘橡皮舟越五段峽谷,闖四十道險灘,沿江兩岸危崖聳峙,奇石滿布,飛瀑流泉,巴人懸棺的神奇洞葬,山民造紙的生活場景,隨着高亢激越的船工號子,把客人帶入驚險、野趣,神祕的境地。龍譚湖景區:湖面曲折玲瓏,湖水清而且深,兩岸坡緩林密,山上繁花似錦,四季不絕,春有桃李迎細雨,夏有杜鵑滿山紅,秋有野菊迎飛雪,冬有臘梅傲霜寒。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 篇4

女士們、先生們:

歡迎大家到“龍麟宮”來遊覽。

恩施自治州“龍麟宮”俗稱"出水洞",五十年代後期在這裏築壩引水,修建了裝機為650千瓦的高橋水電站,廠房在距此兩公里的前下方。1994年9月15日,州水電局、州高橋水利工程管理處組織人員進洞探險,在出水洞裏端的右上方,發現了神奇的“迷津洞”。經專家學者們踏看研究,一致認為它是全州一絕,以它為主體所組成的三洞(出水洞、幹洞、迷津洞)旅遊景點,是對全州旅遊事業的重大貢獻,並被命名為“龍麟宮”。

龍為我國古代傳説中的神異動物,賦予它吉祥、尊嚴、崇高的特徵,是帝王、民族、文化的象徵,能走能飛,興雲作雨,神力無比。本景點有這條出水碧龍,有那條渠道引水青龍,在出水洞口有雙龍(石龍、玉龍),在“迷津洞”裏有白龍、地龍、黑龍、石壁游龍,在龍圖廳裏有醉龍,共九條龍。麒麟也是我國古代傳説中的神異動物,它鹿頭牛尾,狼額馬蹄,獨角鱗身,人稱四不象,為"麟鳳龜龍"四靈之一。它"不履生蟲,不踐生草,謂之仁獸"。此地有"麒麟獅象奔洞口"的傳説,遠古時代,麒麟獅象遵照玉皇大帝的叮囑,要在天亮前趕到這出水洞裏修道成仙,結果,有的按時趕到洞裏成了仙,有些沒有趕到而被固定在河裏,並化作幾個大石包,分別酷似麒麟獅象。它們的尾巴都向恩施城,頭都望着出水洞。所以,出水洞又叫麒麟泉,其流水叫麒麟溪。同時,麒麟溪的源流和傳説在清朝同治版“恩施縣誌”中,有明確的記載:"俗傳宋雍熙中有麒麟出此",距今一千零一十多年。還有清朝知縣唐方耀的絕妙詩句

十里高橋壩,橋高水亂流。

鳳嶺寒雲薄,麟溪夕照收。

花深沾酒路,柳暗釣魚舟。

歸來剛薄暮,燈影出城頭。

所以,“龍麟宮”之名既有羣眾文化的深厚基礎,又有史籍的可靠依據,它集中體現了吉祥和仁愛的特點,可謂天經地義,天作之合。並且,它是本景點"三洞兩界"的最好概括,龍代表水,即代表“出水洞”;麟代表陸地,即代表“幹洞”和“迷津洞”。

“龍麟宮”旅遊勝地共分一罈(龍王祭壇),兩府(龍王府、鹽水府),三峽(雙龍峽)、白虎峽、神龜峽,九龍,十三廳(逍遙廳、重陽廳、神女廳、玉參廳、鰲魚廳、三龍廳、棧道廳、玉宇廳、浮塔廳、三聖廳、明鏡廳、龍圖廳和洞外民俗館的觀音廳),二十八珍奇(龍王金鼎,石菌翡翠、麟角生輝、府門龍柱、定海神針、砂甕溢湯、鳳頭花菜、金石龍腦、天狗相吻、仙人足履、貓頭神鷹、石壁白鴿、洞柱雕花、梁祝幽會、神女金牀、石林寨門、鸚鵡學舌、神龜頂柱、龍王衷腸、仙椒公主、瑤池珊瑚、張關情深、透明神魚、天龍抱蛋、倒正塔連、天懸玉藕、洞壁紅燭、雄鷹歸巢)等兩百多景點。

現在我們乘船遊覽“山水洞”,請大家注意安全。“山水洞”海拔只有480米,由於它與“迷津洞”相通,自行調控氣温,冬暖夏涼,平均温度在20℃左右,所以,氣温適宜,四季均可遊覽。炎熱的夏季,這裏是極好的避暑勝地,人們在洞裏、洞口前的亭台、遊樂場以及在觀音廳裏可以盡情地享受涼爽、清心之樂,玩牌、對弈、跳舞、溜冰、餐飲並暢敍情懷,實是不亦樂乎!由於洞頂巖石層層溶蝕、剝落而顯得寬大高深,其流水清徹幽逸,源出莫測。據水文地圖資料表明,這水從恩施市兩河口、龍潭壩地下來,長達18公里,是全州最長的暗河之一。五十年代前,凡大旱之年,鄉民們都要到這裏向龍王求雨。據健在的老年人們講,求雨進洞時點了四隻蠟燭才回頭,大約有六公里長。目前可供大家遊覽的只有四百八十多米,其水量一般為每秒5至8立方米,最大水量為每秒139立方米,水深平均兩米多,寬約10米。洞高在30公尺左右,看洞頂,鐘乳石參差垂吊,組成滿口龍牙,此處叫“雙龍峽”,因為當大家迴游出洞時,就能看到有兩條龍歡送各位出洞。看兩壁,石柱擎天,石筍佇立,石蔓懸掛,右側是“金龍殿”,左側是“麒麟殿”,七彩廳燈,光怪陸離,引人入勝。這右上方是一項"龍王金鼎",古色凝重,價值萬貫。

