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北導遊詞 >

關於湖北的導遊詞大綱

關於湖北的導遊詞大綱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於湖北的導遊詞,歡迎閲讀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關於湖北的導遊詞大綱

武漢古剎歸元禪寺導遊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痛並快樂着旅行社”的導遊員機器貓,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武漢市的古剎歸元禪寺。

這歸元禪寺呢是建於清順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個寺廟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佔地約兩萬餘平方米,整個平面佈局呈袈裟形狀,(關於這個袈裟形狀呢我先賣個小關子,請大家聽我的講解,待會兒自然就明白了。)歸元寺現存殿堂樓閣二十八棟。據説是禪宗的白光法師在明朝漢陽詩人王氏葵園舊址上興建的,關於當時修建歸元禪寺的説法有幾種,有説是白光、主峯兩位法師明末戰亂時募化於漢陽府城鳳山門外,見屍骨遍野,一片淒涼,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歸元禪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園主王章浦好釋,問何為歸元禪寺,法師答:‘元’,數之始、道之極、物之總也。‘歸元’即歸真、歸化、歸本,出生滅界,還歸真寂本元,義同‘圓寂’。‘圓’是一切功德圓滿,‘寂’是一切煩惱寂滅。歸元便是得道成佛之義也。”。如此一説,王章浦心悦誠服,深知法師道行無量,便將葵園獻出,作為建寺之地。還有一説,明宗禎末年,一富豪無名指斷,幕翠微草菴長老醫道非凡,隧穿草鞋來進香,祈求再接斷指。長老見其心誠,果然為他接活斷指,口訟歸本歸元”。富豪感恩戴德,願為長老新建寺廟,即就其規模請問長老,長老法事完畢,隨手將破袈裟拋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頓時,袈裟越變越大,徐徐降落,覆地五十餘畝,富豪見長老有如此法力,欣然買得這一袈裟之地,聘全國能工巧匠,選各地上等材石,經數年營造方告成功,並由法師以歸元”為寺命名。相信我講到這兒大家應該已經知道我前面提到的平面佈局呈袈裟形狀”是怎麼一回事了吧?

好了,説着説着我們已經到了歸元禪寺了,下面請大家下車和我一起到裏面去參觀。

現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歸元寺的三門,也就是歸元寺的大門,佛寺的大門稱三門,即佛經裏的三解脱門,中間的是空門,左右分別是無相和無作門。這門的建築形式也是有説法的,象此寺的三門八字朝外開,就是象徵着廣結善緣,普度眾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門上方的直匾,相傳當年白光法師要離去,主峯及眾僧挽留不住,只好請他題寫寺名,永志紀念,白光盛意難卻,便在臨行時親筆寫下了這歸元禪寺四個字。

步入三門,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這晚清文人張日煜的手跡南無阿彌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彌陀佛。現在在大家右邊的是北院,裏面主要有唸佛堂、藏經閣等幾座建築,下面我們就從北院開始遊覽。

大家看這圓形門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還是源於王氏葵園,據記載,當年王章浦購得太湖石,在葵園中壘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稱翠微峯,供高朋玩賞,當年的翠微峯比現在的藏經閣還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毀於戰亂。建造歸元寺的時候又搬掉了頹廢的殘石,翠微峯便名存實亡,白光法師感到很惋惜,就將此石移到了寺右後方的小石山上至今。現在歸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這裏的妙境”兩個字則是藴藏着宗教的色彩。

進了唸佛堂,大家可能就注意到這個供桌了吧?它長達4.5米,是於1935年製成的,上面刻了五組浮雕圖案,(各位能看得出來刻的是什麼嗎?其實它)從左到右再現了我國古典小説《西遊記》中的幾個情節,分別為:唐太宗為唐僧師徒送行、如來向伽藍等菩薩説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來説法於樹下、佛祖給唐僧師徒封位。

好,下面請大家在和我一起去藏經閣,現在我們看到的藏經閣是1920xx年重建的,為兩層五間,高約25米,其中的珍藏十分豐富,光這部清代刊印的《龍藏》就有7250卷。大家可以慢慢的參觀。

在藏經閣旁邊的這是大士閣,主要是供奉觀音菩薩。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歸元寺的主殿大雄寶殿,這裏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釋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為高大的一尊佛像,大家看佛前的這兩棵樹,代表的是釋迦牟尼涅盤時的雙婆羅樹,據説釋迦牟尼涅盤後遺體火化,有七佛在火中顯現,因此人們拜佛前常先化紙錢或黃表紙,並焚香點燭,所以這裏的樹葉也做成火焰形,樹葉間各有七佛。

