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精選5篇)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精選5篇)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 篇1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迴盪在密林之中。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精選5篇)

烏龍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見一潭。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豎琴,在日夜撥動着琴絃。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谷中有兩條桀驁不馴的黃龍烏龍。

在廬山三寶樹風景區,有着匡廬瀑布羣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的兩個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烏龍潭瀑布。從三寶樹到黃龍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離。只見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巖石層迭,四周草木茂盛,一條瀑布從十幾米高的崖上跌下,發出陣陣悦耳動聽的擊水聲,瀑布跌落潭中,稍坐停積,繼而又在石縫之中蜿蜒流淌,奔向下游。黃龍潭瀑布以秀、幽見長,大概不是正午時分,黃龍潭瀑布是不太會受到陽光照射的,因此,潭邊瀑下之石塊崖壁上,青苔遍佈,把小澗打扮得一片綠色,襯托着飛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黃龍潭顯得格外幽靜、深秀和清涼。另外,黃龍潭瀑布旁邊還有一些石刻。

從黃龍潭瀑布向下走上幾百米,然後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會兒就可到達烏龍潭瀑布。只見瀑布從幾塊巨石中奪路衝出,分成三股,只有數米高,然而姿態十分優美。那一股股水流,跌落水中,發出婉轉悠揚的樂音;那烏龍潭水,清澈透明,惹人喜愛。遊人至此,不禁會體會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含意。

關於黃龍潭、烏龍潭兩瀑,民間流傳着一個黃龍和白龍的神話故事:

三寶樹風景區中有黃龍寺遺址。相傳此寺為高僧徹空為降伏黃龍潭中的黃龍而建造的。當時黃龍潭中潛藏一條桀驁不馴的黃龍,時常亂髮脾氣,攪得山洪暴發,淹沒良田,百姓遭災,然而又潛於崖陡潭深的黃龍潭中。這樣,黃龍的所作所為,已使下游地區常受洪澇之苦。後來,高僧徹空禪師雲遊至此,聽説竟有如此為非作歹之黃龍,便以佛家之普渡眾生教義,馴服了這條黃龍。黃龍歸善後,它的後代便化為羣蛟,再次興風作浪,禍害百姓。徹空禪師見此情景,便敲響神鍾,羣蛟聞鐘聲而驚逃。為了徹底降服羣蛟,造福黎民,徹空禪師便在離黃龍潭不遠處,修建了黃龍寺,以鎮羣蛟,並在黃龍寺賜經亭旁掘下制龍洞,將神鍾倒扣洞中,這樣便降伏了羣蛟孽龍,故現在三寶樹附近有一塊巨石,上刻“降龍”兩字,這就是那口神鍾所化的“降龍石”。

數百年過後,徹空禪師早已歸西天,所降羣龍亦已大多歸正,唯有紅黑二龍,惡性不該,仍常常化作紅黑二雲沖天而起,凌空鏖戰,攪得周天昏暗,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兩條孽龍激戰所經之地,樹木連根拔起,農舍不剩片瓦,惟有徹空禪師所建的黃龍寺藏經圖依舊巋然不動,賜經亭、三寶樹完好無損。

而在黃龍潭不遠處的烏龍潭中,卻藏着一條温馴善良的白龍,那白龍不僅不像黃龍那樣性格暴烈,興風作雨,禍害百姓,反而時常給東林寺慧遠和尚和當地黎民百姓帶來許多方便。大旱日子白龍便噴雲吐霧,普降甘霖,滋潤禾苗,造福眾生。大澇時節,白龍又吸水排澇,不使洪水淹沒農田,危害農舍,故白龍受到東林寺眾僧和周圍百姓的喜愛和崇拜。為了表示這謝忱和敬意,百姓在每年6月初,採集百果,送來菜飯,投入潭中,祭祀神龍。這種活動當地羣眾就稱為送龍飯。據説,龍飯必須送到烏龍潭之中,否則即使放在離潭很近的石頭上,白龍亦不會來領情的。多少年,白龍一直在烏龍潭中修身養性,造福生靈。那分成數股的烏龍潭瀑布,終年流淌不息,晝夜伴隨着白龍。就這樣,烏龍潭與烏龍潭瀑布形成了。人們每每遊覽到此,不僅為這裏的嫵媚秀色所吸引,亦為這裏流傳如此優美動人的傳説,而良久徘徊,流連忘返。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 篇2

黃龍潭在廬山三寶樹景點下方,有匡廬瀑布羣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的瀑布——黃龍潭瀑布。從三寶樹到黃龍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離。只見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巖石層迭,四周草木茂盛,一條瀑布從十幾米高的崖上跌下,發出陣陣悦耳動聽的擊水聲,瀑布跌落潭中,稍作停積,繼而又在石縫之中蜿蜒流淌,奔向下游。

黃龍潭瀑布以秀、幽見長,大概不是正午時分,黃龍潭瀑布是不太會受到陽光照射的,因此,潭邊瀑下之石塊崖壁上,青苔遍佈,把小澗打扮得一片綠色,襯托着飛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黃龍潭顯得格外幽靜、深秀和清涼。黃龍潭瀑布旁邊還有一些石刻。另外,黃龍潭還被稱為“好運潭”在這裏洗手會給您帶來好運氣。