看右上方,彩燈閃灼,歌聲嘹亮,那上面是"天賜樂園",在三百多平方米的樂園裏,有歌舞廳、溜冰場和火鍋城等,轉來時遊客們可上去娛樂一番。看左邊洞壁上有一個“神龕”,神龕是供奉祖先、神靈的地方,傳説這裏供奉的是龍王的先靈。

前面是座紅巖崗,象牛肝馬肺,也象一頭巨大的睡獅,叫"麟溪睡獅",它日夜守護着這條"出水長龍"。

那右壁頂上,由一條條橫向花紋所構成的乳白色的一片,叫"神農梯田"。傳説古帝神農氏,制耒耜,嘗百草,教民務農、治病,深受擁戴,那就是他與民共建的梯田,故稱"神農梯田"。

左邊水面有個大圓石寶,稱之為"玉盤龍珠",這右壁上是一頭"白虎",想飛撲下來奪這龍珠,傳説巴人祖先廩君死後化為白虎,佑其後人,後世子孫則以虎為圖騰。因這裏有"白虎撲珠",又名"白虎戲珠",所以這裏叫“白虎峽”。

這左壁上是一個兩尺多長的大辣椒,是廩君、白虎吃後剩下來的,所以土家人都愛吃辣椒。

請大家回頭看,水面上、半空中、壁頂上,共有三個蓬萊仙境,個個五彩繽紛,呈現立體感,令人陶醉。"流水清澈仙境高,五彩繽紛醉船搖,請君來此遊一遊,勝億太空走一遭"。

恩施龍麟宮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恩施州民委落實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設“生態旅遊州、民族風情園”的發展方略,由蘇州園林設計院設計,地方民間藝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區仿古土司莊園建築羣。經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命名並題寫為“恩施土司城”。

建設恩施土司城,旨在以此為載體,歷史地再現土家族地區土司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歷史淵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風民俗。

恩施土司城落座在恩施市城區西北小地名叫對山灣的地方,佔地面積300餘畝,距市中心1.5公里。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稟君廟、土司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土司城牆(含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卧虎鐵索橋、聽濤茶樓、民族藝苑等12個景區30餘個景點。

在遊覽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土家族的歷史以及歷史上曾在恩施實行達450餘年之久的土司制度。

土家族歷史悠久,為遠古巴人的後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後楚人強大,巴楚相爭,巴人失敗。巴人退入現在叫清江古稱為夷水的一帶,沿夷水西進,勢力達到川東地區。在春秋時期建立了巴人第一個奴隸制諸候國巴子國。公元前361年被強大的秦國所滅,部分巴人則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連的武陵地區,並與當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貝京卡”。宋代時則稱這一帶生活的巴人為“土人”,以後土人稱外來漢人為“客家”,稱自己為土家。

土司制度是歷史中央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歸屬中央、權力自治的一種政治管理體制。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則起於元代,止於清朝雍正13年(1736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後達450餘年。土司與中央封建王朝的關係,就是土司對中央封建王朝納貢稱臣,中央王朝對土司實行冊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圖,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殺在掌、稱雄一方。土司王實際上就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建制,歷朝都有變化,元代設立29個土司,明代設立31個土司,清代設立20個土司。土司管轄地區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區及現屬宜昌的長陽、五峯的部分地區。

好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恩施土司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集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主要少數民族建築、雕刻、繪畫藝術之大成的仿古土司莊園建築羣落吧。

大家請看,迎面一座赫然高聳的是土司城門樓(也稱土司朝門或看樓),是顯示土司威儀和功德的紀念性建築。門樓極其注重外觀的莊重華麗,在建築內容上則集中體現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間觀念和技術上的聰明才智。

你看,門樓前面左右兩座神人牽着龍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寓意土家人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龍”的心理。右側牆上的三幅壁畫,中間的一幅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右邊的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土家先民所尊的稻穀神。“民以食為天”,稻穀與人的生存息息相關,對稻穀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農耕初期對生命存在的強烈意識。左邊的一幅是兩個彪形大漢,環眼突睛,虎視眈眈,像似瞄着每個過往行人,那是土家語稱作“努裏巴嘎”和“柯鬥毛人”的兩尊門神,是土司城的守護神。

恩施市區現有人20.13萬,城建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已建城區面積17平方公里;23平方公里的省級開發區—一恩施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擴建之中;全市交通便利,318、209國道在境內交匯;城鄉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200公是;擴建後的許家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客機;擬建的宜方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恩施段均經過本市,明天的恩施定會更加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bei/ryr7n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