下面再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遊覽羅漢堂。我國五百羅漢的形象是自唐以後,由五代開始興盛,人們將散見於各經之中的名號錄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湊足了五百個。北宋以後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羅漢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國寺廟中保存比較完好的羅漢堂已為數不多,(主要有北京碧雲寺、武漢歸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寶光寺、重慶羅漢寺和蘇州的西園寺。)比較而言,又屬歸元寺的羅漢堂最有特色。

它的平面佈局呈田字形,內有四院,是為了使殿內的羅漢有充足的光線。另外田字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兩個 ”字相疊加,這種佈局暗示着一種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祕感。

這羅漢堂除了可供參觀外,人們還喜歡用它來預測一年內的禍福,也就是武漢人説的數羅漢”,方法是隨意選中一尊羅漢,然後順着數下去,數到和自己年齡數相等時看看那尊羅漢是什麼樣子就可以推測這一年的運勢了。

我國有句俗語説: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而在歸元寺的羅漢堂就不能這麼説了,因為這裏的羅漢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採用的一種盛行於唐代的獨特工藝製成的夾‘佇’像,夾佇像又稱脱紗像或乾漆像,歸元寺的羅漢塑像屬活脱乾漆,其製作過程較為複雜,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幹後用生漆將絲綢或夏布層層粘附於其上,再用生漆將混合的膏灰、木粉調勻塗刮,塑造細部,陰乾後再打磨拋光,然後在塑像的背後開一個小孔,注水化泥成漿脱出胎模並沖洗乾淨,晾乾後再木塊封口,再刷上生漆、貼上金箔,最後塗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澤。

這裏的羅漢造價雖然很高,但採用的工藝不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過25公斤,體輕質堅,不透水,不怕水浸。很適應武漢地勢低窪,濕度大的氣候環境。1954年武漢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變成了汪洋,這些羅漢也浸泡在水裏,洪水退後,羅漢卻安然無恙。所以如此看來,別説是過江,就算是讓它們去漂洋過海恐怕也不成問題。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歸元寺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的參觀一下,半小時後在大門口集合上車。)

武漢黃鶴樓導遊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恐龍特急旅行社”的導遊員克塞,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武漢市最有特色的景點黃鶴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xx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建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的。

現在大家所看見的前面這幢高大雄偉的建築就是黃鶴樓,它以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蜚聲中外,它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嶽陽樓齊名,並稱為江南三大樓閣”。關於黃鶴樓的雄偉,曾經有這麼一個趣聞,説是湖北、四川兩地的客人相會在江上,攀談間,競相讚美自己的家鄉,四川客人説: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黃鶴樓,半截插在雲裏頭。”驚得四川客人無言以對。當然,這個故事是有些言過其實,但黃鶴樓確以壯麗的景觀,動人的傳説及濃郁的文化氣息吸引着中外遊人。

好了,説了這麼多,我們一起到黃鶴樓的裏面去看看吧。

走進了大廳,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數這幅《白雲黃鶴圖》了,它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古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畫面上的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視人間,似有戀戀不捨之情,下面黃鶴樓的人羣或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大有祝願仙人黃鶴早返人間之意。其實在這幅壁畫的後面還有一個傳説故事,給黃鶴樓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古時候,有個姓辛的人在黃鶴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應允。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則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來告別説:每日飲酒無以為酬,只有黃鶴一隻可借,聊表謝意。”説罷,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 ,對辛氏説: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跳舞,為酒客助興。”,説完後老道就不見了。辛氏拍手一試,黃鶴果然一躍而下,應節起舞。消息傳開後,吸引了遠近的遊人都來飲酒,酒店的生意大為興隆,辛氏因此而發了財。十年後,老道突然出現在酒店,對辛氏説:十年所賺的錢,夠還我欠的酒債嗎?”辛氏忙道謝,老道取下隨身攜帶的鐵笛,對着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隻奇妙的曲子,黃鶴聞聲而下,載着老道飛走了。

由此便出現了壁畫上的情景。(除此壁畫之外,就是這幅被譽為黃鶴樓二絕之一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幹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氣自西而來,驅散了積於雲層的迷霧,將天地間令人遺憾的事情一掃而光;奔騰不息的長江滾滾東去,將古往今來令人感到煩惱的事都沖洗乾淨了。)

好,下面再請大家和我一起上樓去遊覽。

這裏是一樓半的跑馬廊。現在大家也許已經注意到了,黃鶴樓外觀為五層,但裏面卻不是這樣,它實際上有九層。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稱單數為陽數,9”為陽數之首,又與漢字長久的久”同音,有天長地久的意思。在這個跑馬廊裏主要是陳列一些名人字畫,供大家觀賞。