黃龍潭瀑布以秀、幽見長,大概不是正午時分,黃龍潭瀑布是不太會受到陽光照射的,因此,潭邊瀑下之石塊崖壁上,青苔遍佈,把小澗打扮得一片綠色,襯托着飛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黃龍潭顯得格外幽靜、深秀和清涼。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 篇3

黃龍潭位於廬山三寶樹風景區,是匡廬瀑布羣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瀑布。風景名勝黃龍潭景觀: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

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迴盪在密林之中。最佳旅遊時間黃龍潭地處江西廬山風景區,氣候温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年平均温度15℃,極端最高温度不超過32℃,四季皆宜旅遊。

歷史文化黃龍潭傳説: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谷中有兩條桀驁不馴的黃龍烏龍時常爭鬥,引動山洪暴發,周圍百姓無法安居樂業。後徹空禪師雲遊至此,運用法力將二龍分別鎮在黃龍潭、烏龍潭中。至今烏龍潭上方的巨石上還鐫着“降龍”二字。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 篇4

大家好,今天由我帶領團隊遊覽山水之鄉——新安江。

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新安江位於錢塘江水系幹流上游段,又稱微港。幹流長373公里,周圍栽滿裏樹木,一旁是銀杏樹,微風從一旁吹來,使人神清氣爽。來,我們往江邊走,看!這就是新安江,瞧!

這清波漾漾的江水,你知道這水的温度嗎?看,那邊的人赤腳下水也不過幾分鐘。

新安江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引來無數古今中外的人不遠千里來體驗。接下來我們沿着小道走,看!這就是白沙大橋。

白沙大橋建於1992年10月,橋長362米,高24米,正橋6孔,具體佈置為“10孔30米+11孔50米+1孔90米+1孔150米+13孔30米。”上部結構為“丁”字形。

大橋共有獅子二百五十六隻,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二百五十六隻獅子沒有那兩隻是相同的。

最著名的是奇霧了,早上天還沒亮,白霧籠罩着新安江,像是給新安江穿上紗衣,幾隻小船若隱若現,燈塔忽暗忽明,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見鯉魚在水藻中穿梭。新安江之旅就要在這裏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九江黃龍潭旅遊導遊詞 篇5

中京是遼代的五京之一,從遼統和二十一年(1020xx年)開始,到統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並設立了大定府,遼代帝王常駐在這裏,接待宋朝的使臣。遼亡後,金代改稱其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稱“大寧路”,明代初年在此設大寧衞,永樂元年(1420xx年)撤銷衞所,從此淪為廢墟。1959年~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考古發掘。

遼中京的城市佈局仿照北宋汴京開封的佈局制度,有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重。外城的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南牆正中開闢有門,築有甕城,四角有角樓。自南門朱夏門到內城的南門陽德門,全長1400餘米,正中有一條寬64米的大道,大道的兩側有用木板覆蓋的排水溝,直通朱夏門兩側的城牆下的石涵洞。在距朱夏門約500米的大道中心,殘存一座馬鞍形土包,推測可能是市樓的遺址。大街的兩側有對稱佈置的街道,南北向的經路各三條,東西向的緯路各五條,路寬4~15米。由這些街道組成的坊區,是漢族居住的地方。

外城的北部有寺廟、廊舍、驛館和官署的遺址。在城內西南角的山坡上,還分佈有密集的寺廟建築遺址。在外城南部的東北角,靠近內城南牆的地方,保存有一座密檐式的磚塔,傳説建於遼聖宗時,是中京城內感聖寺的舍利塔,現稱“大明塔”;塔建在高約6米的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層,高74米;塔外的第一層正面四面鑲嵌着磚雕的佛、菩薩、力士和飛天像,背面四面砌成雙層塔形,上層刻佛塔名,下層銘刻着菩薩名;塔的造型渾厚,規模宏大,是遼代佛塔建築中的傑作。在該塔的西南方另有一塔,高24米,俗稱“小塔”,也是八角十三層密檐,可能是遼代末年或金代的建築。

內城在外城的中部偏北,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0xx米,南北寬1500米。城內多是空曠的地方,從南牆正中的陽德門到宮城南門閶闔門,有一條寬約40米的大道。大道在閶闔門南約85米處,與一條寬15米的東西道路相交,這條東西道路兩端向北轉折,通入宮城。

宮城城址位於內城北部的中央,平面呈正方形,每面長1000米,宮城的北牆即利用內城的北牆,另築東、南、西三牆,現尚可見到東、西兩牆南端的角樓遺址,南牆及正中的閶闔門,都已不存,閶闔門東、西180米處,發現有寬約15米的豁口,應為東、西掖門的門址,三門都有寬約8米的道路通入宮城。閶闔門北中軸線上有一處大型的宮殿遺址,東西兩掖門內則各有兩重宮殿遺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4po0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