各位朋友,來到了黃鶴樓的二樓,我們就可以看到黃鶴樓的歷史,先請看這幅題為《孫權築城》的壁畫,再現了當年修建黃鶴樓時的歷史背景。赤壁之戰後,劉備借荊州,取四川,勢力大盛,卻不肯歸還荊州。東吳大將呂蒙用計殺了關羽,奪回荊州後不久,劉備親率十幾萬大軍伐吳,孫權知道戰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稱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對付劉備。為了就近指揮這場大戰,孫權在長江邊上依黃鶴山之險築夏口城,並在城頭黃鶴磯上建樓作觀察瞭望之用,這便是最初的黃鶴樓。

大家再看中間的《黃鶴樓記》,論三大名樓,黃鶴樓排在首位,而論樓記,最沒有名的就屬黃鶴樓樓記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篇是從十多篇樓記中選出的,它偏重於寫實景,整篇文章不足三百字,但卻寫清了黃鶴樓的地理位置、建築形式、傳説以及人們在黃鶴樓上活動的情形。

另外在這裏還展出了歷代黃鶴樓的模型,共有六個,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了黃鶴樓飽經了歷史的滄桑。我們現在這個黃鶴樓就是以清同治樓為雛形重新設計建造的。

下面請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樓看看。

三樓展示的是黃鶴樓的文化淵源。這組《文人薈萃》的板畫再現了歷代文人墨客來黃鶴樓吟詩作賦的情景。在壁畫的中間大家可以看到這位穿紅衣的詩人,他就是崔顥,雖然很有才氣,但因奸臣當道,他仕途頗不得意,這種懷才不遇的心境使他萌生了學道成仙的念頭,《黃鶴樓》這首詩就是這種心情的傾訴。

現在可以收集到關於黃鶴樓的詩詞共有一千七百多首,但因版面有限,這裏只選擇了十一位著名詩人的詩句

登上了黃鶴樓的四樓,大家可以看出這裏是黃鶴樓的文化活動場所,它專門陳列當代書畫家遊覽黃鶴樓留下的即興作品。中間為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畫,右邊是李苦禪先生的遺作,左邊則是吳作人先生特為黃鶴樓作的《翔千里》。另外,這裏還備有文房四寶,可供遊客即興揮毫。(有興趣的話大家也可以試試,説不定將來這裏也會陳列您的作品。)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我們就要登上黃鶴樓的頂樓了(,看看在那裏各位是不是也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呢?)。

大廳裏展示的這是一組題為《江天浩瀚》的組畫,面積達99平方米,是全樓中規模最大的,它由十幅金碧重彩畫組成,表現了長江的自然景觀和文明史話淵源。

從這裏放眼望去,武漢三鎮盡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綺麗風光,令人賞心悦目。黃鶴樓坐落在蛇山頭,由於這列山丘東西延綿,形似長蛇,俗稱蛇山。隔江對岸的則是漢陽的龜山,由於地層錯動和大江衝擊,造成龜蛇兩山隔江對峙的獨特地貌,長江大橋則把兩岸山系連成一體,這樣,東西延綿的莽莽山嶺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長江在武漢大地上劃了一個巨大的十字,黃鶴樓正好在這個交點旁。

東望則又是一番景象,山嶺延綿起伏,湖泊星羅棋佈。在我們現在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之東是雙峯山和洪山,這兩座山是武漢市的宗教勝地,其間有幾處著名的道觀及寺廟。再往東,則是著名的東湖風景區和武漢市文教區,一些著名的大專院校都集中在這裏。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黃鶴樓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的參觀一下,半小時後在大門口集合上車。)

湖北省襄樊市——古隆中

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歷史文化名城襄樊。襄樊是我們這次三國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古戰場。希望我的導遊能進一步加深大家對三國曆史的瞭解,也希望我的導遊能使大家玩得高興、玩得開心。三國故事湖北多,這可不是吹牛。三國演義120回,其中的75回就發生在我們湖北,而這75回中又有44回發生在襄樊。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就是天下聞名的三國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十年、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處,因有山隆然而起”得名。《三國演義》中對隆中是這樣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聞名,原因有三個:一是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劉備在顧茅廬的所在之地,在是著名的隆中對策”的提出之地。從晉代開始,仰慕諸葛亮大名的人們就在這兒修建了紀念諸葛亮的建築。它們是:三顧堂、草廬亭、草廬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樑父巖、老龍洞、半月溪、小虹橋、武侯祠、野雲庵等,被稱為隆中十二景”。這些建築記載着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況和有關傳説。 諸葛亮,字孔明,山東琅琊陽都人(今山東沂水縣人)。父母早亡,從小便隨叔叔投靠荊州刺史劉表。叔叔逝世以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蓋了幾間草房住下,他晝勤四體,夜誦經書”,躬耕自食。古隆中內有數十畝躬耕田”,據説便是諸葛亮當年耕作的地方。躬耕田旁有樑父巖,相傳諸葛亮在勞動之餘喜歡詠唱《梁父吟》,以寄託志向。諸葛亮的活動,漸漸引起了荊州有識之士的注意。徐庶、崔州平等有才識的青年,和他相交甚厚。德高望重的襄陽名士龐德公品評諸葛亮為卧龍”,蟄伏的蛟龍一旦騰飛,前途將不可限量。而沔南名士黃承彥更是把自己的寶貝女兒許配給他。雖然隆中有人説莫學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黃承彥的女兒叫黃月英,小名叫阿醜。阿醜小姐不僅不醜,而且聰明、貌美,是一個不可多是的才女。她不僅是諸葛亮的賢內助,而且在諸葛亮的千秋功業中志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207元冬天,在徐庶、司馬徽的推薦下,劉備帶着關羽、張飛,三顧隆中茅廬,向諸葛亮請教統一天下的良策。這就是千古傳名的三顧茅廬。三顧茅廬的遺址,就在三顧堂”上。它是諸葛亮的故居,也是隆中勝蹟的主體部分。 劉備的三顧”和平等、坦誠相待,使諸葛亮改變了苟求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初衷,當即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冷靜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劉備集團的施政綱領。那就是取荊州,佔益州,聯東是,抗曹操,三分天下,進而統一中原的戰略方針。真可謂:未出茅廬,先分天下。” 從此,諸葛亮離開了隆中,為實現他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施政綱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諸葛亮過人的才智、膽略,才使劉備迅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政權,劉備曾欣喜地對關羽、張飛説:我有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一樣。”諸葛亮一生的業績,在《三國演義》中被渲染得極其生動、壯麗,甚至帶上了幾分神話色彩,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日本經濟界掀起了一陣《三國演義》熱,成書的專著、專輯有《三國的人際關係學》、《三國的智慧》、《三國——商業學的寶庫》等等。更有一位教授,言之鑿鑿地説,松下幸之助就是因為就善於運用諸葛亮的謀略,才使松下電器公司在世界崛起。不知我們有何感想? 由於積勞成疾,諸葛亮於五十四歲壯年病逝,安葬在漢中定軍山(現在的陝西省敏縣南部)。

詩聖杜甫曾寫有一首詩追悼諸葛亮,其中有這樣幾句: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逝世後,老百姓對他十分思念,這是因為諸葛亮不僅是勞動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勞動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潔的名相。因而,凡是他到過的地方,紛紛為他立廟。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然而紀念地太多,就難以分辨真假。從古到今,為誰是諸葛亮正宗紀念地而發生過不少爭議。其中尤以湖北襄陽古隆中和河南南陽卧龍崗兩地的武侯祠誰為正宗”之爭最為有名。兩地的武侯祠,歷史悠久。隆中的建於晉代,保留着古樸的風貌;南陽的建於唐代,更顯得宏大堂皇;兩地都以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為武侯祠的正宗而爭。為此,還打不少筆墨官司。隆中派”以《隆中對》之隆中”為證,南陽派”以《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為證,爭得不亦樂乎。直到清代咸豐年間,襄陽人顧嘉衡出任南陽知府時,這場爭論更達到了高潮。南陽人認為:襄陽人來南陽做知府,可要處事公平,不能向着家鄉,將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給襄陽,否則叫他這個知府坐不穩。襄陽人認為,既然是家鄉人到南陽為官,一定要為家鄉人伸張正義,將古隆中的武侯祠判為正宗,否則不要他回家鄉。兩邊互不相讓,要等顧知府表態。顧嘉衡聽了雙方的意見,沒有立即表態,請大家下堂休息,説是第二天再判。第二天一早,雙方又來到府衙,等顧知府的評判,只見顧嘉衡拿出文房四寶,提筆寫了一幅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此聯一出雙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顧知府的才智,從此這場爭論才告一段落。那麼,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處呢?只要瞭解當時的歷史地理知識,就不難辨別。隆中在漢時屬南陽郡所管轄,於是諸葛亮便稱自己躬耕於南陽”。明代以後,隆中才劃歸襄陽,而襄陽、南陽又分屬湖北、河南兩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爭論。事實上,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處,那就是古隆中。各位嘉賓,俗話説:到當陽拜關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長智慧。希望各位嘉賓在參觀隆中後都能像諸葛亮那樣博學多才,智計百出。好了,古隆中的情況就介紹到這兒。下面請大家跟我參觀隆古十二景,現場我再作講解。謝謝大家!

標籤: 導遊詞 大綱 湖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bei/elkrjd.html
專題